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入幼儿园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孩子初入幼儿园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1、孩子入幼儿园,您选的衣服合适吗?
在忙碌的生活里,有很多家长在兼顾工作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孩子合理的穿着,使得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遇到不必要的挫折,或养成更深的依赖性。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在给上幼儿园的孩子购买鞋子、衣裤时要重点考虑以下细节:
一、鞋子
孩子越小,越要买一些方便、易穿的鞋子,最好是用魔术贴由里往外拉过来一贴即可的,不需要穿过任何的小洞洞。如果需穿过小洞再折回来贴上的鞋子,家长们可以把贴带的尾端叠起缝上,防止孩子把贴带拉了出来而又穿不回去。
二、衣服
2岁~3.5岁的孩子,需要逐渐减少有扣子的衣服,转为直接套头进去的衣服。另外有些孩子的头较大一点的,家长们在选购衣服时就要充分地考虑,买些套头的颈位弹性较好的、较宽松的衣服,或是买一些V型领的或肩上扣扣子的衣服。3岁半以后的孩子,可以逐渐增加各种各样的衣服,如:扣扣子的、拉拉链的、系绳子的等。不管是在何年龄段的孩子,都应该穿上宽松的衣服。
三、裤子
裤子宜较宽松,裤头不应太紧。吊带裤(工人裤)、喇叭裤、紧身裤等,当孩子们穿着这样的裤子参加幼儿园生活时会出现很多的不便。吊带裤虽然可爱但在幼儿期孩子无法自己穿、脱、上厕所,所以不可取,尤其不能穿回幼儿园。大部分的喇叭裤都不便于活动,裤裆太浅又不保暖。另外,喇叭太大,女孩子上厕所还容易尿湿裤脚,很不卫生。紧身裤不利于孩子的身体成长,裤子太紧不透气,出汗后孩子穿、脱裤子也更困难了。裤子的布料应柔软舒适,不宜粗糙过硬。家长们最好选购纯绵布制造的裤子。幼儿期孩子应选穿橡皮筋裤头的裤子,不宜穿裤头须拉链和扣扣子的裤子。
什么样的幼儿园是好幼儿园
当孩子从一个软弱无能的个体发展到会走路,会初步地游戏,会与周围的人简单地交谈后,便开始进入了幼儿期。这个年龄的孩子已不再只满足于家庭的小天地,局限于同家庭中的成员打交道,而开始产生了参加社会生活与活动的需要,这就具备了进入幼儿园的能力与条件。
3岁是孩子进入幼儿园的最佳年龄,家长应及时地送孩子进幼儿园,让他们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接受 全面发展教育。习惯集体生活,这对幼儿身心发展大有益处。当孩子跨进幼儿园大门时,就迈出了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因为幼儿园是孩子的世界,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环境,孩子在这们的生活环境中可以积累初步的经验,初步形成与人分享、合作、尊重他人等一些品质,有利于培养集体意识,形成合群、开朗的性格,并且可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独生子女缺乏伙伴、“孤独”的缺陷,促进幼儿成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人。
孩子进入幼儿园时面临着双重任务:
第一,他必须乐意来园,愿意和幼儿园里的人来往,并喜欢使用那里的物质材料;
第二,他必须克服一些矛盾心理,减少对父母或其他抚养者的依赖,愉快地在幼儿园为他提供的新天地里生活,并在那里追求可能得到的新的满足。
他必须适应与亲人分离,能够自由行动,高高兴兴地去探索那些可能成为他新的快乐源泉的新的人和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成长过程中跨出的一大步,如果幼儿能地幼儿园的新环境,他对自己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上幼儿园可以巩固他们在家庭和邻里中已经培养起来的信任感。而对少数孩子来说,入园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可以使他们通过设法解决以前的难题,而逐步重建对他人的信任感。
除此之外,更何况幼儿园还有受过专门训练的老师,还有幼儿教学课程,分健康、自然、社会、语言和艺术五大类,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是寓教于乐的游戏课程,相信宝宝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一定能健康成长的。
孩子初上幼儿园的不良反应
1、情绪波动大:孩子初上幼儿园,常常会出现不安,哭闹等现象。
2、食欲差,消化不良:孩子在入园后,可能会出现食欲差、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3、夜惊、夜哭:有少数的孩子会在入园后出现夜惊、夜哭的现象。
4、胆小、不爱说话:孩子入园后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会变得很黏家长,胆小、不爱说话,这是对新环境的一种反应,不过别太担心,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
宝宝秋季入园准备注意事项
)带宝宝到将要去的幼儿园参观
让宝宝看看,幼儿园的院墙上画着什么;大门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如果有画,要给宝宝讲一讲,加深宝宝对幼儿园的好感。有些幼儿园允许参观,那就可以带着宝宝参观一番,并且告诉宝宝,这将是你要去的幼儿园,这里一切都很好,有很多玩具,还有很多的小朋友。这样可以缓解宝宝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感,也更容易进入幼儿园生活。
2)和宝宝一起做亲子游戏
这些亲子游戏最好是宝宝即将进入的幼儿园所要做的亲子游戏,爸爸妈妈带宝宝一起做这些游戏,能够让宝宝对幼儿园快速熟悉起来,也能让宝宝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因为妈妈会玩的游戏,老师也会玩。
3)培养宝宝独立自理能力
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妈妈在家要训练宝宝学会自己吃饭,不挑食,学会自己脱裤子上厕所。这样宝宝进入幼儿园之后,即便老师在生活细节上照顾不周,宝宝也能很好地适应。
4)安排好宝宝的作息
宝宝在家的时候,妈妈也可以有意地按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宝宝的活动。如帮助宝宝建立适宜的午睡习惯,一般幼儿园的午睡安排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半。早上入园时间为8时左右,晚间睡眠时间最好不要晚于9时。
5)在家中建立必要的规则
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如饭前洗手、玩完玩具放回原处等,不要让宝宝在家中随心所欲、毫无规则意识,否则孩子入园后,面对幼儿园的各项要求会无所适从。
宝宝上幼儿园必备三种能力
1.衣食住行:模拟情境 让孩子学会“提要求”教子难题:“宝宝,今天多喝点水,多吃点饭!”每天早上,在幼儿园门口,总能听到父母这样细心的叮咛。然而让父母不解的是,孩子回到家后,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叮咛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学会用“情境式教育”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成年人是不同的。孩子没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将父母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的能力,还不能掌握向老师主动提出请求的方法。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就需要创设一种情境,教会孩子在具体环境中模仿如何去做。例如,父母可以和孩子模拟在幼儿园吃午饭的场景,然后告诉孩子,如果你没吃饱,就可以举手说:“老师,我想再吃一点饭!”孩子在幼儿园里“拉裤子”,往往也是父母没有运用“情境式教育”导致的。有的父母为了避免孩子在幼儿园里“拉裤子”,还故意将孩子大便的时间调整到晚上。父母这种“宁可我帮孩子做,也不能让孩子自己做”的想法不可取。这不仅打乱了孩子的生物钟,而且还严重干扰了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其实,父母只需要掌握情景式教育,设定问题情境,就能很容易地帮助孩子解决这些小问题。父母应该意识到,帮助孩子提高照顾自己衣食住行的能力,对3~6岁孩子来说,是生存、生活能力的基础。2.交往能力:细心“诊断” 科学帮助 耐心等待教子难题:“我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根本不说话,他时时刻刻抱着玩具熊,总是孤零零一个人呆着,真愁死人了!”“孩子特别‘独’,自己的玩具不给别人玩,还抢人家东西!”孩子入园后,交际能力方面的问题不断出现,“在家千日好,上幼儿园总有难题”成了多数父母的感慨。试试“诊断式教育”在家里的时候,所有的大人围着孩子转,孩子在人际方面的问题不突出;上幼儿园后,随着跟同龄人交往增多,问题就呈现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像医生一样“诊断”孩子的“病因”,与老师及时沟通,合力解决,而不是简单地归因为“咱的孩子就不喜欢上幼儿园”甚至干脆退园。那些“不说话”的案例实际上是往往因为孩子新转到一个幼儿园后出现自卑、孤独和不安全感。应根据这些个案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如:为孩子提供一个轻松的氛围,父母和老师可以“故意”不关注孩子“不说话”的现象,让他从“听”开始,然后变为“跟着老师思维走”,再到他突然有一天情不自禁回答老师的提问,接着,老师可以鼓励他每天为小朋友讲故事,成为受小朋友喜欢的“故事大王”。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要耐心找出原因,然后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因势利导去解决。80后的父母有时候会有些极端,宠孩子的时候接近溺爱; 发现孩子有问题,又急于解决,常常有情绪化的现象。父母要容许孩子出现失误,并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解决问题。如果父母觉得自己没有‘诊断’和解决能力,那 么可以请经验丰富的幼教老师帮忙。父母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自己急躁的情绪,耐心等待孩子改善,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下结论’。3.行为规范:转换方式 提要求不如提“问题”教子难题:“孩子总是把他的东西乱放,让他物归原位,他就像没听见,批评他也不管用。”很多父母发现,越要求孩子“有规矩”,孩子做得越不好,“是不是现在的孩子不好管了?”把要求转化为问题举个例子,当你希望孩子的书柜整齐有序,那么从摆放图书时起,爸爸妈妈就应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参与到规范化管理中来。“宝宝,你看,这本书应 该放在哪儿?你给妈妈出个主意好吗?”“书看完了,咱们把它放回哪儿去呢?它原来是在哪个位置的?”提出问题,让孩子自己解决,孩子不仅乐于参与,而且得到表扬时还会很有成就感。最忌讳的就是父母当着孩子的面,一边指责孩子把家里弄得很乱,一边自己费力收拾。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习惯了这种模式,对批评不痛不痒,对父母的辛苦无动于衷。
孩子幼儿园生病怎么回事 孩子上幼儿园为什么容易生病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一去幼儿园就生病,一定是幼儿园有“问题”,其实,也不完全是这个原因。初上幼儿园生病,就是一种不适应的表现。孩子进入幼儿园,类似我们成人走入社会,连大人都可能不适应,更何况孩子。由于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家人,在陌生的环境下,孩子必然有恐惧、害怕,焦虑的情绪,加上幼儿园孩子多,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多,必然会导致孩子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于是得病就不可避免了。
宝宝上幼儿园需具备什么基本能力
把宝宝送入幼儿园的年龄最好不要早过两岁,而且想要将宝宝送入幼儿园的时候,家长需要考察宝宝的自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具体如下:
考察宝宝表达身体感到不适的能力,例如能否表达疼痛,尿湿,能表达口渴,上厕所等。宝宝表达身体不适能力很重要,因为幼儿园的老师不可能时刻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对孩子身体和性格的了解也没有家长那么仔细,所以宝宝需要具备这种表达能力才可以安全地上幼儿园。
考察宝宝的自理能力。上幼儿园也是锻炼宝宝独立能力的阶段,宝宝在幼儿园离开家长,开始相对独立的生活,宝宝需要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才可以应付日常的基本问题,例如吃饭,上厕所等,而且大部分的幼儿园也会在宝宝自理能力上有相对的要求,所以家长在送宝宝上幼儿园之前需要好好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考察宝宝的社交能力,懂得“轮流”排队等集体生活的基本规则,有请别人帮忙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幼儿园其实也是宝宝开始进入社会的阶段,宝宝开始要跟其他和自已一样的小宝宝接触,不再像是家里的掌上明珠,需要遵循集体生活的规则,这也是宝宝开始成为社会的人的开端。人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社会化,需要遵循社会的秩序,宝宝上幼儿园之前,家长需要培养宝宝的这种社交能力,才可以在幼儿园里面和其他小宝宝和平共处
判断宝宝入园的最佳时机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占到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在家缺少玩伴,不容易合群;孩子交由老人和保姆照顾,容易任性且独立性差;老人精力有限,保姆文化低,孩子在家不利于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学不到相应的知识,所以应该尽早送孩子到幼儿园。有案例表明,越晚送入幼儿园的孩子,入园焦虑的反应反而越强烈,这是因为他们对家庭的依赖感比其他孩子更强。
但也不可盲目地过早送孩子入幼儿园。何时入园应视孩子的心智是否成熟、是否能够暂离家庭融入新环境来决定。从某种角度来说,孩子心理上的适应比身体上的适应更加重要。孩子的个性发育千差万别,年龄过小、身体不够强壮、气质比较敏感的孩子的情况更应慎重考虑。
怎样判断宝宝入园的最佳时机:
一般来说,2-3岁是孩子入园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了。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家庭这个只和几位家庭成员进行交往的狭小空间,产生了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需要,伙伴关系开始发展,产生了与小伙伴交往的兴趣和愿望。
这个时候,父母不妨从以下4个方面来考察孩子的心智成熟度,作为选择自己宝宝的最佳入园时间的参考:
1、是否有辨认建筑、房间的能力;2、是否能分清人的称呼;3、是否能说清楚基本要求及日常生活用语;4、是否会自己拿勺子。
孩子若能基本达到上述标准,就具备了上幼儿园的能力,此时便是入园的最佳时机了。当然,入园早晚,并没有一个很严格的标准,对于孩子进入幼儿园的表现,我们更要充分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
春季入园与秋季入园的利弊:
秋季入园,秋高气爽,天气、温度都比较适宜,且秋季是个健康的季节,少有传染病发生。一般在8-9月份,随着一批孩子升入小学,幼儿园在入园名额方面也会比较宽松。但秋季入园的缺点是新孩子入园集中,班级中有较多孩子处于“入园适应期”,孩子之间的焦虑情绪互相传染,而老师对某个新宝宝的关注可能会因此不够。
春季入园,班里的小朋友早已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老师不再手忙脚乱,会有更多的精力来照顾为数不多的“插班新生”。另外,由于哭闹的小朋友不多,“老生”的榜样力量对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是非常有帮助的,有助于宝宝消除分离焦虑,缩短过渡期,提早进入集体生活。
宝宝上幼儿园的五要原则
“五要”是
要“走路回家”
孩子刚刚入园,离开家人一整天,见到家人会有“撒娇”的表现。家长在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但仍然要注意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回家,也是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成熟。
要“保持平静”
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刚入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其实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建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要“分享快乐”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例如,你认识哪个小伙伴了?老师带你们做哪些好玩的游戏了?……成人以平静并略带羡慕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要“主动沟通”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聊一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给孩子讲他喜欢听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游戏……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要“积极配合”
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生活有许多不同之处,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及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对孩子坚持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一贯”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