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痛经拔罐的位置图 痛经症状表现有哪些

痛经拔罐的位置图 痛经症状表现有哪些

寒湿凝滞型: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血量少,色紫暗有块,伴随形寒肢冷,苔白,脉细或沉紧。

气滞血瘀型: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伴胸肋,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气血不足型: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且有下坠感,月经量少质稀,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舌淡,苔薄,脉细。

肾气亏损型: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

坐骨神经痛拔罐位置图 坐骨神经痛拔罐位置

治疗措施:疏通经络、行气止痛,取局部穴位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以足太阳、足少阳经x穴为主。

拔罐取穴:主穴:环跳、阳陵泉。配穴:足太阳经型者加秩边、承扶,殷门,承山;足少阳经型者加风市,膝阳关,悬钟。

治疗功效:由于坐骨神经痛有沿足太阳经,足少阳经放射疼痛两种情况,故循经取足太阳经穴和足少阳经穴以疏导两经闭阻不通之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环跳为两经交会穴,一穴通两经;阳陵泉乃筋之会穴,可舒筋通络止痛,故可通用;有腰骶部疼痛者,加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夹脊,阿是穴疏调腰部经络之气;与天气变化有关者,加大椎,阿是穴温经止痛,气滞血瘀者,加膈俞化瘀止痛。

坐骨神经痛拔罐位置图 坐骨神经痛拔罐有用吗

有用。

中医认为,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主要是跟患者的经络不通,血脉不能很顺畅的运行有很直接的关系。拔罐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对不同原因引发的坐骨神经痛症状采用不同的穴位来进行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腰痛拔罐的位置图 腰痛拔罐有效果吗

腰痛按照病因辩证分型可分为寒湿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等型。治疗时以补肾强腰,舒筋通络,止痛为主。

拔罐主要是以各种罐状器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气或挤压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上,产生温差或压力等良性刺激,造成局部组织瘀血,通过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效果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因此对腰痛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胃痛拔罐位置图片 胃痛分型症状

脾胃虚寒:胃痛发作较缓,隐隐作痛,喜暖喜按,空腹加重,食后痛减,劳累,受凉, 生冷饮食后发作或加重,舌淡,苔白,脉虚弱。

胃阴不足:胃脘灼痛,饥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或细数。

寒邪犯胃:胃痛因感受寒邪而暴作,畏寒喜暖,苔薄白,脉弦紧。

食积伤胃:因暴饮暴食而胃脘疼痛,胀满拒按, 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苔厚腻,脉滑,

肝气犯胃:胃脘胀满而痛,连及两肋,嗳气反酸,喜叹息,情绪不佳则痛,脉弦。

瘀血停滞:胃脘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不利。

痛经拔罐拔哪个位置图 痛经拔罐常用取穴方解

除了血热外的痛经,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者治则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气血不足者治则益气养血,调补冲任。

中极为任脉经穴,与足三阴经交汇,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三阴交为足三阴交会穴,可调理肝,脾,肾三脏气血;地机为足太阴脾经郄穴,可调血通经止痛;次髎,足三里为痛经的经验效穴,治疗痛经有显著效果。

拔罐对胃痛有好处吗 胃痛拔罐位置

取穴:主穴: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配穴:脾胃虚寒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胃阴不足者加胃俞,灵墟,三阴交;寒邪犯胃者加梁丘;饮食停滞者加梁门,建里;肝气犯胃者加期门,太冲;瘀血停滞者加膈俞,阿是穴。

治疗功效:胃为六腑之中心,以通降为顺。中脘为胃之募,腑之会,均可用之通调腑气,和胃止痛;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勾通三焦,功擅理气降逆,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取之可畅达三焦气机,和胃降逆止痛;公孙为足太阴脾经之络穴,调理脾胃而止疼痛,与内关相配,专职心,胸,胃病症;脾胃虚寒者加神厥,气海,脾俞,胃俞温中散寒;胃阴不足者加胃俞,灵墟,三阴交滋阴养胃;寒邪犯胃者加神厥,梁门散寒止痛;饮食停滞者加梁门,建里消食导滞;肝气犯胃者加期门,太冲是护肝理气,和胃止痛;瘀血停滞者加膈俞,阿是穴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胃痛拔罐位置图片 胃痛拔罐操作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

脾俞,胃俞,膈俞等穴,两侧各拔火罐3-4个,至皮肤瘀血为度;中脘,气海,灵墟,建里,期门,梁门等腧穴拔罐力度宜轻,时间不宜过长。

上肢内关用小硅胶罐或小火罐蘸递质从腧穴部位到腕侧反复走罐6-8次。

下肢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梁丘等腧穴,可用小硅胶罐或小火罐蘸递质从腿部向踝部方向走罐6-8次。

坐骨神经痛拔罐位置图 拔罐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注意事项

1.叩刺时注意力度不要过大,以免受伤。

2.走罐时,掌握手法的轻重,宜由上而下走罐,并经常蘸取植物油或水保持润滑,以免刮伤皮肤。

3.局部出血处皮肤器官后用酒精棉球消毒擦净。

4.如因肿瘤,结核引起坐骨神经痛者,应先治疗其原发病,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症状可配合牵引或推拿治疗。

5.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椎间盘突出者须卧硬板床,腰部宜束阔腰带。

拔罐可以治疗痛经吗 痛经拔罐的位置

取穴:中极,三阴交,地机,十七椎,次髎,血海。

治疗功效:中极为任脉经穴,与足三阴经交会,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理脾,肝,肾三脏气血,地机为足太阴脾经郄穴,可调血痛经止痛,十七椎,次髎为痛经的经验效穴;血海可养血活血。

腰痛拔罐的位置图 腰痛拔罐治疗方法腰痛拔罐治疗穴位搭配

1.取腰背部肾俞,命门穴,各反复闪罐20次,隔日1次。或取腰背部肾俞,腰阳关穴,拔罐后留罐10-5分钟,直到皮肤出现潮红为止。

2.取元胡20克,透骨草,穿山甲,川芎各15克,赤芍,防风各10克,乳香,没药,羌活,防己,当归,甘草各6克,浸泡后水煎取药液。将竹罐在药液中煮沸3-5分钟。取出擦干,迅速扣在腰背肾俞,命门,腰阳关,阿是穴,下肢腘窝委中穴,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

相关推荐

女人痛经症状哪些

女性痛经症状: (1)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2)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 (3)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时需要服止痛药。

湿气重拔火罐的位置 肌肉疼痛拔什么位置

些人因为受寒、受湿后发生某些肌肉疼痛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在患部肌肉群处及其周围进行拔火罐除湿。常规使用的部位:腰部以上肌肉疼痛时,重点拔大椎穴、身柱穴、风门穴、膈腧穴;要不以下肌肉疼痛时,重点拔脾腧穴、三焦腧穴、大肠腧穴等部位。

中医专家教你如何自己在家中拔罐

不同疾病选取不同的拔罐部位 拔罐法像针灸治疗一样特定的治疗位置,所选治疗部位视所治疗的目的而定。一般而言,软组织损伤、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如腹痛、背腰痛、胃痛等,可以哪里痛拔哪,哪里不舒服拔哪,但也需要配合其他特定的穴位,如腰痛配合委中穴(位于腘窝),内脏痛还需配合背俞穴,风寒感冒配合风门、大椎穴等;其他疾病根据辨证、辨病、辩经、经验取穴等选穴配方。 留罐不是越久越好,小心拔罐也能拔出水泡 很多人认为留罐越久,效果越好。林少贞主任表示,拔罐也要控制好时间,留罐不是越久越好。一般留

风湿性关节炎如何拔罐

(1)火罐法:腰下部位及上肢部关节炎取大椎、身柱、风门、心俞、膈俞,腰下部及下肢部关节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肠俞。先取大小适宜之火罐于主穴处拔4—6 罐,然后依据患病部位的不同而选用穴位,每部位拔4—8罐不等。留罐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两周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6天。(穴位位置88) (2)刺络拔罐法:取病变关节附近穴位,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叩刺,然后进行拔罐,使拔后皮肉发生红晕或出少量血液。留罐10—15分钟。2—4天施术1次,5次为1疗程。适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3)针罐法:主

风湿性关节炎的拔罐方法

药罐法 取疼痛所处的经络穴位、阿是穴。用直径4—10厘米的竹管,经药汁(透骨草、防风、川乌、草乌、荆芥、独活、羌活、寄生、艾叶、红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钟后取汁)煮沸3分钟后,在所选择的治疗部位拔罐。病情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针罐法 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肩贞、肩髎、肩髃;在躯干者配命门、肾俞(双);在下肢者配委中、承山。大椎穴只拔罐,不针刺。配穴针刺得气后用闪火法,将针扣留在火罐内,留针、罐15—20分钟。每周3次,10次为1疗程。

拔罐治疗坐骨神经痛怎么样呢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一般都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其中继发性又分为神经根和神经干性的坐骨神经痛。中医的拔罐治疗时,针对不同原因引发的坐骨神经痛症状,采用对不同穴位拔罐的方法治疗,效果很好。 患者的坐骨神经痛症状是属于神经根性的话,使用拔罐治疗的时候主要是针对肾俞、大肠俞、腰阳关、次髎、环跳、委中来进行拔罐治疗。能很好的让神经根性的坐骨神经痛症状得到缓解和治疗。 中医认为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主要是跟患者的经络不通,血脉不能很顺畅的运行很直接的关系。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出现。拔罐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

盆腔炎拔罐位置片 盆腔炎拔罐位置

带脉穴:属胆经与带脉的交会穴,可调冲任,理下焦,除湿热。 位置: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肚脐水平线的交点。 中极,曲骨:为任脉经穴,通于胞宫,具调理冲任,理气活血,清除湿热的作用。 中极位置:腹部正中线脐下4寸。曲骨:中极穴下1寸。 秩边,次髎:位于腰骶部,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为止痛效穴。 位置:秩边位于腰骶部臀沟旁开3寸,次髎位于骶部第2骶骨孔。 三阴交:为足三阴交会穴,健脾胃,益肝肾,理气血,祛湿热之功效。 位置: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后缘。

便秘拔罐位置 便秘症状分型

热秘: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气秘: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腹痛连及两肋,得矢气或便后则舒,嗳气频作或喜叹息,苔薄腻,脉弦。 冷秘:大便秘结,腹部拘急冷痛,拒按,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或沉迟。 虚秘:虽便意但排便不畅,或数日不便,心悸气短,面色无华,舌质淡,脉细弱。

闭经拔罐拔哪些位置 闭经拔罐方法

取上各组穴,均施以单纯罐法或刺络罐法,首先用三棱针在穴位上点刺,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次1组穴,每日1次。

感冒拔罐拔哪个位置 感冒拔罐拔哪个位置

方法一: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曲池,印堂,太阳,合谷穴。 操作方法:1.闪火法,对穴位实行连续闪罐,以皮肤潮红为度,1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2.对穴位留罐,或配合药罐,贮水罐留罐,药罐可用羌活,防风,川芎各9克,白芷,苍术,黄芩,生地黄各6克,细辛,甘草各4.5克,以水煎煮后留罐,1日一次,每次10-20分钟。 疗程:3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方法2: 取背部督脉或膀胱经循行部位,用走罐法,将润滑液或温水 涂抹于背部及罐口,沿督脉或膀胱经循行部位连续走罐,以皮肤潮红为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