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妇科病的常用穴位
艾灸治妇科病的常用穴位
一、艾灸治疗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多数是因为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者难产、多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没有保养好等原因,导致子宫无所维系而致病。临床上用艾灸疗法治疗子宫脱垂疗效不错,操作方法如下:取穴百会、神阙、维胞、子宫、三阴交等穴位,点燃艾条,在所取穴位上施灸,百会用隔姜灸,每个穴位施灸20min,日1次,治疗10天后,改成隔天一次。一般治疗一个月就会痊愈。
二、艾灸治疗白带异常
白带异常即是妇女阴道的排液不规则,白带内含有阴道上皮脱落的细胞、白细胞、非致病性细菌,异常之后极易引起阴道炎症,导致一些并发症,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一般表现为白带量多,多为黄色、白色、黄绿色,有的带有血,有的臭味严重;并且伴有尿频、尿痛、外阴瘙痒、小腹坠胀疼痛、腰膝酸痛等症。艾灸治疗操作方法如下:取穴神阙、气海、三阴交、隐白、命门穴、足三里、期门。施灸时点燃艾条,距穴位3cm左右,与皮肤表面呈45°角,来回移动施灸,每个穴施灸20min,每日一次。大体上一个月之内可以治愈。
三、艾灸治疗痛经
妇女月经前或者月经来后开始小腹疼痛,艾灸治疗方法是经期来潮的七天前开始施炙,月经期间停灸。取穴期门、章门、气海、中极、血海、三阴交、太冲。艾条炙每穴20min,一天一次。一般灸3个7天就可能痊愈。
四、艾灸治疗不孕症
不孕症一般为子宫虚寒、肝气郁结者为多,艾灸治疗时一般取穴神阙、关元、中极、血海、子宫、归来、八髎穴、足三里和三阴交。每日一次,每穴灸到20min为宜。只要您坚持,灸着灸着就可能怀孕了。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一定了解了艾灸疗法,对于女性的妇科病效果真的是不错的,很多用西药治好并反复的女性朋友,在选用艾灸治疗法后,大多数都已经痊愈了,中国的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不能小觑,坚持艾灸治疗法,让自己拥有健康。
阴道炎艾灸的主要穴位
一、中极穴
治疗原理:中极穴主治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对月经不调、阴痛、阴痒、痛经、带下病等妇科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次髎穴对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炎、盆腔炎、阴道炎等治疗效果较好;归来穴主治月经不调、白带、阴道炎。
快速取穴:中极穴,位于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处。
操作:用艾条或艾灸盒温和灸中极穴,每次20分钟,7-10日一个疗程。
二、八髎穴
治疗原理:八髎穴,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
通过艾灸八髎,可以让子宫及其周围的气血畅通,增加机体的免疫力,而且艾本身就有消毒杀菌的作用,经过熏灸,能让产生炎症的区域回复正常。
快速取穴:八髎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这是一个区域。
操作:使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每次20分钟左右。7-10日一个疗程。
三、会阴穴
治疗原理:经常艾灸会阴穴,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之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
艾灸会阴穴,还可治疗痔疮、便血、便秘、脱肛、肛周脓肿、白带异常、阴道脱垂、彭突及其它妇科病、尿频、前列腺炎等症。
快速取穴:会阴穴的位置在阴部,在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操作:不用仔细找穴位,把艾条、艾绒点燃放在带孔的凳子下,就可以熏灸到会阴穴。
中医按摩养生 保健穴位都有哪些
人体的每个穴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中医养生中,按摩穴位是常见的养生方法,日常多按摩保健穴位可以防病强身,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穴位按摩养生方法。
中医按摩养生
1、三阴交
在小腿部内侧内踝高点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为主治妇科病常用穴。妇女由于月经、胎产、哺乳等,以血为用,又易耗血,因此,情绪易于激动,肝气容易郁滞,出现肝血不足的状态。三阴交能疏理肝脾养血,常用来治疗月经不调、崩漏、痛经、经闭、带下、产后腹痛、习惯性流产、乳汁缺乏等。每日按揉50~100次,以有酸胀感为宜。
2、足三里
它位于小腿的外侧,膝盖骨斜下方。足三里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的重要穴位,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患,例如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炎等疾病,一旦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呃逆、便秘、泄泻等症状,都可以按足三里穴位来进行保健。具体操作方法是每日按揉50~100次,以有酸胀感为最佳。
3、涌泉
在足心凹陷处。平时按揉有助于治疗咽喉肿痛、头痛、眩晕、高血压等。由于此处最敏感,刺激后有开窍苏厥、回阳醒脑的特殊功效,若发现有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可给予该穴位强刺激,按揉50~100次。
4、关元穴
它位于肚脐下三寸,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临床上常用它来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等疾病,例如不孕不育、闭经、遗尿、阳痿、泄泻、带下、产后腹痛等。还可以用擦法,以透热为度,每天1~2次;或者可以艾灸,每次10~15分钟,每天1次。
5、膻中穴
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之上,属于任脉,是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此外,一身宗气也汇合于此穴。膻中有理气开胸、降气通络之功,多用于治疗心悸、气短、胸闷、胸痛、乳腺增生、咳嗽、哮喘等心肺疾病。可用掌根来回摩擦,以透热为度。
滑膜炎要怎样才能治好呢
1、体针:常用穴:肾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方法:每次选用3~5个穴位,用泻法。选穴以常用穴为主,根据其疼痛可加夹脊穴、阿是穴及循经取穴。
2、耳针:常用穴:坐骨、肾上腺、臀、神门、腰椎、骶椎。方法:用中强刺激,留针10~10分钟。针刺疗法取肾俞、环跳、委中等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针灸治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艾灸疗法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本草纲目》记载 “艾,外用灸百病,壮元阳,通经脉,行气活血”。中医利用艾灸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有一定疗效。该疗法经济简便,无创伤,无痛苦,家长学会了可在家施用。
材料
艾条(为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用无烟艾条更好)数支;盛有约300毫升水的杯子或碗1个(用来抖落艾灰)。
取穴
主穴 阿是穴(即病变部位用手按压时感觉有明显酸麻、疼痛处)。
配穴 可在与病变对应的部位或病变周围部位取穴,如环跳穴(侧卧屈腿,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骰骨裂孔的连线上,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风市穴(直立垂手,中指指尖所指处)、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
胃下垂灸那些地方 三阴交
位置:位于足太阴脾经穴位,位于小腿三阴交内侧,踝关节上三寸。对于妇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是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穴位。
主治疾病: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艾灸疗法需要注意什么
艾灸疗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灸法,就是指以艾绒为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可在艾绒中掺人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效果。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疲结、补中益气的作用。能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因其制成的形式及运用方法不一样,又可分为艾条灸、艾炷灸、灸器灸等数种。在家中灸时,首先在手掌屮放置艾草,并将它捻成细长状,然后在其尖端部分2-3厘米处摘下,艾灸属于补法,主要用于慢性病治疗制成大约米粒一半大小的金字塔形灸。在实施灸法的时候,先用一点水把皮肤弄湿,在穴位处放上前面所说的灸,如此艾草才容易立起来。然后点燃线香,引燃艾草,在感到热时更换新的艾草。若没有特殊状况,一个穴道用上述的灸进行三“状”到五“状”的治疗(烧完一次艾草,称一“状”)。除直接燃烧艾草,最简单的灸疗法是线香灸。准备一根线香,点上火,将线香头靠近穴道,一感到热,便撤离。一个穴道反复5-10次。
保健五大要穴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之上,属于任脉,是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此外,一身宗气也汇合于此穴。膻中有理气开胸、降气通络之功,多用于治疗心悸、气短、胸闷、胸痛、乳腺增生、咳嗽、哮喘等心肺疾病。可用掌根来回摩擦,以透热为度。
三阴交:在小腿部内侧内踝高点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为主治妇科病常用穴。妇女由于月经、胎产、哺乳等,以血为用,又易耗血,因此,情绪易于激动,肝气容易郁滞,出现肝血不足的状态。三阴交能疏理肝脾养血,常用来治疗月经不调、崩漏、痛经、经闭、带下、产后腹痛、习惯性流产、乳汁缺乏等。每日按揉 50~100次,以有酸胀感为宜。
足三里:位于小腿的外侧,膝盖骨斜下方。足三里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的要穴,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患,如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炎等疾病,只要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呃逆、便秘、泄泻等症状,都可以按这个穴位进行保健。操作方法为每日按揉50~100次,以有酸胀感为宜。
涌泉:在足心凹陷处。平时按揉有助于治疗咽喉肿痛、头痛、眩晕、高血压等。由于此处最敏感,刺激后有开窍苏厥、回阳醒脑的特殊功效,若发现有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可给予该穴位强刺激,按揉50~100次。
关元:位于肚脐下三寸,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临床上常用来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遗尿、阳痿、泄泻、带下、不孕不育、闭经、产后腹痛等。可用擦法,以透热为度,每日1~2次;或艾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
妇科艾灸穴位
1、神阙穴:肚脐
主治:温阳救逆、利水固脱。主治痢疾、绕脐腹痛、脱肛、女人血冷不受胎、中风、水肿鼓胀、肠炎、产后尿潴留。
2、水分:
定位:脐上1寸。
主治:帮助恢复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有利于收腹祛脂同时可消除水肿,小便不利,腹痛。
3、水道:
定位:下腹部脐下3寸、旁开2寸。
主治:增强腹直肌弹力纤维的弹性增强水液代谢能力,有利于皮下脂肪的消除,对痛经、闭经、小便不利有效。
4、天枢:
定位:脐旁开2寸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月经不调等。
5、归来:
定位: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当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活血化淤、调经止痛、月经不调、带下、卵巢炎、秘尿系统疾病、阴*痛、男女生殖器疾病。
8、子宫保养配穴:取穴:神阙、水分、天枢、关元、中极、子宫。
生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生孩子,这是女性的宿命也是一种福份。十个月,更确定地说是280天,子宫便成了养育宝贝儿最安全的窝,那么怀孕时子宫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没有怀孕的子宫大概象女性的拳头,长度是6~8cm,体积是10ml,重量是70g左右,可是怀孕后,到快要生的时候会变得特别大,体积大概要增加500倍,达到5L左右,重量1.1kg。
子宫出现问题常出现以下症状: 如:下腹疼痛、腰痛、月经失调、骚痒、痛经、白带多、性交痛等症状,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不少病人羞于求医或者没有时间到医院治疗,一再贻误病情,以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适应于宫颈炎、子宫炎、白带病变症等。
艾灸疗法有哪些禁忌
艾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祛病防病、保健养生的疗法。不少人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
【艾灸的作用】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艾灸的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而艾灸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者经穴,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灸学大师周楣声先生指出,正是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的双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并呼吁对艾灸深入研究,推进艾灸的现代化发展。艾灸的作用有哪些这里不做过多的讨论,需要具体了解这几种灸法的朋友,可以去“香怡艾灸养生指南”看看!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的温灸疗法,并不直接接触皮肤,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器温灸的方式作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只用,效果也很好。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的特点。
【艾灸的禁忌】
艾灸是中医的治疗方法,用艾炷为主熏灸穴位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艾灸可以起到温经通络、温阳补气、补中益气的作用。中医提示,艾灸虽好,但一定要注意以下十个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禁忌九: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三九灸的好处 什么三九灸
“三九灸”、“三伏灸”都是“天灸”。天灸是中医传统灸法中的一种,根据所要预防和调理的疾病,选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于人体的穴位或直接用艾条熏烤进行穴位的刺激,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充血,甚至起泡,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北宋年间,民间广泛应用于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各种疾病。
“三九灸”是“三九天灸”的简称。我国民间对寒冬的计时方法是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9天为一个时段,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天至27天称为“三九天”。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在三九天进行艾灸,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寒冬季节是关节退行性变、颈肩腰腿痛、过敏性鼻炎、面瘫、哮喘、胃肠道疾病、亚健康等常见病的高发季节。《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脾、肾脏器的虚弱(亦即免疫功能的低下)是身体致病的关键。所谓“寒者热之”,天灸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温热疗法,因效果显著,受到病人的好评。
“三九灸”最佳时间是“三九天”,当然平时也可不拘时节进行天灸治疗。“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与夏治“三伏”中的“三伏灸”一样,属于中医治疗学中的“天灸”,它是采用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年历中24个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根据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选择在冬季三九天时候,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艾灸,温通经络、补阳驱寒,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部分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此治疗法时间性强,疗效好,儿童成人均可以接受。
一、“三九灸”养生原理
三九时节的艾灸调养仍以“补阳祛寒”为主,三九在冬至后当护阳气。《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也就是要关闭所有开泄的气机,要收藏住。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九在养生学上是个最重要的时节。中医《黄帝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说法,“三九灸”是根据“秋冬养阴,夏病冬治”的原理来治病和保健的。每年冬天进行“三九灸”,来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疗效,是对“三伏灸”的有效延续和补充。
二、三九灸的好处
1、呼吸系统疾病
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
2、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胃痛、胃肠炎、厌食、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
3、运动系统疾病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
4、妇科类疾病
痛经、宫寒妇科问题及性冷等症状
三、“三九灸”主要艾灸穴位
1、呼吸系统疾病艾灸调理取穴:
过敏性鼻炎取印堂、迎香或远端取穴风池、大椎、肺俞;哮喘取穴天突、膻中、中府、尺泽、列缺、肺俞、定喘;支气管炎取穴膏盲、膈俞、胆俞、天突、膻中、定喘、肺俞;慢性咳嗽取穴天突、列缺、合谷;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取穴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大椎、风门、肺俞。
2、消化系统疾病艾灸调理取穴:
腹泻、胃痛、胃肠炎、厌食、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主灸任脉,主要穴位:中脘、下脘、神阙、天枢、关元、足三里,可以配合中焦的其它一些穴位。
3、运动系统疾病艾灸调理取穴: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主灸督脉和膀胱经,主要穴位:大椎、风池、肩井、天宗、肾俞、腰阳关、腰眼、环跳、足三里、丰隆、委中、承山、太溪等。
4、妇科类疾病艾灸调理取穴:
痛经、宫寒妇科问题及性冷等症状,主灸穴位:命门、肾俞、八髎、神阙、关元、中极、子宫、归来、三阴交、太溪、涌泉。
四、“三九灸”时间表
2017-2018年三九灸时间具体如下:
九前固本:11月1日至12月11日
灸前巩固:12月12日至12月21日
一九灸:12月22日至30日
二九灸:12月31日至2018年1月8日
三九灸:2018年1月9日至17日
加强灸:2018年1月18日至28日
五、“三九灸”注意事项
1.三九灸不宜大汗,不是出汗越多越好,艾灸过程中注意保暖。
2.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
3.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4.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5.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亲爱的伙伴们,如果您错过了“三伏灸”,那一定不能再错过“三九灸”了!抓紧做准备吧,三九天给自己最暖的艾!!!
乳腺增生艾灸哪个部位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按摩治疗:取治疗乳腺增生常用穴位,以按摩的手法来帮助散瘀化结,也可以结合艾灸,拔罐等方法同时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利用针灸之法,刺激穴位经络,以达到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的目的。
食疗法:通过药膳调理,达到疏肝理气,通畅气机的目的,这种疗法见效比较慢。
艾炙阴部治妇科病吗
艾炙阴部治妇科病。妇科病,大多数是由于寒湿、气滞血瘀,经络堵塞、血虚等引起的。
艾灸能补元阳、散寒祛湿、通经活络、消炎止痛,对治疗妇科病有不少好处。
妇科炎症最常用的穴位就是小腹部的气海、关元和中极穴。如果月经少,可以加脾俞、阴陵泉帮助气血生成。如果再靠下边那个附件炎,我们一般说的盆腔炎,或者子宫炎、宫颈炎,都可以用中极配三阴交。
女性艾灸最为有益的穴位之一是会阴穴,会阴穴位于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间点,会阴穴属于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三条重要经络之起点,是阴气汇集之地,故称为“会阴”,同时会阴穴也是补充阳气最好的穴位。会阴穴对人非常重要,历代养生家,尤其道家特别重视,“天门常开,地户常闭”“撮谷道”等等都讲的是会阴穴养生的真谛。利用好会阴穴可以治疗许多疾病,以及女性妇科诸症。
月经量少用艾灸有用吗
艾灸属于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艾灸是通过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
月经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血虚、肾虚、血瘀、气滞与痰阻。而艾灸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所以月经量少是可以通过熏艾灸来治疗和缓解的。艾灸应该如何灸呢?
其实,跟中医辨证论治一样,艾灸也是要辨证用穴的。
对于月经量少,在艾灸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主要分血虚、肾虚、血寒、气郁四种。
1.血虚型: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
2.肾虚型: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3.血寒型: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4.气郁型:取关元、命门、肩井、太冲,肩井和太冲可用清艾条温和灸,关元、命门可以用清艾条温和灸或者随身灸器。以上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15分钟,灸的时候出现打嗝或者排气则为最好。
以上就是对艾灸治月经量少的介绍,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除了艾灸外,月经量少的女性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多多去了解的药物有:
红花逍遥片:舒肝、理气、活血。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或伴见颜面黄褐斑。
益母草颗粒:祛瘀生新。用于月经量少、后错,经来腹痛。
安坤赞育丸:益气养血,调补肝肾。用于气血两亏,肝肾不足所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病。症见月经量少、或淋漓不净、月经错后、神疲乏力、腰腿酸软、白带量多。
艾灸如何治疗痛经
1.首先要注意选择艾灸器具,夏天用艾灸盒,冬天用艾灸罐。痛经严重的,可以用药用艾灸,这种艾灸添加了很多补气血的药材,对体寒的痛经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艾灸器具和艾灸在各大药房都能买到。 2.选准穴位,这些穴位: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这几个穴位就足够了,它们不仅能治疗痛经和其他妇科病,还能治疗男科疾病。大家可以试试。 3.然后就是坚持,艾灸一定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最少要两个月,只要坚持了两月及其以上,保证有好的效果。
女人艾灸哪个部位最好
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时产生的气味可以帮助刺激人体的穴位或者特定的部位,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女性艾灸时,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说若是女性患有妇科疾病,如痛经、输卵管堵塞、宫寒、附件炎等妇科病,那么一般可以在神阙、关元、中极、气海、太冲、曲泉等穴位进行;若是其他疾病,那么可以艾灸女性的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穴位,所以女性艾灸哪个部位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