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有生命危险吗 心肌梗死
冠心病有生命危险吗 心肌梗死
如果心肌缺血短时间大都超过30分钟内无法解除时,导致相应冠状动脉下游远端灌注区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则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有生命危险吗 冠心病有生命危险
除了交通事故和各种原因引起的猝死(医学上将发病24小时内死亡称为猝死)是人类死亡最主要原因外,其次就是心脏病了。世界上几乎每分钟都有人死于冠心病。冠心病心肌缺血可以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而致死;大面积的心肌梗塞导致急性性功能衰竭能导致死亡;反复慢性心肌缺血也可以使心肌不断的坏死,最后发生严重的心力衰竭而死亡。
患冠心病的孕妇注意事项
合理调整饮食:一般认为,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补充维生素C、B、E等,限制食盐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坚持运动: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和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比长期坐位工作和缺乏体力活动的入的冠心病发病率低些,同时体育锻 炼对控制危险因素(减低血脂、降低高血压、减轻体重),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循环也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孕妇朋友应该注意运动的尺度和幅度,选择合适的体育 项目进行锻炼。
拒绝吸烟:吸烟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报告称,在35~54岁死于冠心病的人群中,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多4~5倍,吸烟量多者危险性更大,可高达4-5倍,戒烟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冠心病的死亡率显著减少,而且戒烟时间越长效果越大。同时,孕妇妈妈们还要拒绝二手烟。
控制高血压:也是预防冠心病的的方法之一。把血压控制在满意水平,血压下降到19/11Kpa(140/85mmHg)或更低有益,无风险。心肌梗死后的患者也应把血压降至上述的满意水平;有糖尿病和尿中可检查出蛋白的病人,血压控制更应严格。
调节血脂:也能很好的预防冠心病的发生。调节血脂,可降低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胆固醇每降低百分之一,冠心病的危险率减低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在膳食结构中,要保持传统的低脂肪、低钙、低盐的特点,使血脂指标,保持在正常的水平。
注意控制血糖:要想预防冠心病的发生,还要注意控制好血糖,可使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做好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检测,使血糖维持在基本正常水平。
心肌梗死诱因多
1、吸烟
研究者们观察到吸烟的人群比不吸烟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3倍,而且吸烟的数量和冠心病的危险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甚至被动吸烟也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而戒烟可使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40%。
2、糖尿病和糖代谢异常
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患者相比,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了2到4倍。在糖尿病前期,如空腹或餐后高血糖均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明显增高。
最近在我国52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的“中国心脏调查”发现,住院的3513例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占52.9%,糖代谢异常的总患病率为76.9%。
3、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主要是指血液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大量人群的调查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性增高有密切关系。
西方国家人群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中国人群,这是西方人群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发生率要高于中国人群的主要原因。
还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吃动物脂肪含量增加而致血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这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给予积极调脂治疗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资料显示,总胆固醇每下降1%,冠心病的危险可下降2%~3%。
4、腹型肥胖
研究发现,肥胖的人尤其是以腹部脂肪过多如“脾酒肚”的人常常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而容易发生心肌梗死。
5、高血压
国内外的人群研究均表明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比正常血压者要高3~4倍。大量研究已证实,血压从115/75mmHg收缩压/舒张压开始,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的危险性将成倍的增加。
心肌梗死是什么引起的
近几十年来,虽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不断的上升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是有很多人即使是患上了心肌梗死都还不知道病因是什么,所以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解释一下。
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目前已明确下列因素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一、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主要是指血液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大量人群的调查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性增高有密切关系。西方国家人群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中国人群,这是西方人群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发生率要高于中国人群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动物脂肪含量增加而致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这与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较大的关系。而给予积极调脂治疗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资料显示,总胆固醇每下降1%,冠心病的危险可下降2%~3%。
二、高血压:国内外的人群研究均表明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比正常血压者要高3~4倍。大量研究已证实,血压从115/75mmHg(收缩压/舒张压)开始,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的危险性将成倍的增加。
三、吸烟:研究者们观察到吸烟的人群比不吸烟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3倍,而且吸烟的数量和冠心病的危险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甚至被动吸烟也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而戒烟可使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40%。
四、糖尿病和糖代谢异常: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与无糖尿病者相比,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率分别增加2~4倍。糖尿病前期如空腹或餐后血糖升高还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时,也会使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明显上升。最近在我国52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的“中国心脏调查”发现,住院的3513例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占52.9%,糖代谢异常的总患病率为76.9%。
五、腹型肥胖:研究发现,肥胖的人尤其是以腹部脂肪过多(如“脾酒肚”)的人常常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而容易发生心肌梗死。
六、其他危险因素:有不少证据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如工作、家庭和经济的压力过大所引起的紧张、焦虑和抑郁等,可使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大幅度增加。饮食结构不合理,如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如猪油、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奶油等),而水果和蔬菜摄取入不足,与心肌梗死的发病增加关系密切。此外,缺乏体力活动,也与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增高有关。
高血压的危害你了解吗
高血压加重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容易造成血管出血、血栓;还可形成动脉瘤,一旦血压骤升,血管瘤破裂即有生命危险,这是该病对血管的损害。血压偏高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紊乱,这是对对心脏的损害。
还可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悸气短。此外,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导致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这些都是此病对患者朋友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心肌梗死出现的原因有什么
心肌梗死出现的原因有什么?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吃的也比较好了,但是也导致了心肌梗死的高发,这种疾病的致死率是非常高的,很多朋友由于不了解患病原因,结果在治疗的时候不能针对性的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那么,心肌梗死出现的原因有什么?
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目前已明确下列因素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一、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主要是指血液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大量人群的调查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性增高有密切关系。西方国家人群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中国人群,这是西方人群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发生率要高于中国人群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动物脂肪含量增加而致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这与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较大的关系。而给予积极调脂治疗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资料显示,总胆固醇每下降1%,冠心病的危险可下降2%~3%。
二、高血压:国内外的人群研究均表明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比正常血压者要高3~4倍。大量研究已证实,血压从115/75mmHg(收缩压/舒张压)开始,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的危险性将成倍的增加。
三、吸烟:研究者们观察到吸烟的人群比不吸烟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3倍,而且吸烟的数量和冠心病的危险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甚至被动吸烟也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而戒烟可使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40%。
四、糖尿病和糖代谢异常: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与无糖尿病者相比,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率分别增加2~4倍。糖尿病前期如空腹或餐后血糖升高还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时,也会使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明显上升。最近在我国52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的“中国心脏调查”发现,住院的3513例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占52.9%,糖代谢异常的总患病率为76.9%。
五、其他危险因素:有不少证据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如工作、家庭和经济的压力过大所引起的紧张、焦虑和抑郁等,可使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大幅度增加。饮食结构不合理,如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如猪油、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奶油等),而水果和蔬菜摄取入不足,与心肌梗死的发病增加关系密切。此外,缺乏体力活动,也与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增高有关。
上面介绍的就是心肌梗死出现的具体原因。多了解患病原因,对于疾病的预防也是很有帮助的,大家要记住,如果身体出现了不适的话,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很多疾病在初期都是有征兆的,及时的发现疾病,是避免伤害的唯一方法。
拉肚子小心犯心脏病
严重呕吐、腹泻时,人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紊乱,造成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由于短期内大量水分丢失,会导致血容量急剧下降,心脏灌注血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在血管内流动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血管堵塞。而且腹泻时老年患者因多次频繁跑厕所休息不好,极度疲劳,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和冠状动脉的痉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有些老人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不典型,甚至有的仅仅是上腹部疼痛,这时,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肚子疼和因为腹泻引起的肚子疼易搅在一起,很难分辨,从而被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发生生命危险。因此,当有心脏病史的老年人出现上腹部疼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首先要想到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
专家提醒,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在夏季出现轻度腹泻时在家中要多休息,多喝一些淡盐水,一旦出现严重呕吐、腹泻时要积极治疗。必要时可以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阿司匹林,预防心肌缺血。
夏季来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生吃蔬菜水果一定要洗净,不吃未加热的剩菜。注意个人卫生、劳逸结合,增强机体抵抗力。若急性胃肠炎后出现胸闷、胸痛,胸口窒息感,应尽快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陈旧性心肌梗死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陈旧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并发症,急性心肌梗塞经过三个月的治疗,而成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胸痛等不适可减轻或消失,但多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仍常有心绞痛、胸闷、心悸和气促等症状。不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无不适或病情轻重,他们中有15—20%的患者可能在1—2年内再次发生心肌梗塞;近三分之一的病人并有梗塞后的心绞痛,个别患者甚至可能因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突然死亡。老年,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特别是胆固醇升高)和心梗范围较大的患者危险性更大。所以急性心梗后的康复治疗主要在于积极预防以上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即医学上称为对患者的“二级预防”。所谓“二级预防”,是与“一级预防”相对而言的。一级预防是使没有冠心病者控制和消除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等),达到预防冠心病发生的目的。二级预防是对已有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梗的患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恶化,使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延年益寿。
高血脂的危害
高血脂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等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此外,高血脂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外周血管病、跛行、高尿酸血症等。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因素。此外,高血脂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脂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高血脂的危害,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高血脂是引起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像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冠心病(包括心肌梗塞、心绞痛及猝死)、脑梗塞以及周围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这些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高,危害大,病情进展凶险,其死亡率约占人类总死亡率的半数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