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耳朵嗡嗡响 心血管疾病

耳朵嗡嗡响 心血管疾病

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也可能引起耳鸣。如果耳边经常听到像马蹄声、钟摆声等有节律的声音或其它无节律的杂音时,就要警惕搏动性耳鸣,可能预示着高血压、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等疾病。

心血管疾病预防

身体超重

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导致超重与高血压。研究表明,体重指数与血压呈正相关,体重每相差10千克,收缩压相差约3.0毫米汞柱(0.4千帕),舒张压相差约2.2毫米汞柱(0.29千帕),而高血压已知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对11万余名女性进行长达16年的随访,发现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及钠摄入与脑卒中呈正相关,是人群脑卒中病死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一般而言,脂肪摄入每天不超过50克为宜,且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不宜过高。

蛋白质缺乏

曾经有调查表明,日本本土人群比美国夏威夷移民人群患脑卒中的比率高3倍,两组人群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夏威夷人群动物蛋白摄入显著高于日本本土人群,且发现动物蛋白与脑卒中呈负相关,动物蛋白可以抑制脑卒中的发生。但过多蛋白质摄入也导致过量脂肪摄入,并加重肾脏负担。老年人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蛋白质1.2-1.5克为宜,其中至少有1/3为优质蛋白质,如鱼、蛋、奶类、瘦肉、豆制品,食用鱼类蛋白、大豆蛋白可使脑卒中发病率降低。

缺乏膳食纤维

美国学者曾经对30681名美国健康男性调查4年,综合所有营养因素分析发现,只有膳食纤维与高血压呈负相关,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预防高血压。有报道,增加每天水果、蔬菜摄入量可降低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提倡多食用谷类食物,少食用甜食、糖果,多吃粗杂粮、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纤维较高的食物。

盐的危害

高血压为心血管病第一危险因素,在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全国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是西藏、北京、内蒙古、河北、天津;最低的是海南。高血压和食盐摄入量关系密切,摄入量越高,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就越高。与每天食盐摄入量小于6克者相比,每天吃盐大于等于12克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14%,大于等于18克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27%。中国居民每天食盐摄入量普遍较大,平均在15-16克,尤其是北方居民口味“重”,对高血压的预防非常不利。诺贝尔奖得主——伊格纳罗教授自称“有一颗年轻的心脏”,他除了强调运动的作用外,还曾特别提及在他的厨房中没有食盐,这一点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克食盐也就是一个牙膏盖的量,6克食盐加起来并没有多少。从心血管病预防角度来说,人们的饮食还是要尽量清淡一些,逐渐减少食盐用量,直到不特别在食物中加盐。

合理膳食

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合理膳食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在饮食上要严格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研究证明,高胆固醇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少吃动物脑髓、内脏、蛋黄、蟹黄等胆固醇高的食物。

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饱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则能降低胆固醇,所以在膳食中要控制猪油、牛脂等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3.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维生素C可增加血管弹性,保护血管。

4.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

5.限盐。高盐膳食可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有轻度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对血压较高或合并心衰者,每日用盐量以1~2克为宜。

6.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心血管疾病的病因

心血管疾病的病因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血液粘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众所周知,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谢的过程,但是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 “缺陷”这样就容易产生炎症血管收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他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千万不要单纯的考虑血液的变化对血管的影响,要全面的考虑,仔细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原因,进行多元化的治疗才是最有效和最根本的。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心血管疾病现在有年轻化的趋势,一旦忽视前期症状,延误或者控制病情,中风和猝死的几率也会倍增。

春天气温多变化,心血管疾病案例也会随之增加。而现代人生活习惯不佳,“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提早找上门,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年龄层次也越来越低。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在30、40岁的青壮年身上也很常见。

更可怕的是,心血管疾病就像是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有致命的危险。心脏以及急诊学界定义猝死是指病患在症状发作之后一小时内死亡,而猝死90%的原因与心血管有关,其中心血管相关疾病、心肌梗塞占了大多数。

一般来说包括心脏或血管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我们称之为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如高血压、高胆固醇或是糖尿病、心脏病等。一旦没有积极治疗或者控制病情,很容易造成心脏或者大脑的血管阻塞、血液循环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心肌或脑补缺氧,中风和猝死的风险也会倍增。

专家建议,防范心血管疾病除了要避免“三高”。同时也要养成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少熬夜、不暴饮暴食,采取低盐、低油、低糖和高纤的饮食方式;适当的运动,也可以降低心血管病发几率,远离猝死的危机。

心血管疾病发病前,其实有很多症状都容易被忽视。如果你遇到以下十种情况,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1.经常感到心慌、胸闷。

2.劳累时感到心前区疼痛或左背部放射痛。

3.早晨起床时一下子坐起,感到胸部特别难受。

4.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

5.晚上睡觉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6.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有明显胸部不舒服的感觉。

7.走路时间稍长或稍快,感到胸闷气喘,心跳加快。

8.胸部偶有刺痛,一般1~2秒即可消失。

9.爬楼梯或做一些原本很容易的活动,感到特别累,需歇几次才能完成,且感到胸闷气短。

10.浑身无力,不愿说话。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这些心血管疾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如果动脉硬化了,很容易引起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而中国在现代社会,心血管疾病也是与日俱增,这与人们的饮食结构有关。据了解,吃醋可以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低血压、高血压、高血糖症、中风、心肌梗塞、血栓、动脉硬化等。现时强调防止动脉硬化的方法,如健康饮食、体育运动及避免吸烟等。

虽然男性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比率较女性高,但在工业国家这仍是女性的头号健康问题。在更年期后,女性患病的风险可以比过男性。荷尔蒙补充疗法可以减轻部份后更年期的问题,但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却似乎因而增加。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须视乎每一个病人的征状,但有效的治疗包括以上提及的防止性生活方式。药物如抗高血压药、阿司匹林及他汀等降胆固醇药物都有帮助。低等炎症引致动脉硬化的关联与其可能的介入都是现时着重的焦点。

要想预防心血管疾病,最好是低盐低脂食品,如果经常吃素,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是非常有好处的。作为老年人,更应该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积极锻炼身体,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心脏血管据说在人的幼年时期就开始硬化了。因此防治心血管疾病要从每一人做起。

经常睡眠不足会导致什么疾病 长期睡眠不足导致心血管疾病

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心脏功能,心率的变化幅度会发生变化,其中心率变化幅度减小是引发心脏疾病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一个迹象,经常睡眠不足会使心脏负担增大而使人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饮食

1、山楂桃仁蜜

食材:鲜山楂1000克,桃仁60克。

做法:将山楂、桃仁水煎2次,去渣取汁,加入蜂蜜250毫升,上锅蒸1小时冷却后备用。每次1匙5毫升,每日服2次。

山楂桃仁蜜具有活血化瘀、消食润肠、降脂降压之功效。

2、人参大枣汤

食材:人参10克切片,大枣50克。

做法:将人参、大枣用水煎服,每日1剂。

人参大枣汤具有大补元气、益气生津、养血宁神之功效。

3、双耳汤

食材:银耳、黑木耳各20克。

做法:将银耳、黑木耳放温水中浸泡,洗净蒸熟,每日1剂,分数次食用。

双耳汤具有益气滋阴、降低血脂的功效。

心脑血管疾病六种食疗方法 还不赶快收藏

月食或影响心血管疾病

最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科学家研究发现,地月引力变化时,人体的生理、情绪、精神、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生殖等系统都受影响,发生不同的生物效应。那么,月食也有可能影响心血管疾病,你知道吗?详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科学家研究发现,地月引力变化时,人体的生理、情绪、精神、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生殖等系统都受影响,发生不同的生物效应。

在地月引力最强时,常引起人的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吵架、爱斗殴。精神病人发作明显增多,有人引起失眠、多梦、胸闷、头晕头痛。冠心病发病率和心肌梗死发病率有其自身规律,心肌梗死的死亡分布曲线恰好和地月引力变化曲线近似,所以有人指出,在地月引力最大时可影响到供应心肌的血流量。

据科学家报告,有人在6次月食天象时对心血管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发现,心血管病人血压、心率、心电图都有明显变化,在月食当天血压升高,月食前后各三天相比,血压有40%人增高,收缩压最高增加40毫米汞柱,舒张压最高增加30毫米汞柱,心电图异常变化达18%.头晕头疼、失眠等不适症状增加率为49%,

心率在月食当天明显加快,同月食前后各三天相比,心率每分钟最快增加26次,在月食当天,心电图异常现象明显增加,同月食前三天相比,心电图异常改变增加1.8%,以缺血性为主。

在月食当天,头晕头疼、胸闷、失眠、多梦发病率明显增多达49%。在观察中还发现,月全食和月偏食经过时间不同,产生的各种生物效应程度也不同,这可能和地月引力的大小变化有关。因为人体生物效应和地月引力大小成正比,正常人通过体内自控调节因素,在发生生物效应时自我平衡,可不出现任何症状。如果这种反应超过体内自控调节界线,就会发生明显生物效应。对已经失去体内自控调节平衡的发病躯体,在地月引力增强时,使已经失衡的体内自控调节功能更加失衡。故此心血管病人在月食当天发生的生物效应比较激烈,并有病情发作加重的趋势。

心血管疾病护理

1.加强体育运动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相关推荐

心血管疾病与饮食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913年俄国人用大量胆固醇饲养家兔使其动脉管发生类似粥样硬化的变化,但未能引起人们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挪威与荷兰被德军占领,居民饮食不足,冠心病明显减少。研究他们的饮食,发现他们吃脂类少,特别是吃饱和脂肪酸少。后来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饮食中脂肪少,而且用的是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多。他们患冠心病远比欧美人少。这说明少吃动物脂肪多用植物油,增加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对人类健康大有好处。冠心病病人血胆固醇比正常人高。食物中饱和脂肪酸又能使血胆固醇增加。于是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心血管疾病发病前,其实有很多症状都容易被忽视。如果你遇到以下十种情况,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1.经常感到心慌、胸闷。 2.劳累时感到心前区疼痛或左背部放射痛。 3.早晨起床时一下子坐起,感到胸部特别难受。 4.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 5.晚上睡觉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6.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有明显胸部不舒服的感觉。 7.走路时间稍长或稍快,感到胸闷气喘,心跳加快。 8.胸部偶有刺痛,一般1~2秒即可消失。 9.爬楼梯或做一些原本很容易的活动,感到特别累,需歇几次才能完成,且感到胸闷气短。 10.

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一、病因分类:根据致病因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 (一)先天性心血管病(先心病):为心脏大血管在胎儿期中发育异常所致。 (二)后天性心血管病: 1、动脉粥样硬化:常积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周围动脉等。 2、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 3、原发性高血压:显著而持久的动脉血压增高可影心脏。 4、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为肺、肺血管或胸腔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而导致的心脏病。 5、感染性心脏病:为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侵犯心脏而导致的心脏病。 6、内分泌性心脏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甲状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头昏、头痛、肢体瘫痪经常提示高血压。 胸痛、胸闷,胸部紧缩感,伴有大汗,恶心等常提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呼吸难题、稍流动就感到气喘吁吁,夜间经常由于气促而憋醒,不能平卧,需要坐起来来才稍缓解,双下肢浮肿等经常提示严峻心脏疾病导致心力衰竭。 心悸、心慌、自觉心跳很快或有心脏漏跳感,阵发性发生发火,或伴有胸闷、全身无力等经常提示心律变态。 小儿泛起轻易感冒,肺炎等,流动或哭闹后即泛起气促,颜面青紫,体检 心脏杂音,常提示先天性心脏病。 流动后泛起下肢局部痛苦悲伤、麻痹或肌肉无力感,肢体休止运动后,症状又缓解

心血管疾病的食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偏方一:玉米须西瓜皮汤 方法:取60克玉米须、60克西瓜翠衣,3只去皮香蕉,加4碗清水煎至1碗半,可加适量冰糖饮用,每日3次,可治高血压。 功效:玉米须具有良好的降压及利尿、健胃功能,用来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且稳定。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偏方二:凉拌苦瓜丝 方法:将苦瓜切成丝,用沸水烫一下沥干,再加入虾米、麻油、盐、酱油、味精等调料,搅拌后即成一道佳肴。 功效:苦瓜有除邪气、解劳乏、祛热解暑、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的作用,夏日多吃点苦瓜,不仅能解暑清新,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

心血管疾病的误区

1、糖尿病: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也能导致大血管病变,其危害不在高血压之下,其脑出血的发生率要比正常人高2~3倍。高血压:特别是无症状或没有控制好的高血压,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病的导火索。以脑血管为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即脑卒中)的概率是正常人的4~7倍。吸烟:就血管而言,烟草中以尼古丁为代表的多种有毒物质可以刺激身体自主神经,使血管收缩、痉挛,小动脉变细,血液中含氧量减少,损害血管壁,导致血压升高,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加速动脉硬化等。 2、血脂异常:无论是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或低密度脂

心血管疾病的食疗

但是俗话说的好,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西药大多都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想要真正的治愈心血管疾病,还是得靠老中医的食疗方子,这里就给大家推荐几种效果还不错的食疗偏方。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偏方一:玉米须西瓜皮汤 方法:取60克玉米须、60克西瓜翠衣,3只去皮香蕉,加4碗清水煎至1碗半,可加适量冰糖饮用,每日3次,可治高血压。 功效:玉米须具有良好的降压及利尿、健胃功能,用来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且稳定。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偏方二:凉拌苦瓜丝 方法:将苦瓜切成丝,用沸水烫一下沥干,再加入虾米、麻油、盐、酱油、味精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一、头沉、头晕、头痛、胸闷——心脑血管多种疾病的共同特征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头沉、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的出现,表明心脑血管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造成了供应大脑的动脉和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的血流不畅、供血不足、缺血缺氧。 当进行检查时大多患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说头沉、头晕、头痛、胸闷是心脑血管多种疾病的共同特征,应引起中老年人的高度重视! 二、心脑供血不足——头沉、头晕、头痛、胸闷的根源 心脏和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大脑有人体“司令部”之称,它指挥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1.冠心病 冠心病也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因为血管硬化狭窄,血流不能正常的流通,导致红细胞不能及时的输氧,引起心肌缺氧诱发冠心病。会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等呼吸不顺的症状,伴随着心前区疼以及紧缩样疼痛出现。尤其在受寒、劳累、受刺激后症状明显。 2.心绞痛 心绞痛也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按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我们可以将心绞痛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的心绞痛症状比较轻一些,是指发作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在使用硝酸甘油急救药物之后可以缓解绞痛症状 会比较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往往

耳朵嗡嗡 耳部疾病

中耳炎、耳道炎、突发性耳聋、耳硬化症、听神经瘤等耳部疾病都可能引发耳鸣,甚至伴有眩晕、呕吐等症,严重时可能导致单侧耳鸣、听力减退,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