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肺癌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通过临床症状及胸部X线片怀疑肺癌后,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肺癌的诊断分期,一是定性检查,也就是获得病理或细胞学诊断,包括痰检、气管镜、纵膈镜、穿刺活检、胸水引流细胞学、开胸活检及探查术等方法,通过取得肿瘤组织或细胞进行病理分析来明确肺癌的诊断;二是定位及分期检查,主要是通过CT扫描,核磁、PET-CT、及骨扫描显像,明确肺癌的位置及是否有转移,转移灶的部位。通过上述病理检查、分期检查、以及患者的脏器功能状态制定治疗策略。此外,还需要进行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如CEA、NSE、CA125等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作用。
一、常见的肺癌实验室检查:
用于诊断:痰细胞学检查、胸水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纵膈镜、穿刺活检等的肿瘤组织病理检测。用于指导临床治疗:EGFR突变检测、ALK易位检测等。血液肺系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治疗及随访:包括CEA、CA125、NSE、SCC、Cyfra21-1等。
二、常见的肺癌影像学诊断主要有:
1、胸片:主要用于筛查,肺肿瘤在胸片上可显示大体位置及大小。
2、CT扫描:从CT图像可以看到肺癌的部位、大小,以及是否已经转移、转移部位。
3、核磁(MRI)扫描:核磁图像上可以看到肺癌的部位、大小,以及是否已经转移、转移部位。核磁对于可移动的结构显示不够精确清晰,如肺,会随着每一次呼吸而上下活动。因此,MRI很少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
4、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扫描:PET扫描可以构建体内器官组织的影像。体内注入少量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体内能量代谢最高的器官和组织吸收。癌组织代谢活跃,因而可以吸收较多的放射性物质。扫描仪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元素,从而形成人体影像。
5、骨扫描:骨扫描是利用示踪剂观察骨组织的情况。也是通过静脉注入示踪剂。示踪剂在骨的某些区域浓聚,可以被一个特殊的摄像机检测到,正常骨组织影像成灰色,有损伤的区域成黑色,如有癌侵润的部位。骨扫描及PET扫描诊断经常需要结合CT、MRI、常规X线片和体格检查的信息。
肺结核的化验检查
一、病因
结核菌属于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为有致病力的耐酸菌。主要分为人、牛、鸟、鼠等型。对人有致病性者主要是人型菌,牛型菌少有感染。结核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可由菌群中先天耐药菌发展而形成,也可由于在人体中单独使用一种抗结核药而较快产生对该药的耐药性,即获得耐药菌。耐药菌可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影响疗效。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有较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2.体征
肺部体征依病情轻重、病变范围不同而有差异,早期、小范围的结核不易查到阳性体征,病变范围较广者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肺泡呼吸音低和湿啰音。晚期结核形成纤维化,局部收缩使胸膜塌陷和纵隔移位。在结核性胸膜炎者早期有胸膜摩擦音,形成大量胸腔积液时,胸壁饱满,叩诊浊实,语颤和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3.肺结核的分型和分期
(1)肺结核分型 ①原发性肺结核(ⅰ型) 肺内渗出病变、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的哑铃状改变的原发综合征,儿童多见,或仅表现为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②血型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包括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和慢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两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两肺散在的粟粒大小的阴影,大小一致密度相等,分布均匀的粟粒状阴影,随病期进展,可互相融合;慢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两肺出现大小不一、新旧病变不同,分布不均匀,边缘模糊或锐利的结节和索条阴影。③继发型肺结核(ⅲ 型) 本型中包括病变以增殖为主、浸润病变为主、干酪病变为主或空洞为主的多种改变。浸润型肺结核:x线常为云絮状或小片状浸润阴影,边缘模糊(渗出性)或结节、索条状(增殖性)病变,大片实变或球形病变(干酪性—可见空洞)或钙化;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多在两肺上部,亦为单侧,大量纤维增生,其中空洞形成,呈破棉絮状,肺组织收缩,肺门上提,肺门影呈“垂柳样”改变,胸膜肥厚,胸廓塌陷,局部代偿性肺气肿。④结核性胸膜炎(ⅳ型) 病侧胸腔积液,小量为肋膈角变浅,中等量以上积液为致密阴影,上缘呈弧形。
(2)分期 ①进展期 新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随访中病灶增多增大,出现空洞或空洞扩大,痰菌检查转阳性,发热等临床症状加重。②好转期 随访中病灶吸收好转,空洞缩小或消失,痰菌转阴,临床症状改善。③稳定期 空洞消失,病灶稳定,痰菌持续转阴性(1个月1次)达6个月以上;或空洞仍然存在,痰菌连续转阴1年以上。
三、检查
1.白细胞计数
正常或轻度增高,血沉增快。
2.痰结核菌
采用涂片、集菌方法,抗酸染色检出阳性有诊断意义。也可行结核菌培养、动物接种,但时间长。结核菌聚合酶联反应(pcr)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
3.结核菌素试验
旧结核菌素(ot)或纯化蛋白衍生物(ppd)皮试,强阳性者有助诊断。
4.特异性抗体测定
酶联吸附试验,血中抗ppd-igg阳性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5.胸腔积液检查
腺苷脱氨酶(ada)含量增高有助于诊断,与癌性胸腔积液鉴别时有意义。
6.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为诊断肺结核的必备手段,可判断肺结核的部位、范围、病变性质、病变进展、治疗反应、判定疗效的重要方法。
4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5鉴别诊断
1.原发综合征应与淋巴瘤、胸内结节病、中心型肺癌和转移癌鉴别。
2.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应与伤寒、脑膜炎、败血症、尘肺、肺泡细胞癌、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相鉴别。
3.浸润型肺结核要与各类肺炎、肺脓肿、肺真菌病、肺癌、肺转移癌、肺囊肿和其他肺良性病变鉴别。
肺脓肿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以急起的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等为特点。胸部X线摄片、支气管镜检查及胸部CT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1)血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加可达(20~30)×109/升,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增加,达80%~90%(个别超过90%),有核左移现象。
(2)痰液检查:痰外观呈脓性,黄绿色,可有血性;痰液放置后可分为三层,底层为大量脓渣,中层为浆液,上层为黏液泡沫;可培养出致病菌。
(3)血沉(ESR)测定:可增快。
胃癌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病死率居各种癌症之首位,占我国各种死因的第二位。早期胃癌常无特异的症状,进展期胃癌因癌的类型、部位的不同和有无转移,常有不同的表现。早期可出现上腹部隐痛、胀痛、沉重感、不适感或剧痛,晚期可出现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嗳气、体重减轻、进行性贫血、恶病质状态等。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镜检查、超声内镜或色素胃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1)粪便隐血检查:约半数患者粪便隐血可持续阳性。
(2)血沉(ESR)测定:增快。
(3)血红蛋白(Hb)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Hb下降。
(4)胃酸测定:约半数患者胃酸缺乏,1/4~1/2患者为低胃酸,部分患者胃酸正常或偏高。
(5)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CEA)增高,正常应<5微克/升(μg/L);甲胎蛋白(AFP),胃癌时可升高;α2-糖蛋白(α2-GP)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78%~83%;糖抗原-72-4(CA-72-4),消化系统肿瘤,尤其胃癌时可升高;胚胎硫糖蛋白抗原(FSA)为阳性,阳性率达96%;糖类抗原125、19-9(CAl25、CAl9-9),均可升高。
(6)胃液肿瘤标志物检测:胃液茚三酮反应可为阳性,阳性率达87.5%;胃液癌组织癌胚抗原,胃癌时显著升高;胃液胃癌相关抗原阳性,阳性率为80%~84%。
(7)胃脱落细胞检测:找到癌细胞,可以确诊。
肺水肿的化验检查
肺内的正常解剖和生理机制保持肺间质水分恒定和肺泡处于理想的湿润状态,以利于完成肺的各种功能。如果某些原因引起肺血管外液体量过度增多甚至渗入肺泡,则可转变到病理状态,称之为肺水肿(pulmonary edema)。
肺水肿间质期的X线表现主要为肺血管纹理模糊,增多,肺门阴影不清,肺透光度降低,肺小叶间隔增宽。两下肺肋膈角区可见与胸膜垂直横向走行的KerleyB线,偶见上肺呈弧形斜向肺门较KerleyB线长的 KerleyA线。肺泡水肿主要表现为腺泡状致密阴影,呈不规则相互融合的模糊阴影,弥漫分布或局限于一侧或一叶,或从肺门两侧向外扩展逐渐变淡成典型的蝴蝶状阴影。有时可伴少量胸腔积液。但肺含量增加30%以上才可出现上述表现。CT和核磁共振成像术可定量甚至区分肺充血和肺间质水肿,但费用昂贵。
大肠癌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包括结肠癌、直肠癌,是一种日趋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由腙瘤癌变而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进展期除排便习惯改变外,可反复便血(以黏液血便为主),晚期有不规则发热、进行性消瘦、营养不良、贫血、恶病质等。肝转移可致肝肿大、黄疸、腹水等。右侧结肠癌以排便习惯改变为多见,左侧结肠癌以慢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直肠癌可有里急后重、排便不畅感等。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钡剂灌肠X线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1)粪便隐血试验(OB):可为不同程度(+~++++)阳性,灵敏度较高。
(2)结肠镜活检:可确定诊断及癌型期等。
(3)肿瘤指标检测:癌胚抗原(CEA)升高,甲胎蛋白(AFP)阳性;结肠癌细胞相关抗原(CCA)可为阳性,阳性率达50%。
轻微脑震荡需要做化验检查
腰椎穿刺颅内压正常,部分病人可出现颅内压降低。脑脊液无色透明,不含血,白细胞正常。生化检查亦多在正常范围,有的可查出乙酰胆碱含量大增,胆碱酯酶活性降低,钾离子浓度升高。
常见的检查方法有:
1.颅骨X线检查,无骨折发现。
2.颅脑CT扫描,颅骨及颅内无明显异常改变。
3.脑电图检查,伤后数月脑电图多属正常。
4.脑血流检查,伤后早期可有脑血流量减少。
颅骨平片未见骨折,腰穿测压在正常范围脑脊液没有红细胞,脑电图仅见低至高波幅快波偶而有弥散性波和波1~2天内恢复或少数病人有散在慢波于1~2周内恢复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有Ⅰ~Ⅳ波波间期延长Ⅴ波潜伏期延长或有波幅降低或波形消失。
CT检查平扫及增强扫描均应为阴性但临床上发生骨少数病人首次CT扫描阴性而于连续动态观察中出现迟发性颅内继发病变应予注意此外有学者报告用放射性核素123I-IMP和99mTc-HM-PAO施行单光子发射CT扫描SPECT检查青少年脑震荡病人发现70%有小脑和枕叶血流降低。
肺癌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一、常见的肺癌实验室检查:
用于诊断:痰细胞学检查、胸水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纵膈镜、穿刺活检等的肿瘤组织病理检测。用于指导临床治疗:EGFR突变检测、ALK易位检测等。血液肺系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治疗及随访:包括CEA、CA125、NSE、SCC、Cyfra21-1等。
二、常见的肺癌影像学诊断主要有:
1、胸片:主要用于筛查,肺肿瘤在胸片上可显示大体位置及大小。
2、CT扫描:从CT图像可以看到肺癌的部位、大小,以及是否已经转移、转移部位。
3、核磁(MRI)扫描:核磁图像上可以看到肺癌的部位、大小,以及是否已经转移、转移部位。核磁对于可移动的结构显示不够精确清晰,如肺,会随着每一次呼吸而上下活动。因此,MRI很少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
4、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扫描:PET扫描可以构建体内器官组织的影像。体内注入少量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体内能量代谢最高的器官和组织吸收。癌组织代谢活跃,因而可以吸收较多的放射性物质。扫描仪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元素,从而形成人体影像。
5、骨扫描:骨扫描是利用示踪剂观察骨组织的情况。也是通过静脉注入示踪剂。示踪剂在骨的某些区域浓聚,可以被一个特殊的摄像机检测到,正常骨组织影像成灰色,有损伤的区域成黑色,如有癌侵润的部位。骨扫描及PET扫描诊断经常需要结合CT、MRI、常规X线片和体格检查的信息。
肺癌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亦称支气管肺癌,为肺原发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咳嗽、痰中带血或胸痛,是早期较为常见的症状;晚期可出现感染、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或发绀,甚至出现恶病质等。胸部X线摄片、支气管及血管造影、CT、E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1)痰脱落细胞检查:找到癌细胞,可明确诊断。
(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小细胞肺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值升高[正常值低于20微克/升(μg/L)],阳性率可达80%左右,可作为肺癌的标志物。
(3)癌胚抗原(CEA)测定:肺腺癌癌胚抗原阳性率可达70%左右,有一定辅助诊断意义。
(4)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肺癌进展期,β2-微球蛋白的阳性率为60%左右。
肺鳞癌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支气管镜检查:
是诊断肺癌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理变化情况。
2、X线检查:
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重要手段。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
3、放射性核素检查:
67Ga-枸橼酸盐等放射性药物对肺癌及其转移病灶有亲和力,静脉注射后能在癌肿中浓聚,可用于肺癌的定位,显示癌病的范围,阳性率可达90%左右。
4、剖胸探查术:
肺部肿块经多种方法检查和短期试探性治疗仍未能明确病变的性质,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排除,如病人全身情况许可,应作剖胸探查术。
5、细胞学检查:
多数原发性肺癌病人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并可判定癌细胞的组织学类型。因此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维生素C竟会影响尿检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维生素C(以下简称维C)应用很广。除了在生病时大剂量使用、可以发挥治疗作用外,许多人还常年口服维C,以提供营养素的额外补充。但是您知道吗,维C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小麻烦――服用后会影响一些检查化验的结果。
维C,是一种抗氧化剂,类似于化学反应中的“还原剂”。所以,任何化验检查,只要其中有“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的,维C都有可能参与其中,进而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其中最常见的是对尿液分析的影响――大量摄入维C,可使尿隐血、尿糖、尿酮体以及亚硝酸盐等化验项目出现假阴性的结果(本来是有问题,但没能检查出来),进而可能造成医生对疾病的错误判断。
为明确化验结果是否受到了维C的影响,近些年,在尿常规的报告单中,经常会标明尿液中维C的含量,这个数值会帮助医生判断其他项目的结果是否准确。统计资料显示,当尿液中维C浓度大于1000毫克/升时,就会使本来有问题的尿糖结果显示为“正常”。所以,如果维C的检测结果呈“阳性”时,有些项目就需要慎重对待了。
此外,检验人员从技术方面也作了一些改进,例如尿试纸条采用特别的尼龙层,能抑制一定浓度的维C对化验结果的干扰;将尿液煮沸几分钟,破坏维C后再进行化验检查等。需要病人们注意的是,在静脉输液或口服维C后,不要马上留取尿液的标本,而应该在用药3~4小时后再留尿做化验。当然,留取清晨第一次尿的标本是最好的。
胃癌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早期胃癌常无特异的症状,进展期胃癌因癌的类型、部位的不同和有无转移,常有不同的表现。早期可出现上腹部隐痛、胀痛、沉重感、不适感或剧痛,晚期可出现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嗳气、体重减轻、进行性贫血、恶病质状态等。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镜检查、超声内镜或色素胃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1)粪便隐血检查:约半数患者粪便隐血可持续阳性。
(2)血沉(ESR)测定:增快。
(3)血红蛋白(Hb)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Hb下降。
(4)胃酸测定:约半数患者胃酸缺乏,1/4~1/2患者为低胃酸,部分患者胃酸正常或偏高。
(5)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CEA)增高,正常应<5微克/升(μg/L);甲胎蛋白(AFP),胃癌时可升高;α2-糖蛋白(α2-GP)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78%~83%;糖抗原-72-4(CA-72-4),消化系统肿瘤,尤其胃癌时可升高;胚胎硫糖蛋白抗原(FSA)为阳性,阳性率达96%;糖类抗原125、19-9(CAl25、CAl9-9),均可升高。
(6)胃液肿瘤标志物检测:胃液茚三酮反应可为阳性,阳性率达87.5%;胃液癌组织癌胚抗原,胃癌时显著升高;胃液胃癌相关抗原阳性,阳性率为80%~84%。
(7)胃脱落细胞检测:找到癌细胞,可以确诊。
关节积液需要常规做穿刺检查吗
关节穿刺检查通常是将针头穿刺进入关节腔抽取关节液做化验检查。关节液抽取检查是为了明确病因,如果关节积液的原发病诊断不清楚时,可以考虑抽关节液做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怀疑感染时甚至可以做细菌培养,再看看细菌对哪种抗生素敏感,可以指导医生精确用药。
肾癌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血尿是肾癌重要的症状,红细胞增多症多发生于3%~4%;亦可发生进行性贫血,双侧肾肿瘤,总肾功能通常没有变化,血沉增高,某些肾癌患者并无骨骼转移,却可有高血钙的症状以及血清钙水平的增高,肾癌切除后症状迅速解除,血钙亦回复正常,有时可发展到肝功能不全,如将肿瘤肾切除,可恢复正常。
一、
X线造影术为诊断肾癌的主要手段
1、X线平片:
X线平片可以见到肾外形增大,轮廓改变,偶有肿瘤钙化,在肿瘤内局限的或广泛的絮状影,亦可在肿瘤周围成为钙化线,壳状,尤其年轻人肾癌多见,
2、静脉尿路造影:
静脉尿路造影是常规检查方法,由于不能显示尚未引起肾孟肾盏未变形的肿瘤,以及不易区别肿瘤是否肾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囊肿,所以其重要性下降,必须同时进行超声或CT检查进一步鉴别,但静脉尿路造影可以了解双侧肾脏的功能以及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的情况,对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肾动脉造影:
肾动脉造影可发现泌尿系统造影未变形的肿瘤,肾癌表现有新生血管,动静脉瘘,造影剂池样聚集(Pooling)包膜血管增多,血管造影变异大,有时肾癌可不显影,如肿瘤坏死,囊性变,动脉栓塞等,肾动脉造影必要时可向肾动脉内注入肾上腺素正常血管收缩而肿瘤血管无反应,在比较大的肾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时亦可随之进行肾动脉栓塞术,可减少手术中出血肾癌不能手术切除而有严重出血者可行肾动脉栓塞术作为姑息性治疗。
二、超声扫描
超声检查是最简便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可作为常规体检的一部分,肾脏内超过lcm肿块即可被超声扫描所发现,重要的是鉴别肿块是否是肾癌,肾癌为实性肿块,由于其内部可能有出血,坏死,囊性变,因此回声不均匀,一般为低回声,肾癌的境界不甚清晰,这一点和肾囊肿不同,肾内占位性病变都可能引起肾盂,肾盏,肾窦脂肪变形或断裂,肾乳头状囊腺癌超声检查酷似囊肿,并可能有钙化,肾癌和囊肿难以鉴别时可以穿刺,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是比较安全的,穿刺液可作细胞学检查并行囊肿造影,囊肿液常为清澈,无肿瘤细胞,低脂肪,造影时囊壁光滑可肯定为良性病变,如穿刺液为血性应想到肿瘤,可能在抽出液中找到肿瘤细胞,造影时囊壁不光滑即可诊断为恶性肿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肾内实性肿瘤,其超声表现为脂肪组织的强回声,容易和肾癌相鉴别,在超声检查发现肾癌时,亦应注意肿瘤是否穿透包膜,肾周脂肪组织,有无肿大淋巴结,肾静脉,下腔静脉内有无癌栓,肝脏有无转移等。
三、CT扫描:
CT对肾癌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可以发现未引起肾盂肾盏改变和无病状的肾癌,可准确的测定肿瘤密度,并可在门诊进行,CT可准确分期,有人统计其诊断准确性:侵犯肾静脉91%,肾周围扩散78%,淋巴结转移87%,附近脏器受累96%,肾癌CT检查表现为肾实质内肿块,亦可突出于肾实质,肿块为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或模糊,平扫时为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块,CT值>20Hu,常在30~50Hu间,略高于正常肾实质,也可相近或略低,其内部不均匀系出血坏死或钙化所致,有时可表现为囊性CT值但囊壁有软组织结节,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正常肾实质CT值达120Hu左右,肿瘤CT值亦有增高,但明显低于正常肾实质,使肿瘤境界更为清晰,如肿块CT值在增强后无改变,可能为囊肿,结合造影剂注入前后的CT值为液体密度即可确定诊断,肾癌内坏死灶,肾囊腺癌以及肾动脉栓塞后,注入造影剂以后CT值并不增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于其内含大量脂肪,CT值常为负值,内部不均匀,增强后CT值升高,但仍表现为脂肪密度,嗜酸细胞瘤在CT检查时边缘清晰,内部密度均匀一致,增强后CT值明显升高。
CT检查确定肾癌侵犯程度的标准
1、肿块局限于肾包膜内:
患肾外形正常或局限性凸出,或均匀增大,突出表面光滑或轻度毛糙,如肿块呈结节状突入肾囊,表面光滑仍考虑局限在肾包膜内,脂肪囊内清晰,肾周筋膜无不规则增厚,不能用脂肪囊是否存在判断肿瘤是否局限在肾筋膜内,尤其是消瘦患者。
2、局限在脂肪囊内肾周围侵犯:
肿瘤凸出并代替局部正常肾实质,肾表面毛糙显著,肾筋膜不规则增厚,脂肪囊内有边界不清的软组织结节,线状软组织影不作诊断。
3、静脉受侵:
肾静脉增粗成局部呈梭状膨隆,密度不均匀,异常增高或降低,密度改变与肿瘤组织相同,静脉增粗的标准,肾静脉直径>0、5cm,上腹部下腔静脉直径>2、7cm。
4、淋巴结受侵:
肾蒂,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以及其间的圆形软组织影,增强后密度变化不显著,可考虑为淋巴结,
5、邻近器官受侵:
肿块与邻近器官的界限消失并有邻近器官的形态和密度改变,若单纯表现为肿瘤与邻近器官间脂肪线的消失不作诊断。
6、肾盂受侵:
肿瘤入肾盂的部分边缘光滑圆润呈半月形成弧形受压,延迟扫描在肾功能较好时可见受压肾盂肾盏中的造影剂边缘光滑整齐,则认为是肾盂肾盏单纯受压,如肾盂肾盏结构消失或闭塞以及全部被肿瘤占据,则提示肿瘤已穿破肾盂。
四、核磁共振成像(MRI)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肾脏是比较理想的,肾门和肾周间隙脂肪产生高信号强度,肾外层皮质为高信号强度,其中部髓质为低信号强度,可能由于肾组织内渗透压不同,两部分对比度差50%,这种差别可随恢复时间延长和水化而缩小,肾动脉和静脉无腔内信号,所以为低强度,集合系统有尿为低强度,肾癌的MRI变异大,由肿瘤血管,大小,有无坏死决定,MRI不能很好地发现钙化灶,因其质子低密度,MRI对肾癌侵犯范围,周围组织包膜,肝,肠系膜,腰肌的改变容易发现查明,尤其是肾癌出现肾静脉,下腔静脉内癌栓和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