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安全用药的几个方法
老年人安全用药的几个方法
1、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老年人应尽量少用药物,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疾病治疗。老年人因衰老产生的改变和疾病之苦,有些可以通过饮食(低脂、少盐、少糖、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和生活方式(起居有序、心情愉快、适当体力和脑力活动)的调整,以及不良习惯或危险因素(吸烟、酗酒、偏食、肥胖等)的纠正,达到身体健康、减少病痛、延缓衰老的目的。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保持乐观心态,防病于未然往往胜过吃药。
2、选用药物忌品种过多
老年人因多病,治疗时用药的品种也较多,约1/4老年人同时服用4~6种药,因此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也较大,约15%,且发生率与用药种数成正比。多种慢性病综合治疗时,用药品种应少而精,一般不超过5种。尽管老年人患病时可并发多种病症,但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用药。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症的治疗药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适当兼顾其他方面的药物。谨防出现服药一大把,样样病都一起治的现象。
3、掌握最低有效用药剂量
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和体质情况而定。由于老年人对药物耐受力差、个体差异大、半衰期延长,对老年人用药剂量必须十分慎重。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为成年人的3/4,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应当是成年人剂量的1/2或3/4作为起始剂量。为慎重起见,对老年人的用药最好从小剂量开始,如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则可更准确地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
4、选择适宜的用药时间
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老年人一般都患有健忘症,常常忘了服药或不按时服药,为防止这一情况,老年人应当在家属、亲友的协助和监护下用药。按医嘱服药是提高疗效和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
5、选择简便、有效的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是一种简便、安全的给药方法,应尽量采用。急性疾患可选择注射、舌下含服、雾化吸入等给药途径。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适当选择剂型与包装,从各方面注意,便于给药方案的落实,必要时给予指导或监督。选择便于老年人服用的剂型。有些老年人吞服片剂或胶囊有困难,尤其是剂量较大或药物种类较多时更难吞服,可能时选用颗粒剂。
6、遵从医嘱忌有病乱投医
有些老人凭借自己“久病成医”的经验,不经确诊就随便用药或加大用药剂量,这种做法对体质较差或患多种慢性病的老人尤为危险。有的老年人看别人用某种药治好了某种病便效仿之,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及病症的差异。老年人得病,长期、慢性是其特点之一,因此易出现乱投医现象。那些未经验证的秘方、单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酿成药物中毒,添病加害。建议大家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尽量去医院看医生,先弄清楚病情,再对症下药。
7、不要轻信广告宣传忌滥用补药
体弱的老年人可适当辨证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很可能适得其反。还有的老年人听信广告用药,今天见广告说这种药如何如何好,便去药店买来这种药吃,明天又听说那种药如何如何,便又改用另外一种药,药品种不定,多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起毒副作用。
老年哮喘安全用药大集合
哮喘急性发作时,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影响正常活动,需要及时用药快速缓解症状,宜随身携带短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以便按需使用,因为此类药物起效快,疗效明显。例如沙丁胺醇每次吸入100~200微克或特布他林每次吸入250~500微克等,每天以不超过3~4次为宜。
但是如果开始发作时症状就很严重,或者开始发作时症状虽较轻,但经吸入治疗无效,甚至症状继续加重,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取得医师指导,切莫自行增加吸入剂量和次数,以致延误治疗和引起不良反应。
因为这类药只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而哮喘急性发作时既有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又有气道过敏性炎症现象。使用短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固然可以使痉挛的平滑肌迅速舒张,使喘息症状得到快速缓解。
但是如果病情重,单用本类药物效果就不明显,自己随意增加用量则十分危险,因为靠不断增加吸药次数和频率或许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是气道过敏性炎症不断加重,最终形成严重气道阻塞,可能突然出现哮喘重危发作,抢救不及而威胁生命。
另一方面β2受体激动剂的疗效超过一定量时,疗效不会随用量的继续增加而进一步提高,相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会随用药量增加而发生率增高。该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震颤、心悸、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和高血压等。
老年人对β2受体激动剂的敏感性差,更容易造成因自觉无效而重复过量用药和连续用药时间过长,而且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和冠心病,前述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加重病情。
因此一定要掌握控制自己用药量并及时与医师联系的原则。口服型β2受体激动剂如特布他林片(每次2.5毫克,每日3次)和丙卡特罗片(每次25~50微克,每日3次)等,使用也很普遍,但是起效较吸入型慢,发生不良反应较多,宜慎用。
部分老年哮喘应用吸入型激动剂效果不明显,或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采用吸入异丙托溴铵(每次20~40微克,每 6小时1次)。虽然起效较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慢,但作用维持时间较长。老年人如有前列腺肥大或青光眼应慎用。
老年人如何做到用药安全
选剂型和给药途径
以口服为主,并选用适合老年人服用方便的药物剂型,如液体剂型,在口服给药时,应注意老年人常常因为便秘而使用泻药,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在给药途径上,以口服及静脉注射为主,因为老年人局部血液循环差、肌肉萎缩等原因,皮下及肌肉注射时药物吸收差。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出现退行性减退,对于药物的清除能力也有所下降,因此应适当延长给药间隔。在病情缓解后治疗药物应及时减量,并适时停药。
选药物
老年人由于其特有的病理生理状况,使用药物治疗时,尽量使用无毒性或毒性低、不良反应少的药物。联合用药方案应尽量简单,防止过度和滥用药物。中成药和西药联合要掌握组方成分,如不注意或随意合用,易造成药物超量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应适当减少药物的剂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到最合适的剂量。一般使用成人剂量的1/2~3/4,最好根据病人肾功能降低的情况来调整药物剂量。有条件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安全用药。
防药与药之间的反应
老年人吃药常多种药物合用,且往往同时使用中药与西药,所以很容易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这是老年病人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总的原则是可以不配伍应用的尽量不配伍使用,若需要配伍也应尽量简单,尽可能减少所配伍药物的品种和数量及配伍的次数,以尽可能地减少由于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另外,老年人往往不能主动表达不良反应,需要临床医生主动问讯和密切观察,做好老年患者的病史及用药史的记录。药物的使用方法应简便,剂量及用法要明确,应选用较少的药物种类,使用较小的有效剂量,尽量避免多药合用。尤其对门诊病人,医生要耐心向病人及家属叮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使用某些特别药物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老年人如何做到用药安全
老年人如何做到用药安全
选剂型和给药途径
以口服为主,并选用适合老年人服用方便的药物剂型,如液体剂型,在口服给药时,应注意老年人常常因为便秘而使用泻药,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在给药途径上,以口服及静脉注射为主,因为老年人局部血液循环差、肌肉萎缩等原因,皮下及肌肉注射时药物吸收差。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出现退行性减退,对于药物的清除能力也有所下降,因此应适当延长给药间隔。在病情缓解后治疗药物应及时减量,并适时停药。
选药物
老年人由于其特有的病理生理状况,使用药物治疗时,尽量使用无毒性或毒性低、不良反应少的药物。联合用药方案应尽量简单,防止过度和滥用药物。中成药和西药联合要掌握组方成分,如不注意或随意合用,易造成药物超量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应适当减少药物的剂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到最合适的剂量。一般使用成人剂量的1/2~3/4,最好根据病人肾功能降低的情况来调整药物剂量。有条件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安全用药。
防药与药之间的反应
老年人吃药常多种药物合用,且往往同时使用中药与西药,所以很容易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这是老年病人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总的原则是可以不配伍应用的尽量不配伍使用,若需要配伍也应尽量简单,尽可能减少所配伍药物的品种和数量及配伍的次数,以尽可能地减少由于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另外,老年人往往不能主动表达不良反应,需要临床医生主动问讯和密切观察,做好老年患者的病史及用药史的记录。药物的使用方法应简便,剂量及用法要明确,应选用较少的药物种类,使用较小的有效剂量,尽量避免多药合用。尤其对门诊病人,医生要耐心向病人及家属叮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使用某些特别药物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孕期安全用药
注意一:孕期能吃药吗?
答:能!
一句话来概括:孕期尽量不要吃药,但也不是完全抵触药物。因为极少数药物是被证明对准妈妈和宝宝彻底安全的。但另一方面,许多药是很安全的,权衡利弊,与其饱受病痛的折磨,还不如正确用药把伤害控制到最小。专家曾经做过调查,在孕期服用过药物的准妈妈占70%~80%;在新生儿出生缺陷中,可能有2%~3%是由于药物引起的。还有一半以上原因不明的出生缺陷儿,可能与药物和疾病的相互作用有关。
在你服用任何药物之前,不管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要向医生咨询。如果准妈妈有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比如哮喘、甲状腺功能异常、高血压、抑郁症等),不要因为怀孕就自动停药,应该询问医生,通常情况下,在医生的指导下应该坚持用药。必要时,医生会建议你停止用某种药或是给你开另一种安全性高的药来替代。
注意二:不知“孕情”吃了一些药,肿么破?
答:看孕周做决定
孕期用药是否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主要和怀孕周数、药物、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长短有关。比如不同时期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
怀孕1~2周: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也就是说要么没有影响,要么有影响导致流产,一般不会导致胎儿畸形,所以当你不知道是否怀孕的孕前或早早孕时期服用药物,一般不会对胎儿有太大影响,不必太担心,也不必因此做人工流产。
怀孕3~8周:也就是停经5~10周,称为致畸敏感期,是胚胎各器官分化形成时期,很容易受到药物等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胎儿畸形,这个时期不是必须用药时坚决不用,包括一般保健品、滋补药。如果必须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安全用药,而且可以在怀孕12~20周进行B超检查,进一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时排除胎儿畸形。
孕中晚期:这一时期胎儿器官基本分化完成,并继续生长。药物导致畸形的可能性大大下降。
分娩前:准妈妈最后一周用药要特别注意,因为胎儿成为新生儿时,体内的代谢系统不完善,还不能迅速而有效地处理和消除药物,药物可能在婴儿体内蓄积。
老年人更要注意用药安全
了解药品和疾病
关于药品,首先是其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问题,这些一般在药品说明书上都有明确标注,且每个不良反应都有一定的发生率。其次,药品的有效率。由于 个体差异的存在,同样的药应用于不同人的效果也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一种药品都有其有效人群。最后,所有药品中,包括中药,有益无害的药目前是不存在的, 不要幻想存在药效奇好的神药。
关于疾病,全世界目前已经发现的疾病有6万多种,可治愈的疾病只占60%,34%的疾病是无术、无药可治的,是不能治愈的。关于死亡,说起来很 沉重,但它一定会发生,人没有长生不老的。一方面是面对,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思考怎样延长寿命、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据统计,我们一生中的医疗保健费,60% 的人把大约70%的钱用在了临终治疗的两三个月上,却不注重平时的健康保健,疾病发现时就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很可惜。
日常用药误区
由于用药误区的存在,世界上70%的药品被浪费了。同时,不合理用药也给很多人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地不利影响,在这方面有许多滥用非处方药的案 例。曾经有一位老同志,由于尿酸高,发生了轻度的关节疼痛,自行到药店买了治痛风的常用药,结果发生了过敏,又到药店买了治过敏的扑尔敏,后来发生了严重 不良反应,即剥落性皮炎。住院治疗,用抗生素后又发生了二次感染,直到最后导致了死亡。很多聋哑患者都是由于儿时乱用药所致。历史上也有很多滥用药的案 例,比如,反应停最初是用来改善睡眠的,后来发现它可以缓解孕妇的妊娠呕吐,结果很多孕妇用后生下的小孩都四肢短小,即海豹儿。再比如,有些含有雌激素的 药,带来的不良反应是隔代的,生男孩没关系,若生女孩,小孩很早就会得肿瘤。
用药知识缺乏、过度用药是整个亚洲都存在的问题。在西方国家,药品在整个保健过程中所占比例不到15%,而中国至少占50%,其实这是用药过度 的表现。常见用药误区包括:1.服药时间不对。中医用药讲究时辰,其实西药也一样。2.随意停药和减药,症状消失了就不吃药。3.对不良反应并没有防范意 识,其实过敏、头疼、发脾气等都可能跟用药有关。4.特殊人群用药问题。老人、儿童、孕妇用药都需要特殊关注。5.不按医嘱用药;药品储存不当;躺着用 药;随意嚼碎、掰开服用;兑着饮料喝;用完药马上剧烈运动;吃完药喝酒;绝大多数药物伤胃,应放在饭后吃;动不动就输液、打针等都是常见用药误区。6.听 人推荐用药。比如老同学见面,很多人喜欢把所谓的好药给朋友,听者往往确信不疑。其实,随意介绍用药非但不一定有效果,还很可能害了对方。7.迷信进口 药。其实,到底是进口药好,还是国产药好,也不能一概而论。
年龄大,药物反应强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年龄。由于免疫功能、神经功能等下降,老年人的药物耐受性下降,因此,要尤其注意安全用药问题。据多 家三甲医院调研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药物不良反应最易受害的人群。用同样的药40~45岁的人发生不良反应的占12%,年龄越大,不良反应越 多。
另一个就是药物种类。据统计,同时用药5种以下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同时用6~10种时升至40%,同时用15~20种及以上时,发生率升至70%~80%。可见同时使用的药物种类越多,不良反应越多,有些不良反应还可能是潜在的,不是表现出来的。
用药安全9原则
合理用药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注意时间、剂量、药物、给药途径和正确利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药物种类、慎用新药。如果同时服用5种药以上,老人因不良反应而跌倒的几率会高很多。
2.说明书里有禁忌使用、慎用,要注意预防。老年人肾功能在逐渐减弱,服用药效比较强的药要注意。如果服用了降压药、止疼药、降糖药、治疗帕金 森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或感冒药,一定要看看说明书,以防用药后引起不良反应而跌倒。而且降糖药在老年人群中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一次低血糖的昏迷 带来的身体损伤,会消耗掉10年血糖稳定的功劳。还应注意容易引起便秘的药,以防引发脑出血。此外,要注意易引起尿潴留的药物,患者吃完药会感觉想尿尿不 出来了,特别是当今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患病率越来越高,如果本身患有前列腺肥大,再用尿潴留的药,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3.中西药不能随意混用。比如,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吃降压药的同时,还长期吃中药,其实这是不科学的,最好请中医辨证施治。
4.不随意停药、减药或急于求成加大剂量,不随便推荐别人用药。比如,治疗脑部疾病的药、失眠的药,都是从小剂量开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能骤然停药,否则特别容易引发脑出血。
5.认真记录自己服用后发生过敏的、吃了没效果的药。比如磺胺过敏,一般间隔几十年后仍会在身体同一部位发生不良反应。
6.注意服药时间,按时吃药。一般他汀类的药晚上吃效果比较好,降压药早晨吃效果比较好,以防夜间进入睡眠后血压骤降。关于用药时间,可定上闹铃或将时间写在药盒上。
7.给药途径要注意。有些药不能掰开吃,有些药不宜嚼碎吃。
8.药品的保存。医院药品都有严格的储藏条件,是冷冻保存,20℃以下,还是8℃以下都有严格要求。家庭储备药物大家一般都不注意这些。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都习惯准备一些硝酸甘油应急,但时间尽量不要超过3个月。
9.用药出现副作用应及时告诉药师,每次就诊时,最好带上正在服用的药物清单或药盒。比如,如果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去拔牙、修牙时候,一定要 告诉大夫,以防拔牙时出血过多。糖尿病患者打胰岛素改变注射部位了也应告诉大夫。因为如果从打肚皮改成打屁股了,对血糖控制会有影响。
红霉素软膏有什么副作用 如何降低红霉素软膏的副作用
1.使用之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说明书,有禁忌症的人尽量不使用,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立即停药。
2.对于孕妇小孩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要做得是改变剂量,或者是尽量少用药,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用药。
3.使用红霉素软膏时,尽量少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即使需要一起使用,也应该在医生的知道下安全用药。
老人安全用药有哪些常识
一、不用或少用药物 老年人除急症或有器质性病变外,应尽量少用药物。用药原则是应用最少药物和最低有效剂量来治疗。一般合用的药物应控制在3~4种,否则易产生不良反应。需长期应用的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治疗反应和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剂量。在更换或加用另一种药物前,尝试将已经应用的药物加至治疗剂量。联合用药要谨慎,在联合用药前,应先将每种药物加至治疗剂量。避免应用一种药物去治疗另一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能判断是哪种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停掉这种药是最好的治疗。尽可能减少用药种类,如尽量用一种药物去治疗两种或更多的疾病。要和其他医生沟通,避免重复开药,尽量减少用药品种。
二、合理选择药物 对肾与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的抗菌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应尽量不用,更不可联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尽量不用,更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如必须应用须加钙剂及维生素D。解热镇痛药长期服用弊多利少,要尽量少用。噻嗪类利尿剂不宜用于糖尿病和痛风患者,因为它们易引起血糖升高和痛风发作。噻嗪类利尿剂还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用药时应注意观察血压变化,不能降得太低或过快。
三、选择适当的剂量 初始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最合适的剂量。为了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可以采取减少每次给药剂量、延长每次给药间隔时间等办法。
四、药物治疗要适度 患急性疾病的老年人,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停药,不要长期用药。
五、注意药物对老年人其他疾病的影响 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病,如同时患有青光眼、前列腺增生、中枢神经疾患。在老年人中枢神经疾患的药物治疗中,有不少药物具有抗胆碱作用,如不加注意,可引起尿潴留和青光眼恶化。
六、提高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 老年人理解力、记忆力差,视力不佳,听力减退,同时应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外形相似的药物,常常造成服错药,而且用药品种越多,依从性越差,因此医生和患者家人都应该格外关照他们。
99药剂师温馨提示老人常常出去散步,慢跑等锻炼身体可增强体质,减少生病。
孕妇如何安全用药
中药可以在孕期服用吗?
生活中有不少人认为跟西药相比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孕妇也可放心使用。这是非常错误的!许多中药所含的生物碱及化学成分十分复杂:
1、有些中药本身毒性较强,可直接或间接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
2、有些中药会刺激肠道,反射性地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
3、有些中药有兴奋子宫作用,可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
4、各味中药相配后产生的作用差异是非常大的,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
在怀孕1-3月内,孕妇除需慎用西药外,还应慎用以下4类中药:大毒大热药物、活血化淤药物、滑利攻下药物、芳香走窜药物,如蜈蚣、朱砂、枳实、麝香、穿山甲、薏苡仁、丁香、益母草、当归等。在不懂中药药性的情况下,想用中药治病,一定要请教中医,千万不能听信偏方和广告,滥用中药。
孕妇如何安全用药
孕期安全用药说明
我经常能接触到这样两类孕妈妈:一类对孕期用药顾虑重重,甚至拒绝服用一切药物,以致贻误病情。例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一些长期慢性病的患者,如果孕期疾病控制得不好的话,不仅给孕妈妈带来很大的危害,还会给胎儿造成很大的危险。这些患者即使在孕期,也都需要吃药来控制,而且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吃药,不但需要妇产科医生的专业指导,还需要接受其他专科医生的指导。所以有这种长期慢性病的孕妈妈,一定要同时看不同专科的医生,来控制自身的疾病。
另外一类孕妈妈选择使用药物又比较盲目,导致不合理使用药物,造成胎儿畸形或流产,给自己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
孕妈妈生病,必须要看医生,由医生来平衡用药的风险和收益。首先,判断一下不用药疾病是否能够自愈。如果不能,服药对于孕妈妈和胎儿的益处大还是风险更大,然后再决定用什么样的药。当然,现实的医疗环境下,有些医生怕担责任,会陷入宁“左”勿“右”的误区,一概不给孕妈妈开药。但事实上,对于部分生病的孕妈妈而言,不用药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合理安全地使用药物才是最佳治疗方案。
把握三点,规避孕期用药隐患
为保证药物的使用合理安全,孕妈妈用药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在孕期头3个月内应尽量避免使用任何药物。
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对胎儿是绝对安全的,只有当药物对孕妈妈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险时才可以考虑用这个药。另外,怀孕头3个月是胎儿发育的敏感期,是胎儿身体各组织及器官的分化阶段,最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因此这个时期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任何药物。
第二,不得已必须使用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临床使用时间长的安全药物。
强调药物“临床使用时间长”,是因为药物对胎儿的作用可能与预期发生在孕妈妈身上的作用不同,这种不同要经过长期的临床使用才可能被发现。比如沙利度胺(俗称反应停)这种药,上市之初曾作为孕早期止吐药使用,但会引起胎儿多肢体畸形。反应停在临床中作为止吐药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导致了一批手脚形如海豹一样的宝宝出生后,人们才发现这种药物的致畸作用。
强调“安全”,是指尽量选择使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规定的孕期安全分级为A级或者B 级的药物。目前孕期用药的参考主要基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制定的孕期安全药物分级。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规定孕期安全用药分五级:A级指动物试验和人类试验结果均表明安全的药;B 级指动物试验显示安全,或者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不安全而人类试验显示安全的药;C级指动物试验显示不安全而人类试验没有做过的药;D级指人类试验显示对胎儿有危害,但当孕妈妈有严重疾病时可以考虑使用的药;X级指禁用的药。
属于A级的药物比较少,有左甲状腺素、叶酸、孕期多种维生素等;B 级的药物有青霉素类以及头孢类抗生素等。
60% 以上的药物划分入C级,属于既不能排除有危害,但同时潜在的益处又超越潜在的危害的药物。
但对于严重的疾病,孕期是否用D级药应权衡利弊,例如用于治疗癫痫的苯妥英。
孕期应该绝对禁止使用X级药。在常用药物中这类的药物并不多,例如过去曾经广泛使用的性激素己烯雌酚,20 世纪50年代初曾被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结果发现生出的一些女孩在随后的成长中会得阴道腺病或者阴道透明细胞癌,因此把这个药划归X类。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药学是不断更新、不断修正的科学,以前一直常规使用的药物,当经过广泛使用后才能发现它可能的危害,这个时候会结合它最新的临床发现作出修改,也会相应地修改这个药的孕期安全分级。比如最近一次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作的修改是关于硫酸镁针剂保胎的情况,依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收集的不良反应数据,孕妈妈连续使用硫酸镁针剂超过5天,会导致正在发育的胎儿骨骼受损。据此,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将硫酸镁针剂的孕期安全分级由原来相当安全的A 级改为可能致畸的D级。
第三,使用药物时选择最小有效剂量和最短有效疗程。
比如广泛用于孕期退烧止痛的药对乙酰氨基酚,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制定的孕期安全分级中是B级,如果每次使用这个药的最小有效剂量500毫克,同时只是有症状时才吃,没有症状就不吃的话,孕期使用是安全的。如果每次使用这个药超过1000毫克或者长期大量使用的话,就有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文献上就有孕妈妈长期大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导致新生儿肾衰竭的报道。
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常常可以在孕期使用
除了前面说过的一些长期慢性病的孕妈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外,孕期的一些急性感染性疾病有时也不得不使用药物。微博上就有网友问我:“我孕期4个月,咳嗽咳得肚子疼,说话时气喘,不得已看医生,开了一些药(好像叫阿莫西林),说不吃药对宝宝有影响,只好听医生的话吃了,现在担心死了,请问冀老师,在怀孕期间可以用抗生素类药物吗?对宝宝有影响吗?”
再强调一下,抗生素是治疗细菌以及支原体等致病菌感染的药物,如果医生明确诊断你的疾病必须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一定要告诉医生你处于孕期,让医生给你开孕期可以使用的抗生素。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制定的孕期药物安全分级中被分在B级,是孕期广泛使用的抗生素。被分在B级的抗生素除了青霉素外,还有头孢类抗生素。如果你对青霉素或者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医生也可以考虑给你开阿奇霉素或者克林霉素,这两种药也是B级抗生素。
以上都是孕期可以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应特别注意的是孕期应该避免的抗生素类药物。
孕期要避免使用四环素类的抗生素,这类抗生素里目前常用的药物是多西环素。这类药物会通过胎盘,可能会在胎儿的牙齿上聚集,从而导致牙齿变色,因此孕期应该避免使用。
此外,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也要慎用,这类抗生素主要有链霉素、阿米卡星等,它们具有耳毒性,对胎儿听神经有损害,可能会导致出生的宝宝耳聋。像我们曾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看到的舞蹈《千手观音》中的聋哑人舞蹈演员,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小时候用了链霉素这类药而导致的耳聋。还有那些耳神经受到了伤害,需要用人工耳蜗的宝宝,最有可能造成他们耳神经伤害的药物也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老人安全用药要遵循哪些原则
1.小病尽量用食疗。
比如遇到伤风感冒这样的小病,最重要的是休息,同时可以通过食疗促进康复。如风寒感冒喝些生姜红糖水,头痛、关节痛等慢性疼痛可以先做理疗、按摩、针灸等,不要依赖止痛药。
2.药量要比常规少。
《中国药典》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用药量应为成人用药量的3/4,不可自行增加药量。80岁以上老年人,只能用成人量的1/2。而且,为了减少不良反应,一般不推荐同时服用4种以上药物。
3.口服用药危险小。
有些老年人觉得打点滴好得快,其实不然。据统计,一半以上的输液是不必要的。国际上公认的用药方针是,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注的就不输液。即口服药应该占到50%以上,肌肉注射占到30%-40%,输液只占10%左右。
4.看病记录别丢掉。
老年人应该保存好自己完整的用药记录、药物过敏史。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教授建议,老年人就诊时要带好用药记录,并尽量看固定的医生,这样能让医生开处方时更准确地考虑到药物的相互作用。
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服药时间长,很可能服错药。专家建议,可以买个药盒,提前把药分好,也可列个清单,或在日历上写好每天用的药,每次吃完打个"勾",避免漏服或重复吃。
最后提醒,不少骗子都盯上了老年人,推销所谓的"灵丹妙药"或"祖传秘方",大家应提高警惕,到正规医院和药房拿药,以免上当受骗,危害健康。
老人安全用药有哪些禁忌
忌滥用解热镇痛药
老年人因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易患腰腿痛、背痛、关节痛、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去痛片、消炎痛等已成习惯。实际上,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害多利少,不宜提倡。如老年人使用解热镇痛药用量大或用药时间间隔过短。病人可因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去痛片则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肾损害、血红蛋白变性和严重过敏反应。消炎痛有时可引起胃肠出血及椎体外系病变等毒副反应,必须引起注意。
忌大量服泻药
老年人因食物过于精细、较少粗纤维,进食进水减少,生理上肠蠕动缓慢、直肠肌肉萎缩、张力减退,或因精神紧张、疾病等因素致使粪便在肠道内产生硬结、停留时间较长,从而较易发生便秘。老年人长期服用泻药,如液体石蜡等,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缺乏,影响钙磷的吸收,造成相关缺乏症。为此,老年人便秘,不宜长期服用泻药,宜调整膳食,加强锻炼,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可应用开塞露等药物治疗,以减轻病人痛苦。
忌随便服用安眠药
老年人因入睡时间延长,熟睡时间缩短,极易早醒。这是老年人正常生理现象,不必焦虑。但因各种原因,如精神紧张、气候变化、疾病因素等影响睡眠时,则可服用安眠药进行必要的治疗。老年人因对安眠药的分解排泄变慢,长期应用可形成依赖性,所以不可滥用,只可偶尔短期应用,且宜减少用量,必须长期应用时,宜不断更换用药品种,以减少形成药物依赖性。
忌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一般只对细菌性感染有效。个别抗生素对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及真菌有效。抗生素一般对病毒感染无效。即使是细菌性感染,也不是所有抗生素均对之有效,故不可滥用。加之老年人身体各系统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即使是常用抗生素,如用药不当,亦可造成不良反应。如青霉素类药物,常用者有青霉素G钠盐及青霉素G钾盐两种。老年人大量应用青霉素G钠盐,会因肾功能减退,而加重心脏负担,促进或加重心力衰竭;对肾功能不全病人大量应用青霉素G钾盐,则会引起高血钾症,严重时可致心脏骤停。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老年人应用容易发生蓄积中毒,产生肾毒性及耳毒性损害。老年人常用红霉素容易出现肝脏损害。氯霉素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明显增高。以上资料充分说明,老年人使用抗生素必须特别小心谨慎。
老年人怎么样安全用药
有温度的医嘱
老年人求医时,常有多种慢性疾病共存的情况。就诊时往往有多重主诉,甚至不能准确地述说病情。医生在接诊这类患者时,必须仔细询问,必要时还需向其家属了解,以详尽掌握患者的病史及用药情况。
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中包含抗生素、抗高血压药、强心苷类、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药、抗凝药、消化系统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精神障碍药等,尤其应当向患者阐明用药配伍。
其次,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等情况也比较多见。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对于老年患者,医生尤其要用心沟通,全面了解病史,制定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同时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有温度的医嘱
老年人求医时,常有多种慢性疾病共存的情况。就诊时往往有多重主诉,甚至不能准确地述说病情。医生在接诊这类患者时,必须仔细询问,必要时还需向其家属了解,以详尽掌握患者的病史及用药情况。
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中包含抗生素、抗高血压药、强心苷类、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药、抗凝药、消化系统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精神障碍药等,尤其应当向患者阐明用药配伍。
其次,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等情况也比较多见。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药物代谢减慢。医生需要积极提醒他们注意保护肝肾和胃肠道功能,建议患者优先选择成分适合特殊人群的药物,如需进行相关检查,则细致解释每项检查的过程与目的。
再者,由于听力、理解力、记忆力等方面的问题,与老年患者交流比较困难,需要临床医生耐心倾听;与患者对话尽量放慢语速,表述清晰;并鼓励患者充分提问。从而帮助老年患者正确理解医生传达的信息。
合理用药 安心之选
对于老年人群而言,同时实现驱除疾病困扰与躲开用药「雷区」,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或许以下用药原则能够有所助益。
合理选择药物原则。在美欧一些发达国家,权威机构通常会参考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建立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以供患者用药时参考。
剂量个体化原则。如前所述,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特征,个体化差异更为明显,用药时应根据自身的心理、生理、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制订切实可行的用药方案。通常而言,在初始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然后缓慢增量到最合适的剂量,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
药品种类简化原则。除非必要,老年人应当尽量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防止药物拮抗作用或者剂量累积。针对同一疾病的联合用药应有明确的指征。
比如,在应对普通感冒时,可能会面临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多种呼吸道甚至全身症状,宜选择泰诺等含有复方成分的药物,各成分协同发挥疗效,同时兼顾多种症状;且对于老年人来说安全性较高,用药更放心,临床上推荐应用较多。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医生或药师应加以提醒,患者谨遵医嘱和说明书用药即可,无需再自作主张加服其他感冒药物。
药物治疗适度原则。患急性疾病的老年患者,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停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与药物的疗程、剂量密切相关。同时,医生可教育患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及适当运动等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此外,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以及服用药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并提高老年人的用药依从性,对于老年患者的规范用药,同样至关重要。
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医生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在治疗时,医生既需要就患者身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考虑,同时也要同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耐心的沟通和教育。用充分提醒与更多关心,改善患者体验,赢得患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