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用药多留个心眼

老人用药多留个心眼

退休的张总工近古稀之年,患高血压病二十多载,一直服用降压药控制。最近半年来排尿费力,尿不禁,夜尿每晚四五次,经常因尿淋漓不尽弄湿裤子而让他十分尴尬。

到医院看医生,经直肠检查、B超检查等,被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

接诊的是一位年轻的泌尿外科医生,给他开了四喃唑嗪(别名:特拉唑嗪、降压宁),嘱他临睡前服用,起初从1毫克(半片)开始,以后根据症状逐渐增量。

张总工取了药,当天临睡前吃了半片,午夜时分,因为尿急,他急忙翻身起床,还未走到卫生间,只觉一阵眩晕眼花、身子无力,一不留神摔倒在地,大腿疼痛难忍。家人打120将他送医院急诊,经拍片检查,诊断为股骨颈粉碎性骨折。真是祸不单行,不得不住院治疗。

好端端的,怎么会摔倒呢?这种情况以前可从没发生过。

经了解病史,医生找到了答案——问题的根源在于四喃唑嗪。

四喃唑嗪有降压效应,加之老人神经血管调节能力较差,张总工在临睡前服用,使得夜间血压降得很低。午夜尿急骤然起身,由卧位变为直立位,引起了体位性低血压,致使脑缺血,引起眩晕眼花、乏力,结果跌跤摔倒。

所以,老年人在服用受体阻滞剂降压或治疗前列腺增生时,千万要小心服药后的首剂效应。一般开始服用该药的头一两天,特别容易发生摔倒现象。

建议服药的老人夜间起床时,先在床沿坐一会儿;床头柜放盏触摸灯,卫生间设置扶手或防滑毯,缓缓站立或喊家人搀扶临厕,以防摔倒。

除 受体阻滞剂外,镇静安眠药和利尿药也是导致老年人摔倒的帮凶。

降压:降出烧心、反酸

伍教授患高血压五六年了,最近两年,经校医开给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服用,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眩晕脑胀、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明显改善。年逾花甲的伍教授精力充沛地指导研究生攻关课题。

但不知怎的,最近一两个月,伍教授在夜间出现烧心、反酸及失眠现象,早上起来嘴里一股酸苦味,咽干难受。

到校医院配了谢胃药,吃了也不见效。无奈之下来看专家门诊,接诊的老医生细心听完他的讲述并做了体检,又亲自为伍教授作了胃镜检查和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最终诊断为非糜烂性反流病。

“我的胃一直好好的,没什么问题啊。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得这个病?”伍教授不解。

老医生胸有成竹地说:“是长期服用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引起的,只要逐渐将这两种降压药减量、停服,换用其他降压药,再加用抑酸剂雷贝拉唑就可以了。

伍教授乖乖地按照老医生的指示服药,病很快就痊愈了。

原来老年人食管酸清除能力减弱,而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等)或 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会使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闸门“关不严,致使逆流而上夹带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的胃内容物进入食管。这些酸性物质不能被有效清除,造成食管黏膜损伤,引起烧心、反酸等不适。

出血:保健品不保健

徐老伯患2型糖尿病,合并有高脂血症与高粘滞血症,在服用降糖调脂药的基础上,医生又给开了抗凝血药肠溶阿司匹林。

徐老伯虽然身体不大好,但其子女孝顺是远近皆知的。子女听闻老父血液粘稠,于是四处打听有啥好药能改善。

儿子听说深海章鱼有降脂和抗凝的一箭双雕之功,于是买了两大瓶给老父送去。

女儿获知银杏叶制剂有抑制血小板和降低血粘稠度的作用,还能保护心脑血管,便从药房买了十盒,也给老父送了去。

从此,徐老伯除了服用抗凝血药阿司匹林外,好服用深海鱼油胶囊与银杏叶制剂,心想吃这么多抗凝药,心梗与中风就与他无缘了。

时光流转,徐老伯服药一个多月后,一天早晨刷牙,发现牙龈出血不止,看看下肢出现了瘀斑,便慌了神,喊子女送他到医院急诊。

医生问明情况,作了凝血功能检查。检查结果让老爷子吓了一跳——凝血功能低下。

医生说:“都是这两种保健品惹的祸。服用阿司匹林时,擅自加服其他具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深海鱼油或银杏叶制剂,会抑制正常的凝血功能,从而引起出血,是十分危险的。”

使用抗凝血药并非多多益善。众多抗凝血药的叠加作用,会抑制正常的凝血功能,轻者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重者脑出血后哦内脏出血,十分凶险。

尤其是银杏萜内酯,它是强力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剂,因长期服用而引发脑出血的病例时有报道。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载文提醒老年人应慎用银杏叶制剂,尤其应避免与其他抗凝血药一起使用。

总之,老年人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凝血药,并注意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定期化验与凝血功能相关的指标。

老人用药十要十忌

1、要正规渠道购药

忌轻信伪劣假冒

老人是非法销售各种伪劣假冒药品的主要对象。建议从正规医院、药店选购药品,不仅质量有保障,还有专业的医生和药师提供指导。若从网络购药,老人最好请子女帮忙,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网站找合法的网上药店购买。不要相信在街头兜售或到家里传销的所谓药品和保健品,也不要通过电话和健康讲座买药。

2、要咨询医生药师

忌偏听偏信广告

当今社会信息发达,各种药品宣传广告形式多样,不易分辨真伪。老人选择药品时,最好咨询正规的医生和药师。现在许多医院药房设有免费的用药咨询窗口,药店有执业药师,可以向他们咨询。不要轻信广告宣传,未经医生诊断就随意买药服用。

3、要做好用药记录

忌自行加药同服

老人常有一人多病的情况,需同时服多种药,可能产生相互作用,降低药效、增强毒性、甚至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老人最好将服用的药记录在本子上,列出药品名称、用法用量、服药时间等。这样一能避免多服、漏服、误服,二能在就诊时将用药记录带给医生看,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用药,以免医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出不适当的处方。

4、要谨遵医嘱服药

忌凭借经验自服

用药依从性对老人慢性病的治疗非常重要。依从性也称顺应性,是指患者用药、饮食和运动等行为与医务人员建议相符的程度。

好的依从性就是按照医生和药师的指导服药。当老人看到别人用某种药物疗效很好,或听到亲朋好友推荐某种治疗方法时,一定不要简单照搬他人经验。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最好先咨询医生和药师看是否适合自身情况。

5、要细读药品说明

忌随意丢弃包装

药品说明书和外包装上的信息是很好的用药指导,买药后不要将药品的外包装和说明书随意丢弃。老人应养成用药前细读说明书的习惯,重点看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适应证(治什么病)、禁忌证(什么病症不能用),以及用药后可能会发生哪些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品应存放在什么地方。药品包装盒上主要看有效期,以防药品过期失效。

6、要按时按量用药

忌擅自加减药量

按时按量用药是保障慢性病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用药的时间长短和剂量大小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的,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它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时间的浓度水平,太低达不到疗效,太高易发生毒副作用。时断时续服药,漏服后擅自加服可能造成药物在血液中浓度大幅波动。不要误认为剂量大病就好得快,随意加量,也不要病情稍有好转,就减量或停药。老人记忆力减退,建议做用药提醒或记录,或用分装药盒防止漏服。

7、要定期随诊复查

忌忽略不良反应

随着老人生理机能渐衰,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与年轻时不同,且老人用药品种多,时间长,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建议定期到医院随诊复查,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长期用药的老年慢病患者,一般建议每3~6月复查一次。不良反应是药物与生俱来的固有属性,要正确看待,请医生和药师帮助评价,不要看到说明书中罗列的不良反应多就拒绝用药或自行停药。

8、要随身备急救药

忌准备不足出行

老人在较长时间外出前,应做好预防“意外”的充足准备,可以带适量的晕车药、外伤药、感冒药等。有慢性病的老人还应备些特殊的急救药品,如心脑血管病患者随身带硝酸甘油含片,哮喘患者随身带哮喘气雾剂等。建议老人外出时随身携带一张“急救卡”,注明姓名、住址、亲属电话、所患疾病、急救药存放位置、使用说明等。万一突发疾病,路人可根据急救卡的信息实施救助。

9、要定期整理药箱

忌变质过期服用

家庭药箱管理的核心是有效期管理,建议每3个月检查整理一次。整理家庭药箱有“三部曲”:一是挑出过期药。过期药品不仅药效降低,延误病情,还可能发生严重的毒副作用。二是整理散装药。打开包装却没吃完的药片或胶囊,如果有效期不明确,或通过观察性状,发现变质,就要弃用。三是根据需要添置新的药品。

10、要多接受家人关心

忌误错服盲目进补

亲属要经常关心家里老人的用药情况,特别是对于记忆力或视力较差、独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防止误服、漏服、重服等现象的发生。家人要帮助老人建立用药档案和记录,督促老人按时按量用药,观察老人用药后的反应和病情的发展情况,定期整理药箱。此外,关心也要科学适当。不要随意为老人购买各种补药和补品,盲目滥补,可能将孝心变成伤害。

老年人用药有什么禁忌

1、老人用药禁忌之用药种类不宜多

老年人觉得药量多就能很好的控制住疾病,其实恰恰相反,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记忆欠佳,大堆药物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志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品种宜少不宜多有些药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有些存在对抗作用。老年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如消炎类药物与激素类药品同用可诱发溃疡病大出血。老年人用药应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用药品种最好不超过4种。

2、老人用药禁忌之抗生素等西药不要滥用

老年人用药忌滥用西药抗生素、激素和维生素(所谓西药“三大素”),因为人到中老年脾胃多虚,“三大素”类似于苦寒中药伤脾败胃,且付作用较多,变症叠出。因此老年人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不要自行乱吃药,不然的话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就不值当了。

3、老人用药禁忌之用药疗程不宜长

老年人用药疗程宜短不宜长,因为老年人肾功能减退,用药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有时还可能产生耐药性,所以,老年人用药疗程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合理缩短。此外老年人在用的时候最好选用中药,中药比西药作用缓和,副作用少,老年人使用中药治疗更安全一些。

老人用药要有先有后

1.先取食疗,尔后用药 能用食疗的应先用食疗,此乃一举两得。例如,喝姜汤红汤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食菠菜粥可治疗便秘。食疗后仍不见效,可再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不行了再用药。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 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得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的,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譬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可用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 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老药,后用新药 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地说它们在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其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于进口药物,更要慎重。

老人用药分清先后

一、先取食疗,而后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此乃一举双得。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

二、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进行调理。

三、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等可先用外敷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四、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五、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来说,它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老人用药宜口服

不少老年人常常集数病于一身,长期同时服用几种甚至十几种药物。这样不但药物不良反应增多,而且还容易导致各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药物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会引起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从而出现各种临床异常症状。老年人则更容易发生药源性疾病,这与老年人的药物吸收、代谢及分布特点有关。

老年人胃肠粘膜细胞数量减少,消化道蠕动功能降低,胃酸分泌减少,加之肠道动脉硬化,使血运减少,这些生理特点都影响老人对所服药物的吸收,从而降低其疗效。此外,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药物在肝脏氧化、还原和水解、代谢的过程比较缓慢,同时由于肝肾功能减弱,免疫功能也逐渐降低,容易发生变态反应,引起药物过敏和中毒。再有,老年人体内的水分和肌肉组织逐渐减少,而脂肪所占比例相对增加,使一些亲脂性药物容易在脂肪内蓄积,因此,老年人的用药数量、剂量和次数均应减少。

老人用药也应酌减

很多药品说明书上都有“小儿酌减”字样,但许多人却不了解“酌减”规则同样适用于老人。日前,国内一些药学专家纷纷提出,老年人因用药过量而发生药物中毒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医生和病人都习惯于按“常规剂量”开处方和用药。而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代谢功能差,在药量上也应酌减,但不要随意将一粒药分成几份服用,最好选择片剂上有划痕的药物进行分割。

国外有报告指出,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比年轻人强,对许多药物反应特别敏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70岁以上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为青年人的7倍,因此老年人用药应适当减量。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标准是:60—80岁者用成人量的3/4—4/5;80岁以上者用成人量的1/2。也就是说,80岁老人的用药量与10岁儿童的用药量大致相当。

专家建议,对于处方药,老年人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按照适合自己的用药方案服药。对于那些非处方药(OTC药),老年人应减少服用剂量,但千万不要把一粒药丸割成几份服用,这种做法常令药效大打折扣,甚至引发毒副反应。一些药丸被分割后,药剂在体内分解速度改变,生物利用度会有明显变化,药物作用与服药量之间失去定量关系。

老人用药的禁忌

一、忌滥用补药。

体弱老年人可适当辨证地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可变利为害。民间就有“药不对症,参茸亦毒”的说法。

二、忌朝秦暮楚。

有的老年人治病用药“跟着感觉走”,今天见广告说这好,便用这药;明天见夸那,又改用那药。用药品种不定,多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出毒副反应。

三、忌长期用一种药。

一种药物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效降低,而且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甚至形成药瘾。

四、忌滥用三大素。

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有效药物,但不能当万能药、太平药滥用,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五、忌依赖安眠药。

长期服用安眠药易发生头昏、头胀、步态不稳和跌跃,久用也可成瘾和损害肝肾功能。治疗失眠最好以非药物疗法为主,安眠药为辅。安眠药只宜帮助病人度过最困难的时刻,治疗时应交替轮换用毒性较低的药物。

六、忌滥用泻药。

老年人常易患便秘,如为此而常服泻药,可使脂溶性维生素溶于其中而排出,造成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缺乏。老人便秘,最好调节生活饮食节奏,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通便。

老人用药更需注意

胰岛素:切忌自行加量,警惕低血糖

很多老人早上醒来测量血糖,发现空腹血糖较高,便误以为是前一天胰岛素注射的剂量不够,没能有效控制血糖,于是便擅自增大了胰岛素注射的剂量。而出现这种情况,除了降糖药物使用剂量不足之外,还有可能是因为患者夜间血糖过低,擅自加大剂量十分危险,会使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对于老年人来说,低血糖存在致命的危险,血糖高一点也没事,但一定要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布洛芬:有肝损害风险,忌剂量超标

老年人偶尔有个头疼脑热,在所难免。这时,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等具有解热、镇痛功能的药物是最常用的。作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对于老年患者有一定危害,主要体现在肝损害上。使用此类药物的老人一定要特别注意剂量。有的老人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后发现并未见效,于是就自己再多吃一点,实际上由于老年人体内代谢较慢,一般服用剂量应为正常剂量的一半,超量服用很有可能会导致肝脏的损害。如果饭后再服用布洛芬,则能够较好地规避此种风险。如果老年患者本身就有胃肠道疾病,则更应该引起注意。

地高辛:心脏病用药,提防心律失常

首先是从小剂量开始,不要一开始就足量,70岁以上老人用药剂量应为成人剂量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其次要注意个体差异,有的人吃一片作用就很明显了,有的人却不行。最后,由于不同厂家不同批号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不甚相同,换药时一定要严密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变化。

硝苯地平:低血压症状难分辨

现在临床上硝苯地平片有两类,一种是普通常释片剂,发挥作用比较快,还有一种是硝苯地平缓释片,它的作用比较持久缓慢,因而可以防止血压快速下降,两种剂型的服用方法也不同,大家买药的时候需要注意。对于高血压患者,监测血压是重中之重,用药后造成的低血压,在症状不明显的时候很难与高血压本身区别开来,因而血压值此时就是大标准。

扑尔敏:代谢时间长,老人服用可剂量减半

作为非处方药,扑尔敏应该是老年人最容易购买到的抗过敏药物。而除了抗过敏效果外,扑尔敏同时还具有镇静的作用,因此其潜在的风险也主要体现在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上,例如镇静时间延长、嗜睡、甚至意识不清、谵妄等。这就有可能会让老人感觉头昏、视物不清或意识不清,所以如果不是因为感冒而睡不着觉,老年人尽量还是不要吃含有这种成分的感冒药物。

老人用药空巢老人最堪忧

独居老人因视力不佳,看不清药品说明书,也未能发现自己长期便血,导致严重贫血才发现是药物引起。昨日,70多岁的毛爹爹就诊后才知道,自己已经因严重胃出血引发重度贫血,病因就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据介绍,毛爹爹的子女都在外地,中秋回家团圆时,家人才发现爹爹浑身无力,胃口很差。昨日,他女儿搀扶着他来到医院求诊,到医院时,爹爹已经四肢发软,几乎快昏厥。医生为毛爹爹检查后,发现是重度贫血。询问病史结合检查,医生才知道原来毛爹爹曾突发脑梗塞,几年来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肠溶阿司匹林片。

医生介绍,肠溶阿司匹林片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常用药,能防治多种中老年的常见病,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预防血栓、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但它的副作用就是会对胃产生间接刺激,常服肠溶阿司匹林易损伤胃肠黏膜。部分人群特别是老年人长期服用某些抗凝药物会引起胃肠黏膜的糜烂、出血甚至溃疡,从而导致慢性失血。

医生说,这些副作用在药品说明书上都写明了,但老人往往看不清说明书上的小字就忽略了,因此根本不了解用药禁忌。许多空巢老人,子女工作忙不在身边,他们视力不好,更未能发现大便出血情况,缺乏警惕意识,直到重度贫血才到医院检查。而重度贫血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是很危险的,可危及生命。

专家提醒说,子女对空巢老人应多多关心,尤其是在疾病保健、用药常识等方面,要替他们多操心、把关,例如帮他们查看药品说明上的副作用,核对用法用量、服用时间等,以保障他们的用药安全。

胃病老人用药要谨慎

(1)解热镇痛药:

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水杨酸钠、去痛片等。这些药物对胃黏膜有较大的刺激。因此有胃病史的人尽量不要服用。

(2)消炎镇痛药:

常用于治疗关节炎等疼痛性疾病的消炎镇痛药,对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和损伤作用。例如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炎痛喜康等。胃病患者必须服用这些药物时,应在饭后半小时与胃黏膜保护剂同服,服药后如有胃部不适感则应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

(3)糖皮质激素:

常见的糖皮质激素有地塞米松、强的松、可的松等,可诱发或加剧溃疡病,甚至引起出血或穿孔。

(4)抗癌药及抗生素:

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片及某些抗癌药如环磷胺、5-氟尿嘧啶等,均可导致胃黏膜的损伤,老年胃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上慎重使用。

相关推荐

老人用药应逐年减量

老人用药应“岁加量减” 我们经常在药品说明书上看到“小儿酌减”字样,但许多人却不了解“酌减”的规则同样适用于老人。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儿童专用药用药量可按年龄和体重计算,但却很少能找到‘老年人专用药’。”张亚同解释说,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且由于生活环境和体质的差别,对药物用量个体差异大,耐受性低。因此,一般药物应用时,要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摸索出既能控制病情,又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剂量,比较适合自己的剂量。 大部分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与青壮年人几乎没有区别,这很容易出问题。就算是治疗最简单的感冒,一

老人用药应遵循五个原则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迅速增长,老年人已成为药品市场的最大消费人群。据统计,老年人消费的处方药品占23%~40%,非处方药品占40%~50%。 但老年人用药的安全问题也应引起重视。有文献报道,超过60岁的老年人因为药物治疗而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是一般成人的2.5倍。专家指出,由于老年人用药和成年人有所不同,在剂量和用法上都应加以注意。 老年人用药有特殊性 现在,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用药的剂量问题,很多人呼吁药厂生产一些专门针对儿童的小剂量药品。其实大家都忽视了老年人用药也不同于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老年人

老人用药从最小剂量开始

老人对不同药物的反应性是不同的。有的是靶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疗效增加,如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凝药、利尿药和降压药等;有的是靶器官对少数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疗效降低,如受体激动剂与阻滞剂等。疾病之间、药物之间相互影响,都可能导致用药不良反应增加。 老年人要在熟悉各种药物、各种剂型特点的情况下,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小、针对病症的安全药物,切不可自行选择药物,或随便对药物的剂量进行加减。对年龄较 大、体重较轻、体质较差的老年人,应从“最小剂量”用起,即按药品说明书上“成人量”的1/5、1/4、1/3、1/2、2

老人用药五点特别注意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全球有1/7老年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不合理用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的不良反应报告占19.9%。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很多老人因为用错药出现了新的健康问题。其中以下五点需要特别注意。 1.代谢减慢,应注意观察副作用。药物大多需要通过胃肠道吸收,经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老人的各器官功能逐渐减弱,一般而言服用同样剂量的药物,老人对其有效成分的吸收可能减少,代谢时间延长,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大药

老人用药从最小剂量开始

老年人要在熟悉各种药物、各种剂型特点的情况下,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小、针对病症的安全药物,切不可自行选择药物,或随便对药物的剂量进行加减。对年龄较大、体重较轻、体质较差的老年人,应从“最小剂量”用起,即按药品说明书上“成人量”的1/5、1/4、1/3、1/2、2/3、3/4等顺序用药。一般推荐用成人剂量的半量或1/3量为起始剂量,然后观察病人的反应和病情改善的情况,调整稳定至合理剂量。 但要说明的是,有些口服药物不能掰开或碾碎,因此需要通读一下说明书的用药指导。如一些肠溶片、控释片、缓释片,由于表面有特殊的

老人用药有什么禁忌

一忌任意滥用。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物,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二忌种类过多。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记忆欠佳,大堆药物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志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 三忌用药过量。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一直增加。老年人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可用成人剂量的1/2-3/4即可。 四忌时间过长。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故老人用药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间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及时停药或减

老人用眼药竟引发心肌梗塞

用眼药应多加小心,而应用10%浓度的新福林眼药水则诱发许多病人的心肌梗塞,所以老年人再使用滴眼药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步入老年后,用眼药应多加小心。因为眼药滴入眼内,将通过结膜微血管、鼻粘膜、咽部吸收而进入全身循环,在老年人代谢能力降低的情况下,药物很容易在体内潴而引起中毒反应。 据调查发现,在165名眼药水的老人中,有10%的人出现了幻觉、抑郁、疲乏、记忆力减低、意识混乱等副作用。而应用10%浓度的新福林眼药水则诱发许多病人的心肌梗塞。所以,老年人用的眼药水应是起治疗作用的最低浓度,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使

老人用药杜绝这些坏习惯

四五种药一起吃 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服药的种类也不少。但在同一时间内用药种类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越大。因此,开药时一定要问清医生,容易“打架”的药最好在服用时间上尽量间隔开。 偏听偏信 许多老年人患病初期,都抱有希望尽早治愈的急切心理,一旦短期内达不到预期疗效,便更换医院、更换药品,或者偏听偏信,根据别人用药经验进行治疗,甚至听信小广告的虚假宣传,滥用“祖传秘方”、“灵丹妙药”。殊不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绝大多数慢性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只有根据医嘱坚持用药,同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才

高血压老人用药注意事项

多头开药。 一般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同时伴有多种慢性疾病,他们四处求医,在治疗各种慢性疾患的同时多兼顾开一两种降血压药,多数患者同时服用两种以上降压药,有的多达十几种,无形中加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 擅自用药。 有的人认为“久病自成医”,凭着感觉自行增减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常常导致血压骤然变化甚至引发反跳性高血压及心绞痛等严重后果。 重复用药。 不少降压药是一药多名,甲医生与乙医生开的药尽管药名不同,但是同为一种药,患者并不知晓,长期同时服用,等于加大了药物剂量,从而加大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老年人高血压病的

老人用药十大禁忌

1、忌滥用滋补药,补药亦要辨证使用,盲投峻补,非但无功,反招其害。 2、忌求愈心急,擅自增加用药剂量,致使脾胃不能承受重负,反增变症。 3、忌滥用西药抗生素、激素和维生素(所谓西药“三大素”)乃因人到中老年脾胃多虚,“三大素”类似于苦寒中药:黄芩、黄连、黄柏之类,伤脾败胃,且付作用较多,变症叠出。 4、忌轻信民间偏方、秘方。偏方、秘方确有对症之病,但地有南北,人有寒热,差之毫厘,缪之千里。 5、忌茶水送药,酒后服药,抽烟服药,因烟酒后服药有多种不良反应,使药效大减,茶水亦大减药物疗效。 6、忌长期滥用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