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脾虚的方法是什么
治疗脾虚的方法是什么
患有脾虚的人其运化失常,同时会出现营养障碍,生湿酿痰,脾虚的人有发生血症的可能。在中医上认为,脾虚症就是脾脏虚弱所致,引起脾虚的原因比较多,脾虚症状也较为复杂。可以是因为饮食上不均衡,出现失调所致,也可以是久病之后体虚所致。
目的:脾虚宁胶囊治疗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观察结果:脾虚宁胶囊治疗脾虚泄泻 30 例与参苓白术散治疗其病 15 例均能改善腹泻、食欲、腹胀、肢倦、神疲等症状及有关实验指标,总有效率脾虚宁胶囊为 86.67% ,参苓白术散为 46.67% ,脾虚宁胶囊优于参芩白术散( P< 0.05)。
研究表明:脾虚宁胶囊治疗脾虚泄泻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治疗脾虚的偏方
1.脾胃气虚,不思饮食。用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一钱、灸甘草五分、姜三片、枣一枚,加水二杯,煎至一杯,饭前温服。此方名“四君子汤”(按:各药分量在此方中不再折扣)。
2.小儿蒸热(脾虚人瘦,不思饮食)。用白术、白茯苓、白芍药各一两,甘草半两,加姜枣煎服。此方名“吃力伽散”。
3.脾虚胀满(脾气不和,冷气客于中,雍塞不通)。用白术二两、桔皮四两,共研为末,加酒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木香汤送下。此方名“宽中丸”。
4.脾虚泄泻。用白术五钱、芍药一两,共研为末,加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两次,冬月加肉豆蔻煨为末。 又方 : 用青粱米半升、神曲一合,每日煮粥食。 又方 : 用黄雌鸡一保,炙过,以盐、醋涂上,煮熟吃下。
5.脾虚寒疟( 寒多热少,不思饮食) 。用高良姜( 麻油炒) 、干姜( 炮) 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五钱,以猪胆汁调成膏子,临发病前,热酒调服。 又方 : 上方所制的药末,加胆汁和丸,每服四十丸,酒送下。 又方 : 高良姜、干姜,半生半炮各半两,穿山四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猪肾煮酒送下。
6.脾虚下白(脾胃虚冷,停水停气,凝成白涕下出)。用硫磺一两、炒面粉一分,共研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7.脾虚下痢,日夜不止。用野鸡一只,治净,加桔皮、葱、椒等五味,作成馄饨,空心吃下。
8.脾虚滑泄。用乌骨母鸡事例,治净,在鸡腹内装入豆蔻一两、苹果二枚( 烧存性) ,扎定,煮熟,空心吃下。
怎样治疗脾虚好呢
1.脾虚呕吐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则:健脾和胃止呕。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则:健脾渗湿止泻。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3.脾虚水肿
证候: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则:温脾利水消肿。主方:实脾饮加减。
4.脾虚出血
证候: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则:健脾益气摄血。主方:生脉饮合参附汤加减。
5.脾虚带下
证候: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主方:完带汤,水煎服。
6.脾虚多涎
证候: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治则:补益脾气摄津。主方:五味异功散加减。
看了这么多脾虚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大家是不是都觉得我们中医的伟大呢。中医当中讲究对症下药,因为大家在选择自己需要的药方的时候,一定要细细思考,这是不是真的就是你需要的那个药方啊。最后祝大家都能早日康复。
如何治疗脾虚胃寒有效
疾病简介:脾虚胃寒是中医名词。是指胃纳不佳,不消化,脘腹胀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胃寒症状一般以脾阳虚为主,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食物、劳累过度、或久病体虚或思虑过度伤脾等所致。
发病原因:一般说来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不规律如经常吃过食生冷食物、劳累过度、或久病体虚或思虑过度伤脾等所致。
主要症状:一般以脾阳虚为主,因为天气而改变,表现还因为天气变冷或者遇寒食冷品胃脘部就会疼痛,疼痛时伴有胃脘部寒凉感,得温痛减。胃痛隐隐,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纳呆,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妇女还会表现白带清稀而多,月经不调,腹冷腹痛。
疾病治疗:脾虚胃寒应该以食疗调理为主,主要把饮食规律好,身体和胃部调养好,脾虚胃寒就可治好。
调理方法,食物调理:脾胃虚寒者应多吃温胃散寒的食物,如胡椒、大枣、黑豆、老姜、狗肉、猪肚等。而且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少吃刺激性食物。还有胃寒病人可多喝胡椒猪肚汤。早晚喝点姜糖水,也有助御寒胃。也可以服胃用中药蜜浆 进行调理治疗,效果明显,食用后胃很快舒服了,绿色安全无副作用,可治愈脾虚胃寒。平时不要吃寒冷性凉的食品,多运动。
茶疗调理:脾虚胃寒的调养还可选用鲜姜红茶,鲜姜红茶不仅有治疗胃寒的效果,对患者体质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鲜姜红茶主要由鲜姜、白糖,与红茶一起冲饮,可治疗受凉引起的寒症。鲜姜发暖,红茶也是发暖之物,长期服用可以驱散体内寒气,从而使胃寒症状缓解。此外,胡椒砸碎加以红糖水冲服,治胃寒且有一定的疗养温胃的作用.合理的膳食,食疗对脾虚胃寒也有很好的疗养作用。 饮食注意:合理的膳食,定时定量,多食清淡、少刺激性食物,谨防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过热、过凉的食物。
专家观点:胃寒脾虚者,在调养中可选用中性温性的红茶作为日常饮品,红茶不仅有治疗胃寒的效果,对患者体质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人的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平时要有在饮食上多加注意,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胃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好胃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
姜20克、干枣15个、红糖50克,大枣红糖煎煮20分钟,然后放入生姜切片,再煮5分钟热点喝下,可治胃寒脾虚。
白术孕妇能吃吗
怀孕了,作为一个即将身为人母的女性来讲,这无疑是非常幸福的,尤其是肚子里的小宝宝带来的幸福感更是巨大的。怀孕期间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在吃药以及食膳方面。
孕妇是可以吃白术的,白术能益气安胎。治疗脾虚胎儿失养者,白术可补气健脾,促进水谷运以养胎,宜与人参、阿胶等补益气血之品配伍;治疗脾虚失运,湿浊中阻之妊娠恶阻,呕恶不食,四肢沉重者,白术可补气健脾燥湿,宜与人参、茯苓、陈皮等补气健脾除湿之品配伍;治疗脾虚妊娠水肿,白术既能补气健脾,又能利水消肿,亦常与健脾利水之品配伍使用。
白术孕妇能吃吗
怀孕了,作为一个即将身为人母的女性来讲,这无疑是非常幸福的,尤其是肚子里的小宝宝带来的幸福感更是巨大的。怀孕期间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在吃药以及食膳方面。那么,怀孕可以吃白术吗,对宝宝有影响吗?
孕妇是可以吃白术的,白术能益气安胎。治疗脾虚胎儿失养者,白术可补气健脾,促进水谷运以养胎,宜与人参、阿胶等补益气血之品配伍;治疗脾虚失运,湿浊中阻之妊娠恶阻,呕恶不食,四肢沉重者,白术可补气健脾燥湿,宜与人参、茯苓、陈皮等补气健脾除湿之品配伍;治疗脾虚妊娠水肿,白术既能补气健脾,又能利水消肿,亦常与健脾利水之品配伍使用。
常见治疗脾虚的15种食物
脾虚者宜吃以下食品。
1.粳米,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食鉴本草》即有记载“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本草经疏》亦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可以说凡虚弱之人,粳米皆宜!
2.糯米,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孙思邈说“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泄。”所谓脾病,乃指脾虚为病之义。《本经逢原》说得好“糯米,益气补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滞。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
3.锅巴,又称锅焦。性平。《本草纲目拾遗》中说它“补气,运脾,消食,止泄泻”。凡脾虚不运、饮食不香,或食不消化,或脾虚久泻者最宜食用。古方中亦常用之,如小儿常用健脾消食的“锅焦丸”,治老人脾泄的“玉露霜”。《梁侯瀛集验良方》中用以治疗“老幼脾虚久泻不愈”就是用锅巴同莲子肉为末加白糖调服,颇有效果。
4.西国米。又称西谷米,西米。白净滑糯,营养丰富。性温,味甘,能温中补脾,凡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食之颇宜。《柑园小识》记载“西谷米健脾运胃,久病虚乏者,煮粥食最宜。”
5.番薯,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6.薏苡仁,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时珍说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经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补脾”的记载。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7.饭豇豆,性平,味甘,能健补脾胃,对脾胃虚弱、食少便泻,或妇女脾虚带下者,食之最宜。《滇南本草》中即有“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的记载。明?李时珍还说它能“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除通常炒食外,还可同粳米煮饭或煮粥食用。
8.白扁豆,性平,味甘,能补脾胃虚弱。《本草纲目》中说“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本草求真》还解释道“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会约医镜》认为扁豆“炒用健脾止泻”。对于脾虚呕逆,食少久泄、小儿脾虚疳积、妇女脾虚带下者,最宜食之。或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均有裨益。
9.牛肉,性平,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医林纂要》中说得好“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故凡久病脾虚、中气下陷、气短乏力、大便泄泻、脾虚浮肿之人,宜用牛肉炖汁服食,或用牛肉适量与大米煮粥调料进服,这对脾胃虚弱的恢复,大有裨益。
10.牛肚,性平,味甘,也能补虚养脾胃。历代医家多有论说。《日用本草》就有“牛肚和中,益脾胃”的记载。《本草蒙筌》亦称牛肚“健脾胃”。《本草纲目》还说它能“补中益气,养脾胃。”所以,凡脾虚之人,或病后脾胃虚羸,宜煨食之。羊肚也有与牛肚同等的功用,脾虚者食之亦宜。
11.鲫鱼,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肠经,有健脾养胃作用,故脾胃虚弱者宜食。《唐本草》早有“鲫鱼合莼作羹,主胃弱不下食”的记载。《本草经疏》还说“鲫鱼,甘温能益脾生肌,调胃实肠,与病无碍,诸鱼中惟此可常食。”
12.白鲞,为大黄鱼或者小黄鱼的干制品。有健脾、开胃、补虚、消食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它“开胃醒脾,补虚活血,为病人产后食养之珍”。《本草汇言》中还说“黄鱼有养脾理肺之功,治久病胃弱食减,不能进厚味者。以白鲞水煮烂食之,健利肠胃,为肠虚胃弱之人必需用之,诚药食中之良品也。”可见脾胃虚弱者食之颇宜。
13.鲈鱼,性平,味甘,能补益脾胃。《本草经疏》说得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脾胃有病,则五脏无所滋养,脾虚则水气泛滥,益脾胃则诸症自除。”脾胃虚弱者宜常食之。
14.大枣,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中养脾”的记载。明?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15.樱桃,性温,味甘,能补脾益气。《名医别录》中就说“樱桃主调中,益脾气。”《滇南本草》亦云“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凡脾气虚弱者宜食。
中医治疗脾虚脂溢性脱发
首选中成药,类似于宛东益肾生发丸。该药选用十几味名贵中药材精制而成,组方严谨科学,疗效确切。方中的制首乌、生地黄、熟地黄、桑葚、女贞子、菟丝子、菊花、黑豆衣、白芍滋补肝肾,益精血;黄芪、大枣补气;当归补血和血;羌活祛风润燥。诸药合用糍补肝 肾、养血生精、扶正固本,调节内分泌,平衡代谢,全面增强体内免疫功能,从而达到补肾生发治标治本的双重功效。
其次治疗要根据秃发的面积,如果面积小,只用局部用药,局部最好不要外用激素类药水,可用中药古方止脱生发液充分改善和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恢复毛囊功能,以助于新发再生,从而摆脱斑秃的困扰。
1、生黄芪15克,党参12克,当归、白术各9克,牛蒡子、阿胶、茯苓、枳壳、桂枝各6克,甘草3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每日1剂,2次分服。
2、桑椹子15克,枸杞子15克,大米50克,加水以常法煮粥,每日食用2次。
3、生半夏,生姜各300克,麻油1000克.将药研末,以麻油浸渍 半月,用时先以生姜片涂擦患处,后用药油涂之,每日1次。
5、首乌藤20克,葛根12克,生地、蝉衣、辛荑 花、当归、仙灵脾、紫草、菟丝子各10克,制成糖浆500毫升,每日3次,每次服50毫升。
6、当归、柏于仁各500克。将药共研细粉,水和蜂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饭吞服6--10克,每日3次,1月为1疗程。
7、生铁100克,腊猪 脂500克。将生铁人猪脂内煮3沸,先以醋洗净患处,布揩气热,然后油涂。
8、枸杞子15克 ,大米50克。将枸杞子、大米洗净,放砂 锅中煮成粥,食用。
赤小豆薏米茶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健脾渗湿
赤小豆薏米茶中含有一定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多种矿物质,适量食用可以渗除脾湿,健脾止泻,对于治疗脾虚湿盛所导致的泄泻具有明显的效果;再加上薏米能够渗湿除痹,能舒筋脉,缓和拘挛,可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而筋脉挛急疼痛等病症。
针刺脾俞的作用 脾俞常用配伍疗法
1.配胃俞,中脘,天枢,内关,足三里,公孙,针刺补泻兼施,脾俞,中脘可灸,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治疗脾胃虚寒之呕吐,呃逆,吞酸,胃痛,腹痛等。
2.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或补泻兼施,补益脾胃,如配中脘,关元俞,天枢,足三里,太白,治疗脾虚泄泻,完谷不化;配中极,天枢,中脘,治疗脾虚邪留肠胃之痰饮;配足三里,四缝,太白,治疗脾虚食积之小儿疳积。
3.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或补泻兼施,可灸,温补脾肾,如配肾俞,关元,水分,足三里,太溪,治疗脾肾阳虚之水肿,鼓胀;配肾俞,关元,天枢,上巨虚,太溪,治疗脾肾阳虚之泄泻;配胃俞,肾俞,关元,复溜,治疗气虚阳微之噎膈;配肾俞,膀胱俞,关元,三阴交,治疗脾肾亏虚之劳淋。
4.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或平补平泻法,补益肺脾,如配肺俞,太白,太渊,治疗脾肺两虚之咳嗽,气喘;配肺俞,气海,足三里,治疗脾肺气虚之小儿遗尿。
5.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益气养血,如配胃俞,足三里,治疗气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头之头痛,眩晕;配膈俞,肝俞,关元,三阴交,治疗血枯经闭;配膻中,乳根,足三里,治疗气虚血少之乳汁不足;配大肠俞,胃俞,天枢,足三里,治疗气血不足之便秘。
6.配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针刺补泻兼施,中脘可灸,温中化湿,治疗寒湿阻遏之阴黄。
7.配心俞,足三里,三阴交,神门,针刺补法,补益心脾,治疗心脾两虚之健忘,失眠,心悸,眩晕等。
8.配关元,归来,三阴交,隐白,针刺补法,益气止崩,治疗气虚崩漏。
9.配肝郁,膈俞,太冲,针刺泻法,行气化瘀,治疗气结之癥瘕积聚。
10.配膀胱俞,小肠俞,中极,三阴交,针刺泻法,清热利湿固精,治疗湿热下注之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