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眼袋3个常见的认识误区
去眼袋3个常见的认识误区
1.皮肤提紧最重要
眼袋通常不单是由皮肤松弛造成,而是由综合因素造成。如果仅仅是将皮肤提紧,则眼袋在短时间内会复发。假如过度提紧则造成下睑外翻,自由综合提紧才是取得良好矫正效果的首选方法。
2.脂肪取出越多越好
眶隔脂肪有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这些脂肪在眼球后又是相通的,如果大量取脂,必然造成下睑凹陷,增重衰老。
3.化妆品能祛眼袋
化妆品对于预防眼袋能起到一定作用,而一旦形成大眼袋,化妆品不可能起治疗的作用。
温馨提示:从面部审美的角度来看,眼睛为我们的五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恼人的眼袋始终都是面容上的一个污点,只有走出上述3个常见的认识误区,正确选择去除眼袋的方法,才能恢复年轻和自信。
卵巢癌的常见认识误区
1、卵巢癌不能早发现:
实际上,定期体检,包括常规妇科检查、血液CA-125化验、腹部B超检查,均可发现早期卵巢癌变,尤其对常见卵巢病变,可以很容易在早期发现并治疗,能够阻止病情的恶化,成为卵巢癌。
2、消化不良与卵巢癌无关:
当女性出现恶心、胃部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时,她们很难察觉到这是卵巢癌,因为卵巢癌的症状也有腹部增大、腹部隆起等,很难被引起重视。
3、化疗次数越多效果越好:
过量且不规范的化疗会损伤患者体质,增加肿瘤细胞耐药性,反而给治疗造成很大障碍。而且无论是诱导化疗还是巩固化疗,其疗程、次数都有一定的范围。
4、失去手术机会就没得治:
在早期没有及时发现卵巢癌的女性没有及时做手术,导致病情恶化,她们就会有这个理解误区,说失去手术机会就没得治。其实手术在卵巢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某些暂时不能手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也不意味着永远失去手术机会。对于某些已是晚期的卵巢癌患者来说,不要轻易放弃治疗。
常见的去眼袋的知识误区
眼袋的形成很多人都知道,是由于眼部脂肪堆积或者下眼睑肌肤松弛导致的,因此很多人形成治疗误区,只是一味的针对病因治疗,过度收紧肌肤,大量取出脂肪,使用各种化妆品,却忽视了眼部正常的生理结构。
下面纠正一下常见的去眼袋的知识误区:
1、过度收紧肌肤
这种去眼袋方法是非专业人士常见的一种错误治疗方法,眼袋的形成并不仅仅是由于皮肤松弛造成的,它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所以如果单纯的过度收紧肌肤,只能是短暂的起到去除眼袋的效果,但是不久后眼袋还会再次出现,当眼袋再次出现的时候再想通过收紧肌肤去除眼袋,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2、大量取出脂肪
当用手轻轻碰触眼袋的时候,会感觉到眼袋软软的,不难得知,眼袋的主要成分就是脂肪,因此有些女性为了避免术后眼袋的反复出现,总是主张大量的取出脂肪。其实这样不仅仅破坏了眶隔脂肪的生理功能,更是加速了衰老的步伐,因为大量的取出脂肪势必会造成下眼睑的凹陷,因此会加重衰老的表现。
3、使用各种化妆品
化妆品并不能对于所有的眼袋都可以有效的去除,化妆品主要对于功能性眼袋有效,对于病理性的眼袋的形成却毫无用处,因为任何化妆品都不可能恢复已经发生结构变化的眼袋。
如果眼袋美眉们存在着以上3中去眼袋误区,一定要注意了,切不可矫枉过正。
性病认识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凡是能通过性传播的疾病都是性病
能通过性传播的疾病有数百种,但我国划归性病的只有8种。有人在体检中发现自己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HPV可通过性传播,但它不是性病。
误区二:性病仅通过性传播
性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但也有其他传播方式。以尖锐湿疣为例,60%—80%的患者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还有20%—30%通过其他途径染上,其中间接接触传播很常见。有专家表示,性病可以在家庭内传播,除了夫妇间的性传播,在少数情况下,家庭成员也可能通过接触性病患者的分泌物而被感染。不过,上述全家6人同时患病的可能性极低。
误区三:只有性乱者才会得性病
很多人觉得,只要自己“洁身自好”就不会患病。其实,在孙丽军接诊的性病患者中,有处女、学龄前儿童、70多岁的老太太。她说,在所有性病患者里,70%—80%没有乱性的经历,每个人都有得性病的可能。
误区四:注意个人卫生就不会得性病
有专家强调,性生活后的阴道灌洗、排尿,体外射精,使用抗生素,局部涂抹药物等做法都不能有效预防性病。
痤疮认识的几个常见误区
误解一:爱美是我们生活中每个人的天性。因为面部不雅的痤疮,很多以为洗脸次数增加可以清除痤疮。污垢不会引起脸部色斑!与商业宣传相反,毛孔不会被表面的污物堵塞。皮肤深部的毛囊壁堵塞才是痤疮的发病原因。过度清洗不仅不能防止痤疮发生,相反还会导致毛囊口堵塞。使用毛巾擦洗还会使毛孔发炎。最好的方法是用双手轻轻清洗,而且一天只洗两次。
误解二:压力大会导致我们身体器官严重活动受阻,引起内分泌紊乱,导致痤疮。压力大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因而理论上可能会引起痤疮。事实上,压力并不是痤疮的主要发病原因。某些精神科药物可能会导致痤疮,但是压力本身不会引起痤疮。与其担心压力引起痤疮,不如多花时间研究怎么治疗痤疮。
误解三:性本是动物的本色。许多人因为没有性伴侣,性欲望无法满足。就会自行手淫,导致痤疮。这种误解源于17世纪,是为了劝阻年轻人手淫,事实上这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痤疮的发病与雄激素水平相关。高雄激素可能会增加性行为的动力。因此,不是性行为本身加重痤疮,而是引起性行为增加的雄激素引起痤疮。
误解四:日晒可以治疗痤疮。短时间内,日晒可以晒红皮肤,遮盖痤疮引起的红斑。事实上,日晒斑只是皮肤损伤。治疗痤疮的同时,保护现有的皮肤非常重要。日晒可能会激惹皮肤,加重痤疮。人们发现,日晒后皮肤会出现脱皮,短期内痤疮看上去好转,长期下去只会加重痤疮。阳光并不是一无是处,日晒可以帮助我们的皮肤合成维他命D。痤疮好发部位应限制日晒,但偶尔晒晒太阳是没有问题的。
误解五:饮食与痤疮有关。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痤疮与饮食有关。的确,某些过着原始生活的土著居民完全不长痤疮,这与现代社会痤疮广泛流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否与饮食习惯不同相关呢?这的确值得思考,值得进一步研究。然而,即使痤疮与饮食有关,我们也不可能恢复我们祖先的饮食习惯。
乳腺癌常见的9个认识误区
体重与乳癌风险无关。这是错误的,肥胖、超重会加大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特别是绝经后,或到了晚年体重飙升时。
喝咖啡更易患上乳腺癌。事实上,一项曾发表在《乳腺癌研究》杂志上的研究称,每天喝两杯咖啡,可降低乳腺癌危险。
乳房小,不易得乳腺癌。乳房大小与患乳腺癌的风险无关,即使是男性也会患上乳腺癌。无论什么罩杯的女性,都应学会自查,进行常规筛查等。
母亲比父亲的遗传风险更大。这也是不对的。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患上乳腺癌,都会加大子女的乳腺癌风险。
用止汗剂加大乳腺癌风险。由于止汗剂中含有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它们可能会影响雌激素,“止汗剂会加大女性乳腺癌风险”的说法曾广为留传。不过,美国癌症协会表示,这是个谣言,研究表明它与乳腺癌患病风险之间没有相关性。
多数乳腺肿块是恶性的。实际上,约80%的乳腺肿块不是恶性病变,如囊肿。如果检查发现乳房有变化,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时复查。
隆乳术会加大乳腺癌风险。显然这是不正确的,做过隆乳术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风险,并不会高过带A罩杯的女孩,建议必要时做X射线检查。
X射线加大乳癌风险。X光照射过程中的确存在辐射,但量极小,所以风险很低。X射线筛查对发现早期乳腺癌很有帮助,美国癌症协会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1~2年接受一次筛查。
老流产乳癌风险高。流产确实会扰乱激素的分泌周期,尽管乳腺癌与激素水平之间存在关联,但目前的很多研究表明,流产和乳腺癌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讲述日常去眼袋的3大误区
眼袋是女性的一大天敌,眼袋的出现,意味着女性已经步入了衰老的行列。所以很多女性朋友面对自己大大的眼袋,总是会想尽办法将其消灭掉,但有时候总会适得其反,眼袋越去越大。这主要是由于很多女性朋友在日常祛眼袋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误区。
1、认为眼袋只是由脂肪过多引起
眶隔内存在脂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功能,主要就是保护眼球不受损伤。眼袋的形成并非是因为脂肪过多造成的,而是由于眶隔膜的张力减退,导致的脂肪淤积,所以单纯的进行吸脂,是不能起到完全去眼袋的效果的,手术一定要同时进行眶隔膜的修复,这样就可彻底去除眼袋。
2、化妆品去眼袋
如果眼袋的形成是由于局部血液循环不好造成的,适当的应用营养霜类化妆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防止眼袋的加重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如果眼袋的形成是由于病理性因素导致的,使用化妆品来去眼袋是徒劳无功的,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就会加重眼袋,这是只能通过手术及时去眼袋。
3、紧肤祛眼袋
通过紧肤去眼袋也并非完全错误,对于一些大龄女性来讲,眼袋的外在表现就是眼部肌肤的松弛造成的。因此只要通过紧肤收紧下眼睑的肌肤就可以有效去除眼袋。其实如果单纯的通过手术提拉下眼睑肌肤虽然可以有效的去除眼袋,但是同时可以造成下睑外翻,所以综合提紧才是取得良好矫正效果的唯一方法。
丙型肝炎的常见认识误区
1.丙型肝炎,肝脏的隐匿杀手:
感染HCV后,病人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而且慢性化程度非常高,只有不到20%的病人可以自发清除病毒。如不治疗,大多数病人体内将终生存在HCV。
慢性丙型肝炎会悄无声息的缓慢进展,约10-20%的病人在20年内出现肝硬化。一旦进展为肝硬化,病人的5年生存率就会下降为50%,也就是说,每5年就会有一半病人因为丙肝肝硬化死去。而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年发生率也高达1-4%,也就是说每100名丙肝肝硬化患者中每年将会有1-4人出现肝癌。
丙肝病人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经进展为肝硬化甚至出现肝癌了。因此,同其他原因的肝炎相比,丙型肝炎决不能单靠症状来发现,而是更应强调早期筛查。
2.哪些人需要筛查丙型肝炎:
丙肝主要通过输血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中以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最为常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血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如针灸)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 潜在的传播方式。与HCV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感染HCV的母亲也可以在分娩时传染新生儿。
3.聚乙二醇干扰素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的地位:
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于2011 年应用于临床实践之前,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是全球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标准方案,这种治疗方案能治愈50-60%以上的丙肝病人。在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丙型肝炎筛查、关怀和治疗指南》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丙型肝炎指南的推荐意见中,PEGIFN 仍是成本效益显着的治疗方案。
4.新药使丙肝成为“可以治愈的疾病”:
欧美国家新近上市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 通过直接抑制HCV的蛋白酶、RNA聚合酶或病毒的其他位点而发挥很强的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治愈率提高到95%以上,使得丙型肝炎真正成为一种可以根治的疾病。而且这类新药副作用极小,也可以用于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目前,这类新型抗HCV药物已在我国开展Ⅲ期临床试验,正式上市也指日可待。
5.肝功正常的丙肝病人也需要治疗:
正因为丙型肝炎已经成为可以治愈的疾病,因此在治疗人群的选择方面更为广泛,只要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阳性就需要积极治疗。而不像乙型肝炎那样,对于肝功正常的所谓 “健康”携带者不需要立即治疗。
小儿肺炎的常见认识误区
误区一:没发热=没得小儿肺炎
错。虽然发热是小儿肺炎的一个主要症状之一,但并不意味着没发热症状的宝宝就没得小儿肺炎。宝宝患肺炎体温可能会很高,但也可能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如冬春季的流行性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性肺炎可无发热或低热现象。并不是所有肺炎患儿都会发热,尤其是新生儿若患有肺炎,有可能会既没有咳嗽也没有体温升高的症状,父母千万不可忽视。
误区二:肺炎用药没起色,马上换药
错。宝宝得了小儿肺炎,当父母的肯定非常着急,吃药后没好转。爸妈们心里就会怀疑,是不是这种药没有效,应该换一种药。但其实有些治疗药物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起效要有一定的时间。原则上,如果病情没有恶化,需配合医生坚持用药3天,再评价疗效,频繁换药不利于疾病控制。
误区三:肺炎用药有好转,马上停药
错。肺炎用药后不再发烧了,父母们就觉得宝宝已经好转,想要停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需用多长时间抗生素,应根据病情、病原、个体情况而定,一定要听从医生指导,如果父母擅自不规则用药,用用停停会造成耐药,从而导致迁延性或慢性肺炎。
误区四:未经医生允许,擅自用药
错。有些父母知道到药店买了一两种小儿肺炎用药,直接给宝宝吃,这容易导致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病情加重。正确的做法是听从医生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药物。
误区五:把宝宝包裹成“粽子”,以免着凉
错。患儿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过热会使患儿烦躁,导致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难。而且,妈妈还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可减少空气中的致病细菌,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因此应该勤开窗户通风。
去除眼袋手术常见的3大误区
眼袋去除方式中存在的误区
1:皮肤提紧最重要
眼袋通常不单是由皮肤松弛造成的,而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如果仅仅是将皮肤提紧,则眼袋在短时间内会复发,如果过度提紧则造成下睑外翻,自由综合提紧才是取得良好矫正效果的优选方法。
2:脂肪取出越多越好
眶隔脂肪有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这些脂肪在眼球后又是相通的,如果大量取脂,必然造成下睑凹陷,增重衰老。
3:化妆品能去眼袋
化妆品对于预防眼袋能起到一定作用,而一旦形成,化妆品是不可能起作用的。
眼袋去除手术之后的不良后果及并发症手术疤痕,很多人担心去眼袋手术的安全问题是因为怕术后产生疤痕,尤其是外入路法去眼袋手术,其实手术部位在睑缘处,这是全身最薄的皮肤,即使形成瘢痕也非常小,一般不易察觉。少数人在去眼袋手术后切口处可能有轻微、线形的红色瘢痕,一般可在祛眼袋手术1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
去除眼袋手术常见的3大误区
1:皮肤提紧最重要
眼袋通常不单是由皮肤松弛造成的,而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如果仅仅是将皮肤提紧,则眼袋在短时间内会复发,如果过度提紧则造成下睑外翻,自由综合提紧才是取得良好矫正效果的优选方法。
2:脂肪取出越多越好
眶隔脂肪有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这些脂肪在眼球后又是相通的,如果大量取脂,必然造成下睑凹陷,增重衰老。
3:化妆品能去眼袋
化妆品对于预防眼袋能起到一定作用,而一旦形成,化妆品是不可能起作用的。
眼袋去除手术之后的不良后果及并发症手术疤痕,很多人担心去眼袋手术的安全问题是因为怕术后产生疤痕,尤其是外入路法去眼袋手术,其实手术部位在睑缘处,这是全身最薄的皮肤,即使形成瘢痕也非常小,一般不易察觉。少数人在去眼袋手术后切口处可能有轻微、线形的红色瘢痕,一般可在祛眼袋手术1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
空调病认识的3大常见误区
空调病误认为感冒
通常在使用空调时都会关上门窗,此时室内与外界几乎隔绝,室内的氧气不断消耗而得不到补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会升高,空气因此变得污浊,人长时间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大脑就会缺氧,更易患上空调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发热、盗汗、身体发虚等,很多人将其误认为是普通感冒,其实这只是症状相似而已。
盖被子吹空调能防病
盖着被子吹空调只能防冻却不能防病。有的人盖被子之后把空调的温度调得更低,而睡觉时人的新陈代谢放慢,更容易被病菌侵袭,冷空气从呼吸道进入人体,睡醒后轻则口鼻发干、头痛,重则打喷嚏、流鼻涕,甚至患上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空调病乱用抗生素
需要提醒的是,在空调房里待的时间过长后,一旦出现发烧、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状,就要求输液、使用消炎药(即抗生素),这是不对的。要分清是普通感冒还是空调病,不能单凭自己的经验用药。在西医看来,感冒分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大部分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只有感冒合并有细菌感染时,才需要用到抗生素。
癫痫常见的认识误区
1、患者抽搐,就是癫痫病
抽搐是癫痫的主要症状之一,但不是癫痫病的独有症状。其它疾病也可引起抽搐,如癔病抽搐、低钙抽搐、低血糖惊厥等均不属癫痫病范畴。因此抽搐不一定都是癫痫所致。
2、抽搐动作大是大发作,动作小是小发作
癫痫的大发作和小发作都属全身性发作。大小发作不是按抽搐动作幅度大小区分的。大发作有全身四肢的抽搐,而典型小发作,仅有短暂的(不超过1分钟)的意识丧失,而没有抽搐动作。有些患者或家属把全身大发作以外的其它形式的发作都认定是小发作,显然是不确切的。
3、癫痫发作时,患者都有神志丧失
绝大部分癫癫患者发作都伴有神志丧失。但有些类型的癫痫,如局限性发作,肌阵挛癫痫等病人发作时意识清楚。因此,不能因为患者神志不丧失,就否认癫痫的诊断而贻误治疗。
4、原发性癫痫与遗传有关,而继发性癫痫与遗传无关
通过对癫痫病人及其有血缘关系亲属的大量调查发现,不仅原发性癫痫与遗传有关,而且继发性癫痫的直系亲属发病率远比普通人群高。从临床上分析,发生了脑外伤、患过脑炎、脑膜炎、有产伤窒息史的患者不一定都发生癫痫。因而说明,是否发生癫痫不仅取决于环境因素的强弱,而重要是决定于先天的遗传因素。遗传决定了一个人发生惊厥的“惊厥阈”值的高低,这种阈值越低越易发生癫痫。若环境因素的强度,超过了其惊厥阈值,就会发生癫痫。从而说明,不仅原发性癫痫,而且继发性癫痫都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5、癫痫具有遗传性,癫痫病人不宜生育
癫痫虽有遗传性,但对下代的影响不是百分之百的。一般说来,癫痫病人的子女只有5%发生癫痫,因此癫痫病人是可以生育的。我国法律也未明令禁止癫痫病人生育。但从优生学的角度,癫痫病人最好避免与惊厥阈值低的人(包括癫痫病人和有高热惊厥史者)结婚,癫痫病人应在病情稳定,基本控制发作后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