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良方妙法介绍
慢性结肠炎良方妙法介绍
芍草泻心汤 [组成]炙甘草、法半夏各12 g,干姜、大枣各10 g,黄连5 g, 党参、白芍各20 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一般服用4~6周。 [功效]补气和中,调畅气机,缓急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证属脾胃虚弱、气结胃肠。 [效验]共治疗124例患者。其中,男63例,女61例;年龄 21~30岁者28例,31~40岁31例,41~50岁35例,50~70岁 30例;病程1年以内者38例,1~3年者62例,3年以上者24例。 结果:治愈(大便恢复正常,腹痛症状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84 例,有效(腹痛减轻,泄泻次数减少;或腹痛消失、大便正常,但停药 后又复发)24例,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恶化)16例,治愈率67.8%, 总有效率87.1%。 [解析]本方由《伤寒论》甘草泻心汤加减化裁而来。甘草泻 心汤用以治疗脾胃虚弱,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下利频作、水谷 不化等症。本方在甘草泻心汤寒热并用、苦降辛开、补气和中、调 畅气机基础上,新加芍药并重用至20 g,与甘草相配以酸甘化阴、 缓急止痛,即《伤寒论》芍药甘草汤之意。药理研究证明,芍药对实 验家兔的离体肠管有降低肌张力和抑制运动的作用。诸多实验研 究也证实,芍药甘草汤对横纹肌、平滑肌的挛急,无论是中枢性的 还是末梢性的均有缓解作用。因此,芍药甘草相配并重用,对于缓 解慢性结肠炎疼痛有重要意义。 [来源]李福章.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124例.光 明中医。2006:21(11).86 37.公鸡蒜茎汤 [组成]刚发育黄公鸡1只(交配已久者不宜用),洁白蒜茎 1把。 (用法]将公鸡宰杀去毛,掏尽内脏,用凉开水冲洗腹腔后, 擦干;将蒜茎填满鸡腹,隔水文火蒸熟。空腹食用。6天食用3只 鸡为1个疗程。 [功效]补中升阳,行气消积。 [主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证属脾胃虚弱、清气不升、食积 气滞。 ‘ [效验]共观察82例患者。其中,男51例,女31例;最大年 龄55岁,最小17岁;最长病程13年,最短1年。随机分为两组。 食疗组42例,采用上法;西药组40例,采用泼尼松龙静脉滴注,柳 氮磺胺吡啶口服。结果:食疗组治愈(症状全部消失,大便次数正 常,大便常规检查正常,纤维结肠镜检查肠黏膜恢复正常或瘢痕形 成,半年内无复发)29例,好转(症状好转,大便次数减少)12例,无 效(症状未见明显改善)1例,治愈率69.0%,总有效率97.6%;西 药组40例,治愈10例,好转16例,无效14例,治愈率25.O%,总 有效率65.O%。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这两种慢性结肠炎良方妙法都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以上介绍的就是两种慢性结肠炎良方妙法。都是中药治疗,中药温和不伤身,而结肠炎这种病正是需要慢慢温养,相信在知道了这两种治疗方法之后,不少患有慢性结肠炎的人都跃跃欲试。不过,在按照药方治疗之前,一定要先去医院进行一些相关的检测,避免出现一些药物冲突。
外阴炎的外洗治疗
处方①(《新编妇人大全良方》):苦参30克
煮水频洗,每日3~5次。
处方②(《朱小南妇科经验选》):蛇床子、土槿皮、百部、川椒、枯矾各等分。
上药加水浓煎后熏洗阴部。早、晚各1次。
处方③(《女病外治良方妙法》):虎杖100克苦参50克木槿皮50克
上药加水4500毫升,煎取4000毫升,过滤待温,取2000毫升,坐浴10~15分钟,每天2次,7 天为1疗程。
处方④(《中医妇科验方选》):苦参10克蛇床子15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15克川椒6 克青盐2撮
将药装入布袋放入水中,煮沸20分钟。温液坐浴,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本方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可用于糖尿病外阴瘙痒,以及滴虫、霉菌等感染引起的外阴瘙痒。
处方⑤(《女病外治良方妙法》):苦参30克土茯苓30克蛇床子30克生百部50克龙胆草15克黄柏15克紫槿皮15克川椒15克苍术15克地肤子24克
上药加水2000~3000毫升,煮沸10~15分钟后去渣取汁、热熏,待药汁温和时坐浴并洗外阴。每日1剂,早晚各洗1次,每次20~30分钟。10天为1疗程。最多使用3个疗程。
治疗慢性结肠炎
组成:炒白术15克,白芍25克,陈皮、防风、青皮各10克,桂枝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4剂。功能:抑肝扶脾。
主治:慢性结肠炎(证见腹泻、下腹坠胀、无腹痛、舌根苔白而厚、脉弦者)。
方解:痛泻要方又名白术芍药散。腹痛即泻是痛泻要方的主证,但谷老辨证运用痛泻要方验案,并无典型的腹痛即泻,其病机均为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运失常所致,故灵活运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辨证论治的精髓。
谷老强调,痛泻要方组方的精妙之处在于疏肝不用柴胡而用防风,原因有三:其一,防风味辛而润,功能疏肝而无耗阴之弊,即《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的“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辛能散肝气,使肝不乘脾;
其二,防风为理脾引经之药,如李东垣所说的“若补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其三,防风有祛风胜湿之功,其性升浮,升阳可以止泻。另外,方中防风与白芍的配伍使用也甚为巧妙,二药相合有抑肝、柔肝、疏肝、扶脾、醒脾、燥脾的作用。
在痛泻要方的临床运用中,谷老善于抓住肝强脾弱的根本病机,在痛泻要方的基础上随症加减。如久泻不愈,伴有体倦乏力等脾虚证候者,加党参、升麻以健脾益气、升阳止泻;脘痞而舌苔白腻者加厚朴、苍术理气燥湿;舌苔黄腻者,加黄连、木香以清热燥湿,理气止泻;消化不良者加山楂、神曲;小便不利者,加车前子、滑石;水湿下注者加茯苓、车前子,增强利湿止泻之功;久泻脾虚及肾者加山药、补骨脂、肉豆蔻等。在临床中,对肠胃湿热所致泄泻的患者忌用本方。
单方治病本期主持:郭剑华主任中医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软伤科主任、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贫血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
产生贫血的原因虽多,但不外乎造血功能不良、红细胞过度破坏以及急慢性失血三种。贫血属中医“内伤血虚”、“虚劳”的范畴。主要由于饮食不调、营养欠佳,或急慢性失血及内伤劳倦,致使脾、肾、心、肝受累,出现气血两亏而发病,临床常见症状有: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鸣、疲乏无力、食少纳呆、心悸气短等。
心脾两虚面色无华、头晕乏力、心悸气短、食欲不振。
(1)党参15克,红枣10枚。水煎取汁,每日1剂,常饮。
(2)当归15克,黄芪30克。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每日1剂。
(3)丹参15克。切薄片,泡开水当茶饮。
脾胃虚寒头晕乏力,腹时隐痛,喜温喜按,怯寒肢冷,食欲不振,大便溏薄。
(1)干姜10克,炒白术15克,党参2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每日1剂。
(2)炒白术15克,党参20克,山药5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每日1剂。
(3)当归30克,生姜50克,羊肉250克。炖汤食用,常食。
肝肾阴虚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腰腿酸软,潮热盗汗,耳鸣。
(1)何首乌30克,黑豆子50克,核桃仁20克。水煎,喝汤吃豆仁、核桃仁,每日1剂,连服10至15剂。
(2)山药30克,枸杞15克,肉苁蓉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每日1剂。
(3)白芍20克,菊花6克,枣皮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中药治疗早泄的方法
1、药袋疗法:将小茴香、檀香、丁香、白蒺藜、木香、香附各15g,芡实、金樱子、煅龙牡各20g,研细粉装入药袋,封口后佩于腰带、脐部、小腹丹田部。
2、药物涂擦疗法:取细辛、丁香各20g,浸泡于95%酒精100ml中,房事前30分钟内,以此药液涂擦龟头,临房时洗去,10次为1疗程。或用罂 粟壳粉、诃子肉粉、煅龙骨粉各等份,房事前30分钟涂阴茎及龟头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男科疾病的良方妙法》)。
3、药物灌肠疗法:甲珠、木香各10g,丹皮15g,当归、仙茅各20g,元胡、赤芍各25g,仙灵脾、桑螵蛸各30 g,王不留行、枸杞、生牡蛎、生龙骨、生芡实各50g。共煎2遍,取药液200ml,每次用药液 100ml,灌入直肠内,保留30分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男科疾病的良方妙法》)。
拉肚子严重的常识
腹泻病人由于大量的排便,导致身体严重缺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必须补充大量的水分.含有氯化钠,氯化钾和葡萄糖,枸橼酸钠的补液盐是理想的选择,因为它们能补充体内流失的葡萄糖,矿物质,并且调节钾,钠电解质,水分酸碱平衡;而胡萝卜汁,苹果汁,西瓜汁等不仅能补充水分,而且可以补充必需维生素,也是很好的补充品.它们都是防止机体因腹泻而脱水和虚脱的良方。
拉肚子的原因很多,不一定就和消化有关系.肠易激综合征 着凉拉肚子,紧张拉肚子,考试拉肚子,旅游拉肚子等症状,这种病在医学上称为肠易激综合征。
又习惯地称为慢性肠炎、神经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结肠痉挛、粘液性结肠炎、结肠功能紊乱。这个是急性胃肠炎可能.注意腹泻太剧烈也可能导致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的啊。严重的有生命危险的。
严重的最好输液抗炎治疗。建议及时就医,严重的最好还是住院治疗。另外不要吃不消化和油腻的或生冷辛辣食物.吃稀饭最好啊,饮食要清淡,多喝水啊。补充充足的水分。
中药良方治女性外阴炎
处方3 (《女病外治良方妙法》)
虎杖100克苦参50克木槿皮50克。
上药加水4500毫升,煎取4000毫升,过滤待温,取2000毫升,坐浴10~15分钟,每天2次,7天为1疗程。
处方4 (《中医妇科验方选》)
苦参10克蛇床子15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15克川椒6克青盐2撮
将药装入布袋放入水中,煮沸20分钟。温液坐浴,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本方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可用于糖尿病外阴瘙痒,以及滴虫、霉菌等感染引起的外阴瘙痒。
处方5 (《女病外治良方妙法》)
苦参30克土茯苓30克蛇床子30克生百部50克龙胆草15克黄柏15克紫槿皮15克川椒15克苍术15克地肤子24克。
上药加水2000~3000毫升,煮沸10~15分钟后去渣取汁、热熏,待药汁温和时坐浴并洗外阴。每日1剂,早晚各洗1次,每次20~30分钟。10天为1疗程。最多使用3个疗程。
结肠炎的分类有什么
1、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通常根据致病原因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
2、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位于结肠的粘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到整个结肠。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
3、肠易激综合症
肠易激综合症(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易激性。
结肠炎的分类的上面介绍就给大家讲到这了,对于结肠炎的分类患者要多多了解,这样自己才可以根据结肠炎的分类做好对应性的治疗,而且结肠炎患者要想及早治疗自身结肠炎疾病,一定要选择专业点的医院。
直肠息肉有哪几种类型
一、炎性息肉
即假息肉,由肠粘膜溃疡而引起。常见的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良性淋巴样息肉和良性淋巴样息肉病,属正常淋巴组织,与癌变无关。
二、增生性息肉
又叫化生性息肉。是在直肠和结肠粘膜上的无蒂小结节,可单个孤立, 也可多发, 颜色与周围粘膜相同,直径仅有几毫米,一般无症状,多并发腺瘤。
三、新生物
计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腺瘤、绒毛腺瘤和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这类息肉是由肠上皮生长的新生物, 极易发生癌变。
外阴疼痛用什么药
从中医理论讲,用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的中草药煎水坐浴,可以明显缓解外阴的痒痛不适,治疗外阴炎症。下面介绍几个简单的经验方。
处方1(《新编妇人大全良方》)
苦参30克。
煮水频洗,每日3~5次。
处方2(《朱小南妇科经验选》)
蛇床子土槿皮百部川椒枯矾各等分。
上药加水浓煎后熏洗阴部。早、晚各1次。
中药良方治女性外阴炎
处方3(《女病外治良方妙法》)
虎杖100克苦参50克木槿皮50克。
上药加水4500毫升,煎取4000毫升,过滤待温,取2000毫升,坐浴10~15分钟,每天2次,7天为1疗程。
处方4(《中医妇科验方选》)
苦参10克蛇床子15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15克川椒6克青盐2撮
将药装入布袋放入水中,煮沸20分钟。温液坐浴,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本方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可用于糖尿病外阴瘙痒,以及滴虫、霉菌等感染引起的外阴瘙痒。
处方5(《女病外治良方妙法》)
苦参30克土茯苓30克蛇床子30克生百部50克龙胆草15克黄柏15克紫槿皮15克川椒15克苍术15克地肤子24克。
上药加水2000~3000毫升,煮沸10~15分钟后去渣取汁、热熏,待药汁温和时坐浴并洗外阴。每日1剂,早晚各洗1次,每次20~30分钟。10天为1疗程。最多使用3个疗程。
规律检查防溃疡性结肠炎癌变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过去一直认为该病在我国相当少见。患了溃疡性结肠炎后,患者常出现腹泻、粘液血便、腹痛,严重者甚至出现消瘦、贫血等症状。由于它易与菌痢及胃肠炎等疾病混淆,导致许多患者只自行口服抗生素治疗。但溃疡性结肠炎若不进行正规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加重,极易引起肠穿孔、肠出血、肠梗阻、结直肠癌等严重的并发症。
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导致的结肠癌,占所有结肠癌的1%~2%,但却占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死亡原因的10%~15%。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病变广泛且病程大于10年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最高可达3%;病程大于30年者,癌变可能性增加到50%。
定期检查防溃疡性结肠炎癌变
既然溃疡性结肠炎是肠癌高危人群,那么怎么预防癌变呢?专家建议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早治疗。那么,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检查项目呢?这个问题也是很多慢性结肠炎患者比较关心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下:
1、结肠镜检查:在这项检查中,医生将用一根薄细的照明工具查看你整段结肠内面。同时,医生也可能会钳取结肠内层样本做检查(活组织检查)。
2、饮灌肠X线摄片检查:可观察整个结肠,直肠的形态改变,对提供诊断依据、选择治疗方案、估计病程长短均有一定的价值。
3、钡灌肠X线检查:可见肠粘膜皱襞紊乱,甚至结肠袋变浅,消失;肠粘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纹理不清晰或消失,或伴有浅表糜烂,出血点。
4、血检:这项试验是为了检查感染和炎症。
5、粪检:为了查找血液,感染,白细胞。
同时还需要对肝脏、胰腺进行检查,以区分是否是因为肝脏、胰腺疾病引起的腹泻,经肠镜检查,如确诊是慢性结肠炎,还需区分是属于细菌性,还是非细菌性的。
慢性结肠炎症状
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样便。腹泻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重者可每1~2小时一次,甚至出现大便失禁。部分患者可有夜间腹泻和(或)餐后腹泻。
直肠严重受累时,可出现里急后重感。粪质多呈糊状,混有大量黏液,常带脓血。慢性溃疡型结肠炎的最初表现可有许多形式。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偶尔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发热则相对是一个不常见的征象,在大多数患者中本病表现为慢性、低恶性,在少数患者(约占15%)中呈急性、灾难性暴发的过程。这些患者表现为频繁血性粪便,可多达30次/天,和高热、腹痛。
体征与病期和临床表现直接相关,患者往往有体重减轻和面色苍白,在疾病活动期腹部检查时结肠部位常有触痛。可能有急腹症征象伴发热和肠鸣音减少,在急性发作或暴发型病例尤为明显。中毒性巨结肠时可有腹胀、发热和急腹症征象。由于频繁腹泻,肛周皮肤可有擦伤、剥脱。还可发生肛周炎症如肛裂或肛瘘。直肠指检感疼痛。皮肤、黏膜、舌、关节和眼部的检查极为重要。
结肠炎复发应该如何预防
1)患者平常应加强锻炼,如打太极拳,以强腰壮肾,增强体质。注意腹部保暖。
2)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
3)慢性结肠炎病人多是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肠道易并发感染,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4)慢性结肠炎病人还应密切观察自己对各种食品的适应性,注意个体差异。如吃一些本不应对肠道造成影响的食品后腹泻加重,就要找出原因,摸索规律,以后尽量不要食用。
5)避免受凉,控制情绪外,饮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病在发作期、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产气食物。因为一旦进食,胃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即可诱发本病,甚至加剧症状。
不知道通过几上5点的介绍你对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是否有所了解,同时也对于预防以后出现慢性结肠炎护理是否有所认识,只要你一句小编所介绍的方法来做,还能够更好的预防结肠炎的复发,小编在此提醒患者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调理,小编真心的希望你早日的康复。
女性外阴炎的中药治疗法
①(《新编妇人大全良方》):苦参30克
煮水频洗,每日3~5次。
处方②(《朱小南妇科经验选》):蛇床子土槿皮百部川椒枯矾各等分。
上药加水浓煎后熏洗阴部。早、晚各1次。
处方③(《女病外治良方妙法》):虎杖100克苦参50克木槿皮50克
上药加水4500毫升,煎取4000毫升,过滤待温,取2000毫升,坐浴10~15分钟,每天2次,7 天为1疗程。
处方④(《中医妇科验方选》):苦参10克蛇床子15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15克川椒6 克青盐2撮
将药装入布袋放入水中,煮沸20分钟。温液坐浴,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本方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可用于糖尿病外阴瘙痒,以及滴虫、霉菌等感染引起的外阴瘙痒。
处方⑤(《女病外治良方妙法》):苦参30克土茯苓30克蛇床子30克生百部50克龙胆草15克黄柏15克紫槿皮15克川椒15克苍术15克地肤子24克
上药加水2000~3000毫升,煮沸10~15分钟后去渣取汁、热熏,待药汁温和时坐浴并洗外阴。每日1剂,早晚各洗1次,每次20~30分钟。10天为1疗程。最多使用3个疗程。
以上为女性朋友介绍了五个中医治疗外阴炎的方法,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可以有效缓解外阴肿痛、瘙痒等症状,治愈外阴炎。
中医慢性结肠炎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飧泄——湿胜则濡泄”。《景岳全书》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说明本病多由湿邪所胜,脾胃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损及脾胃,运化失调,水湿不化,下注大肠,引起大肠传导失司而致泄泻。湿蕴日久化热,湿热郁蒸,气血阻滞,湿热与气血相互搏结,脉络受伤,气血凝滞、腐败化为脓血而成下痢赤白。
1)脾胃虚弱型症见大便时溏时泄,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不振,时腹痛不适,腹胀肠鸣,伴面色欠华,神疲乏力,舌质嫰淡红,苔薄白,脉濡细。治法: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2)肝脾不和型症见大便溏软,次数增多,排便不爽或夹粘液便,伴有腹胀腹痛,便后痛减,纳呆胸闷善叹息,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治法:疏肝理气,行气导滞。方药:痛泻要方加味。3)湿热内盛型症见大便溏软,排出不爽,多夹脓血粘液便,肛门灼热,腹胀腹痛,里急后重,伴身重纳呆,口渴不欲饮,身热不扬,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湿,调和气血。方药:芍药汤合甘露消毒丹。
1)湿邪致病多有重浊粘滞的特点,故本病表现为大便粘滞不爽,且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所以在治疗时应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坚持治疗。2)脾主运化、升清,脾虚致运化失调,水湿内阻,湿盛而加重脾虚。并且脾与肝关系密切,肝主疏泄,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否则肝气乘脾引起肝脾不和的病理表现。故临床上健脾化湿的同时应兼顾疏肝。3)湿邪易阻碍气机致气湿互阻,表现出腹胀便溏,排便不爽等通泄症状。故临床上常用通因通用法治疗,即用槟榔、熟军、枳壳等通下导滞之品,以通畅气机,引湿从大便而去。4)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脾虚为本,湿盛为标;又因湿易热化,也易寒化,常出现寒热虚实夹杂之症。故治疗时不能治湿漫投分利,清热过用苦寒,补虚纯用甘温。应攻补兼施,寒热并调以恢复脾胃功能,驱逐湿邪而达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