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
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
1、情绪的改变
当出现焦虑现象的时候,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往往都是表情阴郁,无精打采,甚至还会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多数时间情绪是低落的,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的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抑郁。
即使这样,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严重,他们的情绪反应依然是存在的,通常几句幽默解嘲的警句,就能使他们开怀大笑。一场轻松的谈话,能使之心情暂时好转。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2、认知改变
患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
焦虑症和抑郁症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
焦虑症和抑郁症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焦虑症和抑郁症是精神科中最常见的两种精神疾病,该病不仅发病率很高,而且还会让患者出现轻生的念头,因此对于焦虑症我们需要尽快治疗。然而由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临床症状非常像,所以很多人在诊断这两种疾病时都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这些意外情况,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有哪些吧。
焦虑症和抑郁症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调查显示,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状。焦虑症和抑郁症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方面具有很多相同之处,症状也有重叠,但因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的差异,二者又必须进行鉴别、不能混淆。
一般情况下,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不论其焦虑症状多重,都应优先诊断为抑郁症。即“抑郁症优先诊断”的原则,此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专家和医生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
以下是焦虑症和抑郁症共有的特点表现:
首先是引发原因: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病因相近,均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主要是消极的认知方式、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和生活应激事件。同为情绪反应综合征,都属于神经症范畴。其次。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发病基础相似,具有相同人格特征,躯体没有相应的病理表现即无器质性病变。及早发现、积极治疗,效果一般较好。
然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相似:焦虑症和抑郁症均表现为躯体症状、感受和思维与行为的改变。①常见的躯体表现: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疼痛等躯体不适症状、衰弱和坐立不安等。②感受方面:激惹、厄运临头的感觉,焦虑、依赖、体验不到愉快感、哭泣、心境快速来回变化、非现实的感觉、人格解体感(感觉自我分离)等。③思维与行为方面:思维集中困难、过分担忧、优柔寡断,日常行为活动减少,对度过的一生不满意等。但焦虑症具体表现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最后,焦虑症和抑郁症治疗方式:焦虑症常伴抑郁表现,抑郁症大多数也有焦虑表现,两者合并通称“焦虑-抑郁综合征”。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对焦虑症也有效,反之亦然。只有当两者症状都有明显改善时才能达到治愈目标。治疗时应尽可能分清原发症状和继发症状。焦虑症和抑郁症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焦虑症以治疗焦虑表现为主,抑郁症应围绕抑郁症状治疗。焦虑症合并抑郁症的风险极高,应给予综合治疗即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时应选择对焦虑和抑郁症状均有效的药物,有效剂量高于单纯抑郁症治疗剂量。巩固期至少6个月,维持期至少6个月,预防复发。
焦虑症中惊恐障碍合并抑郁症的风险也极高,比单一诊断的患者有更多的焦虑和躯体症状,更多社会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损害及较高自杀风险,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更差,影响预后。由于惊恐障碍患者对抗抑郁药物早期的不良反应更敏感,要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治疗量,苯二氮类药物避免长期使用,可能会加重或恶化抑郁症状。
焦虑症患者注意事项
焦虑症与正常焦虑情绪反应不同:第一,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第二,它是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第三,它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最后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外,同时伴多种躯体症状。
简而言之,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无根据的惊慌和紧张,心理上体验为泛化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惊恐,生理上伴有警觉增高的躯体症状。
不光只有单纯的焦虑症才有这些症状,一些精神病症也可能产生焦虑症状,如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精神疾患。这类疾病的焦虑症状只是其症状之一,这类焦虑症状在临床上的症状和精神病学上与单纯的焦虑症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治疗上也许比单纯的焦虑症要复杂,因为在治疗其焦虑症状的同时,还要治疗此类患者的其他症状,所以,在此需要与单纯的焦虑症有所区分。
患者应该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不应迷信,用非科学的方法来治疗,以免延误诊断及正确的治疗。
焦虑症与焦虑情绪的区别有哪些
第一, 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第二, 它是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第三, 它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最后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外,同时伴多种躯体症状。
简而言之,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无根据的惊慌和紧张,心理上体验为泛化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惊恐,生理上伴有警觉增高的躯体症状。
此外,不光只有单纯的焦虑症才有这些症状,一些精神病症也可能产生焦虑症状,如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精神疾患。
专家称这类疾病的焦虑症状只是其症状之一,这类焦虑症状在临床上的症状和精神病学上与单纯的焦虑症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治疗上也许比单纯的焦虑症要复杂,因为在治疗其焦虑症状的同时,还要治疗此类患者的其他症状,所以在此需要与单纯的焦虑症有所区分。以上就是专家的介绍,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焦虑症头疼怎么办呢
1、解释性心理治疗: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这种焦虑情绪是过度反应,而且也是完全不必要的。通过解释性心理治疗,向患者解释焦虑症的症状本质、发作规律、疾病影响等,患者对焦虑症有足够充分的了解,从而让患者产生治疗的欲望,并让患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对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样也就能够快速有效地治疗头痛症状了。
2、药物治疗:对于这种焦虑症症状来说,患者可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通过药物的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大脑神经放松,也就能够减少因焦虑症引起的头痛症状了,对于焦虑症的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有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和镇静催眠药物等。
3、转移注意力:当焦虑症不可避免的出现的时候,患者可学会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既然无法摆脱焦虑症状,那也可以学会转移注意力,把自己注意力的焦点转移到其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上来,也就能够有效地缓解焦虑情绪,也就能够相应地摆脱伴随出现的头痛症状。
焦虑症要吃药吗 焦虑症只吃药就好了吗
药物可以控制,但无法解除。
虽然药物确实对焦虑症有一定帮助,但是焦虑症并非只是由单纯的生理因素造成,个人的适应不良和思维模式以及面对压力的方式等心理因素也是重要的成因。
在治疗中,抗焦虑治疗用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焦虑症状,减少痛苦。而心理辅导则是为了消除困扰,防止焦虑想法产生。毕竟焦虑症属于心理疾病。
介绍焦虑症的两个病症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焦虑心理如果达到较严重的程度,就成了焦虑症。焦虑症以焦虑为中心症状,呈急性发作形式或慢性持续状态,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焦虑症有哪些症状呢,现在焦虑症的症状表现为哪些?
1、急性焦虑症(发作性惊恐状态)主要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患者常突然感到内心焦灼、紧张、惊恐、激动或有一种不舒适感觉,由此而产生牵连观念,妄想和幻觉,有时有轻度意识迷惘。急性焦虑发作一般可以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病程一般不长,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趋于缓解。
2、慢性焦虑症(泛性焦虑症)其焦虑情绪可以持续较长时间,其焦虑程度也时有波动。老年慢性焦虑症一般表现为平时比较敏感、易激怒,生活中稍有不如意的事就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会生闷气、发脾气等。
焦虑症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需要及时治疗。药物治疗与心理咨询或者其他治疗方法对于患者解除焦虑困扰有重要作用。
焦虑症与焦虑情绪有什么不同
焦虑症与焦虑情绪有什么不同?精神科权威专家表示,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慢性焦虑症和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焦虑症即通常所称的焦虑状态,全称为焦虑性神经官能症。从而焦虑症与正常焦虑情绪反应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焦虑症和焦虑情绪具体有以下三点不同:
第一,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第二,它是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第三,它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最后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外,同时伴多种躯体症状。
简而言之,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无根据的惊慌和紧张,心理上体验为泛化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惊恐,生理上伴有警觉增高的躯体症状。
此外,不光只有单纯的焦虑症才有这些症状,一些精神病症也可能产生焦虑症状,如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精神疾患。
专家称这类疾病的焦虑症状只是其症状之一,这类焦虑症状在临床上的症状和精神病学上与单纯的焦虑症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治疗上也许比单纯的焦虑症要复杂,因为在治疗其焦虑症状的同时,还要治疗此类患者的其他症状,所以在此需要与单纯的焦虑症有所区分。
关于焦虑症的6大误区
误区一:生活上不时会出现焦虑的感觉,这些感觉出现就代表患上了焦虑症。
真相:日常生活中有焦虑的感觉是人之常情,没有谁可以做到真正的无忧无虑。
首先,我们分辨自己的焦虑是否“过多”、“长期”、“不必要”;其次,我们也要留意这种焦虑情绪是否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如导致不能上班、上学等。只有满足以上两条的焦虑才需要我们重视及处理。
误区二:焦虑症就是精神病。
真相:人们口中的精神病往往指的是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是情绪困扰的一种,病因之一是脑部化学递质分泌不足,但这与精神分裂症的脑部化学递质有所不同,因此,焦虑症绝不等同于精神分裂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有幻听、妄想等情况。
误区三:焦虑症主要是个人性格问题,通常都较为内向。必须将性格完全扭转过来,才可能克服焦虑症。
真相:部分焦虑症的人在性格上可能真的比较内向,但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成因,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如家族遗传、脑内化学递质分泌因素,长期处于沉重压力之下、个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无需刻意扭转性格,“有的放矢”才是关键。
误区四:无论焦虑症有多严重,靠个人意志都可以完全克服。
真相:如果用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目前的情绪困扰,确实对缓解有积极作用,但单靠个人意志并不能克服焦虑症,还需要专业、系统的方法才能成功,如专业自助书籍、心理咨询,较严重的更需药物帮助。
误区五:只要定时按量服用精神科药物,就可以治愈焦虑症。
真相:药物确实对焦虑症有一定帮助,但焦虑症的成因并非纯粹生理因素引起的,个人适应不良的思维模式和处理压力的错误方法也是关键所在,因此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是相辅相成的。
误区六:患上焦虑症的人是因为生活太紧张,只要学会放松心情、去旅游散心、或到养生馆做个“水疗按摩”就好了。
真相:没错,很多焦虑症的朋友平时都不懂得放松自己,所以放松心情、过均衡的生活,对缓解焦虑帮助不小。但是,焦虑症并非单纯是生活过度紧张的问题,焦虑情绪背后的负面思维方式和与之相关的负面行为才是关键。况且,减轻眼前生活压力,如散心游玩等方法,很多时候只能治标,我们总不可能天天旅游或做水疗按摩吧。要有效地治本,必须针对焦虑症发生和维持的核心问题。
父母焦虑症会传染给孩子吗
研究人员发现,患上焦虑症的家长往往通过以下行为举止将焦虑症“传染”给孩子: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批评、在孩子面前经常流露出惊慌和害怕的表情等。
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父母患焦虑症,那么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风险也将大大提高。
在对一些美国家庭进行调查时发现,如果父亲或母亲患上焦虑症,那么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患上焦虑症的风险是正常家庭孩子的7倍。
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干预手段治疗焦虑症有一定效果。在调查中,研究人员对40名7岁至12岁的孩子及其父母进行了对比分析。被调查者被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调查刚开始时,没有一个孩子患焦虑症,但他们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患有焦虑症。
研究人员对干预组的人员进行了行为纠正,即让他们避免能引起焦虑症的言行,而对照组的人员没有接受相关治疗。8周后,干预组的儿童没有出现焦虑症状,但对照组的儿童中却有30%的人出现了焦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