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注意的脑瘤术后并发症
应该注意的脑瘤术后并发症
◇注意体温变化,物理降温防止冻伤
昏迷者头部使用冰袋或冰帽降温,可减少脑组织细胞耗氧量,利于脑水肿消退。注意体温变化,防止冻伤。躁动病人给予镇静剂。
◇脱水剂及激素治疗
地塞米松加至20%甘露醇中静滴,用药后注意水电解质有无紊乱,限制液体入量,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抬高床头15~30度,勿使颈部扭屈或胸部受压,以利于颈静脉回流,颅内压降低。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大便引起颅内压突然增高而致脑疝发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脑疝的发生
定时测量体温、脉博、呼吸、血压,注意颅内压变化,收缩压升高和脉缓有力是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有力佐证;手术后去颅片处则是颅内压的观察窗;颅内压正常时该处稍凹,若颅内压增高则显得饱,甚至隆起。
急性颅内压升高时有剧烈的头痛和频繁的呕吐是颞叶沟回疝和小脑扁桃体疝最常见的前驱症状E。
观察神志改变,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是脑疝早期最突出的表现;注意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力求在瞳孔改变前做出脑疝的早期诊断。出现脑疝应立即进行抢救。
脑瘤手术危险性高,并发症多,只有做好各种护理准备,才能在术后依然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
血管瘤并发症
血管瘤的并发症有溃疡、出血、感染、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骨骼肌肉损害而造成的肢畸形等。如血管瘤侵及颈椎,可发生神经根压迫症状,如疼痛、上肢感觉及运动障碍等。
血管瘤的综合症有:1、骨肥大性静脉曲张症 2、血小板减少血管瘤综合症 3、脑颜面管瘤综合症 4、软骨发育异常血管瘤综合症 5、Lindon-Von-Hippel综合症 6、Steiner-Vorner综合症 7、血管瘤球瘤。
子宫肌瘤并发症
子宫肌瘤生长缓慢,无疼痛,一旦临床出现疼痛症状多因肌瘤并发症所引起,有些患者初次就医即因疼痛而来,应结合其临床症状与体征,找出其原因,肌瘤的并发症有红色变性,感染,扭转。
1、红色变性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多见于妊娠期或产后,亦可发生于绝经期妇女,肉眼见肌瘤剖面呈暗红色,无光泽,质软如变质的牛肉,多发生于妊娠中期,以浆膜下肌瘤为常见,患者出现严重的腹痛,伴发热,一般在38℃左右,白细胞增高,检查肿瘤局部有明显的压痛,一般经对症治疗,症状逐渐好转,1周左右即可恢复,不需要手术,但有时因缺血与坏死的症状加重,对症治疗无效或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时,最后需行剖腹探查,作子宫肌瘤切除术,一般妊娠期不主张作肌瘤切除术,因为增加流产的风险同时手术也极易发生出血,若发生在非孕妇女则其临床过程较缓和,通常不那么急剧,症状持续1~2天或持续加重,有指征行剖腹探查时,根据情况决定作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2、感染
子宫肌瘤感染多发生于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宫颈黏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内,由于阴道内的致病菌感染所致,一旦感染则有大量阴道溢液流出,混有血性或脓性,有臭味,检查见肌瘤表面水肿,覆有白膜或坏死组织,呈灰黑色,甚至有腐烂组织脱落,肿瘤触之软,宫颈软,穹隆软,子宫如无其他肿瘤则为正常大小,可活动,两侧宫旁组织软,无压痛,黏膜下肌瘤感染一般引流通畅,很少发生盆腔炎,以至引起临床出现发热,腹痛等全身症状,浆膜下肌瘤因红色变性或扭转血运不良或肌间肌瘤囊性变等原因造成肿瘤中心部坏死,发生继发感染时,患者表现为急性腹痛,发热,妇科检查肌瘤有压痛,处理上积极控制感染,采取手术治疗。
3、扭转
子宫肌瘤扭转主要发生于浆膜下肌瘤,一般肌瘤多蒂短而较粗,虽可发生扭转,但其发病远不如卵巢囊肿蒂扭转那么常见,偶见巨大的浆膜下子宫肌瘤可并发子宫扭转,肌瘤蒂扭转后患者发生突然下腹痛,拧痛,若扭转后肿瘤嵌顿于盆腔内,可有下腹憋坠感,检查下腹部可触及肿物,有压痛而其压痛最明显是在近子宫侧的蒂根部,阴道检查子宫正常或增大,子宫表面可触及肿物有压痛,有时肌瘤偏于子宫的一侧与卵巢肿瘤蒂扭转难以鉴别,B超检查可协助分辨肿瘤的来源,一般无发热,如日久有继发感染可有发热,一经诊断需手术治疗。
血管瘤并发症 视觉障碍
眼眶周围血管瘤对视觉的影响较大,特别是上眼睑的血管瘤,可以造成难治性散光、近视、斜视。秋后毛细血管瘤可以到失明。晚期可以造成上眼睑下垂,眼球突出。但下眼睑血管瘤对视觉的影响较小。
基底细胞瘤并发症有哪些
(一)结节溃疡型此型较常见,损害一般为单个,黄豆大小,浅褐色或淡灰白色半透明状,质硬,表面常有少数扩张的毛细血管,轻微外伤后易出血。结节通常缓慢增大,中央凹陷,常形成糜烂或溃疡。溃疡基底部呈颗粒状或肉芽状,易出血并覆以浆液性分泌物或棕色结痂,故典型的皮损为缓慢扩大的溃疡周边绕以珍珠样隆起边缘,呈蜡样或珍珠样外观的小结节,参差不齐并向内卷起,此即所谓侵蚀性溃疡。溃疡时愈时破,并向周围或深部侵袭,边缘可继续扩大。严重者破坏局部软组织和骨骼,造成毁形。
(二)色素型与结节溃疡型不同点在于皮损有黑褐色色素沉着,自灰褐色至深黑色,但不均匀,边缘部分较深,中央部分呈点状或网状分布,有时易误诊为恶性黑素瘤。
(三)硬斑病样或纤维化型本型罕见,多见于青年人,好发于头面部,尤其是颊部、前额、鼻部、眼睑、颧部等,在颈部或胸部也可发生。常发生于外观正常皮肤或不适当治疗的基础上,表现为一种单发的、大小不一、数厘米至整个面额、呈扁平或稍隆起的局限性硬化斑块,边缘不清或清楚,呈不规则形或匐形状浸润,灰白色至淡黄色,生长缓慢。表面平滑且长期保持完整,似局限性硬皮病,少有破溃,最后才发生溃疡。
(四)浅表型 较少见,多见于青年男性,好发于躯干等非暴露部位,特别是背部,也见于面部和四肢,表现为一个或数个,甚至达百个以上的红斑或脱屑性斑片,边界清楚,稍有浸润。生长缓慢,其大小由于向周围扩大而慢慢加大,斑片周围至少有一部分绕以细小珍珠样边缘或连续成线条样,呈线形、匐行性蜡样堤状边缘。斑片表面通常可见小的浅表糜烂、溃疡和结痂。愈后留瘢痕。
(五)其它基底细胞瘤中还可见某些罕见型:瘢痕性基底细胞瘤,常发生于面部,为浅表性结节状斑块,生长缓慢,中央或周围部分产生萎缩性瘢痕。另外还有纤维上皮瘤、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等罕见型。 以上各型中,以结节型最多见,其次为色素型。其发展缓慢,可在十多年内处于较稳定状态。除个别病例外,一般不发生转移。
垂体瘤并发症及预防
一般手术后会出现并发症,如:
(1)尿崩症。
(2)蝶窦炎。
(3)水,电解质紊乱。
(4)脑脊液漏。
(5)视力障碍加重。
(6)脑膜炎。
(7)血管损伤。
(8)中枢神经受损。
(9)脑神经麻痹。
垂体瘤预防
一般多为手术后的预防保健,具体如下:
1、心理安慰,垂体瘤属脑内良性肿瘤,手术效果好,痊愈后可参加正常工作。
2、加强营养,多食新鲜的,高蛋白质的食物,增强体质,使病后机体早日康复。
3、放疗时间一般在术后1个月左右,放疗期间少去公共场所,注意营养,定期测血象。
4、按医嘱服药,1年CT复查1次。
卵巢肿瘤并发症有哪些
1.卵巢恶变,良性卵巢肿瘤没有及时治疗是会恶变的。恶变的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患者不容易发现。如果肿瘤生长迅速,尤其是表现为双侧性,就要警惕是否是卵巢肿瘤恶变了。所以卵巢肿瘤已经确诊的患者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2.肿瘤破裂,肿瘤破裂有自发性跟外伤性两种,破裂导致患者腹部会剧烈的疼痛,同时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严重的会导致腹腔出血、脑膜炎以及休克等症状。具体的程度跟破裂口的大小,流入腹腔囊液的性质和数量有关。所以卵巢肿瘤患者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尽量避免运动。
3.感染,如果肿瘤发生扭转或者破裂的话就会导致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严重的也会有肿块压痛及反跳痛的症状表现。患者感染的话首先应该使用抗生素,如果短期内不能控制感染,应该即刻进行手术。
4.蒂扭转,蒂扭转会引起患者下腹剧痛,常伴恶心,呕吐。蒂扭转属于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一经确诊的话应该尽快进行剖腹手术。
胶质母细胞瘤并发症
一、并发症:
1.颅内出血或血肿:与术中止血不仔细有关,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此并发症已较少发生。创面仔细止血,关颅前反复冲洗,即可减少或避免术后颅内出血。
2.脑水肿及术后高颅压:可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糖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对于病变范围广泛或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可尽可能多切除肿瘤及非功能区脑组织行内减压,同时去骨瓣外减压。
3.神经功能缺失:与术中损伤重要功能区及重要结构有关,术中尽可能避免损伤,出现后对症处理。
脑瘤并发症
小脑肿瘤出现桥脑,延髓症状;颞叶肿瘤出现第Ⅲ,Ⅳ颅神经障碍;外侧裂肿瘤出现偏瘫等,以上症状的发生,与肿瘤压迫,脑组织移位或脑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
远隔症状是在肿瘤远隔部位的脑神经的功能障碍,如颅后窝肿瘤,因脑积水影响额,颞,顶叶,可出现视,听幻觉或癫痫,又如颅内压增高时,由于第三脑室扩大亦可出现双颞侧偏盲和蝶鞍扩大等。
胸腺瘤并发症
1.重症肌无力
长期以来人们即发现重症肌无力与胸腺(或胸腺瘤)有关。重症肌无力临床上可分为3型,如眼睑下垂、视物长久疲劳、复视等为眼肌型;上肢伸举不能持久、步行稍远需坐下休息为躯干型;咀嚼吞咽费力,甚至呼吸肌麻痹为延髓型。临床上最危险的是肌无力危象,患者呼吸肌麻痹必须人工辅助呼吸。
目前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一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因胸腺受某种刺激发生突变,多年来一直采用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治疗重症肌无力,如吡啶斯的明,近年来又加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环磷酰胺等。
2.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与胸腺瘤并存疾病之一是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障可为原发的,原因不清,也可继发于药物、感染和肿瘤。
3.肾病综合征肾炎
肾病综合征肾炎与胸腺瘤的关系尚不明了。肾病综合征可以是某些肿瘤,如霍奇金病全身表现的一部分。可能的解释是,胸腺瘤与肾小球肾炎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交叉反应。
如何护理出现脑瘤并发症的患者
1、 脑瘤手术后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若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早期可表现为呼吸浅慢、不规则,氧饱和度下降。宜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后3~7d为脑水肿高峰期,可出现瞳孔忽大忽小,可能与脑干水肿移位有关,故加强脱水、限制水摄入量。若出现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及时给予补充血容量,进行血气监测分析,保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予小剂量强心药,防止心衰发生。
2 、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性质肿瘤制订有效预防并发症的护理计划,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加以实施。如针对延髓肿瘤患者,脑瘤手术后可能会发生呼吸障碍、胃肠应激性溃疡出血及继发呼吸道感染,需制订了护理计划并进行严密观察,发现该患者术后无自主呼吸,立即给予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48h后出现呼吸机高压报警,听诊双侧肺呼吸音减弱。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双侧支气管被大量的坏死组织及痰液结痂阻塞,经支气管镜灌注冲洗,并在总支气管分叉之前灌注抗生素,有效缓解了呼吸道梗阻。
3.、呼吸道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呼吸障碍及继发性呼吸道感染是常见并发症。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对气管切开患者,应重视术后的早期护理,严格把好无菌、气道通畅和湿化三关。对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为预防肺部感染,我们将患者静滴使用的抗生素残留液配成气管内滴液。如将头孢菌素类残留液加入0.9%氯化钠20ml,气管内滴药。15~20滴/次.h-1,或用头孢氨苄1.0加0.9%氯化钠20ml气管内灌注,这样既可保持呼吸道湿化,又便于痰液吸出,使肺部感染很快得到控制。同时定期做痰培养,以指导抗生素的应用,防止菌群失调引起的霉菌感染。
4.、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监护。早期应用甲氰咪胍0.2~0.4g静脉注射,1次/8h,并留置胃管进行胃液监测,观察胃内容物的性状,同时注意测胃液的ph值,发现有出血征象及时处理。若出现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胃管内抽出深咖啡色液体,应及时给予冰水洗胃,立止血1000 u静脉注射,1次/8h,取得较好疗效。
5、高热的护理。首先要判断是中枢性高热还是感染性高热。脑干术后多发生中枢性高热,其次是因术后肺部、泌尿系或颅内感染等引起的感染性高热。由于丘脑下部受损致丘脑功能紊乱,术后高热呈稽留热,是中枢性高热的表现。严密监测体温变化,采用综合措施,及早尽快、安全、有效降温。对中枢性高热患者本组采用亚冬眠加冰块物理降温,效果满意。对于感染性高热除大量使用抗生素,可给予琥珀酸氢考100~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或用退热药肌内注射,同时给予乙醇(30%~50%)擦浴。
6、营养支持。本组患者因不能经口进食,机体又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故易发生营养不良。患者在病程3~7d开始,采用鼻饲或深静脉插管提供营养的方式。鼻饲早期胃管注入混合奶50~100ml,1次/8 h,适应后100~200ml,1次/6h。采用的食物配方为:奶粉、新鲜鸡蛋、食盐、麻油及鱼汤、肉汤、米汤、菜汤及新鲜果汁。应激期的能量供给为200kj,恢复期的能量供给为167kj。同时做好管道的护理。鼻饲前给患者翻身、拍背、吸痰,抬高床头30~40°后再行管饲,这样可以预防误吸。
血管瘤并发症 出血
出血通常是因为血管瘤外受伤或溃疡而引起的,大多经局部压迫可以止血。肉芽性血管瘤出血较多,有时候难以控制。
蔓状血管瘤并发症及预防
并发症
1、蔓状血管瘤可有疼痛,因为皮下神经可与血管瘤相互缠绕,血管瘤搏动时牵拉神经引起。
2、蔓状血管瘤侵犯皮肤可发生局部溃疡,经常出血感染,溃疡长期不愈合。
3、蔓状血管瘤长在四肢引起畸形,特别是手术部位常见,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学习、生活。
4、婴儿头皮下的蔓状血管路往往发展很快,可侵犯破坏颅骨外板障静脉,并可与颅骨内静脉连接。
日常预防
蔓状血管瘤主要是以动脉畸形为主,有时可侵犯皮肤发生局部溃疡,经常出血感染,应注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预防感染。蔓状血管瘤表面皮肤温度高,应防止搔抓、碰撞、注意预防感冒。伴有疼痛时应避免剧烈活动、碰撞,天气寒冷时应注意局部保暖,饮食以清淡为主。
血管瘤并发症
血管瘤的并发症有溃疡,出血,感染,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骨骼肌肉损害而造成的肢畸形等,如血管瘤侵及颈椎,可发生神经根压迫症状,如疼痛,上肢感觉及运动障碍等.
血管瘤的综合症有:
1,骨肥大性静脉曲张症 .
2,血小板减少血管瘤综合症.
3,脑颜面管瘤综合症 .
4,软骨发育异常血管瘤综合症.
5,Lindon-Von-Hippel综合症.
6,Steiner-Vorner综合症.
7,血管瘤球瘤.
肝脏上的血管瘤并发症
1、术后腹腔内出血
多数发生在24h以内,是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格外重视。肝血管瘤病人多无肝硬化基础且术前肝功能良好,术后因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较少,大多数是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或血管结扎线脱落所引起的。对于血管瘤术后出血应积极剖腹探查,用血管缝线严密缝合可疑出血点,术后密切关注出血情况。
2、术后胆漏
肝血管瘤剥除术后创面较大,术中未能发现和缝扎某支细小胆管是导致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肝血管瘤术后胆漏需要保持引流通畅,一般能自行愈合,必要时需要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3、术后肝功能不全或衰竭
往往与术前未能充分评估残余肝体积、伴有肝脏的其他基础性疾病,术中大出血、长时间的低血压休克,术中损伤了保留肝叶的入肝或出肝血管,术后发生门静脉主干血栓、残余肝的扭转影响肝脏血流有关。肝血管瘤病人术中使用肝门阻断的方法控制入肝血流,大多数病人术后出现转氨酶升高,术后2-3天达到高峰,一般在 1周左右降至正常范围,部分病人还可出现胆红素轻度增高,多能经护肝支持治疗逐渐好转。如果发生难以扭转的肝功能衰竭,惟一的办法就是行急诊肝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