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哪些穴位能壮阳

艾灸哪些穴位能壮阳

1,艾灸关元穴。关元穴属于任脉,在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艾灸该穴可缓解神经衰弱、中风脱证、肾虚气喘、遗精、阳痿、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等等。每日艾灸15分钟后到半个小时即可。

2,艾灸足三里。该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是全身的强壮要穴。每天艾灸20分钟,可以提振脾阳。脾阳为后天之本,与先天之本肾阳呼应,互为补充,共同维系人体生理功能。

艾灸哪里可以退烧

施灸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合谷,鱼际,咽痛加少商,三棱针点刺出血。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灸,火头距离穴位处皮肤2-3厘米进行熏灸,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为度。

2.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清除艾炷,一般灸3-10壮,适宜于慢性顽固性病症。

3.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夏季艾灸四个穴可助性

夏天可不是只意味着吹空调、吃烤串。我国传统医学将夏季看做是祛病延年,健康保健的关键时节。如果不知这一点,可真的是浪费了大好时光。今天说说利用夏季特殊气候来调理性功能的问题。

一,性功能低下符合冬病夏治的规律吗?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独特认识,认为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类疾病,可以在夏季进行治疗,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部分性功能低下患者也适合在夏季来调理。

中医认为,部分性功能低下和肾阳不足有密切关系。冬季肾阳潜藏,元阳虚损,故而易加重病情。夏季,人体阳气外达,气血充盈。此时补阳壮阳,效果较平时明显。尤其是在夏至前后调理,对于驱散肾中虚寒、提振全身正气有很大帮助。

二,夏日哪些方法能调理性功能低下?

传统医学认为,艾灸四大穴位效果立显。

1,艾灸关元穴。关元穴属于任脉,在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艾灸该穴可缓解神经衰弱、中风脱证、肾虚气喘、遗精、阳痿、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等等。每日艾灸15分钟后到半个小时即可。

2,艾灸足三里。该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是全身的强壮要穴。每天艾灸20分钟,可以提振脾阳。脾阳为后天之本,与先天之本肾阳呼应,互为补充,共同维系人体生理功能。

3,艾灸肾俞穴。该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本穴功专补肾,为壮阳的第一要穴。每天艾灸15分钟即可。

4,艾灸命门穴。命门穴位于督脉上,在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棘突之间,有温肾壮阳、培元补肾的功能,对治疗沈阳不足、命门火衰引发的腰痛、男性性功能低下以及妇科病,有一定帮助。每天艾灸30分钟。

三,还有哪些人需要夏日壮阳?

除了性功能低下、性冷淡的患者外,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的患者,完谷不化、消化不良的患者,精神不振、萎靡懒动的患者,以及舌胖而淡的患者,都需要在夏季通过艾灸以上四穴来缓解症状。

艾灸治阳痿

1、艾灸治阳痿之关元穴灸法

关元穴位置: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人体元阴元阳关闭潜藏之处,故名关元。艾灸治阳痿

关元穴功效:为全身三大强壮要穴(足三里、关元、气海)之一。本穴也是治疗肾虚所致的男科病的要穴,以治疗肾气不足型的性功能障碍为主,尤以阳痿效果最显著。

关元穴灸法:

操作时,先将艾绒制成高约0.5厘米,炷底直径约0.5厘米中型艾炷。施灸时令患者仰卧在床上,暴露关元穴,在其皮肤表面上除以石蜡或凡士林少许,以防烫伤和艾炷倾倒。把艾炷置于关元穴,用火点燃,燃烧时患者稍觉烫就去掉,另换一炷。每燃烧1个艾炷,即为1壮。每次100-200壮。以灸至皮肤红晕、无烧伤,患者感到舒适为度。术者应密切注意掌握温度,避免烫伤。每周1次,每3次为1疗程。

艾灸关元穴治疗阳痿,有较好疗效。该法对由精神因素引发的阳痿疗效较好;有明显手淫史者,疗效则差;病程短者、疗效高,反之则低。

注意事项:施灸过程中要注意艾火大小适中,避免烫伤。

2、艾灸治阳痿之命门火衰疗法

主证: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头晕目眩,精神不振,腰腿竣软,舌淡苔白,脉沉细,若兼心脾损伤者,则有心悸胆怯,失眠等证。

治法:取任脉、足少阴经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以补肾壮阳。

处方:命门、关元、肾俞、太溪。

风寒头痛怎么办 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头痛

艾条火力温和,穿透力强,风寒感冒初起,若能及时灸之,则片刻阳气蒸腾、卫气运转、寒气立时消散,则疾病即愈。病程中灸之,能迅速解除恶寒、鼻塞、流清涕、头痛等症状。艾灸穴位具体如下,注意艾灸时以穴位处潮红温热为佳。

1.风池穴: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就是风池穴,左右各一个。灸之可解表散寒治感冒引起的头项疼痛。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2.风府穴:取穴时,顺着后脑勺往下摸到凹陷处,这就是风府穴.感冒灸之可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颈项强直。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3.大椎穴: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有升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艾灸此处可以振奋人体阳气,祛邪外出。

腹泻艾灸哪个部位图

寒湿困脾型腹泻艾灸

症状:粪便清稀如水样,色白无臭,腹痛肠鸣,畏寒食少,伴随鼻塞头重,肢体酸痛,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濡迟。

施灸方法:

宜选用足阳明胃经穴,背俞穴进行治疗。

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活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施灸穴位:大肠俞,足三里,中脘,神阙(可隔盐灸)。

肠道湿热型腹泻艾灸

症状:腹痛即泻,泄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伴随发热,苔黄腻,脉濡数。

施灸方法:

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及背俞穴,任脉经穴经穴治疗。

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 刺激感时即清除艾炷,一般灸3-10壮,适宜于慢性顽固性病症。

施灸穴位: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曲池,内庭穴。

食滞肠胃型腹泻艾灸

症状:肠鸣腹痛,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随不消化之物,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实。

施灸方法:

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及任脉穴进行治疗。

艾炷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施灸穴位:中脘,上脘,天枢,上廉,下廉,公孙,内关。

疝气艾灸哪里

寒疝艾灸方法

治则:温化寒湿,疏通经脉。

艾灸处方:期门,大敦,气海,神阙,阿是穴。

艾灸方义:肝经募穴期门与肝经井穴大敦,上下呼应,疏肝行气,散结止痛;气海疏通任脉气血,温化寒湿;神阙温阳救逆。

灸法:

1.艾条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以灸至局部温热红润为度,5-7次为一个疗程。

2.艾炷灸:每次选用1-3个穴位,每穴用绿豆大艾炷灸3-5壮,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

水疝艾灸方法

治则:化气行水。

艾灸处方:水道,曲骨,肾俞,脾俞,行间。

艾灸方义:曲骨,肾俞化气行水;脾俞健脾化湿;行间,水道疏肝理气治疝。

灸法:

1.艾条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天为一疗程。

2.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用枣核大艾炷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5-7次为一疗程。

气疝艾灸方法

治则:疏肝理气或益气举陷止痛。

艾灸处方:大敦,期门,三角灸,太冲,归来。

艾灸方义:大敦,期门疏肝行气;太冲配大敦可治狐疝,三角灸乃治疝气之成方,常灸之有防止复发之效,如欲补气升陷以止痛,可再加灸关元,使归来配关元。

1.艾条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次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

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次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5-7次为一疗程。

癫疝艾灸方法

治则:行气利湿,消肿散结。

艾灸处方:大敦,阳池,章门。

艾灸方义:大敦理气调谑,为治疗疝气的要穴;阳池疏调下焦气机;章门疏肝健脾,化滞利湿;三穴功用,能奏行气化湿,软坚消肿之效,如为痰热瘀结,可加阴陵泉,以清泄湿热。

灸法:

1.艾条灸:每穴灸治10-20分钟,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

2.艾炷灸: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林赛氏指甲艾灸怎么治疗 肝硬化艾灸

定位:足厥阴肝经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肝的募穴。

功效主治:主治胸胁满痛,黄疸,呕吐,呃逆,腹胀,胁下积聚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期门穴3-5壮;或艾条灸期门穴3-10分钟。

定位: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主治: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中脘穴5-10壮;或艾条灸中脘穴15-30分钟。

定位:任脉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功效主治:此穴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主治疾病为:腹泻、浮肿水肿、腹水(腹积水)等,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水分穴5-7壮;或艾条灸水分穴10-20分钟。

艾灸哪里可以退烧 风热侵肺型发烧

主证:发烧咳嗽,咽喉肿痛,肢节酸楚,微恶风寒,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施灸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合谷,鱼际,咽痛加少商,三棱针点刺出血。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灸,火头距离穴位处皮肤2-3厘米进行熏灸,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为度。

2.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清除艾炷,一般灸3-10壮,适宜于慢性顽固性病症。

3.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

风寒袭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怕寒,肩背发冷,遇风加重,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施灸方法:宜选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

2.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柱施灸,可吹火使艾柱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清除艾柱一般灸3-10壮。

施灸穴位:风池,风门,外关,合谷。

风热犯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脉濡。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处施灸,以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为宜,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施灸穴位:曲池,大椎,风池,列缺,合谷。

风湿困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脉濡。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粘附艾炷,用标准大中艾柱施灸,可吹火使艾柱较快燃烧,待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清除艾柱,一般灸3-10壮,适宜于慢性顽固性病症。

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施灸穴位:风池,合谷,阴陵泉,足三里。

腹疼艾灸哪个位置图片 阳虚腹疼艾灸方法

治法 :温肾益脾,缓急止痛。

艾灸处方: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取穴方义:肾俞,关元补肾壮阳以祛寒,脾俞,足三里健脾补气以生血,三阴交健脾止泻,气血温煦濡润,经脉通利,脏腑得到温养,则腹疼可除。

灸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20次,每日灸1次。

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3-5壮,选用麦粒大艾炷,每日灸1次。

3.温盒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次。

相关推荐

艾灸养生保健灸法有哪些

第一、艾灸养生保健灸法 艾灸足三里穴。犊鼻穴下的三寸位置就是足三里穴,它和胫骨前缘有着一横指的距离。简单准确找到穴位的方法推荐,正坐屈膝,用手去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一寸的位置便是。经常用艾针灸足三里穴可以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预防疾病的功效,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 第二、艾灸命门穴 命门穴的位置在背后第二腰椎下方与肚脐相对的位置,是人生命力的中心,是元气所聚集的地方,如果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起到补肾壮阳的功效,是保健强壮的重要穴位。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 第三

腹泻艾灸穴位是哪个

灸法1 取穴:腹泻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 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灸法2 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五更泄者加关元、气海、命门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灸法3 取穴: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阙、关元穴;湿重者加阴陵泉穴;呕恶者加内关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壮,其他穴

艾灸补肾的位置图 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穴位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主治头晕,耳鸣,遗尿,阳萎,早泄,赤白带下等生殖系统病症,以及虚损腰痛,五劳七伤,手足逆冷等症。 艾灸方法:温和灸15-30分钟,或隔姜灸3-5壮。

男士艾灸穴位壮阳

艾灸关元穴 驱寒补阳,也可以灸一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神阙下三寸,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等作用,凡元气亏损均可艾灸此穴,并有很好疗效。现代研究证实,艾灸关元穴还可以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强身固体作用。 艾灸神阙穴 最适合的穴位是神阙穴。艾灸神阙穴,可将初生之阳坚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神阙穴的位置就是肚脐。肚脐位于人体“黄金分割点”上,是调整人体功最佳作用点。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养生要穴。 冬至及冬至过后,均可艾灸以驱寒补阳。体寒的女性更适

三九艾灸养生小知识 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棘突之下与脐相对。艾灸命门穴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艾灸命门穴又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头痛怎么艾灸 风热犯表型头痛

主证:头痛剧烈,发热怕风,面红耳赤,咽喉肿痛,口渴欲饮,便秘小便发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施灸穴位:曲池,大椎,风池,列缺,合谷穴。 施灸方法:选用督脉,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在施灸穴位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清除艾炷,一般灸3-10壮。

中医艾灸治疗阳痿早泄的方法是什么

灸法又名灸疗,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它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 男人发生阳痿早泄一般很难治疗,古方中医专家提醒您:治疗阳痿早泄可采用艾灸疗法来治疗: 1、关元、中极 方法在穴位上用麦粒大小的艾炷直接灸,使艾炷自然燃烧尽再换下一壮,一次3壮,灸比后涂龙胆紫药水纱布固定,以防感染。皮肤结痂脱落后可再继续艾灸艾灸完毕后小腹会感觉

小儿疳积艾灸

小儿疳积艾灸。 小儿疳积时间长,消耗掉身体正气,就会造成气血两虚,而艾灸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有助于补充阳气,通畅经络,补益脾肾,从而对治疗疳积起到一定的作用。具体艾灸方法如下: 脾胃不和型疳积艾灸 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与任脉穴为主。 治法:健脾和胃。 艾灸处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取穴方义:疳积者,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上下不通之痞病也,故本方首选脾俞,以其有健脾化湿,理气和中之功,主治小儿疳积。 中脘居中焦,胃于任脉,为胃经之募穴和六腑会穴,具有健脾益胃,降逆和中,化湿消积之功,为治胃病

哪些人冬天艾灸养生最好

哪些人冬天艾灸养生最好 阴虚质:这类人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红或有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饮冷,唇红微干,冬寒易过,夏热难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数。本体质秦伯未老中医主张长期服用首乌延寿丹,认为本方有不滋腻、不寒凉、不刺激、不蛮补四大优点,且服后有食欲增进,精神轻松愉快的效果。 阳盛质:凡强壮的,声高气粗的,好动的人,属于阳盛体质。此类人平素喜凉怕热,神旺气粗,口渴喜冷饮,尿黄便结,病则易发高热,脉洪数有力,舌红苔薄黄。本体质之人不易患病,一经患病,多为急性病、暴发病。故饮食方面多用

艾灸命门的作用与好处有哪些

命门位于腰背正中部位,通过艾灸穴位保持体内真气畅通无阻的运行,起到强肾壮阳的功效,有助于延年益寿。 经常艾灸命门穴,强肾固体,温肾壮阳,固肾气,强腰膝,还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任脉和督脉的练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