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综合症该如何治疗
免疫缺陷综合症该如何治疗
(1)原发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有两种类型:
①Bruton型,较常见,为婴儿性联丙种球蛋白缺乏病,与X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仅发生于男 孩,于出生半年以后开始发病;
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男女均可受累,也可见于年人.本病的特点在于:血中B细胞明显减少甚至缺如,血清免疫球蛋白 (IgM、IgG、IgA)减少或缺乏,骨髓中前B细胞发育停滞.全身淋巴结、扁桃体等淋巴组织生发中心发育不全或呈原始状态;脾和淋巴结的非胸腺依赖区 淋巴细胞稀少;全身各处浆细胞缺如.T细胞系统及细胞免疫反应正常.
由于免疫缺陷,患儿常发生反复细菌感染,特别易受流感嗜血杆菌、酿脓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感染,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脑膜炎或败血症而致死.注射丙种球蛋白,能控制感染,但由于无法提高呼吸道等粘 膜处的SlgA,因此鼻部、肺部的感染极易复发.
(2)孤立性IgA缺乏症:本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的血清IgA和粘膜表面分泌型 IgA(SlgA)均缺乏.可以是家族性或获得性,前者通过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患者多无症状,有些可有反复鼻窦或肺部感染及慢性腹泻、哮喘等表现. 自身免疫、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较高.血清Iga 低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四期症状
1. 急性感染期
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当这种发热等周身不适症状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急性感染期症状2. 潜伏期
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 艾滋病前期
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个时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淋巴结病相关综合征"、"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征"等。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A.淋巴结肿大 此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的部位,有的多达十几处。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约30%的病人临床上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无其他全身症状。
B.全身症状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约50%的病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1月内多于5次。约1/3的病人体重减轻10%以上,这种体重减轻不能单纯用发热解释,补充足够的热量也不能控制这种体重减轻。有的病人头痛、抑郁或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可能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有关,有的可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3/4的病人可出现脾肿大。
C、各种感染 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约有半数病人有比较严重的脚癣,通常是单侧的,对局部治疗缺乏有效的反应,病人的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常发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疱性脓庖疮,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负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发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单纯疱疹和胸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
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多,变稀、带有黏液。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此外,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4. 典型的艾滋病期
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确诊艾滋病不能光靠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根据是检查者的血液检测是否为阳性结果,所以怀疑自身感染HIV后应当及时到当地的卫生检疫部门做检查,千万不要自己乱下诊断。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传播途径
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唾液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
(1)性交传播
(2)血液传播
(3)共用针具的传播
(4)母婴传播
( 5 )人体组织.器官
(5)发现新途径
据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专家最新研究,泪腺或泪液可能成为艾滋病病毒的新“据点”。这意味着,艾滋病病毒可能通过泪液传播。 据悉,该研究相关论文近日已发表在国际著名的《艾滋病》杂志上,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等经过长达六年的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报道,研究结果提示,泪腺或泪液相关的组织、器官很可能为HIV病毒的新“据点”而可能通过泪液发生传染。
据了解,协和医院这一研究始于2005年,是国际上首个针对艾滋病患者泪液中HIV病毒载量进行的定量分析。研究以16例长期接受鸡尾酒治疗、外周血HIV病毒阴性的AIDS患者为对象,2例新诊断但未经治疗、3例治疗后病毒产生抗性的患者为对照组展开的。研究人员取到每位患者1毫升以上的眼泪,用国际通用的病毒载量检测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多种方法,选取四个不同的基因点位同时开展检测,结果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泪液中的HIV病毒载量无差异,为200拷贝/毫升—20000拷贝/毫升,远高于正常值(50拷贝/毫升以下)。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治疗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一看就知道是一种病的名称,而且和自身的免疫能力有关,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大家一定熟悉,艾滋病,这种病曾经一度给很多人造成恐慌,给生活带来了阴霾,当时就是一种绝症,让大家害怕不已,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这种病的相关内容。
一概念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二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黏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三治疗
1.一般治疗
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什么是免疫系统缺陷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diseases)IDD是一组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有二种类型: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与遗传有关,多发生在婴幼儿.②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因严重感染,尤其是直接侵犯免疫系统的感染,恶性肿瘤,应用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原因引起.(一)概念:由于免疫器官,组织或细胞发育缺陷,或免疫功能失常或缺陷,引起的病理过程.(二)特点:对各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出现反复的严重的感染,临床表现为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细菌和真菌的胞内感染及恶性肿瘤等.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感染或严重感染.由于遗传因素或先天因素,使免疫系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不同部位受损所致的免疫缺陷病,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或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其中大多数与血细胞分化和发育有关,多发病于婴幼儿期,严重者导致死亡.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种类很多,常分为抗体缺陷,补体缺陷,吞噬功能缺陷,联合缺陷,T细胞缺陷等.因其他疾病和因素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称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如感染,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紊乱,免疫增生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在肿瘤及器官移植时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亦可导致继发性免疫缺陷.免疫缺陷病患者不能发挥正常的免疫应答和防御功能,临床上常有多种表现:(1)感染,反复感染是免疫缺陷病最重要和常见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死于不可控制的感染.(2)肿瘤,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常人高出100~300倍由于肾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而导致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常人高出100倍.(3)变态反应,由于免疫功能失调,免疫缺陷病患者中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比正常人高.(4)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功能障碍,失调,常同时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从临床情况观察,继发性免疫缺陷多发生在老年人,均为暂时性的,消除原始病因后,大多数能逐渐恢复.但严重者,如电离辐射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有时可造成不可恢复的免疫缺陷.
艾滋病西医治疗
治疗概述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治疗周期:3个月(常需终身治疗)治愈率:0.001%(只能维持治疗,现在治愈率极低。)常用药品:复方磺胺甲噁唑片 更昔洛韦胶囊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0 —— 100000元)
艾滋病西医治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为着患者生命着想,医学界积极寻找各种可行手段。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根据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传播特点,一般的接触是不会传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因此,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应进行病原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前期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应根据病情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治疗的关键。随着HIV蛋白酶抑制剂的出现,乃出现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治疗前进了一大步。
3.免疫调节治疗
主要是应用免疫增强剂,希望能部分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
过去认为应用免疫兴奋剂,可增强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但目前有人认为T细胞的激活能触发细胞内HIV的复制。因而应用与否尚无定论。
4.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治疗
及时诊断机会性感染及肿瘤,尽早给予有效的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命。
艾滋病又叫做什么病
艾滋病又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就是HIV病毒所引起的以严重的免疫缺陷为特点的性传播疾病,HIV会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甚至缺失,最终导致严重感染或肿瘤而死亡。那么它的这个死亡率是极高,并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免疫缺陷综合症该如何治疗
一概念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二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黏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三治疗
1.一般治疗
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看完上面的内容相信大家就知道艾滋病的残酷了,它的临床症状哪个都很可怕,都会随时夺走脆弱的生命,避免自己被传染,不和艾滋病的患者有亲密接触,做好相关知识的储备,科学合理的预防,加强自身锻炼,提高免疫力。珍爱生命健康。
免疫功能5项临床意义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
正常值:6-16g/L
增高:慢性肝病、结缔组织疾病等;
降低:蛋白丢失性肠病、肾病综合征、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等。
二、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
正常值:760-3900mg/L
增高:慢性肝病、亚急性或急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降低:反复性呼吸道感染、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妊娠后期等。
三、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
正常值:400-3450mg/L
增高: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缔组织疾病、慢性或亚急性感染等;
降低:蛋白丧失性胃肠炎、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
四、血清免疫球蛋白D(IgD)
正常值:1-4mg/L
增高: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某些肝病、葡萄菌感染等;
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IgD缺乏综合征、重症复合性免疫缺陷症等。
五、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
正常值:0.1-0.9mg/L
增高: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血清病、变应性亚败血症等)、哮喘、寄生虫感染、T细胞功能不全症、急性肝炎、肝硬化、风湿性关节炎、小儿腹泻等;
降低:复合性免疫缺陷病、无γ-球蛋白血症等。
什么是艾滋病
1982年9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为这种复杂的疾病命名。1983年,从一名同性恋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结中分离到了新的病毒,研究证实这种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1986年7月经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omImmuneDeficiencyVirus)”,即艾滋病病毒,缩写HIV。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简称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艾滋病的三个明确定义:
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
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
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是:
a.对感染的易感性明显增加;
b.易发生恶性肿瘤;
c.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化。
综合症: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总之,
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艾滋病人是指艾滋病毒抗体阳性,临床上出现条件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者。
艾滋病感染者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无症状或尚不能诊断为艾滋病病人者。艾滋病之所以猖狂于全球,就在于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直接侵犯人体免疫系统,攻击和杀伤的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最具有进攻性的T4淋巴细胞,使机体一开始就处于丧失防御能力的地位。艾滋病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就寄生于T4 淋巴细胞内最核心的部位,并与细胞核的遗传物质DNA整合为一体,人体没有能力使其分开,更没有力量杀灭它,艾滋病就成为一种“病入基因”的痼疾。艾滋病病毒随免疫细胞DNA复制而复制。病毒的繁殖和复制使免疫细胞遭到破坏和毁灭,并放出更多的病毒。新增殖病毒再感染更多的细胞。就这样,病毒一代代地复制、繁殖,免疫细胞不断死亡。艾滋病病毒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病毒的逆转录病毒,具有极强的迅速变异能力,而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总落后于病毒的变异,因而无法阻止艾滋病病毒的繁殖和扩散,更何况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艾滋病病毒抗体是毫无作战能力的非保护性抗体。艾滋病病毒的迅速变异能力也给目前特效药和疫苗研制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在血液或分泌物内只能生存数小时至数天,在自然条件下则不能存活。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发病机制
HIV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内复制,HIV包含着遗传基因,但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才能产生新的病毒颗粒。病毒的遗传指令可嵌于核糖核酸染色体组(RNA病毒)或脱氧核糖核酸(DNA)染色体组(DNA病毒)。
HIV是RNA病毒,它具有特殊的反转录酶,可使这种病毒将它的RNA复制成DNA,复制的DNA与感染的宿主细胞染色体组结合,病毒的蛋白与核酸构建为成熟的病毒体,通过芽生的方式被宿主细胞释放出来,从而完成病毒的复制。在正常状态下,是由DNA复制RNA的。由于HIV在复制过程中采取了相反的步骤,所以称为反转录病毒(图1)。
HIV外壳上的糖蛋白GP120与一些人细胞,如CD4 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神经系统的一些细胞表面的抗原分子(称为CD4或T4受体)具有特殊的亲和力。
HIV感染可以损伤或杀死T4辅助性细胞,导致T辅助性细胞和T抑制性细胞比例逆转。正常健康人中,T辅助性细胞和T抑制性细胞的比例为1.0~2.0,但在艾滋病人中,这两者的比例降为1.0以下。这种T辅助性细胞和T抑制性细胞比例逆转导致了细胞免疫功能不全,从而引起机会性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和不常见的肿瘤发生。
艾滋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一般治疗 根据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传播特点,一般的接触是不会传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因此,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应进行病原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前期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应根据病情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治疗的关键。随着HIV蛋白酶抑制剂的出现,乃出现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治疗前进了一大步。
艾滋病的发病起源探究
艾滋病发源于非洲,1979年在海地青年中也有散发,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美国报道发现一种能对人免疫系统产生破坏力的反转录病毒 后,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首先分离出一株病毒,当时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1984年美国Gallo等又从1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活体组织中分离出病毒,命名为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HTLV- Ⅲ),同年Levy又分离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病毒(ARV)。经鉴定证明这些病毒为同一病毒,归入反转录病毒科。随后于1986年7月被国际病毒 分类委员会将其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RNA病毒,可在体外淋巴细胞系中培养,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Lentivirus)。迄今已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两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和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2型(HIV-2)。
1.HIV-1 起源于中非,扩散到海地、欧洲、北美及全世界,它选择性地侵犯CD4 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亚群,也能感染B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及骨髓干细胞,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主要毒株。
(1)HIV-1的形态及结构:电镜下观察HIV-1呈圆形颗粒,直径约110nm。病毒外膜由两层类脂组成,它系新形成的病毒从人的细胞芽生至细胞外 时形成,既有病毒蛋白成分,也含有宿主细胞膜的蛋白质。锚定在外膜上的外膜糖蛋白(Env)由三分子的球状物gp120和三分子的主干gp41组 成,gp120呈球形突出于病毒包膜之外,gp41与gp120相连,另一端贯穿病毒包膜。包膜内是呈钝头圆锥形的核,位于中央,核壳蛋白是p24。核内 含两条完全相同的单链病毒RNA链、Mg2 依赖性反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等成分。在病毒的外膜和核壳之间,有一基质蛋白P18。
艾滋病早期症状
症状
1).急性感染期:感染HIV后,HIV刺激机体引起免疫反应。此后,进入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感染期。
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起病急骤,出现发热出汗、头痛、咽痛、恶心、厌食、全身不适、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同时可伴有红斑样皮疹、呕吐、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或血小板减少。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系统症状和脑膜刺激症。
外周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淋巴细胞亚群检查CD4/CD8细胞比例可无明显变化。此期持续一两个星期。由于此期症状无特征性,且较轻微,常易误诊为感冒而被忽略。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
2).无症状感染期:此期感染者除血清HIV抗体阳性外,T细胞数量可进行性减少。但病毒在持续复制,且感染者已具有传染性。
临床症状:无。持续时间:个体差异大,现在认为是2~10年,一般6~8年。这对早期发现患者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前期亦称ldquo;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persistantgeneralizedlymphadenectasissyndrom,PGLS)rdquo;,ldquo;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综合征(AIDSrelatedcomplex,ARC)rdquo;等。
临床症状: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直径1cm,持续3个月以上,淋巴结肿大多对称发生,触之质地韧、可自由活动,无压痛,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伴有疲劳、发热、全身不适和体重减轻等。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可诊断为属此期。部分病例肿大的淋巴结年余后消散,亦可重新肿大。约30%患者可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无其他全身症状。有的患者出现头痛、抑郁或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甚至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有关。部分患者已有免疫缺陷的表现,除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反复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
但近年来许多学者主张取消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前期,将淋巴结肿大等归入无症状感染期,但全身一些表现归入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期。
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期
临床症状:除具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前期的特征外,可有明显的发热,疲乏、盗汗,出现不易控制的体重减轻(10%),持续性腹泻,持续性发热(38℃)3个月以上等临床表现;并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的临床表现,如细胞免疫反应迟缓,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及器官,且常有多种病原体引起感染和肿瘤并存。
上面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艾滋病早期症状的知识,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警惕。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什么不适的情况,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因为早期治疗对控制艾滋病的病情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这个疾病。
艾滋病有哪些临床注意事项
需与原发型免疫缺陷综合征和多种原因如感染、恶性肿 瘤、长期接受放疗或化疗等所引起的继发型免疫缺陷相鉴别。因AIDS病涉及一定的伦理问题,应注意患者的隐私权, 对可疑而未确诊的病人尤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