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与糖尿病的关系
青春期与糖尿病的关系
青春期是从性未成熟到具有潜在性生育力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第二性征开始发育,激素及代谢变化亦随之发生。由Ⅰ型糖尿病引起的明显代谢紊乱,可干扰青春期激素与代谢改变的正常进程,而发生于青春期的急剧代谢变化,也同样可使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难以得到稳定控制,并影响着某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青春期对Ⅰ型糖尿病的影响主要有两点:
(1)青春期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一特定糖尿病患者存在的常见现象,就是其青春期间血糖水平较青春期前高且波动较大。与青春期儿童相比,青春期前的儿童其平均塘化血红蛋白水平较低,然后逐渐升高直到青春期,在青春期后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又渐下降。
专家们认为,青春期血糖难以控制是由于青春期Ⅰ型糖尿病患者所经受的心理、社会压力的增加所致。若医生对青春期糖尿病患者不增加胰岛素的剂量,则可能导致治疗不力,使血糖水平增高。必须注意到,在相同的青春期发育阶段,Ⅰ型糖尿病女孩患者常较男孩需要更多的胰岛素。
青春期间黎明现象在临床上更为明显,故青春期的治疗目标应该是增加胰岛素的利用度。为达到这一目的,需改变青春期Ⅰ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的方案,以缓解黎明现象。
(2)青春期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目前认为,高血糖症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一个主要促进因素。然而青春期前高血糖症所引起的微血管损害,并不如青春期或青春期后相同程度的高血糖症所引起的微血管损害那样严重。事实上,青春期前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极为罕见。除视网膜病变外,青春期对糖尿病其它并发症的发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已有研究证明青春期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影响,由此证实了在青春期开始以后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与血糖控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温馨提醒:糖尿病是比较高发于中老年人,但是不代表青春期的青少年就不会发病,所以不管在什么时期的人群都应该要注意做好糖尿病的预防工作。
儿童糖尿病能治愈吗
一般儿童糖尿病需终生进行治疗,不能治愈。因此它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儿童糖尿病的病程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大概要经过四个时期:急性代谢紊乱期,缓解期,糖尿病强化期和永久性糖尿病期。
一般情况下,从糖尿病患儿出现临床症状到医生明确作出诊断多在3个月以内,这段时期内,病人可表现多种糖尿病的症状如三多一少、乏力等,称为急性代谢紊乱期。这个时期的病人全部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经过治疗后病人的糖尿病临床症状消失,血糖下降,尿糖减少, 可由阳性变为阴性,此时病人即进入缓解期。
这一时期病人胰岛素用量减少,经历的时间因人而异,可以是几周到一年多。病人经过缓解期以后,会逐渐进入糖尿病强化期,这个时期病人对胰岛素用量会逐渐或突然增大,几个月以后,胰岛素的用量才变得比较稳定,从而进入永久性糖尿病期。
青春期患儿性激素分泌增加,由于性激素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也就是性激素可以减弱胰岛素降血糖的作用),胰岛素的用量又可以再次增加,病人的病情也会变得不太稳定,待青春期过去,病人的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恢复至青春期前的水平,病人的病情就会变得比较稳定。
牙齿掉是什么病造成的
1.营养不良是高危因素
中老年人,是患牙周病的高危人群,原因是成年人脑垂体某些生长激素分泌的减少或停止,会导致口腔及牙龈对于维生素C的吸收出现严重障碍,造成牙龈的营养不良,发生牙龈萎缩生理退化现象。
其它原因造成的营养不良,也是高危因素,因为合理的营养可促进牙周结缔组织的代谢和生理性修复。其中维生素C可调节牙周组织的营养,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复。
2.青春期、更年期是高危期
牙周炎的患者“下丘脑-垂体-靶腺”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说明牙周炎与内分泌关系密切。
人在青春期、更年期,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内分泌水平产生较大改变,造成口腔营养失衡,是牙周病特别是牙龈炎发生的高危期。
3.压力、悲伤是不良刺激
有位女士说,一天她晚上加班到很晚,早上起来,牙疼得厉害。自此落下病根,以后一加班,一感到压力大,牙就会疼。
科学家发现,牙周病与压力、悲伤、焦虑等心理问题存在密切联系。原因是,人们在受到较大压力的时候,会释放出一种皮质醇激素,这种激素水平的升高,会增加牙龈和腭骨受到细菌毒素破坏的速度,引起牙周疾病,或加重病情,也就是说,牙周病症状也是人体对于长期精神压力的一种应激反应。
强迫症、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心理因素,都是精神压力的一种情绪反应,都与牙周病关系密切。
老百姓中流传着受凉了、累着了、着急了都会上火牙疼。所谓上火牙疼,其实就是你的口腔内存在的牙周病的慢性病灶,在压力、受凉等作用下发作了。
4.牙周病是糖尿病并发症
有位糖尿病患者反复出现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症状,且久治不愈。
国际糖尿病组织已将牙周病列为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原因是糖尿病引起糖代谢紊乱,导致机体组织,包括牙周软组织抵抗力下降,使寄生于口腔的细菌大量繁殖,促进牙周组织形成牙菌斑和感染发生。
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1、妊娠期糖尿病可使胎儿的死亡率增高。研究认为,胎儿的死亡率增高主要与孕妇的血糖水平升高有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能严格地控制血糖,并在妊娠的晚期加强对胎儿的监测,是可以降低胎儿死亡率的。
2、妊娠期糖尿病可形成巨大胎儿。妊娠期糖尿病多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期,此时胎儿的器官已经形成,因此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可导致其过度发育,从而形成巨大胎儿。
3、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胎儿畸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孕育的胎儿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畸形,如脊柱裂,脑积水,先天性,肛门闭锁等。
4、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新生儿黄疸。孕妇发生糖尿病后,可导致胎儿在宫内缺氧,并使胎儿体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引起红细胞增多症。患有红细胞增多症的新生儿,由于其体内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所以容易发生新生儿黄疸。
5、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生的婴儿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率是非糖尿病孕妇所生婴儿的6倍。该综合征的发生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未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导致胎儿高血糖有密切的关系。
儿童糖尿病是什么原因造成
儿童糖尿病,除了少数属成年人易发的2型糖尿病外,绝大多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亦即1型糖尿病。这些小糖尿病患者,大多在15岁以前发病;而12~14岁则为高发年龄。据调查,儿童期糖尿病人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5~7岁,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是与儿童进幼儿园或上学与外界接触机会增加有关。因为人群的交往增加了病毒感染的机会;另一高峰年龄是10~13岁,这与儿童进入青春期有关,因为儿童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性激素是胰岛素的拮抗激素。这种情况下,如再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就起了“扣扳机”的作用,于是就发生了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比欧美国家要低,与日本等亚洲国家相近,据统计我国每10万儿童中有6~9名罹患1型糖尿病。据从2000年国际内分泌大会获悉,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南低北高现象。秋冬季好发,春夏季较少。这种季节性特征提示儿童糖尿病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遗传基因加病毒感染,二者的结合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使胰岛β细胞遭到破坏,胰岛素分泌功能大为减弱。
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特点
儿童期糖尿病起病急骤,临床症状“三多一少”特别严重,往往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据研究,儿童糖尿病胰岛β细胞仅有正常的10%,血浆胰岛素与C-肽水平都很低,甚至完全缺失,而且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抗体均为阳性,说明胰岛β细胞受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较为严重。
酮症酸中毒是儿童期糖尿病最凶险的急性并发症,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发生率可达74。5%,要引起父母们高度警惕。
儿童糖尿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由于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血糖波动往往比较大,治疗上十分棘手,这就更需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经常带孩子去医生处就诊。
注重儿童糖尿病人的心理呵护
有位患儿的母亲对笔者说,她的14岁患糖尿病的女儿在家经常发脾气,也常为自己的疾病伤心哭泣。这说明糖尿病对孩子已经产生逆反心理,做父母的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
心理活动与躯体疾病,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这一概念现已不再有人怀疑。幼年糖尿病患者,往往怨恨自己得了糖尿病而认为与其他健康儿童不一样,从而变得多愁善感,忧伤沮丧,甚至个性孤僻不愿与人接近。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更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儿是生活在一个父母经常争吵和冲突的家庭气氛中,势必给患儿造成一种危机感,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病情恶化,因为精神上的压力,可能会导致糖尿病难以控制的地步。患儿有时会感到父母对他的厌弃,对他不关心,总之家庭中的任何不幸,对患儿可以说是“火上浇油”。可见一个和睦的家庭对患儿是至关重要的。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家庭都能做到注意关心患儿的疾病,父亲母亲每次都能陪同孩子去医院就诊。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正常的生活秩序,扩大和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放心地让他们上学读书,培养他们的各种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同疾病作斗争,提高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家庭成为孩子温馨的成长环境,父母成为患儿信赖的后盾和精神支柱,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病因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或发病的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异常和糖尿病的总称,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不良可以导致严重的母体和胎儿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目前研究表明,年龄,肥胖,种族,不良生育史和糖尿病家族史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1.年龄因素
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Vereellini等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其他学者还有较多的类似发现,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Berkovitz等发现,在孕24周前诊断糖尿病的孕妇中,30岁及以上的孕妇占63.7%,而孕24周以后诊断的仅占45.2%(P<0.01)。
2.肥胖
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目前衡量肥胖的指标常用体质指数(BMI),由于目前向心性肥胖越来越受到重视,腰围,髋围和腰髋比(waist-hipratio,WHR)已经成为重要的指标,特别是WHR,Jang等研究结果显示,BMI≥20.9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BMI≤19.1者的2倍,Berkovitz等研究发现,BMI>32.9的孕妇的糖尿病的危险是BMI于27.3~32.9组的2.82倍,是BMI<27.3者的3.82倍,Branchtein等对孕28周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的一项研究显示,WHR和腰围每增加1个标准差,前者为0.06,后者为8cm,血糖水平分别升高0.11mmol/L和0.13mmol/L,Zhang等以WHR 0.629~0.705为参考对妊娠前孕妇WHR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WHR 0.706~0.742组相对危险度为2.74,WHR 0.743~1.020组为4.02,该研究说明,WHR可能是妊娠期糖尿病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
3.种族
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4.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
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
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孕妇的2.0倍,5.8倍,8.5倍,22.5倍和23.2倍。
总之,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很复杂,而且这些因素与非妊娠期的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妊娠糖尿病的原因是什么
种族: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原因之一,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
年龄因素: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
肥胖: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妊娠期糖尿病原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原因
研究表明,年龄、种族、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生育史是造成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1、年龄因素: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Vereellini等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其他学者还有较多的类似发现。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Berkovitz等发现,在孕24周前诊断糖尿病的孕妇中,30岁及以上的孕妇占63.7%,而孕24周以后诊断的仅占45.2%(P0.01)。
2、种族: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3、肥胖: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1、可使胎儿的死亡率增高:研究认为,胎儿的死亡率增高主要与孕妇的血糖水平升高有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能严格地控制血糖,并在妊娠的晚期加强对胎儿的监测,是可以降低胎儿死亡率的。
2、可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生的婴儿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是非糖尿病孕妇所生婴儿的6倍。该综合征的发生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未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导致胎儿高血糖有密切的关系。
3、可形成巨大胎儿:妊娠期糖尿病多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期,此时胎儿的器官已经形成,因此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可导致其过度发育,从而形成巨大胎儿.
4、可导致胎儿畸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孕育的胎儿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畸形,如脊柱裂、脑积水、先天性、肛门闭锁等。
孕期糖尿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妊娠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有:
1、妊娠期糖尿病可使胎儿的死亡率增高。
研究认为,胎儿的死亡率增高主要与孕妇的血糖水平升高有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能严格地控制血糖,并在妊娠的晚期加强对胎儿的监测,是可以降低胎儿死亡率的。
2、妊娠期糖尿病可形成巨大胎儿。
妊娠期糖尿病多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期,此时胎儿的器官已经形成,因此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可导致其过度发育,从而形成巨大胎儿。
3、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孕育的胎儿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畸形,如脊柱裂、脑积水、先天性、肛门闭锁等。
4、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新生儿黄疸。
孕妇发生糖尿病后,可导致胎儿在宫内缺氧,并使胎儿体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引起红细胞增多症。患有红细胞增多症的新生儿,由于其体内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所以容易发生新生儿黄疸。
5、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生的婴儿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率是非糖尿病孕妇所生婴儿的6倍。该综合征的发生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未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导致胎儿高血糖有密切的关系。
6、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新生儿形成高胰岛素血症。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孕育的胎儿容易形成高胰岛素血症,该病症可使新生儿发生新生儿低血糖。
糖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提起母乳喂养的好处,很多新妈妈如数家珍:母乳喂养能为宝宝提供正常发育所需的营养,能提高宝宝免疫力,增进母子感情,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减少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几率等。不过,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不合理的营养结构和生活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孕妇受到妊娠期糖尿病的困扰。但别担心,这些糖妈妈们在分娩后也可给自己的宝宝喂上母乳。
其实,坚持母乳喂养,还可以降低糖妈妈们的血糖,减少胰岛素的应用,降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葡萄糖,母乳喂养女性体内的葡萄糖大量应用于提供产生乳汁所需要的能量和提供乳汁的最主要成分即乳糖合成的基质,因而母乳喂养可使血糖降低,可以减少分娩后胰岛素的用量。现有的研究多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产后哺乳可能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另有研究发现,对于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坚持母乳喂养两个月可将其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减半。
而对宝宝来说,母乳喂养还可降低日后发生肥胖、超重及糖尿病的风险。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女性异常的宫内环境可以增加子代肥胖、超重及糖代谢异常的风险;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期及青春期肥胖、超重及糖尿病的风险。
值得提醒的是,母乳喂养会降低血糖,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在喂奶前后可以适当吃一些小点心。另外,要定期去医院复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胰岛素的使用量。
妊娠期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区别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糖尿病患者合并妊娠者也在增加,另外,由于孕期糖尿病筛查的广泛开展,妊娠期糖尿病检出率也升高。今后妊娠合并糖尿病发生率会持续升高,患有糖尿病妇女的妊娠问题,会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基于此,本文就跟大家说说,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之间有什么区别?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确诊患糖尿病,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
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或发病的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异常和糖尿病的总称,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不良可以导致严重的母体和胎儿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目前研究表明,年龄、肥胖、种族、不良生育史和糖尿病家族史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1、年龄因素,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专家研究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其他学者还有较多的类似发现。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2、肥胖,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3、种族,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4、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