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及分类
阴道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及分类
未完全明确,常并发于VIN。与发病相关的因素有:性百播疾病,如尖锐湿疣、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一Ⅱ)感染、淋病、梅毒等;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尤其是其高危型,如HPV-16型,巨细胞病毒感染;外阴慢性皮肤疾病,如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上述因素均与该病发生有关。
2分类外阴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标准目前有两种,一种是国际妇产科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FIGO)分期法,另一种是国际抗癌协会(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UICC)分期法。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目前国内多采用FIGO分期法(表29-1)。
表29-1 外阴癌分期(FIGO,2000年)
FIGO肿瘤范围
O期原位癌
I期肿瘤局限于外阴或外阴和会阴,肿瘤最大直径≤2cm
IA期肿瘤直径≤2cm伴间质浸润≤1cm
IB期肿瘤直径≤2cm伴间质浸润>1cm
Ⅱ期肿瘤局限于外阴或外阴和会阴,肿瘤最大直径>2cm
Ⅲ期肿瘤浸润尿道下端,或阴道,或肛门
ⅣA期肿瘤浸润膀胱黏膜,或直肠黏膜,或尿道上段黏膜;或固定于盆骨
ⅣB期任何远处转移,包括盆腔淋巴结转移
注:浸润深度措肿瘤临近最表浅真皮乳头的表皮一间质连接处至浸润最深点
为什么会得皮肤癌
(一)流行病学
皮肤癌的发病率地域差异性很大,澳大利亚南部地区发病率最高,占全部恶性肿瘤的一半以上,发病率高达650/10万,年龄标准化发生率为每年555/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达67%,即到70岁为止,每3个人中就有2个人要发生皮肤癌。这可能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有关。在美国的高加索人中,皮肤癌的发病率达到165/10万,是我国发病率的100倍以上。据美国癌症协会报道,皮肤癌占美国每年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近1/3.估计其发病率超过800000例/年。到2000年,美国每年新增皮肤癌病例约70万人,有2100人死于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据估计,能活到65岁的美国白人中,40%~50%至少要患一次皮肤癌。我国为皮肤癌低发国家,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发病率男性为1.3/10万,女性为1.0/10万。
(二)危险因素
皮肤癌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阳光暴晒。其他病因包括电离辐射、遗传易感性(着色性干皮病、白化病)、砷接触史,曾经有梅毒或烧伤而导致的慢性皮肤溃疡史,还有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等。光化性皮肤损害作为一个致癌因素在皮肤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大约90%的皮肤癌发生于经常暴露于阳光的部位,中波紫外线(UVB,波长280~320nm)与皮肤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而长波紫外线(UVA,波长320~400nm)只能使皮肤变黑;短波紫外线(UVC,波长0~290nm)被大气臭氧层吸收,不能够到达地球表面,与皮肤癌的发生无关。某些遗传情况如着色性于皮病、白化病和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等发生非恶性黑色素瘤皮肤癌的危险性增高。免疫抑制同样也是发生鳞状细胞癌的危险因子,特别是在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经常接触砷、柏油、沥青者皮肤癌发病率增高。有慢性皮肤损害(烧伤、瘢痕、放射线电离辐射、瘘管、性病肉芽肿、梅毒、麻风等)的皮肤癌患者,40%以上在病程中出现转移。金发璧眼白皮肤人种是皮肤癌高危人群,而有色人种皮肤癌患病率低,黑色人种皮肤癌发病率最低,因为黑人皮肤中的黑色素可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损伤,即使处于相同的地理环境,白种人发生皮肤癌比非白种人高45倍。人类乳头状病毒(HPV)在疣状瘤、退行性丘疹、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和皮肤原位癌中均有发现,HPV16和甲床的鳞状细胞癌相关。HPV感染和其他的致病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皮肤癌发生,是皮肤癌的潜在致病因子。
(三)发病机制
紫外线照射、基因突变、免疫抑制和感染是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发病的主要因素。紫外线产生的光化作用改变了细胞DNA的结构,破坏了淋巴细胞表面的活性抗原结构,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紫外线的B光谱(波长290~320nm)可妨碍朗罕细胞和T细胞处理抗原的能力,而且可以介导p53基因的突变,在皮肤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p53在正常的角化细胞中极少表达,而在基底细胞癌和附近受辐射损伤的表皮中可检测出p53基因的突变型,鳞状细胞癌也有p53基因突变。着色性干皮病患者迟早要发生皮肤癌,皮肤白化病同样也与皮肤癌的发生有关,光化性角化病、化学性角化病、大细胞棘皮瘤、放射性皮炎、增殖性红斑、黏膜白斑、软骨皮炎、退行性发育丘疹病、皮脂样痣、汗孔角化病、角化棘皮病、纤维上皮瘤等均是皮肤癌的癌前期病变。免疫抑制在皮肤癌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如器官移植术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淋巴网状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非黑色素性皮肤癌的发病率增高,特别是在暴露于阳光辐射下的部分,可能与产生抑制性T细胞及其他抑制因子有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与皮肤癌的发生也有关系。
皮肤癌有哪几种类型
症状
1、鳞状细胞癌往往由角化病、粘膜白斑及其它癌前疾病转化而成。生长较快,早期即形成溃疡。有的呈结节样或菜花状,向深部侵犯较小,基底可移动;有的呈蝶状,向深部浸润较明显,破坏性大,常累及骨骼。鳞状细胞癌常伴有化脓性感染,伴恶臭、疼痛。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作者遇一头部巨大鳞状细胞癌,其恶臭无比,脓性分泌物较多,易出血;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其发病部位以粘膜皮肤连接处鳞状细胞癌发展最快,粘膜发病者更容易转移。
2、基底细胞癌起病时常无症状,初期多为基底较硬斑块状丘疹,有的呈疣状隆起,而后破溃为溃疡灶改变,不规则,边缘隆起,似火山口,底部凹凸不平,生长缓慢。转移者极少,先发生边缘半透明结节隆起浅在溃疡,继之渐扩大,可侵蚀周边组织及器官,成为侵蚀性溃疡。
3、鳞状细胞癌以30~50岁年龄多发,基底细胞癌50岁以上多发。前者发病快,常在短期内快速生长;后者缓慢。鳞癌好发于下唇、舌、鼻、外阴、多发于皮肤粘膜交界点、溃疡边缘高起、红硬、呈环状、菜花样外观,周边炎性反应显著,多有区域淋巴腺肿大。基底细胞癌好发于眼眶、内眦、鼻、颊、前额、手背;溃疡边缘呈蜡状、结节形、卷起,包有的呈黑色,炎性反应轻微或无,转移极少,主要向深部组织浸润。
鳞状细胞癌的发病原因
1.紫外线照射、放射线或热辐射损伤;
2.化学致癌物:如砷、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煤焦油、木馏油、石蜡等;
3.病毒感染:特别是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30和33型感染;
4.某些癌前期皮肤病:如日光角化病、黏膜白斑、砷角化病;
5.某些慢性皮肤病:如慢性溃疡、慢性脊髓炎等;
6.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皮肤病如着色性干皮病、白化病等患者本病发病率较高。
皮肤癌有哪些表现
1.鳞状细胞癌往往由角化病、粘膜白斑及其它癌前疾病转化而成。生长较快,早期即形成溃疡。有的呈结节样或菜花状,向深部侵犯较小,基底可移动;有的呈蝶状,向深部浸润较明显,破坏性大,常累及骨骼。鳞状细胞癌常伴有化脓性感染,伴恶臭、疼痛。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患者头部巨大鳞状细胞癌,其恶臭无比,脓性分泌物较多,易出血;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其发病部位以粘膜皮肤连接处鳞状细胞癌发展最快,粘膜发病者更容易转移。
2.基底细胞癌起病时常无症状,初期多为基底较硬斑块状丘疹,有的呈疣状隆起,而后破溃为溃疡灶改变,不规则,边缘隆起,似火山口,底部凹凸不平,生长缓慢。转移者极少,先发生边缘半透明结节隆起浅在溃疡,继之渐扩大,可侵蚀周边组织及器官,成为侵蚀性溃疡。
3.鳞状细胞癌以30~50岁年龄多发,基底细胞癌50岁以上多发。前者发病快,常在短期内快速生长;后者缓慢。鳞癌好发于下唇、舌、鼻、外阴、多发于 皮肤粘膜交界点、溃疡边缘高起、红硬、呈环状、菜花样外观,周边炎性反应显著,多有区域淋巴腺肿大。基底细胞癌好发于眼眶、内眦、鼻、颊、前额、手背;溃 疡边缘呈蜡状、结节形、卷起,包有的呈黑色,炎性反应轻微或无,转移极少,主要向深部组织浸润。
阴道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与化学药物治疗。1.手术治疗 0期:单侧外阴切除。 I期:外阴广泛切除及病灶同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II期:外阴广泛切除及双侧腹股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Ⅲ期:同Ⅱ期或加尿道前部切除与肛门皮肤切除。 Ⅳ期:外阴广泛切除、直肠下段和肛管切除、人工肛门形成术及双侧腹股沟、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癌灶漫润尿道上段与膀胱粘膜.则需作相应切除术。2.放射治疗外阴鳞癌虽对放射线敏感,但外阴正常组织对放射线耐受性差,使外阴癌灶接受剂量难以达到最佳放射剂量。但由于放疗设备和技术的改进,放疗副反应已明显降低。外阴癌放疗指征为:①不能手术或手术危险性大的,癌灶范围大不可能切净或切除困难者。②晚期病例先行放疗,待癌灶缩小后,行较保守的手术。③复发可能性大的,如淋巴结(+)、手术切端癌细胞残留,病灶靠近尿道及直肠近端,既要保留这些部位,又要彻底切除病灶看,可加用放疗。放疗采用体外放疗(60Co、直线加速器或电子加速器)与组织间插植放疗(放射源针60Co、192Ir插入癌灶组织内)。3.化学药物治疗 抗癌药可作为较晚期癌或复发癌的综合治疗手段。常用药物有阿霉素类,顺铂类,博莱霉素,氟尿嘧啶和氮芥等。为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也可采用盆腔动脉灌注给药。
皮肤癌的症状
1、鳞状细胞癌往往由角化病、粘膜白斑及其它癌前疾病转化而成。生长较快,早期即形成溃疡。有的呈结节样或菜花状,向深部侵犯较小,基底可移动;有的呈蝶状,向深部浸润较明显,破坏性大,常累及骨骼。鳞状细胞癌常伴有化脓性感染,伴恶臭、疼痛。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作者遇一头部巨大鳞状细胞癌,其恶臭无比,脓性分泌物较多,易出血;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其发病部位以粘膜皮肤连接处鳞状细胞癌发展最快,粘膜发病者更容易转移。
2、基底细胞癌起病时常无症状,初期多为基底较硬斑块状丘疹,有的呈疣状隆起,而后破溃为溃疡灶改变,不规则,边缘隆起,似火山口,底部凹凸不平,生长缓慢。转移者极少,先发生边缘半透明结节隆起浅在溃疡,继之渐扩大,可侵蚀周边组织及器官,成为侵蚀性溃疡。
3、鳞状细胞癌以30~50岁年龄多发,基底细胞癌50岁以上多发。前者发病快,常在短期内快速生长;后者缓慢。鳞癌好发于下唇、舌、鼻、外阴、多发于皮肤粘膜交界点、溃疡边缘高起、红硬、呈环状、菜花样外观,周边炎性反应显著,多有区域淋巴腺肿大。基底细胞癌好发于眼眶、内眦、鼻、颊、前额、手背;溃疡边缘呈蜡状、结节形、卷起,包有的呈黑色,炎性反应轻微或无,转移极少,主要向深部组织浸润。
阴道鳞状腺癌是什么
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
药物治疗: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需要外照射加近距疗法的联合治疗。Perez等对165例阴道癌病人随访7.6年,发现行联合放疗的62例病人盆腔控制率是66%,单用外照射或近距疗法的13%病人盆腔控制率31%。资料表明:足够的放射剂量对肿瘤的控制很重要。许多学者都强调对原发肿瘤的照射剂量至少7000~7500cGy。
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整个盆腔的照射剂量是2000cGy,对子宫旁的照射外加3000cGy。外照射联合间隙及腔内照射释放到肿瘤的最小剂量是7500cGy。
手术治疗: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的部分病人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治愈。
3.Ⅲ期和Ⅳ期阴道鳞状细胞癌
化学治疗(放疗):
Ⅲ期和Ⅳa期阴道鳞状细胞癌通常体积较大、高浸润性病变,包括大部分阴道或整个阴道壁以及达盆壁、膀胱或直肠。标准的治疗是放射治疗,但极少达到满意的效果,盆腔肿瘤的控制也不到1/2。
所有病人要求外照射,如有可能尽量加近距疗法。Perez等推荐的外照射的剂量是5500~6000cGy,联合间隙和腔内使释放到肿瘤的总剂量达7500~8000cGy。
对于Ⅳb期阴道鳞状细胞癌只能姑息治疗,多柔比星(阿霉素)联合顺铂治疗有明显疗效。对于直肠阴道瘘或膀胱阴道瘘的Ⅳ期阴道癌病人可以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盆腔去脏术,并行直肠下段吻合术、尿道移位及阴道重建术。
阴道鳞状细胞癌的转移途径
外阴癌患者常并发外阴色素减退疾病,其中仅5%—10%伴不典型增生者可能发展为外阴癌;其他如外阴受慢性长期刺激如乳头瘤、尖锐湿疣、慢性溃疡等也可发生癌变;外阴癌可与宫颈癌、阴道癌合并存在。现已公认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乳头瘤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与外阴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转移途径1.直接蔓延 肿瘤直接蔓延到尿道、会阴体、阴道、肛门和外阴对侧区域,晚期可侵犯趾骨、直肠和膀胱。2.淋巴转移 初期转移到腹股沟浅淋巴结,再到腹股沟深淋巴结,由此进入盆腔淋巴结,如髂内、髂外、闭孔淋巴结,最后可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癌灶一般转移至浅淋巴结后,才至深淋巴结。诊断检查根据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不难。早期常被患者本人及医务人员忽略而漏诊,应仔细检查外阴部。若有可疑应及时作活组织检查,确诊后再予治疗。采用1%甲苯胺蓝涂抹外阴病变皮肤,待干后用1%醋酸液擦洗脱色,在蓝染部位作活检,或借用阴道镜观察外阴皮肤也有助于定位活检,以提高活检阳性率。
鳞状细胞癌有什么临床症状
患有鳞状细胞癌有什么症状?鳞状细胞癌初起为暗红色,质硬,高于皮面的结节,以后表面的角质层脱落出现红色的糜烂面,伴有渗血、渗液,病灶渐渐扩大。生长较快,早期即形成溃疡。有的呈结节样或菜花状,向深部侵犯较小,基底可移动;有的呈蝶状,向深部浸润较明显,破坏性大,常累及骨骼。鳞状细胞癌常伴有化脓性感染,伴恶臭、疼痛。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巨大鳞状细胞癌,其恶臭无比,脓性分泌物较多,易出血;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其发病部位以粘膜皮肤连接处鳞状细胞癌发展最快,粘膜发病者更容易转移。
鳞状细胞癌大部分发生在慢性溃疡、粘膜白斑、着色性干皮病等基础上。好发部位为眼睑、鼻、唇、颞、颊、额、四肢,包皮、龟头、躯干也可发生。与基底细胞癌相比,鳞状细胞癌发展较快,易出现转移。据统计,下肢皮肤癌发生转移的较多,其次为手背部和面颈部,血行转移罕见,肺脏为最常见的转移脏器。基底细胞癌损害发展缓慢,一般极少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也无远处转移。
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在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典型的皮肤病,常常困扰着我们身边的人们,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烦恼,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患有鳞状细胞癌应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并且要在生活中做好护理,以免症状加重给人们带来更为严重的危害。
鳞状细胞癌常见于头颈部,为坚硬淡黄色或黄白色斑块,略微隆起,边界不清,似硬斑病样,可长期保持完整,最后发生溃破。
一旦患上鳞状细胞癌,应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
什么是皮肤癌的常见症状
1.鳞状细胞癌往往由角化病、粘膜白斑及其它癌前疾病转化而成。生长较快,早期即形成溃疡。有的呈结节样或菜花状,向深部侵犯较小,基底可移动;有的呈蝶状,向深部浸润较明显,破坏性大,常累及骨骼。
鳞状细胞癌常伴有化脓性感染,伴恶臭、疼痛。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患者头部巨大鳞状细胞癌,其恶臭无比,脓性分泌物较多,易出血;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其发病部位以粘膜皮肤连接处鳞状细胞癌发展最快,粘膜发病者更容易转移。
2.基底细胞癌起病时常无症状,初期多为基底较硬斑块状丘疹,有的呈疣状隆起,而后破溃为溃疡灶改变,不规则,边缘隆起,似火山口,底部凹凸不平,生长缓慢。转移者极少,先发生边缘半透明结节隆起浅在溃疡,继之渐扩大,可侵蚀周边组织及器官,成为侵蚀性溃疡。
3.鳞状细胞癌以30~50岁年龄多发,基底细胞癌50岁以上多发。前者发病快,常在短期内快速生长;后者缓慢。鳞癌好发于下唇、舌、鼻、外阴、多发于皮肤粘膜交界点、溃疡边缘高起、红硬、呈环状、菜花样外观,周边炎性反应显著,多有区域淋巴腺肿大。
基底细胞癌好发于眼眶、内眦、鼻、颊、前额、手背;溃疡边缘呈蜡状、结节形、卷起,包有的呈黑色,炎性反应轻微或无,转移极少,主要向深部组织浸润。
阴道鳞状上皮癌吃什么药
西医治疗方法
1.Ⅰ期鳞状细胞癌
(1)化学治疗(放疗):Ⅰ期阴道鳞状细胞癌通常采用放射治疗,许多学者建议对于小的比较表浅的肿瘤单用近距疗法即可。Perez等比较22例单用近距疗法的Ⅰ期阴道癌与27例采用外照射和近距疗法联合的Ⅰ期病人的存活相似。对于直径小于2cm而厚度小于0.5cm的肿瘤采用腔内圆柱管型治疗,对整个阴道黏膜的释放剂量是6000到7000cGy,对肿瘤释放的剂量外加2000~3000cGy。如果病变厚度大于0.5cm、位于一侧阴道壁,采用单个平板间隙植入物可以增加深部的剂量并限制阴道黏膜的过多的放射剂量,释放到阴道黏膜的放射剂量是6000~6500cGy,肿瘤组织的剂量增加1500~2000cGy。较大较厚的肿瘤应采用外照射和近距疗法联合治疗,首先给予外部远距疗法缩小肿瘤的体积,外照射范围应包括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然后给予近距疗法对肿瘤释放高剂量的射线。当肿瘤侵犯到阴道的下1/3时,其照射范围应扩大到内侧腹股沟淋巴结,开始时整个盆腔的治疗剂量是1000~2000cGy,子宫旁组织的放射总剂量达5000cGy,然后近距疗法照射使肿瘤的总剂量达7000~7500cGy。
(2)手术治疗:对于Ⅰ期阴道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从现有有限的资料看,手术治疗与放疗的治疗效果相似。Davis等报道了25例单用手术治疗的Ⅰ期阴道癌病人的5年存活率是85%,而14例单用放射治疗病人的5年存活率是65%。
Ⅰ期阴道鳞状细胞癌的手术适应证:病变部位在阴道的上1/3,有子宫的病人,可以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根治性阴道上端切除术。以前曾行子宫切除的病人,可行根治性阴道上端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位于阴道后壁上端的病变由于直肠远离阴道后壁而易于手术切除,而阴道的整个前壁与膀胱较近,手术较困难。如手术切缘及淋巴结阴性,则不用辅加放射治疗。根治性阴道切除术通常要求经腹会阴联合进路。进腹后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行快速冰冻切片诊断,如淋巴结阳性则没有手术的必要,如淋巴结阴性则行像宫颈癌一样的双侧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2.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
药物治疗: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需要外照射加近距疗法的联合治疗。Perez等对165例阴道癌病人随访7.6年,发现行联合放疗的62例病人盆腔控制率是66%,单用外照射或近距疗法的13%病人盆腔控制率31%。资料表明:足够的放射剂量对肿瘤的控制很重要。许多学者都强调对原发肿瘤的照射剂量至少7000~7500cGy。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整个盆腔的照射剂量是2000cGy,对子宫旁的照射外加3000cGy。外照射联合间隙及腔内照射释放到肿瘤的最小剂量是7500cGy。手术治疗: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的部分病人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治愈。
3.Ⅲ期和Ⅳ期阴道鳞状细胞癌化学治疗(放疗):Ⅲ期和Ⅳa期阴道鳞状细胞癌通常体积较大、高浸润性病变,包括大部分阴道或整个阴道壁以及达盆壁、膀胱或直肠。标准的治疗是放射治疗,但极少达到满意的效果,盆腔肿瘤的控制也不到1/2。所有病人要求外照射,如有可能尽量加近距疗法。Perez等推荐的外照射的剂量是5500~6000cGy,联合间隙和腔内使释放到肿瘤的总剂量达7500~8000cGy。对于Ⅳb期阴道鳞状细胞癌只能姑息治疗,多柔比星(阿霉素)联合顺铂治疗有明显疗效。对于直肠阴道瘘或膀胱阴道瘘的Ⅳ期阴道癌病人可以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盆腔去脏术,并行直肠下段吻合术、尿道移位及阴道重建术。Tjalma报道的55例原发性阴道癌中,FIGOⅠ期27例,Ⅱ期12例,Ⅲ期6例,Ⅳ期10例。其治疗个体化,根据当时的医疗状况、病人的年龄、肿瘤的分期、肿瘤的大小及部位而定。适合手术的采取手术治疗,病变大而手术不能切除干净的先手术治疗,凡是肿瘤未完全切除的或切除的淋巴结有转移病灶的术后行辅助放疗。
67%的病人行手术治疗,33%的病人行放射治疗,7例病人术后行放射治疗。21例治疗后复发,其中19例是阴道或盆腔复发。55例病人中,19(35%)例死于本病,4(7%)例死于其他疾病,2(3%)例病人复发后仍存活,30(55%)例仍存活而无复发病灶,认为影响预后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病人发病时的年龄及肿瘤的大小。通过手术有治愈可能的是FIGOI期病人、少许Ⅱ期病人及行去脏术的Ⅳ期病人。很少有对阴道癌仅用手术治疗的医院,在1980~2000年,21家研究中心共报道6138例病人,其5年存活率是47%,10年存活率是42%。17个研究中心的一半以上的病人采用放射治疗,其5年存活率I期为68%,Ⅱ期为48%,Ⅲ期为34%,Ⅳ期为19%。4个研究中心的一半以上的病人仅采用手术治疗或术后辅助放疗。5年存活率为Ⅰ期77%,Ⅱ期为52%,Ⅲ期为44%,Ⅳ期为14%。在手术组I期病人占42%,而放射治疗组Ⅰ期病人占19%。由于Ⅱ~Ⅳ期病人采用手术治疗的较少,很难制订手术的方式。对于Ⅱ~Ⅳ期病人常规采用近距放疗加外照射的联合治疗,当放疗后中心病变复发时采用手术治疗。对于侵犯阴道壁外极少的Ⅱ期病人可按一期病人处理。由于Ⅳ期病人预后较差,一般采取姑息治疗,当病变是中心性无转移,尤其出现膀胱阴道瘘或直肠阴道瘘时应行盆腔去脏术。因此,Ⅰ~Ⅱ期病人采用术后放疗预后会较好。
鼻咽癌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①EB病毒感染
研究表明,EBV 感染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大部分角化鳞状细胞癌和几乎所有未分化的鳞状细胞癌都有EBV 的存在。全世界大部分人在儿童时期均感染过EBV,但只有少部分人成年后有鼻咽癌的发生。EBV致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机体免疫系统对EBV感染的控制作用及EBV逃避机体免疫应答的机制,是研究的重点。
机体免疫系统对EBV 感染的控制作用主要通过细胞免疫来实现,近几年研究表明,EBV不仅能感染B淋巴细胞,还能感染T和/或NK细胞,并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I 。
②环境与饮食
环境因素也是诱发鼻咽癌的一种原因,在广东调查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镍的含量较低发区高,在鼻咽癌患者的头发中镍的含量亦较低发区高。动物实验表明:镍能1促进亚硝胺诱发鼻咽癌。也有报道说,食用咸鱼及腌制食物是中国南方鼻咽癌高危因素,且与食咸鱼的年龄、食用的期限额度及烹调方法也有关。
③遗传因素
鼻咽癌病人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如居住在其他国家的中国南方人后代仍保持着较高的鼻咽癌发病率,这提示鼻咽癌可能是遗传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