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胞肓的作用是什么 胞肓穴穴位解剖

胞肓的作用是什么 胞肓穴穴位解剖

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正当臀上动,静脉处;布有臀上皮神经;深层有臀上神经。

女性膀胱经不通的危害 膀胱经有哪些穴位

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谷穴、至阴穴。

肩胛骨缝是什么穴位

1、肩胛骨缝是膏肓穴

人体的肩背部有一个重要穴位——膏肓穴。中医典籍中有“运动膏肓穴,去除一身之疾”的说法。中医认为,病入膏肓,人便无药可救了。

膏肓穴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这个穴位比较隐蔽,刮痧渗透不进去,手也无法按到,想要活动膏肓,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艾灸和自我锻炼。

2、艾灸膏肓穴的作用

孙思邈是中国古代着名医药学家,亦是养生的实践家,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奕奕,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孙思邈养生方法之一就是艾灸膏肓穴。

历代医家多认为,膏肓穴有补益虚损、养肺调心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所致的咳嗽、气喘、盗汗、肺痨等病症;心气不足、心火上扰所致的癫狂、健忘、遗精等病症;各种原因所致的羸瘦虚损。

操作方法:用艾条悬灸此穴10-15分钟,或用艾灸仪在膏肓穴处施灸30-50分钟,每周3-5次,长期坚持会有很好的效果。

3、三个开合膏肓的方法

3.1、双肩旋转法

两手自然下垂,中指贴住大腿两侧,以肩为轴,双肩一起往前转动10次,这就是在“开膏肓”;然后,仍以肩为轴,两肩往后转动10次,这就是在“合膏肓”。

这个动作可以把膏肓活动开,充分放松肩背部,长期练习,能有效解决肩背痛的问题;而反复的前后拉伸又能使胸腔得到扩张,这也能有效防治心、肺疾病。

3.2、反拳捶脊法

“反拳捶脊”也是一个开膏肓的好方法。具体的做法是:把手放在背部,反拳沿着脊柱敲打。这样做可以把膏肓振开,又叫振髓法。久坐办公室的人可依此法经常敲打自己的背部,缓解肩背痛,疏通血脉。

3.3、像扇子一样开合

这个动作很简单,坐在椅子上,手放在椅子的扶手上,把后背像扇子一样向前打开,停一会儿,再慢慢挺胸,收紧后背,往后挤压脊柱。如此反复几遍。

这个动作可打开和挤压膏肓,做完几次后,人会感觉周身清爽,肩背疼痛明显减轻。

4、肩胛骨缝按压法

体位:俯卧位。

操作;将被按摩者的一侧手臂背至后腰部:以按摩者靠近床尾的—侧腿屈膝抬至床上,抵住后背臂的肘部:双手拇指按压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的间隙。取正中点,两拇指合压,取两侧点,分压;再取两侧点,再次分压。

要领:被按摩者一臂后背时,其肩胛骨上移,其内侧缘与脊柱的间隙非常容易寻摸,按三力度要适中。

胞肓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胞肓穴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强腰脊,利水道,通下焦。

作用:胞肓穴属膀胱经,位于骶部,内应膀胱,是膀胱腑经气寄托之处,故有通利膀胱腑器,加强膀胱气化,清利膀胱湿热的作用;若下焦气机不利或肾阳虚衰,不能温运脾阳,水谷不化,停滞肠间,则腹胀肠鸣,温补此穴可通阳化气行滞而治疗腹胀肠鸣,并循经治疗腰脊痛。

胞肓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胞肓的准确位置图

定位:在臀部,平第2骶后孔,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类属:属足太阳膀胱经。

胞肓的准确位置

胞肓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的臀部,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腰部保健按摩程序

1.推按腰背肌法

(1)体位俯卧位,

术者取站立位。

(2)操作术者沉肩伸臂,将双手交叉横置于受术者脊柱两侧(左手横置于右侧,右手横置于左侧,掌心向内,手指向外伸直),同时向腰背两侧反方向用力推按,由上而下,逐步按顺序移动。反复推按2~5分钟。

(3)要领

1)推按时着力和缓连贯,双手用力均匀一致。

2)术者操作时身体前倾以增加力度。

2.双龙点肾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端(拇指伸直位)置于双侧肾俞穴,同时着力对点,并略向上斜点而合之,以连续对点三次为宜。

(3)要领

1)术时双手同时着力,戳点对合,由浅入深,不可乱点。

2)点按方向是由内略向上斜点,相对用力。

3.横摩腰骶法

(1)体位俯卧位,术者站其侧。

(2)操作术者以一手全掌着力于受术者左侧或右侧臀部的胞肓穴处,自胞肓经八谤穴横推到对侧的胞肓穴处止,反复横推3~5分钟。

(3)要领

1)术时全手掌紧贴腰骶部皮肤。

2)术时腰骶部有紧压感,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术后腰骶部有温热感。

肩胛骨缝是什么穴位

1、肩胛骨缝是膏肓穴

人体的肩背部有一个重要穴位——膏肓穴。中医典籍中有“运动膏肓穴,去除一身之疾”的说法。中医认为,病入膏肓,人便无药可救了。

膏肓穴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这个穴位比较隐蔽,刮痧渗透不进去,手也无法按到,想要活动膏肓,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艾灸和自我锻炼。肩胛骨缝是什么穴位

2、艾灸膏肓穴的作用

孙思邈是中国古代着名医药学家,亦是养生的实践家,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奕奕,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孙思邈养生方法之一就是艾灸膏肓穴。

历代医家多认为,膏肓穴有补益虚损、养肺调心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所致的咳嗽、气喘、盗汗、肺痨等病症;心气不足、心火上扰所致的癫狂、健忘、遗精等病症;各种原因所致的羸瘦虚损。

操作方法:用艾条悬灸此穴10-15分钟,或用艾灸仪在膏肓穴处施灸30-50分钟,每周3-5次,长期坚持会有很好的效果。

自己怎么打通膀胱经 膀胱经在哪里

膀胱经在人体身上一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其具体穴位如下:

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共67穴,左右合134穴。

胞肓的作用是什么 胞肓穴主治疾病

1.膀胱气化不利之小便不利,癃闭,阴肿诸症。

2.肠腑气滞之腹胀,肠鸣,便秘诸症。

3.经脉痹阻之腰脊痈诸证。

怎么按摩治疗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自我按摩图解

选穴取穴:中极,气海,三焦俞,阴谷,委阳,三阴交,阳陵泉,胞肓,八髎,曲骨等穴。

按摩步骤:

1.按揉中极,气海,肾俞,三焦俞,阴谷,三阴交,阳陵泉等穴各3-5分钟。

2.从左侧胞肓穴开始,顺时针方向经八髎穴至右侧胞肓穴用摩法反复10次,用力以有轻度压迫感及舒适感为度。

3.点按曲骨穴,约5分钟,每日1次,至愈为度。

胞肓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胞肓穴在臀部,平第2骶后孔,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类属属足太阳膀胱经。

胞肓是膀胱腑经气寄托之处,故有通利膀胱腑器,加强膀胱气化,清利膀胱湿热的作用;若下焦气机不利或肾阳虚衰,不能温运脾阳,水谷不化,停滞肠间,则腹胀肠鸣,温补此穴可通阳化气行滞而治疗腹胀肠鸣,并循经治疗腰脊痛。

白血球减少症可尝试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

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有着不错的疗效。针灸疗法在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原则指导下治疗该证,选取膈俞、膏肓俞、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大椎、脾俞、肾俞、悬钟。

方法

令患者取俯卧位于治疗床上并将背腰部充分暴露,在膈俞、膏肓俞、大椎、脾俞、肾俞穴上各放一约5毫米厚、直径约4厘米中间用针刺有10余个针眼的鲜姜片,接着将做成如半粒花生米大小的艾绒柱放于鲜姜片上,用线香于艾柱上端点燃令其自燃至成艾灰后鲜姜片不动只去艾灰,再如前法施灸至患者有温热感向局部肌肉内渗透、但不致灼痛、烫伤为度。达到预期效果后将鲜姜片拿掉令患者换取仰卧位,将一侧下肢膝关节以下暴露,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足三里1.5寸;血海、三阴交、悬钟直刺1寸,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各1分钟,留针30分钟并隔10分钟加强捻针一次。下肢穴位左右隔日交替施术,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

方中足三里为传统的强壮要穴,能补气生血;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有健脾强中,益肝滋肾的作用;血海、膈俞养血、活血、生血、补血,四穴合用共奏益气养血之功。配以脾和肾的背俞穴能健脾温中、滋补肾阴。悬钟穴又名绝骨,是八会穴之髓会,据现代研究发现该穴与红细胞的生成有关,是治疗贫血必取要穴,是嗜酸性粒细胞的敏感穴,对嗜酸性粒细胞有特异性;大椎为手足三阳经及督脉之会穴,别名百劳;上杼穴,有益气壮阳的作用,据报道针刺大椎除白细胞数量变化外并有明显的左移现象,一叶核细胞比例增多,4~5叶核细胞比例减少,这一现象也可见于针刺足三里,如针刺其他穴位则无此现象出现;膏肓俞是补虚益损,调理肺气的常用穴,三穴共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该法治疗各种原因而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具有安全性好、无任何副作用、操作简单、便用推广、成本低廉、可重复验证的优点,在提升白细胞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足太阳膀胱经的准确位置图 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保健穴位

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谷,至阴穴。

胞肓的准确位置 胞肓的功效与作用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缓解治疗膀胱炎、睾丸炎、尿道炎、大小便不利等;

2.消化系统疾病:缓解治疗腹胀、肠鸣、便秘等;

3.其他: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脊强痛等;

4.功效:胞肓穴,通利二便、补肾强腰。

相关推荐

三伏贴夏天贴几次 三伏贴一共贴几个位置

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位置的敷贴。 三伏贴作为一种中医治疗法,讲究穴位治疗,不同的穴位具有不同的对应症,所以在贴三伏贴的时候,需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位置,一般情况下三伏贴经常贴的位置有突穴、肺俞穴、大椎穴、膻中穴、中府穴、膏肓穴等,而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的穴位不一样的,如: 1、咳嗽:建议将三伏贴贴大椎穴、肺俞穴、膏肓穴。 2、畏寒肢冷:建议选择贴大椎穴、肾俞穴、关元穴、神阙穴三伏贴。 3、鼻炎:可以选择贴大椎穴、肾俞穴、膏肓穴三伏贴。 4、脾胃病:建议选择贴胃俞穴、脾俞穴、中脘穴三伏贴。

膏肓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取侧卧位,先在背部找到第7颈椎,再向下数4个突起脊椎骨,为第3胸椎,在其棘突下旁开3横指处即膏肓穴。 膏肓穴属膀胱经,位于背部,内应心肺,与心肺之气相通,间接联系脾肾。刺激该穴位有益气养血之功,可调和全身气血,促进心肺,脾肾等功能的恢复;可以滋肺阴,清肺热,补肺气,治肺痨;可补脾气,养心血,益肾精,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并循经治疗肩胛背痛。

三伏贴哮喘贴哪里 三伏贴治哮喘贴哪里

1.位置: 膻中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取穴方法: 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膻中穴位于胸部,横平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上。约当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3.功效 募集心包经气血。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作用。 1.位置: 华盖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 2.取穴方法: 华盖穴在膻中穴上4.8寸,胸骨中线上,平第三类间隙,仰卧取穴。 3.功效 收引水湿,宽胸利肺、止咳平喘,华盖穴有清肺止咳、宽胸利膈的作用。 1.位置: 肺

便秘按摩哪里最快排便

长强穴位于调节阳经气血的督脉,有宁神镇惊,通便消痔的作用治疗便秘、痔疮的首选穴位。此穴在尾骨下方,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处。按摩的时候正坐,上半身前倾,以一只手伸到臀后,中指用力揉按长强1~3分钟即可,早晚各一次。除了能主治便秘痔疮外,经常揉按长强穴对腹泻、脱肛、阴囊潮湿、阴道瘙痒等都有治疗效果。 肓俞穴位于足少阴肾经,肾经之气由此贯注中焦,长按此穴可以帮助理气止痛,润肠通便。此穴的位置在腹部中部,肚脐中央旁开0.5寸,找的时候仰卧,肚脐旁边半个横指的位置就肓俞穴。按摩时以拇指指腹自上而下的推揉肓俞穴

肺痨的刮痧疗法

一、肺阴亏虚 (一)症状 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干咳、痰少黏白、舌红等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太渊及前臂,肺俞至膏肓、中府及前胸、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2)定位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

心脏病按什么穴位

1、内关穴 内关在我们腕横纹上两寸,这个两寸指的同身寸,不指的我们用尺子量的两寸。两寸大约两横指的宽度。腕横纹上两寸、两个肌腱的正中间的地方就内关穴。 2、至阳穴 这个穴位需要找个人帮忙来操作,自己没法来操作。在我们背部有肩胛骨,两边肩胛骨下角连线通过脊柱的那个地方就至阳穴,即第七胸椎棘突下面凹陷的地方。当你感觉到胸痛、胸闷,甚至腹痛的时候,这个穴位非常管用。 3、鸠尾穴 在我们胸骨下面还有一个小的骨头叫剑突,像斑鸠的尾巴,所以叫鸠尾,其尖端就鸠尾穴。这个穴位在中医里讲“膏”的原穴。原穴在临

肚子疼刮痧刮哪个部位 痛经肚子疼刮痧部位及方法

1.选任脉的气海、关元、中极穴,可通调气血; 2.足少阴肾经的气穴,可温肾壮阳; 3.足太阴脾经的血海、三阴交穴,可行气活血; 4.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次髎、胞肓、膀胱俞、三焦俞穴,可固本培元。 1.腰骶部 沿脊柱,自上而下由三焦俞穴刮拭至次髎穴,重点加强三焦俞、肾俞、次髎穴。用刮痧板的圆角分别点按胞肓、膀胱俞穴。 2.下腹部 沿腹部正中线,自上而下由肚脐刮拭至耻骨上缘,重点加强气海、关元、气穴、中极穴的刮拭。 3.下肢内侧 用刮痧板的圆角分别点按或刮拭血海、三阴交穴。 在经期前或在行经期间发生腹痛,痛引

咳嗽贴三伏贴管用吗

具有一定作用的。 三伏贴利用冬病夏治理论治病的一种方法,在夏天治疗在冬季容易产生、复发或加重的疾病,具有一定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可以帮助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起到一定预防疾病的作用,对于咳嗽具有一定缓解治疗的作用,治疗咳嗽可以贴天突穴、肺腧穴、大椎穴、膏肓穴等穴位

膀胱经的循行路线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

三伏贴可以贴肚脐眼吗 三伏贴一共贴几个位置

三伏贴有冬病夏治的作用,但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的穴位不一样的: 1.咳嗽:建议将三伏贴贴大椎穴、肺俞穴、膏肓穴; 2.畏寒肢冷:建议选择贴大椎穴、肾俞穴、关元穴、神阙穴贴三伏贴; 3.鼻炎:可以选择贴大椎穴、肾俞穴、膏肓穴三伏贴; 4.脾胃病:建议选择贴胃俞穴、脾俞穴、中脘穴三伏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