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用药误区

小儿用药误区

宝宝各脏器都尚未发育成熟,体质有别于成人,生病了不能乱吃药,妈妈最好遵医嘱给宝宝用药,同时,还要避开6大用药误区:

误区1:熟人推荐药物不会错

在宝宝生病时,一些缺乏经验的妈妈喜欢向其他妈妈询问治疗方法,甚至使用别人推荐的药品。但实际上,每个宝宝的生病情况是不一样的,病因也不一定相同,正确做法是按医生指导用药。

误区2:进口药比国产药好

国内药品安全问题频出,导致有的妈妈在选购药品时专门购买进口药品,这也是错误的,因为进口药存在两大风险,一是监管力度没国产药品大,质量难保证;二是进口药物说明书多为英文,妈妈们不一定能完全了解药品的用途和用法。

误区3:中药无毒无副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一般而言,西药会标出不良反应及禁忌事项,但中药却不标明。所以,妈妈千万不要以为中药无毒,随意给宝宝吃。

误区4:中西药混吃效果好

给宝宝吃西药,发现效果不好,有的妈妈就会带宝宝去看中医,给宝宝服用中药,甚至把中西药混在一起给宝宝吃,其实,这种做法不当,宝宝肾脏功能还不健全,多种药物同时服用肝脏可能会受损。

误区5:给宝宝用成人药

有的妈妈由于缺乏经验,在用药时会给宝宝服用成人药。虽然妈妈会把药量减少,但成人药是不适合宝宝的。妈妈最好购买婴幼儿专用药给宝宝吃,以免用错药

止咳用药误区

概述

咳嗽是秋冬季节的常见病症,也是人身体的保护性反应,如吃饭时不小心,米粒呛入喉管时可通过剧烈的咳嗽将异物排出;再有发生气管炎、肺炎时,通过咳嗽、咯痰,可以把肺内的细菌及组织破坏产物排出体外。而对于咳嗽的治疗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加重病情。具体说来,人们自我药疗时选用止咳药,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滥用抗生素

咳嗽最常见于感冒,而感冒的罪魁祸首多是病毒。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对病毒无效。咳嗽时滥用抗生素非但改善不了症状,反而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真正发生感染时,药物就有可能失去疗效。

一药百治

引起咳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学将咳嗽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内伤咳嗽等,因此止咳中成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不对证下药,则无法达到止咳的疗效。例如川贝止咳露、强力枇杷露偏寒,不适合风寒咳嗽者服用。

用药不及时

很多人认为咳嗽不用治疗,扛一扛就过去了。其实,如果在咳嗽发生的起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使咳嗽频繁发作,导致咽喉疼痛、声音嘶哑、胸痛等。对于感冒咳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

忽视成瘾性

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虽然镇咳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容易成瘾,对药物产生依赖,停药后会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和呕吐等心理和生理症状,因此其应用受到严格控制,需要凭处方购买。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镇咳药是右美沙芬制剂,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在15~30分钟内快速起效,并且在有效剂量内无成瘾性,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可替代可待因的一种镇咳药。

一咳就用药

人体的呼吸系统受到病源菌的感染时,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被排出体外。如患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时,呼吸道上下会存有大量痰液,这时就不宜使用镇咳药,否则会因咳嗽停止而将痰留在呼吸道内,使炎症扩散;一般应选用祛痰药,如氯化铵、碘化钾、痰咳净等。

误忽视饮食调护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对咳嗽的治疗,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可以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少吃辛辣燥热之品。银耳大米粥、莲藕大米粥、山药大米粥、大枣银耳羹,调入适量白糖或冰糖可供选用。

脚气用药误区

误区1、提前停药 例如用唑类外用抗真菌药需一天涂抹两次,每次涂抹花费十几分钟,连续治疗4~6周,而调查得知大部分患者在使用外用药物治疗时都坚持不到2周,当然就不可能完全治愈。

误区2、遗漏盲点 患者在涂抹药物时往往会只涂在有明显症状的病灶处,而一些潜在无症状的病灶会被遗漏。在条件成熟时,这些病灶还会发作。还有某些类型的足癣,比如角化过度型,外用药不易渗透,在治疗部位达不到有效的抗菌浓度,所以疗效也不会很理想。

误区3、错用外用药 如一些趾间糜烂型脚气患者,直接使用外用药,局部刺激性大,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还有少数患者患有糖尿病、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肌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也不适合用外用药。

误区4、家庭成员不同时治疗 一个人治愈了,但其他家庭成员没治愈,仍然共用毛巾、拖鞋等,导致家庭成员间交叉感染,反复发作。尤其是家庭成员中有两人以上患脚气的,最好同时进行治疗。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口服。

盘点小儿感冒用药误区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1:感冒是小病,不用放心上?

感冒对某些人可能是小毛病,但也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尚未完善,发生感冒的频率远大于成年人,如果儿童感冒后不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在经受各种症状对生活学习的影响的同时,因儿童本身发育的特点,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鼻窦炎、支气管炎、中耳炎、肺炎、心肌炎等。所以当儿童感冒时应该尽早、及时地对症治疗。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2:抗生素是速效药?

抗生素的作用是抑制或杀灭细菌,而其实80%-90%的普通感冒由病毒引起。所以使用抗生素不会缩短病程,滥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恶化、体内菌群失调等,增加细菌的耐药性。所以使用抗生素需谨慎。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3:无需在意感冒药的成分?

儿童感冒后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因此,针对以上这些症状需要全面、均衡的配方来缓解症状。儿童感冒药物应具有四种成份:解热止痛剂、镇咳药物、鼻减充血剂和抗组胺药物。很多儿童感冒药因缺少某些成份而影响疗效,而且均衡配方的意义不仅仅是针对各种症状的四种成份简单组合,同时各种成份在疗效方面会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相互消减不良反应。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4:口服药的疗效没有打针好?

有很多家长在孩子感冒后就去医院给孩子打针,认为这样做能尽快治好病。其实打针或静脉输液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口服药相比无显著差异。所以本着安全用药的原则,只要给孩子选用安全的小儿感冒咳嗽产品即可。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5: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感冒药更好?

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有许多种类,因此很难确定引起这次感冒的病毒是什么,而且目前也没有针对哪一类感冒病毒特别有效的含有抗病毒成分的制剂。同时,滥用抗病毒药药物,不仅无助于疾病治疗,相反还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小儿由于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在感冒药中添加过多成份会加重孩子负担。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6:一样治感冒,无须买贵的?

市场上很多感冒药往往配方相似。但是,由于工艺、设备不同,各个药厂出来的感冒药在纯度,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药物中存在过多的微量杂质就可能增加儿童发生不良反应得风险。所以家长应该为儿童选择专为儿童研制的值得信赖的安全品牌。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7:注射流感疫苗就不会再得感冒?

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并不是100%,往往只有60%左右,注射流感疫苗并不意味着就不会得流感。而且感冒病毒和流感病毒有上千种,一种流感疫苗只能针对一种流感病毒。推广注射流感疫苗是为了减少流感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的发病率。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8:中药没有不良反应?

有人认为中药历史悠久,性情平和,没有不良反应,可以随意服用。但是,科学证明是药三分毒,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不良反应,所以要对症下药。中药辨证相对西药复杂,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咳嗽有热咳、寒咳、外感咳嗽、内伤咳嗽之分,用药时也有寒、热、温、凉之分,若不对症,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加重病情。

妇科用药误区

误区一:让中成药唱主角相关妇科专家说,因为广告宣传的关系,加上传统医药深入人心,治疗妇科炎症的中成药大多“名声”很响,很多女性有了妇科炎症的症状,比如白带量多、颜色和气味异常、阴道口瘙痒等,习惯于马上求助于中成药治疗。但无论是慢性宫颈炎,还是阴道炎,首选的治疗皆不是中成药。妇科中成药大多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起到较好的调理内分泌效果,可以调整女性的体质,但起效较慢、针对性不强,一般用作慢性妇科炎症的辅助治疗,不能作为首选治疗,否则用“慢兵对强敌”,引起炎症的病原体会趁机扩散、发展,从而耽误了病情。

误区二:治疗不按疗程大多数女性进行自我药疗时,判断疗效的往往凭主观感觉:症状好了、白带正常了就是病好了,于是赶快停药。妇科专家指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来说,往往症状减轻了,就可以停止药物治疗;其他的妇科炎症,治疗有一个较为严格的“疗程”概念。以常见的霉菌性阴道炎为例,因为有比较典型的症状:一是发作前大多有诱因,如工作劳累、出差、伴有糖尿病等;二是会出现特征性的豆腐渣样白带。因此,这本来是个适合于进行自我诊断从而进行自我药疗的病,但很多女性治疗时往往见好就收,不遵守疗程,没有“剩勇追穷寇”,霉菌感染大多还会再次反弹。妇科专家强调,去年我国妇科界已经制定了一个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规范:首发的或者偶发的患者,宜进行口服药和阴道栓剂的抗霉菌治疗,治疗疗程为一个星期;难治性复发性感染,一般在月经过后用药1—2周,持续3—6个月;慢性宫颈炎治疗疗程为1—2星期;滴虫性阴道炎疗程大约也是1个星期。

误区三:宫颈糜烂大医大治宫颈糜烂不是病,你不要听信一些医疗机构乱宣传,一说宫颈糜烂,就采用激光、冷冻、微波等手段,在美国,宫颈糜烂很早就不是病了,这个词也从教科书中被删除了。在国内,较早的教科书上还把“宫颈糜烂”列为慢性宫颈炎的症状之一,对其诊断的方法停留在肉眼观察的阶段,但是近些年国内的教科书上也已做了修正。每个女性在青春期和生育期基本上都会出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即宫颈糜烂,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误区四:各种妇科炎症不分不同病原体引起的阴道炎不一样,患病部位不同治疗时更要区别对待。如外阴瘙痒可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而阴道瘙痒消毒凝胶更适合。阴道炎以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炎症居多,大多采用抗生素治疗;

误区四:盲目选洗液洗液是女性青睐的对抗阴道炎症的“武器”,不过,许多女性购买洗液时很盲目、也很随意。选用洗液4个秘籍:

秘籍一:重品牌也重“字号” ,而一些区域品牌种类繁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秘籍二 pH值很关键 健康女性私处的pH值应在4~5之间,属于弱酸环境,这样乳酸菌才能正常生长,保护私处的健康。若洗液pH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破坏私处健康的弱酸环境,造成阴部干涩、瘙痒,甚至引发妇科炎症。秘籍四:抗菌不能一锅端,应杀灭致病菌,养护有益菌。

止咳用药误区

咳嗽是秋冬季节的常见病症,也是人身体的保护性反应,如吃饭时不小心,米粒呛入喉管时可通过剧烈的咳嗽将异物排出;再有发生气管炎、肺炎时,通过咳嗽、咯痰,可以把肺内的细菌及组织破坏产物排出体外。而对于咳嗽的治疗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加重病情。具体说来,人们自我药疗时选用止咳药,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滥用抗生素

咳嗽最常见于感冒,而感冒的罪魁祸首多是病毒。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对病毒无效。咳嗽时滥用抗生素非但改善不了症状,反而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真正发生感染时,药物就有可能失去疗效。

一药百治

引起咳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学将咳嗽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内伤咳嗽等,因此止咳中成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不对证下药,则无法达到止咳的疗效。例如川贝止咳露、强力枇杷露偏寒,不适合风寒咳嗽者服用。

用药不及时

很多人认为咳嗽不用治疗,扛一扛就过去了。其实,如果在咳嗽发生的起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使咳嗽频繁发作,导致咽喉疼痛、声音嘶哑、胸痛等。对于感冒咳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

忽视成瘾性

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虽然镇咳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容易成瘾,对药物产生依赖,停药后会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和呕吐等心理和生理症状,因此其应用受到严格控制,需要凭处方购买。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镇咳药是右美沙芬制剂,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在15~30分钟内快速起效,并且在有效剂量内无成瘾性,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可替代可待因的一种镇咳药。

一咳就用药

人体的呼吸系统受到病源菌的感染时,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被排出体外。如患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时,呼吸道上下会存有大量痰液,这时就不宜使用镇咳药,否则会因咳嗽停止而将痰留在呼吸道内,使炎症扩散;一般应选用祛痰药,如氯化铵、碘化钾、痰咳净等。

误忽视饮食调护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对咳嗽的治疗,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可以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少吃辛辣燥热之品。银耳大米粥、莲藕大米粥、山药大米粥、大枣银耳羹,调入适量白糖或冰糖可供选用。

痛风的用药误区

误区之一:急性发生时单用降尿酸药医治

有些痛风患者在急性发生时盲目加大降尿酸药物剂量,以期停止发生,缓解痛苦,反而拔苗助长。痛风利仙和别嘌呤醇在药典上属抗痛风药。前者可添加尿酸的肾分泌,后者可抑制尿酸的构成。其一起效果可下降血中尿酸的浓度,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止痛风石、肾结石、痛风肾等痛风缓慢病变的发生,故首要适用于缓慢期痛风。但降尿酸药并无消炎止痛的效果,非但不能免除患者的痛苦,对停止急性发生也无效。

误区之二:长时间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为消除急性炎症影响,免除痛苦,消除病症,医师常给痛风急性发生患者开消炎痛等非甾体抗炎药,并且剂量较大,每日服用次数也较多。但此类药既不影响尿酸代谢,也不添加尿酸分泌,归于对症医治,并非对因医治。此类药物副效果较多,除严峻胃肠道反响外,还可导致不一样程度的肾功能危害。因而,一旦急性发生往后,即应疾速减药,短期内停药。

小儿咳嗽小心六大用药误区

一些家长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宝宝咳嗽就随便给小儿服用中药,这会造成预想不到的后果。

小儿咳嗽治疗方法难以奏效的原因是治疗用药长期存在误区。不考虑病因和儿童的生理特点轻率地使用成为止咳药易贻误治疗,甚至加重病情。父母需要先明确咳嗽的原因,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选用合适的药物,安全有效的排痰止咳。

误区一:小儿一咳嗽就用镇咳药

与成人不同,小儿咳嗽中有70%~80%都是有痰咳嗽,而且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像成人那样将痰液有效咳出,容易滞留痰液,如果一咳嗽就给予镇咳药治疗,咳嗽是止住了,但咳嗽抑制后就使痰液更难排出,结果会堵塞呼吸道,不但使咳嗽加重,还容易导致肺部感染,造成肺炎等更严重的疾病。因此小儿咳嗽早期应该先进行祛痰治疗,痰液排除后咳嗽自然会减轻。

误区二:小儿咳嗽与鼻塞、流涕没有直接关联

小儿咳嗽时常有鼻塞流涕的症状,但家长往往只针对咳嗽的症状治疗,殊不知鼻塞、流涕也是小儿咳嗽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选择小儿咳嗽药时,含有减充血剂伪麻黄碱成分的复方制剂不仅能减轻鼻塞、流涕,也能帮助减轻咳嗽症状。

误区三:小儿咳嗽要先用消炎药

很多家长认为小儿咳嗽就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孩子咳嗽时就一定要用消炎药,这会对小儿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小儿咳嗽不单是由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刺激引起,过敏、烟尘、异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咳嗽。如果不能对症,服用消炎药对咳嗽的治疗无益,而且还常会产生胃肠道和肾脏的毒副作用。

误区四:小儿咳嗽可以使用成人止咳药

一些家长误以为只要将用药量减半或减少用量就行了,此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小儿与成人不仅是体重不一样,更有诸多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如一些小儿吞咽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就不能用口服制剂,而一些成人能用的药物成分,用于小儿后由于小儿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完全,对药物代谢能力差,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小儿咳嗽应该选择专为儿童设计的祛痰止咳药,它特别适用于早中期的小儿的有痰咳嗽。它有双重机制,能直击咳嗽的病因:既排痰,又止咳,如艾舒。

误区五:小儿使用中药止咳,副作用少

中医认为引起咳嗽有很多情况,风寒、痰湿、体虚等都可引起小儿咳嗽,但是小儿咳嗽比成人更难以辩证,身体的承受力也较成人差,如果小儿风寒用凉药,反而加重病情,不可收拾。而且中药也有不良反应,所以小儿咳嗽不要随便服用中药。

误区六:小儿咳嗽很常见,咳咳就会好

咳嗽对儿童是非常常见的症状,然而多数咳嗽都是由疾病引起或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尤其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很不成熟,在有痰液的时候没有办法有效地将痰液咳出,痰液滞留呼吸道,不仅加重炎症和咳嗽,还容易使病菌扩散至肺内其它部分,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因此儿童有了咳嗽就应该及时查出病因及时治疗。

感冒药不是人人能吃

感冒用药误区1、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有的患者因感冒症状较重,就擅自一次服用几种感冒药,如这几种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会累加。专家提醒,要避免两种以上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合用。

感冒用药误区2、服药时间过长。一般来说,退热治疗一般不超过3天;镇痛治疗一般不超过5天,疼痛缓解即可停药,最长疗程不宜超过10天。如果患者对用药者特别敏感或肝功能不全时,即使在对乙酰氨基酚的常规用量时也会出现肝损害。

感冒用药误区3、吃感冒药期间酗酒。长期过量摄入酒精,可提高对乙酰氨基酚的毒性。因此,服用含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期间应禁酒。另外,空腹也可能提高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风险,所以服药前需谨记要饱肚服药。

感冒用药误区4、与肝药酶诱导药物合用。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合并使用肝药酶诱导药物如异烟肼(抗结核病)、苯妥英钠(抗癫痫作用)、巴比妥(催眠镇静药)等可导致中毒风险提高。因此,需尽量避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与上述药物合用。

常用药的人的用药误区

有的人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是需要经常用药的,时间长了就会自己去买药,但是不能避免会出现一些误区,那么常用药的人的用药误区是什么?

一、用药成依赖,一停就心慌

“药罐子”因为长期服药,因此每当身体不适,就想去开点药吃。孙春华指出,长期服药有时会使心理上对药物产生依赖,即使身体没事了,不吃药也会不舒服。

二、随意加减剂量

“这类病人最常见,他们觉得症状减轻了,就会擅自减药甚至停药,当药物见效慢时,就会增加药量,还有一些老年人有时会忘记服药,将两顿攒在一起吃。”孙春华表示,任意加减剂量会带来副作用,尤其是加量,可能引发药物中毒。

三、买药、换药凭经验

老病号一般对自己常吃的药物比较熟悉,感到不适时,会跑到医院或者药店直接要求购买某种药。有时也会听旁人介绍某种新药药效好,就擅自更换药物。“服用一种新药,需要考虑病情、副作用、用药史等多种因素,如果擅自购买服用,隐藏着很大风险。”孙春华说。

四、补药乱用无顾忌

病人大多数身体比较虚弱,因此会选择营养品来进补。有些人迷信人参、鹿茸等,将其与药品一起吃,这种无针对地服用往往会给健康带来很多问题。

止咳用药误区

滥用抗生素

咳嗽最常见于感冒,而感冒的罪魁祸首多是病毒。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对病毒无效。咳嗽时滥用抗生素非但改善不了症状,反而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真正发生感染时,药物就有可能失去疗效。

一药百治

引起咳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学将咳嗽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内伤咳嗽等,因此止咳中成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不对证下药,则无法达到止咳的疗效。例如川贝止咳露、强力枇杷露偏寒,不适合风寒咳嗽者服用。

用药不及时

很多人认为咳嗽不用治疗,扛一扛就过去了。其实,如果在咳嗽发生的起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使咳嗽频繁发作,导致咽喉疼痛、声音嘶哑、胸痛等。对于感冒咳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

忽视成瘾性

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虽然镇咳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容易成瘾,对药物产生依赖,停药后会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和呕吐等心理和生理症状,因此其应用受到严格控制,需要凭处方购买。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镇咳药是右美沙芬制剂,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在15~30分钟内快速起效,并且在有效剂量内无成瘾性,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可替代可待因的一种镇咳药。

一咳就用药

人体的呼吸系统受到病源菌的感染时,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被排出体外。如患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时,呼吸道上下会存有大量痰液,这时就不宜使用镇咳药,否则会因咳嗽停止而将痰留在呼吸道内,使炎症扩散;一般应选用祛痰药,如氯化铵、碘化钾、痰咳净等。

误忽视饮食调护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对咳嗽的治疗,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可以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少吃辛辣燥热之品。银耳大米粥、莲藕大米粥、山药大米粥、大枣银耳羹,调入适量白糖或冰糖可供选用。

相关推荐

小儿咳嗽用药几大误区

1、小儿一咳嗽就用镇咳药 与成人不同,小儿咳嗽中有70%-80%都是有痰咳嗽,而且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像成人那样将痰液有效咳出,容易滞留痰液,如果一咳嗽就给予镇咳药治疗,咳嗽是止住了,但咳嗽抑制后就使痰液更难排出,结果会堵塞呼吸道。 2、小儿咳嗽与鼻塞、流涕没有直接关联 小儿咳嗽时常有鼻塞流涕的症状,但家长往往只针对咳嗽的症状治疗,殊不知鼻塞、流涕也是小儿咳嗽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选择小儿咳嗽药时,含有减充血剂伪麻黄碱成分的复方制剂不仅能减轻鼻塞、流涕,也能帮助减轻咳嗽症状。 3、小儿咳嗽要先用消

高血压的用药误区

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 这是普遍存在的误解。常有患者说:能吃能喝能干活,不痛不痒的吃什么药呀。这样的病人大多数是查体或看其他病时发现有高血压病的。其实当血压超过正常范围(高限为139/89毫米汞柱)时就应降压治疗,因为这时血压对其靶器官(心、肾、脑)已开始侵害,只是还处于功能代偿期中,也就是说身体本身尚能调节,所以不出现症状,但不等于没有病。当然在这段时间不一定要服药治疗,只要注意消除能引起高血压的各种因素,大多数人的血压也就能恢复正常。常用的消除引起高血压因素的措施有: 1、控制饮食。低盐饮食,每日食盐用

糖尿病患者用药误区

目前,在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一种观点,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终级药物,对身体无害且早晚要用,晚用不如早用。这种错误的认识神化了胰岛素的功能。 与1型糖尿病单一的胰岛素缺乏病因不同,2型糖尿病病因除了胰岛素缺乏,还有胰岛素抵抗。不论何种病因,只要被确诊为糖尿病就使用胰岛素的做法是错误的。 胰岛素不是万能药 目前,在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一种观点,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终级药物,对身体无害且早晚要用,晚用不如早用。这种错误的认识神化了胰岛素的功能。殊不知,胰岛素只对胰岛素缺乏的病人有效。因胰岛素抵抗导致的糖尿病,注

冬季腹泻的用药误区

误区一:滥用抗生素 许多患者一有腹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使用复方新诺明或诺氟沙星等抗生素。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腹泻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非感染性腹泻可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生活规律的改变、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此类腹泻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应当服用一些助消化药或采用饮食疗法等。即便是感染性腹泻(多由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等引起),在选用抗生素时,也要先明确致病菌种类,再选用细菌最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切不可滥用抗生素。 误区二:滥用止泻药 有些患者发生腹泻后,就马上使用止泻剂,这种做法是

如何让你宝贝不抗拒吃药

依从性又称顺从性、顺应性,指患者对药物的接受程度。小儿患者因不懂得治疗的重要性,不能自觉地克服用药过程中给身体带来的异常口感或疼痛等不适,小儿常常哭闹、挣扎,而造成药物摄入量不足或其他意外发生,另外,患儿心理也带来一些损伤,一上医院或一见到医护人员有一种恐惧心理,而拒绝治疗和配合服药过程,提高小儿用药依从性,除需考虑小儿机体对药物吸收、代谢及器官发育弱等特点,选择安全、高效、价廉的药品外,可从以下几点来提高小儿用药的依从性。 首先,精神上要激励小儿患者,如称赞他勇敢、聪明等,也要说明不配合治疗带来的不良后

医学用药:慢性支气管炎用药四大误区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尤以冬季易发。从目前病人用药情况来看,很多老年病人在使用抗菌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都存在认识误区。 以下总结了慢性支气管炎的四大用药误区误区一:“青睐”打点滴(静脉输液) :有些病人认为,打点滴比口服给药起效更快,疗效更为显著,因此常向医生要求打点滴。 误区二:采取所谓“预防性用药” :很多病人一旦感到不适,便擅自预防性服用抗菌药,希望能够及时阻止“老慢支”病情加重。 误区三:胡乱选用抗菌药:在未经检查的情况下,病人凭经验自行选用抗菌药,甚

5个常见用药误区

误区一:发烧是一种病,退烧药用来治“发烧病” 很多家长总会把发烧当成一种病,而退烧药就是治疗发烧的药物。何丽雅医师提醒大家,发烧不是一种病,而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身体的其他疾病引起的。退烧药也仅仅是帮助机体降低升高的体温,避免体温过高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不能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因,因此只要病因持续存在,发热也会继续。 误区二:擅自减少退烧药的使用剂量 “是药三分毒”是如今很多家长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尽量不吃药确实是正确的,但是很多人也犯了矫枉过正的错误,比如已经体

高血压用药误区介绍

误区一:病轻者不用吃药 控制血压的目的是保护靶器官,防止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对于血压在150/90mmHg左右轻度的血压偏高患者可以先不吃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进行调控,如果观察3~6个月血压控制不好,就必须用药物控制。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副作用是可逆的,轻微的,只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应该是安全的,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要害怕药物治疗。 误区二:血压高吃药 血压不高不用吃药 许多高血压患者只在自己感到不舒服时才服降压药,还有的患者测量血压不高就不吃药,等到血压升高

儿童感冒安全用药避开3误区

儿童感冒 合理用药有必要 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3~7天可以退热,而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大部分在10~14天得到缓解。既然已有报道感冒药误服和过量使用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致死,那么,不使用药物岂不更安全? 此言过于极端。普通感冒的某些症状,如发热、严重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影响吸乳和进食,也会令家长焦虑不安。提倡完全不用药,而仅仅让儿童多休息、多喝水,在我国可能是不现实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辈也不会同意。也更有可能因此而导致过多使用抗生素、使用成人感冒药给小儿服用、使用镇

儿童止咳化痰药要如何正确选择

对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用药误区中,相信给儿童吃成人止咳药是比较常见的。一些家长不懂得用药之道,不了解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误以为小儿也可服用成人药物,只要将用药量减半或减少就行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有些成人止咳药含有中枢镇咳成分,主要是指可待因、吗啡等,常用的复方甘草片里就含阿片粉,它们通过抑制中枢神经达到止咳的作用,在抑制和咳嗽有关的神经的同时,还可能对其他神经有轻度的抑制作用,且上述药物有成瘾性,儿童服用有一定的危险性。 还有常犯的滥用抗生素问题。很多长认为小儿咳嗽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要用消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