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中药泡水喝去湿气 竹茹藿香泡水清热化湿

什么中药泡水喝去湿气 竹茹藿香泡水清热化湿

材料:炒竹茹10克,藿香5克。

做法:将竹茹,藿香一同放入杯中,冲入适量沸水,加盖闷10-15分钟即可开盖饮用。每日一剂,当茶频饮,可视情况续水,以味淡为宜。

方中竹茹味甘,性微寒,用生姜汁炒过后,具有去热除烦,降气止呕功能,藿香能清热化湿,消暑解表,除风散邪,和胃止呕,二者配伍用,清热化湿,除邪止呕功效显著。

十二指肠炎的偏方

1)肝胃不和:治法:疏肝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舒肝,香附、枳壳、陈皮调理脾胃气机,川芎调和气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如泛酸甚者,可加乌贼骨、浙贝、瓦楞子以敛酸、止酸和胃;或加左金丸、黄芪、竹茹以清泄肝热,和胃止痛。如疼痛较甚者,可加元胡、川楝子加强理气止痛之功;如嗳气较频者加代储石、旋覆花以顺气降逆。

(2)肝胃郁热:治法:泄肝和胃。

方药:化肝煎加减。方中青皮、陈皮疏肝理气,芍药养阴敛肝;丹皮、桅子清泄肝热;黄连苦以清火,稍佐吴茱萸辛以解郁,郁散则火随之得泄,诸药相伍,可泄肝和胃。如肝郁较甚者,可加柴胡、郁金、香附以舒肝解郁,使火随郁泄;如络伤吐血,加白茅根、侧柏炭、生藕节、白及等以凉血止血;郁热伤阴,证见口干、舌红,加生地、玄参、麦冬,养阴清热;如大便干结,加大黄或芦苔以通便泻热。

(3)湿热中阻: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芩连温胆汤加减。方中黄茶、黄连清热燥湿,半夏燥湿和胃,积实、竹茹、陈皮理气降逆。如舌苔厚腻,湿热较甚者,可加藿香,佩兰、厚朴增强化湿理气和中之功;胸脘胀闷者,加全瓜篓30g,以宽胸理气;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通便导滞。

泡脚除湿的中药有哪些

苦参清热燥湿

苦参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可以清热燥湿,杀虫,利尿,除了内服也可用于煎水泡脚外用,能很好的清除血中之热,除却湿热。

泡脚方法:配伍紫草,大黄,地肤子,黄柏,蒲公英煎汤泡脚,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抑菌除臭之功效。有效改善脚气,湿疹等症状。

茯苓补脾渗湿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水肿,脾虚诸症,及心心悸失眠等症的治疗。

泡脚方法:配伍杏仁,白蔻仁,薏仁,白术,猪磷,法半夏,甘草煎汤泡脚,有健脾利湿,通经利水的的作用。

藿香化浊解湿

藿香性微温,归脾,肺,胃经,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等作用,可以祛除湿气,而且在祛湿的同时还能提振脾胃之气,可以轻松的让湿浊之气消失。

泡脚方法:用藿香30-50克,放入两升水中,开大火煎煮40分钟,再用小火煎熬至药液只剩1升,到出汁液后,再加水煎煮1升药液,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倒入泡脚盆内,浸泡双脚,同时按摩双脚,能有效去除湿气,消解暑热。

中医怎么辩证治疗急性肠胃炎方法

急性肠胃炎是饮食不慎,但又与平素的脾胃功能有关,所以在治疗稳定之后,尚须调养妥当,请参考脾胃的中医治疗。

1、寒湿型

症状:呕吐清水,泄泻清稀,腹鸣腹痛,头重身痛,或兼寒热。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处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组成:藿香、紫苏、白朮、白芷、茯苓、半夏、桔梗、厚朴、大腹皮、陈皮、生姜。

2、食滞型

症状:恶心呕吐,嗳腐吞酸,脘腹痞满,纳呆腹泻,便物檅臭,腹痛肠鸣,泻则痛减。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呕。

处方:保和丸加味。

组成:炒山楂、焦神曲、炒麦芽、制半夏、陈皮、连翘、茯苓、莱菔子、藿香、竹茹。

3、暑湿型

症状:呕吐酸腐,恶心嗳气,脘腹胀闷,腹痛即泻,肛门灼热,大便黄褐檅臭,心烦口渴,小便黄赤。

治法:清暑利湿,辟檅和中。

处方:连朴饮。

组成:黄连、藿香、豆豉、山栀、半夏、芦根、藿香、佩兰、滑石、竹茹。

4、虚脱型

症状:吐泻频频,面色苍白,大汗淋离,四肢厥冷,腹痛喜按。

治法:温中化浊,回阳救逆。

处方:四逆汤合附子理中汤。

组成:人参、白朮、干姜、附子、甘草、肉桂、炙黄耆、藿香、半夏、茯苓。

由于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最易使外界檅浊之气得以趁虚而入,外界寒热暑湿之邪困脾,则中气不运,也易导致饮食内伤,但脾胃虚弱,中阳被遏是发病的根本。如果起病急骤,猝然发作,上吐下泻,腹痛或不痛,即可认为中医所说的霍乱,可分为寒霍乱、热霍乱、干霍乱,是重症须严密观察治疗。

十二指肠炎吃什么好

1、肝胃不和,治法疏肝和胃。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舒肝,香附、枳壳、陈皮调理脾胃气机,川芎调和气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如泛酸甚者,可加乌贼骨、浙贝、瓦楞子以敛酸、止酸和胃;或加左金丸、黄芪、竹茹以清泄肝热,和胃止痛。

2、肝胃郁热,治法泄肝和胃。方药:化肝煎加减。方中青皮、陈皮疏肝理气,芍药养阴敛肝,丹皮、桅子清泄肝热黄连苦以清火,稍佐吴茱萸辛以解郁,郁散则火随之得泄,诸药相伍,可泄肝和胃。

3、湿热中阻,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芩连温胆汤加减。方中黄茶、黄连清热燥湿,半夏燥湿和胃,积实、竹茹、陈皮理气降逆。如舌苔厚腻,湿热较甚者,可加藿香,佩兰、厚朴增强化湿理气和中之功。

治疗脾胃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急则治标”,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组成为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原“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又治惊悸”。其药性的温凉全在组成药味量的大小。该方组方简,性质平和,通过灵活加减,虚实寒热表里证均可应用,临床应用远远超出了原记载的证治范围。老师常用其方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方中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结,陈皮理气和胃,气行则湿化,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生姜、大枣健脾和胃,使土健以胜湿,枳实下气导滞消积,祛痞助湿化,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清热消痰。共奏祛邪扶正,化湿清热,理气导滞之功效。虽寓健脾之意而不壅滞,化湿而不助热。清热而不助湿,治疗脾胃热证颇为对症。

由于湿热证的缠绵难愈,临证需审证求因,辨别湿与热孰轻孰重,灵活加减。脾胃湿热证多见脘腹胀满,痞闷不舒,恶心纳呆,口干不思饮或饮而不多,口中粘腻,大便粘滞不爽或秘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或缓。湿重于热加苍术、藿香、苡仁、蔻仁、菖蒲;湿热并重去生姜、大枣,加黄芩或黄连、茵陈;热重于湿较少见,亦不能过用寒凉,在湿热并重方中加芦根以清热生津利小便,加莱菔子、焦槟榔,使热从大便而去。伤食加焦三仙、莱菔子;肝郁气滞加柴胡、苏梗、厚朴;脾虚明显加苍术、白术。外感引发的脾胃湿热,在辨证施治方中合入温胆肠,表里同治。脾胃湿 热证患者,胃镜检查往往发现胃中潴留液较多,粘性较大,此时重用苍术,以芳香疏化水湿,醒脾助运。

需要注意的是,热属阳,湿属阴,清热用凉药,凉则助湿,治湿用温药,温则助热,加之治湿药多香燥,易耗伤津液,故临证需仔细辨别,用药要掌握好分寸。脾胃虚弱是生湿之源,往往先有湿而后化热,临床亦不多见湿重于热,即是湿热并重,治疗也多以化湿理气为主,因湿邪最易阻滞气机,理气有助祛湿,祛湿最常见藿香、佩兰、蔻仁、菖蒲、茯苓、苡仁等芳化淡渗平和之品,待湿去热孤再适当加入清热药。

治法:理气健脾,化湿清热。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10g,制半夏15g,茯苓30g,竹茹10g,藿香10g,苍术15g,厚朴 12g,菖蒲12g,苡仁20g,黄芩10g,甘草6g。服药4剂,上腹胀满痞闷减轻,厚腻苔变薄,前方去藿香、竹茹,加焦楂、神曲各15g,改苍术为白术15g,继服10余剂,诸症基本消失,进食觉香,食量仍少,大便软而量少,舌中心仍有薄白微腻苔,改服香砂六君子丸和保和丸以巩固疗效。

如果你有以上的症状,说明你就有可能是脾胃湿热,只要对症下药,很快就会调节好自己的身体,不过在饮食上也要特别注意,凡是有伤脾胃的食品都不能吃,要不然吃了治疗脾胃湿热的中成药也是无济于事。

消暑养心不妨多喝这四款茶

祛湿:藿香泡点防暑饮

对于经常在高温、高热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来说,可以将藿香、菊花、白茅根各3g,薄荷2g,乌梅1枚,一起放入杯中,加350~450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具有芳香化湿、清热生津的作用。如果是4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将藿香、生山楂、荷叶各2g以及白茅根5g,一起放入杯中加500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后代茶饮,芳香化湿,清热生津的功效也不错。

清热:三款药膳换着吃

炎热夏季容易“上火”,出现咽痛、烦躁、失眠等不适,三款清凉药膳换着吃。比如清凉绿豆汤,准备绿豆30g,芦根9g,生甘草3g,先将芦根、甘草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与绿豆同煮5~10分钟,去药包后饮用就可以了。二豆薏米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做法也很简单,将赤小豆、绿豆、薏米、大米适量,一起下锅煮粥食用即可。此外,还可以做一些有清热解暑功效的凉拌菜,如鲜马齿苋、鲜鱼腥草、鲜穿心莲、鲜紫背天葵、鲜苏叶、鲜薄荷等,清水洗净后用开水焯一下凉拌着吃。

开胃:防暑和胃饮

长夏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加上这时不少人喜欢待在空调房里吹空调,穿梭于空调与闷热环境中,冷热不调,罹患夏季暑湿感冒。或者通过大量喝冰镇啤酒、吃冰激凌等方式来消暑,最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没有胃口吃饭等。

这时不妨泡一杯具有解表祛暑、调和肠胃的功效的防暑和胃饮,准备藿香、香薷、穿心莲各3g放杯中,加350~450mL开水,再加入2片生姜,加盖闷泡30分钟后代茶饮。特别适用于经常在空调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以及平时贪凉饮冷过度的人。

清暑:养心三叶茶

夏至养心清暑,首先推荐夏至三叶茶,分别是荷叶、竹叶、薄荷叶。夏至的时候可以三叶合泡(每种3~5克)或者任选其中的一种(荷叶、竹叶用5~10克,薄荷叶5克即可)泡茶喝,有非常好的清心火、养心和消暑的作用。难以接受苦味茶的人,可以用绿豆西瓜饮代替,即在煮好的绿豆汤里加入小块的鲜西瓜。

夏至时人体的气血往头部升发,很多人会出现头晕脑涨,对于脑血管脆弱的人,夏至前后出现脑血管破裂的危险也比较大,所以就需要适当地进行降气,一个简单的方法是用芹菜和萝卜煮汤喝。

对于心气虚的人,出汗多了以后会有心慌、呼吸短促、乏力症状,建议这类人夏至这天开始喝西洋参麦冬茶,具体做法是每天取3克西洋参、5克麦冬,开水泡代茶饮,不过这道茶只适合心气虚的人群。

夏季常喝防暑茶保你不中暑

二子茶:枸杞子10克,五味子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有生津止渴、益气补阴的作用,但有湿热者不宜饮用。

银菊茶:金银花、菊花各3克,将两药洗净晾干,沸水泡开即可。每日代茶频服。具有清凉解暑,清热解毒之功效。

绿豆薄荷茶:绿豆10克,薄荷6克,煎水代茶饮,具有消暑、利湿生津之功效。

荷叶茶:带梗荷叶30克,切碎,沸水冲泡20分钟,代茶饮,有消暑宽胸、生津止渴、降脂之功效。

竹叶茶:青竹叶50~100克,将竹叶洗净,加水煎即可。每日代茶饮用,可清凉解暑,利尿除烦,是民间盛行的夏季清凉饮料。

菊决槐花茶:取白菊花、决明子、槐花各10克,煎水代茶饮,有清热解毒、降压、明目、提神之功效。

竹莲茶:取鲜竹叶心、莲子心、麦冬、鲜佩兰各6克,煎水代茶凉饮,有解暑、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效。

藿香茶:藿香、佩兰各6克,切碎,加茶叶6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有祛暑、化湿和中功效,适用于流感及轻度中暑患者,是夏季防暑佳饮。

口臭喝什么粥

1.藿香粥

材料:藿香20克,粳米100克,蜂蜜适量。

做法:藿香洗净,放入砂锅,加水煎5分钟,去渣取汁待用。粳米淘洗干净,加入藿香汁及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熬粥。粥熟后加入蜂蜜调味即可。

功效:藿香具有杀菌功能,可清洁口腔、芳香化浊、清新口气,缓解上火牙疼口臭症状。

2.小米绿豆粥

材料:绿豆50克,小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绿豆洗净、浸泡2~3小时,入锅熬煮30分钟。加入淘洗干净的小米,继续煮30分钟。放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消署止渴等功效,适用于胃热上火牙疼口臭、疮毒疖肿、食物中毒等。

3.生芦根粥

材料:鲜芦根100克,竹茹15克,粳米60克,生姜2片,冰糖适量。

做法:将芦根洗净、切段,与竹茹同煎20分钟,去渣留汁。粳米淘洗干净,加入姜片、药汁同煮为粥。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除口臭,适用于热病津伤所致的烦热口渴、舌燥津少,以及上火牙疼口臭的人。

4.小米红枣南瓜粥

食材:小米100克,南瓜50克,红枣5颗,冰糖适量。

做法:小米淘净干净,南瓜去皮切小块,红枣去核洗净。先煮南瓜、红枣10分钟,水开后放入小米。水开后转中小火慢慢煮至南瓜融化,粥黏稠时即可。根据口味适量加冰糖。

功效:小米熬成粥后黄香柔滑,可滋阴补虚,缓解上火牙疼口臭症状。

红豆薏米水一天喝多少比较好 红豆薏米水可以去湿气吗

红豆薏米水有一定的去湿气作用。

红豆和薏米是药食同源的材料,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服用均具有较好的利尿消肿作用,一起泡水喝,去湿气的功效更佳,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喝红豆薏米水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及湿气,对于湿气重、下肢浮肿、小便不利等症具有一定的好处。

护肝喝胎菊还是贡菊 湿气重能喝胎菊茶吗

湿气重主要看是湿热还是寒湿,如果是湿热体质,是可以用胎菊泡水喝的,而寒湿体质则不宜用胎菊泡水喝。

胎菊并没有去湿气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性寒,有清热的作用,因此湿热体质者用胎菊泡水喝能够改善热性体质,还可以搭配薏米茶一起喝,祛湿效果更好。

中医怎么辩证治疗急性肠胃炎方法

1、寒湿型

症状:呕吐清水,泄泻清稀,腹鸣腹痛,头重身痛,或兼寒热。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处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组成:藿香、紫苏、白朮、白芷、茯苓、半夏、桔梗、厚朴、大腹皮、陈皮、生姜。

2、食滞型

症状:恶心呕吐,嗳腐吞酸,脘腹痞满,纳呆腹泻,便物檅臭,腹痛肠鸣,泻则痛减。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呕。

处方:保和丸加味。

组成:炒山楂、焦神曲、炒麦芽、制半夏、陈皮、连翘、茯苓、莱菔子、藿香、竹茹。

3、暑湿型

症状:呕吐酸腐,恶心嗳气,脘腹胀闷,腹痛即泻,肛门灼热,大便黄褐檅臭,心烦口渴,小便黄赤。

治法:清暑利湿,辟檅和中。

处方:连朴饮。

组成:黄连、藿香、豆豉、山栀、半夏、芦根、藿香、佩兰、滑石、竹茹。

4、虚脱型

症状:吐泻频频,面色苍白,大汗淋离,四肢厥冷,腹痛喜按。

治法:温中化浊,回阳救逆。

处方:四逆汤合附子理中汤。

组成:人参、白朮、干姜、附子、甘草、肉桂、炙黄耆、藿香、半夏、茯苓。

由于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最易使外界檅浊之气得以趁虚而入,外界寒热暑湿之邪困脾,则中气不运,也易导致饮食内伤,但脾胃虚弱,中阳被遏是发病的根本。如果起病急骤,猝然发作,上吐下泻,腹痛或不痛,即可认为中医所说的霍乱,可分为寒霍乱、热霍乱、干霍乱,是重症须严密观察治疗。

体内湿气重能喝三七花泡水吗

能喝。

三七花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花,其中含有多种人参皂苷,主要起到清热、平肝、降压、镇静、安神、增强免疫等功效,用来泡水喝并不会导致湿气加重,所以体内湿气重的人可以喝三七花泡水。

只不过需注意的是,三七花泡水并没有什么去湿气的作用,因此湿气重的人还是更建议用赤小豆、薏米、茯苓、陈皮等具有去湿气作用的原材料泡水喝。

怎么清理喉咙里的结石 喉咙臭鸡蛋气味怎么办

弄出了引起喉咙的臭颗粒后,嘴里还残留着一股臭鸡蛋味,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去味:

茉莉花气味芳香,沁人心脾,山楂可以去食积,帮助治疗因食积而产生的口臭。

做法:

1、茉莉花3克,生熟山楂各10克放入杯中。

2、冲入沸水,加盖闷10-15分钟左右。

3、待稍冷却后即可服用。

竹叶具有清热解毒,清除口臭的功效,适用于湿热、肝郁引发的口臭症状。

做法:

1、取鲜竹叶15克,绿茶9克放入茶壶中。

2、加入清水煎煮10-15分钟左右。

3、每日一剂,一天服用2-3次。

薄荷气味芳香,具有行滞消积的作用,可以用于食滞腹胀引发的口臭。

做法:

1、取薄荷约10克,绿茶约2克放入杯中。

2、加入沸水冲泡。

3、加盖闷10-15分钟左右。

4、待稍冷却后即可服用。

原料:藿香3克、薄荷1.5克、杭白菊6克、绿茶3克。

做法

1、将藿香、薄荷、杭白菊用水稍微冲洗后沥干。

2、将藿香、薄荷、杭白菊、绿茶一同投入茶壶中,加沸水,静置5分钟,代茶饮。

配方:桂花3克,红茶1克。

制法:将上药置于杯中,用适量沸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

用法:代茶频饮。

功效:芳香辟秽,行水化湿,解毒除臭。适用于口臭。

配方:葛根30克,白芷12克,藿香11克,木香10克,公丁香6克。

制法:将上药用冷水煎汤。

用法:每日1剂,多次漱口。

功效:芳香化湿、生津除臭。木香、公丁香、藿香芳香化湿,生津除臭;葛根、白芷升举阳气,使津液上承。适用于口臭。

备注:口腔及牙龈有破损者须待药液冷却后再漱口。口腔溃疡者不宜采用。

薄荷和藿香能一起泡水吗

能一起泡水。

薄荷中所含的成分与藿香中所含的成分并不存在配伍禁忌,一起服用也不会产生毒性物质,所以薄荷是可以和藿香一起泡水喝的。

而且薄荷祛风热、具有清理头目的作用,而藿香解表祛湿,是属于芳香化湿的中药材,因此两者搭配在一起泡水喝的话,对于人体来说还能起到清热除湿的作用,适合于体内湿热之气过重的人群服用。

相关推荐

看看中医怎么治疗急性肠胃炎

1、寒湿型 症状:呕吐清水,泄泻清稀,腹鸣腹痛,头重身痛,或兼寒热。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浊。 处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组成:藿香、紫苏、白朮、白芷、茯苓、半夏、桔梗、厚朴、大腹皮、陈皮、生姜。 2、食滞型 症状:恶心呕吐,嗳腐吞酸,脘腹痞满,纳呆腹泻,便物秽臭,腹痛肠鸣,泻则痛减。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呕。 处方:保和丸加味 组成:炒山楂、焦神曲、炒麦芽、製半夏、陈皮、连翘、茯苓、莱菔子、藿香竹茹

孕妇能否吃白豆蔻

豆蔻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常吃豆蔻可以起到开胃消食的功效,此外豆蔻还能起到行气温中等效用呢。 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产岭南。高丈许,外形像芭蕉,叶大,披针形,花淡黄色,秋季结实,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可入药,有香味。可用于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生于山沟阴湿处,我国多栽培于树荫下。海南、云南、广西有栽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 治寒性霍乱:肉豆蔻6克,将肉豆蔻研为细末,以温水送服,每日2次。 治郁热胃痛:草豆蔻、栀

女性湿气最快的泡脚方法 藿香泡脚湿

藿香性微温,归脾,肺,胃经,具有祛暑解表,湿和胃等作用,可以祛除湿气,而且在祛湿的同时还能提振脾胃之气,可以轻松的让湿浊之气消失。 1、用藿香30-50克,放入两升水中,开大火煎煮40分钟。 2、再用小火煎熬至药液只剩1升,到出汁液后,再加水煎煮1升药液。 3、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倒入泡脚盆内,浸泡双脚,同时按摩双脚,能有效湿气,消解暑热。

茯苓湿热还是湿寒

都可以。 体内湿气有湿热、湿寒之分,湿热指的体内除了湿气以外还有热气,通常以清热湿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而湿寒指的是体内除了湿气以外还有寒气,通常以温阳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而茯苓的性味偏中性,在湿热的时候,可以配合清热的药材用,湿寒的时候,则可以配合温阳的药材用,所以茯苓既可以用来湿热,也可以用来湿寒。

什么茶可以湿气

取50g左右的玉米须,用开水冲泡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玉米须性味甘平,有益肝、胆、肾等经脉的作用,并且有利水、促进体内多余水分代谢的好处。夏天玉米须茶还有凉血泄热的功效,不仅能够排出体内的湿热之气,还具有抗结石形成的作用,全家人都可以。 取20克藿香,20克荷叶,开水冲泡半个小时后就可以了,这道茶夏天起来觉得非常“清爽”,能够帮助祛除体内的湿气。 荷叶清香升散,具有清心解暑、消风祛湿的功效,藿香能祛除湿气、消解暑热,取藿香30~50克煎汁泡脚祛湿效果非常棒。 材料: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红

五指毛桃配什么煲汤最祛湿 茯苓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就是祛湿,中医认为:人体内的湿气有湿热、湿寒之分,湿热指的体内除了湿气以外还有热气,通常以清热湿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而湿寒指的是体内除了湿气以外还有寒气,通常以温阳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在中医说法里面,茯苓的性味偏中性,所以,在用茯苓湿热的时候,可以配合清热的药材用,湿寒的时候,则可以配合温阳的药材用,用茯苓搭配五指毛桃一起煲汤,祛湿的功效也是比较明显的。

胃炎和胃溃疡怎么治疗

1、急性胃炎有哪些中医单验方 (1)木香9g,黄连2g,大黄炭2g,草果2g,甘草2g,共研为极细末,每次服2g,每日3次。 (2)碱橄榄核15g,烧炭存性,研细末,开水送服。 (3)鲜地锦草250g,鲜马齿苋250g,用清水洗净,热开水浸泡片刻,捣烂取汁,1天分4次温开水冲服。 2、中医治疗急性胃炎的基本处方 藿香15g,紫苏10g。半夏15g,白术15g,川朴10g,煨葛根15g,陈皮6g,白芷10g,黄连3g,生姜10g,茯苓15g。用于急性胃炎。 胸中堵闷,痰热互结,加瓜蒌皮25g,竹茹10g,栀

什么中药泡水湿气 酸枣仁石菖蒲泡水祛湿理气

材料:生酸枣仁,石菖蒲各10克,菊花5-6朵。 做法:先将生酸枣仁研碎,石菖蒲研成粗末,一起装入双侧纱布袋中制成茶包,茶包放入保温瓶中,冲入1000毫升沸水,加盖闷泡,半小时后将菊花放入茶杯内,倒入泡好的药水,冲泡3-5分钟后即可饮用、 生酸枣仁味酸,敛汗除烦,石菖蒲味辛,性微温,归心,胃二经,可活血理气,祛湿散风,开窍清濛,菊花清肝火,解肝热,三者搭配泡茶饮可起祛除湿热,清肝利胆,活血理气,开窍清濛,健脾和胃,醒脑益智之功,可防治湿热嗜睡之症。

中药药材藿香的功效有哪些呢

核心提示:藿香粥:藿香10g(鲜者加倍),大米100g,白糖适量。将藿香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藿香,又名广藿香、鲜藿香,有“夏日良药”之誉,中医认为,藿香性味辛、微温,入脾、胃、肺经,有芳香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之功效,而且有以下药理作用,下面具体介绍藿香的功效与作用。 炮制方法:藿香:拣杂质,除残根及老茎,先将叶摘下另放,茎用水润透,切段,晒干,然后与叶和匀。藿梗:取老茎,水浸润透,切片晒干

蒲公英配什么湿气

蒲公英可以和红豆薏米、冬瓜、茯苓、芡实等一起熬水,来起到清热祛湿的作用。 蒲公英可以搭配湿气的食材或者药材一起泡水,但是这里起到湿气功效的不是蒲公英,而是祛湿食材或者药材所起到的功效,蒲公英在这里只能起到一个清热和加强营养的作用,如果体内湿气较重,而且自己不知道怎么样进行调理的话,可以前往正规中医院,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