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你知道怎么使用黄芪益气

你知道怎么使用黄芪益气

关于黄芪之甘温补气升阳,《神农本草经》即有类似记载。药理研究发现,其有类性激素作用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应用很广,也确有很好的疗效。张学文应用黄芪几十年,体会到此药的补气作用和升阳作用非常显著,如辨证准确,配伍得当,往往可以收到理想效果。

补气疗虚 主治久病元气虚损,身体羸弱之少气懒言,语言低弱,四肢疲乏,精神不振等。此时常与人参等配伍。古人认为,黄芪善补肌表气虚,人参善补五脏之气,两药合用,则内外表里气虚皆补,适用于元气虚损较重者。如保元汤、十全大补汤等均是参、芪并用,补力强劲。

补气健脾 黄芪补气,尤长于补中益气。脾胃气虚,疲乏无力,四肢倦怠,食少便溏或泄泻者,炙黄芪配伍白术、茯苓、党参、山药等,有很好的益气健脾作用。如古之名方补中益气汤、黄芪健中汤等。

补气生血 黄芪补气为主,而气血同源,故可用于气虚兼血虚之证,通过补气而生血。适用于劳倦内伤之肌热面赤,脉洪大而虚或血虚头昏头晕者。常配伍当归,如当归补血汤,也可配伍桂圆肉、鹿角胶、鸡血藤、阿胶等补血药。

补气摄血 用于气虚不摄之便血、崩漏、月经过多等。常配伍人参、白术、桂圆肉、当归等,如归脾汤。

炒黄芪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补气升阳

炒黄芪具有一定补气升阳、止汗固表、生肌排脓等作用,一般经过炒制后,黄芪益气健脾、补脾益肺的功效会增强很多,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身体虚弱、乏力、体虚多汗、中气不足、脏器下垂等病症。

中药黄芪怎么吃效果好

黄芪功效

黄芪的养生保健功效主要有益气、固本,敛汗、生肌、利水、消水肿等。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黄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黄芪怎么吃效果好

1、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经期喝什么茶比较好 黄芪红枣茶

黄芪5片,红枣5颗,红枣洗干净,用手撕开,材料一起放到砂锅里,加适量的清水,开火煮开,继续用小火煮半小时,代茶饮用。

作用:黄芪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肝、托毒生肌;此茶可以缓解经期欲不振,四肢肌肉乏力,贫血,心悸等不适感。

炙黄芪的作用

有机炙黄芪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具体功效如下:

1.中药黄芪增进有机体代谢黄芪可使细胞的心理代谢增强,这可能是通细致胞调节效用来完成的。

2.黄芪还能增进血清和肝脏的卵白质更新,对卵白质代谢有增进效用。 改善心功效有机炙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紧缩的效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衰竭的心脏,强心效用更显著,体现为可使心脏紧缩振幅增大,排出血量增多

。 3.调节血糖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效用,可使蒲萄糖负荷后小鼠的血糖水平显著下降,并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导致的小鼠血糖水平升高,而对胰岛素低血糖无明显影响。 4.抗菌及抑制病毒效用有机炙黄芪对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A,B,C及金黄色、柠檬色、白色蒲萄球菌等均有抑建造用。黄芪对口腔病毒及流感病毒的致病效用也有一定的抑建造用,但无直接灭活效用。

女人补气吃什么好 黄芪红枣茶

黄芪3-5片,红枣3-5粒,红枣用温水泡发,洗干净去核,黄芪和红枣用清水浸泡20-30分钟,材料放到砂锅里,加水煮沸,继续小火熬半小时。

作用:黄芪益卫固表,补气升阳,非常适合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自汁盗汗,血虚萎黄等症者食,红枣补益气血,是女性日常补养之佳品。

生熟酸枣仁的作用 酸枣仁的最佳搭配

1.酸枣仁+当归、白芍、何首乌、龙眼:养心阴、益肝血。

2.酸枣仁+知母、茯苓、川芎:清热、益肝、养阴、安神。

3.酸枣仁+黄芪、当归:补脾益气、养血安神。

4.酸枣仁+五味子、山茱萸、黄芪:益气固表、止汗。

5.酸枣仁+生地、麦冬、天花粉:养阴生津。

治疗更年期功血的四大秘方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方一

方名:扶正止崩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血固本止崩。主治气血虚弱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病,尤宜更年期功血。

【处方组成】

当归9克、白芍9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仙鹤草30克、侧柏炭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阴血虚加阿胶、熟地,倍用当归、白芍,血止后归脾汤巩固;气阴不足加自术、山药,倍用党参、黄芪,血止以后补中益气汤巩固,虚实夹杂者,如兼气滞加山栀、香附、兼血瘀加三七、茜草,血热加大小蓟、藕节,出血多者加龙骨、牡蛎、白芨。

【临床疗效】

治疗100例,痊愈88例,显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100例中,对74例患者随访3月,其中55例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正常

【按 语】

金氏认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虚多实少,所以在基本方中以党参、黄芪益气摄血;白芍,当归补血养血,扶助正气。本方标本同治,血止以后继续以归脾汤、补中益气汤调理善后,故疗效较好。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方二

方名:益气固冲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升提,固摄冲任。主治更年期功血及青春期功血。

【处方组成】

黄芪30克、白术10克、醋柴胡10克、陈艾炭10克、仙鹤草10克、甘草10克、党参15克、芥穗炭15克、当归15克、炒川断15、升麻4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出血多加血余炭、陈棕炭各10克、乌梅炭5克;气虚则党参易红参;血虚加生地炭20克、阿胶10克;血热加丹皮、炒黄芩、焦山栀各10克;血瘀加蒲黄炭、茜草各10克,气郁加香附、藕节、莲房炭10克;日久不愈加三七未5克(冲服)、海螵蛸、白芨各10克、鹿角霜20克。

【临床疗效】

治疗更年期及青春期功血290例,痊愈286例。服药2剂即愈25例,服药3~6剂痊愈170例,服药11~16剂治愈91例。

【按 语】

本方以扶正固本为原则.将塞流和澄源并用,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升提摄血;佐以升麻、柴胡升举清阳,党参、阿胶益气养血;仙鹤草、芥穗炭止血,全方益气固本,摄血止崩,疗效甚佳,竟达99%.但血止以后,月经情况未作说明,本方对气虚不摄的功血效果甚好,但对阴虚内热或肝经郁热型的功血,治疗效果尚待观察。

相关推荐

黄芪可以空腹吃吗 黄芪空腹吃的影响

空腹食用黄芪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相反,药效吸收更加。经常食用黄芪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补血益气黄芪有降压的作用,能保护心脑血管,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黄芪可以益气健脾,空腹食用黄芪一定程度上还能对脾胃产生好的作用。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大家了解吗,我们应该都知道黄芪吧,是很常见的中药了,在我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是很常见的,现在也成为了我国的三级保护植物了,下面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一、黄芪的主要功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为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所以其是用于肺与呼吸能力的基本药材,可作用于因免疫力低下而引起的虚汗病症,增进脾脏和代谢能力。 2.用黄芪补气,对于脾肺气虚的患者,黄芪可补一身之气,上下半身都可用黄芪。 3.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

黄芪能降血糖吗

黄芪降血糖作用: 黄芪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依据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古今中医治疗本病,大多以黄芪为君药。 有人对古今治疗糖尿病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黄芪的应用频率非常高。例如,有专家统计黄芪治疗消渴的古方200个、现代方500个,发现200首古方中,使用黄芪者41个,占20。5%;500个现代方中,用黄芪者318个,占63。8%。 在中成药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黄芪,高达76。9%。这既与黄芪重在益气补虚生津的中医功用密切相关,也和黄芪卓越的降血糖效果密不可分。这些是挖掘黄芪

黄芪和丹参能一起泡水喝吗

黄芪和丹参能一起泡水喝。 黄芪主要用于补气养血,适合体虚的人服用,丹参可以活血,两者一起服用既有益气行血效果,又能防止长期服用黄芪造成伤阴问题。 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补益脾肺,益气升阳,固汗止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之功效。 丹参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调经养血,活血化瘀,清心安神之功效。 益气与活血并用,气旺血行,血行气也旺,因此二者配伍使用能共奏益气活血之功效。

气血不足用什么泡脚 脾胃气虚泡脚方

泡脚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适用于胃痛隐隐,脘腹胀满,纳食减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弱。 黄芪益气汤 配方:黄芪15克。 用法:将黄芪洗净,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煎汁,晾温泡脚,每次15-30分钟,每天1次,每天1剂,连用10-15天。 参芪升麻汤 配方: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当归,灸甘草各15克,升麻10克。 用法:将所有药材择洗干净,加清水适量,浸泡5到10分钟,煎汁,先熏双足后,再晾温泡脚,每次10-30分钟,每天1次,连用10-15天。

党参和黄芪的区别 功效不同

党参主要用于脾肺气虚、心悸气短、食少便溏、肺虚咳喘、气血亏虚、四肢乏力、气短自汗及内热消渴等症状,内服可煎汤,用量在6-15g,蜜炙后增强补中益气和留药守中的作用。 而黄芪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表虚自汗、中气下陷、血虚萎黄、痈疽难溃等症。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手心脚心发热怎么食疗 黄芪当归饮

材料:黄芪、当归各10克,甘草5克。 做法:黄芪、当归、甘草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旺火烧开,文火熬煮20分钟,过滤取汁即可。 功效:黄芪益气,当归补血活血生阳,所以该食疗方适用于气血虚所致手心脚心发热、乏力、痛经、腹痛、便秘等症。

知道的面膜使用黄金法则

1.不同的面膜敷的时间有长有短 不是所有的面膜都是敷15分钟。决定面膜在脸上停留时间长短的因素非常多,面膜类型不同,敷的时间也是有长有短的,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行的。 从材质上来说,水洗式面膜的停留时间较短,纸质面膜的停留时间较长。同样影响面膜停留时间的还有面膜的功效和活性成分,例如具有去角质、美白功能的面膜通常不需要敷太长时间,特别是去角质面膜,如果敷的时间太长甚至会伤害到皮肤,这些面膜在敷个三五分钟就够了;高浓度,营养型的面膜应停留时间较长,否则肌肤吸收不够,营养成分也白白浪费。 关于多久使用一次面膜其实

皮肤如何补水 多重补充面膜

补充皮肤是正确使用面膜的好方法。知道使用面膜是一种更直接的补充方法。如果我们的皮肤是干燥的,那么我们应该试着用几天的面膜,这样我们就可以补充皮肤所需的水分。 但是有一件事我们应该知道,如果我们的皮肤有足够的水分,我们就不能每天都使用面膜。如果我们仍然使用面膜,面膜会吸收皮肤中的水分,所以我们可以说之前的补充是白色的,它会导致皮肤出现。失水。

乌头汤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治寒湿痹痛

乌头汤主以乌头大辛大热,祛湿散寒,助以麻黄表散风湿,黄芪益气血,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制乌麻之辛热,白蜜杀乌头之毒,对于治寒湿痹痛、利关节、缓急散风等具有明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