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与鼻炎鼻窦炎有关系吗
分泌性中耳炎与鼻炎鼻窦炎有关系吗
鼻腔与鼻窦的炎症,是引起中耳炎的重要原因。
(1)鼻粘膜与通向中耳的咽鼓管的粘膜是连续的。急慢性鼻炎或鼻窦炎时,鼻部脓性分泌物常直接刺激咽鼓管咽口的粘膜,并可通过咽鼓管引起中耳病变。
(2)鼻部的疾病,如下鼻甲后端肥大,或后鼻孔有息肉、肿瘤等,都可直接压迫咽鼓管咽口,引起咽鼓管狭窄或闭塞,影响鼓室的通气与引流,使中耳的通气和排液受到影响。鼓室内的空气逐渐被吸收,鼓室因为负压引起粘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和液体渗出,成为分泌性中耳炎。
病人会感觉听力减退,可有耳鸣或微痛,自己说话时感觉患耳声音过响。此时如能及时治疗鼻及咽部病变,只要鼻腔呼吸引流和通畅,咽鼓管粘膜肿胀消退,中耳炎的症状可逐渐减退而自愈。如果不及时治疗,咽鼓管长期阻塞,将成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为什么分泌性中耳炎需要治疗鼻子
(1)鼻部疾病可以是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因此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同时,不能忽视鼻部疾病的治疗。
(2)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式中,有很多情况需要进行鼻腔及鼻窦局部的治疗,包括清洗鼻腔、鼻腔内喷药,甚至进行手术。
(3)即使鼻部没有合并相关疾病,也需要进行通畅咽鼓管的治疗,进行鼻部治疗可以保证咽鼓管咽口的正常开放,有利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恢复。
鼻息肉的危害
1、嗅觉减退,以致缺失:鼻息肉病人多有嗅觉减退以至缺失。
2、引起听力下降:巨大息肉若阻塞后鼻孔甚至突入鼻咽部,尚可引起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
3、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当息肉体积增大或并发鼻窦炎时,通过对咽鼓管咽口压迫或炎性刺激,可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发生分泌性中耳炎。
4、鼻息肉可引发诸多并发症:如咽喉炎、中耳炎及心、肺等脏据功能损害,有的甚至会发生恶变,少数巨大息肉可引起侵袭性并发症。那些生长较快、体积巨大的息肉,会挤压破坏鼻窦壁或鼻腔顶壁:继之侵犯眼眶、额窦、前颅窝、蝶窦和中颅窝等部位。
5、炎症刺激所致的鼻息肉,多是由于慢性鼻窦炎的炎性分泌物长期刺激中鼻道等鼻窦开口处黏膜,使之发生炎性改变逐渐形成息肉。息肉体积增大会妨碍鼻窦通气引流,致使鼻窦分泌物引流不畅,加重鼻窦炎,如此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6、鼻息肉若治疗方法不当或治疗不彻底极易复发,尤其是筛窦源性鼻息肉。预防鼻息肉发生和复发的根本措施是彻底治疗鼻炎、鼻窦炎,去除鼻窦开口附近的阻塞性病变。
中耳炎的治疗应该避免哪些误区
1误区一
治疗中耳炎,只要吃抗生素就可以了.专家观点:抗生素仅是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之一。专家分析:这种观点比较片面,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并非吃吃抗生素那么简单。比如,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针对病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进行治疗,可选用滴鼻剂、中成药、抗生素等药物;急性中耳炎患者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还需要用滴耳剂;慢性中耳乳突炎反复发作者、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尽早手术。
2误区二
中耳炎屡治屡发,无法根治.专家观点:部分中耳炎可被根治。专家分析: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清除炎性病灶,鼓膜未修复导致中耳鼓室进水、继发炎症。随着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部分中耳炎,如慢性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可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的目的。
3误区三
预防中耳炎,只要耳道防水就可以了.专家观点:预防耳道进水仅对鼓膜穿孔者有效。专家分析:预防耳道进水仅对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者有一定效果,对其他类型的中耳炎效果甚微。比如,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由于其发生与连通鼻子和耳朵的结构——咽鼓管的阻塞有关,故一切易导致咽鼓管阻塞的疾病均需防治,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腔肿瘤、儿童增殖体肥大等。另外,感冒鼻塞时尽量不要频繁、用力回吸鼻涕,气压急剧变化(如飞机下降时)时向耳内鼓气、嚼口香糖等,对预防中耳炎的发生也有帮助。
过敏性鼻炎有哪些危害呢
根据医学观测结果,过敏性鼻炎未及时治疗会造成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常见的过敏性鼻炎并发症有:
1.支气管哮喘:是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并发症,鼻腔的病症导致其病毒防御功能失效,侵袭支气管乃至腹部;
2.变应性鼻窦炎:由于窦口粘膜水肿,导致鼻塞引流不通畅,且窦腔内渐生负压,此时患者多有头痛,如伴有感染,可有变应性鼻窦炎产生;
3.分泌性中耳炎:咽喉受累进而发生水肿,使咽口狭窄、阻塞,造成鼓室负压,中耳渗出性液体产生;
4.过敏性咽喉炎:患者也可出现咽喉发痒、咳嗽、或有轻度声嘶,严重者可出现会厌、声带粘膜水肿导致呼吸困难;
5.鼻息肉:反复鼻腔粘膜充血水肿致鼻息肉形成,阻塞鼻腔引起通气障碍,需手术切除方可完全治愈;
6.鼻出血:鼻痒导致认为过多捏揉,使得鼻粘膜损伤出血;
关于中耳炎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没有耳痛、耳道流脓,就不是中耳炎
专家观点:并非所有中耳炎都有耳痛和耳道流脓。
分析:中耳炎包括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类型。耳道溢脓,急性期有耳痛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无耳道流脓症状,也较少出现耳痛,可仅有耳闷、听力下降等问题。部分胆脂瘤型中耳炎也可无耳道流脓症状。
由于分泌性中耳炎症状轻微,一般不出现耳痛和化脓,故易被漏诊、误诊。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发期,因为儿童的咽鼓管较平直,鼻咽腔较小,鼻炎鼻窦炎较多见,当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咽鼓管黏膜容易水肿,继发咽鼓管阻塞,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同时,由于儿童一般不会主诉症状,故更易延误治疗。家长若发现孩子在看电视时将声音开得过响,或者在与人交谈时,要求别人讲得响一些等异常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误区二:非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低、危害小
专家观点: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危害不亚于化脓性中耳炎。
分析:非化脓性中耳炎由于症状不明显,常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与“显而易见”的化脓性中耳炎相比,患者的早期就诊率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容易发展成慢性中耳炎,危害更大。隐匿性胆脂瘤型中耳炎还会引起面瘫、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误区三:只要有耳道“出水、流脓”,就是中耳炎
专家观点:耳道“出水、流脓”,原因很多。
分析:除中耳炎外,不少耳科疾病也有“出水”症状。比如外耳道炎,有时可表现为耳道“出水”,伴细菌感染时,会有流脓。其与中耳炎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鼓膜完整,无穿孔。此外,外耳道毛囊疖肿破溃、外耳道肿瘤继发细菌感染时,也可有流脓的表现。
误区四:耳道流脓时,不宜手术
专家观点:耳道流脓时手术不影响手术效果。
分析:以前,由于受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多数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若确实需要手术,必须在停止流脓半年以上才能实施,否则会影响手术效果。如今,由于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患者即使在化脓期也可以接受手术,不必顾虑流脓是否会影响手术效果这个问题。
误区五:中耳炎手术可以完全恢复听力并消除耳鸣
专家观点:期望手术后听力马上恢复正常、耳鸣马上消失是不太现实的。
分析:中耳炎病程多较漫长,长期的炎性刺激会影响内耳系统,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及耳鸣。中耳炎鼓室成形手术虽可完全清除病灶和重建听骨,但仅能部分或大部分恢复因听骨损害、鼓膜穿孔引起的听力下降,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无效,也不能直接减轻耳鸣症状。不过,病灶的清除对耳鸣的间接恢复还是有帮助的。
误区六:治疗中耳炎,只要吃抗生素就可以了
专家观点:抗生素仅是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之一。
分析:这种观点比较片面,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并非吃吃抗生素那么简单。比如,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针对病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进行治疗,可选用滴鼻剂、中成药、抗生素等药物;急性中耳炎患者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还需要用滴耳剂;慢性中耳乳突炎反复发作者、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尽早手术。
误区七:中耳炎屡治屡发,无法根治
专家观点:部分中耳炎可被根治。
分析: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清除炎性病灶,鼓膜未修复导致中耳鼓室进水、继发炎症。随着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部分中耳炎,如慢性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可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的目的。
误区八:预防中耳炎,只要耳道防水就可以了
专家观点:预防耳道进水仅对鼓膜穿孔者有效。
分析:预防耳道进水仅对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者有一定效果,对其他类型的中耳炎效果甚微。比如,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由于其发生与连通鼻子和耳朵的结构——咽鼓管的阻塞有关,故一切易导致咽鼓管阻塞的疾病均需防治,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腔肿瘤、儿童增殖体肥大等。另外,感冒鼻塞时尽量不要频繁、用力回吸鼻涕,气压急剧变化(如飞机下降时)时向耳内鼓气、嚼口香糖等,对预防中耳炎的发生也有帮助。
中耳炎的治疗误区是什么呢
中耳炎是很常见的耳部疾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的危害大,而且这种疾病反复出现,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容易出现治疗误区,但是患者不能忽视其中的伤害,一定要注意积极的进行治疗,那么,中耳炎的治疗误区是什么呢?大家要注意认识。
中耳炎治疗误区有哪些?
一:治疗中耳炎,只要吃吃抗生素就可以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是要治疗其诱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可用滴鼻剂中成药抗生素等药物,有鼻息肉、鼻腔鼻咽肿瘤、鼻咽重度增殖体肥大等要进行手术。
急性中耳炎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还要用滴耳剂,鼓膜未穿孔期可用草酚甘油消炎止痛,穿孔化脓就要用双氧水和抗生素滴剂了,加用滴鼻收敛剂可加快病情的恢复。
二:耳道“出水”流脓就是中耳炎
知道其他耳科疾病也会有“出水”流脓的症状,如外耳道炎有时就表现耳道“出水”,伴有细菌感染时会有流脓的症状,与中耳炎的主要区别就是前者鼓膜完整无穿孔的表现。
三:中耳炎一定有耳痛、耳道溢脓等症状
目前临床上已将中耳炎分成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几大类,化脓性中耳炎耳道溢脓是其主要症状,急性期有耳痛是符合我们传统的中耳炎概念的。
为何儿童容易得分泌性中耳炎
1、咽鼓管功能障碍一般认为此为本病的基本病因。儿童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炎、鼻窦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等均可直接堵塞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咽口的开放。同时,儿童负责咽鼓管开放的肌肉发育尚不成熟,收缩乏力,从而影响咽鼓管的正常开放。加之小儿咽鼓管的软骨支架弹性较差,咽鼓管松软,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咽鼓管管壁易发生塌陷,严重影响其通气功能。当咽鼓管堵塞或功能障碍时可以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2、感染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又一致病因素。儿童咽鼓管短而宽,近于水平位,因此鼻咽部的感染易扩散至中耳,这也是儿童发好分泌性中耳炎的结构基础,也是患感冒或其它上呼吸道感染、平卧位喂奶的儿童患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更大的原因。
3、免疫反应在分泌性中耳炎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中耳为一独立的免疫防御系统,随小儿年龄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容易发生分泌性中耳炎。
由于儿童主诉不清,在小儿听力受到影响时家长才发现就诊,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造成儿童的听力损失,影响言语语言发育,应高度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
鼻炎的分类有哪些
1、急性鼻炎晚期大多转化成慢性鼻炎,将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中耳炎、咽炎等,具体表现为高热不退、咽痛、咳嗽、胸闷等,此时应该及时治疗。
2、慢性鼻炎晚期 鼻塞加重,患者会出现夜间打呼噜的症状,小孩尤为明显。严重会引起鼻窦炎、中耳炎、咽炎、喉炎等,最后出现耳痛耳闷、咽喉肿痛的症状。
3、干燥性鼻炎,鼻腔粘膜糜烂、溃疡或鼻中隔穿孔,擦鼻涕经常有血涕。
4、萎缩性鼻炎的晚期症状,鼻内恶臭愈演愈烈,头痛头晕,诱发分泌性中耳炎和过敏性咽喉炎,故有耳闷堵塞感,咽喉发痒、咳嗽的症状。
5、过敏性鼻炎继发哮喘,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打喷嚏,有打鼾的症状。
6、药物性鼻炎晚期将会出现萎缩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及中耳炎等并发症。如果鼻腔使用血管收缩剂还可产生全身副作用,引起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管痉挛、肾动脉狭窄、下肢动脉栓塞、精神病及中毒反应等,最后出现鼻、咽、喉的过敏反应。
分泌性中耳炎能治愈吗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耳朵胀痛、发闷、堵塞、听力下降等,摇头可听见水声。其发病原因多与感冒、慢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等有关。它与化脓性中耳炎不同,后者是中耳化脓性的炎症,一般与感染有关,多发于儿童,症状更严重,可表现为耳痛、流脓、听力下降、鼓膜穿孔等。
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症状轻者,可通过外用滴鼻药、口服药物及理疗治疗。若中耳积液明显,可进行鼓膜穿刺抽液。多数情况下,该病可以治愈。但若伴有鼻息肉、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造成鼻部堵塞,则可能会反复发作。中药治疗该病疗效较好。早期可服用有疏风清热、利湿开窍作用的汤药。后期患者可在抽积液的同时,配合服中药,辅助鼓膜按摩及红光等理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