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最热的8个癌症传言

最热的8个癌症传言

传言一:基因好的人不易得癌症。

有些人一辈子抽烟酗酒,大吃大喝不得癌。有些人家里有遗传史,不抽烟不喝酒也患癌了。

真相:遗传因素的确是目前最为确切的癌症危险因素之一,但每种癌症的遗传特质不同,遗传倾向有所差异。我们体内有一种原癌基因,是细胞的正常基因, 当原癌基因发生结构改变或过度表达时,才有可能导致细胞癌变。抽烟、空气污染、电离辐射、肥胖等因素可能导致某些基因突变,细胞无序生长,像滚雪球一样持 续积累,进而形成肿瘤。

传言二:癌症会传染。

宫颈癌、鼻咽癌、胃癌都跟病毒和细菌感染有关,难道癌症也能传染?

真相:在全球癌症病人中,约有16%与慢性感染有关,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可能达到23%。胃癌高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无关系,这种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 是共餐和口对口喂食;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在某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和性风俗较为开放的城市高发;鼻咽癌的发病也与病毒感染有关。 不过,病毒致癌是一个间接、长期的过程,与癌症患者进行肢体接触、共同进餐,都不可能传染癌症。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对预防某些癌 症是有帮助的。

传言三:肤色深不易患皮肤癌。

有人认为,皮肤白的人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肤色深的人不容易患上皮肤癌。

真相:肤色浅的人对光比较敏感,更容易晒伤,进而增加患皮肤癌、黑色素瘤等风险。但肤色深的人并非高枕无忧。由于肤色深,指甲、手掌、脚底、生殖器 等部位的皮肤病变就可能被错过,反而容易漏诊。所以,不管肤色如何,夏季或高原环境下都要注意防晒,中午11点~16点避免暴晒。

传言四:“酸性食物”致癌。

“酸性食物”会导致血液变酸,继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多吃“碱性食物”,比如绿叶菜和水果能防癌。

真相:癌细胞周围的微环境可以呈酸性,这是因为肿瘤组织的代谢途径和正常组织不同。科学家正在试图搞清楚这一变化机理,将有助于癌症治疗。但没有证 据表明,饮食可以改变人体酸碱度。血液是略偏碱性的,肾脏可以维持血液的pH值(氢离子浓度值)只在很小的正常范围内波动,但光靠吃东西无法持续改变血液 pH值。吃绿叶菜对健康有益,但与酸碱度无关。

传言五:吃甜食有利于癌细胞生长。

癌细胞爱“吃”糖,糖会“滋养”癌细胞,因此要少吃糖。

真相: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会被分解成葡萄糖,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所有细胞都需要葡萄糖来提供能量,由于癌细胞比正常细胞生长更迅速,所以 对葡萄糖的需求量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甜食中的糖会专供癌细胞“享用”。身体不能决定哪个细胞应该得到哪种养分。当然,限制含糖食物的摄入可以防止长 胖,维持健康。

传言六:“超级食物”可防癌。

蓝莓、西兰花、大蒜、绿茶……这些防癌食物被人们寄予厚望,甚至有人只吃某几种食物,希望远离肿瘤。

真相:有一些研究发现,某些食物或某些营养成分的确与癌症的低发生率有关,但指望吃某种特定的食物防癌没有意义。人的身体非常复杂,癌症的发生和防 治也一样。倒是有确切证据显示:多吃各种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粗粮、豆类,有助于降低多种癌症的风险。因此,让这些食物成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才是大有裨益的。

传言七:手机和甜味剂能致癌。

有许多日用品和食品添加剂,都陆续上过致癌黑名单,比如手机、人工甜味剂、染发剂等。

真相: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报告指出,没有证据表明甜味剂会引起癌症或造成任何其他健康危险。美国国立环境卫生院发布的数据表明,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证 实手机辐射的致癌性。但也有研究发现,电离辐射以及染发剂、添加剂中的某些成分达到一定剂量后可能致癌。不过只要按国家规定使用添加剂,就可以放心使用。 连续使用手机别太久,睡觉时别放在床头,只是举手之劳。

传言八:癌症晚期治疗没用。

癌症晚期治不好,看着患者那么痛苦,还不如回家想吃点啥吃点啥呢。

真相:晚期癌症确实难以治愈,但仍有一些晚期癌症通过规范治疗可能治愈,如绒毛膜癌、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恶性淋巴瘤等。大部分晚期癌症虽不能治愈, 但通过有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比如晚期肠癌的中位生存期可提高至24月以上。此外,良好的心态是发生“奇迹”的共性。建议肿瘤患者不要总 把自己当成病人,尽可能保持正常生活,甚至可以继续原来的工作。

必知的5个癌症真相

癌症等于绝症吗?意念比医生有用吗?治癌“偏方”可信吗?生活水平提高了,癌症发生率为何也在升高……

看似离健康人很远的癌症,每天都在悄悄地发生。“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就有6个人发病”。对公众而言,面对癌症的诸多认识误区,了解真相尤为重要。

得了癌症=宣告死亡?

很多人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罹患癌症,等于宣判一个人的死亡。一些名人相继患癌离世更加重了公众的担忧。江西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姚伟荣

癌症不是绝症,而是个慢性病。癌症研究界有“3个1/3”的说法,就是说有1/3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有1/3(实际上目前已经接近一半,而美国提高至70%)的癌症经过治疗是可以延长寿命和治愈的,还有1/3的癌症通过治疗是可以减轻症状、缓解症状的。

癌症并不是不治之症,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以5年治愈率为例,比如甲状腺、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的治愈率就很高,治愈之后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认为癌症是绝症的错误的看法可能影响到人们参与癌症筛查的积极性,也非常不利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为何癌症发生率在升高?

百姓常有疑问:为什么一些看似日常生活作息规律的人意外患上癌症,而有的人抽烟至80岁也没癌症?癌症离正常人有多远?癌症发生,究竟归因于遗传,环境污染还是心理因素?专家认为,癌症的个体性因素很强,每个人的癌症都不一样,所以强调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

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能减少癌症的发生,癌症的发生跟很多因素有关:

第一是国内平均寿命延长了,癌症的发生率也在增加,“癌症是一个生物体到一定时间自然发生的。所以癌症是世界范围的,是地球上生物普遍都会发生的自然产物,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在65岁以上男性中,前列腺癌发生率达50%,意味着2个男性老人有1个将患病。”

第二,部分癌症来自于家族遗传。例如广东省的“地方癌”是鼻咽癌,即使移民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经过几代后的侨民后代仍然容易患鼻咽癌,此外,例如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的乳腺癌风险就来自于家族的遗传基因;

第三是与环境污染和个人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例如抽烟、过度饮酒,以及水污染、农作物污染等饮食环境因素的累积效应。“但环境的影响对癌症的发生不是一天两天的作用,而是一个长期过程,其关联度也是对整体的考量,并不是每个个体的必然。”

第四是目前科学无法解释的原因。在癌症的种类中,约65%属于消化道癌,例如口腔、胃、肠等部位的癌症;25%是呼吸道癌,例如肺癌5%来自于遗传;还有5%的癌症目前不知道什么原因。

积极治疗,究竟有无实效?

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转载较多的是关于癌症不要去治疗的说法,日本甚至有人专门出书,论证癌症不需要医生治疗,而是依靠自己的意念就可以治愈。现实中也有患者认为,癌症治疗并不能降低死亡概率,越治疗身体越吃不消,反正时日无多,不如不花这个钱。

癌症不应治疗”是非常错误的观点。首先,1/3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为什么早期癌症不去治疗?此外,虽然一个生物体患了癌症不去治疗,也会死亡,但若经过现代科学治疗,能减缓大量痛苦。WHO就倡导癌症治疗让病人受益,即使不能治愈,在病人有生之年能有好的生活质量,不接受科学治疗,仅靠意志‘痊愈’,是一种忽悠。

但不可否认,客观现实中确实存在部分医院过度医疗的问题。实际上,中国抗癌学会、中国肿瘤临床学会等学会组织早有针对临床的单病种指南,可以减少临床中的过度医疗。

针对“只要不死,化疗不止”这一形象尴尬的说法。整体来说肯定不必要,但是就个体来说,需按照国内国际的单病种指南积极去治疗,做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是在多学科会诊下进行基本就是正确的。

靠医生,还是靠病人自己?

治疗癌症,究竟是靠医生给方案,还是靠病人自己的意志力?专家认为,首先是必须依靠医生正确的诊断,然后根据病种指引进行治疗,这是非常必须的。

意志力的重要作用无可置疑。有一种说法是70%的病人是吓死的,从疾病转轨的发展过程来说,病程不可能这么短时间。是患者心理负担过重,精神崩溃等缘故所造成。”

无论是家属隐瞒患者真实病情,还是追着医生问还能活多久,实际上都没有意义。医生的作用是根据个体病人就诊时的分期,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痛苦,达到病人最大程度获益的治疗目的。重要的是,病人要参与到治疗中来,要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饮食,进行积极锻炼。临床上,往往是当患者的心态摆正了、思想乐观了,再加上科学规范的治疗,使患者的病情稳定,或延长了生命,并且保证了生活质量。”

偏方秘方,信还是不信?

面对癌症的打击,一些病急乱投医的患者和家属常常不惜花费重金购买所谓的“偏方秘方”,甚至有人相信民间“以毒攻毒”的说法,私自用药。此外,有些患者认为手术、放化疗损伤太大,而一些偏方是中医药,认为“无毒副作用”,希望只用中医药就能治愈癌症。

从科学角度讲,应坚决反对这些所谓的“秘方偏方”,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甚至以赚钱为目的的做法。“有些‘偏方’的确可以唬一部分人,例如有所谓‘大师’给患者用芒硝(一种泻药)治疗癌症,个别病人觉得用后浑身很轻松。那实际上也是患者的‘意念’问题。”

“‘以毒攻毒’更不可取,癌症并不是一个毒,人是一个生物体,可以自己修复受损的细胞。之所以出现癌症,是因为新的细胞分裂过程变样了。不能依靠‘毒’去攻癌症。”他说。

专家提醒,中医在改善免疫系统,“扶正”方面有独到的作用,但患者也不应对单纯中医药治疗肿瘤寄予过高的期望,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制订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手术或者放化疗虽有毒副作用,但毕竟还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肺癌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影响有多大

癌症已经成为我国某些城市人口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在北京,平均每天有 100 多人被确诊为癌症,而所有癌症中肺癌所占比例最高,每 3-4 个癌症患者中就有一个是肺癌,肺癌的致死率也是癌中之王。近十几年来,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的人数都在增加,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每年将有 100 万人口死于肺癌。著名歌星凤飞飞及其丈夫均死于肺癌。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肺癌的常见问题。

女人身上12个癌症信号

1、身体疼痛

随着年龄增加,身体疼痛会增多。但是身体某部位莫名出现疼痛并持续一周以上时,应尽快查明原因,因为无缘无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症征兆。比如,长期腹痛是大肠癌的症状,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引起的,骨头酸痛则可能是癌症转移的症状。胰腺癌会表现在上腹区,如脐周或右上腹出现顽固性钝痛或绞痛,可阵发,也可呈持续性,通常会逐渐加重,向腰背部放射。

2、乳房硬块

女性如果发现乳房皮肤发红、有肿块,就要分外当心。尤其是乳房出现皮疹,并且持续数周不退,必须去检查。非哺乳期的女性,乳头凹陷,并且常常流出液体,也是不好的信号。

3、腹部肿胀

很多女性认为腹胀极为常见,不必大惊小怪。但是,这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状。腹部持续肿胀、有压迫感及疼痛、肠胃不适,出现进食困难或极易有饱腹感,持续数周,都可能是卵巢癌的征兆。

4、异常出血

月经周期之间的阴道异常出血及大小便出血很容易被女性忽视。它们很可能是妇科常见癌症--子宫内膜癌的一大征兆,有至少3/4的女性有此征兆后,被检查出患上子宫内膜癌。而大便出血则可能是结肠癌的征兆。

5、吞咽困难

所谓吞咽困难,一般指进食时出现胸骨后疼痛、食管内有异物感,有人即使不进食,也会感到食管壁像有菜叶、碎片或米粒样物贴附,吞咽下食物后会感到食物下行缓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内。长期的吞咽困难,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征兆,应该尽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镜检查。

6、体重突减

不用费劲就能减肥的确令人高兴,但是如果一个月内既没增加运动量,又没减少饮食,体重却莫名其妙下降10%,那就应该及时就医。体重急剧下降、厌食、反复腹泻和便秘是最常见的肺癌、胃癌、肾癌及大肠癌症状,对女性而言也可能是甲亢。

7、口腔变化

如果你吸烟,应特别注意口腔内有无白斑或舌上白点,这些改变表示有血斑病。这是癌前病变,可能进展为口腔癌。应请医生或牙医诊治。

8、腹痛抑郁

如果腹部持续疼痛且伴有抑郁症状,极可能得了胰腺癌。因为专家发现,抑郁与胰腺癌关系极大。其他症状还包括:黄疸或大便呈反常的灰色。

9、皮肤变化

皮肤突然出现包块或者色素沉着,并且变化明显,都可能是皮肤癌的征兆。观察几周后就应该立即就医。另外,无论年老年轻,一旦皮肤突然出血或者出现异常剥落,也应该去看医生。

10、消化不良

女性(孕期除外)长时间不明原因持续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癌、喉癌、胃癌的症状。

11、咳嗽不止

如果莫名其妙的咳嗽持续不断,超过3-4周,就应该及时看医生,有可能是肺癌或喉癌的征兆。

12、感觉疲劳

一般来说,感觉疲劳,是癌症已有所发展的征兆,但对于白血病、肠癌和胃癌来说,可能发病初期就会感到疲劳。癌症的疲劳和普通疲劳有什么区别呢?普通疲劳休息一下就会消失,而癌症的疲劳不论怎么休息,都会觉得很难改善。

不得不知的七个癌症真相

真相一:每个人一生中有21%的可能性罹患肿瘤

中国2011年新增癌症病例337万,相当于每分钟有6.4人患上癌症。癌症是个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年龄越大,被缠上的风险就越高。如果将一个人每年患上肿瘤的风险累计起来,按人均期望寿命74岁算,每个中国人一生中,患上肿瘤的概率是21%。目前,中国人均期望寿命有所升高,北京户籍居民更是高达81.81岁,因此一生中患上肿瘤的概率会更高。因此,千万不要在预防上掉以轻心,它可能就会“盯”上你。

真相二:男人比女人易患癌

男性的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比女性高。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1年的数据表明,发病率方面,男性、女性的癌症死亡率分别为194.88/10万、116.81/10万。

癌症之所以“重男轻女”是因为:首先男性在生理方面“先天不足”。男女的性染色体不同,更重要的是激素水平有很大差异,癌症风险相比男性更低;其次,男性生活方式“后天不足”,男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多,更爱抽烟、酗酒,应酬多,压力大但排解少,这都可能“惹癌上身”。

真相三:40岁以上人群发病明显上升

0-39岁年龄段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40岁以后上升明显,到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死亡率方面,男性、女性分别在45岁、50岁以上年龄组开始有较大幅度升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可以忽视癌症,癌症之所以“青睐”40岁以上的人,是因为那些会导致出现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年轻时养成的,经过年复一年的累积,最终导致癌症发生。所以,不良生活习惯一定要及时改。

真相四:肿瘤给人的“逆转机会”

每个人体内都有可能具有癌细胞特性的异常细胞,但大多数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所消灭,绝大多数不会成长为癌细胞。如果癌细胞躲过免疫系统的识别,疯狂分裂、增殖,长到了一定的数量,B超、CT、核磁等也能发现异常了,癌细胞也就长大成“瘤”了。这个过程十分漫长,少则5年,多则10年、30年。这段时间是癌症给人类留下的“逆转机会”,也是可以被预防的重要原因,但很多人不知道。

此外,很多癌症都有癌前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子宫颈糜烂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人类应抓住“逆转机会”,一方面,尽早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癌症危险因素对人体的持续伤害;另一方面,发现有癌前病变,一定要积极治疗,遏制病变。

真相五:尽早确诊,癌症10年生存率可达90%

来自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癌症如果能早期确诊治疗,10年生存率可达90%。坦率地说,这个数据有点保守,生存率可能和正常人相差无几。在癌症早期时,一个手术便能消灭癌症;到了中、晚期,癌症的“杀伤力”就越来越强了,治愈率可能从早期的90%骤降到20%~30%。因此,一定要重视定期体检,才能*时间发现癌症。

真相六:致癌物并非完全致命

“微波炉致癌”、“沐浴液致癌”……类似这样的新闻,可以经常看到。有不少人将很多含有致癌物的东西列入“黑名单”。但有两点:*,癌症的成长过程很复杂,不是简单地因为你吃了、用了什么致癌物,它就会伤害到你;第二,含有致癌物并不意味着一定患癌,只有达到足够的剂量才会致癌。其实,在人类的生活中,致癌物很多,PM2.5、塑化剂、甲醛等,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尽量避免接触即可。

真相七:防癌体检因人而异

防癌体检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私人订制”。建议到正规机构去做防癌体检,筛查前,医生会先做问卷调查,询问你的年龄、有无家族史、吸烟酗酒史等信息后,再根据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筛查。总的来说,40岁以后就应开始重视癌症筛查了,建议40岁以上女性筛查乳腺癌,5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注意筛查肺癌、结直肠癌、肝癌等。

早癌筛查:全身精密体检

携康长荣是首批开展国际医疗服务并成功运营至今的中国公司,目前国内*将日本高端精密体检复刻引入国内。2015年,携康长荣分公司落户上海筹备运营高端精密体检服务。

全身精密体检是以发现早期癌症、监测心脑血管健康隐患为主要目的,主要针对35岁以上健康或亚健康人群,量身定制的一套系统全面的高端精密体检。是融合了日本30年精密体检与检后管理经验,建立在严格质量控制体系下的健康服务。并根据每一位客户精密体检后的各项体检数据,对疾病风险进行整体评估,并制定相应的人性化健康干预计划日本*医疗集团德洲会中国*战略合作伙伴。

携康长荣与亚洲*、全球第三大的医疗集团德洲会以及日本精密检诊学会合作,将日本最*的精密体检质控体系与*癌症早期筛查专家引入国内,为国内对健康有着更高要求的高净值客户提供“不出国门”的包含早期癌症筛查的高端精密体检服务,并提供专业、规范的检后分级管理服务及全球就医解决方案服务。

癌症的8个危险信号

1.疼痛

身体某部位莫名出现疼痛并持续一周以上时,应尽快查明原因。比如,长期腹痛是大肠癌的症状,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引起的,骨头酸痛则可能是癌症转移的症状。如果腹部持续疼痛且伴有抑郁症状,可能是胰腺癌。

2.出血

如果女性在绝经之后,还会出现流血的情况的话,就有可能是患有子宫内膜息肉,更严重的就是得了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而大便出血则可能是结肠癌的征兆。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出现无痛尿血或排尿困难,应警惕膀胱癌或肾癌。肠癌还可能出现大便变细、次数增多等症状,甚至引起大便困难。

3.疲劳

普通疲劳休息一下就会消失,而癌症的疲劳不论怎么休息,都会觉得很难改善。对于白血病、肠癌和胃癌来说,可能发病初期就会感到疲劳。

4.体重变化

如果既没增加运动量,又没减少饮食,体重却莫名其妙下降,那就应该及时就医。体重急剧下降、厌食、反复腹泻和便秘是最常见的肺癌、胃癌、肾癌及大肠癌症状,对女性而言也可能是甲亢。

如果我们的体重一直都是一个水准,可是突然之间就明显的增加了很多,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自己的卵巢出现了异常。如果是突然轻了很多的话,就有可能与胰腺,胃,食管或肺癌有关系了。

5.咳嗽

如果莫名其妙的咳嗽持续不断,超过3—4周,就应该及时看医生,有可能是肺癌或喉癌的征兆。如果这种咳嗽是由吸烟或者二手烟导致的,就更应该及时就医。

6.消化问题

长时间不明原因持续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癌、喉癌、胃癌的症状。

女性腹胀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状腹部持续肿胀、有压迫感及疼痛、肠胃不适,出现进食困难或极易有饱腹感,持续数周,都可能是卵巢癌的征兆。

此外,长期的吞咽困难也应注意,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征兆,应该尽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镜检查。

7.皮肤变化

皮肤突然出现包块或者色素沉着,并且变化明显,都可能是皮肤癌的征兆。一旦皮肤突然出血或者出现异常剥落,也应该去看医生。

吸烟者要特别注意口腔及舌头上出现的白色斑块,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黏膜白斑病。迟迟无法治愈的口腔溃疡,特别是有吸烟和饮酒习惯的人,这可能是口腔癌的信号。

女性如果发现乳房皮肤发红、有肿块,皮肤呈现出像橘皮一样的结构,一定要引起注意,这种皮肤结构有时会与乳腺癌有关。

如果感觉自己的脖子或者腋下的淋巴结变硬,你就需要看医生了。

8.发烧

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在发病及治疗的某段时间,会因为免疫系统受影响而发烧,一些癌症还伴有疲劳等症状。癌症发热即使高热有时也无特别异常的化验检查结果,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发热时轻时重,每天至少有一次超过37.8℃,持续时间可达数周以上,伴有感染时可出现连续高热,感染消除后仍会持续发热。

最不该被忽视的8个癌症信号

1.乳房异样

发现肿块,即使X射线扫描正常也别大意。如果乳房皮肤呈现出像橘皮一样的结构,一定要引起注意,这种皮肤结构有时会与乳腺癌有关。

2.不规则出血

女性在绝经后,如果再次出现出血迹象,比如内裤上发现有几滴血,或者血块,一定要引起注意。这有可能与妇科疾病有关系,预示可能有子宫内膜息肉或者更严重的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

3.肛门出血

很多人会将肛门出血与痔疮联系起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肛门出血都是因为痔疮,有些甚至是直肠癌等癌症的信号。

4.不明原因的体重增加或减少

如果体重一直保持同一个水平,忽然增加不少,要考虑是否卵巢出了问题。如果忽然减少了10磅以上,有可能也与胰腺,胃,食管或肺癌有关。

5.持续咳嗽

持续2-3周以上的咳嗽,而且不是因为过敏或者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咳出血就必须请医生看看了。如果这种咳嗽是由吸烟或者二手烟导致的,就更应该及时就医。

6.淋巴结状态改变

如果感觉自己的脖子或者腋下的淋巴结变硬,你就需要看医生了。淋巴结变硬通常是由感染引起的,但是有些情况下,淋巴癌,肺癌,乳腺癌等其他癌症也会表现在淋巴结上。

7.疲劳

即使休息过后仍然感觉很疲劳的话就要注意了。如果经常感觉疲劳,可以做检查,在某些情况下,白血病、结肠癌、胃癌等会引起血液流失,以疲劳的形式表现出来。

8.皮肤变化

仔细观察自己的全身皮肤,如果出现不同寻常之处也要小心。比如迟迟无法治愈的口腔溃疡,特别是有吸烟和饮酒习惯的人,这可能是口腔癌的信号。

关于癌症的10个谣言

谣言1:癌症是人为导致的现代疾病

可能在我们的意识里面,癌症在今天要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重要。 其实事实上,癌症它不是不是西方社会人为导致的现代疾病,它的历史非常的久远。

几千年前,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医生就描述过这种疾病。科学家也曾在一具3000年前的人类遗骨上找到了癌症的迹象。

尽管全球范围内,像癌症这种和生活习惯有关联的疾病,发病率确实在逐年上升,但是癌症的最大风险因素依然是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细胞中积累的DNA损伤也越来越多,正是这些损伤导致了癌症的发生。而且,多亏了癌症早期筛查、影像学和病理学领域的进步,现在我们也可以更加精确的诊断癌症。

生活方式、饮食和诸如空气污染等因素都对癌症发病率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英国,吸烟贡献了25%的癌症死亡病例。

这并不等于说癌症是一种人为导致的现代疾病。有很多自然原因同样可以诱发癌症,比如世界上1/6的癌症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

谣言2: “超级食物”可防癌

蓝莓、甜菜根、西兰花、大蒜、绿茶……有无数种食物被人们寄予了预防癌症的厚望。不过,让人失望的是,并不存在什么能绝对防癌的超级食物,单一进食某种食物并不能降低你的癌症发病率。

一些食物确实比另一些要健康,多吃水果蔬菜、丰富日常食用的蔬菜种类都对人体很有好处,但是指望吃特定某种蔬菜能防癌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的身体非常复杂,癌症也是,所以号称单一的某种食物就能影响癌症发病率实在是想得太简单了。

数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证明了一个简单到几乎不值得一提的事实,那就是只有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不吸烟、多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以及不饮酒,才能降低癌症发病率。

谣言3:“酸性食物”导致癌症

有些关于癌症的谣言虽然连基本的生物学知识都没搞清楚,但是却出奇的经久不衰,“酸性食物导致癌症”就是其中之一。这一观点认为有些“酸性食物”会导致人的血液变酸,继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因此你需要多吃健康的“碱性食物”,比如绿叶菜和水果(令人惊讶的是,居然包括酸酸的柠檬)。

这种观点从生物学上根本就讲不通。确实,癌细胞不能在过度碱性的环境中存活,但问题是你身体里的其它细胞也一样。

正常的血液是略微偏碱性的。肾脏负责维持血液的pH值只在很小的正常范围内浮动。光靠吃东西对血液pH的影响根本无法持续。吃绿叶菜对健康当然是有益的,但绝对不是因为它能改变身体的酸碱度。

有一种特例叫做酸中毒,这是一种生理异常——肾脏和肺无法使人体的p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酸中毒通常是由某些严重的疾病或者中毒导致的。酸中毒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医疗救助,不过它和你吃的所谓“酸性食物”没有半点关系。

另外,癌细胞周围的微环境可以呈酸性。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呼吸作用的代谢途径和正常组织不同。研究人员正在试图弄清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这将有助于癌症治疗。但是没有证据表明饮食可以改变人体pH或者影响癌症的发病率。

谣言4:癌细胞爱甜食

我们经常见到的另一种观点是糖会“滋养”癌细胞,因此癌症患者应该杜绝糖类。这个问题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复杂,科学家才刚刚开始了解它,而谣言则把它想得太简单了,毫无益处。

“糖类”是一个统称,其中包括植物中天然存在的单糖(葡萄糖、果糖)。我们平时做饭调味用的是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通过化学键结合构成的。糖类又叫做碳水化合物,因为其分子都由碳、氢和氧构成。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消化系统中会被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然后被吸收进血液,再进入细胞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为我们提供能量。

我们身体的所有细胞,不论是不是癌细胞,都需要葡萄糖来提供能量。由于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相比往往生长更为迅速,所以癌细胞对葡萄糖的需求量更大。

此外有证据显示,癌细胞分解葡萄糖产能的代谢途径也和正常细胞不同。研究者们正在进行癌细胞糖代谢途径的相关研究,并希望借此找到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例如很有前景但是尚未通过审批的抗癌新药DCA)。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和其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不同,甜食中的糖会专供癌细胞“享用”。我们的身体不会决定具体哪个细胞应该得到哪种营养成分。我们吃进去的绝大多数碳水化合物都会转化成葡萄糖、果糖或者其他小分子糖,以供给那些需要能量的组织。

为了维持饮食健康以及防止长胖,我们当然应该限制含糖食物的摄入,但是这和“含糖食物会专为癌细胞提供营养”是完全不相干的。

上面提到的“酸性食物导致癌症”和“糖会滋养癌细胞”都是对合理饮食建议的误读。在饮食建议上,真正科学的建议依然是十分无趣的——多吃水果、蔬菜、纤维、白肉和鱼类,少吃脂肪、盐、糖、红肉或者加工肉制品,以及少饮酒。

谣言5:癌症是一种真菌,用小苏打可以治疗癌症

这种“理论”来自于一个以偏概全的观察结果,“肿瘤总是白色的”。

先不说癌细胞压根儿就不是真菌,这种观点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肿瘤也不都是白色的。有些是,但还有些真的不是。随便问任何一个病理学家或者癌症外科医生,或者就用谷歌图片搜一下(但别在午饭时搜),你都能发现谣言中的说法有多不靠谱。

谣言的支持者们认为癌症是由一种叫做念珠菌的真菌感染造成的,而肿瘤则是人体为了抵御感染形成的。不过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种观点。另外,很多非常健康的人都会感染念珠菌,它只是众多生活在我们身上的正常微生物之一。通常,我们的免疫系统能保证念珠菌不闹出乱子,但是对于免疫系统有缺陷的人(比如艾滋病患者)来说,念珠菌造成的感染会变的很严重。

谣言认为治疗癌症的方法就是向肿瘤组织中注射小苏打(碳酸氢钠)溶液。这种方法连普通的真菌感染都治不了,更别提癌症了。恰恰相反,大量证据表明,大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会造成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

一些实验显示,碳酸氢钠似乎可以影响到移植到老鼠体内的癌细胞和实验室里培养的细胞,机制是中和了肿瘤周围微环境的酸性。美国研究者已经在进行碳酸氢钠胶囊的小规模临床试验,以验证其能否缓解癌性疼痛,并希望找到人体能够耐受的最大剂量。但该研究针对的不是碳酸氢钠对肿瘤本身有任何疗效。总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已发表的临床研究证明碳酸氢钠能够治疗癌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甚至不知道,要是给人服用多到足够影响肿瘤的小苏打,人体能不能受得了——虽然确实有研究者在探究此事。因为身体对于任何试图改变pH的企图都十分抗拒,通常是用肾脏排出多余的碳酸氢根的办法来调节。如果大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足以改变肿瘤周围的pH——进入人体,那这些碳酸氢钠本身可能造成严重问题:碱中毒。一项估计认为,对于体重65公斤的成年人来说,每天摄入12克苏打粉仅能够抵消1立方毫米的肿瘤组织产生的酸。但每天摄入30克苏打粉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你来算算吧。

谣言6:有治愈癌症的灵丹妙药

从吸食大麻到用咖啡灌肠,网上流传着很多号称“天然”、“有奇效”的治疗方法的视频和道听途说。

但是,超乎寻常的宣称需要超乎寻常的证据,而YouTube视频和Facebook文章可绝对算不上科学依据,它们完全不能和高质量的、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结果相提并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判断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是否是被某种替代疗法治愈的。我们无从知晓他们的医学诊断结果、疾病分期或者病情发展,甚至不知道他们得的到底是不是癌症。另外,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同时接受了其他治疗。而且,我们只能听到那些被成功治愈的患者讲述他们的经历,但那些治疗失败的患者呢?死人可不会给你讲故事。宣称某种疗法有奇效的人通常只会大肆夸耀他们的成功事例,而不告诉你全部事实。

这一现象证明,发布经过同行评议的、科学严谨的实验室研究数据和临床试验数据是多么的重要。首先,研究者通过适当的临床研究可以评估某种癌症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次,发表这些数据可以供全世界的医生们自行参考,并确定最优治疗方案。这是任何一种癌症治疗方法都应该达到的标准。

并不是说自然界中没有潜在的治疗方法,像阿司匹林(在柳树皮中发现的)或者青霉素(来自青霉菌)都是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天然化合物。抗癌药物紫杉醇最早也是从太平洋紫衫的树皮和针叶中提取的。但是这不意味着你靠嚼树皮就能治愈癌症。紫杉醇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这种活性成分经过了纯化和临床试验,所以我们既知道它安全有效,也知道治疗所需的剂量。

癌症患者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治疗疾病,这种病急乱投医的心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我们建议,人们应该警惕任何标榜“有奇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当对方在试图把这个疗法卖给你的时候。

谣言7:但那些妙药被大型制药公司打压了

和刚才那条谣言一起被经常提到的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制药企业甚至慈善机构暗中勾结,不告诉人们真正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因为现有的治疗方法能让他们获得巨额利润。

无论谣言给出的所谓“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是哪一种,其背后的逻辑都是一样的——这种治疗方法有效、廉价但是无法取得专利,所以医疗机构为了他们自己的经济利益,就不公布这种方法。不过正如我们以前曾经写过的,这里面没什么阴谋,纯粹是因为那种方法就是没效果。

说某种潜在的治疗方法被制药公司打压,这根本讲不通。对这些公司来说,找到某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反而能让他们获得巨大收益。而且治疗方法无法获得专利的说法也站不住脚。制药公司又不傻,如果某种治疗方法有效,他们一定会立刻冲过去分一杯羹。总有办法把药物分子重新包装一下以获得专利,如果最终证明这种方法有效,那么就可以帮助制药公司收回研发和临床试验上的投入(可能高达数百万英镑)。

谣言8:死于癌症治疗的人比直接死于癌症的人还多

无论是化疗、放疗还是手术,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治疗的副作用可能十分严重。毕竟,用来杀死癌细胞的方法不可避免的也会影响正常细胞。

非常遗憾的是,治疗也并不总是成功。癌症晚期患者的治愈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此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尽管癌症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延长患者寿命,但是它不太可能“治愈”晚期癌症。如果发现得早,手术依然是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而放疗救治的人则要多于抗癌药物。不过化疗和其他抗癌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依然很重要,有时是治疗癌症本身,有时则是帮助延长寿命上。

网上流传的化疗“只有3%能起效”的说法存在很大的误解而且信息来源是过时的。Science-Based Medicine网站上有两篇更详细的说明。另外,我们还写过一篇文章,反驳了化疗会“刺激肿瘤生长”这种观点。

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了抗癌药物对癌症的治疗效果。例如,因为抗癌药物顺铂(cisplatin)的应用,睾丸癌治愈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不到70%提高到现在的96%;而化疗将患癌症儿童的治愈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大约25%提高到现在的75%

谣言9:我们在治疗癌症上毫无进展

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治疗手段的进步,英国的癌症患者长期生存率(10年以上)在过去40年里翻了一番,而死亡率在过去10年里则下降了10%。我们的首席临床医生皮特·约翰逊(Peter Johnson)教授的这篇文章给出了关于癌症治愈率的一些重要事实。

按照定义,这些“十年生存率”的数字说的是至少在10年以前开始治疗的那些患者。现在新确诊并开始治疗的患者存活率还会更高。

前面的道路还很漫长。有些癌症的治疗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比如肺癌、脑癌、胰腺癌和食道癌。当你的至亲因为癌症离开你时,你可能会觉得医学在治疗癌症上毫无建树。所以我们才希望能尽快攻克癌症,让人们不再被癌症夺去生命。

谣言10:鲨鱼不得癌症

鲨鱼当然会得癌症。澳大利亚科学家就发现一条大白鲨的下颚上出现了一大块肿瘤;此外,他们在一条短尾真鲨的头部也发现了肿瘤。根据发表在《鱼类疾病杂志》(Journal of Fish Diseases)上的论文,这条大白鲨嘴巴上的肿瘤长、宽均大约为30厘米。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在至少23种鲨鱼身上发现了肿瘤,包括上面提到的两种。早在1853年,科学家就在一条团扇鳐(学名:Raja clavata)的尾巴上发现了一个长30厘米的带蒂纤维瘤。论文作者之一蕾切尔·罗宾斯(Rachel Robbins)说:“研究所传达的一个主要信息,就是在鲨鱼中发现了越来越多肿瘤形成的证据,这与鲨鱼不会患这种疾病的流行观点是相对立的。”

15个癌症的早期症状

1.腹胀

很多女性认为腹胀极为常见,不必大惊小怪。但是,这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状。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预防医学中心主任刘俊田介绍,腹部持续肿胀、有压迫感及疼痛、肠胃不适,出现进食困难或极易有饱腹感,持续数周,都可能是卵巢癌的征兆。

2.不规律出血

美国肿瘤学家戴利博士表示,月经周期之间的阴道异常出血及大小便出血很容易被女性忽视。它们很可能是妇科常见癌症子宫内膜癌的一大征兆,有至少3/4的女性有此征兆后,被检查出患上子宫内膜癌。而大便出血则可能是结肠癌的征兆。

3.乳房硬块

女性如果发现乳房皮肤发红、有肿块,就要分外当心。“尤其是乳房出现皮疹,并且持续数周不退,必须去检查。”肿瘤学家汉娜·林登博士说。此外,她指出,非哺乳期的女性,乳头凹陷,并且常常流出液体,也是不好的信号。

4.疼痛

美国癌症协会表示,随着年龄增加,身体疼痛会增多。但是身体某部位莫名出现疼痛并持续一周以上时,应尽快查明原因,因为无缘无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症征兆。比如,长期腹痛是大肠癌的症状,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引起的,骨头酸痛则可能是癌症转移的症状。刘俊田指出,胰腺癌会表现在上腹区,如脐周或右上腹出现顽固性钝痛或绞痛,可阵发,也可呈持续性,通常会逐渐加重,向腰背部放射。

5.淋巴结变化

林登博士表示,不管身体哪个部位,尤其是腋窝或颈脖出现淋巴结肿大,切不可掉以轻心。如果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1个月,则很可能是乳癌或脑癌的症状。

6.发烧

发烧一般由流感、肺炎或其他炎症所导致,然而,不明原因的发烧就可能是危险征兆了。美国癌症协会表示,癌症扩散至身体其他器官时,通常会导致发烧。淋巴瘤、白血病等血癌也有发烧症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徐志坚补充,淋巴瘤在早中期会表现为持续低热,体温在38摄氏度左右,当合并感染时则可能高烧。必要检查包括:X光胸透、CT扫描、核磁共振检查等。

关于乳腺癌的11个传言与真相

传言1:乳房小,不易得乳腺癌

真相:乳房大小与患乳腺癌的风险无关,即使是男性也会患上乳腺癌。无论什么罩杯的女性,都应学会自查,进行常规筛查等。

传言2:乳腺增生最终一定会发展成乳腺癌

正确观点:乳腺增生有很多类,有的增生是良性的。但是要检查乳腺增生是否有乳腺癌在内,有无乳腺囊肿,若有就要坚持定期检查,甚至比乳腺癌的检查频率更高、更严格。

传言3:乳腺癌与荷尔蒙刺激有关,停经后就不该会有乳腺癌了

正确观点:乳腺癌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一般需要10多年。停经后发现的乳腺癌可能在停经前已经有了,只是停经后才发现罢了。

传言4:吃避孕药很容易导致乳腺癌

正确观点:以前的避孕药可能是用了雌激素,现在生产的日常避孕药一般很少或没有雌激素成分,医学界也不认为吃日常避孕药就会导致乳腺癌。

传言5:用止汗剂加大乳腺癌风险

真相:由于止汗剂中含有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它们可能会影响雌激素,“止汗剂会加大女性乳腺癌风险”的说法曾广为留传。不过,美国癌症协会表示,这是个谣言,研究表明它与乳腺癌患病风险之间没有相关性。

传言6:喝咖啡更易患上乳腺癌

真相:事实上,一项曾发表在《乳腺癌研究》杂志上的研究称,每天喝两杯咖啡,可降低乳腺癌危险。

传言7:母亲比父亲的遗传风险更大

真相:这样也是不对的,不管是我们的母亲还是父亲患上乳腺癌,都是会加大子女们患有乳腺癌的风险。

传言8:体重与乳癌风险无关

真相: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肥胖以及超重都是会加大女性患有乳腺癌的风险的,特别是一些绝经之后或者是到了晚年之后体重在飙升的时候。

传言9:多数乳腺肿块是恶性的

真相:实际上,约80%的乳腺肿块不是恶性病变,如囊肿。如果检查发现乳房有变化,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时复查。

传言10:X射线加大乳癌风险

真相:X光线照射的过程中的确是会存在辐射的,但是量却是很小的,所以一般的风险很低。X射线筛查对于发现早期的乳腺癌是很有帮助的,美国的癌症协会建议大家,40岁以上的女性朋友们应该每年进行1-2次的筛查。

传言11:隆乳术会加大乳腺癌风险

真相:显然这是不正确的,做过隆乳术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风险,并不会高过带A罩杯的女孩,建议必要时做X射线检查。

相关推荐

乳腺癌九大谣言不可轻信

传言1:乳癌一旦发现,肿瘤必须被马上切除,否则就会很快扩散。 真相:只有极少数病例是属于扩散极快的肿瘤,需要立即采取行动。通常来讲,乳癌比其他大部分癌症的发展速度都慢。通过检查发现的乳癌,癌细胞基本上已经在乳房中存在了3-15年的时间。 对你的建议:大部分情况下,花几个星期来考察一下你的其他选择,这绝对是有益无害,比如可否采取保乳的治疗,而非乳房全切术。你也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来征得其他医生的意见,这样还可以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心理上的调适。 传言2:大多数罹患乳癌的女性都有家族病史。 真相:只有大约15

肺癌会不会遗传

癌症这种疾病记住人们的视线当中,对于癌症的治疗问题也成为了大家一个经常讨论的焦点,而在癌症家族当中肺癌无疑是最严重的一种了,可是由于大家对于肺癌这种疾病的了解严重不足,也有很多朋友会问到,癌症会遗传吗这个问题,现在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局限于基底膜内者称为原位癌癌肿,可向支气管腔内或/和临近的肺组织生长,并可通过淋巴血行或经支气管转移扩散。癌瘤生长速度和转移扩散的情况,与癌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生物学特性有一定关系。 所谓癌症遗传倾向性,是指在一样条件下,有些个别更容

勿信美容传言破解美容误区

传言1:每天饮用8杯清水令肌肤不再干燥,而且充满弹性。 真相:多饮清水的确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排除体内毒素非常有益。但这不是解决皮肤问题的万灵配方。我们的肌肤无法直接吸收水分子,因此并不是只要饮用足够的清水就能拥有滋润而光泽的肌肤。我们仍不得不借助高素质的护肤保养品来补充和保持肌肤的水分。 传言2:皮肤有剥落的皮屑表明皮肤太干燥了。 真相:油性皮肤的人过份地清洁皮肤,或使用收缩修复水,也会导致皮肤表层干燥以至有脱皮的现象。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皮肤,如果皮肤持续干燥、脱屑,就可能是皮肤疾病,建议最好去看医生。

10个关于生理期的传言

传言一:生理期从来都不固定,就属于不正常 专家批改:平均每28天的“亲戚”到访一次是女人最理想的生理周期,不过,22~35天来一次也算正常。当女人过了35岁以后,荷尔蒙开始变得敏感,生理周期不再一成不变。当然,只要你的周期稳定,有着自己的规律,你就没必要过于担心。 小提示:吃抗生素、吸烟、熬夜、工作压力大、大幅度体重改变,都可能影响荷尔蒙进而导致生理周期的改变。生理周期太短,容易贫血;太长容易使子宫内膜增生过度,增加病变的概率。 传言二:生理期,要对夫妻生活说NO 专家批改:多数的妇科医生不建议生理期进行

男性易忽视的15个癌症信号

乳房肿块。 很少有男人会注意自己的乳房,但它确实需要留心。如果你发现胸部出现肿块、皮肤凹陷或起皱、乳头内陷、乳头或胸部皮肤发红或角质化、乳头分泌脓液等,一定要及时就医。 疼痛。 随着年龄增加,男人会经常抱怨疼痛。大多数疼痛与癌症无关,有些则是癌症的前兆。 睾丸变化。 睾丸癌多发病在20~39岁之间。建议男性每月自查一次睾丸。睾丸不管增大还是缩小都值得注意,如果出现肿胀、结块或感觉沉重都应及早就医。 淋巴结变化。 如果发现腋下或颈部的淋巴结增大或出现肿块,一定要去医院。 发烧。 原因不明的发烧也许暗示着癌症

女人必知的乳腺癌九大传言

传言1、乳癌一旦发现,肿瘤必须被马上切除,否则就会很快扩散。 真相是:只有极少数病例是属于扩散极快的肿瘤,需要立即采取行动。通常来讲,乳癌比其他大部分癌症的发展速度都慢。通过检查发现的乳癌,癌细胞基本上已经在乳房中存在了3-15年的时间。 对你的意义:大部分情况下,花几个星期来考察一下你的其他选择,这绝对是有益无害,比如可否采取保乳的治疗,而非乳房全切术。你也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来征得其他医生的意见,这样还可以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心理上的调适。 传言2、大多数罹患乳癌的女性都有家族病史。 真相是:只有大约

必须知道的六个癌症认识误区

误区一:不敢直面癌症 对大多数人来说,被确诊为癌症是改变一个人生活的重大事件,震惊、恐惧、愤怒、伤心、孤独、焦虑的感觉随即产生。在一些环境中,癌症仍然是人们谈论的禁忌,癌症患者往往遭到歧视,以至于患者都不敢承认自己是癌症病人。 专家表示,对于癌,谁都回避不了,谁都需要防范,要采取综合措施,正确判断。直面癌症、正确认识癌症可以使患者得到早诊早治,并为他们获得高质量的诊疗营造好的环境氛围。 误区二:癌症早期无法发现 不少人认为,癌症早期无明显信号,到发现时通常已是中晚期。事实上,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前列

小肝癌的早期症状

小肝癌是相对于大肝癌而言的。小肝癌又称为亚临床肝癌或早期肝癌,临床上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小肝癌一般指肝细胞癌中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厘米的肝癌称为小肝癌。患者常无临床症状。瘤结节多呈球形,边界清楚,切面均匀一致,无出血及坏死。我国的小肝癌标准是: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多个癌结节数目不超过两个,其最大直径总和应小于3厘米。 小肝癌的早期症状: 1、腹胀症状:多见于左叶增大,压迫胃部所致,表现上腹部胀满及消化不良症状,出现腹水可导致全腹膨胀。 2、发热症状:肝癌

后背痛是肺癌早期症状表现吗

肺癌早期症状表现通常比较隐蔽,多与其他肺部疾病表现类似,因此大部分患者极易将其忽略,到诊断时,才发现已是肺癌中晚期,大大延误病情治疗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治疗难度。通常对于肺癌中晚期患者而言,治愈机率是相当小的,一般性患者存活周期不会超过6-8个月,少数可以存活5年以上,甚至可以更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治愈肺癌是相当关键,因此了解肺癌早期症状也显得非常重要。 一般肺癌早期可以表现出多个临床症状,如咳嗽、咳血、咳痰、声音嘶哑、发热、肩部胸部疼痛等等。其中肩部疼痛是肺癌脊柱发生转移的首发症状,主要由肺癌肿瘤组

小龙虾可以吃吗 小龙虾不能吃的传言与事实

传言:小龙虾是虫不是虾,不能食用。 事实:小龙虾是十足目,腹胚亚目,鳌虾科,原鳌虾属,克氏原螯虾种,是一种如假包换的淡水虾,还和龙虾有一定的亲戚关系。 传言:小龙虾喜欢生活在污水区。 事实:小龙虾能在污水区生存,由于他们是杂食性物种,生存能力比较强,但是也不能说他们喜欢生活污水区,条件允许时候,小龙虾会选择吃新鲜的食物,主要食用水底的水槽、藻类、水生昆虫、有机碎屑等,在污水区生活纯属于被逼无奈。 传言:市场上的小龙虾全部是来自与野生的污水龙虾。 事实:洞庭湖是我国现在最大的淡水龙虾养殖基地,其中养殖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