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早产儿脑瘫的保健操
预防早产儿脑瘫的保健操
侧卧对称性姿势。使小儿侧卧于床上,双上肢及双手保持在躯干的正中位,此姿势可控制异常性非对称性姿势及异常性的伸肌紧张。
3-4月俯卧抬头训练。继续让小儿进行俯卧位抬头训练。
翻身。用玩具诱导小儿翻身,帮助小儿翻身时可一手握位小儿的手,另一手在其肩部轻轻地向对侧翻身,每日至少练习7-8次。
平衡训练。将小儿仰卧位放置在被单上,两位家长分别抓住被单两头进行左右摇荡。每日2-4次。
手口协调性训练。仰卧位,让小儿两手抓双足放至口,练习手口眼协调性动作。
抓握训练。将玩具放在中线的位置,诱发小儿的上肢向前伸出、手指分开进行抓握。每日进行7-8次。
5-6月坐位训练。小儿双下肢分开、躯干前倾,双上肢前方支撑坐,也可练习靠坐。每日练习5-6次,每次10分钟。
俯爬。家长可在其前方用玩具逗引,后方抵住小儿足底帮助向前移动。每次5-10分钟,每日练习7-8次。
如何判断早产儿是不是脑瘫
早产儿脑瘫症状表现有以下4大特点。
1、运动落后和主动运动减少:正常小儿3个月时俯卧位时会抬头,仰卧位时有踢腿动作,而脑瘫患儿很少有这些动作。正常小儿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而脑瘫患儿上肢活动很少。>>推荐阅读:早产儿应注重早期干预
2、肌张力异常:脑瘫患儿比正常儿张力低或增高。
3、姿势异常:脑瘫患儿经常有头向后仰,6个月坐位时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等等。
4、反射异常:正常小儿头部位置忽然放低有拥抱反射(如惊吓一样表现),一般6个月以后消失,而脑瘫患儿不消失。还有其他各种反射异常。
出生后的预防早产儿脑瘫
1、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1)实行住院分娩。
(2)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皮肤。
(3)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清洁。
(4)密切观察黄疸的消长。
(5)注意观察前囟。
(6)实行母乳喂养。
2、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3、正确对待腰椎穿刺:腰椎穿刺抽取少量脑积液用于检查,以了解疾病的性质和病情,为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从而减少颅内疾病后遗症的发生。为此家长应密切配合,共同为患儿的健康负责。
最后小编提醒,早产儿脑瘫的康复关键就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训练。家长是最早发现孩子异常的,也是孩子生活起居的照顾者。
早产儿脑瘫能完全治疗好吗
早产儿脑瘫可谓是一个家庭的灾难,治疗早产儿脑瘫是需要承担很多精力和经济压力的。其实现在针对早产儿脑瘫的治疗目的就是恢复孩子的社会功能,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让脑瘫儿在往后的生活中能够自理。而对于早产儿脑瘫能完全治疗好吗这类问题,答案似乎总是只有一个“不行”,因为现在虽然针对早产儿脑瘫的治疗方式不少,但是要做到完全治愈还不可能。
一般早产儿脑瘫进行的康复训练的方法不同,所产生的效果就不同,因此恢复的程度也会不同。但是对早产儿脑瘫的治疗主要还是让他们的行为能贴近常人,能够自理自己的生活,但是却很难有治愈一说的,一般进行早产儿脑瘫只是改善状况而已。不过若是早些发现早产儿脑瘫,及时对早产儿脑瘫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那效果一般是最佳的。虽然不能恢复到与正常人一模一样,但是却是极大的提升了脑瘫患儿的生活能力。
五个月宝宝脑瘫是怎么回事
1、早产。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不少胎龄只有28周、体重在1千克以下的宝宝都得到抢救成活。但是由于胎龄小,胎儿的大脑发育很不成熟,容易出现脑损伤。如果损伤后出现了中枢性运动障碍,就可能形成脑性瘫痪,即小儿脑瘫。早产儿脑瘫发生率一直居高。因此,做好预防早产工作,能有效预防小儿脑瘫。
2、新生儿窒息。除了早产外,新生儿窒息是造成小儿脑瘫的第2位原因,尤其是重度窒息。由于缺氧,新生儿未发育完善的脑部很容易出现脑水肿和颅内出血,致使脑组织损伤。现代研究已经发现重度窒息的患儿在出生前已经存在脑损伤,由于其脑损伤的存在而导致孩子不能很顺利地娩出。所以新的观点认为:胎儿脑损伤导致新生儿窒息,窒息反过来加重新生儿脑损伤。如果在此期不进行干预,那么很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出现人们担心的脑性瘫痪症状。
3、新生儿黄疸。大部分宝宝出生后都会面临新生儿黄疸的考验,许多宝宝顺利痊愈,但有些宝宝却不幸留下后遗症,严重的会导致小儿脑瘫。一般存在以下情况应引起注意: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有重症黄疸症状,即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205.2-256.5毫摩尔/升;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黄疸退而复现。新生儿黄疸如果治疗不及时,胆红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在大脑基底节、视丘下核、尾状核等部位堆积,就可能导致核黄疸,而出现智力障碍或脑性瘫痪。此外,双胎、多胎、从事有毒物质工种的孕妇、孕妇居住环境严重污染、饮用不合格水等原因均会导致小儿脑瘫,孕妇在孕期就必须引起重视,远离不利于胎儿健康发育的恶劣环境。
早产儿脑瘫有哪些症状
一、早产儿脑瘫的症状为感觉和认知异常:早产儿脑瘫常有触觉、位置觉、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缺失。早产儿脑瘫的症状有哪些?患儿多缺乏正确的视觉空间和立体感觉,其认知功能缺陷较为突出。患儿对复杂的图形辨认力差,分不清物体外形与其所处空间背景的关系,对颜色的辨认力也很差。
二、早产儿脑瘫的症状为视力障碍:约25~50%的患儿伴视力障碍,最常见者为眼球内斜视和屈光不正,如近视、弱视、斜视等。少数有眼震,偶为全盲。偏瘫(半身不遂)患儿可有同侧偏盲,视觉缺陷可影响眼、手协调功能。
三、早产儿脑瘫的症状为口面牙功能障碍:约有25%的脑瘫患儿伴有吸吮无力,吞咽咀嚼困难,口唇闭合不佳,早产儿脑瘫的症状有哪些?经常流涎,有些患龋齿或牙齿发育不全,这些症状以手足徐动型患儿最为多见。
四、早产儿脑瘫的症状为语言障碍:约1/3至2/3患儿有不同程度语言障碍。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困难,构音不清,不能说成句的话,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患儿完全失语。手足徐动型和共济失调型患儿常伴语言障碍。痉挛性四肢瘫,双侧瘫患儿也常伴语言障碍。
早产儿智力低下吗
虽然在早产儿中发生智力低下或是脑瘫的现象较多,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作为父母,应该在早期就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进行干预,唯有如此,才能够预防早产儿智力低下。父母可以在早产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为新生儿做颅脑CT以及脑电图检查,并给与促进新生儿脑细胞新陈代谢的药物。
早产儿智力低下的表现:
1、肌张力异常:智力低下、脑瘫患儿比正常儿张力低或增高。
2、运动落后和主动运动减少:正常小儿3个月时俯卧位时会抬头,仰卧位时有踢腿动作,而智力低下、脑瘫患儿很少有这些动作。正常小儿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而智力低下、脑瘫患儿上肢活动很少。
3、反射异常:正常小儿头部位置忽然放低有拥抱反射(如惊吓一样表现),一般6个月以后消失,而智力低下、脑瘫患儿不消失。还有其他各种反射异常。
4、姿势异常:智力低下、脑瘫患儿经常有头向后仰,6个月坐位时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等等。
根据以上这些早产儿的异常表现,可以轻松判断早产儿是否患有智力低下、脑瘫等小儿疾病。
小儿脑瘫保健操
强化的主动运动训练法0-2个月俯卧抬头。早产儿满40周开始俯卧练习,吃奶前1小时,空腹觉醒时,俯卧位用语言和玩具引导小儿抬头。每次训练10分钟,每日训练4-6次。
母子面对面训练法。小儿俯卧于母亲身上,母亲可与小儿对话鼓励小儿抬头。
侧卧对称性姿势。使小儿侧卧于床上,双上肢及双手保持在躯干的正中位,此姿势可控制异常性非对称性姿势及异常性的伸肌紧张。
3-4月俯卧抬头训练。继续让小儿进行俯卧位抬头训练。
翻身。用玩具诱导小儿翻身,帮助小儿翻身时可一手握位小儿的手,另一手在其肩部轻轻地向对侧翻身,每日至少练习7-8次。
平衡训练。将小儿仰卧位放置在被单上,两位家长分别抓住被单两头进行左右摇荡。每日2-4次。
手口协调性训练。仰卧位,让小儿两手抓双足放至口,练习手口眼协调性动作。
抓握训练。将玩具放在中线的位置,诱发小儿的上肢向前伸出、手指分开进行抓握。每日进行7-8次。
5-6月坐位训练。小儿双下肢分开、躯干前倾,双上肢前方支撑坐,也可练习靠坐。每日练习5-6次,每次10分钟。
俯爬
。家长可在其前方用玩具逗引,后方抵住小儿足底帮助向前移动。每次5-10分钟,每日练习7-8次。
主动抓握训练。小儿坐位,将玩具放在身体前远近不同的位置,让小儿练习从远近、高低不同的地方够取玩具。每日练习5-6次。每次10分钟。
7-8月手膝位爬。用手膝位支撑的姿势进行爬行训练。要求每日爬50-100米。
拾取动作训练。立位扶小儿的双膝防止膝屈曲,在小儿前面放上玩具,让其练习弯腰拾取。弯腰的幅度从高到低。从易到难。此动作每日练习2-4次,每次10-30个。
双手捏取的动作。到7个月左右小儿能够使用拇指,此时可以给他一些小的玩具,让其练习使用手指,让小儿从大把抓握到拇指与其他手指一起使用进行捏的精细动作。
9-12月扶站、蹲起、独站和独行练习。
如何预防小儿脑瘫大家要多关注
首先要避免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出生:早产儿身体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出生后极易出现新生儿窒息、感染、脑出血等并发症,小儿脑瘫发病率极高。低体重儿常会出现神经发育缺陷和智力低下,导致小儿脑瘫。
预防窒息和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可因胎儿宫内窘迫、臀围产、产钳助产、难产、过期妊娠、脐带绕颈等原因而导致新生儿发生窒息、缺氧,损害脑组织导致小儿脑瘫。
最后要预防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是小儿脑瘫的病因之一,新生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异常升高,可以损害脑组织,影响小儿神经系统功能,引发小儿脑瘫。
早产儿1岁多脑瘫症状
1、运动落后和主动运动减少:正常小儿3个月时俯卧位时会抬头,仰卧位时有踢腿动作,而早产儿脑瘫患者很少有这些动作;正常小儿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而早产儿脑瘫患儿上肢活动很少。
2、肌张力异常:早产儿脑瘫患者比正常儿张力低或增高。
3、姿势异常:早产儿脑瘫患者经常有头向后仰,6个月坐位时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等。
4、反射异常:正常小儿头部位置突然放低有拥抱反射(如惊吓一样表现),一般6个月以后消失而早产儿脑瘫患者不消失,还有其他各种反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