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悸的概述

心悸的概述

心悸(palpitations ),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觉或心慌感。心悸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中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本病症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觉到心悸,属于正常情况。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心率过快、过慢以及有过早搏动时,患者的主要症状即为心悸。少数情况下,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患者也常以心悸而就诊 。

汉代《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惊悸”的病名。宋代《太平圣惠方》等书将惊悸、怔忡并论。元代《丹溪心法》认为,虚证多属血虚,实证多为痰饮。清代《医林改错》 、《血证论》又补充了瘀血导致心悸的内容。 心悸以虚为本,以实为标,临床上极易见到本虚标实的病证,应权衡轻重缓急,辨证施治。

一般导致心悸的原因都有哪些

一、生理性因素:

1、剧烈运动、情绪激动

心悸一般是因为身体的内的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性的集聚的跳动或者是惊惶不安的症状。所以剧烈的运动或者是比较大的情绪的波动都会导致这样的症状的发生,但是一般来说时间持续都比较短,所以基本上问题不是很大。

2、精神紧张、生活压力大

精神上的压力也会导致心脏的供血不足,因为生活压力大,导致饮食、睡眠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导致心脏的供血不足,从而因为心悸的发生,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的发生的话,还可能会导致心绞痛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建议患者能够及时的缓解自己的生活压力,尽量保持自己的心情平和,这样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心脏疾病发生的概率。

3、吸烟饮酒、摄入浓茶或咖啡

饮食上也是导致心悸的原因之一,有些食物当中刺激分子含的比较多,像咖啡因等元素都会对身体、神经产生刺激作用,所以在摄入这些食物的时候,就可能导致心脏受到刺激,从而导致心悸的发生。

建议大家尽量远离这些浓茶或者是咖啡,短暂的提神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服用过多。

二、病理性因素:

1、心律失常

这是心悸发生首先要考虑的原因之一,这个时候就建议做一个心电图的检查,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都是心律失常的主要表现之一。

2、慢性疾病

低血糖,贫血,高血压,体虚等慢性疾病也是导致心悸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因为这些疾病会导致体内的循环不是那么的顺畅,从而导致心脏的供血不足,引起心悸的发生。建议如果是这些症状导致的心悸,最好的是针对性的调理,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这些情况的发生。

3、焦虑症等神经因素

神经衰弱、过度兴奋、惊恐等神经因素都可能导致心悸的发生,就像我们突然被吓了的时候心脏会剧烈的跳动,所以建议在发生心悸情况出现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考虑心悸的因素。

4、药物导致

有些药物也是导致心悸产生的原因之一,像阿托品、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这些药物都是可能造成心悸情况的出现。因为这些药物都可能会对一些体内激素的上升,从而可能导致心脏出现心悸情况的出现。

在小编看来,心悸是不可怕的,主要还是看平时对于心脏的调理是不是那么的重视,能够及时的发现自问题的所在,及时的调理、保护心脏,可以很好的预防大的疾病的发生。

心悸的症状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所谓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乃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

心悸可以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后者系因人们对自己心脏活动特别敏感而致。

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觉到心悸,属于正常情况。

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心率过快、过慢以及有过早搏动时,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

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患者也常以心慌而就诊。

心悸的症状 心悸是什么

心悸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概括地说心悸就是指自觉心跳或者是心慌,并且伴有心前区不适感。通俗地说就是在安静的情况下或者是稍微活动之后自己能够明显感到心脏在“咚咚”的跳动。因为正常人是不会在静息的时候感受到自己的心跳的。

生竹心的概述

生竹心是一种中药

别名:竹叶卷心、竹针、竹必。

植物名:粉单竹。

生长环境:栽培于村边或野生于郊野。

分布:我国两广、海南岛、广州近郊。

入药部分:未开的叶。

采集期:全年。在晨早日光未出时采为佳。

自采地点:郊外、园林。

性味:性凉、味甘。

功能:清心火、利尿。

主治、用量和用法

编辑

1、癍痧热症,配伍用;

2、心肝火盛,配伍用;

3、麻疹发热:生用1至3钱,清水煎服;

4、眼热:生用3至5钱,清水煎服。

心悸的病因

1、心血管疾病常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

2、非心血管疾病常见于贫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以及胸腔积液、气胸、肺部炎症、肺不张、腹水、肠梗阻、肠胀气等;还可见于应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阿托品等药物后出现的心悸。

3、神经因素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为常见,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惊恐或过度兴奋、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心悸。

心悸的发生常与平素体质虚弱、情志所伤、劳倦、汗出受邪等有关。平素体质不强,心气怯弱,或久病心血不足,或忧思过度,劳伤心脾,使心神不能自主,发为心悸;或肾阴亏虚,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而致病;或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而发本病。

颈椎病为什么会出现心悸的症状

目前,很多年轻的朋友被颈椎病困扰着,该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 明显,这是因为各种社会压力导致的,很多颈椎病患者会出现心悸的状况,让他们感到非常的困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么究竟颈椎病为什么会出现心悸的症状呢?

颈椎病对患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心悸的状况,下面就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介绍颈椎病患者心悸的原因。

颈椎病为什么会出现心悸的症状? 专家指出,颈椎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经常出现心悸的症状,主要是因为的周围组织和神经受到压迫到引起的,要及时治疗。颈椎病患者出现心悸的症状主要是交感神经受到压迫到引起的,患者多个器官、系统、部位都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例如头痛、头晕、食物模糊、心慌、心律不齐、肢体怕冷发凉,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要及时治疗。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颈椎病为什么会出现心悸的症状都了解了吧,导致颈椎病患者出现心悸的状况是有很多的,我们大家对该病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的到正规的骨科医院配合专家的治疗!

心悸的诊断

1.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可见数、促、结、代、缓、沉、涩、迟等脉象

2.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症。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4.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相关推荐

心悸的刮痧疗法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本病多呈阵发性,也有呈持续性者,可伴胸闷胸痛,气短喘息,或头晕失眠等症,古籍中据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不同而分别命名为“惊悸”、“怔忡”。本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心神经官能症及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心律或心率失常。 心悸的基本证候特点是发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常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

引起心悸的原因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引起心悸的常见原因之一。各种类型的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心动过缓等均可导致心悸。心电图检查对此类心悸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羊的概述

所属学科 「释名」羚羊(俗)、 羊(音钤)、 时珍曰∶按王安石《字说》云∶鹿则比类,而环角外向以自防; 则独栖,悬角木上以 远害,可谓灵也。故字从鹿,从灵省文。后人作羚。许慎《说文》云∶ ,山羊也,大 而细角。《山海经》作 ,云∶状如羊而马尾。费信 至尾,垂九块,名九尾羊。 「集解」《别录》曰∶羚羊角出石城山川谷及华阴山。采无时。 弘景曰∶今出建平、宜都诸蛮山中及西域。多两角,一角者为胜。角多节,蹙蹙圆绕。 别有山羊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不入药用。乃《尔雅》名 羊者,羌夷以为羚羊, 能陟峻 。 恭

心悸的病因病理

心悸的发生,常与体质虚弱,精神刺激,劳累过度,脏腑失调,外邪入侵等因素有关。其形成多由心脏的阴阳气血亏虚,或痰火扰心,水饮上逆,瘀血阻滞等所致。其病变位虽然主要在心,但与肝、脾肾等脏常有密切关系。 1.精神刺激,心悸神摇,心虚胆怯之人,陡受惊恐,以致心悸神摇,渐至稍惊即心悸不已,而成本证。《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恐则精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即指出由于情志因素导致本病的发作。 此外,暴怒伤肝,影响脾运,湿聚痰生,郁而化火,痰火互结,上干于心;或素蕴痰热,复因郁怒,

心肌梗塞的概述

心肌梗塞又叫心肌梗死,是指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白细胞增高、发热、血沉加快,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

心悸的症状是什么

1、心悸 一般心脏病不严重的人心悸的症状在平时并不明显,但每当较剧烈的体力活动以后,这种感觉就明显了,这是因为体力活动要求心脏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病人常在劳动后心跳加剧。 2、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往往和心悸同时发生,主要是因为肺部有效的呼吸面积变小了,身体缺少氧气,二氧化碳的排出也变慢,这些改变就刺激了管理呼吸的神经中枢,引起呼吸加快加深。 3、胸痛(心前区疼痛) 心前区直到胸部靠左边这个区域,一般心脏病并不引起心前区的疼痛,当心脏得不到足够营养和氧气,甚至心脏肌肉发生坏死的时候,分布在心脏肌肉和冠状血管附

心悸的针灸治疗

1.症状和体征:心悸因惊恐而发,悸动不安,气短自汗,神倦乏力,少寐多梦,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2.证候分析: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心悸。心不藏神,则心中惕惕、悸动不安、少寐多梦。久病损伤心气,故气短自汗、神倦乏力。舌脉均为心气不足之象。 3.治法:益气安神。以手少阴心经穴、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4.处方 (1)主穴:心俞、巨阙、间使、神门、胆俞。 (2)配穴:善惊者加大陵;自汗、气短甚者加足三里、复溜。 5.操作方法 (1)主穴:常规消毒后,选用直径为0.30~0.35mm的毫针,斜刺心俞0.6±0

心房颤动的概述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会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房颤的病因治疗至关重要,积极治疗原发性心脏病才容易使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并使之转复后长期维持,即使不能治愈病因,能解除血流

心悸的辨证施治

1.心虚胆怯 证候: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治则:镇惊定志,养心安神。主方:安神定志丸。 可加琥珀、磁石重镇安神。 2.心脾两虚 证候: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健忘,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舌淡红,脉细弱。治则: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主方:归脾汤。 若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心烦失眠,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面色无华,舌淡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气虚甚者加黄芪、党参;

心悸的历史沿革

1.《内经》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 2.心悸的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并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3.《丹溪心法》提出“心悸”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4.明代《医学正传》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 5.《景岳全书》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6.清代《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