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换老师的好与坏
幼儿园常换老师的好与坏
开学一段时间了,偶尔听到家长的交谈:“孩子升中班换新老师了,小班的老师怎么不跟着孩子升上来呢?孩子已经适应了老师的风格,老师也熟悉每个孩子的性格特征和爱好,这回一换新老师,孩子又该不适应了。”听了家长的话,使我这位新接班的老师有了更深的思考。针对家长的担忧,我们是这样做的。
幼儿园里的教师与孩子
1、“贴心提示”帮家长分析换老师的利与弊
我们在家园桥中很显著的位置创设了“贴心提示”专栏,向家长分析老师随着孩子升班的利与弊。
有利的方面是:老师比较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和脾气禀性,孩子也对老师的性格、喜好、工作方式、语速、态度等逐渐适应了,彼此交流起来更方便。老师也更能针对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
不利的方面是:老师的习惯、喜好、性格等都会影响到孩子,如爱唱的老师班上的孩子往往爱唱、会唱,喜静的老师班上的孩子往往相对安静、踏实一些。
2、尽快与幼儿建立感情,减少幼儿的陌生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父母家人之外,老师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之一。让孩子熟悉、适应不同特征的老师,也是一件好事,不至于三年下来,孩子仅受某一位老师的某一方面的影响。多换老师对孩子来说也是多接触榜样、多丰富自己经验的机会。
当然,对于性格外向的孩子来说,常换老师影响不是很大,而对于性格偏内向、胆小、适应慢的孩子则可能刚好相反,也许孩子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又出现摇摆不定的状况。对于这样的孩子,那就要借助原来的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让新老师与幼儿间相互认识与了解。这样做,既可避免让孩子受某位老师影响过深,也不至于令孩子因完全陌生而加大适应的难度。
3、及时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
新教师要精心准备家长会上的发言内容,让家长对你又信心,感受到你是一位育儿经验丰富、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很细致的一位好老师。
向家长坦诚的交流,告诉机长不管是否随着孩子一起升班,相信原来的老师都会尽可能地向新老师介绍孩子的长处,家长呢也要少说孩子不会做什么,给新老师和孩子留有互相发现、互相赏识的空间,避免先入为主的成见,干扰新老师对孩子的准确判断。
为了沟通的有效,可提前建立家长与新老师沟通的时间表,彼此熟悉情况后,老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有更多的了解,教育会更具针对性。
幼儿园老师的更换有利也有弊,熟悉的老师对每一位孩子的性格特点和脾气禀性都非常了解,教学起来会很方便。但是如果一直不换老师,孩子们会一直受到同一位老师的影响。所以幼儿园可以更换老师,但是要注意不要太过频繁,要照顾孩子的感受。
怎样消除宝宝上幼儿园的恐惧
1.入园前准备
a.带宝宝到将要去的幼儿园参观
让宝宝看看,幼儿园的院墙上画着什么;大门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如果有画,要给宝宝讲一讲,加深宝宝对幼儿园的好感。有些幼儿园允许参观,那就可以带着宝宝参观一番,并且告诉宝宝,这将是你要去的幼儿园,这里一切都很好,有很多玩具,还有很多的小朋友。这样可以缓解宝宝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感,也更容易进入幼儿园生活。
b.和宝宝一起做亲子游戏
这些亲子游戏最好是宝宝即将进入的幼儿园所要做的亲子游戏,爸爸妈妈带宝宝一起做这些游戏,能够让宝宝对幼儿园快速熟悉起来,也能让宝宝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因为妈妈会玩的游戏,老师也会玩。
c.培养宝宝独立自理能力
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妈妈在家要训练宝宝学会自己吃饭,不挑食,学会自己脱裤子上厕所。这样宝宝进入幼儿园之后,即便老师在生活细节上照顾不周,宝宝也能很好地适应。
d.安排好宝宝的作息
宝宝在家的时候,妈妈也可以有意地按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宝宝的活动。如帮助宝宝建立适宜的午睡习惯,一般幼儿园的午睡安排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半。早上入园时间为8时左右,晚间睡眠时间最好不要晚于9时。
e.在家中建立必要的规则
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如饭前洗手、玩完玩具放回原处等,不要让宝宝在家中随心所欲、毫无规则意识,否则孩子入园后,面对幼儿园的各项要求会无所适从。
f.让宝宝学会用语言表达愿望
宝宝在家的时候,跟父母交流可能不用说话,仅仅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就能让父母明白他的需要。但到幼儿园以后,有些表情和动作就难以被老师或同伴理解,以至宝宝的愿望得不到满足,会使他们感到委屈,从而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因此,要告诉宝宝在幼儿园有什么需求要主动跟老师说。另外,父母对孩子说话时,也要尽量清楚、礼貌、语气温和,发音准确,不要用叠音字。
g.培养宝宝与人交往的能力
从宝宝入幼儿园起,就标志着集体生活的开始。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宝宝将与许多小伙伴一起生活。因此,父母应教宝宝学会关心他人,与同伴分享玩具与食品,体验交往的乐趣,帮助和安抚身处困难环境的人。平时有空家长也可有意为宝宝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宝宝在具体的交往环境中学会与人交往。
2.正确的情绪疏导
a.表现出积极态度
爸爸妈妈早上送宝宝去幼儿园,与宝宝的告别应该简短亲切,如果父母犹豫或延长他们的告别时间,宝宝跟父母就更难分开(但是一定不能偷偷溜走,否则宝宝可能对父母失去信任)。把宝宝交给老师后,微笑着搂一搂他,精神勃勃地走出门。就算感到伤感,父母也不要说:“我想你。”当然,宝宝在哭,父母要硬着心肠走出教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会帮助宝宝很快平静下来。如果宝宝确实很难安顿下来,父母可以征得老师同意,下午早一点儿来接,或第二天早上在教室多待一会儿。
b.为宝宝建立安全感
因为分离能触发被抛弃的感觉,因此在送宝宝去幼儿园的第一个月,父母应该尽可能保持孩子的生活有规律。家庭应避免旅游,不要换新保姆。在送宝宝去幼儿园的路上,讲清楚要去哪儿,什么时候会回来接他,如父母可以说:“你和老师、小朋友待在一起的时候,妈妈去上班,你吃完晚饭我就来接你。记住,妈妈和爸爸一定来接你。”父母可以考虑留下一些东西,如一条围巾或一块手绢给孩子,作为将会来接他的一个具体的提示。
c.接纳宝宝的负面情绪
宝宝哭闹着不想去幼儿园,爸爸妈妈首先要让自己平静下来,千万不要着急。爸爸妈妈要对宝宝的负面情绪表示接纳,如“哦,我知道了,宝宝不想去幼儿园”,“我能感觉到你现在很不高兴”等。接下来爸爸妈妈可以问问宝宝不想去幼儿园的原因,但不要直接问“你为什么不想去幼儿园?”因为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语言发展有限,可能无法直接回答这样的问题。爸爸妈妈可以问“宝宝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宝宝最喜欢幼儿园的哪个小朋友或者哪个老师?”“宝宝不喜欢谁?”等等,用这样聊天的方法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在幼儿园的不开心,也帮助孩子疏导心里的负面情绪。
如何让孩子更好接受幼儿园
改变孩子不良习惯,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做事,学会自理,自己穿衣,刷牙。多带孩子去公园玩耍,与其他小朋友多接触,而不是孤僻的站在大人后面。
不能用反面语言警告他。孩子哭闹不能用“再闹告诉你老师”或“把你送到幼儿园就不接你回来”的话。要告诉孩子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很多玩具,有亲切的老师,让孩子从心底不害怕幼儿园上学。
学会“狠心”放下。孩子刚去幼儿园都怕和家人分开,怕丢下她,一交给老师就又哭又闹。孩子是父母心头肉,听到哭难免心疼,可即便是这样也要忍着。要相信没我们在身边老师也定能照顾好孩子,更要知道我们所做是为他好。
放学后和孩子多谈心。接孩子回家后可以问问他吃了什么饭,玩什么玩具,学的舞蹈或早操可以教爸妈。和孩子一起做学校的舞蹈,叫他小老师,满足下他的小小虚荣心。
告诉老师孩子各方面情况。把孩子的身体情况还有生活习性告知老师,让老师全面掌握孩子情况后加以指引,好的表扬,坏的改正。
多参加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无论我们工作再忙,也是为了孩子,有时间就要多陪陪孩子。参加幼儿亲子活动,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回家后再和他玩,让孩子喜欢上学校这些活动。
对孩子不吝啬夸奖。孩子课后作业陪他完成,做的好表扬他,做的不好,鼓励他下次加油。让他对学习有兴致。比如说孩子今天说同学们都和他玩,就夸奖他真棒,很受欢迎,让孩子更快的融入到幼儿园群体中。
当宝宝遭遇幼儿园冷暴力
入园后,面对宝宝的成长,家长会遇到新的问题,本文我们就来看看当孩子在幼儿园遭遇“冷暴力”后,家长们如何处理?
或许在家里,孩子诉说老师总是赞扬其他小朋友而忽略了他的存在,甚至有的孩子直接就说老师对其不理睬,接送孩子的你或许也“看到”老师对孩子不热情,冷若冰霜,作为家长,可能有点气愤,不过家长要冷静对待,应该分清楚是自己多疑还是事实确实如此。
孩子就读某幼儿园的张先生说:“现在幼儿园的管理很完善,老师的素质也很高,幼儿园哪里来那么多冷暴力?我估计是家长太注重了自己的孩子,所以神经比较敏感,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要到幼儿园了解实情,不要轻信小孩的说话,有时候小孩不是老实人。”
既然家长到幼儿园是为了了解实情,究竟是找孩子的老师谈还是找园长?广州开发区第一幼儿园邓老师说:“家长不要一来到幼儿园就立即去领导那里告状,这样会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压力,增加心理负担,有可能这样不能解决问题,教师日后会拿孩子发泄,老师不是圣人,老师也会有情绪的,弄不好,不存在‘冷暴力’的真出现了。”
对此,专家认为,如果出现了冷暴力的情况,家长可以直接找老师的领导谈谈,但是说话的口吻要委婉一点,反映情况要客观和客气一些,不能感情用事,而话里带刺,话中带气对问题的解决是无济于事的。
“有的家长是蛮不讲理的,确实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反映问题不客观,也不尊重老师,老师与家长不能平等地对话。如果有的家长真认为幼儿园存在‘冷暴力’的情况,而且跟老师沟通都不奏效之后,对老师的答复不满意,我的看法是最好退园或者转园,换一个新环境,这或许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专家说道。
如何预防集体中的“冷暴力”?
一、加强幼儿园管理。幼儿园出现冷暴力,“一定是管理上出了问题,如果老师素质高,他们敬业爱岗,哪有孩子受到冷落?因而加强幼儿园内部的管理尤其重要,要重视对全体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素质,让员工多一点爱心、耐心和善心,让孩子们在大集体的怀抱里感到温暖。”
随后,某园长讲述了发生在其幼儿园的感人故事。一个天生十一个手指的小朋友被其他幼儿园拒收,后来转到该园,在老师和同伴的关怀下成长了,“这证明我们幼儿园有爱心,孩子生理上的缺陷不是拒收和拒绝关爱的理由,如果幼儿园不加强管理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和内在的素质,哪能让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健康成长?”
二、家长多跟幼儿园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感情。荔湾区艺术幼儿园李园长认为,教育是双向的,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亚于幼儿园,
所以要预防冷暴力,家长也要跟幼儿园有一定沟通,家园配合是最理想的方式。家庭的氛围要好,如果家庭教育跟幼儿园教育不协调就很难提高孩子的素质和能力,比如孩子在家里老是被宠爱,成为“小霸王”,什么东西都跟人家争吵,屡教不改,
如果在幼儿园更甚,老师拿其没办法,那么所谓的“冷暴力”就有可能出现了,家长要多点教育为人处事的道理。此外,平时家长要多点跟幼儿园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感情,让老师喜欢家长,让家长对老师放心,将“冷暴力”扼杀在摇篮中。
三.孩子要学习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一个孩子遭受到老师的冷暴力,或多或少都跟孩子自身的言行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活泼、乖巧、乐于助人、团结同伴的孩子一般不会让老师忽略的,因而家长要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比如孩子要懂得分享、谦让、合作、帮助、尊重别人等等,这些为人处事的原则要教会孩子,让孩子赢得老师和同伴的喜欢,冷暴力从何谈起?
对孩子,请多一点宽容
其实,要防止出现幼儿园冷暴力,仅仅是家长多跟老师沟通以及家长提高孩子的素质外还远远不够,冷暴力的出现归根到底出在老师身上,老师是主体,是问题产生的内因,外因可能是孩子顽皮或者家长误解老师等等,但是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
如果老师心态端正,对孩子和家长宽容一点,那么再“顽皮”的学生和再“刁蛮”的家长也不会掀起很大的波澜,因而幼儿园加强师资和师德的培养和员工的管理尤其重要。
作为老师,请多一点宽容吧,孩子都是很敏感的,对老师的看法尤其重视,多一句表扬,就多一份希望;孩子又是天真活泼的,甚至顽皮的,这都是天性,无法改变的,如果老师多投入一点心思,在幼儿园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长大后,他们一定会记住老师那灿烂的微笑和温情的说话,而不是冷眼和忧愁。
一位年轻的母亲这样诉说:“我娃娃3岁,今年才上幼儿园,我发现一位老师,对我娃娃没什么感情,因为每次都看到她在和其他娃娃说话,我娃娃总是说老师从来不跟她说话,对着其他小朋友就微笑,如果看到她的时候就露出不高兴的样子,当家里人想了解清楚事情,提及那位老师的时候,娃娃感到很害怕似的,老是躲避。
其实,这是孩子遭受了身边人的“冷暴力”!留意一下生活,在小区,有家长反映孩子向同一小区生活的老人打招呼对方却不理不睬,孩子困惑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而在家里,有些父母对孩子感情冷淡,殊不知,这不知不觉地导致了家庭“冷暴力”的出现,大人却毫无觉察……这期我们聚焦儿童集体生活中的冷暴力现象,下期将视角转向家庭和儿童公共活动场所的冷暴力,敬请垂注!
名词解释:冷暴力
冷暴力,顾名思义,它首先是暴力的一种,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其表现范围很广,主要表现在家庭、工作单位及学校等,直接造成了许多的社会悲剧,本文讨论的是幼儿园老师对孩子使用“冷暴力”的问题。
“冷暴力”表现
1.冷漠型:大人无视孩子的存在,对孩子漠不关心。
2.教训型:大人高高在上,一味批评,教育变教训。
3.威胁型:大人动辙以吓唬、威胁的语气来批评孩子,如:“你再不遵守纪律,我就让***妈接你回家。”“你再打别的小朋友,打110,让警察来抓你……”
4.嘲讽型:大人对经常违纪的、打骂同伴的孩子冷嘲热讽,如:“你这个坏蛋,干吗老是打人?再打人就给我滚出去”。
5.孤立型:大人对孩子进行不公正的孤立。比如,孤立他,让同伴都不和他玩。
6.控制型:有的教师和家长习惯于发号施令,严密监视小朋友的一举一动,使孩子绝对服从他们的意志和愿望。
为什么会出现“冷暴力”?
老师素质问题
梁主任:我们幼儿园做得很好,不会有涉及到“暴力”或者“冷暴力”的事情出现,我认为,如果有些老师对孩子使用了“冷暴力”,可能是跟师德教育和老师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老师的素质不好,幼儿园的师德教育不落实,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原因复杂
朱园长: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有老师的原因,比如有的老师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低,不懂孩子的心理。其二,导致老师出现“冷暴力”,也有来自家长的压力,
比如很多家长比较苛刻,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而且不尊重老师,甚至对老师出言不逊,你不尊重老师,老师会对你的孩子怎样呢?其三,老师所在的幼儿园气氛很差,管理不到位,待遇比较低,人际关系缺少和谐,那么老师的工作热情就大打折扣了。
“冷暴力”对孩子有什么伤害?
引发“深度惩罚”
曾红台:幼儿园冷暴力是对孩子的精神惩罚。如果老师对孩子冷暴力,那么同伴也会仿效,集体孤立遭受冷暴力的孩子,这就引发了“深度惩罚”。
抗拒教育
彭园长:如果孩子遭遇了“冷暴力”,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心理阴影很大,经常闹情绪,那么他不喜欢上幼儿园,不喜欢老师,变得敏感多疑,抗拒家长和老师的教育。
变相惩罚
邓老师:伤害孩子的有心理上的,也有生理上的,心理上是主要的,比如对自信心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这种伤害看似比较隐蔽,其实质是对孩子精神的虐待,是对孩子的一种变相惩罚。
家长对上早教班的误区
误区一:最好的老师和早教机构等于最好的早教
在生活中,很多年轻父母认为最好的早教就是让孩子进入最好的幼儿园和找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常常看到很多年轻父母为了给孩子寻求一个好老师和幼儿园而四处奔波。家长们认为,最好在孩子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为孩子找到一位好的老师和幼儿园才是早教的关键所在。对此,呼和浩特红黄蓝亲子园嘉茂分园园长苗长喜表示:"每个老师和教育机构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但是这个'好'未必真的适应你的孩子,作为父母要好好思量什么样的才是最适合孩子的,适合的才是好的。父母在早期教育中,不要一味地追求最好的学校。想培养出一个健康出色的孩子,仅仅有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家长应该有正确的早教意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误区二:把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角色让给老人和学校
很多母亲在休完国家规定的产假后,就不得不回到了工作岗位。孩子很小只能托付给老人和保姆,在进入幼儿园前,所受到的教育是不正规不科学的。老人对孩子往往溺爱有加,凡事以包办代替为主,导致孩子缺乏生活能力,生活范围的局限性导致在入园后显示出缺乏社交能力、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游戏的现象。某幼儿园老师表示: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的言行和榜样力量在日后是任何一位好老师、好学校都无法代替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老师,因而父母一定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早教中来,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误区三:早期教育是灌输知识和技能培训
家长在潜意识中往往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思想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有了不切合实际的高期望值。他们将孩子的早期教育简单化为早期的智力开发。把一些超前的背诵、计算、识字等知识灌输给孩子。这也被一些家长作为孩子聪明与否的评判标准。幼儿的健康成长所需要的不仅是识字、计算,还有怎样做人、怎样与人相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是幼儿更加需要的。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生活是最好的学习内容。
宝宝睡着磨牙的原因是什么
磨牙是指在睡眠中,上下牙齿不由自主的磨动,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这个在学龄前儿童是非常常见的,大概有5%-30%的孩子会有磨牙症,磨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目前原因也不是特别的清楚,主流观点跟以下因素有关,第一条是精神压力,紧张和焦虑会造成磨牙,大家说小孩子有什么压力呢?其实孩子紧张、生气,上幼儿园、换老师、换班级,父母吵架,都可以造成他的紧张和压力。第二个原因就是牙合的因素,牙合咬合不佳,有时候是牙合的畸形,缺牙,牙齿的过度萌出,都可能造成夜磨牙。第三条是其他的因素,比如说睡眠障碍,消化功能紊乱,耳部感染等也可以造成磨牙。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肚子里有虫,或者是缺钙跟磨牙有关。孩子老磨牙怎么办呢?学龄前儿童我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随着年龄增长磨牙症会消失,但是大一些的孩子,或者反复磨牙,早上起来会说头疼、耳朵疼、嚼东西疼的时候,就要看牙医了,看看是不是有咬合的不好,可能需要调磨,另外特别频繁磨牙的孩子,可以定制一个牙合垫,睡觉时带在下颌的牙齿上,来保护咬合面的作用。
孩子上幼儿园哭闹的原因
孩子上幼儿园哭闹的原因环境陌生
如果一个成年人被绑匪带到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周围也没有认识的人,谅你是彪形大汉心里也会发虚。孩子被送到幼儿园的心情也正是如此。没有去过的地方,没有认识的人,刚刚拉着自己小手的爸爸妈妈忽然撒手离开。恐惧感和不安全感让他忍不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自理能力差
在幼儿园,孩子衣服要自己穿,饭菜要自己吃,上厕所要自己脱裤子擦屁屁,玩具要自己整理……对于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而言,去一个什么都要自己动手的幼儿园,跟下地狱没有什么分别。
家长溺爱
在幼儿园门口,每天都上演着多场生离死别式的哭戏。其实只有生离,没有死别。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和大人依依不舍的深情,总感觉这生离比死别还要凄惨。
老师太严厉
如果孩子不是因为以上三个原因而哭闹,那么问题有可能出现在老师身上。孩子还小,不懂事也是情理之中。但有些老师,特别是新老师,为了树立威信整顿秩序,就会板起一张脸。胆小的孩子容易被吓哭,第二天也不敢去幼儿园了。
对家长过分依赖,不喜欢幼儿园的学习环境
当宝宝因为这个原因啼哭时,家长要给宝宝讲幼儿园的好处,有很多玩具可以玩,有很多小朋友可以做游戏等等。让宝宝知道幼儿园老师像妈妈一样。这样宝宝的哭闹会慢慢减少。
身体不舒服,有感冒等症状
当宝宝生病了,身体不舒服,上幼儿园很容易哭。这时候老师要及时让宝宝回家,嘱咐家长给宝宝看好病再来上幼儿园。
与其它小朋友闹矛盾
当宝宝和其他小朋友玩时闹矛盾了,受委屈会哭起来。这是很普遍的事,也是宝宝在幼儿园发生哭闹的主要原因。这是老师应该耐心安慰宝宝,并调节好孩子之间的小矛盾。
受到老师批评
如果宝宝受到老师批评,即使知道错了,也会哭的。这时老师应该换个方式教育宝宝,以比较慈祥的态度去告诉孩子错在哪,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突然想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
有时在幼儿园午休时,宝宝会突然想起陪她(他)一起睡觉的家里人,而身边只有小朋友和老师。宝宝会因为难受而哭起来。老师应像妈妈一样耐心安慰宝宝,哄哄她(他),让她(他)安然入睡。
与小朋友比赛输了或某项成绩不好
当幼儿园里举行绘画或唱歌等比赛时,宝宝没有获奖或不如别的小朋友好,这时宝宝会伤心的哭起来。老师应该把奖项设定的公平一些,只要参与就有奖。这样能让宝宝容易接受。
宝宝上幼儿园哭闹怎么办做孩子的思想工作
在送幼儿园之前,就应该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多给孩子讲讲入园的必要性,以及幼儿园有意思的地方。比如说:小朋友长大后都要去幼儿园;幼儿园有好多玩具,还有好多小朋友,大家可以一起玩;幼儿园的老师还会领小朋友做游戏,学写字等等。
与关系好的小朋友作伴
可以和孩子平时一起玩的小朋友约好,选择一起入园,最好能在同一个班。这样孩子在幼儿园还有个熟悉的人,不会感到太陌生,两个孩子有个伴就都能很快的适应新环境。每天一起接送,既能帮助孩子结交要好的朋友,还能吸引孩子去幼儿园。
家长要态度坚定
每个孩子在刚入园时都会舍不得离开家长,会有“爸爸妈妈不要我了”这样被抛弃的感觉,于是哭闹着不愿意去。这个时候家长的态度要坚定,既然已经决定了就要坚持。无论孩子怎样哭闹,家长都不要心软而改变主意,否则孩子就会觉得这样哭闹是有用的,以后再想送去就更难了。家长要知道这是每个孩子必经的过程,要坚持送孩子去,走的时候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下午下班就来接你,你要乖乖地听老师的话。”时间长了,孩子就慢慢适应了。
刚入园早点接孩子
刚入园的孩子都会因为和父母的分离,以及环境和周围人的不熟悉,产生分离焦虑。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慢慢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刚开始选择早一点接孩子。比如说:幼儿园五点接孩子,前几天家长可以睡醒午觉就把孩子接回来,过几天三点接,再过几天四点接,这样慢慢地增加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循序渐进直到孩子完全适应为止。
及时表扬和鼓励
小孩子也需要家长的肯定,需要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家长每天要多与老师沟通,对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表现要了如指掌,抓住好的方面及时表扬和鼓励。比如说:听老师说今天妈妈走后,宝宝没有哭,宝宝真是长大了,真棒!希望宝宝以后每天都能这样;今天宝宝游戏得了第一名,爸爸妈妈真为你感到骄傲等等。当宝宝在幼儿园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以后就会积极地去幼儿园的。
多和孩子沟通
家长平时要多以请教的口吻跟孩子沟通,对孩子所说的内容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比如说:让孩子讲一讲幼儿园每天发生的趣事;讲一讲在幼儿园都吃的什么饭;老师都教了什么知识;讲一讲自己有几个好朋友;最后告诉孩子明天晚上还要给爸爸妈妈讲哦!当孩子觉得自己可以把幼儿园每天的新鲜事讲给父母听时,孩子会有一种成就感,也会增加他对幼儿园的兴趣。
怎样让宝宝爱上幼儿园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
对于要上幼儿园的宝宝来说,最大的恐惧就是离开所有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所以要提前带宝宝到幼儿园参观玩耍,让他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
现在多数幼儿园在正式开学前都会举办幼儿园开放日活动,这时最好带宝宝去玩,一方面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熟悉幼儿园的各个层楼布局,让幼儿知道洗手间在哪里、课室在哪里、宿舍在哪里;要喝水、要上厕所怎么办;另一方面,让幼儿熟悉园里的人,教他们都有哪几位老师,尽量带宝宝认识这些老师。如果有其他小朋友参加开放日活动就更好了,可以让小朋友互相认识,一起玩耍。
在入园前,有条件的可以多点带宝宝去幼儿园玩。让宝宝和老师一起玩,熟悉之后,家长就可以趁宝宝和老师玩的时候离开一阵子,让宝宝慢慢习惯离开家长和老师玩。多到幼儿园玩几次,等到开学时将宝宝交给他熟悉的老师,见到认识的小朋友,宝宝就不会有恐惧感了。
带上宝宝熟悉的玩具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宝宝来说,也许开学时他认识的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少,幼儿园里面的各种东西都比较陌生。这种情况,就可以让他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能够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一段时间后,再考虑不再带玩具。
父母与老师经常沟通
如果入园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孩子还是有强烈的害怕和抵触情绪,父母要及时与孩子和老师沟通,找出具体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困难,或受了批评,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或找出做错事的原因,教育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难,承认并改正错误,做一个坚强的孩子。
孩子如何适应幼儿园换老师
幼教福利较低尤其是很多民办的幼儿园老师
工作量大每个幼儿园老师每天要面对二十多个幼儿,时时刻刻要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需要做的事情十分琐碎。
压力大,要求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高度关注,所以对老师的要求也是不断地提升。
更好地发展有些老师把幼师作为跳板,锻炼能力的平台,一旦时机成熟则换去更好的地方工作。
结婚生子很多幼教老师都是18~22岁的年龄段开始工作,工作几年后会结婚生孩子。
管理要跟上
彭园长(海珠区名都幼儿园):现在的老师要走幼儿园也留不住,也有少数幼儿园因为某些原因“炒”老师。作为管理者,我们更多的是要在管理上下工夫,以人为本,多关心老师的生活和情绪变化,一旦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帮助解决。
激励培训老师
陈园长(花都区教师进修学校幼儿园):以前的家长会对换老师特别不理解,情绪波动特别大,我们就会鼓励老师和家长多沟通,但首先是让老师多和孩子接触,多观察孩子的变化,让孩子觉得新老师很爱他们,这样再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就很方便了;而对于留住老师,我们会采取激励机制,每个老师的工作能力表现是和工资挂钩的,而我们区今年实行了双休制度,老师的流动性大大减少了。最重要的是我们会每个学期为老师进行培训,除了基本的技能技巧,连礼仪方面也包含在内。
理解现在的老师
陈妈妈(孩子6岁,曾就读于天河区宝艺幼儿园,已毕业):我挺能理解老师的,工资那么低,快和保姆一样了,但是比保姆还辛苦那么多,而且都年轻,作为女性要结婚生孩子,这都是人之常情。幼儿园换老师没什么关系,因为它就是带孩子玩的地方,但是上了小学就最好不要换了。
我们都不适应
周妈妈(孩子5岁,就读于海珠区菩提幼儿园):首先我觉得自己就很难适应新老师,新老师要经过试用期才能正式工作,还不知道老师的水平什么样,根本不放心把孩子放在她手下管。其次孩子心理上也要重新去熟悉适应老师,如果是内向一点的小孩适应能力就更慢了。
关键看孩子心态
刘妈妈(孩子4岁,就读于番禺区惠源幼儿园):老师流动后的适应没有多大关系,主要是看孩子自己的适应能力如何,之前孩子换了老师,我问他有没有不适应,他说:李老师走了,还有韩老师,我喜欢韩老师啊。之后韩老师走了,我问他现在的感受,他就说:没关系,我也喜欢陈老师,陈老师现在在就好了。我发现儿子很“见异思迁”,总是不断地转移注意力,所以对我和他来说,换老师不是大事。
剖析——
在随机调查了解中,发现多数民办幼儿园,老师流动频率是该园总人数的1/3~1/4,每个学期跳槽5~6个是正常的,有的老师工作了一两个星期就走了,更“狠心”的是连招呼都不打,第二天上学孩子们就看不到老师了。
有些家长为此特地给孩子转园,即便不了解新的幼儿园,也不要刚交的学费,勇敢地为孩子重新选择,但是家长们却不知道,这间新的幼儿园是否适合孩子的成长呢?园长介绍招生幼师时所需要的条件:
专业要对口,幼师毕业(具备基本的弹、唱、说、跳、画能力),有经验优先。
形象要好,端正大方,对孩子有爱心、耐心、细心(简称“三心”)。试教期间更注重此方面。
注重老师的人格魅力和素质。
幼儿园是为家长和小朋友服务的,所以家长不必担心新来的老师不够资格,没有以前的老师优秀,你只是不了解她而已,等相处之后,说不定还会得到意外收获。
除了让家长放心之外,幼儿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减少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提高待遇要给幼师比较可靠的社会福利保障,严格规定民办园的聘任制度和用工制度,保障幼师的合法权益。
加强学习幼儿园可以为老师提供深造和继续学习的机会,通常采取的形式有:定期请专家来园指导,开办讲座或个别交谈的形式指导老师的工作;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后对本园的老师进行培训;人员交流,即进行园与园之间教师的交流、合作和互助。
温馨提示——
家长遇到这种问题该如何面对?根据老师和家长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心态要端正从相反的方面想,换老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以帮助孩子提高适应能力,以后进入社会还要适应很多事情。在幼儿园,老师也只是最多带三年,以后终究是要换各种不同的老师。
配合老师的工作及时地与新老师沟通,告诉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习惯,有哪些过敏的药物等等。
帮助孩子度过不适应有些孩子性格内向,对于刚刚适应的老师要走表现出极大的反应,他们可能会哭闹不想去幼儿园,这时家长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关于变化的小故事,当孩子听到别人和自己有类似的经历,他们也能很开心地生活、玩耍,孩子对新老师的恐惧和不适应就会减少。
不要轻易转园很多家长看到自己喜欢的老师走了,就把孩子转到其他的幼儿园,即使父母们对新幼儿园了解甚少。这里面包含很多不利的因素:新幼儿园未必有旧的好;给孩子转园,孩子还要重新适应新老师和新环境,这对于他是更大的挑战,这对于小班的孩子的身心发展尤其不好,会增加他的不安全感;很多幼儿园的费用交了之后是不给退的,这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不划算的开支。
后记——
谁来改善这一切?
很多家长都能理解幼儿园老师待遇低、工作量大的现状,但谁又能改善这一现状?我国《教师法》“待遇”一条规定: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社会力量办学的教师,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这意味着幼儿园老师不能享受津贴的保障,而且现今大多数幼儿园是社会力量办学,很多老师的权利是没有法律来保护的。这必然导致了老师流动的趋势,尽管一些老师在离职的时候连招呼也不打,这种行为极其恶劣,但是更让我们关注的是《教师法》该作如何的完善,幼儿园该对老师如何进行人性化的管理?这恐怕是根本原因。
幼儿园老师更青睐这些家长
入园前 做好充分准备的家长
宝宝总有一天要走上社会,而幼儿园就是他们面对的第一个社会。所以在宝宝入园前,要给他做好心理准备、生理准备,以及一些学习工具,这样,宝宝老师教起来很方便。
· 心理准备
1.认识幼儿园:宝宝第一次接触幼儿园,对其一无所知。所以家长要和宝宝讲一讲幼儿园是什么样子,减少宝宝陌生感。注意不要过分夸大幼儿园,以免宝宝有心理落差,觉得你是在骗他。
2.熟悉环境:平时有空就带宝宝去幼儿园看看、转转,听听里面小朋友唱歌,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兴趣。
3.减少依恋感:入园前,在家中给宝宝一些独处的机会,培养其独立性,减少宝宝对家长的依恋感。
4.结交新朋友:带小朋友接触别的小朋友,鼓励他们和别人交流、玩耍,分享食物和玩具。平常也可以请些小朋友来家里玩。
· 自理能力
1.自己饮食:幼儿园老师虽然会给刚入园的宝宝喂食,但是毕竟老师少孩子多,必然有照顾不到的地方。所以在入院前让宝宝能自己吃饭喝水。
2.自己穿衣服:入园前要训练宝宝自己解扣子、扣扣子。因为如果不会自己穿衣服,那么就只能等老师来帮忙,宝宝非常容易着凉。
3.学会大小便:一岁半以后的宝宝就可以训练大小便了。所以入园前要教会宝宝控制大小便,同时在想要上厕所时能及时通知大人。建议让孩子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4.培养作息习惯:进入幼儿园之后,上学放学都要规定时间。所以父母要让宝宝在家作息时间和幼儿园一致,这样在入园后,宝宝不会有不适应的情况。
5.培养社交能力:要让孩子适应和别人共处,同时还要培养孩子语言能力,有问题或者有要求的时候,能向老师说出来。
· 入园物品
因为幼儿园不可能准备宝宝所有日常物品,所以要给宝宝准备一些东西,比如书包、衣服、鞋子、手帕、玩具等等。注意刚开始不宜给宝宝带书籍或者可拆卸的玩具,以免宝宝不方便整理。
宝宝入园后 仍不忘记责任的父母
虽然把宝宝托付给幼儿园,但是父母还是宝宝最佳的老师。所以,即使入园,也不能放松对宝宝的教育,这次类父母也受到老师的青睐。
√ 宝宝入园后也不忘记责任
把宝宝送进幼儿园主要是为了让他能和其他同龄人,一起学习知识、熟悉生活常识、培养交往技巧等等。但是幼儿园依旧不能取代父母,当孩子出现厌食、打人、说谎等问题的时候,不能直接丢给老师,而是积极和老师配合,制定应对方案。
√ 适当放松管理信任孩子
在幼儿园里,孩子能学到很多生活技能,学会怎么与人相处、怎么表达自己的意愿。而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家长要给与足够的信任,不要过多询问幼儿园细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帮他分析情况,而不是一手包办,直接教他规避问题。
√ 不指望老师和妈妈一样
不要希望老师能和妈妈一样,能忍受宝宝的无理取闹,给他无私的爱。而且老师毕竟要照顾那么多孩子,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而且这种样子也会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会对他马首是瞻,不是所有水果都让他先吃,知道友情需要用心交换,而不是从天而降。
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父母
入园几个月,孩子也逐渐适应这种生活,是不是以为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呢?其实不然,孩子入园之后依旧有很多事情,需要家长去完成。
1.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不是学科性教育,所以很多时候会有一些家长都要参与进去的亲子活动。比如六一儿童节、元旦,以及父母开放日,家长都要积极参加,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而且还能了解到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配合老师,给宝宝最好的教育。
2.不要总是贬低老师
在宝宝入园后,老师和家长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所以二者必须互相信任和理解,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老师,以免孩子失去对老师的信任。比如孩子说:“今天我画的画很好看,但是老师没给我贴上墙展览。”此时切不可说那是老师偏心,而应该说:“老师在等下次画的更好看的画。”之后可以在私下里向老师反应孩子的情绪。
3.鼓励孩子在幼儿团的进步
孩子在幼儿园会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唱歌、跳舞。当孩子回家向你展示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孩子感觉,幼儿园生活非常棒,加深对幼儿园的情感。如果孩子不适应幼儿园,就可以主动提问:“今天老师教了你们什么?”。当孩子说不喜欢幼儿园时,要及时转移其注意力,避免再谈幼儿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