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诊断肛瘘
鉴别诊断肛瘘
1、括约肌间肛瘘多为低位肛瘘,最常见,约占70%,为肛管周围脓肿的后果。瘘管只穿过内括约肌,外口常只有一个,距肛缘较近,约3~5cm。少数瘘管向上,在直肠环肌和纵肌之间形成盲端或穿入直肠形成高位括约肌间瘘。
2、经括约肌肛瘘可以为低位或高位肛瘘,约占25%,为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瘘管穿过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之间,外口常有数个,并有支管互相沟通。外口距肛缘较近,约5cm左右,少数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到直肠旁结缔组织内,形成骨盆直肠瘘。
3、括约肌上肛瘘为高位肛瘘,少见,占5%。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然后向下至坐骨直肠窝穿透皮肤。由于瘘管常累及肛管直肠环,故治疗较困难,常需分期手术。
4、括约肌外肛瘘最少见,占1%,为骨盆直肠脓肿合并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瘘管穿过肛提肌直接与直肠相通。这种肛瘘常由于克隆病、肠癌或外伤所致,治疗要注意其原发病灶。以上分类在高低位方面较细致,有利于手术方法的选择。
如肛管左右侧均有外口,应考虑为“蹄铁型”肛瘘。这是一种特殊型的贯通括约肌肛瘘,也是一种高位弯型肛瘘,瘘管围绕肛管,由一侧坐骨直肠窝通到对侧,成为半环型,如蹄铁状故名。在齿线附近有一内口,而外口数目可多个,分散在肛门左右两侧,其中有许多支管,向周围蔓延。蹄铁型肛瘘又分为前蹄铁型和后蹄铁型两种。后者多见,因肛管后部组织比前部疏松,感染容易蔓延。
直肠癌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1. 与痔的鉴别诊断:痔为常见的肛肠良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肛门岀血,血色鲜红,一般量不多,为手纸染血、便后滴血、粪池染血等,大便本身不带血,或仅有少许血迹。岀血一般为间歇性,多为大便干结时或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后出现。不伴腹痛、腹胀。无大便变细或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带沟槽)。直肠指诊无明显肿块,指套一般不染血。反之,直肠癌为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或暗红,一般为每次大便均带血。直肠癌导致肠梗阻时可有腹痛、腹胀等。大便可变形。直肠指诊多数情况下可触及肿块,指套多染血。
2. 与直肠息肉的鉴别诊断:直肠息肉也可出现大便带血,但一般不会引起腹痛、腹胀等。一般不会引起全身症状(如乏力、体重下降)。直肠指诊可触及质软肿块,指套可染血。而直肠癌可引起肠梗阻症状,可引起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直肠指诊可触及质硬肿块,指套可染血。
3. 与肛裂的鉴别诊断: 肛裂为肛门岀血,血色鲜红,一般量不多。其特点是伴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剧痛。肛门视诊可见肛门皮肤裂口,有时可见前哨痔。指诊有时可触及肥大肛乳头,一般指套无染血。
肛瘘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会阴部尿道瘘:这种瘘管是尿道球部与皮肤相通,常在泌尿生殖三角区内,排尿时尿由瘘口内流出。
2先天性瘘:由骶尾部囊肿化脓破裂形成,原发外口常在臀沟中点,尾骨尖附近,瘘内可见毛发,由胚胎发生。
3骶尾部瘘:常由臀部损伤,如打击,脚踢和擦伤引起,在骶尾部形成脓肿,从而形成瘘管。
4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 这是最易被误诊为肛瘘的肛门周围皮肤病,因其主要特征是肛周有脓肿形成和遗留窦道,窦道处常有隆起和脓液,有多个外口,故易误诊为多发性肛瘘或复杂性肛瘘,鉴别要点是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病变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范围广泛,可有无数窦道开口,呈结节状或弥漫性,但窦道均浅,不与直肠相通,切开窦道后无脓液和瘘管,亦无内口,Wiltz报道43例肛周化脓性汗腺炎,35例初诊为肛瘘,藏毛囊肿,窦道和肛管脓肿,确诊前多有6年以上病史。
5骨盆骨髓炎 骨盆化脓性或结核性病变引起的骨盆骨髓炎,常在会阴部发生窦道,与肛瘘的外口极为相似,但前者无内口,X线片显示骨盆有病变。
6骶骨前瘘 由骶骨与直肠之间的脓肿在尾骨附近穿破形成,瘘管位于骶骨凹内,外口常位于尾骨尖两侧,探针可探入8~10cm,瘘管与直肠平行。
7骶尾部骨结核 发病缓慢,无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变化,破溃后流出稀薄脓液,外口较大,边缘不整齐,且经久不愈,X线片显示骶尾骨有骨质损害和结核病灶。
8骶尾部畸胎瘤 破溃后可形成尾骨前瘘或直肠内瘘,大型畸胎瘤可突出骶尾部,容易诊断;小型无症状的肿瘤,可在直肠后方扪及平滑,有分叶的肿块,X线片可见骶骨和直肠之间有肿块,内有不定形的散在钙化阴影,可见骨质或牙。
9晚期肛管直肠癌 破溃后可形成肛瘘,特点是肿块坚硬,分泌物为脓血,恶臭,病理切片可确诊。
诊断肛瘘的六大方法
肛瘘是人们的常见病,可以由许多原因导致的,而且会有肛门疼痛,肛门瘙痒等症状,这会影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人们要及时诊断肛瘘,那么,人们怎么诊断肛瘘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下人们诊断肛瘘的六大方法。
一、触诊
低位肛瘘之瘘管,在皮下可以摸到绳状硬条,由外口行向肛门,用指按压,有脓液由外口流出。
二、全身检查
肛瘘虽然表现为局部病变,但也与全身情况或某些疾病相联系,绝不能忽视全身检查。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生肛瘘,往往为结核性肛瘘,且术后创口愈合较慢;骶髂骨结核患者发生的肛瘘,有可能是骨结核所引起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时也因并发肛门脓肿,破溃后形成肛瘘等。
对复杂性肛瘘更应注意全身检查,必要时作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并注意血沉、血象变化。或进行肛门括约肌功能测定。对某些可疑病例,还应作活组织病理检查,以确定肛瘘的性质,并要特别观察有无癌变。
三、望诊
可见外口常在肛门周围皮肤上或臀部形成一突起或凹陷。周围皮肤因脓液刺激,常有脱皮发红,有时有肉芽组织由外口内突出。周围皮肤红紫色,多为结核性瘘管。
四、直肠指检
常在肛管后侧、齿线附近可摸到中心凹陷的小硬结,有轻微压痛,即是原发内口。
五、确定瘘道主体与支体的变化
在肛瘘检查中,不能单纯从内口的数目,或瘘管是直的还是弯曲的,或者从病变的一个平面上了解病变的全貌;有时从肛门外部看,仅一个外口,症状也不明显,但可能是瘘管很深,内口寻求比较困难的复杂性肛瘘;有时瘘外口较多,肛门皮肤病变较大,但其主管很低,属于容易处理的简单肛瘘。因此对肛痿的诊断要具体细致。
六、确定瘘管的深度与括约肌的关系
由于肛瘘的管道通过外括约肌和肛提肌,有时管道在内括约肌之间走行,手术中切开管道,必然要切开有关的括约肌。特别是通过肛门直肠环的瘘管,切开肛门直肠环,术后会引起肛门失禁。因此在检查中必须弄清瘘管走行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人们诊断肛瘘的六大方法,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诊断肛瘘,还能及时治疗肛瘘,肛瘘的人们还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鉴别肛瘘与其他瘘
如何鉴别肛瘘与其他瘘的区别。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病外口较多,侵犯广泛,但无内口,与肛管无联系肛门周围及骶尾部也有许多瘘管,易被误诊为肛瘘,应加以鉴别。
肛门周围及骶尾部也有许多瘘管,易被误诊为肛瘘,应加以鉴别。
(1)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该病外口较多,侵犯广泛,但无内口,与肛管无联系。
(2)先天性直肠瘘:常开口于会阴或阴道,内口在肛管壁上,不在肛窦附近。X
(3)先天性瘘:由骶尾部囊肿化脓破裂形成,原发外口常在臀沟中点,尾骨尖附近。瘘内可见毛发,由胚胎发生。
(4)骶尾部瘘:常由臀部损伤,如打击、脚踢和擦伤引起,在骶尾部形成脓肿,从而形成瘘管。
(5)会阴部尿道瘘:这种瘘管是尿道球部与皮肤相通,常在泌尿生殖三角区内,排尿时尿由瘘口内流出。瘘外口位置多数与肛瘘相似,但其由瘘外口排出者为尿液。尿道瘘常有外伤史和尿道狭窄,且不与直肠相通,肛管和直肠内无内口。
(6)结核性肛瘘:内外口较大,边缘不整齐,瘘管常无硬变。
(7)慢性结肠炎并发肛瘘。
(8)先天性直肠瘘:常开口于会阴或阴道,内口在肛管壁上,不在肛窦附近。
(9)其他:如直肠尿道瘘、直肠膀胱瘘、直肠阴道瘘等,较易与肛瘘鉴别。
肛瘘的诊断与鉴别方法
诊断方法
1、病史
病人常有肛周脓肿或切开排脓的病史,此后伤口经久不愈。
2、临床表现
反复经瘘口流出少量脓液,肛周脓胀疼痛,肛周皮肤瘙痒;触压瘘口有脓液流出,皮下可触及硬的索条。
3、辅助检查
探针经外口可插入管道;经外口注入亚甲蓝,肛管内纱布蓝染,瘘口造影,可显示管道影像。
鉴别方法
1、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
这是最易被误诊为肛瘘的肛门周围皮肤病,它的其主要特征是:肛周有脓肿形成和遗留窦道。窦道处常有隆起和脓液,有多个外口,故易误诊为多发性肛瘘或复杂性肛瘘。鉴别要点是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病变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范围广泛,可有无数窦道开口,呈结节状或弥漫性,但窦道均浅,不与直肠相通,切开窦道后无脓液和瘘管,亦无内口。
2、骨盆骨髓炎:
骨盆化脓性或结核性病变引起的骨盆骨髓炎,常在会阴部发生窦道,与肛瘘的外口极为相似。但前者无内口,X 线片显示骨盆有病变。
3、骶骨前瘘:
由骶骨与直肠之间的脓肿在尾骨附近穿破形成,瘘管位于骶骨凹内,外口常位于尾骨尖两侧,探针可探入8~10cm,瘘管与直肠平行。
4、骶尾部骨结核:
发病缓慢,无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变化,破溃后流出稀薄脓液,外口较大,边缘不整齐,且经久不愈。X 线片显示骶尾骨有骨质损害和结核病灶。
5、骶尾部畸胎瘤:
破溃后可形成尾骨前瘘或直肠内瘘。大型畸胎瘤可突出骶尾部,容易诊断;小型无症状的肿瘤,可在直肠后方扪及平滑、有分叶的肿块。X 线片可见骶骨和直肠之间有肿块,内有不定形的散在钙化阴影,可见骨质或牙。
6、晚期肛管直肠癌:
破溃后可形成肛瘘,特点是肿块坚硬,分泌物为脓血,恶臭。病理切片可确诊。
痔疮该怎样诊断
一、肛门视诊
首先应查看肛门周围有无血、脓、粪便、粘液、肿块及瘘管外口等,以便判断病变性质。如肛门周围有无内痔、息肉脱出,有否外痔、瘘管外口及湿疹等。然后嘱病人象解大便便一样下挣,医生用双手的食、中指将肛门轻轻地自然向两边分开,使肛门外翻,观察有无病变,如内痔位置,数目,大小,色泽,有无出血点,有无肛裂等情况或用特制的玻璃吸肛器将内痔吸出检查,这种视诊对诊断肛裂及环状痔,有时比肛门镜检查更为确切。
二、肛门触诊
要触摸肛门周围皮肤温度,弹性是否正常,在病变情况下,如肛痈可触到肛门周围肿胀,皮肤灼热,肿块呈漫肿,平坦,软陷及质地硬度等,中央是否有应指感等,如肛瘘是否可触及条索状硬结,外口距肛门长度,大小,深度等。
三、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的意义是肛门直肠疾病检查方法中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四、肛门镜检查
检查内痔的主要方法,可看清内痔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同时还可鉴别直肠下端肿瘤和慢性结肠炎。
大肠癌如何鉴别诊断
大肠癌须与其他一些具有腹部肿块、腹部绞痛,直肠出血或大便习性改变等症状的肠道病变相鉴别,包括大肠的良性肿瘤或息肉要产病变如腺瘤、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肠壁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等;大肠各类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Crobn氏病、阿米巴肠炎、日本血吸虫病、肠结核、结肠憩室炎、阑尾炎周围炎症性包块、放射性肠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良性直肠、肛管疾患如痔、肛裂、肛瘘等。
其他如肠套叠、乙状结肠粪块积贮及罕见的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亦属于鉴别之列。由于大肠癌症状并不特异,与肠道多种疾病临床表现相重叠,故在临床诊断中多采取主动性诊断方式,排除诊断法少用,对于可疑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后仔细检查,配合纤维结肠镜或X线钡餐灌肠及病理活检往往能作出明确诊断。结肠癌主要应与结肠炎症性疾病鉴别,包括肠结核、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肉芽肿、阿米巴病肉芽肿等。
此外,还应与原发性肝癌、胆道疾病、阑尾脓肿相鉴别。直肠癌应与菌痢、阿米巴痢疾、痔、血吸虫病、慢性结肠炎等相鉴别。
该怎样诊断肛瘘
肛瘘是让患者非常痛苦的一种疾病,由于很多朋友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是很全面,因此在疾病的初发阶段,不能及时发现疾病,专家介绍:肛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搔痒、疼痛、排便不畅、流脓,严重的患者全身都有症状,根据这些症状可以诊断疾病。
1、全身症状:一般肛瘘常无全身症状,但复杂性肛瘘和结核性肛瘘,因病期长,有的带病数十年,常出现身体消瘦、贫血、便秘和排便困难等症状;如继发感染,再发脓肿时,则出现脓肿的症状。
2、搔痒:肛门周围皮肤因分泌物经常刺激,感觉潮湿搔痒,可出现皮肤变色,表皮脱落。
3、疼痛:如瘘管引流通畅,一般不感疼痛,仅感觉在外口部位发胀不适,行走时加重。
4、排便不畅:多见于蹄铁形肛瘘,因瘘管围绕肛管,形成半环状纤维索环,因而影响肛门舒张,可出现排便不畅。
5、流脓:脓液的多少,因瘘管的长短、大小而不同。新生成的肛瘘流脓较多,脓稠,味臭,色黄,以后逐渐减少,时有时无,呈白色,质稀淡。内外瘘粗大者,有时粪便和气体由外口流出。
上述内容是诊断肛瘘疾病的详细介绍,很多朋友因为患病部位在肛门而不好意思进行治疗,其实该病患者只要积极的配合医生,很快就会治好,不过在治愈以后,患者要注意疾病的护理,尤其是日常的饮食,不能吃辛辣的食物。
如何正确的诊断自己得了肛裂呢
肛裂症状有明确特点,只要详细讯问病史病程,以及疼痛、出血特点,诊断并不困难。但在诊断时,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防止失误,应严格按问诊、触诊、视诊及活体组织检验几个方面加以鉴别诊断。
视诊——急性肛裂肛门部可见分泌物,牵开臀部可见肛裂下端,如用探针轻触裂口的下端,可引起疼痛;慢性肛裂常见有结缔组织外痔。
指诊——因括约肌痉挛肛门收紧,如用力过猛,常引起剧烈疼痛,有时须在局麻下检查。肛门内摸到的裂口,急性者边缘软,底浅,有弹性,触之敏感;慢性者边硬突起,底深,无弹性。
窥器检查——可见卵圆形溃疡,或见细小裂口。急性肛裂的裂口边缘整齐,底浅红色;慢性肛裂的裂口边缘不整齐,底深灰白色,有的严重肛裂者还可看到括约肌纤维。
正确诊断肛裂的发生很重要,此外,肛裂须与结核性溃疡、梅毒溃疡、软下疳和上皮癌等溃疡相鉴别。其中溃疡性结肠炎和肉芽肿性结肠炎并发之肛裂极易鉴别。
肛瘘如何鉴别诊断
会阴部尿道瘘:这种瘘管是尿道球部与皮肤相通,常在泌尿生殖三角区内,排尿时尿由瘘口内流出。
先天性瘘:由骶尾部囊肿化脓破裂形成,原发外口常在臀沟中点,尾骨尖附近,瘘内可见毛发,由胚胎发生。
骶尾部瘘:常由臀部损伤,如打击,脚踢和擦伤引起,在骶尾部形成脓肿,从而形成瘘管。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 这是最易被误诊为肛瘘的肛门周围皮肤病,因其主要特征是肛周有脓肿形成和遗留窦道,窦道处常有隆起和脓液,有多个外口,故易误诊为多发性肛瘘或复杂性肛瘘,鉴别要点是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病变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范围广泛,可有无数窦道开口,呈结节状或弥漫性,但窦道均浅,不与直肠相通,切开窦道后无脓液和瘘管,亦无内口,Wiltz报道43例肛周化脓性汗腺炎,35例初诊为肛瘘,藏毛囊肿,窦道和肛管脓肿,确诊前多有6年以上病史。
骨盆骨髓炎 骨盆化脓性或结核性病变引起的骨盆骨髓炎,常在会阴部发生窦道,与肛瘘的外口极为相似,但前者无内口,X线片显示骨盆有病变。
骶骨前瘘 由骶骨与直肠之间的脓肿在尾骨附近穿破形成,瘘管位于骶骨凹内,外口常位于尾骨尖两侧,探针可探入8~10cm,瘘管与直肠平行。
骶尾部骨结核 发病缓慢,无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变化,破溃后流出稀薄脓液,外口较大,边缘不整齐,且经久不愈,X线片显示骶尾骨有骨质损害和结核病灶。
骶尾部畸胎瘤 破溃后可形成尾骨前瘘或直肠内瘘,大型畸胎瘤可突出骶尾部,容易诊断;小型无症状的肿瘤,可在直肠后方扪及平滑,有分叶的肿块,X线片可见骶骨和直肠之间有肿块,内有不定形的散在钙化阴影,可见骨质或牙。
晚期肛管直肠癌 破溃后可形成肛瘘,特点是肿块坚硬,分泌物为脓血,恶臭,病理切片可确诊。
肺动静脉瘘的鉴别诊断
(1)肺内转移瘤
肺动静脉瘘尤其是多发性的肺动静脉瘘,其胸部CT显示肺部有多处的占位病变,极易误诊为肺内转移瘤,应根据其病历还有血气分析等资料进行辨别,尤其要分清楚两者在CT上的区别。
(2)肺结核
PAVF与其他类型肺结核的主要鉴别要点有:
(1)肺结核多有发热、纳差、乏力、盗汗等中毒症状,而PAVF则少见;
(2)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血红细胞沉降率及白细胞多轻至中度升高,而PAVF一般无明显变化;
(3)肺结核病人PPD试验多强阳性,而PAVF一般阴性;
(4)肺结核病人在X线胸片上的病灶多位于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而PAVF常位于两下肺叶及中叶近胸膜脏层;
(5)肺结核病人痰检抗酸酐菌多阳性,而PAVF病人均为阴性。另外,给予抗结核治疗后,肺结核病人的症状很快好转,复查X线胸片(或胸部CT)亦可见病灶有吸收,但PAVF病人的症状及肺部病灶则无明显变化。
(3)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及肺动静脉瘘在临床症状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如反复地咳嗽、咯血,因此临床诊断时应对两者进行鉴别。一般来说,如果有以下几个特点时,都应考虑肺动静脉瘘:
①胸片上可见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肿块,边界清楚,可有分叶征象,有时在肿块的近心端可见两个条索状阴影与肺门相连,这就是肺动静脉瘘的流入和流出血管;
②透视下可见肺门血管搏动,作Valsalva操作法(紧闭声门的持续而用力的呼气)由予胸内压升高,流入胸腔的血液减少,可见圆形阴影显著缩小;
③患者可有紫绀,杵状指(趾)及红细胞增多征,确诊可行肺动脉造影,可以看到瘘的大小,部位及血管数等特征。
痔疮检查过程步骤
常见的检查方法
一、肛门视诊
首先应查看肛门周围有无血、脓、粪便、粘液、肿块及瘘管外口等,以便判断病变性质。如肛门周围有无内痔、息肉脱出,有否外痔、瘘管外口及湿疹等。
在进行肛门检查的时候,医生可以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将患者的肛门翻开,查看是否有病变的情况出现,并且查看痔疮的位置已经数目,是否有出血的情况。
二、肛门触诊
要触摸肛门周围皮肤温度,弹性是否正常,在病变情况下,如肛痈可触到肛门周围肿胀,皮肤灼热,肿块呈漫肿,平坦,软陷及质地硬度等,中央是否有应指感等,如肛瘘是否可触及条索状硬结,外口距肛门长度,大小,深度等。
三、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的意义是肛门直肠疾病检查方法中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四、肛门镜检查
检查内痔的主要方法,可看清内痔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同时还可鉴别直肠下端肿瘤和慢性结肠炎。
鉴别诊断
而且医师可以根据痔疮的一些典型的症状进行诊断,但是还要和下面的这些疾病区分开来。
1、直肠癌
临床上常将下端直肠癌误诊为痔,延误治疗。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仅凭症状诊断,未进行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因此在痔诊断中一 定要做以上两种检查。直肠癌在直肠指诊下可扪到高低不平硬快,表面有溃疡,肠腔常狭窄,指套上常染有血迹。
特别要注意的是内痔和环状痔可与直肠癌同时并存,绝不能看到有内痔或环状痔,就满足于痔的诊断而进行痔的治疗,直至病人症状加重才进行直肠指诊或其他检查而明确诊断,这种误诊、误治的惨痛经验教训,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值得重视。
2、直肠息肉
低位带蒂的直肠息肉,若脱出肛门外有时误诊为痔脱垂,但息肉多见于儿童,为圆形、实质性、有蒂、可活动。
痔疮的鉴别诊断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多见于经常站立者和久坐者。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痔疮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很大的不便,日常如果出现该病的症状时,还需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常见的检查方法
一、肛门视诊
首先应查看肛门周围有无血、脓、粪便、粘液、肿块及瘘管外口等,以便判断病变性质。如肛门周围有无内痔、息肉脱出,有否外痔、瘘管外口及湿疹等。然后嘱病人象解大便便一样下挣,医生用双手的食、中指将肛门轻轻地自然向两边分开,使肛门外翻,观察有无病变,如内痔位置,数目,大小,色泽,有无出血点,有无肛裂等情况或用特制的玻璃吸肛器将内痔吸出检查,这种视诊对诊断肛裂及环状痔,有时比肛门镜检查更为确切。
二、肛门触诊
要触摸肛门周围皮肤温度,弹性是否正常,在病变情况下,如肛痈可触到肛门周围肿胀,皮肤灼热,肿块呈漫肿,平坦,软陷及质地硬度等,中央是否有应指感等,如肛瘘是否可触及条索状硬结,外口距肛门长度,大小,深度等。
三、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的意义是肛门直肠疾病检查方法中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四、肛门镜检查
检查内痔的主要方法,可看清内痔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同时还可鉴别直肠下端肿瘤和慢性结肠炎。
鉴别诊断
根据内痔的典型症状和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但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直肠癌
临床上常将下端直肠癌误诊为痔,延误治疗。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仅凭症状诊断,未进行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因此在痔诊断中一 定要做以上两种检查。直肠癌在直肠指诊下可扪到高低不平硬快,表面有溃疡,肠腔常狭窄,指套上常染有血迹。特别要注意的是内痔和环状痔可与直肠癌同时并存,绝不能看到有内痔或环状痔,就满足于痔的诊断而进行痔的治疗,直至病人症状加重才进行直肠指诊或其他检查而明确诊断,这种误诊、误治的惨痛经验教训,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值得重视。
2、直肠息肉
低位带蒂的直肠息肉,若脱出肛门外有时误诊为痔脱垂,但息肉多见于儿童,为圆形、实质性、有蒂、可活动。
3、肛管直肠脱垂
有时误诊为环状痔,但直肠脱垂粘膜呈环形,表面平滑,直肠指诊时括约肌松弛;环状痔的粘膜呈梅花瓣状,括约肌不松弛。
根据病史和肛门物理检查,肛管直肠指检和肛门镜检,参照痔的分类作出诊断。如不能确诊应进一步检查,以除外结、直肠、肛管的良、恶性肿瘤及炎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