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钙化灶如何治疗呢
子宫内膜钙化灶如何治疗呢
子宫内膜钙化灶往往发生于子宫肌瘤透明变性、坏死之后。由于肌瘤的血液循环障碍,钙盐被其组织成分以及其它变性物质所吸收沉积,形成“营养不良性钙化”。另外,很多女性朋友进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不干净,或者生产后的残留物质坏死后的遗留物形成钙点。此外,有结核病史的患者也可能造成子宫内膜钙化、异物。
子宫内膜钙化要经宫腔镜或诊刮后的病理检查才能确诊。如果是结核性的子宫内膜炎将可能影响生育,输卵管有可能堵塞并造成不孕。如果是残留物钙化,可进行刮宫或中药治疗。
肝内壁钙化怎么回事
首先,肝内壁钙化是肝实质细胞炎症后形成的"疤",一般无大碍,部分患者可能和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一样会有肝区闷胀感觉,如确诊一般不需治疗。肝内有钙化点可能是肝内胆管壁部分钙化。
其次,形成肝内壁钙化的病变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肝内胆管结石,是最常见的因素;
2、肝内慢性炎症或创伤;
3、寄生虫感染;
4、肝脏良恶性肿瘤和肝内转移瘤钙化;
5、先天发育形成,子宫内的胎儿有肝内钙化灶形成,常合并先天畸形,发现率为0.057%。
总之,对肝内钙化灶不必盲目害怕和恐惧,首先要排除肝脏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继而要区分肝脏感染和炎症,最重要的是应该到正规的肝胆外科或普通外科进行诊疗,只有明确钙化病因,才能采取正确针对性治疗。
6、大多数原因多由于炎症、结核等引起,也可能是肝内钙化灶及肝组织局部坏死后的纤维化瘢痕。其实肝内的钙化灶和肝组织局部坏死的纤维化瘢痕可呈现与结石相似的强回声团及声影,但一般不引起肝胆管扩张。
这些就是引起肝内壁钙化的原因了,大多数原因是和炎症有关系的,也有的和寄生虫感染有关,一般情况下,这种症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有的也不用特意治疗,所以无需紧张。可以先检查确切的原因,如果需要的话,再进行相关的治疗。
肝内钙化灶的诊断
B超
CT分辨率高,显示钙化清晰,主要用于B超难于鉴别肝内钙化灶,尤其怀疑肝内转移瘤时。多数肝内钙化灶是在正常体检时偶然被发现,对于肝内单个或多个孤立无融合的钙化灶,无自觉症状和体征,肝脏大小和形态无异常者,可能与先天发育、营养不良、钙磷代谢紊乱或损伤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某些病变,如肝内胆管结石、肝脓肿或肝脏创伤愈合后改变。这类肝内钙化灶的B超图像特点是:呈“品字”或“等号”状分散的强回声,走行于胆管腔外,后方大多无声影或淡的声影,同时无肝内胆管扩张。对这类肝内钙化不需治疗,为了慎重起见,对于这类钙化灶可以随访观察达2~3年,每3~6月复查B超检查。
钙化灶B超图像特点
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钙化灶B超图像特点是:后方伴声影的强回声团走行于肝内胆管内,一般多发呈串珠样。如果强光团周围出现液性暗区,同时伴有近侧胆管狭窄和远侧胆管扩张,更能确定为肝内胆管结石。CT能清晰地显示肝内胆管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伴随病变,增强扫描还可确定B超难以显示的局限性轻度胆管扩张和肝萎缩,并除外其它病变。
原发于肝脏的良性肿瘤中,以肝海绵状血管瘤钙化多见,分隔瘤体的纤维隔和小血管可发生钙化,呈斑点状或条带状。原发性肝癌钙化罕见,发生率仅为0.36%~1.2%,多见于纤维板层样肝细胞癌和肝母细胞瘤,前者多见天青少年,后者多为5岁以下儿童,钙化灶出现于肿瘤内部,呈星状或结节状。肝内转移瘤钙化灶是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形成的癌灶,多见于直径3cmc以上的病灶,小于2cm者较少钙化,钙化可分布于肿块中心或周边,有的分布于整个病灶中,转移瘤的B超图像的典型表现为“牛眼”征,即边缘为低回声中心为高回声。转移瘤的CT表现也是多种表现,呈砂粒样钙化、不规则斑片状或斑点状钙化。总之,转移瘤的钙化灶的分布和形态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怀疑为肝内转移瘤钙化灶者,首先要考虑大肠癌转移,其次为乳腺癌、胃癌、甲状腺癌、卵巢癌、肺癌、平滑肌肉癌、胰岛细胞瘤、骨肉瘤和黑色素瘤等转移,因此要积极寻找原发癌灶。肿瘤钙化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可能与营养性钙化,即肿瘤因出血或缺血变性坏死而引起或肿瘤本身分泌一些物质如糖蛋白和粘多粮导致钙化有关,肝内转移瘤钙化常常伴有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能肿瘤钙化会加速肿瘤细胞的死亡。钙化的肿瘤细胞是必然死亡的细胞,因此,肿瘤伴有钙化常提示预后较好。但是,钙化灶不能作为诊断原发还是继发性肿瘤的依据,更无法鉴别其良恶性,应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辅助检查等多方面资料,必要时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以获得组织学诊断结果。
肝脏寄生虫病也可以出现钙化
肝脏寄生虫病也可以出现钙化,常见有肝包虫病和肝血吸虫病,前者多见于牧民,后者多为疫区的农民和渔民。肝包虫病肝脏的病灶是无数小囊泡集而成,呈弥漫浸润生长,与正常肝组织界限不清楚,囊璧有钙盐沉积。在B超图像上呈囊肿伴有声影的强回声,CT表现为病灶边缘模糊不规则,可见广泛颗粒或不定形钙化,病灶中心部可发生液化坏死,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大量的钙化和浸润灶中大小不等的囊状低密度区是特征性CT征象。肝血吸虫病的B超和CT图像随感染程度不同呈现多种表现,特征性图像为肝包膜钙化,肝实质的间隔样钙化,共同围成“地图肝”或“龟背样”表现。肝内慢性炎症以肝结核和肝脓肿多见,少见于霉菌病、布鲁菌病、门静脉血栓形成和结节性病。这类钙化灶缺乏特征性B超和CT图像,难于与原发性肝癌和肝内转移瘤鉴别。但是,X线平片的诊断很大,平片上50%肝区见均匀弥散于肝左右两叶的钙化灶,90%大小为8~12mm,个别融合性钙化灶可达3~4cm,而且65%患者胸片上可见肺结核征象。肝脓肿钙化多发在愈合期,发生于囊璧或病灶边缘,甚至在肝脓肿愈合后十多年B超或CT检查仍显示较完整钙化环,并清晰地勾画出原始脓肿的大小和形态。肝脏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纤维化,形成瘢痕,钙盐沉积形成。
总之,对肝内钙化灶不必盲目害怕和恐惧,首先要排除肝脏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继而要区分肝脏感染和炎症,最重要的是应该到正规的肝胆外科或普通外科进行诊疗,只有明确钙化病因,才能采取正确针对性治疗。
子宫内膜钙化症状
(1)盆腔区域疼痛在月经间歇期间出现下腹部坠胀痛及腰骶部酸痛。
(2)白带增多 因内膜腺体分泌增加所致。一般为稀薄水样,淡黄色,有时为血性白带。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呈脓性白带,并常含少量血液。当子宫积脓时分泌物呈脓性伴臭味。
(3)月经过多 经期规则而经血量倍增,流血期显著延苌。不规则出血较少见。
(4)痛经多见于未产妇女,但严重痛经者少见,可能由于内膜过度增厚,阻碍组织正常退变坏死,刺激子宫过度痉挛性收缩所致。
应与慢性盆腔炎相鉴别的疾病
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若能触及典型触痛结节,有助于诊断。
2.卵巢癌:附件炎性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时易与卵巢癌相混淆,慢性炎性包块多为囊性;而卵巢癌包块多为实性,较硬,表面不规则,子宫直肠窝可扪及质硬的结节,常有腹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3.陈旧性宫外孕:多有闭经史及阴道流血,偏于患侧下腹痛,妇科检查子宫旁有粘连的包块,触痛,腹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4.结核性盆腔炎:也是慢性疾病,多有其他脏器的结核史,腹痛常为持续性,偶有闭经史,常有子宫内膜结核,腹胀,偶有腹部包块,X线检查下腹部可见钙化灶,包块位置较慢性盆腔炎高,腹腔镜检查活检可明确诊断。有时盆腔充血或阔韧带内静脉曲张也可产生类似慢性盆腔炎的症状,也应注意鉴别。
子宫内膜结核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常规
除非有混合感染存在,一般情况下,白细胞计数一般不高,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可能增多。
2.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经血或组织中结核杆菌特异的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定量测定可对疾病做出迅速诊断。
有研究提示:PCR检测不同部位组织结核杆菌DNA是一比较快速灵敏的方法,但判断结果要考虑病程。
3.血清CA125值测定
1)测定结果:
晚期腹腔结核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
2)相关实验:
Thakur等报道(2001),1位48岁妇女CT显示右卵巢痞块伴腹水,血清CA125值高达1255U/ml(正常0~35U/ml),拟诊卵巢恶性肿瘤行剖腹探查术。病理组织学检查见肉芽肿,经1个月抗结核治疗后CA125水平降至42U/ml。提示伴或不伴腹水的腹部肿块患者血清CA125值异常升高也应考虑结核可能,腹腔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以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手术,且血清CA125值检测还可用于监测抗结核治疗疗效。
4.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表明曾有过结核感染,其诊断意义不大。
1)强阳性
则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病灶存在,但不表明病灶部位。
2)阴性
结果也不能排除结核病。
5.结核杆菌培养和动物接种
1)方法1:
取经血、刮取的子宫内膜、宫颈分泌物、宫腔分泌物、盆腔包块穿刺液或盆腔包裹性积液等作培养,到达2个月时检查有无阳性结果。
方法2:
或将这些物质接种于豚鼠腹壁皮下,6~8周后解剖检查,如在接种部位周围的淋巴结中找到结核菌即可确诊。如果结果为阳性,可进一步做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3:
经血培养(取月经第1天的经血6~8ml)可避免刮宫术引起的结核扩散,但阳性率较子宫内膜细菌学检查为低。一般主张同时进行组织学检查、细菌培养和动物接种,可提高阳性确诊率。
本法有一定技术条件要求,而且需时较长,尚难推广使用。
6.病理组织学检查
1)适应症:
盆腔内见粟粒样结节或干酪样物质者一般必须做诊断性刮宫。对不孕及可疑患者也应取子宫内膜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2)诊断时间:
诊刮应在月经来潮后12h之内进行,因此时病变表现较为明显。
3)方法:
刮宫时应注意刮取两侧子宫角内膜,因子宫内膜结核多来自输卵管,使病灶多首先出现在宫腔两侧角。刮出的组织应全部送病理检查,最好将标本做系统连续切片,以免漏诊。
4)确定方法:
如在切片中找到典型的结核结节即可确诊。子宫内膜有炎性肉芽肿者应高度怀疑内膜结核。无结核性病变但有巨细胞体系(巨噬细胞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吞噬、杀伤作用)存在也不能否认结核的存在。
4)可疑情况:
可疑患者需每隔2~3个月复查,如3次内膜检查均阴性者可认为无子宫内膜结核存在。
5)注意事项:
因诊刮术有引起结核扩散的危险性,术前、术后应使用抗结核药物预防性治疗。其他如宫颈、阴道、外阴等病灶也须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7.X线检查
(1)胸部X线摄片:
必要时还可做胃肠系统和泌尿系统X线检查,以便发现其原发病灶。但许多患者在发现生殖器结核时其原发病灶往往已经愈合,而且不留痕迹,故X线片阴性并不能排除盆腔结核。
(2)腹部X线摄片:
如显示孤立的钙化灶,提示曾有盆腔淋巴结结核。
(3)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对生殖器结核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①子宫腔:形态各不相同,可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变形,无刮宫或流产病史者边缘亦可呈锯齿状。
②输卵管管腔有多发性狭窄,呈典型的串珠状或细小僵直状。
③造影剂进入子宫壁:间质、宫旁淋巴管或血管时应考虑有子宫内膜结核。
④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间有梗阻,并伴有碘油进入输卵管间质中的灌注缺损。
⑤相当于输卵管、卵巢和盆腔淋巴结部位:有多数散在粟粒状透亮斑点阴影,似钙化灶。
输卵管有积脓或其他疾患时不宜行造影术。
造影适宜时间在经净后2~3天内。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有可能将结核菌或干酪样物质带入盆腹腔,甚至造成疾病扩散而危及生命,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造影前后应给予抗结核药物,以防病情加重。
8.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在诊断妇女早期盆腔结核上较其他方法更有价值。
1)适应症:
对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和细菌学检查阴性的患者可行腹腔镜检查。
2)检查结果:
镜下观察子宫和输卵管的浆膜面有无粟粒状结节,输卵管周围有无膜状粘连,以及输卵管卵巢有无肿块等,同时可取可疑病变组织做活检,并取后穹隆液体做结核菌培养等。
3)相关实验:
Palmer等用腹腔镜检查了99例疑有生殖器结核患者,其中10例得到确诊。由于输卵管外观欠清,且如有肠粘连时易发生肠穿孔,操作应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禁忌。
9.宫腔镜检查
1)方法:
宫腔镜检查可直接发现子宫内膜结核病灶,并可在直视下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
2)检查结果:
宫腔镜下可见子宫内膜因炎症反应而充血发红,病灶呈黄白色或灰黄色。
轻度:病变子宫内膜高低不平,表面可附着粟粒样白色小结节;
重度:子宫内膜被结核破坏,致宫腔粘连,形态不规则,腔内可充满杂乱、质脆的息肉状突起,瘢痕组织质硬,甚至形成石样钙化灶,难以扩张和分离。
3)注意事项:
有可能使结核扩散,且因结核破坏所致的宫腔严重粘连变形可妨碍观察效果,难以与外伤性宫腔粘连鉴别,故不宜作为检查子宫内膜结核的首选。
如必须借助宫腔镜诊断,镜检前应排除有无活动性结核,并应进行抗结核治疗。
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的原因
均匀的子宫内膜才是健康正常的状态,但是在妇科检查中有很多女性有不均匀的情况。经医生介绍,一般来说-,子宫内膜不均匀的原因是,由于子宫内膜钙化等原因造成的。不过也是因人而异的,建议有这种现象的女性朋友到正规的医院检查,针对性治疗。
子宫内膜不均匀通常采用诊断性刮宫的检查方法,刮取的子宫内膜作病理检查。一般情况下,子宫内膜不均匀病理报告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正常:结果显示所取组织为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
2、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腺体高度增生,细胞发生变异。
3、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子宫内胎盘绒毛的滋养细胞呈肿瘤性生长,增殖程度不同。
4、流产:刮出物内可含有蜕膜组织和胎盘绒毛。
5、排卵性月经失调:根据月经失调病因不同,病检结果亦不同。如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月经失调病检示子宫内膜腺体分泌不足,腺体与间质不同步;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引起的月经失调则为内膜失水,间质致密,腺体萎缩,分泌期与增生期子宫内膜相混合。
6、无排卵型月经:子宫内膜仅呈现不同程度的增生期变化,如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增生期子宫内膜,萎缩型子宫内膜。
通过对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的病因的了解,平时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女性朋友,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平时多观察自己白带情况,如果出现白带异常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生理卫生,饮食上也要尽量少吃生冷食物。
子宫内膜钙化灶如何治疗呢
一、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宜半卧位,这有利于局限及宫腔分泌物的引流。做下腹部热敷,高热时降温,平时应避免过多的妇科检查。
二、宫腔内给药
宫腔内给药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处的治疗方法,因此疗效显著。治疗前要注意诊查清子宫大小和位置,外阴阴道消毒、探测宫腔深度,经期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