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的认识误区
药物过敏的认识误区
误区1:用药量小就不会过敏
这是将药物过敏与药物的毒副作用混为一谈。药物的毒副作用可通过减少用量而减轻,但药物过敏反应的决定因素是药物本身,与它的剂量无关。例如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者,临床上常采用小剂量分批注射,但事后绝大多数人均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过敏反应;甚则有的患者只要闻到青霉素的气味也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误区2:用过的药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其实以往曾用过或经常用但从未引起过敏的药物也可能引起过敏。药物过敏反应是药物第一次进入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只有当这种药物再次进入人体时才会引发变态反应,也就是说一般是两次以上用药才会发生过敏。摄入药物的次数越多,产生过敏的可能性越大。再者所用药物的厂家不同、同一厂家所生产药物的批次不同(药物内所含杂质不同),这些都能成为引发过敏的原因。所以,青霉素之类的药物没有连续用药而再用时,都必须重做过敏试验。
误区3:中药不会引起过敏
有人认为只有西药才会引起过敏,中药不会过敏。虽然临床引起过敏反应者以化学合成药物为多,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毒素与血清、镇静催眠药等,但是,有些中草药也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发生休克、剥脱性皮炎等。近年来报道较多的有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等中成药,其过敏表现以荨麻疹和固定药疹最常见。
误区4:过敏反应都发生在用药时或用药后不久
药物过敏反应不只发生在用药的当时,有些药物过敏反应是有潜伏期的。如一些药物可能在几个月甚至若干年后才发生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的过敏反应。常见于治疗糖尿病、甲亢或痛风的药物;痢特灵引起的过敏反应,不少便发生在用药后20余天。
误区5:出现过敏反应停止用药就行了
发生过敏反应停止用药只是首要措施,同时还应加强观察,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并应嘱咐患者多饮水,以利于患者从小便中迅速排出残存药物。必要时还需要大量输液,以加速药物排出。
误区6:抗过敏药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据文献报道,常用的抗过敏药,包括传统的非那根、扑尔敏、苯海拉明以及新一代的息斯敏等,均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皮肤过敏认识有哪些误区
认识误区一:脸上冒出一堆痘痘,一定是皮肤没洗干净
正解:很多人都认为只要长了痘痘,肯定和清洁不彻底有关系,于是疯狂的洗脸去角质,其实这样只会让你的脆弱的痘痘肌肤更受伤害。
正确的方法:痘痘的出现,有可能是肌肤敏感的症状,或是因为压力而发的成人痘痘,这时要去看医生。专业医师看过建议你采取什么样的护理方式,使用什么样的护理产品和药物,你再采取行动。而不能一味的猛擦治痘产品,或去角质或深层清洁,这些都会更加刺激皮肤,在选择洁面产品的时候,建议选择有抗敏性或能提高肌肤肌能的品牌。
认识误区二:皮肤粗糙、红红干干的,好难看,多用些粉遮起来
正解:发炎了,要停止化妆,正在发炎的肌肤很是敏感,要首先停止化妆。这样肌肤才能够轻松自由的呼吸,慢慢的恢复过来。如果使用化妆品,只会让肌肤更受伤。
正确的方法:已经发炎的敏感肌肤,即使上粉也无法服帖,还会因不透气而导致敏感加剧,最好不要上妆,让皮肤好好休息几天,如果非化妆不可,只要“防晒+蜜粉”就行了,选择通气,保湿,质地轻薄无负担。
认识误区三:皮肤过敏,又干又痒,改用滋润乳霜应该比较好
正解:浓稠粘腻的保养品,对敏感肌肤是负担,千万别用。
正确的方法:太油太滋润的保养品,容易刺激敏感肌肤,而且也不容易吸收,“乳液”的质地比乳霜和精华液更适合敏感肌肤。
认识误区四:把洗面乳直接抹在脸上搓洗
正解:没搓起泡沫的洗面乳会紧紧地贴在皮肤表面,伤害皮脂膜。
正确的方法:洗面乳要先加清水搓揉发泡,因为发泡后的洗洁剂才能发挥清洁效果,而且泡沫状比未发泡的乳状温和。洗脸时要先洗T字部位,两颊轻轻带过就用温水洗掉。
过敏症的8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过敏症不会遗传
事实: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空气中的花粉含量增高,但这只是部分原因;另一个罪魁祸首就是基因。
2013年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有10%的遗传标志与过敏性疾病有关。澳大利亚一家世界级医学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曼纽尔·费雷拉估计这些遗传标志物在所有被确诊的过敏症中发挥了至少25%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幸患有过敏症,不要责怪大自然,而要归咎于自己的父母。
误区二:食用本地产的蜂蜜能缓解过敏症状
事实:并没有证据表明蜂蜜(即使它产自于本地蜂巢)能够缓解过敏。事实上,2013年发表在《北美耳鼻喉科诊所期刊》上的一篇文献回顾指出:与食用玉米糖浆相比,食用蜂蜜并不能明显缓解过敏症状。
蜂蜜之所以无效,是由于经由空气传播的草木花粉引起了春季过敏症,而并不是蜜蜂用来酿造蜂蜜的花粉。
误区三:床罩可以减轻过敏症状
事实:如果你对尘螨过敏,床罩并不能保证你睡得更轻松。
美国杜兰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的学者通过对24项临床试验的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使用床罩对减轻过敏症状并无显著影响。发表在《过敏、哮喘和免疫学年鉴》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使用床罩并不足以降低改善过敏症状的尘螨水平。
误区四:过敏症的发病率在某些地区会更高
事实:这种观点只能说部分正确:某些过敏源在某些地区会更为盛行。
发表在《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驳斥了居住地会成为过敏性疾病重要发病因素的观点。美国国立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的科学部主任达里尔·泽尔丁博士解释:过敏症的发病率并不会各个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存在差异的是人们对什么物质过敏。不论环境如何,过敏症患者从先天上就容易过敏。
误区五:服用药物是减轻过敏症状的唯一办法
事实:学会减轻压力也会起到帮助作用。发表在《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你所感觉到的压力水平越高,过敏症状就会越为恶化。
美国过敏与哮喘基金会的董事会成员大卫·斯图克斯说:“神经系统与免疫症状之间存在着明显联系;你所承受的压力水平越高,过敏症状就越为严重。”斯图克斯建议过敏易感人群可以采用的减压方法包括:睡眠、体育锻炼、健康饮食、冥想或瑜伽,它们能减轻过敏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误区六: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摆脱过敏症的困扰
事实:人们对过敏源的反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并不会消失。事实上,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6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13%—15.4%的人报告说他们患有过敏性鼻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表明:50岁以上成年人的过敏症发病率的确较低。
然而,泽尔丁博士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的功能会被削弱,过敏症状也就不会那么严重了;但对过敏源的反应并不会降至为零。
误区七:宠物会引起过敏
事实:这并不能归咎于宠物的过错。
发表在2013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生长在饲养了宠物的家庭环境中有助于降低患过敏症的风险。研究者认为从生命早期就接触宠物能降低对过敏源的免疫反应。
误区八:只有医生才能检测出过敏症
事实:有很多检测工具在家中就能检测出过敏症,而且其检测依据是可靠的。这类检测工具用一滴血就能查明人们对十种常见过敏源的敏感程度,其中包括鸡蛋、尘螨、小麦、猫、霉菌和豚草等。
风湿的认识误区都有哪些呢
1.未经医生诊断,自己乱吃药,导致各种不良后果。这也是风湿病的认识误区。
2.早期不在乎,认为自己会好。有的人早期只有一个手指、足趾或腰、背、髋关节疼痛,但却不在乎,等到病重了才去医院,结果容易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这是风湿病的认识误区之一。
3.为图省钱或方便,看街头小广告到非正规诊疗机构吃所谓的“祖传秘方”。由于不知道“秘方”中含有的药物成分,吃药后症状看似缓解了,病人就认为有“疗效”,其实往往会掩盖病情。
4.“见好就收”,治疗不彻底也是风湿病的认识误区。有的病人治疗效果很好,但是一见病痛减轻,就停止治疗,等再犯病时再治疗,结果使病情不断发展,越来越重。
对药物过敏症状认识的五个误解
对药物过敏症状认识的五个误解
1、用过的药不引起过敏。两次以上用药才能测出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摄入药物次数越多,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越大。第1次用药没出现过敏反应,不意味着终生“免疫”。
2、过敏反应会在短时间发生。过敏反应多在用药1~2天内发生,但有的药物潜伏期很长,最多可达20天以上。所以,一旦出现药疹,在20天内用过的药都是可疑对象。
3、用药量小就不会过敏。药物副作用可通过减少剂量来缓解,但药物过敏反应与用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有时极微小的用量也会引起强烈反应。
4、吃药打针才会引起过敏。致敏药物不论通过何种途径进入人体都会引发过敏反应,滴鼻、点眼、外敷、吸入、滴耳、栓剂等同样可致过敏。总之,凡曾引起过敏的药物,应严禁以任何形式再使用。
5、出现过敏停药就行。发生过敏反应,停止用药只是首要措施,同时还应加强观察,根据病情对症治疗。同时要多喝水,以帮助患者迅速排出残存药物。必要时还要大量输液,加速药物排出。
过敏性鼻炎的认识误区
过敏性鼻炎说到底是过敏性体质的人接触了过敏原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过敏性体质与遗传相关,目前的医学水平尚不能改变过敏体质为不过敏体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说起来并不复杂,但很多人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存在误区。
治不治无所谓:在很多人看来,过敏性鼻炎只不过是发作时有点痛苦而已,过后仍和健康人一样,治不治无所谓。事实上,过敏性鼻炎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有可能诱发鼻窦炎、鼻息肉,长期治疗不当,还会导致中耳炎、嗅觉丧失甚至诱发哮喘。
把过敏性鼻炎当感冒:有些人在春秋季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时,误以为是换季穿衣、饮食不当引发的“顽固性感冒”或“热伤风”,又怕去医院就诊耗费时间和金钱,干脆自行服用感冒药物,结果导致病程迁延,最终可呈终年鼻塞、流涕的持续状态。
滥用减充血剂:有些患者因长期鼻塞,单纯应用局部减充血剂治疗,而且应用比较随意,一天累计可达5~10次。由于这类滴鼻剂通常具有较强的血管扩张反跳作用,是引起药物性鼻炎最常见的原因,因此疗程不宜超过三天,每日滴鼻次数不能超过三次。
过早停药:许多患者只在犯病时用药,症状稍一缓解就停药,导致过敏性鼻炎时好时坏,甚至愈来愈严重。医学专家建议,对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每次发作时要持续治疗l~2个月,有些患者甚至需要治疗半年;而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应该提前2~3周用药,季节过后,不能立即停药,而是继续用药两周左右。
正确认识灰指甲避免走进误区
对灰指甲认识误区一:觉得美甲和灰指甲无关。其实美甲可能引起灰指甲。美甲后过多的化学品会让指甲组织不断受异物所侵蚀,造成指甲愈来愈脆弱,此时霉菌就会伺机而动,引起灰指甲。
对灰指甲认识误区二:很多人觉得灰指甲只是指甲不好看,不会传染。灰指甲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不仅会传染给家人朋友,还会引起脚气。其实引起灰指甲的真菌和引起脚气的真菌是一样的。在家里面的物品,若全家一起用,可能会把灰指甲的真菌传染给家人,造成脚气或是灰指甲。
对灰指甲认识误区三:很多人觉得治疗灰指甲最好是用口服抗菌类药品,而外用的一般无法根治。据了解,口服抗菌药治疗灰指甲的效果并非百分之百,且服药时间长,对肝肾的毒副作用非常大,不宜长久服用。反之一般的外用药物只要可以穿透指甲的致密角质层,药效能作用于甲床,就能有效治疗灰指甲。所以灰指甲换则,选择要的时候最好是选择一些外用的药物,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正确认识灰指甲,避免走进误区。灰指甲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灰指甲是属于真菌感染,灰指甲会传染,特别是家人里面更会传染,所以值得重视。对于患了灰指甲的人,不要担心,现在科学比较发达,及时寻医,可保证治愈。
心脑血管疾病认识误区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多达3000万。今冬,南方降雪频繁,北方降水少,气候干燥寒冷,使血管收缩和痉挛频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又进入了高发期。近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玲,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态势,详细讲解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并提出以下几点,人们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认识误区。
认识误区一:心脑疾病分开治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心血管疾病包括了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脑血管疾病包括中风,中风又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针对很多患者单一治疗心血管或脑血管疾病的情况,孙主任提出心脏和脑通过血管相通,同属血管性疾病。治疗要同时关注心脑血管的健康,积极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认识误区二:心脑疾病症状相同
心脑相通,但心脑血管发病时的症状并不相同,急性脑血管疾病,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瘫,心脏疾病则以疼痛为主,此外,急性脑血管疾病会导致昏迷,而心肌梗死的病人则不会,是以疼痛、烦躁、窒息感,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都是以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血管和组织的衰老。孙主任在访谈中提到,含有维生素B6、维生素E等成分的药物,比如五福心脑清,可以改善高半胱氨酸血症,在抗氧化、防治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认识误区三:心脑疾病急救方法类似
在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时,要使病人保持安静状态,心脏疾病还要口服硝酸甘油,并及时拨打120或999。老年人日常要注意血压等关键指数,配合用药,日常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时,可以使用含有冰片成分的药物,具有芳香开窍作用,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脑萎缩和缓解上述症状有明显的作用。
中耳炎的认识误区
中耳炎的认识误区,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通常中耳炎又分为急性与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如果及时就医的话,可以痊愈并不再复发,但慢性中耳炎无法根治。
中耳炎的认识误区一、耳道流脓时,不宜手术
以前由于受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多数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若手术需在停止流脓3月到半年以上,但往往由于中耳乳突炎性病灶没有彻底根除很容易复发流脓鼓膜再次穿孔。
目前由于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鼓室成形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耳炎的治疗,不仅能彻底清除炎性和胆脂瘤病灶获得根治,并能修复鼓膜听骨重建提高听力,复发的几率也很低。
中耳炎的认识误区二、耳道“出水”流脓就是中耳炎
现在知道其他耳科疾病也会有“出水”流脓的症状,如外耳道炎有时就表现耳道“出水”,伴有细菌感染时会有流脓的症状,与中耳炎的主要区别就是前者鼓膜完整无穿孔的表现。
外耳道炎原因很多,如反复挖耳、糖尿病真菌感染、耳道狭窄进水等,尤以挖耳比较多见。外耳道毛囊炎形成疖肿破溃也可引起耳道流脓,耳道检查及追问既往病史多能鉴别。
中耳炎的认识误区三、治疗中耳炎,只要吃吃抗生素就可以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是要治疗其诱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可用滴鼻剂中成药抗生素等药物,有鼻息肉、鼻腔鼻咽肿瘤、鼻咽重度增殖体肥大等要进行手术。
急性中耳炎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还要用滴耳剂,鼓膜未穿孔期可用草酚甘油消炎止痛,穿孔化脓就要用双氧水和抗生素滴剂了,加用滴鼻收敛剂可加快病情的恢复。
对过敏性鼻炎的八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把过敏性鼻炎当感冒
有些人在春秋季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时,误以为是换季穿衣、饮食不当引发的“顽固性感冒”或“热伤风”,又怕去医院就诊耗费时间和金钱,干脆自行服用感冒药物,结果导致病程迁延,最终可呈终年鼻塞、流涕的持续状态。
误区二、治不治无所谓
在很多人看来,过敏性鼻炎只不过是发作时有点痛苦而已,过后仍和健康人一样,治不治无所谓。事实上,过敏性鼻炎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有可能诱发鼻窦炎、鼻息肉,长期治疗不当,还会导致中耳炎、嗅觉丧失甚至诱发哮喘。
误区三、过敏症状轻微可不治疗
有人认为,过敏如果没有很严重的症状,治不治都可以。可是,时间久了就有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渗出性中耳炎、支气管哮喘等。因此,一旦有了轻微的过敏症状一定要积极治疗。建议可以在轻微症状时先去药店购买一些抗组胺药,若症状较为严重时,应该直接去医院寻找专家的帮助。
误区四、滥用减充血剂
有些患者因长期鼻塞,单纯应用局部减充血剂治疗,而且应用比较随意,一天累计可达5~10次。由于这类滴鼻剂通常具有较强的血管扩张反跳作用,是引起药物性鼻炎最常见的原因,因此疗程不宜超过三天,每日滴鼻次数不能超过三次。
误区五、过早停药
许多患者只在犯病时用药,症状稍一缓解就停药,导致过敏性鼻炎时好时坏,甚至愈来愈严重。耳鼻医学专家建议,对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每次发作时要持续治疗1~2个月,有些患者甚至需要治疗半年;而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应该提前2~3周用药,季节过后,不能立即停药,而是继续用药两周左右。
误区六、过敏体质不会遗传
据相关医学院报道,当父母都有过敏体质时,其子女可以有70%获得过敏体质;单纯母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50%的遗传机会;单纯父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30%的遗传机会;但也有过敏体质出现在兄弟、姐妹、祖父母、叔伯父母、表兄妹范围之内。研究还表明,遗传性过敏反应经常不仅只在一个器官发生,而是多种组织器官同时或相继发病。因而,不同的年龄,可以发生各个不同过敏反应,比如新生儿、婴儿期可以出现湿疹、哮喘性气管炎,或因牛奶过敏而出现反复腹泄;三岁后又会发生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学前后则又会出现过敏性紫癜。但是,家族中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并不一定出现同样症状或同样的过敏性疾病,甚至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在未遇到一定数量过敏原时,也可以不出现任何症状,或者一辈子也未发生过敏性疾病。但具有家族史的患儿发生过敏性疾病时症状相对较重,治疗也较更困难。因而,患有过敏性疾病的父母一定要及早治疗,千万不要遗传下一代。
误区七、过敏是免疫力增强的表现
从来也没有一篇关于过敏人群对病毒或细菌的抵抗力高于常人的学术报道。我们看见的是,在流感盛行的时候,过敏人群的发病率一点也不比常人低。因而,过敏事实上是一种病理性免疫增强。
误区八、过敏性疾病可以彻底根治
随着气温的变化,空气重的过敏物质又开始增多,这些都是过敏性疾病的外因。但不要忘记还有更重要的内因——过敏体质。经过治疗,疾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或消除,能跟正常人一样。但过敏体质依然存在,患者仍属于“特应性个体”。他们对致敏原的反应仍高于正常人。一旦遇上了另一个过敏原,疾病仍会发生。所以要求“一次治疗彻底根治”是不现实的想法。
颈椎病常见的四大认识误区
1、不注意颈椎生理弯曲的恢复是颈椎病的认识误区之一。盲目牵引,使颈部的肌肉韧带等长期处于非生理状态,会造成慢性损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颈椎生理弯曲的恢复和保持。建议采用中药治疗,绝大部分生理弯曲恢复,症状消失。
2、反复盲目按摩、复位也是颈椎病的认识误区。颈椎病发病机理复杂,在做按摩复位治疗前必须要排除椎管狭窄、严重的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等等,脊髓型颈椎病绝对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
3、不恰当的反复牵引。颈部牵引是目前治疗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不恰当的反复牵引可导致颈椎附着的韧带松弛,加快退行性病变,降低了颈椎的稳定性。
4、轻视颈椎病的预防。长期固定一个姿势,容易造成颈部软组织劳损,渐发展为颈椎病。这也是颈椎病的认识误区。
以上就是关于颈椎病的认识误区的介绍了,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在颈椎病上还有什么疑问想要咨询的话,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会为你们做详细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