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律失常反复发作要如何解决

心律失常反复发作要如何解决

通过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明确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心肌缺血、心衰等基础疾病,有无电解质紊乱、血气和酸碱平衡紊乱、药物等常见诱因。根据病情轻重危急程度采取不同策略。

不同情况心律失常治疗要权衡获益与风险。对于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控制,追求治疗的有效性;对于稳定的心律失常,则考虑治疗措施的安全性,避免过度治疗。

在出现治疗矛盾时,首先顾及主要矛盾方面,即当前对患者危害较大的方面。例如,对于既往有心动过缓而此次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药物治疗可能并不合适,而应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

心律失常易复发,在纠正后应采取预防措施,如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诱发因素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终止后一般都需要使用药物预防发作;对于心律失常远期治疗,应考虑射频消融或起搏治疗。短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复发要考虑心律失常和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

对于恶性或有可能发展为恶性的心律失常,或症状明显的心律失常,要进行终止;而有些心律失常可通过改善症状和血液动力学状态来治疗,不终止心律失常但减慢心室率,如快速房颤,可减轻症状,减少因快速心率所致的缺血或心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检查有哪些

1、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在24小时内用一种小型便携式记录器连续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情况,患者睡觉、吃饭、活动都带着,它能了解心律失常发作的日常活动的关系、昼夜特点等。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

2、常规心电图(即标准12个导联心电图)

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应包括较长的11或V1导联记录。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PP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通过分析心搏的性质和来源,最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3、信号平均心电图

信号平均心电图可在体表记录到标志心室肌传导延缓所致局部心肌延迟除极的心室晚电位。心室晚电位的存在为折返形成提供了有利基础,因而记录到心室晚电位的患者,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发生的危险性相应增高。

4、有创性电生理检查

有创性电生理检查是指将几根多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插入,放置在心腔内不同部位记录电活动的检查。这项检查除能确诊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的性质外,还能在心律失常发作间歇应用电刺激方法判断窦房结和房室传导系统功能,诱发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确定心律失常起源部位,评价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效果,以及为手术、起搏或消融治疗提供必要信息,判断预后。

5、食管心电图

在食道内插入特殊的电极,可以记录到清晰的心房电位,有助于某些特殊类型心律失常的诊断。

6、运动试验(如“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是通过运动增加心脏工作负荷,观察心电图变化的一种测试方法。该方法可能在心律失常发作间歇时诱发心律失常,因而有助于间歇发作心律失常的诊断。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出现运动试验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是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现。有心悸的患者可以用这种检查方法,同步观察患者运动时的心电图情况。

7、其他检查

还有一些特殊的检查方法,如窦房结电图、希氏束电图、高频心电图、遥控心电图、电话传输心电图等,这些方法使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手段更加丰富和完善。

心律失常检查诊断

一、问诊

除了解一般病史外,重点应询问下列两方面的内容。

1、心律失常发作时的情况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心律失常的发作往往不能被医生见到,尤其心律失常呈间歇性发生时,因此,向患者或知情者(包括目击者)详细问诊是非常必要的。问诊不仅要了解发作的诱因、次数、频度、历时。缓解方式或进程外,更重要的要问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时的感觉、血压、心律(率)及有无心悸、头晕J黑、晕厥、抽搐、气短、呼吸困难等情况。

2、针对病因的问诊 虽然多数心律失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但也有不少情况发生于其他系统疾病,甚至见于“健康”人,因此,问诊时除了注意询问心血管系统症状外,还应注意了解心血管系统以外的症状,尤其注意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感染、水电解质平衡情况以及服药情况。

二、体格检查

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体格检查应注意三点:

1、心律失常的频度与特征 主要通过心脏听诊完成。虽然多数心律失常须靠心电图检查来确定性质,但一些简单的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颤动等通过听诊基本可确立诊断。

2、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 如心脏扩大、器质性心脏杂音、心功能不全等。

3、其他系统异常表现 如注意患者有无甲状腺肿大、肺动脉高压、贫血、感染等体征。

三、特殊检查

对心律失常的定性诊断,心电图无疑是最简单而可靠的方法,但它只能记录一段很短时间内的心律(率)情况,对间歇性发作的心律失常诊断带来困难。动态心电图则在这方面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不足,它可连续记录患者24-48 h内的心律(率)变化,对患者心律失常的定性及定量诊断均有重要意义,但动态心电图也存在一定缺点,如价格较贵、不能实时显示以及受导联数目少的影响,不如常规心电图定位准确等。心电监护则综合了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优点,既能动态观察,又能实时显示,尤其他所具备的报警和自动记录等功能,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大方便。近年在临床应用的心室膜电位、心率变异分析、食管或心内电生理检查等方法主要对患者预后或心律失常危险度的判断以及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探讨有所帮助。

心律失常性质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但相当一部分病人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详细追问发作时心率、节律(规则与否、漏搏感等),发作起止与持续时间。发作时有无低血压、昏厥或近乎昏厥、抽搐、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表现,以及既往发作的诱因、频率和治疗经过,有助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发作间歇期体检应着重于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显影、心血管造影等无创和有创性检查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的检查

体格检查:

1、听诊:心律失常的70%可通过听诊发现,如能有序地注意其频率与节律的变化,则能做出初步判断,例如过早搏动,可听到提前的心脏搏动和代偿性间歇,如阵发性室上速,可听到快速而规律的心脏搏动;而心房颤动则听到杂乱无章的心脏搏动,无论是强度,频率,节律,均无章可循,总之,心脏听诊既是内科医生的基本功,亦是临床发现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

2、颈静脉波动:一过性过度充盈的颈静脉犹如“搏动”样波动,是观察和诊断某些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可见颈静脉的“搏动”,并可听到“炮击音”;心房颤动则可见强度不一,毫无规律的颈静脉充盈波。

视引发心律失常的病因不同而不同,应常规检查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检查甲状腺功能,肾功能情况;检查血沉,抗“O”,免疫功能和心肌酶谱等等。

心电图:

1、体表心电图:是心律失常诊断的最主要手段,临床上采用12导联心电图,可以从心脏的立体结构方面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和部位,然而12导联心电图由于记录时间短,不容易描记到短暂心律失常的图形,所以临床上常常采用P波清楚地导联(Ⅱ,Ⅲ,aVF和V1导联)较长时间描记,便于捕捉心律失常,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房室独立活动时,找出P波与QRS波群的起源(选择Ⅱ,aVF,aVR,V1和V5,V6导联),P波不明显时,可试加大电压或加快纸速,作P波较明显的导联的长记录。

2、食管心电图:可以清晰描记P波,对12导联心电图P波记录不清楚的患者,很容易获得P波信息,有助于正确诊断。

3、心电图监测:为克服心电图描记时间短,捕捉心律失常困难的缺点,人们采用心电图监测的方法诊断心律失常。

(1)床边有线心电图监测:适用于危重患者。

(2)无线心电图监测:便于捕捉患者活动后心律失常。

(3)动态心电图:也称Holter心电图,连续记录24h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它的出现解决了只靠普通心电图无法诊断的心律失常问题,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

(4)电话心电图:将心电图经过电话的途径传输到医院或监控中心,有助于了解患者工作和生活时的心律失常情况。

4、体表His电图:采用心电的滤波和叠加等方法,记录到的His电图,能帮助分析心房,His束和心室电图的相互关系和顺序,辅助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

5、体表心电图标测:采用数十个体表电极同时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心电图,便于分析心律失常的起源点以及传导顺序和速度的异常,尤其对异常通道的诊断有价值。

6、信号平均心电图(signal averaged ECG)又称高分辨体表心电图(high resolution body surface ECG),可能在体表记录到标志心室肌传导延缓所致局部心肌延迟除极的心室晚电位,心室晚电位的存在为折返形成提供了有利基础,因而记录到心室晚电位的病人,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发生的危险性相应增高。

心脏电生理:

临床电生理研究是采用心脏导管记录心脏内各部位心电图,并且用脉冲电刺激不同部位心肌组织的一种心律失常研究方法,是有创性电生理检查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正常和异常心脏电活动的情况,对复杂心律失常做出诊断,并且判断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和预后,以及协助选择治疗方法和制定治疗方案,这种方法可以十分准确地反应心脏电活动的起源和激动的传导顺序,对于临床诊断困难或用其他方法无法发现的心律失常有着非常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运动试验:

可能在心律失常发作间歇时诱发心律失常,因而有助于间歇发作心律失常的诊断,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致心室内传导减慢的药物)治疗后出现运动试验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是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现。

其他检查:

心室晚电位,心电图频谱分析,心室率变异分析,运动心电图和倾斜试验都有助于复杂或某些特殊心律失常的诊断,此外,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ECT,CT和MRI等对于器质性和非器质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窦性心律失常患者有什么症状

窦性心律失常的症状多以心率缓慢所致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尤其是脑血供不足症状为主。轻者乏力、头昏、眼花、失眠、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或易激动等,易被误诊为神经症,老年人还易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或衰老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短暂黑蒙、近乎晕厥、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部分患者合并短阵室上性

窦性心律失常的症状以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又称慢-快综合征。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可突然加速达100次以上,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心动过速突然中止后可有心脏暂停伴或不伴晕厥发作。

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除引起心悸外,还可加重原有心脏病症状,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绞痛。心排出量过低严重影响肾脏等脏器灌注还可致尿少、消化不良,慢快综合征还可能导致血管栓塞症状,这也是心律失常的症状。

心律失常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心电图

(1)体表心电图:是心律失常诊断的最主要手段。临床上采用12导联心电图。可以从心脏的立体结构方面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和部位。然而12导联心电图由于记录时间短,不容易描记到短暂心律失常的图形。所以临床上常常采用P波清楚地导联(Ⅱ、Ⅲ、aVF和V1导联)较长时间描记,便于捕捉心律失常。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房室独立活动时,找出P波与 QRS波群的起源(选择Ⅱ、aVF、aVR、V1和V5、V6导联)。P波不明显时,可试加大电压或加快纸速,作P波较明显的导联的长记录。

(2)食管心电图:可以清晰描记P波,对12导联心电图P波记录不清楚的患者,很容易获得P波信息,有助于正确诊断。

(3)心电图监测:为克服心电图描记时间短,捕捉心律失常困难的缺点,人们采用心电图监测的方法诊断心律失常。

①床边有线心电图监测:适用于危重患者。

②无线心电图监测:便于捕捉患者活动后心律失常。

③ 动态心电图:也称Holter心电图,连续记录24h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它的出现解决了只靠普通心电图无法诊断的心律失常问题。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

④电话心电图:将心电图经过电话的途径传输到医院或监控中心,有助于了解患者工作和生活时的心律失常情况。

(4)体表His电图:采用心电的滤波和叠加等方法,记录到的His电图,能帮助分析心房、His束和心室电图的相互关系和顺序,辅助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

(5)体表心电图标测:采用数十个体表电极同时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心电图,便于分析心律失常的起源点以及传导顺序和速度的异常,尤其对异常通道的诊断有价值。

(6) 信号平均心电图(signal averaged ECG)又称高分辨体表心电图 (high resolution body surface ECG),可能在体表记录到标志心室肌传导延缓所致局部心肌延迟除极的心室晚电位。心室晚电位的存在为折返形成提供了有利基础,因而记录到心室晚电位的病人,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发生的危险性相应增高。

2.心脏电生理 临床电生理研究是采用心脏导管记录心脏内各部位心电图,并且用脉冲电刺激不同部位心肌组织的一种心律失常研究方法。是有创性电生理检查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正常和异常心脏电活动的情况,对复杂心律失常做出诊断,并且判断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和预后,以及协助选择治疗方法和制定治疗方案。这种方法可以十分准确地反应心脏电活动的起源和激动的传导顺序,对于临床诊断困难或用其他方法无法发现的心律失常有着非常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3.运动试验可能在心律失常发作间歇时诱发心律失常,因而有助于间歇发作心律失常的诊断。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致心室内传导减慢的药物)治疗后出现运动试验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是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现。

4.其他检查 心室晚电位、心电图频谱分析、心室率变异分析、运动心电图和倾斜试验都有助于复杂或某些特殊心律失常的诊断。此外,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ECT、CT和MRI等对于器质性和非器质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患者需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吗

口服抗心律失常药是长期预防心律失常的措施之一,但并非唯一措施。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更重要的是按照有关指南对患者综合治疗。急性心律失常发作后是否需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取决于心律失常本身的性质和发作的频度。对恶性心律失常,如确有反复发作可能,应采取预防措施。首选植入埋藏式起搏除颤器。在此基础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如无条件植入,应用药物预防。对其他心律失常,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决定是否用药物预防。如症状明显(要肯定的确是心律失常引起,而非焦虑,非特异的症状),可用药控制。对于新发的心房颤动,在未确定发作频度前,一般不建议立刻开始长期使用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

经常心慌需警惕心律失常发作

一是戒掉生活中很多对心脏不好的坏习惯,比如熬夜、吸烟、大量饮酒等,提倡戒烟慎酒,回避二手烟,尽量少去碰咖啡、浓茶、辛辣食物等。

二是偶尔可以喝一点红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有一定帮助。

三是控制脂肪的摄入,动物油、动物脂肪、动物内脏、软体海鲜等,要有节制吃。

四是尽量多运动,比如慢跑、快走、打太极拳等,既能锻炼心脏功能,又能愉悦心情。良好的心态是预防心律失常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胜过服药。

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心率失常知识心律失常的治疗应包括发作时治疗与预防发作。除病因治疗外,尚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病因治疗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态狭窄、泵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

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或碱化剂(克分子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新斯的明、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非药物治疗包括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电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或激光消融以及手术治疗。

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摒住气等。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低能量电流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亦用于治疗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通过程序控制的单个或连续快速电刺激中止折返形成。直流电复律和电除颤分别用于终止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和心室颤动,用高压直流电短暂经胸壁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正常和异常起搏点同时除极,恢复窦房结的最高起搏点。

为了保证安全,利用患者心电图上的R波触发放电,避免易惹期除极发生心室颤动的可能,称为同步直流电复律,适用于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治疗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时则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电除颤和电复律疗效迅速、可靠而安全,是快速终止上述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并无预防发作的作用。

慢性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1、非药物的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电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或激光消融以及手术治疗。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摒住气等。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低能量电流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亦用于治疗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通过程序控制的单个或连续快速电刺激中止折返形成。直流电复律和电除颤分别用于终止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和心室颤动,用高压直流电短暂经胸壁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正常和异常起搏点同时除极,恢复窦房结的最高起搏点。

2、最近对严重而顽固的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反复发作的持续室性心动过速伴显著循环障碍、心源性猝死复苏存活者或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室率极快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主张经临床电生理测试程序刺激诱发心律失常后,静脉内或口服抗心律失常药,根据药物抑制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判断其疗效而制定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案。

心脏病标准诊断包括哪些

1、平板实验:可以很好的了解心脏在运动中的供血问题以及平静时不易察觉的异常心电图,可以说是心电图检查的一种完善盒补充。

2、冠脉造影:目前是检查心血管的金标准,检查直观,并可以及时知道介入治疗,但是价格昂贵,并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3、心电图:一般检查方便,价格低廉,但是很多时候,仅在病情发作时出现异常生理电位变化,所以准确率低。

4、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是通过多普勒原理来检查心脏血流灌注的手段,准确率较高,价格较心电图要高很多,一般对于心脏瓣膜疾病和严重的冠脉血流受阻诊断准确。

心律失常的诊断主要有下面几点:

发作时体检应着重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及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状态的影响。这就属于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

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应包括较长的Ⅱ或V1导联记录。这也是心律失常的诊断依据。

心律失常性质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但相当一部分病人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这些心律失常的诊断依据较为常见。

心律失常为什么经常发作

一、情绪刺激:在日常生活中,过大的工作压力、家庭矛盾、夫妻生活不和谐等都可以导致情绪波动,从而引起各种早搏或心动过速等。

二、药物因素:有些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也可以引起心律失常,许多抗心律失常药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如D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维生素C也可以引起心律失常。

三、不良生活行为:如作息不规律、吸烟,常喝浓茶和咖啡、酗酒等,这些生活行为偶尔为之并不要紧,一旦日积月累,形成了习惯,就有可能引发早搏、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

相关推荐

窦性心律失常治疗吗

一般窦性心律失常不出现临床症状,临床意义不大,不需治疗。窦性心律失常多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只有明显窦性心动过缓的窦性心律失常,需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等增加心率的方法治疗。对由心脏病或药物等引起的非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者,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治疗应针对病因,无症状者可定期随访,密切观察病情。心率缓慢显著或伴自觉症状者可试用阿托品、舒喘灵口服。双结病变、慢-快综合征以及有明显脑血供不足症状如:近乎昏厥或昏厥的患者宜安置按需型人工心脏起搏器,房室顺序按需起搏器较VVI更符合生理求。合并快速心律失

心律失常会导致猝死发生

猝死,通常指非预料中的天然死亡.有些平素看起来很健康的人,以及一些尽管有明确的心脏病史,但临床上没有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心律失常等合并症的患者,突然发生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随即出现意识丧失等临床表现经抢救或来不及抢救而死亡者,均为猝死。 现在一些心脏病专家主张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作为猝死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发病6小时内死亡为计算标准.根据经验,发生猝死患者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猝死的发生率最高。 有的学者认为,如果以1小时为限的话,则绝

冠心病按摩什么穴位好 内关穴

当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时,用力不停点按内关穴,每次3分钟,间歇1分钟,能迅速止痛或调整心律。

心律失常的注意事项

心律失常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态狭窄、泵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或碱化剂(克分子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新斯的明、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

非药物治疗心律失常

包括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电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或激光消融以及手术治疗。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摒住气等。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低能量电流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亦用于治疗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通过程序控制的单个或连续快速电刺激中止折返形成。 直流电复律和电除颤分别用于终止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和心室颤动,用高压直流电短暂经胸壁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正常和异常起搏点同时除极,恢复窦房结的最高

心律失常检查哪些项目

一、心律失常的检查之临床心电生理检查。属于有创检查,就是将几根多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插入,放置在心腔内不同部位记录电活动。患者受这项检查多是基于以下三个目的:确诊心律失常及其类型,了解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与发生机制;识别与治疗某些心动过速;判断预后。 二、心电图检查。这是最常用、最重的一项无创伤性检查。一些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房颤、心动过缓或过速等都可以通过心电图来诊断。 三、动态心电图。即长时间心电图记录,英文名为Holter。就是用一种小型便携式记录器连续记录患者24小时心电图情况,患者吃饭、

老年人心律失常程度测试

看既往病史和原发病 如果心律失常为首次发作,本人既往健康,未患过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则多为非器质性的,或程度较轻,可观察一段时间。若为多次、反复发作,本人又患过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或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重疾病,则多为器质性的。 看发作诱因 如果心律失常是在情绪激动、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和发热时出现,或在大量饮酒、饮茶、喝咖啡、连续吸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洋地黄、奎尼丁)之后出现,则属于正常现象。相反,若查不出明显诱因,则应进一步查清原因。 看起病快慢及持续时间

警惕心慌头晕可能是心律失常

如果你经常心跳很快、心慌,感觉非常难受,有时感到心脏好像从嗓子眼里跳出来,可每次发作时间都不长,一会儿就过去了的情况话,专家就提醒大家,常心慌头晕须警惕心律失常。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心律失常的表现,想了解的可以进来看看。 心律失常的症状 首先表现为一种突然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和晕厥,甚至神志不清。通过最近几年的临床观察研究同时可以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心律失常的机会更多。 其次,少部分心律失常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心律失常症状仅在心电图方面有所体现。

教你心律失常的自我辨别方法

发作诱因 如果心律失常是在情绪激动、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和发热时出现,或在大量饮酒、饮茶、喝咖啡、连续吸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洋地黄、奎尼丁)之后出现,则属于正常现象。相反,若查不出明显诱因,则应进一步查清原因。 一般说来,心律失常若起病迅猛且持续时间较长,则多表现病情较急、较重,应及早就医。相反,若起病较缓、持续时间短,则多提示病情较轻,可观察一段时间。 看频发或偶发 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率与病情轻重关系密切。若发作不频,如早跳等每分钟在5次以下,多提示病情较轻;若每分钟在5次以上或更多,则提示病情

心律失常是什么意思

1、心律失常是什么意思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2、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2.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