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重度心衰的治疗方法

重度心衰的治疗方法

1.控制体液潴留

患者的症状常与水、钠潴留有关,治疗的关键是控制体液潴留。呋塞米用量可加大,或联用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有引起氮质血症的可能。如果出现严重肾功能不全、难治性水肿,可用超滤法或血液透析,患者望恢复对利尿剂的敏感性。

2.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应用

患者耐受性差,对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应从极小剂量开始使用,ACEI易致低血压、肾功能不全,β受体阻滞剂易导致心衰恶化,当收缩压小于80mmHg时,则二药均不能使用。当有显著体液潴留时,近期曾应用正性肌力药者,则不用β受体阻滞剂。ARB是否与ACEI同样有效,还需证据,但也易引起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限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高钾血症可引起肾功能受损者的危险。

心力衰竭分级介绍

一、充血性的诊断:有心脏病的既往史,有左心或右心的症状与体征常不难诊断。x线检查心肺对诊断也有帮助,必要时可行血液动力学监测以明确诊断。

二、程度的判定:临床上根据病人的心脏功能状态分为四级,若以来划分,则分三度,心功能二级相当于一度,其余类推。

心功能一级有心脏血管,但一切劳动都不受限制(无症状)。

心功能二级能胜任一般日常劳动,但作较重体力活动可引起心悸,气短等心功能不全、症状。

心功能三级休息时无任何不适,但作普通日常活动时即有心功能不全表现。

心功能四级任何活动均有症状,即使在卧床休息时,亦有心功能不全症状。

三、心衰级别

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心衰Ⅰ度):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心衰Ⅱ度):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平时的一般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Ⅳ级(心衰Ⅲ度):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上面的这些介绍就是关于心力衰竭的程度,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发现的早的话早期治疗是比较顺利的,但是到了重度的话治疗起来困难重重,大家可以根据上面的这些依据判断自己的情况,及早的去医院接受系统的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1)必须重视心衰病因和诱因的治疗,这是治疗心衰关键之一。

(2)尽量减轻心脏负荷:包括休息、低盐饮食、适当应用镇静药、限制活动等。落实这些简单的治疗措施,对于轻度心衰病人,甚至可以不必应用利尿药和强心药就可以获得纠正;对于重度心衰者采取严格的低盐饮食和控制入水量,同样是减少心脏负荷、水钠潴留的重要措施,决不能因为现在有了各种利尿药、血管扩张药、正性肌力药物等,而忽视这些一般性处理方法。

(3)尽管目前有许多新型正性肌力药物,对于心功能属于Ⅱ~Ⅲ级的患者仍首选利尿药,视病情口服或注射;无效再根据适应证选用ACEI和洋地黄类制剂。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仅用于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时作为短期应用,不能作为一线药物长期使用。洋地黄类仍是目前最主要正性肌力药物。但对于单纯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洋地黄治疗不但无效甚至有害。

(4)对于Ⅳ级心功能不全或急性肺水肿患者:目前治疗趋势是将血管扩张药、利尿药、ACEI和强心药联用,这样既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又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最大限度提高心输出量。

(5)在使用药物前后:特别是经静脉给予血管扩张药,应密切观察病情,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尿量,对危重病人有条件单位应建立血流动力学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药。

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有哪些

常见的诱因有慢性心衰治疗缺乏依从性、心脏容量超负荷、严重感染、严重颅脑损害或剧烈的精神心理紧张与波动、大手术后、肾功能减退,急性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发作、肺栓塞、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负性肌力药物、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心肌缺血、老年急性舒张功能减退、吸毒、酗酒、嗜铬细胞瘤等。

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

2.急性心肌坏死或损伤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急性重症心肌炎;

(3)围生期心肌病;

(4)药物所致的心肌损伤与坏死等。

3.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

(1)急性瓣膜反流或原有瓣膜反流加重;

(2)高血压危象;

(3)重度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

(4)主动脉夹层;

(5)心包压塞;

(6)急性舒张性左心衰竭,常见于老年人伴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心衰患者的临床评估

一.临床状况评估

(一)心脏病性质及程度判断

收缩性心衰的临床表现为:左室增大、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增加及LVEF≤40%;有基础心脏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有或无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水肿)等。

1.病史及体格检查:可提供各种心脏病的病因线索,如CHD、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应询问吸烟、血脂异常、睡眠呼吸障碍、胸部放射史、接触心脏毒性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例如蒽环类抗生素或大剂量环磷酰胺等病史。询问有关违禁药物使用史和酒精摄入量。应特别关注非心脏疾病,例如结缔组织病、细菌性或寄生虫感染、肥胖、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退、淀粉样变,以及嗜铬细胞瘤等病史。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可判断左心衰竭、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

2.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多普勒超声:可用于①诊断心包、心肌或瓣膜疾病。②定量或定性房室内径、心脏几何形状、室壁厚度、室壁运动,以及心包、瓣膜和血管结构;定量瓣膜狭窄、关闭不全程度,测量LVEF,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量(LVEDV,LVESV)。③区别舒张功能不全和收缩功能不全。④估测肺动脉压。⑤为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指标。

推荐采用2DE的改良Simpson法测量左室容量及LVEF,和造影或尸检比较,相关性较好。由于超声检查简便、价廉、便于床旁检查及重复检查,故左室功能的测定还是以此法最为普遍。

3.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前者可准确测定左室容量、LVEF及室壁运动。后者可诊断心肌缺血和MI,并对鉴别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有一定帮助。

4.X线胸片:提供心脏增大、肺淤血、肺水肿及原有肺部疾病的信息。

5.心电图:提供既往MI、左室肥厚、广泛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信息。有心律失常时应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

6.冠状动脉造影:适用于有心绞痛或MI,需血管重建,或临床怀疑CHD的患者;也可鉴别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但不能用来判断存活心肌,而有心肌存活的患者,血管重建可有效改善左室功能。

7.心肌活检:对不明原因的心肌病诊断价值有限,但有助于明确心肌炎症性或浸润性病变的诊断。

(二)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判断

1.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日常活动无心衰症状; Ⅱ级,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呼吸困难、乏力);Ⅲ级,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Ⅳ级,在休息时出现心衰症状。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LVEF与心功能分级症状并非完全一致。

2.6分钟步行试验:此方法安全、简便、易行,已逐渐在临床应用,不但能评定病人的运动耐力,而且可预测患者预后[4]。SOLVD试验亚组分析,6分钟步行距离短的和距离长的患者,在8个月的随诊期间,死亡率分别为10.23%和2.99%(P=0.01);心衰的住院率分别为22.16%和 1.99%(P<0.0001)[5]。如6分钟步行距离<300m, 提示预后不良。根据 US Carvedilol研究设定的标准: 6分钟步行距离<150m为重度心衰;150~450m为中重度心衰;>450m为轻度心衰,可作为参考。

(三)液体潴留及其严重程度判断

液体潴留对决定利尿剂治疗十分重要。短时间内体重增加是液体潴留的可靠指标。每次随诊应记录体重,注意颈静脉充盈的程度、肝颈静脉回流征、肺和肝充血的程度(肺部啰音,肝脏肿大),检查下肢和骶部水肿、腹部移动性浊音,以发现腹水。

(四)其他生理功能评价

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主要用于严重威胁生命,并对治疗无反应的泵衰竭患者,或需对呼吸困难和低血压休克作鉴别诊断的患者。

2.血浆脑钠肽 (BNP) 测定:有助于心衰诊断和预后判断。CHF包括症状性和无症状性左室功能障碍患者血浆BNP水平均升高。伦敦一项心衰研究证实,BNP诊断心衰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 84%, 97%和70%。血浆BNP可用于鉴别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BNP正常的呼吸困难,基本可除外心源性。血浆高水平BNP预示严重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的发生。心衰经治疗,血浆BNP水平下降提示预后改善。大多数心衰呼吸困难的患者BNP在400pg/ml以上。BNP<100pg/ml时不支持心衰的诊断[6];BNP在100~400pg/ml之间还应考虑其他原因,如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衰代偿期等。

NT-proBNP是BNP激素原分裂后没有活性的N-末端片段,与BNP相比,半衰期更长,更稳定,其浓度可反映短暂时间内新合成的而不是贮存的BNP释放,因此更能反映BNP通路的激活。正常人血浆BNP和NT-proBNP的浓度相似。在左室功能障碍时,血浆NT-proBNP的水平超过BNP水平可达4倍。血浆NT-proBNP水平与年龄、性别和体重有关,老龄和女性升高,肥胖者降低,肾功能不全时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也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升高,在伴急性冠脉综合证、慢性肺部疾病、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心房颤动(AF)时也会升高。BNP亦有类似改变。50岁以下的成人血浆NT-proBNP浓度450pg/ml诊断急性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和95%;50岁以上的人血浆浓度900pg/ml诊断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80%。NT-proBNP《300pg/ml为正常,可排除心衰,其阴性预测值为99%[7]。心衰治疗后NT-proBNP<200pg/ml提示预后良好。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时NT-proBNP 1200pg/ml诊断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88%。

3.心脏不同步:心衰常并发传导异常,导致房室、室间和(或)室内运动不同步。房室不同步表现为心电图中P-R间期延长,使左室充盈减少;左右心室间不同步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使右室收缩早于左室;室内传导阻滞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RS时限延长(>120ms)。以上不同步现象均严重影响左室收缩功能。

二. 心衰治疗评估

(一)治疗效果的评估

1.NYHA心功能分级:可用来评价心衰治疗后症状的变化。

2.6分钟步行试验:可作为评估运动耐力的客观指标,或评价药物治疗效果。

(二)疾病进展的评估

综合评价疾病进展包括以下方面:①症状恶化(NYHA心功能分级加重); ②因心衰加重需要增加药物剂量或增加新药治疗; ③因心衰或其他原因需住院治疗;④死亡。其中,住院事件在临床和经济效益方面最有意义。死亡率是临床预后的主要指标,大型临床试验设计均以存活率来评价治疗效果,已对临床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猝死是心衰死亡的常见原因。

(三) 预后的评定

多变量分析表明,以下临床参数有助于判断心衰的预后和存活[3]:LVEF下降、NYHA分级恶化、低钠血症的程度、运动峰耗氧量减少、血球压积容积降低、心电图12导联QRS增宽、慢性低血压、静息心动过速、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eGFR降低)、不能耐受常规治疗,以及难治性容量超负荷均是公认的关键性预后参数。

(四) 根据循证医学,对于初诊和随访时临床评价的分类和证据等级,建议如下。

1.初诊时的临床评价:①采集完整的病史和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以评价导致心衰发生和发展的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或诱因(Ⅰ类,C级)。②仔细询问饮酒史、违禁药物或化疗药物应用史(Ⅰ类,C级)。③评估心衰患者耐受日常生活和运动的能力(Ⅰ类,C级)。④所有患者检测血和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空腹血糖、血脂,检查甲状腺功能、12导联心电图及X线胸片(Ⅰ类,C级)。⑤所有患者行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大小、室壁厚度、LVEF和瓣膜功能(Ⅰ类,C级)。⑥有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的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Ⅰ类,C级)。

2.随访时的临床评价:①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Ⅰ类,C级);②容量负荷状况并测量体重(Ⅰ类,C级);③饮酒、违禁药物及化疗药物应用情况(Ⅰ类,C级)。

心力衰竭怎么治疗

治疗心衰之目的是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病死率。为达此目的,治疗心衰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必须重视心衰病因和诱因的治疗,这是治疗心衰关键之一

(2)尽量减轻心脏负荷:包括休息、低盐饮食适当应用镇静药、限制活动等。落实这些简单的治疗措施,对于轻度心衰病人,甚至可以不必应用利尿药和强心药就可以获得纠正;对于重度心衰者采取严格的低盐饮食和控制入水量,同样是减少心脏负荷、水钠潴留的重要措施,决不能因为现在有了各种利尿药、血管扩张药、正性肌力药物等,而忽视这些一般性处理方法。

(3)尽管目前有许多新型正性肌力药物,对于心功能属于Ⅱ~Ⅲ级的患者仍首选利尿药,视病情口服或注射;无效再根据适应证选用ACEI和洋地黄类制剂。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仅用于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时作为短期应用,不能作为一线药物长期使用。洋地黄类仍是目前最主要正性肌力药物。但对于单纯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洋地黄治疗不但无效甚至有害。

同步拯救衰弱的心脏

60岁的王女士原本是一个爱运动的大学老师,近3年来活动能力却逐渐下降:原来可以一口气爬到5楼,可现在上2层都要歇两次,散步的习惯也不能坚持了。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告诉她得了扩张型心肌病和心力衰竭。她在医生的建议下植入了三腔起搏器,进行再同步治疗。半年来,她感觉自己像换了一个人,爬楼、散步都和没得病时一样。她逢人便说,自己是得益于心衰的再同步治疗。

心衰的再同步治疗

目前心衰的治疗以药物为主,包括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以及拮抗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的药物,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增加心脏收缩力。

虽然应用药物可缓解症状,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仍不能阻止心功能衰竭的进行性加重。而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出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临床工作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中重度心衰患者存在心脏运动不同步现象。这就像多人划船一样,大家步调一致划船就会事半功倍;如果各自为政,相互不同步,船就不能快速前行,甚至会在原处打转。

在发生心力衰竭时,心脏运动会出现不同步的现象。比如心房和心室运动不同步、左右心室运动不同步、左心室内运动不同步等。

所谓心脏再同步治疗,是指在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的外膜中植入电极,通过起搏的方法使心房和左、右心室按顺序运动,使心脏房室运动的同步性得到恢复。一系列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心脏再同步治疗不仅可以缓解心衰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延缓心衰患者的病程和改善预后。

目前心脏再同步治疗已经成为伴有心室运动不同步的中重度心衰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由于经济原因以及植入技术的限制,目前这种治疗方法在我国应用数量尚少。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植入技术的推广,相信将有更多的心衰患者从心脏再同步治疗中获益。

哪些患者适合做心脏再同步治疗

根据国际和国内心力衰竭治疗指南规定,凡是符合以下条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该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常规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心脏工作能力下降,即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心衰的发病机制复杂,基本机理为心肌收缩和心肌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心衰的病因很多,小儿时期心衰以1岁以内发病率最高,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者最多见,其次有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扩张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其诱因常为支气管肺炎,重度贫血,电解质紊乱和缺氧等。

一、心衰的分类

1、按心衰发生的急缓分为: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

2、按心衰发生的部位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

3、按血流动力学改变分为:低排血量心衰,高排血量心衰;

4、按心脏功能分为:收缩功能衰竭,舒张功能衰竭。

二、心衰的分度

据临床表现,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分4级:心衰分3度

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

ii级: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但中等体力活动时即出现症状。亦称i度心衰;

iii级:活动明显受限,活动稍多即出现明显症状,亦称ii度心衰;

iv级:任何活动均有症状,在休息时也有症状,亦称iii度心衰。

婴儿的心功能分级:

i级:无症状,吸乳和活动与正常儿无异;

ii级:在乳儿吸乳时,可有轻度呼吸急促或多汗,较大婴儿活动时有异常的呼吸困难,但生长发育正常;

iii级:吸乳和活动有明显的呼吸急促,喂哺时间延长,生长发育因心衰而落后;

iv级:休息时也有症状,呼吸急促,有三凹,呻吟和多汗。

三、心衰诊断标准

1、具备以下4项考虑心衰:

1)呼吸急促:婴儿>60次/分,幼儿>50次/分,儿童>40次/分;

2)心动过速:婴儿〉160次/分,幼儿>150次/分,儿童>140次/分;

3)心脏扩大:体检、x线或超声心动图证实;

4)烦躁,喂哺困难,体重增加,尿少,水肿,多汗,紫绀,呛咳,阵发性呼吸困难(2项以上)

2、具备以上4项加以下1项或以上2项加以下2项,可确诊心衰

1)肝脾肿大:婴幼儿肝脏在右肋下≥3cm,儿童>1cm,进行性肝脏肿大或伴触痛更有意义;

2)肺水肿;

3)奔马律。

3、严重心衰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四、治疗

1、 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2)减轻心脏负荷

3)改善心脏功能(收缩及舒张功能)

4)保护衰竭心脏

2、一般治疗

1)休息:取平卧或半卧位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尽力避免患儿烦躁,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剂;

2)饮食:给予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食物,少量多餐,限制钠盐入量;

3)限制液量:每日控制在60-80ml/kg, 于24小时内均匀补充;

4)吸氧;

5)病因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要注意日常饮食

1.每日严格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食物、饮水量、水果、蔬菜,出量包括:24小时尿量、大便量、呕吐量、胸水及腹水抽出量。

2.应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谈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豆制品、鱼类,少吃煎炸、动物脂肪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多吃蔬菜,尤其是绿色蔬菜。

3.饮食不易过饱,忌暴饮暴食,少饮咖啡及浓茶。

4.限制钠的摄入,是控制心衰的最适当的方法。正常人每日需盐量10克左右,轻度心衰患者可控制在5克左右,中度心衰患者限制在2.5克,重度心衰患者不超过1克。

心衰的危害有多大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引起心脏输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或负荷过重,引起静脉系统淤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分为左心心衰和右心心衰。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如不能早期识别,及时处理,往往预后不佳。据估计,中国内地每15秒就有一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每22秒就有一人因此致残而丧失工作能力。目前全国约有超过1100万心力衰竭患者,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患病率还将会持续增加。

在过去10年中,美国心衰患者增加了58%,每年约新增55万心衰患者。尽管药物治疗取得了进步,但心衰的死亡率一直在稳步增加,在过去十年中,心衰死亡率增加了6倍。心衰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严重心力衰竭1年死亡率达到40%~50%,轻到中度心衰患者的死亡率是15%~25%。在心脏病患者中,一半较好终死于心衰。

我国2003年一项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在35~74岁人群中,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按此比率推算,我国35~74岁人群中约有心力衰竭患者400万人。心力衰竭的病死率与临床严重程度相关。就中重度心力衰竭而言,5年病死率可达30%~50%,几十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在临床上广为应用,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仍有相当数量患者疗效不佳。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患病率和病死率的严重疾患。

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简介

1、合理休息。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使机体耗氧减少、水肿减退。心衰的护理要避免病人过度劳累,除了正常休息,下午要增加数小时卧床;另外,心力衰竭的护理要保证病人夜间睡眠充足,采用高枕或半卧位姿势睡眠可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如果病人心衰较重,则心衰护理应注意让病人大部分时间采取半卧位休息,重度心衰患者则不能移动,轻轻调换床单及衣服,保持清洁防止褥疮。长期卧床易产生下肢静脉栓塞、肢体萎缩、肺炎、褥疮等,因此病情缓解医生允许后,病人可在陪同下进行适度下床活动,如小范围散步,以促进身心健康;如出现脉搏大于 110次/分、或比休息时快20次/分、或有心慌、气急等心脏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育龄妇女如患心衰,要注意尽量不要怀孕,避免诱发心衰。

2、应根据心功能情况决定活动和休息原则:心功能一级患者,可不限制活动,但应增加午休时间;轻度心力衰竭(心功能二级)患者,可起床稍事轻微活动,但需增加活动的间歇时间和睡眠时间;中度心力衰竭(心功能三级)患者,以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为宜;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四级)患者,必须严格卧床休息,给予半卧位或坐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卧床患者应照顾其起居,方便患者的生活。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导致肌肉萎缩、静脉血栓形成、皮肤损伤、消化功能减退及精神变态等不良后果。

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二:饮食护理

心衰的护理要采取低盐(钠)饮食,因为盐会让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浮肿从而导致心脏负担加重。护理时要注意日常饮食以低热量、清淡易消化为主,并摄入充足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心衰的护理要让病人每日摄入食盐控制在5g以下,重度心衰在1g以下,不吃或少吃咸菜与带盐零食、碱发酵的馒头,适当控制水分摄入。

患者应摄取低热量饮食。病情好转后可适当补充热量和高营养。饮食以少盐、易消化清淡饮食为宜;选择富有维生素、钾、镁和含适量纤维素的食品;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加重呼吸困难;避免刺激性食物;宜少量多餐,根据血钾水平决定食物中含钾量。

心衰的护理要让病人戒烟酒,严禁刺激性食物;心衰病人要少食多餐,一天分4-5顿饭,每顿切忌吃饱。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衰病人的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三:保持大便通畅

保持大便通畅是护理心力衰竭患者非常重要的措施。需训练床上排便习惯,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如发生便秘,应用小剂量缓泻剂和润肠剂,病情许可时扶患者坐起使用便器,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反应,以防发生意外。

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四:心情护理

心衰患者常年卧床遭受病痛,对生活缺乏信心,易产生悲观情绪。因此心衰的护理要多从感情上帮助心衰病人,助其建立良好心情。心衰病人自己也要建立平和乐观的心境,过度忧虑紧张反而会加重病情。

相关推荐

了解心衰诊断常见误区

1、对盐摄入量不加限制 患者常喜食用偏咸食物,会在饮食中添加盐,这会造成容量负荷增加。每摄入0.9g食盐就同时使100ml水滞留体内。这是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Walton-Shirley教授要求,应告诫心衰患者盐罐犹如毒蛇,并要求严格限盐,对于有明显症状、尤其是水肿的患者,其食盐摄入应

​盘点心衰患者饮食方面几大注意

食物不要过精:过于精细的食物不利于大便的形成,宜荤素搭配、粗粮细粮搭配,适当选用多纤维食物,以有利于保持大便畅通。 饮食不宜过饱:进食过饱,尤其是大量难以消化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腹部膨胀、膈肌升高,心脏及肺的正常活动受到限制,出现心慌气短,甚至诱发或导致病情加重。 食物不宜过咸:食盐主要含氯化钠,过多摄入可导致血容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脏的负荷。轻度心衰病人每日摄入食盐量约5克,中度心衰患者为2.5克,重度患者为1克。可选用硒加碘盐代替钠盐效果更佳。 不宜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和啤酒。酒精可以对心脏产生直接的损

风湿性心脏病的日常护理方法

一、 在心功能代偿期,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疲劳,增加休息时间。 二、 积极预防风湿活动,避免瓣膜病变加重。增加体质,注意保暖,避免上感,在做拔牙、手术操作和内窥镜检查前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避免并发感染性内心膜炎。 三、对风湿活动期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待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基本消失,面液化验正常后可逐渐增加活动。 四、 利尿剂和长期低沿饮食,应注意出现抵钾、低钠、抵氯症状应及时处理。 五、 抗风湿治疗时,要多次观察药物的毒性及副作用,如应用阿斯匹林时,对胃粘膜有刺激,宜在饭店后服用,或用中医中药抗风湿治疗。 六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

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 2.急性心肌坏死或损伤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急性重症心肌炎。 (3)围生期心肌病。 (4)药物所致的心肌损伤与坏死等。 3.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 (1)急性瓣膜反流或原有瓣膜反流加重。 (2)高血压危象。 (3)重度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 (4)主动脉夹层。 (5)心包压塞。 (6)急性舒张性左心衰竭,常见于老年人伴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临床表现 1.病史和表现 大多数患者有心脏病病史,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为老年人的主要病因;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心力衰竭的护理之一:起居护理 (一)合理休息。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使机体耗氧减少、水肿减退。心衰的护理要避免病人过度劳累,除了正常休息,下午要增加数小时卧床;另外,心力衰竭的护理要保证病人夜间睡眠充足,采用高枕或半卧位姿势睡眠可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如果病人心衰较重,则心衰护理应注意让病人大部分时间采取半卧位休息,重度心衰患者则不能移动,轻轻调换床单及衣服,保持清洁防止褥疮。长期卧床易产生下肢静脉栓塞、肢体萎缩、肺炎、褥疮等,因此病情缓解医生允许后,病人可在陪同下进行适度下床活动,如小范围散步,以促进身心

重度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1.心功能不全(heart insufficiency) 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心功能必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即为“心功能不全”。包括病情由轻到重的全过程。在疾病的早期,机体能够通过心脏本身的代偿机制以及心外的代偿措施,可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相对恒定状态,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此为心功能不全的代偿阶段。心力衰竭一般是指心功能不全的晚期,属于失代偿阶段,患者已经表现有明显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 2.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心力衰竭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泵功能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心输出

治疗心衰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

心衰治疗费用并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的清楚,因为有很多外在的因素影响着这个疾病的治疗收费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由于每个地区的消费情况不一样,所以医院对于心衰治疗收费情况也不一样,有的地区人均收入都稍高一些,消费水平也偏高,这样的地区医院收取住院费就会偏高。还有的地区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普遍较低,这些地方医院的收费情况也不会太高,所以心衰患者住院的费用也不会很高。 而且每个患者的病情不一样,治疗所需要的费用也不一样,有些患者病情较轻,治疗起来比较容易,这样的患者治疗心衰花不了太多钱,也有的

心衰病人日常要注意什么

(一)合理休息。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使机体耗氧减少、水肿减退。心衰的护理要避免病人过度劳累,除了正常休息,下午要增加数小时卧床;另外,心力衰竭的护理要保证病人夜间睡眠充足,采用高枕或半卧位姿势睡眠可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如果病人心衰较重,则心衰护理应注意让病人大部分时间采取半卧位休息,重度心衰患者则不能移动,轻轻调换床单及衣服,保持清洁防止褥疮。长期卧床易产生下肢静脉栓塞、肢体萎缩、肺炎、褥疮等,因此病情缓解医生允许后,病人可在陪同下进行适度下床活动,如小范围散步,以促进身心健康;如出现脉搏大于110次/

影响心衰治疗费用的因素

治疗心衰价格与你的病情程度有关: 治疗心衰价格一般与患者的病情好坏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因为病情的轻重决定着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方法的选择,同样也影响着治疗费用。而且病情的轻重程序决定着住院与否,如需住院治疗,则另产生住院费、治疗费、护理费等等,费用又不一样了。 由于任何一种疾病都划分有很多种,所以需要根据病情的不同以及选用的合适的治疗方法,只有对症治疗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并不一定是费用最高的就是治疗最好的方法,关键是要适合病症的治疗治疗心衰价格与你选择的治疗方式有关: 治疗心衰方法的不同,价格也会不

慢性心衰吃药的4级

作为全身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心脏的功能就会减弱或丧失,既无法将新鲜的血液挤压到全身各个器官,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吸纳回流的血液,于是患者就出现乏力、呼吸困难、液体潴留等各种症状。在心衰治疗中,合理选择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慢性心衰是一个随着时间进展不断恶化的过程,而服用药物有助于延缓、遏止其进展。学者们根据心衰的不同进展阶段,将其进行了分级,每个级别又有相对应的推荐治疗药物。应引起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状态只能逐渐发展,而无法返回上一级,即无法从B、C甚至D级返回到A级,因而通过药物治疗延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