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夜啼的临床诊断
宝宝夜啼的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婴儿难以查明原因的入夜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但白天如常。临证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体格,必要时辅以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外感发热、口疮、肠套叠、寒疝等疾病引起的啼哭,以免贻误患儿病情。
鉴别诊断
与不适、拗哭相鉴别。小儿夜间若喂哺不足或过食,尿布潮湿未及时更换,环境及衣被过冷或过热,襁褓中夹有缝衣针或其他异物等,均可引起婴儿不适而啼哭,采取相应措施后则婴儿啼哭即止。有些小婴儿因不良习惯而致夜间拗哭,如夜间开灯而寐,摇篮中摇摆而寐,怀抱而寐,边走边拍而寐等,要注意加以纠正。
满月婴儿哭闹的原因有哪些
1.健康的啼哭:响亮、有节奏、不刺耳、无眼泪
对于新生宝宝来说,哭有时是一种健康的信号,有助于增强肺活量,妈妈要学会读懂这种哭声。通常健康性的啼哭不刺耳、有节奏、而且声音响亮、没有眼泪,这种情况下,妈妈只要给予及时的安抚,比如搂抱、轻拍,宝宝就会慢慢停止啼哭。但只有月子里的宝宝才会有这种健康性啼哭。当宝宝日渐长大后,就不会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妈妈“我很健康”了。
2.不舒适时的哭声:饿了、困了、尿了、还是病了
除了健康性啼哭外,大部分时候,宝宝啼哭都是有具体原因的,有的是饿了、有的是困了、还有的是尿了等等。如果哭声短而有力,中间有暂停的间歇,并渐渐急促起来,那很有可能是饿了;如果啼哭时,不停地瞪着两条小腿,那有可能是尿了或者拉了;如果哭声中带有一阵一阵不耐烦的嚎叫,那可能是困了闹睡的表现;如果宝宝哭声尖锐,且拒绝进食,那很有可能是病了,需及时就医。
3.让宝宝倾听妈妈的心跳声、及时满足宝宝需求
针对宝宝不同的哭声,妈妈要做出及时的应对:喂奶、换尿片等。如果宝宝大哭不止,而妈妈一时还无法判断原因的话,可以先把宝宝抱起来,让他靠在自己的左胸上,倾听自己的心跳声,这对于1月龄内的宝宝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安抚方法,能让宝宝回忆起子宫内的环境。
针对于满月宝宝哭闹的状况,我们做出了一项解释,宝宝的啼哭分为多种,舒适地哭闹或者是不舒适的啼哭,不要认为宝宝的哭闹是病理性的,有很多宝宝缺乏安全感,在半夜会突然出现啼哭的状态,这是宝宝受到了惊吓,所以针对于宝宝啼哭,要做出详细的判断之后,然后才能采取一定的措施。
宝宝夜啼怎么办
不少孩子白天好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烦躁不安,哭闹不止,人们习惯上将这些孩子称为“夜啼郎”。这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睡眠障碍,也叫“闹夜”。
婴儿夜啼最初是生物时钟上的原因,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昼醒夜眠的条件反射还未建立,对外界的声、光等刺激容易泛化,引起突发哭闹。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生后15天大脑皮层的条件反射逐渐开始形成,当白天睡得过多时,夜间就会哭闹不止。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或太冷、太热,太闷也会使小儿不适而哭闹。还有一些婴儿半夜一定要喂一次奶,如果不喂就哭闹不止。有的婴儿尿布湿了,如果不及时更换也要哭闹(一次性尿布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其他如某些疾病(佝偻病、尿布皮炎等)也可引起夜间啼哭。
纠正婴儿夜啼要消除诱因。对小儿生物时钟日夜颠倒的现象要逐步纠正,妥善安排生活秩序,白天不要让孩子的睡眠次数过多、时间过长,孩子醒时要充分利用声、光、语言等刺激,逗引他,延长清醒时间;晚上则要避免其过度兴奋而不入睡或产生夜惊;要革除半夜再吃一顿的习惯。卧室内外要安静,温度适宜,因疾病夜啼的要及时治疗。
婴儿晃脑袋的原因及小方略
一、缺钙引起的摇头
诊断:宝宝摇头很有可能是缺钙引起的。婴幼儿缺钙初期可表现为易惊、多汗、倦怠、睡眠不安、夜惊、夜啼,体征上可出现颅骨软化、方颅、出牙延迟、卤门晚闭、枕秃、鸡胸、手镯、下肢畸形、“O”形腿或“X”形腿等。细心的家长如果发现宝宝有夜惊、夜啼等初期表现时,应及早给予补钙治疗。
补钙小方略:
1.母乳依然是最佳的补钙来源,最容易被吸收,其次才是配方奶。
2.补钙时一定要同时补充VD,促进钙在肠道吸收和利用,理想的补钙方法是分别服用VD和钙剂。
3.钙剂不宜与奶混合吃。因为钙粉与奶混合后,奶会结成小块,影响吸收。钙与鱼肝油宜在喂完奶,半小时以后吃。
4.阳光充沛的时候可以多带宝宝去晒晒太阳,这种补充途径最安全,不会发生VD中毒。
小心湿疹惹的祸
二、与湿疹有关系。
诊断:如果宝宝在检查脑部发育都正常的情况下,还是摇头频繁,睡眠时哭闹,这可能是由于皮肤疾病引起的。湿疹也是引起宝宝摇头的原因之一。湿疹是一种由于变态反应引起的皮肤病。以乳品为主食的宝宝,常常会对异性蛋白产生过敏反应,会患湿疹。得了湿疹,会出现皮肤脱屑、潮红、水泡、糜烂、结痂等症状,范围可波及耳道内、外耳及耳后皮肤。出现上述这样的情况,要带宝宝到专科医院就诊,局部涂药治疗。
预防湿疹小方略:
1.保持宝宝双手的清洁,经常帮宝宝剪手指甲。
2.宝宝常会用手抓挠湿疹处的皮肤,这会引起皮肤的细菌感染。因此,得了湿疹,要警惕宝宝用手搔抓,以免感染。
3.不能用肥皂、热水洗患处皮肤。肥皂和热水会将皮肤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肤更加干燥。
4.可以给宝宝穿上宽大衣服,衣服质地最好选用棉质,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湿疹。
婴儿睡觉前哭闹诊断详述
婴儿睡觉前又哭又闹,不肯乖乖睡觉。
婴儿睡觉前哭闹的鉴别诊断:
1、小儿哭闹不安:小儿哭闹不安是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
2、哭泣样尖叫:如果婴儿的哭声为高尖叫声,即暴发性突然哭叫,这就是常说的“脑性尖叫”。哭声直,音调高,单调而无回声,哭声来得急,消失得快,即哭声突来突止,突发尖叫啼哭可能是头痛的表达。要警惕新生儿颅内出血,脑水肿。
生理性哭闹,父母只需镇静地安抚即可使宝宝恢复平静。 病理性哭闹,应该给与重视。当宝宝在夜间出现不明原因的啼哭时,家长应首先从生理性原因入手,继而再考虑病理性因素,必要时要及时上医院。
消化不良的症状
1、对于小宝宝,常表现为溢奶,稍大的宝宝常有呕吐,一般不严重,呕吐物有酸味。
2、孩子食欲减退、腹胀、肠鸣音亢进,甚至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肚子的咕噜叫声。
3、口臭。乳食积滞于胃脘,往往先发生口臭,特别是晨起口臭口酸为乳食停滞的表现,临床称此为高位停食。
4、大便恶臭。伴随少许不消化食物残渣时,虽未稀泄,已有伤食泄之先兆,此时应马上减少饮食量,予以调整,可避免泄泻的发生。
5、拒食。当宝宝偶然有一顿食欲减退、拒食或食不香甜,不必勉强进食,应该让其少吃一顿。
6、腹泻、呕吐时常伴有腹痛,宝宝表现为哭闹不安,比较大的宝宝则会诉说腹痛。腹痛不剧烈者,可自行缓解。
7、夜卧不宁。烦啼、手心热、踢被揭衣,刚入睡时头汗多,为饮食过多积滞肠胃而产生内热。
宝宝睡觉出汗多怎么处理 补充钙剂
宝宝缺钙严重会造成佝偻病,它是宝宝的多发病,有些宝宝睡觉出汗多就是因为它所致。所以当宝宝睡觉出汗多时,家长们要细心观察宝宝是否伴有夜啼、夜惊、烦躁、脑后枕部头发脱落等症状,若有以上情况应带宝宝去医院清医生进行诊察,看宝宝是否缺钙。
宝宝的10大哭声暗示他生病了
1、双腿屈曲剧烈哭闹:妈妈我肚子疼!
阵发性剧哭就是一阵阵发作的剧烈哭闹,发作的间隔时间长短不一,每次发作时持续的时间也长短不一。常伴有躁动不安,双腿屈曲,2~3分钟后又一切正常,但精神不振,间歇10~15分钟后会再次啼哭。由于间歇时宝宝嬉笑如常,有的父母就认为宝宝是在发脾气闹人,而忽视了疾病的可能。
如果孩子阵发性剧哭时满床打滚,额部出汗,面色发白,哭声凄凉,拒绝任何人触摸腹部。若强行上前触摸时,孩子非常惊恐,很有可能是胆道蛔虫或肠套叠。若哭闹不剧烈,忽缓忽急,时发时止,无节奏感,又喜欢让别人揉肚子,则可能是肠道蛔虫症或消化不良。
2、突然尖叫啼哭:头好痛
突发尖叫啼哭就是哭声直,音调高,单调而无回声,哭声来得急,消失得快,即哭声突来突止,很易被认为是受惊吓或做“噩梦”。突发尖叫啼哭可能是头痛的表达,是一种危险信号。
3、哼哼呻吟:没力气哭出来
呻吟和啼哭有所不同,它不带有情绪和要求,似哭又似微弱的“哼哼”声,表现为无助的低声哭泣,是疾病严重的自然表露。宝宝的大哭大闹很容易引起父母的重视,但呻吟低哭却往往被父母忽视,有的时候这是疾病加重的表现,请尽快就医。
4、短促连续的急哭:喘不过气
连续短促的急哭特点是哭声低、短、急,连续则带急迫感,好像透不过气来,同时伴有痛苦挣扎的表情,这是缺氧的信号。出现此种啼哭时,父母应解开小儿的衣领、裤带及各种束带,垫高肩部,使头略向后仰,颈部伸直,切莫紧紧抱着孩子。
5、小鸭子哭声:我的嗓子难受
小鸭叫样啼哭顾名思义是指哭声似小鸭叫,若同时出现颈部强直,则应考虑是否有咽后壁脓肿,应把这种哭声与一般的声音嘶哑相鉴别。声音嘶哑是感冒引起的咽喉炎,而咽后壁脓肿较危险,若脓肿溃破,脓汁可堵塞呼吸道危及生命。若出现小鸭叫样啼哭应及时就医。
6、抓耳挠腮哭闹不安:耳朵!耳朵!
宝宝多表现为哭闹不安,夜间尤甚,同时伴抓耳挠腮,或头部来回摇摆,不敢大声哭,多是急性中耳炎。也可见于外耳道疖肿或外耳道异物,若有脓性分泌物自耳中流出则更易判断。
7、边哭边流口水:嘴巴不舒服
本来很干净的孩子,突然变得流涎,下颌总是湿辘辘的,每当喂食时总是引起宝宝的哭闹。此时家长应该检查宝宝的口腔是否有溃疡、疱疹、糜烂、齿龈肿胀等。
8、闹哭时某一肢体不动:动不了的地方疼啊!
宝宝哭闹时多是四肢舞动,小手乱抓,小腿乱蹬,若哭闹时伴有某一肢体不动,或父母触动某一肢体时引起孩子哭闹,则可能有关节、骨骼或肌肉病变,如关节脱位、骨髓炎、关节炎、软组织感染等。
9、便便时啼哭:屁屁好疼
宝宝排大便时啼哭,多由于肛门疾病引起的,如肛周脓肿、肛裂、痔疮等,排尿时啼哭多由于尿道口炎症所致,男婴还可由于包皮过长所致。
10、长期半夜惊醒哭闹:可能补钙太多了
宝宝出现夜惊,诊断为缺钙,就开始补充鱼肝油。摄入过多的维生素A时可引起中毒,表现哭闹不安、多汗,类似于缺钙。
小儿夜啼是什么原因
中医观点中医认为小儿夜啼多是因为脾胃虚弱、伤食、心热或者惊恐所致。所以治疗是应该以温脾散寒,导赤心热,镇静安神为主。
母乳时母亲过食辛辣母亲在哺乳期间若嗜食辛热食物,如辣椒、辣油、葱、姜,以及油煎、油炸等辛燥炙煿至品,导致火伏热郁,内存蕴热,可引起小儿夜间烦躁啼哭。
母乳时母亲过食生冷哺乳是母亲若贪凉饮冷,或者婴儿腹部受寒,由于寒主收引,阻碍气机,导致宝宝脾胃气机不利,因此夜腹中作痛而发生啼哭。
宝宝受到惊吓小儿智慧未充,兴起怯弱,若见到异常之物,或者听闻特异音响,都可以引起突然惊恐,惊恐则会伤神志,可导致心神不宁,神志不安,故而会在睡眠中发生啼哭。
宝宝外感风寒室内应该保持温暖适宜,避免婴儿受凉受寒,尤其是腹部受寒,寒凝气滞,寒性收引,可诱发腹痛,导致夜啼。另外,夜啼的患儿还要注意是否有其他疾病,必要时需要到医院请儿科医生诊治。
小贴士年轻的母亲一见到小儿啼哭,往往都会心急如焚,滥用药物往往不仅没有解决问题,甚至还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伤害,若是宝宝夜啼厉害甚至通宵达旦者宜及时就医。
婴儿消化不良的症状
1、口臭。
乳食积滞于胃脘,往往先发生口臭,特别是晨起口臭、口酸为乳食停滞的表现,临床称此为高位停食。爸妈会发现宝宝在晨起或打嗝时有很重的口臭,这就是有消化不良的迹象了,爸妈要引起注意。
2、食欲减退。
宝宝如果消化不良,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肠鸣音亢进的症状,医生甚至不用听诊器也可听到宝宝肚子发出的“咕噜”叫声。
3、溢奶。
小宝宝会经常溢奶,孩子大点则会呕吐。一般并不严重,呕吐物有酸味但精神尚好。呕吐时会伴有腹痛,年龄较小的宝宝表现为哭闹不安,大孩子则会诉说腹痛。腹痛不剧烈者,可自行缓解。如果腹痛剧烈,一定要及时就医。
4、腹泻。
大便一天5—10次,粪便中含少量水分及奶块,有酸臭味,稍大的小儿大便恶臭,伴有食物残渣排出。
5、夜卧不宁。
孩子会有烦燥、啼哭、手心热、夜卧不宁,甚至会出现低烧的情况,睡觉时会踢被子,刚入睡时头汗多,为饮食过多积滞肠胃而产生内热,正如俗话说“若要小儿安,三份饥和寒”,“胃不和则夜不安”
新生儿晚上哭闹不睡觉
一、婴儿晚上哭闹不睡觉应对方法
婴儿晚上哭闹不睡觉应对方法有哪些?对有焦急情绪的宝宝不妨试一试以下的方法:
1、“沉默疗法”,对某些宝宝来说白天过度兴奋可导致半夜啼哭,对这类宝宝通过“沉默疗法”,即白天对宝宝少讲话,采取默默无语的笑和宝宝接触,从而使原先由于受到过分照料而导致高度紧张的宝宝起到镇定效果。
2、家庭成员不要说一些引起妈妈焦急不安的话,体贴妈妈及宝宝的口气可使双方紧张情绪得到放松,半夜啼哭的现象也会逐渐地消失。
3、小儿缺钙也是引起小儿夜啼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补钙和补充维生素D的方式来治疗。
二、婴儿晚上哭闹不睡觉诊断要点
1、有引起夜啼的原因,如饥饿、受惊、喂养不当、护理不当等;或某些疾病史,如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疾病、营养缺乏症、寄生虫病等。
2、患儿入夜即哭,时轻时重,时哭时止,定时哭闹,甚至通宵达旦;常伴烦躁,易惊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伴随症状。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做全身及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