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

1.休息及避免劳累必须十分强调,如有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者更应注意,宜长期休息,以免病情恶化。

2.有心力衰竭者治疗原则与一般心力衰竭相同,采用强心药、利尿药和扩血管药,由于心肌损坏较广泛,详地黄类、利尿药有益,在低肾小球滤过时,氢氯噻嗪可能失效,此时,需用袢利尿药,如:呋塞米。扩血管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有用,用时须从小剂量开始,注意避免低血压。

近年来发现本病有心力衰竭时用β受体阻滞剂有效,其机制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时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β受体密度下调,在本病中其程度大于心肌梗塞后,β受体密度下调,在本病中其程度大于心肌梗塞后,用β受体阻滞剂后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的有害作用被去除,心肌内β受体密度上调,已知有β1好,起始用极小剂,然后缓慢加大剂量,此种治疗可以延长患者寿命。

3.有心律失常,尤其在症状者需用抗心律失常药或电学方法治疗,对快速室性心律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有猝死危险者治疗应积极。

4.对预防栓塞性并发症可用口服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聚集药。

5.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辅酶A、环化腺苷酸、辅酶Q10等可作为辅助治疗。

6.对长期心力衰竭,内科治疗无效者应考虑作心脏移植,术后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免疫抑制,纠正排斥,1年后生存率可达85%以上。

扩张型心肌病恢复

我们都知道饮食在治疗疾病和疾病康复上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而扩张型心肌病的家庭药膳即可发挥辅助治疗作用,又可减少西药用量,减轻毒副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全身情况,有利于病人康复。因而要充分发挥合理膳食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作用,调动病人家庭调养的积极性,可促进扩张型心肌病的康复。下面是一些心肌病患者日常饮食禁忌注意事项。

1、宜两高一多饮食:扩张型心肌病由于心气不足,心失所养,故宜吃优质易消化的高蛋白如鱼肉、瘦肉、牛奶、大豆制品和高热量食物(三餐之外另加两次点心如牛奶、鸡蛋、豆浆等);还宜多吃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B-l的粗粮、豆类可防治心肌炎、心衰;富含维生素-E的芝麻、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可改善心肌营养不良;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有提高免疫功能,防止心肌因自身免疫反应而受到损害。

2、宜吃富含硒的食物:硒缺乏是引起心肌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补充足够的硒,就有利于扩张型心肌病的康复。富含硒的食物有海参、扇贝、松茸、蘑菇、鸡肝、大蒜、龙眼肉等。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律失常,富硒食物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忌咸宜清淡食物:扩张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衰水肿,故要限制食盐,每天不超过5克为宜。还忌油腻肥大的动物食品,因易酿生痰浊阻滞心脉,升高血脂,使冠脉血流不畅致心肌缺血。

4、忌烟酒刺激之品:烟、酒、浓茶、咖啡、可可之类刺激品,能刺激心脏发生或加重心律失常,而扩张型心肌病多有心律失常,故宜忌用或禁食。

5、食宜熟软少吃多餐:饮食宜熟软易消化,以免增加心脏负担。还不宜吃过饱,过饱上顶膈肌,增加心肺负担,加重心悸、气喘。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心悸、气喘,所以宜少吃多餐。还宜多吃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根据自己的症状补充适宜的营养,易消化的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粗粮、豆类等还需补充充足的硒元素,这样有助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的恢复。同时还应有相应的饮食禁忌。

心肌缺血诊断鉴别

诊断鉴别

缺血性心肌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即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痉挛等病变引起。少数是由于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冠脉动脉炎等疾病所致。

临床上需与缺血性心肌病(ICM)进行鉴别的心肌病变主要有扩张型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及克山病。

(一)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等。其临床特征与ICM非常相似,鉴别诊断也相当困难,特别是50岁以上的患者,若伴有心绞痛则极易误诊为ICM。由于扩张型心肌病与ICM的治疗原则迥然不同,故对二者进行正确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掌握以下要点,则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1.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年龄较轻,常有心肌炎病史;而ICM发病年龄较大,多数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

2.心电图检查:扩张型心肌病与ICM患者的心电图都可表现为左室肥厚伴劳损、异常Q波及心律失常等,不易鉴别。但扩张型心肌病常伴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ST - T改变也多为非特异性,无定位诊断价值。

3.胸部X线检查: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影呈普大型,心胸比多在0. 6以上,透视下见心脏搏动明显减弱,晚期常有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肺栓塞征象。ICM患者虽有心影明显增大,但多数呈主动脉型心脏,并伴有升主动脉增宽及主动脉结钙化等。

4.心脏超声检查时扩张型心肌病与ICM的鉴别要点: (1)心脏形态学对比:扩张型心肌病因心肌广泛受累,常表现为4个心腔呈普遍性显著扩大;而ICM常以左心房及左心室扩大为主,并常伴有主动脉瓣及瓣环增厚、钙化。( 2)室壁厚度及运动状态比较: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室壁厚度弥漫性变薄,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而ICM患者心肌缺血部位与病变冠状动脉分布走行密切相关,缺血严重部位则出现室壁变薄及运动减弱,故常见室壁厚度局限性变薄、室壁运动呈节段性减弱或消失。(3)血流动力学变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因心脏呈普遍性显著扩大,常继发各瓣膜及瓣膜支架结构改变而引起多个瓣口明显返流;而ICM 患者因以左心房及左心室扩大为主,常伴二尖瓣口返流。( 4)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因心肌病变弥漫广泛,左心室扩大明显及心肌收缩无力,故心脏收缩功能明显降低;而ICM患者虽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均有降低,但其程度则较扩张型心肌病相对较轻。

5.周围动脉超声探查:目前认为,用周围动脉超声探查颈动脉、股动脉,可以作为揭示冠状动脉病变的窗口,并可为扩张型心肌病与ICM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已有研究显示,扩张型心肌病仅少数患者的颈动脉与股动脉斑块呈阳性;而ICM患者颈动脉与股动脉斑块则全部阳性。虽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颈动脉与股动脉斑块并非绝对阴性,但颈动脉与股动脉斑块阴性则可作为排除ICM诊断的重要条件。

6.放射性核素检查 :核素在心肌的分布不仅与血流有关,还与心肌细胞的功能和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认为, ICM比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损伤更重,纤维化程度更高。因此,行99m 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 IB I)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扩张型心肌病多显示为不呈节段性分布的、散在的稀疏区,范围小、程度轻,表现为较多小片样缺损或花斑样改变;而ICM患者多呈按冠状动脉分布的节段性灌注异常,心肌血流灌注受损程度重、范围大;当灌注缺损范围大于左心室壁的40%时,则对ICM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7.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导管检查可见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心房压及肺毛细血管楔压升高,心排出量和搏出量减少,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室造影可见左心室腔扩大,左心室室壁运动减弱;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二)酒精性心肌病

酒精性心肌病是指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心肌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在临床上与扩张型ICM有许多相似之处,鉴别较为困难。与ICM比较,酒精性心肌病所具有的以下特点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1)有长期、大量饮酒史。

(2)多为30~50岁男性,且多伴有酒精性肝硬化等。

(3)停止饮酒3~6个月后,病情可逐渐逆转或停止恶化,增大的心脏可见缩小。

(4)心电图检查:可见非特异性ST - T改变(无定位诊断价值) ;病程早期停止饮酒者,数个月后ST - T改变可恢复正常;若至病程晚期,即使停止饮酒,其ST - T改变也难以恢复正常。

(5)胸部X线检查:心影呈普大型,心胸比多在0. 6 以上,透视下可见心脏搏动减弱,无升主动脉增宽及主动脉结钙化征象。

(6)心脏超声检查:心脏各房室腔均有扩大,但以左心房及左心室腔扩大为主;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常合并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但无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及主动脉瓣增厚、钙化征象。此外,停止饮酒后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可见其左心房及左心室内径明显缩小。

(三)克山病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根据其起病急缓及心功能状态不同而分为急型、亚急型、慢型及潜在型四型。慢型克山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脏增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其心电图、心脏超声及胸部X线检查所见均与扩张型ICM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克山病的下列临床特点则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1)有明显的地区性,病区分布在包括黑、吉、辽、内蒙、晋、冀、鲁、豫、陕、甘、川、滇、藏、黔、鄂15个省及自治区的低硒地带上。

(2)具有人群多发的特点,绝大多数患者为农业人口中的生育期妇女及断奶后的学龄前儿童。而ICM则以老年人多见。

(3)心电图检查显示,绝大多数克山病患者有心电图改变, 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 其次是ST - T改变及房室传导阻滞等。但ST - T改变为非特异性,无定位诊断价值。

(4)胸部X线检查显示多数患者心影呈普大型,少数为二尖瓣型或主动脉型;透视下可见心脏搏动明显减弱;无升主动脉增宽及主动脉结钙化征象。

(5)心脏超声检查:克山病患者心脏多呈普遍性显著扩大,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心肌收缩无力,心脏收缩功能明显降低,同时伴多个瓣膜口明显返流;而ICM患者室壁呈节段性运动障碍,并常合并主动脉瓣增厚及钙化等。

可能导致儿童扩张型心肌病的因素

儿童扩张型心肌病是常见的儿童类疾病,那么哪些原因可能导致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呢?专家称,作为孩子们的家长我们一定要了解一些可能导致儿童扩张型心肌病的原因,这样才能够保证孩子的健康。本文中专家就详细为您介绍一下哪些原因可能导致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呢。

心肌病易发于各个年龄段虽然中老年患者较多,但儿童也有可能会患心肌病。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各年龄儿童均可受累,大多数起病隐缓,主要表现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偶有以突然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起病。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原因多数病例病因尚不是很明确,可能与遗传中毒代谢(如肉毒碱缺乏)及营养障碍(如硒缺乏)等因素有关。

近年认为亚临床型或隐匿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持续感染、病毒介导的体液细胞、免疫反应导致或诱发扩张型心肌病。成人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分析:病因不明47%,心肌炎12%,冠状动脉病11%,其他病因30%。儿童资料:心肌炎2%~15%,病因不明85%~90%,心肌炎主要为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用PCR方法,可检出柯萨奇B组病毒,RNA电镜下可见病毒样颗粒,血液中亦可查到特异病毒。RNA或有关抗体滴度升高提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早先曾有过病毒感染。

近年报道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占扩张型心肌病的20%~30%,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外尚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联遗传及线粒体遗传。在常染色体遗传扩张型心肌病家族中,目前已标测到有关的6个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点性联遗传,扩张型心肌病有两个基因位点已标出其一为Duchenne和Becker肌营养不良青少年男性发病;另一为Barth综合征,男婴患病有扩张型心肌病骨骼肌病变,白细胞减少症3-methylglutaconic、酸尿及线粒体异常,通常病情迅速恶化,于婴儿期死亡。

上文中的内容就是专家向我们介绍的哪些原因可能导致儿童扩张型心肌病,还希望对我们的患者有所帮助。作为孩子们的家长我们一定要了解一些可能导致儿童扩张型心肌病的原因,这样才能够保证孩子从根本上预防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

得了扩张性心肌病能够治好吗

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体征特点多数是以左心室有明显扩大,有时也见于右心室。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常继发于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等症状。

生长素(GH):有学者研究发现长期生长素分泌低下的患者左室重量下降,左室腔内径扩大,心功能损害,类似扩张型心肌病样临床改变。生长素能增强心功能,提高心脏指数及左室最大dp/dt值,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和外周血管阻力,对心率无影响。

抗氧化剂:包括卡托普利、维生素E、维生素C和钙通道阻滞剂(主要是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草等)。

新型正性肌力、扩血管药:包括心钠素、前列腺素、氟司喹南、维司力农、抗利尿激素血管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肾素抑制剂、钙增敏剂(匹莫苯)、酪氨酸羟化酶抑制剂(α一甲基对酪氨酸)、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脑钠肽(BNP)等。

他汀类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自身免疫应答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因子关系密切,他汀类具有抗炎症作用,因而在临床上开始探索他汀类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学者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短期治疗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可以改善心功能、神经体液失衡和临床症状,长期应用是否获益有待临床试验验证。

生长素、抗氧化剂、新型正性肌力扩血管药、他汀类药物都是可以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时经常采用的药物,只要对症使用且使用的当都具有很好的治理效果,除了以上这些药物外还有一些药物也是可以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它们是:莨菪碱类、心肌代谢药物(1,6一二磷酸果糖)、辅酶Q10、肉毒碱、甲状腺激素和镁剂等。

病毒性心肌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心律失常

毒性心肌炎90%的患者以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占70%,严重者可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室速、室颤。

2、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炎由于心肌受病毒侵害的范围广。心肌细胞损害严重,常常出现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有时快速型心律失常也可导致心力衰竭,严重者可致死(10%~20%)。

3、心脏性猝死

毒性心肌炎所致的心脏性猝死,病因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很多猝死的患者生前并没有明显的心肌炎表现,只是在尸检时发现有病毒性心肌炎的存在。国内报道病毒性心肌炎暴发流行时,心脏猝死可达23.6%。

4、扩张型心肌病

毒性心肌炎慢性迁延,可发展成为扩张型心肌病,表现为心室扩大,以左室扩大为主或出现左右心室扩大,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出现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国外报道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患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率为10%。对病毒性心肌炎随访报道,7%~30%患者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最高的比率达50%。我国学者对急性心肌炎患者进行的随访调查结果,有37%的患者出现早期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7%的患者心脏慢性扩大。

缺血性心肌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等。其临床特征与ICM非常相似,鉴别诊断也相当困难,特别是50岁以上的患者,若伴有心绞痛则极易误诊为ICM。由于扩张型心肌病与ICM的治疗原则迥然不同,故对二者进行正确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掌握以下要点,则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1. 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年龄较轻,常有心肌炎病史;而ICM发病年龄较大,多数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

2. 心电图检查:扩张型心肌病与ICM患者的心电图都可表现为左室肥厚伴劳损、异常Q波及心律失常等,不易鉴别。但扩张型心肌病常伴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ST - T改变也多为非特异性,无定位诊断价值。

3. 胸部X线检查: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影呈普大型,心胸比多在0. 6以上,透视下见心脏搏动明显减弱,晚期常有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肺栓塞征象。ICM患者虽有心影明显增大,但多数呈主动脉型心脏,并伴有升主动脉增宽及主动脉结钙化等。

4. 心脏超声检查时扩张型心肌病与ICM的鉴别要点: (1)心脏形态学对比:扩张型心肌病因心肌广泛受累,常表现为4个心腔呈普遍性显著扩大;而ICM常以左心房及左心室扩大为主,并常伴有主动脉瓣及瓣环增厚、钙化。( 2)室壁厚度及运动状态比较: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室壁厚度弥漫性变薄,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而ICM患者心肌缺血部位与病变冠状动脉分布走行密切相关,缺血严重部位则出现室壁变薄及运动减弱,故常见室壁厚度局限性变薄、室壁运动呈节段性减弱或消失。(3)血流动力学变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因心脏呈普遍性显著扩大,常继发各瓣膜及瓣膜支架结构改变而引起多个瓣口明显返流;而ICM 患者因以左心房及左心室扩大为主,常伴二尖瓣口返流。( 4)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因心肌病变弥漫广泛,左心室扩大明显及心肌收缩无力,故心脏收缩功能明显降低;而ICM患者虽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均有降低,但其程度则较扩张型心肌病相对较轻。

5. 周围动脉超声探查:目前认为,用周围动脉超声探查颈动脉、股动脉,可以作为揭示冠状动脉病变的窗口,并可为扩张型心肌病与ICM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已有研究显示,扩张型心肌病仅少数患者的颈动脉与股动脉斑块呈阳性;而ICM患者颈动脉与股动脉斑块则全部阳性。虽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颈动脉与股动脉斑块并非绝对阴性,但颈动脉与股动脉斑块阴性则可作为排除ICM诊断的重要条件。

6. 放射性核素检查 :核素在心肌的分布不仅与血流有关,还与心肌细胞的功能和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认为, ICM比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损伤更重,纤维化程度更高。因此,行99m 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 IB I)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扩张型心肌病多显示为不呈节段性分布的、散在的稀疏区,范围小、程度轻,表现为较多小片样缺损或花斑样改变;而ICM患者多呈按冠状动脉分布的节段性灌注异常,心肌血流灌注受损程度重、范围大;当灌注缺损范围大于左心室壁的40%时,则对ICM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7. 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导管检查可见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心房压及肺毛细血管楔压升高,心排出量和搏出量减少,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室造影可见左心室腔扩大,左心室室壁运动减弱;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二)酒精性心肌病

酒精性心肌病是指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心肌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在临床上与扩张型ICM有许多相似之处,鉴别较为困难。与ICM比较,酒精性心肌病所具有的以下特点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 1)有长期、大量饮酒史。

(2)多为30~50岁男性,且多伴有酒精性肝硬化等。

(3)停止饮酒3~6个月后,病情可逐渐逆转或停止恶化,增大的心脏可见缩小。

( 4)心电图检查:可见非特异性ST - T改变(无定位诊断价值) ;病程早期停止饮酒者,数个月后ST - T改变可恢复正常;若至病程晚期,即使停止饮酒,其ST - T改变也难以恢复正常。

( 5)胸部X线检查:心影呈普大型,心胸比多在0. 6 以上,透视下可见心脏搏动减弱,无升主动脉增宽及主动脉结钙化征象。

( 6)心脏超声检查:心脏各房室腔均有扩大,但以左心房及左心室腔扩大为主;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常合并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但无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及主动脉瓣增厚、钙化征象。此外,停止饮酒后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可见其左心房及左心室内径明显缩小。

(三)克山病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根据其起病急缓及心功能状态不同而分为急型、亚急型、慢型及潜在型四型。慢型克山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脏增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其心电图、心脏超声及胸部X线检查所见均与扩张型ICM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克山病的下列临床特点则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1)有明显的地区性,病区分布在包括黑、吉、辽、内蒙、晋、冀、鲁、豫、陕、甘、川、滇、藏、黔、鄂15个省及自治区的低硒地带上。

( 2)具有人群多发的特点,绝大多数患者为农业人口中的生育期妇女及断奶后的学龄前儿童。而ICM则以老年人多见。

(3)心电图检查显示,绝大多数克山病患者有心电图改变, 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 其次是ST - T改变及房室传导阻滞等。但ST - T改变为非特异性,无定位诊断价值。

( 4)胸部X线检查显示多数患者心影呈普大型,少数为二尖瓣型或主动脉型;透视下可见心脏搏动明显减弱;无升主动脉增宽及主动脉结钙化征象。

( 5)心脏超声检查:克山病患者心脏多呈普遍性显著扩大,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心肌收缩无力,心脏收缩功能明显降低,同时伴多个瓣膜口明显返流;而ICM患者室壁呈节段性运动障碍,并常合并主动脉瓣增厚及钙化等。

心肌病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哪些

心肌病(DDM)是一组由于心脏下部分腔室(即心室)的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其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栓塞及心力衰竭等。按病理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等。出现相关症状后一定要到正规进行检查诊断,以免耽误病情,延误治疗时机。

一、心电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检查以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为主,少数出现病理性Q波。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常示左室肥厚及ST-T改变,部分出现Q波,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常见。

限制型心肌病:心电图示低电压、心房和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和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

二、体格检查

肥厚型心肌病:体检心界可向左扩大,心前区可闻及收缩中、晚期喷射性杂音,第二心音常分裂。

限制型心肌病:查体心脏搏动弱、心音纯、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闻舒张期奔马律及心律不齐。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来源于右室的室性心律失常、右心扩大,MRI检查提示右室心肌组织变薄,即可确立诊断。

三、超声心动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示心脏各腔室扩大,室间隔、左室后壁运动减弱,射血分数降低,左右心室流出道扩大。

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对本病诊断价值很大,表现为室间隔和左心室壁肥厚,二者厚度之比多大于正常的1。3:1。临床表现,结合超声心动图和心室造影检查常可确诊。

限制型心肌病: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腔狭小、心尖部闭塞、心内膜增厚和心室舒张功能严重受损。

温馨提示:心室造影检查可看到肥厚型心肌病示的心室腔缩小,肥厚的心肌凸入心室腔内。在扩张型心肌病的检查中,X线可看出心脏轻度扩大,部分可见心内膜钙化阴影。

心肌病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者的第一线药物。前三种药不但可减轻心衰病人的症状,且可改善预后。β-受体阻断剂可抑制心衰时交感神经的激活,延迟心衰病程的进展,降低心衰病人的病死率。新的治疗药物如肾素抑制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中性内皮肽酶抑制剂、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外源性脑钠肽、心肌钠氢交换抑制剂、钙离子敏感剂等均在积极研究中。β-受体阻断药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断药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经典药物。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延迟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程进展。而对于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病人,f -受体阻断药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断药则是基础治疗药。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血管内科张雅君

2、安装心脏起搏器:在扩张型心肌病所致的心衰的治疗中,安装心脏起搏器是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双心室起搏器适合于室内传导阻滞病人,可使双心室同时收缩。而房室顺序起搏器可形成对病人最为有利的PR间期,有利于预防心源性猝死。积极预防心源性猝死是心肌病治疗的重要内容;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均有较高的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安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安装指征为有不明原因昏厥史、家族性猝死史、心肺复苏存活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诱发持续室性心动过速等)。

3、心脏移植:对心肌病引起的终末期心力衰竭,心脏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我国供体来源困难。

原发性心肌病的病因是什么

原发性心肌病包括肥厚型和扩张型两种。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 染色体遗传病,肥厚的部位是左心室壁。扩张型心肌病是由于心肌 病变导致的心肌萎缩、失去弹性(并且这个过程是持续的,病情是 不断加重的),收缩力减弱,当体力活动时,心率不能随代谢增加而 加快,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症状。

心肌疾病有哪些分类及检查

专家指出,临床上以病理生理、病因学和发病学为基础,对心肌病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限制型心肌病:单或双心室舒张功能低下及舒张容积缩小,室壁不厚,收缩正常。

2、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疾病有哪些分类?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是指左心室或双心室肥厚,通常为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

3、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有收缩功能障碍。

4、特异性心肌病:心肌疾病有哪些分类?病因明确或与系统疾病相关的心肌疾病即为特异性心肌病。

5、未分类心肌病:不适合归类于其他类型的心肌病(如弹性纤维增生症、非致密性心肌病、线粒体受累、心室扩张甚轻,收缩功能减弱)等。

6、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右心室进行性纤维脂肪变。

心肌疾病该做哪些检查:

(1)心电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检查以ST段压低,少数出现病理性Q波。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常示左室肥厚及ST-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常见。

限制型心肌病:心电图示低电压,束支传导阻滞。

(2)体格检查

肥厚型心肌病:体检心界可向左扩大,晚期喷射性杂音。

限制型心肌病:查体心脏搏动弱,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3)超声心动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示心脏各腔室扩大,左室后壁运动减弱,左右心室流出道扩大。

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对本病诊断价值很大,二者厚度之比多大于正常的1.3:1,结合超声心动图和心室造影检查常可确诊。

限制型心肌病: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腔狭小,心内膜增厚和心室舒张功能严重受损。

(4)其它:

心室造影检查可看到肥厚型心肌病示的心室腔缩小,在扩张型心肌病的检查中,部分可见心内膜钙化阴影。

相关推荐

心肌的表现

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又称充血性心肌病,病理上以心肌变性、纤维化、心腔扩张为突出,其主要特征是心肌收缩功能障碍,进而发生心功能不全。病人容易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及栓塞,甚或发生猝死。患者多有心悸、气急、胸闷、心前区憋痛不适等症状。重者出现浮肿、端坐呼吸、肝脏肿大伴压痛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现。 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似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缩小为特征。患者可有心悸、气促、胸闷胸痛,劳力 性呼吸困难等症状。重者发生头晕及晕厥。伴有流出道梗阻时,在起立时或运动中常诱发眩晕、甚至神志丧失的表现。 限制型心

心肌病与心肌炎的异同点

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它不包括病因明确的或断发于全身疾病的特异性心肌病)。心肌病可分为三种。扩张型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其中以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较为常见。 心肌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心肌病与心肌炎相同点: 心肌病与心肌炎都是人体的免疫力下降,风寒湿

心肌病的分类

分为原发性心肌病和继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按病因和病理心肌病被分为三型:①扩张型心肌病;②肥厚型心肌病;③限制型心肌病。 1.原发性心肌病 原发性心肌病指的是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一种心肌损害,引起心脏扩大,最终发展成心力衰竭的一种心脏病。一般所说的心肌病是指原发性心肌病而言。 按病因和病理予以分类,被分为三型: (1)扩张型心肌病以心室扩张为特征。常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所以也有称之为充血型心肌病。最常见,占心肌病的70%~80%。 (2)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肥厚为特征。由于不少患者有室间隔不对称肥厚而造

心肌劳损和心肌缺血怎么检查

(1)心电图检查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检查以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为主少数出现病理性Q波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常示左室肥厚及ST-T改变部分出现Q波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常见限制型心肌病:心电图示低电压心房和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和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 (2)体格检查肥厚型心肌病:体检心界可向左扩大心前区可闻及收缩中晚期喷射性杂音第二心音常分裂限制型心肌病:查体心脏搏动弱心音纯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闻舒张期奔马律及心律不齐 (3)超声心动图检查扩张型心肌病:示心脏各腔室扩大室间隔左室后壁运

心肌病治疗讲究系统联合

心肌病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心肌病是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的心肌疾病,常见的有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继发性心肌病主要指有明确病因,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导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肥厚型心肌病是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少数患者症状突出,主要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晕厥。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使其丧失基本的生活能力。有时,心肌病导致的猝死还会发生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患者身上,它也是青少年猝死的常见原因。运动员在赛场上猝死,很多情况就是由心肌

扩张型心肌病的预防

1、纠正病因及诱因 如营养缺乏应予以纠正,与长期饮酒有关须戒酒,治疗恢复后如再饮酒复发,则更难治疗。围生期心肌病应劝其避孕或绝育,以免复发。见于克山病流行区域者可给予硒盐医治。上呼吸道感染是扩张型心肌病诱发心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特别是在易感染季节(冬春季),及时应用抗生素,酌情使用转移因子、丙种球蛋白,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2、注意休息 休息能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心肌恢复。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况,限制或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以不发生症状为宜,但并不主张完全休息。有心力衰竭及心脏明显扩大者,须卧床,

心肌劳损诊断方法

心肌劳损诊断: (1)心电图检查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检查以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为主少数出现病理性Q波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常示左室肥厚及ST-T改变部分出现Q波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常见限制型心肌病:心电图示低电压心房和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和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 (2)体格检查肥厚型心肌病:体检心界可向左扩大心前区可闻及收缩中晚期喷射性杂音第二心音常分裂限制型心肌病:查体心脏搏动弱心音纯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闻舒张期奔马律及心律不齐。 (3)超声心动图检查扩张型心肌病:示心脏各腔室

心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1)心电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检查以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为主,少数出现病理性Q波。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常示左室肥厚及ST-T改变,部分出现Q波,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常见。 限制型心肌病:心电图示低电压、心房和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和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 (2)体格检查 肥厚型心肌病:体检心界可向左扩大,心前区可闻及收缩中、晚期喷射性杂音,第二心音常分裂。 限制型心肌病:查体心脏搏动弱、心音纯、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闻舒张期奔马律及心律不齐。 (3)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肌病与心肌炎的区别是什么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情况,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大家多有所认识,但心肌病可能了解不多,心肌病是指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以外的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伴有心脏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心肌病分为四型:即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及致心率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心肌病占心血管病的0。6-4。3%。近年来心肌病有增加趋势。 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栓塞及心力衰竭等。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与病毒感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

扩张型心肌病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引起心肌损害的最终结果。感染或非感染性心肌炎、酒精中毒、代谢等多种因素均可能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有关。 短暂的原发性心肌损伤(如接触毒性物质)对某些心肌细胞来说可能是致死性的,但残存的心肌细胞会因此而增加负荷,发生代偿性肥厚。这种代偿性变化在早期尚能维持心脏的整体功能,但最终将表现为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肌炎既有不可逆的心肌细胞死亡,又有由细胞因子所介导的可逆性心肌抑制。 某些因素(如酒精)虽然不直接损害心肌细胞,但如长期作用仍可造成严重的心脏功能障碍。此外,许多损伤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