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呕吐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中脘穴止吐

呕吐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中脘穴止吐

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多用于治疗腹胀,呕吐,恶心,反胃,腹痛腹泻,腹鸣,吞酸,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缺乏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定位: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按摩手法:用双手掌心,掌根或全手掌向下按在此穴位上,然后沿着顺时针方向揉搓3-5分钟,每天坚持进行按摩,可有效改善胃胀,呕吐现象。

宝宝拉肚子按什么穴位可以止泻

1、宝宝拉肚子按摩中脘穴

患儿仰卧,家长用掌心对准中脘穴顺时针摩动1分钟。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

1.1、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1.2、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2、宝宝拉肚子按摩脾俞穴

患儿仰卧,家长双掌相叠,掌心对准脐部,轻轻按压并施振颤法1分钟,然后双掌突然提起,如此一按一松,反复操作5~10遍。

穴位:脾俞。

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拇指在两侧脾俞穴上按揉。约按揉1~3分钟。

主治:腹泻,疳积,食欲不振,呕吐,四肢乏力等。

3、宝宝拉肚子按摩天枢穴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压住肚脐左右两边的天枢穴(脐旁2寸处),约按压10分钟后,再慢慢抬起按压的手指。一般按压一次可以缓解腹泻,使大便成形。

山楂吃多了难受怎么办 穴位按摩

中脘穴位于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经常按摩中脘穴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吞酸、呕吐等有一定效果。上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按摩上脘穴可治胃痛、呃逆、范围、呕吐等症。

常按四大养胃穴位

中医认为,防止胃痛的发生,应从病因入手,重在日常保健,如不要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合理饮食、控制情绪等等。养生穴位的按摩,可有效防治胃痛。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是治疗胃痛最重要的养生穴位。下面教你中医按摩养胃法,快去学学!

胃痛也叫胃脘痛,是常见疾病,中医认为胃脘痛是由胃气失和、胃络不通、胃失濡养经络所过,主治所在引起的,饮食不节、劳累、受风寒、情志不畅等因素均可诱发和加重病情。

防止胃脘痛的发生,重在日常保健,应该从病因入手,如不让身体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注意饮食,控制自己的情绪等。也可以按摩养生穴位做做日常保健,如经常按揉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等穴位。

内关穴、公孙穴

内关是人体上的重要穴位。内关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的地方。公孙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内关和公孙都是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有8个,4个在上肢,4个在下肢。中医常把上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和下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相配,组成4对,每一对都有独特的治病功能。内关和公孙就是专治心、胸、胃病的一对。

足三里穴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调养脾胃的大穴,也是人体的重要强壮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够调动胃经的元气,六腑的健康问题首选它们对应的募穴治疗,胃是六腑之一,所以养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

日常保养胃部,治疗胃痛,可以常常按摩这4个养生穴位,也可以用艾灸(隔姜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常灸它们。胃痛严重的时候,可以用拇指分别对这几个养生穴位用力按揉,同时缓慢地进行腹式呼吸,连续按揉3~5分钟便能止痛。

顺便提一下,上述4个养生穴位,对治疗呕吐也有很好的效果。呕吐也是日常多发病,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外感寒邪、晕车晕船等都会导致呕吐,呕吐的时候,用拇指用力按揉上述4个穴位,每个养生穴位3~5分钟,能立即止吐。

宝宝呕吐怎么缓解 按压穴位止吐

孩子呕吐后,家长可用一手的手掌自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推拿至肚脐,由上向下反复5-7遍,有很好的宽胸理气、止呕的效果。

合谷穴属大肠经,按压此穴能安和胃肠、降逆止呕。对于呕吐患儿有效。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置于合谷穴上,向下按压并揉动3-5分钟,两手交替进行。

用拇指指尖掐住对侧内关穴(在手腕上两横指之中)1分钟,以有麻胀感为度,能快速止吐。

呕吐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内关穴止吐

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脾胃属中焦,内关穴可通常三焦之气,故可治疗心,胸,胃等方面的疾病,相对于中焦而言,内关为止吐常用穴, 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恶心呕吐,刺激本穴均能迅速起到止吐作用。

定位:在前臂掌侧, 当大陵与曲泽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肌腱之间。

按摩手法:双手交叉相互按揉内关穴,连续3-5分钟,每日2-3次。

怎样迅速缓解上吐下泻 按摩止吐泻

中医里上吐下泻多因感受暑湿、寒湿等秽浊之气及饮食不洁所致,可通过按摩以下穴位得到缓解治愈,如:

合谷穴属于大肠经,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接,按摩合谷穴能安和肠胃,降逆止呕,其传入部位与呕吐的神经支配基本相同,所以是止吐的特效穴。

定位: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一手手掌贴住另一手手背,拇指指端置于合谷穴上,向下按压并揉动3-5分钟,两手交替进行。

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脾胃属中焦,内关穴可通常三焦之气,故可治疗心,胸,胃等方面的疾病,相对于中焦而言,内关为止吐常用穴, 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恶心呕吐,刺激本穴均能迅速起到止吐作用。

定位:在前臂掌侧, 当大陵与曲泽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肌腱之间。

按摩手法:双手交叉相互按揉内关穴,连续3-5分钟,每日2-3次。

承筋穴具有舒筋活络,清泻肠热,强健腰膝的作用,按摩该穴位能有效改善呕吐,腹泻,便秘,痔疮,流鼻血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定位:位于膝盖后方横纹向下6指幅宽的位置,左右各一。

按摩手法:将拇指置于承筋上,用指腹揉按1-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多用于治疗腹胀,呕吐,恶心,反胃,腹痛腹泻,腹鸣,吞酸,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缺乏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定位: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按摩手法:用双手掌心,掌根或全手掌向下按在此穴位上,然后沿着顺时针方向揉搓3-5分钟,每天坚持进行按摩,可有效改善胃胀,呕吐现象。

胃痉挛怎么缓解 穴位按摩

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可缓解治疗胃痉挛、腹泻、膝盖头痛、浮肿等。

具体做法:坐姿,将虎口卡在梁丘穴周围,用食指和中指指端按压梁丘穴,尽量用力,每次按压下之后停留10秒,如此反复20次,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按压另一条腿上的梁丘穴,之后可以用拳头在梁丘穴上敲打,但不可过分用力。

中脘穴是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即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可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等消化系统疾病,对于缓解胃痉挛有帮助。

具体做法:按摩中脘穴,先用拇指指肚按揉,然后用手掌摩擦中脘穴周围,以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宜。

足三里是位于胫骨外侧,膝盖下方约4横指宽处,可以用来治疗胃痛、腹痛、食欲不振、呕吐等不适。

具体做法:以拇指指腹着力,以顺时针方向稍微用力按揉足三里穴约2分钟,然后再以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分别做左右两腿,以局部感觉到酸胀为佳。

常按四大养胃穴位

中医认为,防止胃痛的发生,应从病因入手,重在日常保健,如不要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合理饮食、控制情绪等等。养生穴位的按摩,可有效防治胃痛。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是治疗胃痛最重要的养生穴位。下面教你中医按摩养胃法,快去学学!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胃痛也叫胃脘痛,是常见疾病,中医认为胃脘痛是由胃气失和、胃络不通、胃失濡养经络所过,主治所在引起的,饮食不节、劳累、受风寒、情志 不畅等因素均可诱发和加重病情。

防止胃脘痛的发生,重在日常保健,应该从病因入手,如不让身体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注意饮食,控制自己的情绪等。也可以按摩养生穴位做做日常保健,如经常按揉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等穴位。

内关穴、公孙穴

内关是人体上的重要穴位。内关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的地方。公孙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内关和公孙都是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有8 个,4个在上肢,4个在下肢。中医常把上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和下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相配,组成4对,每一对都有独特的治病功能。 内关和公孙就是专治心、胸、胃病的一对。

足三里穴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调养脾胃的大穴,也是人体的重要强壮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够调动胃经的元气,六腑的健康问题首选它们对应的募穴治疗,胃是六腑之一,所以养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

日常保养胃部,治疗胃痛,可以常常按摩这4个养生穴位,也可以用艾灸(隔姜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常灸它们。胃痛严重的时候,可以用拇指分别对这几个养生穴位用力按揉,同时缓慢地进行腹式呼吸,连续按揉3~5分钟便能止痛。

顺便提一下,上述4个养生穴位,对治疗呕吐也有很好的效果。呕吐也是日常多发病,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外感寒邪、晕车晕船等都会导致呕吐,呕吐的时候,用拇指用力按揉上述4个穴位,每个养生穴位3~5分钟,能立即止吐。

反胃想吐按什么穴位

1、反胃想吐按摩上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2、反胃想吐按摩中脘穴

在胃部正上方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穴,这个穴位是治疗胃脘痛、腹胀、泛酸等很重要的一个穴位,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3、反胃想吐按摩下脘穴

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处,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

呕吐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承筋穴止吐

承筋穴具有舒筋活络,清泻肠热,强健腰膝的作用,按摩该穴位能有效改善呕吐,腹泻,便秘,痔疮,流鼻血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定位:位于膝盖后方横纹向下6指幅宽的位置,左右各一。

按摩手法:将拇指置于承筋上,用指腹揉按1-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吃油腻的东西胃不舒服怎么办 按摩整个腹部

吃油腻的东西胃不舒服,可以在饭后按摩整个腹部。腹部油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等穴位,能够有效缓解吃油腻食物后出现的腹胀、胃痛、呕吐等不适。

位置:上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下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按压方法:用手掌搓热之后,直接掌根在穴位处用柔力打圈按摩,分别轻轻按摩腹部的上、中、下脘穴各五分钟。

小儿推拿治呕吐

1、运内八卦

内八卦在手掌内侧,为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开胸化痰,利气利膈,消食除胀的功能,对于治疗小儿胃气上逆、呕吐等有很好理气止呕的作用。用左手托起小儿四指,使其掌心朝上,用右手的拇指外侧缘在内八卦穴上运揉50次。

小儿推拿治呕吐

2、推板门

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大拇指的大鱼际处,按摩此处具有升降之功,能够宽胸利膈、消食化痰,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呕吐泄泻。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按摩时用右手拇指端桡侧从腕横纹处推向拇指指根处100次。

小儿推拿治呕吐

3、揉中院

中脘穴位于肚脐直上约4寸处,为人体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主要可治疗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小儿呕吐可通过揉中脘穴来健脾和胃,和中止呕。将小儿平躺在舒适的床上,用手掌根部着力,在小儿的腹部中脘穴处做环形揉动50次。

4、摩腹

摩腹即按摩小儿的腹部,通过对小儿腹部的按摩刺激能够更好地健脾和胃,理气止呕。在按摩时用手指的掌面在小儿的腹部做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抚摸约5分钟。

相关推荐

呕吐应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推揉脾经100~300次(约3分钟),健脾和胃。推板门穴10 0~300次(约3分钟),降逆止吐。按揉外劳宫穴100~300次(约3分钟),温阳散寒止吐。直推天柱穴100~500次(约5分钟),降逆止呕。摩腹100~300次(约3分钟),消食和胃,降逆止呕。 针灸治疗 外邪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公孙,用泻法,祛邪解表,和胃降逆。 饮食停滞型:常用内关、公孙、足三里、天枢、下脘,用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肝气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阳陵泉、太冲,用泻法,疏肝和胃降逆。 脾胃虚寒型

慢性胃炎按摩手法 胃寒型胃炎按摩手法

症状表现:胃脘闷胀,疼痛绵绵不已,呕吐清水,遇冷则剧,喜热饮,不思食,四肢发冷,大便溏泻不丑,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 按摩方法: 1.患者仰卧,按摩者坐其侧,以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掌侧并置于患者上腹部上脘处,沿腹部正中线向下点按,经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曲骨穴止,反复操作5-10分钟,点按上腹部穴位时当有酸胀感,点按水分穴及下腹部为当有酸胀及温热感放射至下肢。 2.患者俯卧,按摩者坐其侧,以一手握拳自背部左侧的肩中俞穴处拳揉1-2分钟,再自大杼穴平高处起向下拳揉,经脾俞,胃俞,肾俞至大肠俞止,反

呕吐出血针灸治疗

推拿疗法 推揉脾经100~300次(约3分钟),健脾和胃。推板门穴10 0~300次(约3分钟),降逆止吐。按揉外劳宫穴100~300次(约3分钟),温阳散寒止吐。直推天柱穴 100~500次(约5分钟),降逆止呕。摩腹100~300次(约3分钟),消食和胃,降逆止呕。 针灸治疗 外邪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公孙,用泻法,祛邪解表,和胃降逆。 饮食停滞型:常用内关、公孙、足三里、天枢、下脘,用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肝气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阳陵泉、太冲,用泻法,疏肝和胃降逆。

宝宝拉肚子按什么穴位可以止泻

1、宝宝拉肚子按摩中脘穴 患儿仰卧,家长用掌心对准中脘穴顺时针摩动1分钟。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 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2、宝宝拉肚子按摩脾俞穴 患儿仰卧,家长双掌相叠,掌心对准脐部,轻轻按压并施振颤法1分钟,然后双掌突然提起,如此一按一松,反复操作5~10遍。 穴位:脾俞。 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拇指在两侧脾俞穴上按揉。约按揉1~

柿子吃多了胃疼怎么办

如果不是很严重的情况可以采用热敷胃部,按摩法等方法来缓解。 1、热敷胃部:柿子吃多了,导致胃疼,可以用热毛巾敷一下胃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以此来缓解疼痛感。 2、按摩法:柿子吃多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部胃疼痛,可以按摩中脘穴缓解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中线上剑突下,肚脐上方约四指的地方,按摩此地方十分钟左右,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 如果疼的很厉害,以上的方法没有多大的效果,建议还是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

与肠胃相关的穴位按摩

1.中脘穴 位置:仰卧时,取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此处即为此穴。 方法:仰卧位,待肌肉放松,用指头用力下压中脘穴的同时缓缓吐气,6秒后手离开,重复10次,能使胃部有舒适感。 功效:中脘指压法比较适合在胃痛时采用,它能起到缓解胃部疼痛的作用。 2.百会穴 位置: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方法:用食指和中指采取适当力度按压百会穴,达到一定的痛胀感觉后松手,如此反复50次即可。 功效:经常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机体平衡、疏通筋络,对症治疗胃下垂

止吐简单最快的方法 按摩

中医上,按摩不同的穴位可起到不同的对症治病作用,如出现呕吐症状的,可按摩以下穴位达到止吐的效果: 合谷穴属于大肠经,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接,按摩合谷穴能安和肠胃,降逆止呕,其传入部位与呕吐的神经支配基本相同,所以是止吐的特效穴。 定位: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一手手掌贴住另一手手背,拇指指端置于合谷穴上,向下按压并揉动3-5分钟,两手交替进行。 承筋穴具有舒筋活络,清泻肠热,强健腰膝的作用,按摩该穴位能有效改善呕吐,腹泻,便秘,痔疮,流鼻血和促进血液循环的

山楂一天吃多少为宜 山楂吃多了胃不舒服怎么办

因吃多了山楂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肠胃不适现象,首先我们要停止继续食用山楂,然后适当多喝点温开水,稀释胃酸,促进山楂的排泄,同时应注意不要吃辛辣、生冷、刺激、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胃部不适。 吃山楂导致胃酸过多不舒服的,可以多吃一些碱性食物来中和。如海带、苹果、菠菜、大豆、胡萝卜、牛奶等。少吃酸性食物,如各种肉类、面包、啤酒、巧克力等。 中脘穴位于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经常按摩中脘穴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吞酸、呕吐等有一定效果;另外按摩上脘穴也可治胃痛、呃逆、范围、呕吐等症

常按四大养胃穴位

常按4养胃穴位 按赢春季“保胃战” 中医认为,防止胃痛的发生,应从病因入手,重在日常保健,如不要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合理饮食、控制情绪等等。养生穴位的按摩,可有效防治胃痛。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是治疗胃痛最重要的养生穴位。下面教你中医按摩养胃法,快去学学! 胃痛也叫胃脘痛,是常见疾病,中医认为胃脘痛是由胃气失和、胃络不通、胃失濡养经络所过,主治所在引起的,饮食不节、劳累、受风寒、情志不畅等因素均可诱发和加重病情。 防止胃脘痛的发生,重在日常保健,应该从病因入手,如不让身体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

如何按摩缓解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胃内容物返入食管,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和呕吐,但有些呕吐可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任何疾病只要影响到胃,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都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胃部不舒服,随后就开始感觉恶心。妊娠呕吐是指妇女怀孕时出现的恶心、呕吐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情况严重时我们还是要去看医生。 按摩主穴 按揉> 中脘穴 位置: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处。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平躺,按摩者用拇指或中指按压中脘穴约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摩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