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药罐疗法比拔罐更有效

药罐疗法比拔罐更有效

药罐法是拔罐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以竹罐或木罐为工具,药罐法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风湿痛、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常用药罐法有何疗效新特点?

药罐法是拔罐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以竹罐或木罐为工具,药液煎煮后,利用高热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竹罐吸附于施术部位,这样既可起到拔罐时的温热刺激和机械刺激作用,又可发挥中药的药理作用,从而提高拔罐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选择不同的中草药。

具体操作方法是用特大号的陶瓷锅或一种特制的电煮药锅,先将中药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煎出药性后,将竹罐或木罐放入煎好的中药中,煮10分钟左右(一般可根据药性决定煮沸时间),再用镊子或筷子将罐夹出,迅速用干净的干毛巾捂住罐口,以便吸去药液,降低罐口温度,保持罐内的热气,趁热迅速将罐扣在所选部位,手持竹罐稍加按压约半分钟,使之吸牢即可。

本法的优点是温热作用好,可起到罐与药的双重作用,多用于风寒湿痹证。药罐法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风湿痛、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拔罐的由来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儿童同样适用。还称“拔罐子”。有火罐、气罐等。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选对穴位拔罐更有效

拔罐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技术,应用拔罐可以帮助人体调整代谢功能和内分泌功能,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而且具有易于观察罐内皮肤变化,便于掌握拔罐时间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家庭中。但是想利用拔罐疗法来调理和改善体质,首先需要选对穴位。

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根据保健的侧重点,每次选用3~4个穴位。用抽气罐或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1嗽为l疗程,2个疗程间隔5天。

选对穴位 拔罐更有效

1、 呼吸系统保健:大椎、风门、肺俞、尺泽、孔最。

2、 生殖系统保健:肾俞、关元、气海、命门、八麛、、八、秩边。

3、 消化系统保健:神阙、中脘、下脘、脾俞、足三里。

4、 月经失调保健:归来、血海、三阴交、气海、肝俞、胃俞。

5、 循环系统保健:身柱旭中、曲池、内关、阳陵泉、足三里、二阴交。

除此之外,人们在拔火罐时也要了解一些禁忌事项:如拔火罐时间不宜过长,过长可能会致拔罐部位的皮肤出现水疱,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另外,拔火罐后不宜立即洗澡,否则会导致皮肤破损、发炎等不良后果。

温馨提示: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拔竹罐减肥的原理大揭秘

拔竹罐的原理

拔竹罐也叫竹罐刺血疗法,属于刺血疗法的一种,千百年来一直是秘而不传的民间治病绝技。和以往的拔罐器具不同,中药竹罐采用纯天然的竹子进行拔罐,效果更好。那么为何要采用竹罐呢?

1、采用的竹罐多为内径和拇指大小差不多的竹罐,俗称“拇指罐”。

药罐内水蒸气冷却成水产生的负压要比“闪火罐法”大的多,但由于药罐的口径较小,皮肤凸入罐内较少,所以基本上没有疼痛的感觉、不会留下难看的印记,而且拔罐部位基本上不受限制。

2、使用竹罐刺血疗法治疗。

竹罐内的水蒸汽温度降低后凝结成水,就产生很强的负压,吸力更强,同时用来煎煮竹罐的中药具有去风、活血的作用,拔罐过程中可以延缓瘀血凝固的速度,以便瘀血顺利排出体外。

3、经中药煮过的竹罐是热的。

可以有效阻止血液的凝固,同时竹罐随着降温吸力是逐渐增加的,防止吸力增加过快使毛细血管过快充血而影响瘀血的吸出。

肩周炎拔罐治疗有效吗

药罐法:取肩周疼痛处的穴位。用直径4—10厘米的竹管。经药汁(透骨草、防风、川乌、草乌、荆芥、独活、羌活、寄生、艾叶、红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钟后取汁)。煮沸3分钟后,在所选择的治疗部位拔罐。病情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拔罐疗法是适宜家庭应用的治疗肩周炎的中医疗法,是利用各种罐子,使其内部形成负压后吸附于体表后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中医外治疗法。中医认为,它具有驱风散寒、除湿祛毒、温经通络、活血化淤、舒筋止痛的功效。拔罐疗法对肩周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通过拔罐疗法可有效的活血止痛,舒筋活络,从而达到疼痛性痉挛、松解粘连、恢复关节活动功能的目的。

在用拔罐治疗肩周炎期间,除应避免风寒侵袭、劳作过度,还应适量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减少肩部肌腱的粘连,逐渐恢复活动功能。对于症情复杂、诊断不清或拔罐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前往专业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上面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拔罐法治疗肩周炎,肩周炎拔罐治疗有效吗?当然是有效的,拔罐治疗方法属于中医疗法的一种,治疗具有针对性而且安全无任何副作用,像肩周炎这类的疾病就应该采取中医疗法,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中医拔罐能帮你戒烟

戒烟的作用在于经过戒烟治疗手段之后,患者对吸烟的兴趣减少、烟味感觉发生变化,感觉烟味变苦、变淡、有青草味、无味或感觉烟味冲、凶猛难以忍受等。有的患者经戒烟治疗后出现痰多、有的出现喉部干燥不适等异样感觉。大量临床研究成果证实 治疗后出现这种异常感越明显,则戒烟效果越好。

中医拔罐能帮你戒烟 中医古籍无戒烟的记载,但‘烟’为一种有毒物质,长期吸入导致机体一系列病理变化,阴阳失衡,升降失常和气血逆乱。

在众多的戒烟方法中,使用拔罐疗法戒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吸烟者多肝肾阴虚,主要症状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或可见阳瘘、遗精、少寐多梦、健忘、舌质红少苔、脉弦细。从中医角度看,针对这样的症状应该调补肝肾,育阴潜阳。

中医拔罐能帮你戒烟 拔罐取穴应取足少阴及足厥阴经穴为主,章门、行间、太溪、肾俞、水泉、肝俞穴。在上述穴位应用单罐法拔罐,玻璃罐及竹、陶罐均可,若用药罐方以育阴潜阳之方剂为佳,可辨证施用龙胆泻肝汤、六味地黄丸等剂留药。肝俞、肾俞穴可调补肝肾、生精益血。

中医养生之拔罐的预防保健

预防保健:

1.咳嗽拔罐疗法

主穴选定喘穴、肺俞穴;风寒咳嗽配风门穴;风热咳嗽配大椎穴。用闪火法拔罐,留罐8~10分钟(年龄较小的小儿罐内负压宜小,负压过大易伤患儿皮肤),小儿也可采用闪罐法,每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

2.颈肩综合征拔罐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在酸胀、麻木及疼痛的颈肩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外上缘处皮肤上涂抹适量跌打万花油,将火罐吸附于皮肤上,并于病变部位来回推动火罐,以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或紫黑色痧点为宜。走罐后采用三棱针在痧点局部点刺,选口径适中的火罐用闪火法在上述部位拔罐,留罐约10分钟,每处出血约 2~3毫升,隔日一次,5次为1个疗程。

3.膝关节炎拔罐疗法

可采用药罐疗法:将羌活、独活、防风、木瓜、桑枝、川断、牛膝、杜仲、艾叶、鸡血藤、川芎、当归各15克装入布袋内,加清水煮沸5分钟,再把小号竹罐投入药汁内煮10分钟,使用时用镊子夹起竹罐直接叩于患侧内、外膝眼及鹤顶穴处,每次15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拔罐是如何产生疗效的

拔罐疗法,古称“角法”,是指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晋代医学家葛洪着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到了唐代,就有了竹筒火罐的应用,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清代名医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外治大师吴尚先的《理瀹骄文》以及《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等对拔罐疗法的应用记载就更多更具体。

拔罐方法

拔罐的方法很多,如留罐法、闪罐法、走罐法、放血拔罐法、药罐法、针罐法、拔罐发泡法等。临床上根据病情选择使用,最常用的主要是前四种。留罐法是拔罐疗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将罐吸着在皮肤上停留5~15分钟,此法操作简便,可在家庭保健中使用。其他罐法操作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应由医生来选择使用。目前使用的罐具主要有玻璃、竹筒、陶瓷及抽气罐四种。玻璃罐清晰透明,便于观察,使用更广泛;抽气罐操作简便,宜于家庭使用,但因没有加热的作用,效果要差一些。

拔罐是这样产生疗效的

拔罐疗法的疗效原理从传统中医理论来说有三个方面: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现代研究揭示,拔罐疗法之所以产生疗效是因为:

1、负压作用

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淤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体溶血现象。机体在应对这种现象时,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自卫能力。

拔罐疗效

2、温热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

3、调节作用

通过局部的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调节神经系统,调节微循环,使患部皮肤淋巴循环加强,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活跃,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罐斑是什么

罐斑是拔罐后皮肤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常见的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疹子(丹痧),有的人还会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可持续一至数天。罐斑的产生与罐内负压、温度、留罐时间以及人体浅表毛细血管的分布、通透性、脆性、血小板数量等因素有关。多数医家认为,罐斑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是人体内部病理在体表的反映。

拔罐印子

《刺法灸法学》指出,罐斑出现水泡、水肿或水汽(在罐壁上挂满水珠,或起罐后有水流出),表示患者体内湿盛,或因感受潮湿而致病;罐斑起水泡呈血红或黑红,多表示久病,且湿中夹有血淤;罐斑现深红或紫黑色或丹痧,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表示有热毒证;罐斑现紫红或紫黑色,无丹痧和发热现象,多提示患有淤血证。罐斑表面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表示患有虚寒症;罐斑表面微痒或出现皮纹,表示患有风证;罐斑呈血泡色淡多属虚证;罐斑血色深红为有热,青色为寒凝血淤。

拔罐适合于什么症状

拔罐疗法的适应症很多,如感冒发热、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急性及慢性胃炎、胃神经痛、消化不良症;心律不齐、心肌供血不足;颈椎、腰椎痛,四肢关节痛;面神经痉挛麻痹、神经性头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痛经、闭经、盆腔炎;外科疮疡疖肿、多发性毛囊炎等。以上病症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和穴位,采用不同的拔罐法进行治疗。

月经期到底可以拔火罐吗

中医拔罐疗法又称“角法”,常拔罐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体内阴阳平衡。月经期间身体处于欠佳的状态,盆腔处于充血状态,会出现腰酸腰痛、小腹疼痛、乏力等不适感,这时本来就虚拔罐也是往外泄会更虚,并且易月经不调,延长月经时期。但平时拔罐有缓解痛经的效果。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在酸胀、麻木及疼痛的颈肩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外上缘处皮肤上涂抹适量跌打万花油,将火罐吸附于皮肤上,并于病变部位来回推动火罐,以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或紫黑色痧点为宜。目前常用的罐具种类较多,有竹罐、玻璃罐、抽气罐等。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月经期间能不能拔火罐的问题已经有所了解了。虽然拔火罐有缓解痛经的功效,但是可能会延长月经的时间,导致很多女性失血太多,本身就是贫血的性质,会容易晕厥。所以,我们在月经时期,最好不要拔火罐。

变异性哮喘咳嗽该怎么治疗

中医的疗法是对每位患者都能对症下药。大量的事实表明,中医治疗呼吸科患者疾病显示良好的治疗作用,特别显示出中医呼吸科在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

磁药叠加调节免疫疗法中的中医药罐:该疗法是用经过特殊方法炮制的地道天然药材以纳米提纯技术提取,将中医拔罐疗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即在局部或经络腧穴上,同特质药罐加以高压渗透,促使局部毛细血管张,使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灶,迅速带走炎性渗出物,增强肺泡及气管粘膜活性,自动修复病变组织,促进肺部微循环,解除呼吸道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减少痰液生成,促进肺部病变组织细胞的回复和再生能力。

变异性哮喘咳嗽该怎么治疗?我国中医治疗哮喘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希望患者选择适合自身的治疗方式早日治疗早日康复。

祛湿拔火罐预防哪些误区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拔罐疗法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拔火罐”是中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

对于中医来说,治疗像风湿关节炎这种湿气较重的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拔火罐,将湿气“拔”出来。

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因此可以起到调整身体状态、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效。同时,许多疾病也可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中年的筋骨疼痛,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中医用拔火罐的治疗风湿是有效的,但是要特别注意的,并不是所有的风湿患者都适合用拔火罐来治疗,在病人还有其他疾病或者处在特殊时期的时候,最好是让专业医生进行诊查后再进行,千万不要盲目的进行拔火罐!

以上就是祛湿拔火罐的误区,有的人觉得拔火罐时间越长效果更好,真的是如此吗,其实拔火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拔火罐的器械的大小,还有材质等要素进行一些操作,而且在拔火罐之后要注意千万不要洗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就是拔火罐之后洗澡,这样很容易造成皮肤感染的。

拔罐疗法是怎么发展的

拔罐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称之为“角法”,是一种用挖空的兽角(动物犄角)磨成有孔的筒状,刺破脓肿后以角来吸拔脓疮、吸除脓血的外治法。早在两千多年前,《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古人用“兽角”做成罐具治疗疾病的记载。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用牛角来治疗痈肿,鉴于当时此法盛行,若使用不当易造成事故,故书中特别强调要慎重选择适应症。

在唐代,拔罐工具有了突破性改进,人们掌握了竹筒的制作工艺,采用水煮吸拔的方法,最后发展成现今的水罐、药罐,大大丰富了拔罐疗法的内容。

到了宋金元时代,拔罐疗法的名称由“吸筒法”替换了“角法”,而使用竹罐;拔罐方法也进一步由单纯水煮的煮拔筒法发展为药筒法,即先将竹罐在按一定处方配制的药物中煮过备用,需要时,再将此罐置于沸水中煮后,乘热拔在穴位上,以发挥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然而,此时的药罐法,药物种类及用量均较少,是药罐法的开端。

在明代,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于吸拔脓血,治疗痈肿。在吸拔方法上,较之前代,又有所改进。用的较多的是将竹罐在多味中药煎熬后的汁液中煮沸直接吸拔,所以,竹罐又被称之为药筒,较之宋代的药筒法,无论是药物种类及剂量,还是使用方法方面,都有明显进步。

清以前,文献记载的诸多拔罐疗法,虽在罐具、吸拔方法、药罐等方面有所改良和提高,但在临床应用方面却不能脱离疗痈疮疡这类外科阳热实证。至清代,拔罐法有了更大的发展。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一次革新。竹罐尽管价廉易得,但吸力较差,且久置干燥后,易产生燥裂漏气。为补此不足,清代出现了陶土烧制成的陶罐,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词。其次,拔罐方法上有较大进步,拔罐部位上一改以往以病灶区作为拔罐部位,采用吸拔穴位来提高治疗效果。再者,拔罐疗法的治疗范围也突破了历代以吸拔脓血疮毒为主的界限,已从单一的外科发展到内科多种病症的治疗。

拔罐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1、 减压的作用

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 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2、 温热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

3、 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由于拔罐后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这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4、调和脏腑

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穴位通过以通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各种脏腑疾病。

5、疏通经络

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引作用,刺激体表的穴位及经筋皮部,而穴位及经筋皮部是与经络密切相连的。所以,拔罐能够疏通经络,使营卫调和,祛除经络中的各种致病的邪气,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得,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6、协助诊断

通过观察所有拔罐后体表的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

7、祛除病邪

拔罐疗法因为以负压吸拔体表的穴位,不公能够开腠理、散风寒,而且还能调整脏腑经络的作用,鼓舞人体的正气,也有助于体内致邪气的排出。

8、 双向调节

在临床取穴和拔罐方法都不变的情况下,拔罐疗法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相关推荐

哪类人群不适宜拔火罐

孕妇、妇女月经期、肌肉枯瘦之人、6岁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精神病、水肿病、心力衰竭、活动性肺结核、急性传染病、有出血倾向的疾病以及眼、耳、乳头、前后阴、心脏搏动处、大血管通过的部位、骨骼凸凹不平的部位、毛发过多的部位等,均不宜用拔罐疗法。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

拔罐操作的分类

拔罐方法是指将罐具吸拔在应拔部位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拔罐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以排气法分类 (1)火罐法 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排去空气。即借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去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而吸着于皮肤上,称火罐法。它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疾病均可采用。常用的有下列几种操作方法: 1)投火法:本法多用于侧面横拔位。操作时用软纸条稍折叠,或卷成纸卷(较罐的深度约长2cm),点燃后烧去3cm左右时,迅速投入罐内,在火旺时立即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住。 2)贴棉法:本法多用于侧面横拔位,但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

选对穴位拔罐更有效

拔罐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技术,应用拔罐可以帮助人体调整代谢功能和内分泌功能,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而且具有易于观察罐内皮肤变化,便于掌握拔罐时间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家庭中。但是想利用拔罐疗法来调理和改善体质,首先需要选对穴位。 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根据保健的侧重点,每次选用3~4个穴位。用抽气罐或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1嗽为l疗程,2个疗程间隔5天。 1、 呼吸系统保健:大椎、风门、肺俞、尺泽、孔最。 2、 生殖系统保健:肾俞、关元、气海、命门、八麛、、八、秩边。 3、 消化系

有些病更适合拔火罐

拔火罐是我国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古称“角法”,民间就有“针灸火罐,病好一半”的说法。 据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周仲瑜副教授介绍,拔罐疗法主要是通过机械刺激、负压和温热作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局部微环境,起到医疗和保健作用。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拔火罐治疗效果更好。 感冒 感冒了头昏、鼻塞、肩背酸痛,这时在肩膀和后背上拔上几个火罐,立时会感觉肩背松快、头脑清醒。 慢性咽炎 药物治疗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可要是时不时地在脖子前面的廉泉穴或天突穴拔上个罐,会让你迅速不那么“堵得慌”。 慢性鼻炎 在后背脊柱

哪些病用拔火罐治疗效果更好

拔罐疗法主要是通过机械刺激、负压和温热作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局部微环境,起到医疗和保健作用。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拔火罐治疗效果更好。 感冒 感冒了头昏、鼻塞、肩背酸痛,这时在肩膀和后背上拔上几个火罐,立时会感觉肩背松快、头脑清醒。 慢性咽炎 药物治疗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可要是时不时地在脖子前面的廉泉穴或天突穴拔上个罐,会让你迅速不那么“堵得慌”。 慢性鼻炎 在后背脊柱两侧的膀胱经第一侧线走罐治疗,效果非常好。 痛经 拔罐对寒湿凝滞型和气滞血淤型的痛经效果明显,可在腹部的中极、归来、天枢穴和

体内湿气重怎么办

在生活中,身体湿气重会导致机体出现很多的不适感的,因此,在对体内湿气的排出上,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为此,本文特为大家分享了几种能够有效缓解身体内湿气重的方法。 方法一: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 方法二:多运动。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身体湿气重的人在平时可以多参加一些运动,

拔罐减肥有效果吗

拔罐减肥有效果吗?拔罐减肥是通过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加强脾肾的功能,扶正祛邪来达到减肥的效果的。拔罐减肥是有效果的,若能配合其他如针灸、埋线、耳针等疗法则能取得更好的减肥效果。 拔罐减肥不仅可以瘦全身更能瘦局部 1拔罐减肥不仅可以辩证施治、调节整体,疏通经络,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取得全身减肥的效果;同时,拔罐减肥能够根据肥胖的位置选择局部取穴循经疏导,促进局部代谢,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正所谓:想瘦哪里就瘦哪里! END 拔罐减肥的操作及原理 1拔罐是将罐内空气抽出,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附皮

拔罐减肥有何副作用

坏处 1、拔火罐的时间和间隔,一点要好好把握,有的人因为享受这个过程,就经常拔火罐,结果把自己的皮肤搞的很糟糕,引起感染,而且造成皮肤重度瘀青。 2、对于某些带有炎症或者本身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来说,拔火罐不但无助,甚至会造成更强的破坏性后果。 3、拔火罐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切忌不要洗澡,不要着凉,否则无病也会引起疾病,更有甚者加重病情。 拔罐减肥坏处与副作用 1、拔罐后立即洗头、洗澡 拔火罐后会觉得全身轻松,精神很好。感觉洗个澡会更舒服,其实不然。 不少人认为拔罐后洗个澡,这样会让身体更舒服,事实上这是不正

拔火罐一般需要几分钟

拔火罐一般需要几分钟 拔火罐,可防病祛病。常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等。拔火罐要讲究技巧,尤其是讲究拔火罐的时间,稍有不慎,可能会损伤到皮肤。 有些人会因拔火罐而使皮肤受到感染,因为人们存在拔火罐时间上存在认知误区,认为拔火罐拔的时间越来越好,一拔就是个把小时,同时还认为非得拔出水疱,流出水来效果会更好。“把湿和寒气拔出来”的说法太荒唐。那么,拔火罐一般需要几分钟? 专家表示,火罐的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闪完到起罐不超过15分钟为

拔火罐能治面瘫吗注意什么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拔罐的应用: (1)留罐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一般留置5~10分钟;多用于风寒湿痹、颈肩腰腿疼痛。(2)走罐罐口涂万花油,将罐吸住后,手握罐底,上下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用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