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摇晃宝宝可能会引发摇晃综合症

摇晃宝宝可能会引发摇晃综合症

爸爸妈妈知道吗?摇晃宝宝可能会引发“摇晃综合症”。由于新生儿的头颅相对而言较大,宝宝的骨骼又很软,加之婴儿没有自我的保护动作,因此,猛烈的摇晃会让宝宝脑内形成巨大的冲击力量,对宝宝健康造成隐患。爸爸妈妈在哄睡婴儿时,要避免猛烈的摇晃和举抱小宝宝。

那么,既然摇晃宝宝睡觉对健康不利,可不可以抱着宝宝睡觉呢?对宝宝来说,抱睡不仅会让宝宝睡得不深,身体蜷曲在妈妈的怀中,无法自由舒展,全身肌肉得不到 休息,从而影响到睡眠质量;长时间的抱睡会让宝宝养成不抱不睡的坏习惯,影响正常的身体发育。对妈妈来说,如果经常抱着新生儿睡觉,会严重影响到正常的休 息,拖累妈妈的精神,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婴儿睡觉要抱着睡怎么办

某些疾病会影响宝宝的睡眠,最常见的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岁以内的宝宝,尤其是6个月内的宝宝,患佝偻病时往往不容易入睡,入睡后会突然惊醒,大哭不止,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应当请医生进行诊治。

在排除了佝偻病的影响后,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妈妈可以适当地抱一抱,陪一陪,宝宝需要妈妈的抚摸、搂抱等触觉感受,特别是新生儿,这样能帮助宝贝安静下来,加强睡意,也可防止新生儿出现惊跳反射。但不要让宝宝养成抱着睡、陪着睡的习惯。

如果宝宝已经形成抱着睡或陪着睡的习惯,一定要坚持把这个习惯纠正过来。比如,宝贝睡觉时尽量不要抱他,这样做宝贝会不习惯,会哭闹,但如果妈妈坚持不抱,也许第一天宝贝会哭20~30分钟,第二天只哭10分钟,第三天也许根本就不哭了,逐渐就能改掉抱着睡的习惯。

如何正确抱宝宝

1.手托法

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颈、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这一方法比较多用于把宝宝从床上抱起和放下。

2.腕抱法

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伸过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一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姿势。

3.不要竖着抱宝宝

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竖抱宝宝时,宝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宝宝在1-2个月时,颈肌还没有完全发育,颈部肌肉无力,应防止这种不正确的怀抱姿势对宝宝脊椎的损伤。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但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所以抱宝宝不宜笔直的竖抱。

哄宝宝入睡的错误方法 猛烈摇睡--危害宝宝健康

当宝宝哭闹或睡眠不安时,家长喜欢摇晃宝宝,宝宝越哭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宝宝十分有害!因为摇晃动作会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征”,发生脑震荡、颅内出血。轻者发生癫病、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出现脑水肿、脑疝而死亡。尤其是10个月内的小宝宝更危险。

宝宝能不能摇

一、婴儿能不能抱着摇晃?

最好不要摇晃,这是不科学的,当宝宝哭闹或睡眠不安时,一些年轻妈妈便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越哭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宝宝十分有害,因为摇晃动作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症”,发生脑震荡、颅内出血。轻者发生癫病、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出现脑水肿,脑疝而死亡。

二、目前临床病例多发生于0-4岁的婴儿或幼小儿童,但主要好发对象为0-8个月大的婴儿。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婴儿头部的体积和重量占全身的比例远比成人大得多,婴儿头长占身体的20%,而成人约为10%。并且婴儿脑部发育仍未稳固,颈部的肌肉力量较弱,韧带弹性较差,颈椎也未完全骨化,难以承受较大幅度的摇晃和高抛的震荡。如果不停地摇晃婴儿,或是将婴儿一次次地抛起来又接住,便容易使婴儿头颅内的脑组织随摇晃或高抛的晃动,与较硬的头颅相撞,从而引起脑损伤。

三、由于临床症状与受摇晃次数、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一次剧烈的摇晃会造成摇晃症候群。即使摇晃动作不剧烈,但若长期反复地施行,也容易让宝宝出现这种症状。有摇晃症候群的宝宝,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现象。抽搐也许是偶发或局部抽搐,但也有可能频繁发生,严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有时即使性命保住了,却会带着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四、宝宝的颈部柔软且脆弱、头部较重,加上婴儿颅底较为平坦,脑部不易固定,颈部又欠缺支撑力,如果受到大人不当的激烈摇晃、翻转等,大脑表面与头骨下的静脉相接的血管也会晃动,可能会造成脑部神经的伤害。严重的还可能使婴儿脑部、颈椎等受到损伤,导致无法挽回的伤害,这就是所谓的婴儿摇晃综合征SBS。

如何避免婴儿脑震荡

在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候,心烦意乱的父母为了让宝宝安静下来,会使劲摇荡宝宝的身体和头颈部。有的人为了让孩子高兴,会把宝宝高高地抛向空中,或者让宝宝站在大人的手掌上来回旋转走动。专家指出,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动作,稍有不慎孩子会跌落,使得头颅内脏损伤或四肢骨折,而摇晃婴儿头颈部还可使宝宝脑部受伤,甚至引起死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宝宝出现脑震荡呢?

什么是摇荡综合征?

婴儿头颅很脆弱婴儿摇荡综合征 (SBS)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婴儿,其中以6个月的宝宝更多见,且男孩多于女孩。宝宝为什么会发生SBS?原来,婴儿脑部占体重的1/4,而成人的这一比例为1/38~1/40。如1岁婴儿脑重为900克左右,而成人脑重为1500克左右。婴儿颈部肌肉不发达,柔软娇嫩,对头颅支撑力弱,当剧烈摇晃或震荡头部,或把孩子向上抛时,由于颅骨组织比重大,而颅内脑组织比重小,在向上抛和自由落下的过程中,从加速到减速,两者发生速度差,形成一种剪切力,使紧密坚硬的颅骨与柔嫩脆弱的脑组织相互碰撞,轻者会致脑震荡,重者可引发脑挫裂伤、脑水肿、高颅压昏迷、抽风甚至死亡。

胎儿在母腹中三个月时就开始感受到随母亲动作而至的轻柔摇晃,这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中枢,使孩子出生后睡觉时能保持畅通而有力的呼吸。摇篮的轻微摇晃会使婴儿身体各种神经反射发育得又快又完善。人在青春期耳前庭系统完全成熟前,必须要经常受到一定程度的摇晃,才能促进神经反射和运动器官的发育。这就是为什么要让孩子骑木马、荡秋千、玩旋转游艺车的原因。然而摇晃不是摇荡,摇晃过于剧烈变成摇荡就会对婴儿造成伤害。

最好避免摇荡婴儿要避免婴儿摇荡综合征的发生,除了预防和反对对儿童的暴力外,还要注意不做那些无意或善意的习惯性摇荡婴儿的动作,特别是过度用力上下或前后摇荡宝宝、高举抛接、将宝宝摔在床垫或沙发上、让婴儿使用无法支撑其头部的坐椅、只扶住宝宝腋下而将其放在大腿上用力摇晃等危险动作。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睡卧在电动摇摇床上。不要将头颅发育不成熟即不能抬头的婴儿放在震荡很明显的推车里。不要把小于6个月的婴儿强行放在不能平躺的婴儿推车里让其坐下。

长久累积或短期摇荡所造成的头部伤害,在孩子的头颅外表可能看不到任何受伤的痕迹,因此年轻的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有无异常情况。若宝宝出现以下情况父母应该高度警惕:呕吐、神志怪异、没有精神、呼吸心跳急促、抽筋、昏迷等。

把宝宝抛向空中易致脑震荡

婴儿头颅很脆弱婴儿摇荡综合征 (SBS)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婴儿,其中以6个月的宝宝更多见,且男孩多于女孩。宝宝为什么会发生SBS?原来,婴儿脑部占体重的1/4,而成人的这一比例为1/38~1/40。如1岁婴儿脑重为900克左右,而成人脑重为1500克左右。婴儿颈部肌肉不发达,柔软娇嫩,对头颅支撑力弱,当剧烈摇晃或震荡头部,或把孩子向上抛时,由于颅骨组织比重大,而颅内脑组织比重小,在向上抛和自由落下的过程中,从加速到减速,两者发生速度差,形成一种剪切力,使紧密坚硬的颅骨与柔嫩脆弱的脑组织相互碰撞,轻者会致脑震荡,重者可引发脑挫裂伤、脑水肿、高颅压昏迷、抽风甚至死亡。

胎儿在母腹中三个月时就开始感受到随母亲动作而至的轻柔摇晃,这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中枢,使孩子出生后睡觉时能保持畅通而有力的呼吸。摇篮的轻微摇晃会使婴儿身体各种神经反射发育得又快又完善。人在青春期耳前庭系统完全成熟前,必须要经常受到一定程度的摇晃,才能促进神经反射和运动器官的发育。这就是为什么要让孩子骑木马、荡秋千、玩旋转游艺车的原因。然而摇晃不是摇荡,摇晃过于剧烈变成摇荡就会对婴儿造成伤害。

最好避免摇荡婴儿要避免婴儿摇荡综合征的发生,除了预防和反对对儿童的暴力外,还要注意不做那些无意或善意的习惯性摇荡婴儿的动作,特别是过度用力上下或前后摇荡宝宝、高举抛接、将宝宝摔在床垫或沙发上、让婴儿使用无法支撑其头部的坐椅、只扶住宝宝腋下而将其放在大腿上用力摇晃等危险动作。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睡卧在电动摇摇床上。不要将头颅发育不成熟即不能抬头的婴儿放在震荡很明显的推车里。不要把小于6个月的婴儿强行放在不能平躺的婴儿推车里让其坐下。

长久累积或短期摇荡所造成的头部伤害,在孩子的头颅外表可能看不到任何受伤的痕迹,因此年轻的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有无异常情况。若宝宝出现以下情况父母应该高度警惕:呕吐、神志怪异、没有精神、呼吸心跳急促、抽筋、昏迷等。

为什么宝宝走路时摇摇晃晃

专家诊察:正常现象

其实大多数刚刚会走路的宝宝,走起路来都会摇摇摆摆、歪歪倒倒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属于很正常的现象,并不一定是大脑运动神经发育及平衡功能异常。

首先,宝宝刚学会走路时,一般头部较大,身子较长,四肢较短,身体处于一种重心不稳的状态,即头重脚轻;其次,出于这个时期的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完善,大脑皮层兴奋容易泛化,腿部肌肉又缺乏力量,因此运动神经支配肌肉的运动能力也较弱。所以,在最初学走路时,他们并不能做到像大人那样,在身体重心发生变化时能及时调整姿态来保持身体平衡,往往以重心前移来带动身体移动,并需身体其他部位的协助。

这样,宝宝在刚刚学走路时常做出两条胳臂和两条腿交错摆动的动作,还做出一些多余或胳臂和腿配合不协调的动作。为了加大脚的支撑面积,他们两脚之间的距离比较宽。由此,他们走路的节奏、步幅及速度都不均匀,表现出东倒西歪、摇摇晃晃、就好似小鸭子走路的样子。不过,宝宝会随神经肌肉功能的逐渐增强步态变稳起来。

专家建议:以防万一

1.如果宝宝在1岁半后仍不能站立;或行走不稳、经常摔跤,并走起路来左右摇摆好似鸭子;或一开始走路正常而逐渐出现行走困难,体内可能隐藏着某种疾病,如脑瘫、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

2.如果发现宝宝出现以上异常现象,妈咪就要尽早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切不可马虎大意,不当一回事,要为宝宝争取最佳治疗时间。

家长要切记不可摇晃宝宝,摇晃孩子容易出现婴儿摇晃症候群,对宝宝的大脑有危害。很多家长并不了解什么事婴儿摇晃症候群,也不知道摇晃婴儿的危害。下面小编就来一一介绍。

什么是婴儿摇晃症候群

所谓婴儿摇晃症候群(Shaken infant syndrome),是指瞬间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或长时间无数次的快速摇晃婴幼儿,造成其脑部伤害,甚至死亡。目前临床病例多发生于0-4岁的婴儿或幼小儿童,但主要好发对象为0-8个月大的婴儿,原因是婴儿颈部较为柔软、脆弱,及其身体比例和大人有差异,婴儿的头部比例约占身长得1/4,且婴幼儿期脑部发育较快,因此,宝宝头部的重量也约占全身重量的1/4,加上婴幼儿颅底较为平坦,脑部不易固定,颈部又欠缺支撑力,因此,当大人或外力施予部当激烈摇晃,或是将婴幼儿背在大人背上,却疏忽给予他们颈部支撑,都有可能导致婴幼儿永久性的脑部伤害,产生许多后遗症,造成无法抹灭的遗憾。

爱摇晃宝宝当心摇篮综合征

专家指出,这样剧烈的摇晃孩子脑袋不但不能治病,反而要担心摇晃综合征,也叫摇篮综合征。

据介绍,摇篮综合征是因为婴儿受到持续剧烈摇晃而对其脑部产生的损害。由于婴幼儿头部所占比例较大,而颈部的发育又不太完全,所以当宝宝被剧烈摇晃时,悬浮在颅内的脑组织和与脊髓连接的神经会受到很严重的损伤,导致脑出血、脑水肿或视网膜出血。

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导致夭折。摇篮综合征多发生在6个月到1岁的婴儿,摇晃大一些的孩子有时也会发生,多在4岁以内。

摇篮综合征不仅可能发生在这种极端的事例上,很多家长在孩子哭闹时常会抱着孩子晃,为了尽快哄孩子入睡也会抱着大幅度晃孩子,或者将孩子放在摇篮里大力摇晃,张思莱提醒,家长的这些行为,同样可能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严重的损害。

专家提醒,孩子哭闹,家长首先要找原因,不要单纯依赖摇晃。其次,就算要抱着孩子晃一晃,动作一定要轻柔,幅度一定不能过大

。而要让孩子尽快入睡,家长最好不要采取抱着摇晃的方式,可以从一开始就训练宝宝的睡眠模式,一旦有睡觉的迹象时,就可以把宝宝放到床上了,在床边陪到他们睡着。这样可以培养宝宝自己入睡的好习惯。

宝宝哭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宝宝哭的时候,该不该抱他?

新手父母最怕听到宝宝哭,一来是舍不得,二来是怕吵到邻人,于是宝宝一哭,就赶紧抱他起来,可是几次之后,聪明的宝宝立刻发现,“哭”是吸引大人来抱他的最有效方法,而变成一种习惯,这可累坏了没有经验的父母,在抱与不抱之间,左右为难,万一家中的婆婆妈妈再插手干涉,问题就更复杂了。

正解

哭,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婴儿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尿片湿了、肚子饿了、想睡觉了或是生病了……,家长应该先检查一下,如果这些因素都排除了,宝宝还是哭个不停,就表示他可能缺乏安全感或是想要引起大人的注意,这时候就应该先和他说说话,安抚他的情绪,如果还是无效,才把他抱起来,万一妈妈们太忙,不能马上抱他,让他哭一会儿,也是可以的。

可不可以摇晃宝宝?

很多人都有经验,宝宝吵闹的时候,只要摇一摇他,就可以获得暂时的宁静,有些宝宝甚至必须靠大人摇晃才能入睡,然而也有人认为大力摇晃宝宝,会对脑部器官伤害,摇晃宝宝真的有这样的危险性吗?该怎么摇,才正确呢?

正解

婴儿喜欢被摇晃,但是却可能因为用力过猛,而表出现不安、嗜睡、流口水、四肢无力、抽筋、痉挛、呕吐、呼吸加速、体温下降(心跳过慢)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昏迷、死亡,这便是所谓的婴儿摇晃症候群,主要是因为婴儿的头部较重(占了身体总重量的25%),而且脑部的水含量较多、髓鞘发育不成熟,加上他的颈部支撑力不够,被摇晃时,脑部容易受到压迫与扭曲,因此,医师呼吁,家长要摇晃宝宝时,只能轻轻地前后、左右晃,不可旋转、上下晃动,或突然改变方向;另外,类似摇晃的动作也会导致同样的危险(反覆将宝宝抛到空中、将宝宝架在肩背上摇动、将宝宝放在大人腿上晃动、抱着宝宝旋转等),也应尽量避免。

摇宝宝睡觉会将孩子晃晕吗

妈妈一边抱着孩子轻轻摇晃,一边唱起摇篮曲;原本哭闹的宝宝就在那令人宁静的节奏中渐渐睡去这原本是多少代人心里的经典画面,可近日微博上疯传的一条信息却提出了相反的警告,让众多家长们大惊失色:

“小婴儿不要再摇了!抱着孩子不断抖动,哭得越凶,抖得越厉害,直到孩子睡去,实际上孩子是被抖晕过去了。婴幼儿在一岁半前是脑发育高峰,而且出生后额叶未完全发育,脑组织的发育慢于颅骨的发育,因此颅内空腔较大,剧烈的活动头部会导致“摇拨浪鼓效应”,而最常见的是硬膜下积液。”

摇晃着哄宝宝,真的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危害?来听听专家的解释。

会晃出问题吗?

专家解释:有可能,但概率极低

专家表示,过度摇晃婴儿可能导致其脑部血肿,这种病被称为“摇篮综合症”。

专家解释说,1岁半以下的小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全,其大脑就好像盛放在颅骨里的嫩豆腐,脑组织和颅骨间并无连接。如孩子的脑组织发育比颅骨发育慢,两者之间会出现空腔。此时,当孩子受到一定频率的长时间摇晃,就会导致硬膜下积液。一旦空腔和积液出现,孩子继续受到晃动,大脑也会跟着震动,头盖骨和大脑之间的静脉被挤压,血流受阻,会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症”、 慢性硬膜下积液或慢性硬膜下血肿,更严重的,则可能出现失明甚至死亡。然而,事实上,“摇篮综合症”的发病率是极低的,到目前为止,该院尚未收治过一例真正的“摇篮综合症”患者。

专家认为,如今孩子金贵,“恐怕没有父母会用如此高强度、高频率的力度对付自己的宝宝”。微博中所说的“孩子被抖晕”、“拨浪鼓效应”都是极端事例,应是意在提醒年轻父母,摇晃孩子有风险,要多加注意。

孩子到底该怎么“晃”

专家建议:轻抱轻摇,轻晃摇篮

今年29岁的陆小姐,儿子刚刚满周岁。对于“孩子不能摇”的说法,她很惊讶:“家里一直都是抱着孩子摇晃哄他睡觉,如果这样不安全,那该怎么做?”

专家表示,只要不是晃动力气太大,或者恶意摇晃,平时家长抱着孩子轻轻摇晃是没有问题的。

专家称,婴幼儿哭闹时,母亲温柔的怀抱和抚触能起到很好的安慰作用。她同时提醒,如果孩子睡在摇篮中,家长不要用同一频率长期摇晃摇篮。因为孩子如长时间在同一频率下晃动,可能引起脑部震荡,导致危险。

专家同时提醒,对于有脑部基础病的孩子,稍加外力或许就会使其受伤。如果宝宝出现了呕吐、抽搐、嗜睡、烦躁,眼球上翻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摇宝宝睡觉会将孩子晃晕吗

“小婴儿不要再摇了!抱着孩子不断抖动,哭得越凶,抖得越厉害,直到孩子睡去,实际上孩子是被抖晕过去了。婴幼儿在一岁半前是脑发育高峰,而且出生后额叶未完全发育,脑组织的发育慢于颅骨的发育,因此颅内空腔较大,剧烈的活动头部会导致“摇拨浪鼓效应”,而最常见的是硬膜下积液。”

摇晃着哄宝宝,真的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危害?来听听专家的解释。

会晃出问题吗?

专家解释:有可能,但概率极低

专家表示,过度摇晃婴儿可能导致其脑部血肿,这种病被称为“摇篮综合症”。

专家解释说,1岁半以下的小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全,其大脑就好像盛放在颅骨里的嫩豆腐,脑组织和颅骨间并无连接。如孩子的脑组织发育比颅骨发育慢,两者之间会出现空腔。此时,当孩子受到一定频率的长时间摇晃,就会导致硬膜下积液。一旦空腔和积液出现,孩子继续受到晃动,大脑也会跟着震动,头盖骨和大脑之间的静脉被挤压,血流受阻,会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症”、 慢性硬膜下积液或慢性硬膜下血肿,更严重的,则可能出现失明甚至死亡。然而,事实上,“摇篮综合症”的发病率是极低的,到目前为止,该院尚未收治过一例真正的“摇篮综合症”患者。

专家认为,如今孩子金贵,“恐怕没有父母会用如此高强度、高频率的力度对付自己的宝宝”。微博中所说的“孩子被抖晕”、“拨浪鼓效应”都是极端事例,应是意在提醒年轻父母,摇晃孩子有风险,要多加注意。

孩子到底该怎么“晃”

专家建议:轻抱轻摇,轻晃摇篮

今年29岁的陆小姐,儿子刚刚满周岁。对于“孩子不能摇”的说法,她很惊讶:“家里一直都是抱着孩子摇晃哄他睡觉,如果这样不安全,那该怎么做?”

专家表示,只要不是晃动力气太大,或者恶意摇晃,平时家长抱着孩子轻轻摇晃是没有问题的。

专家称,婴幼儿哭闹时,母亲温柔的怀抱和抚触能起到很好的安慰作用。她同时提醒,如果孩子睡在摇篮中,家长不要用同一频率长期摇晃摇篮。因为孩子如长时间在同一频率下晃动,可能引起脑部震荡,导致危险。

专家同时提醒,对于有脑部基础病的孩子,稍加外力或许就会使其受伤。如果宝宝出现了呕吐、抽搐、嗜睡、烦躁,眼球上翻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把宝宝抛向空中易致脑震荡

在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候,心烦意乱的父母为了让宝宝安静下来,会使劲摇荡宝宝的身体和头颈部。有的人为了让孩子高兴,会把宝宝高高地抛向空中,或者让宝宝站在大人的手掌上来回旋转走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教授焦富勇指出,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动作,稍有不慎孩子会跌落,使得头颅内脏损伤或四肢骨折,而摇晃婴儿头颈部还可使宝宝脑部受伤,甚至引起死亡。

婴儿头颅很脆弱婴儿摇荡综合征 (SBS)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婴儿,其中以6个月的宝宝更多见,且男孩多于女孩。宝宝为什么会发生SBS?原来,婴儿脑部占体重的1/4,而成人的这一比例为1/38~1/40。如1岁婴儿脑重为900克左右,而成人脑重为1500克左右。婴儿颈部肌肉不发达,柔软娇嫩,对头颅支撑力弱,当剧烈摇晃或震荡头部,或把孩子向上抛时,由于颅骨组织比重大,而颅内脑组织比重小,在向上抛和自由落下的过程中,从加速到减速,两者发生速度差,形成一种剪切力,使紧密坚硬的颅骨与柔嫩脆弱的脑组织相互碰撞,轻者会致脑震荡,重者可引发脑挫裂伤、脑水肿、高颅压昏迷、抽风甚至死亡。

胎儿在母腹中三个月时就开始感受到随母亲动作而至的轻柔摇晃,这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中枢,使孩子出生后睡觉时能保持畅通而有力的呼吸。摇篮的轻微摇晃会使婴儿身体各种神经反射发育得又快又完善。人在青春期耳前庭系统完全成熟前,必须要经常受到一定程度的摇晃,才能促进神经反射和运动器官的发育。这就是为什么要让孩子骑木马、荡秋千、玩旋转游艺车的原因。然而摇晃不是摇荡,摇晃过于剧烈变成摇荡就会对婴儿造成伤害。

最好避免摇荡婴儿要避免婴儿摇荡综合征的发生,除了预防和反对对儿童的暴力外,还要注意不做那些无意或善意的习惯性摇荡婴儿的动作,特别是过度用力上下或前后摇荡宝宝、高举抛接、将宝宝摔在床垫或沙发上、让婴儿使用无法支撑其头部的坐椅、只扶住宝宝腋下而将其放在大腿上用力摇晃等危险动作。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睡卧在电动摇摇床上。不要将头颅发育不成熟即不能抬头的婴儿放在震荡很明显的推车里。不要把小于6个月的婴儿强行放在不能平躺的婴儿推车里让其坐下。

长久累积或短期摇荡所造成的头部伤害,在孩子的头颅外表可能看不到任何受伤的痕迹,因此年轻的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有无异常情况。若宝宝出现以下情况父母应该高度警惕:呕吐、神志怪异、没有精神、呼吸心跳急促、抽筋、昏迷等。

婴儿睡觉要抱着睡怎么办

摇晃宝宝睡觉好吗

爸爸妈妈知道吗?摇晃宝宝可能会引发“摇晃综合症”。由于新生儿的头颅相对而言较大,宝宝的骨骼又很软,加之婴儿没有自我的保护动作,因此,猛烈的摇晃会让宝宝脑内形成巨大的冲击力量,对宝宝健康造成隐患。爸爸妈妈在哄睡婴儿时,要避免猛烈的摇晃和举抱小宝宝。

那么,既然摇晃宝宝睡觉对健康不利,可不可以抱着宝宝睡觉呢?对宝宝来说,抱睡不仅会让宝宝睡得不深,身体蜷曲在妈妈的怀中,无法自由舒展,全身肌肉得不到休息,从而影响到睡眠质量;长时间的抱睡会让宝宝养成不抱不睡的坏习惯,影响正常的身体发育。对妈妈来说,如果经常抱着新生儿睡觉,会严重影响到正常的休息,拖累妈妈的精神,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婴儿睡觉要抱着睡怎么办

某些疾病会影响宝宝的睡眠,最常见的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岁以内的宝宝,尤其是6个月内的宝宝,患佝偻病时往往不容易入睡,入睡后会突然惊醒,大哭不止,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应当请医生进行诊治。

在排除了佝偻病的影响后,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妈妈可以适当地抱一抱,陪一陪,宝宝需要妈妈的抚摸、搂抱等触觉感受,特别是新生儿,这样能帮助宝贝安静下来,加强睡意,也可防止新生儿出现惊跳反射。但不要让宝宝养成抱着睡、陪着睡的习惯。

如果宝宝已经形成抱着睡或陪着睡的习惯,一定要坚持把这个习惯纠正过来。比如,宝贝睡觉时尽量不要抱他,这样做宝贝会不习惯,会哭闹,但如果妈妈坚持不抱,也许第一天宝贝会哭20~30分钟,第二天只哭10分钟,第三天也许根本就不哭了,逐渐就能改掉抱着睡的习惯。

如何正确抱宝宝

1.手托法

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颈、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这一方法比较多用于把宝宝从床上抱起和放下。

2.腕抱法

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伸过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一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姿势。

3.不要竖着抱宝宝

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竖抱宝宝时,宝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宝宝在1-2个月时,颈肌还没有完全发育,颈部肌肉无力,应防止这种不正确的怀抱姿势对宝宝脊椎的损伤。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但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所以抱宝宝不宜笔直的竖抱。

宝宝如果哭闹着要爸妈抱着入睡,爸爸妈妈可以只轻轻的拍孩子而不抱,虽然孩子会哭闹,但是过一段时间会发现哭闹根本不管用,爸爸妈妈还是不会抱的,以后这个习惯就会渐渐的改掉,也给爸爸妈妈节省出很多休息的时间呢。

易导致宝宝脑震荡几种不良行为

一、哄睡类

1、使劲摇晃宝宝摇篮

摇晃摇篮这是新妈妈对宝宝常用的哄睡方法,当宝宝哭闹或睡不安稳时,一些心急的新妈妈便将宝宝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哭得越凶,妈妈也就摇晃得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2、将宝宝抱在怀中摇晃

很多新妈妈都会使用这招来哄宝宝入睡,但并不是每个新妈妈的抱姿都是正确的,而且晃的幅度也各不相同。有的新妈妈的抱姿不仅错误,而且摇晃宝宝的幅度也过于剧烈。

不良指数:★★★

行为解读

这样的行为都容易造成“摇晃婴儿综合征”,形成宝宝脑震荡。因为摇荡会使宝宝的大脑与坚硬的颅骨相撞,宝宝的大脑还未成熟,很容易导致小血管破裂,造成颅内出血。宝宝会出现癫病、智力受损、肢体瘫痪、弱视或失明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脑水肿、脑疝而死亡。

行为纠正

新妈妈要切记,无论是躺在摇篮里的宝宝还是抱在怀中的宝宝,都不要剧烈摇晃宝宝。正确的哄睡方法是:轻轻地拍拍宝宝的背或对宝宝做适当的抚摩。

二、外出类

1、让宝宝躺在过于颠簸的车里

有些爸爸妈妈开车带宝宝出外游玩,让宝宝直接躺在过于颠簸的车里,认为车里的震动不大,对宝宝不会构成伤害。

2、带宝宝玩晃动性大的游戏

爸爸妈妈最喜欢带宝宝去玩摇木马、荡秋千、坐旋转游艺车等游戏,以为这是宝宝最想要的,但却无法把握合适的限度。

不良指数:★★★★

行为解读

这些一般不太引人注意的习惯性行为,会使宝宝头部受到一定程度的震动。由于宝宝颈部肌肉十分软弱,在较大震动的情况下,还不足以保护颈部脊髓和大脑,所以宝宝极可能因此而出现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肌肉松弛无力的现象,有时甚至会导致宝宝失忆。

行为纠正

让宝宝躺在过于颠簸的车里,这些震动虽然在爸爸妈妈眼中并不算大,但对宝宝却可能引发脑震荡。正确的做法是:在车内安置安全性能高、稳定性好的摇篮,最好同时有人看护,避免一个人开车带宝宝出门,这样既要驾驶又要照顾宝宝,极易发生意外。

尽管不少专家指出人在耳前庭系统完全成熟以前,摇晃能促进其神经反射和运动器官的发育,有些游戏的摇晃刺激的确能满足宝宝们健康发育所需,但最好采用限时限次的方法,进行合理安排。况且人都有犯糊涂的时候,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小心注意——过则为灾。

三、逗玩类

1、抛举宝宝

有的爸爸妈妈为了逗乐宝宝,喜欢将宝宝向上抛起,让宝宝腾于空中,然后接住。有的爸爸妈妈虽然不会这样,但也有把宝宝举高逗玩的行为。

2、让宝宝站立在成人的手掌上

有的爸爸妈妈十分希望早一天看到宝宝站立,经常喜欢用一只手握住宝宝的小脚,让宝宝站立在自己的手掌上。

不良指数:★★★★★

行为解读

抛举宝宝、让宝宝站在手掌上都是十分危险的行为。正常情况下,新生宝宝的头围最大,比胸围大1~2厘米,宝宝头大身小,导致颈椎不能很好地支撑头部,如果一旦失手,宝宝直接跌至地面,身体不仅会受到损伤,严重的还会伤及宝宝颈部、脑部。宝宝可能出现意识丧失、昏迷、休克等现象,恢复后可能躁动不安、头痛、恶心、呕吐或晕眩等,还可能并发脑出血或脑水肿。

行为纠正

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特别是新生宝宝,切不可用这种方法来逗乐或戏耍,逗玩时随意剧烈摇晃宝宝更是要不得。正确的做法是:每天适当地抱抱宝宝,与他逗玩,和他亲热一番。如用拳头做游戏,将大手半握拳,用来引逗宝宝,让宝宝用小手抓握。

温馨提示:小宝宝是一点轻微的震动都不能承受的。宝宝在最初几个月里,各部的器官都很纤柔,尤其是头部,相对大而重,颈部肌肉软弱无力,遇有震动,自身反射性保护机能差,很容易造成脑损伤。面对如此脆弱的小宝宝,新手爸爸妈妈一定要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摇晃会损害婴儿大脑

强力摇晃会出问题

“婴儿摇晃综合征”是为何造成的呢?开发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生金剑光告诉记者:“因为婴儿脑部发育仍未稳固,不管有没有和别的物体发生碰撞,当受到强力摇晃时,脑部组织容易受到撞击而出现血管撕裂及脑神经纤维受损。”

金医生告诉记者,这种征状多发生于0-3岁的婴儿,但主要好发对象为0-12个月大的婴儿,原因是婴儿颈部较为柔软、脆弱。一旦被摇晃,疏忽给予宝宝颈部支撑,婴儿的大脑就会在他的相对空旷的头骨中来回碰撞,有可能导致婴幼儿永久性的脑部伤害,产生许多后遗症,包括头痛、头晕、失忆及影响智力,严重者因脑部有大量微丝血管爆裂,引致脑部大量出血,可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医生:

“摇晃综合征”的发病率极低

那么,我们平时抱小孩是否就不能摇晃吗?

金医生说:“这还要看父母摇晃的幅度和强度。只要不是晃动力气太大,或者恶意摇晃,家长抱着孩子轻轻摇晃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家里就一个宝贝疙瘩,很少有父母会用如此高强度、高频率的力度抖晃自己的宝宝。”

金医生强调说,事实上,“摇晃综合征”的发病率是极低的,到目前为止,该院尚未收治过一例真正的“摇篮综合征”患者。

记者了解到,“婴儿晃动综合征”在国外的发生,许多是因为父亲剧烈和猛烈摇晃婴儿。 正常情况下抱着孩子摇几下,这种幅度一般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因此,家长要注意摇晃孩子不能过度,摇时动作放轻,这种危险完全可以避免。

摇晃婴儿

要轻缓温柔

今年29岁的陈小姐,女儿刚刚满周岁。对于“孩子不能摇”的说法,她表示很惊讶:“家里一直都是抱着孩子摇晃哄他睡觉,如果这样不安全,那该怎么做?”

金医生说:“动作可以轻缓一点,可以温柔地抱起他,轻轻抚摸后背、四肢等,让他感到安全、放松,同时检查一下宝宝是否过冷或过热、衣服是否舒适,给他一个玩具分散注意力。”

家有小北鼻新妈勿犯3大错

1.宝宝的肌肤不需要额外的呵护

我们都知道新生婴儿的皮肤是非常水嫩的,这就给了一些家长错误的暗示,她们认为,宝宝的肌肤如此的完美,根本就不需要后天的呵护。其实任何人的皮肤结构都像是一面墙,由无数个皮肤细胞(一块块砖)组成,不同的是,宝宝的皮肤细胞很小,也不紧凑,这就注定了宝宝皮肤的脆弱性,她们的肌肤对外抵抗力、留住水分的能力也更差,因为此时她们的皮肤屏障功能还处于正在完善的阶段,所以宝宝的皮肤很容易干燥,家长应该及时对宝宝的皮肤进行全面的护理,以防出现皮肤问题,比如皮炎、皴裂等。

2.可以摇晃小婴儿

摇晃婴儿在现实生活中太常见了,为了不让婴儿哭闹不休,摇晃他们似乎是很多性情急躁的保姆或家长都会采取的举动,我们这里说的摇晃不是像摇篮一样轻轻的晃动,而是剧烈的大幅度的摇晃。由于婴儿的头部还没有发育完全,大脑与头骨之间有着较大的空隙,这种剧烈的摇晃对于婴儿来说就像在用头去撞墙,严重情况下会造成头部损伤、颅骨骨折和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医学上称之为摇晃婴儿综合症。摇晃婴儿综合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嗜睡、拒奶、呕吐、四肢抽搐、昏迷、呼吸衰竭等。

3.不需要经常洗头

有很多家长没有经常给孩子洗头发的好习惯。有人是因为担心孩子感冒,有人是因为觉得宝宝的头部还未发育完全,头皮的油脂少,所以不需要经常洗头。但其实在婴幼儿阶段,宝宝的头发比成人的头发更容易受到损伤,强韧度也较低。宝贝头部油脂分泌确实比较少,这就更容易使头发失去光泽,变得干枯。而且头皮、头发上面有很多的尘埃粒子和细菌微生物,所以清洗宝宝的头发是必要的,以免引起痱子等常见皮肤病。

相关推荐

新生宝宝护理全攻略

问题 1要不要将宝宝的手脚包起来? 中国人习惯将宝宝包得密密实实的,认为这样宝宝较有安全感,而且也不会因为身体反射动作而受到惊吓,可是西方的父母却喜欢让宝宝手脚自由活动,以便促进其身体感觉发展,究竟宝宝的手脚该不该包起来呢? 正解 新生儿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手脚,往往会因为身体痉挛或一些突发的声音,而产生惊吓反射动作,并且容易从睡梦中惊醒。包裹他的手脚,可以让他重温母体中的安全感,慢慢适应外界的环境,同时也能帮助婴儿保持体温,因此,医师建议,满月以前的宝宝在睡觉的时候,最好将其手脚包起来,等到满两个月以后

摇头疗爷爷能治好脑瘫吗 剧烈摇头对婴儿的危害

在剧烈的摇晃之下,婴儿头部急剧加速减速,脑组织会因为惯性和颅骨发生冲击挤压,可造成脑组织损伤和出血,出现“婴儿摇晃综合症

宝宝入睡的六忌

一忌:摇 睡 宝宝又哭又闹,妈妈心疼地抱起来摇一摇,晃一晃,或者把他放在摇篮里摇晃,哄宝宝入睡,如果宝宝越哭越凶,妈妈就摇晃得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妈妈可要注意了,这种办法虽然能让宝宝摇晃中沉入梦乡,但是它潜在的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的,对10个月内的小宝宝尤其危险。由于宝宝的大脑没有发育完善,摇晃宝宝时会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也不断晃荡,致使大脑与颅骨相撞,造成脑部的小血管破裂,轻者发生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出现脑水肿、脑疝而死亡。如果眼睛里的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从另外的角度来讲,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表现 适度摇晃宝宝,可刺激前庭觉发展

虽然适度摇晃宝宝,理论上的确可能有助于刺激前庭觉的发展,不过爸妈一开始可能会不清楚怎么样的摇晃才算适当的摇晃,又要能摇晃到有助于刺激前庭觉发展,下手力道可能会过重。 因此从安全的角度来考量,第一次最好还是经由专人指导(例如先询问职能治疗师,掌握适当的方式与拿捏正确力道),然后再进行会比较安全。

宝宝吃奶打嗝与摇晃

婴儿摇晃症候群指的是在短时间内剧烈地摇晃宝宝或经常用力摇晃宝宝宝宝造成的一系列伤害。月龄小的宝宝,颈部尚不能很好地支撑头部,在不同方向剧烈地加速与减速晃动下,宝宝的头部虽没有直接撞到坚硬的物体,但也会造成脑部伤害。婴儿摇晃症候群是婴幼儿因为外力伤害而导致死亡或肢体障碍的主要原因。 当宝宝被剧烈摇晃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包括不安、嗜睡、不停地流口水、四肢无力、抽搐痉挛、呕吐,乃至呼吸加快、体温下降和心跳过慢,严重者呈现昏迷、心跳停止、 瞳孔放大甚至死亡。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表现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影响

婴儿摇晃症候群好发于新生儿~6个月。因为不当大力摇晃而引起的婴儿摇晃症候群,可能会影响到认知发展与运动功能,也可能造成脑性麻痹,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成为植物人或有生命危险。 由于宝宝还在成长,神经修复能力强,藉由复健治疗,仍然有机会康复,但是也不一定,还是要看受伤的程度轻重而定。 婴儿的头部比例比大人的头部重,而且支撑头部的颈部肌肉发育比较不完整,又因为婴儿的脑部持续成长,头骨间的间隙大,摇晃时震动范围更大,血管可能会被扯断,导致颅内出血。 1、很快或很大力的摇晃,并持续一段时间(快的定义是大约1秒钟摇晃前后

育儿常见问题,妈妈千万别犯这几个错误 摇晃宝宝入睡

宝宝睡觉不知累煞了多少妈妈,好多妈妈都喜欢摇晃宝宝睡觉,甚至还得满屋子走着摇晃。以前看到过一位爸爸用力摇晃宝宝导致宝宝大脑受损,当然实际情况不至于这么严重,但是如果养成了习惯,受累的还是你自己啊,每次摇到胳膊要断掉,人家还是在哭闹。怎么办?可以用一个可以轻轻摇晃的小床,或者是轻拍宝宝,播放舒缓催眠音乐等。

宝宝睡觉不能犯这3种错误

错误一:摇睡 当宝宝哭闹或睡眠不安时,一些年轻妈妈便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越哭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宝宝十分有害,因为摇晃动作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症",发生脑震荡、颅内出血。轻者发生癫病、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出现脑水肿,脑疝而死亡。如果眼睛里的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由此铸成大错,尤其是10个月内的小宝宝更危险。 错误二:热睡 为给宝宝保暖,相

宝宝可以长睡摇篮吗

一般情况下摇篮摇摆是极轻的,是左右的摇动,而不是剧烈的旋转。人脑在颅腔内是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它不是像一个不着边的球,放在水里,随摆动而左右晃荡。摇篮摇动时,宝宝全身,包括头部,都随摇篮有节奏地摇动,而不是左右冲撞。而一些大人整天把宝宝抱在怀里,还不断地抖动,宝宝才能入睡或不哭闹,这样的摇动强度可能要比摇篮还要大。因此,一般说来宝宝是可以用摇篮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宜让孩子总睡在摇篮里。这是因为考虑到孩子的脊柱柔软,通常摇篮的硬度是不够的,常睡摇篮会使脊柱变形,每天睡10~20分钟便可以了。 摇篮是一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危害

一次剧烈的摇晃就有可能会造成摇晃症候群,但即使摇晃动作不剧烈,若长期反复地施行,累积数次后,也容易让宝宝出现这种症状。有摇晃症候群的宝宝,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现象。抽搐也许是偶发或局部抽搐,但也有可能频繁发生,严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直接伤害是在大脑,脑部出血造成脑组织肿胀,进而压迫脑神经,脑神经受损后是无法回复到原先的状况的,存活的宝宝多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日后将会出现学习障碍、语言障碍及动作发展迟缓。 因此,必须及早开展康复治疗,通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