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用药误区
高血压的用药误区
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
这是普遍存在的误解。常有患者说:能吃能喝能干活,不痛不痒的吃什么药呀。这样的病人大多数是查体或看其他病时发现有高血压病的。其实当血压超过正常范围(高限为139/89毫米汞柱)时就应降压治疗,因为这时血压对其靶器官(心、肾、脑)已开始侵害,只是还处于功能代偿期中,也就是说身体本身尚能调节,所以不出现症状,但不等于没有病。当然在这段时间不一定要服药治疗,只要注意消除能引起高血压的各种因素,大多数人的血压也就能恢复正常。常用的消除引起高血压因素的措施有:
1、控制饮食。低盐饮食,每日食盐用量控制在5克以内为佳。多吃合钾丰富的食物,如干鲜水果、蔬菜、豆类及其制品等。坚持低脂肪、低热能、高维生素饮食。多吃合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豆类及其制品等。
2、精神情绪要稳定。切忌紧张、害怕、恐惧、忧愁等不良情绪的存在。
3、工作要劳逸结合。每天要保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特别是高空及机床旁作业者、司机等,由于工作高度集中紧张,更应注意休息、精神放松。
4、严禁吸烟。吸烟是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必须戒烟。
5、严禁酗酒。
6、加强运动。脑力劳动者或老年人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大极拳、太极剑、门球等。
高血压药使用误区
误区一:不难受不服药
有些患者朋友,认为高血压史需要服药的,但确根据自身症状和有无感觉来取舍用药,这个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很多患者,正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下,去医院检查时,才发现自己的心、肾、脑及血管已有不同程度不等的损害。有的甚至是在毫无察觉的状态下,突发中风、心脏病等疾病发生。所以,我们要知道,一旦患上高血压疾病,按时服用降压药是最根本的解决方式,这里面还是要提到一点,有很多高血压的患者朋友,对自己是否患上高血压并没有明显的察觉,这类高血压的患者是相对来说比较棘手的。建议诸位平时饮食习惯不好的,烟酒比较频繁的朋友,去医院做一个具体检查,来确诊一下自己是否有高血压疾病。专家提示:对于这类不难受不服药的患者朋友,还是要改变自己的用药习惯,按时服药,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的产生。
误区二:时间不对
早晨清醒之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人在短时间内能迅速升高10~40毫米汞柱。多数人上午血压到达一个高峰,容易出现脑出血;也容易发生心肌梗塞,而且据西班牙最近公布的研究成果称,上午心脏病发作,心肌受损率增加21%。午间血压降低,有人下午血压有个小高峰,夜间出现低谷。按照传统每天3次服短效降压药,多数病人习惯于晨练后或早饭后吃第一次药,难以控制上午的血压高峰;中午吃药后午后的血压降得更低;尤其是晚间吃药,夜间容易加重血压的低谷,造成脑血栓。目前多数医生主张选用缓释降压药,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先吃降压药。既能有效控制上午的血压高峰,又能平稳地降压,避免可能出现的意外。当然,服降压药时间也应个体化。
高血压用药误区后果很严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用餐质量的日益改善,我们可以看到,诸如改革开放前的一系列因为营养不了而产生的疾病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但随着人们吃的东西越来越偏向油腻,近些年来,人们得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作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高血压一直都扮演着一个谈虎色变的角色。一旦患上高血压疾病,普通人得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所以现在很多人在使用高血压药来控制血压,但是我们在使用高血压的时候,还是对用药的方式方法加以注意,如果使用不当,不但启动不到降压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反作用。
高血压药使用误区:
误区一:不难受不服药
有些患者朋友,认为高血压史需要服药的,但确根据自身症状和有无感觉来取舍用药,这个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很多患者,正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下,去医院检查时,才发现自己的心、肾、脑及血管已有不同程度不等的损害。有的甚至是在毫无察觉的状态下,突发中风、心脏病等疾病发生。所以,我们要知道,一旦患上高血压疾病,按时服用降压药是最根本的解决方式,这里面还是要提到一点,有很多高血压的患者朋友,对自己是否患上高血压并没有明显的察觉,这类高血压的患者是相对来说比较棘手的。建议诸位平时饮食习惯不好的,烟酒比较频繁的朋友,去医院做一个具体检查,来确诊一下自己是否有高血压疾病。专家提示:对于这类不难受不服药的患者朋友,还是要改变自己的用药习惯,按时服药,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的产生。
误区二:时间不对
早晨清醒之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人在短时间内能迅速升高10~40毫米汞柱。多数人上午血压到达一个高峰,容易出现脑出血;也容易发生心肌梗塞,而且据西班牙最近公布的研究成果称,上午心脏病发作,心肌受损率增加21%。午间血压降低,有人下午血压有个小高峰,夜间出现低谷。按照传统每天3次服短效降压药,多数病人习惯于晨练后或早饭后吃第一次药,难以控制上午的血压高峰;中午吃药后午后的血压降得更低;尤其是晚间吃药,夜间容易加重血压的低谷,造成脑血栓。目前多数医生主张选用缓释降压药,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先吃降压药。既能有效控制上午的血压高峰,又能平稳地降压,避免可能出现的意外。当然,服降压药时间也应个体化。
误区三:迅速降压
降压心切,要求短时间内降到理想水平,有时有害无益。尤其收缩压在180毫米汞柱以上的病人,由于长期适应了血压高的状态,短时间内迅速降压,反而给病人带来更多的不适,甚至器官严重供血不足,造成心脑血管意外。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用,平稳降压,不可操之过急。降压药起作用,要有一个过程,期待理想的降压效果,需要有些耐心。
误区四:误解标准
多数人认为,高血压病人血压降到140/90毫米汞柱就达标了。140/90毫米汞柱不是血压的正常值,而是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血压<110/75mmHg比较,血压140/90mmHg,心血管发病危险就会增加2倍。把降压目标值定为140/90mmHg,无疑是一个误解。普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和肾病病人的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误区五:吃吃停停
血压高就吃,不高了就停;过几天又高再吃,血压降下来再停。或者有症状就吃,没症状就停。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波动。血压忽高忽低,难以稳定;也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说终身性疾病,基本上需要终生吃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也需要稳定一段时间,可减量或换用作用缓和、副作用小的中成药维持,但完全停药须慎重。
温馨提醒:现在的科技还没有能够彻底治愈高血压的方法,只能够依靠药物以及其他方式控制病情。所以患者千万不能擅自停药,就算控制下来也要根据医生的建议缓慢减量服用,以免病情反跳发生危险。
老年高血压用药存在四个误区
1.任性用药
老年人对高血压症状认识不深,经常出现凭自我感觉服药的现象。比如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间断服药;或者不测血压直接盲目服药的。殊不知,这些服药方式都是任性的也是错误的。长期如此会使血压忽高忽低,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血压就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甚至使病情恶化,诱发心脑血管疾患。此外很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并且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2.心急降压
有的老年人血压升高了,心急着把血压降下来,于是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使血压骤降。有时候降压过快反而会给病人带来更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
高血压用药把握四个原则
用药原则一:
高血压者如果同时服用3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仍然在目标水平之上者(≥140/90mmhg),或者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140/90mmhg者属于顽固高血压!2
用药原则二:
高血压脑出血后要缓慢降压,首选钙离子拮抗剂,降压幅度不超过治疗前血压的20%。脑出血或者收缩压长期≥180毫米汞柱,禁止使用阿司匹林片,当收缩压控制到160毫米汞柱以下再考虑使用。
用药原则三:
忌睡前服用降压药物,因易引发脑卒中或心肌梗塞。对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降压不可过快或者过猛。
用药原则四:
高血压者用药注意对于中等危险或者低危险度的患者可只用一种药物,而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的患者应同时联合几种药物降压。
老年人应走出的用药误区
用药误区一 跟着“经验”走。
一些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往往凭着自己长期吃药的“老经验”,每当病情复发时,便自己去药店买药来吃。即使到医院也是不顾自身的具体情况,向医生 点名要药,有时甚至责备医生给开的药“不管用”。在疾病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用药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病情复发时,最好是请医生检查后,根据处方用药。
用药误区二 跟着广告走。
有些老年人很迷信医药广告上介绍的新药和“特效药”,往往“慕名”用药。而医药广告多宣传药品的疗效,对于副作用和禁忌症则很少提,如果老人忽视了这些,用药时难保不出现问题。
用药误区三 认为用药品种越多效果越好。
有很多的老年人会身上患有很多的疾病,为了能够使身体能够恢复的更快一些,有时候会拜托医生开药的时候能够每个病都兼顾到,认为同时吃的药越多,治疗疾病的效果也就更好,而多种药物不适当地同时使用, 有时不但不会增加治疗效果,反而有可能因药物之间的互相拮抗作用而降低疗效,有的还会因为违反配伍禁忌而出现副作用,增加药物的毒性。
用药误区四 崇拜“贵重药”。
有些老年人常把药物的价格和货物的价格相提并论,容易受“一分价格一分货”心态的误导。认为价格贵的药物疗效一定比价格低廉的药物“力量”大,见效快。实际上,药物的效果是不以价格而定的。无论价格高低,对症下药才是好药。
用药误区五 滋补药吃不坏身体。
不少老年人以为滋补药能强身健体,多吃有益无害。但是如果所患的疾病并非“虚症”,滥用补药反而会违背祖国医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用药原则。如血压偏高及血粘度高的老年人长期服用人参、鹿茸之类的补品,反而会引起血压升高,甚至鼻衄不止,无异于火上浇油。
高血压治疗与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不要突然停药
有人认为血压降下来以后就可以停药了,担心吃药的时间长了会产生耐药性。抗生素有耐药性,抗高血压药物是没有的。高血压是终身疾病,必须长期用药,所不同的是用药的量可以根据病情调整。
服药之余不测血压
高血压用药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如果服药之余不测血压,不能及时了解病情严重情况,无法达到更好的维持巩固的效果。
降压不要太快
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很容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
单一用药
高血压用药切忌单一用药,不过轻度高血压可以单一用药。但如果高血压问题严重的话,为了使药物发挥更好的效果,提倡联合用药,也可以抵消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
频繁换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服用某种药物一段时间后看到没效果,马上换药,而且随意增加服药剂量,这是不明智的,因为降压药物均要在用药后的2周左右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乱用降压药
降压药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服药类型不对路,则降压效果不明显。总之,用药应遵从医生的指导。
睡前用药
睡前用药是高血压用药禁忌之一,这有可能导致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比较危险。因此高血压用药一定要在临睡前2小时服药。
高血压常用药误区
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才服药
如果患者不坚持服用降压药,而是偶尔想起来才吃,这样就会使血压时高时低,无法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甚至会引起心脑血管的突发疾病,威胁生命。
轻易相信药品广告
广告为了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可能会对药物的疗效夸大其词,对其副作用会有所隐瞒。因此患者不应该轻易相信药品广告,应该到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治疗,这样才能及时治疗并且防止遭受经济损失。
频繁尝试不同的降压药
任何疾病的治疗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高血压也不例外。患者不应该为了一时的疗效而频繁更换不同的降压药,这样反而不利于维持血压稳定。
对于副作用过度恐慌
虽然降压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并非每种副作用都会被每位患者遇到。相反,有时候副作用也能起到治疗的效果。
不注意正确的服药时间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遵循一定的生物节律,血压也有自己的节律,因此要在对的时间服用降压药,既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又能防止意外发生。例如,早上起床时血压容易达到峰值,容易引起急性的心脑血管疾病。所以有这些风险的患者应该起床后第一时间服用降压药,而不是等吃完早饭或者上班以后再服用。
不天天测量血压
患者应该在服药的时候,每天坚持测量血压,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自己所服的降压药是否有效。测量血压最好的时间为每天早上起床以后,这时候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
只要患者们注意高血压常用药误区,改正不良的用药习惯,就能更安全有效地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注意三大用药误区
误区一:难受了才吃药
有些患者把降压药当成止疼药、止咳药来使用,只在出现头晕、头痛症状时才吃药,实际上这种服药方式是不正确,降压药简短不但不利于血压稳定,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容易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误区二:用药时间不对
服药时间不正确也会给高血压患者带来极大的危险,这是患者朋友特别要警惕的,很多患者早上起床后血压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因此吃降压药最好是早上起床就吃,晨练完或吃完早饭再吃药就有可能增加危险性。
误区三:盲目跟风用药
有的患者听别人推荐什么降压药好,就选择来服用,结果服药不当导致了其它疾病发作。由于每个患者血压水平、危险因素、伴随的疾病都不一样,因此,治疗高血压需要制定的治疗方案也是有区别的。
盘点小儿感冒用药误区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1:感冒是小病,不用放心上?
感冒对某些人可能是小毛病,但也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尚未完善,发生感冒的频率远大于成年人,如果儿童感冒后不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在经受各种症状对生活学习的影响的同时,因儿童本身发育的特点,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鼻窦炎、支气管炎、中耳炎、肺炎、心肌炎等。所以当儿童感冒时应该尽早、及时地对症治疗。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2:抗生素是速效药?
抗生素的作用是抑制或杀灭细菌,而其实80%-90%的普通感冒由病毒引起。所以使用抗生素不会缩短病程,滥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恶化、体内菌群失调等,增加细菌的耐药性。所以使用抗生素需谨慎。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3:无需在意感冒药的成分?
儿童感冒后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因此,针对以上这些症状需要全面、均衡的配方来缓解症状。儿童感冒药物应具有四种成份:解热止痛剂、镇咳药物、鼻减充血剂和抗组胺药物。很多儿童感冒药因缺少某些成份而影响疗效,而且均衡配方的意义不仅仅是针对各种症状的四种成份简单组合,同时各种成份在疗效方面会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相互消减不良反应。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4:口服药的疗效没有打针好?
有很多家长在孩子感冒后就去医院给孩子打针,认为这样做能尽快治好病。其实打针或静脉输液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口服药相比无显著差异。所以本着安全用药的原则,只要给孩子选用安全的小儿感冒咳嗽产品即可。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5: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感冒药更好?
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有许多种类,因此很难确定引起这次感冒的病毒是什么,而且目前也没有针对哪一类感冒病毒特别有效的含有抗病毒成分的制剂。同时,滥用抗病毒药药物,不仅无助于疾病治疗,相反还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小儿由于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在感冒药中添加过多成份会加重孩子负担。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6:一样治感冒,无须买贵的?
市场上很多感冒药往往配方相似。但是,由于工艺、设备不同,各个药厂出来的感冒药在纯度,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药物中存在过多的微量杂质就可能增加儿童发生不良反应得风险。所以家长应该为儿童选择专为儿童研制的值得信赖的安全品牌。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7:注射流感疫苗就不会再得感冒?
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并不是100%,往往只有60%左右,注射流感疫苗并不意味着就不会得流感。而且感冒病毒和流感病毒有上千种,一种流感疫苗只能针对一种流感病毒。推广注射流感疫苗是为了减少流感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的发病率。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8:中药没有不良反应?
有人认为中药历史悠久,性情平和,没有不良反应,可以随意服用。但是,科学证明是药三分毒,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不良反应,所以要对症下药。中药辨证相对西药复杂,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咳嗽有热咳、寒咳、外感咳嗽、内伤咳嗽之分,用药时也有寒、热、温、凉之分,若不对症,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加重病情。
感冒药不是人人能吃
感冒用药误区1、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有的患者因感冒症状较重,就擅自一次服用几种感冒药,如这几种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会累加。专家提醒,要避免两种以上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合用。
感冒用药误区2、服药时间过长。一般来说,退热治疗一般不超过3天;镇痛治疗一般不超过5天,疼痛缓解即可停药,最长疗程不宜超过10天。如果患者对用药者特别敏感或肝功能不全时,即使在对乙酰氨基酚的常规用量时也会出现肝损害。
感冒用药误区3、吃感冒药期间酗酒。长期过量摄入酒精,可提高对乙酰氨基酚的毒性。因此,服用含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期间应禁酒。另外,空腹也可能提高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风险,所以服药前需谨记要饱肚服药。
感冒用药误区4、与肝药酶诱导药物合用。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合并使用肝药酶诱导药物如异烟肼(抗结核病)、苯妥英钠(抗癫痫作用)、巴比妥(催眠镇静药)等可导致中毒风险提高。因此,需尽量避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与上述药物合用。
高血压用药的误区
一、害怕吃药
多见于年轻人和老年人。部分年轻人得了高血压病,却坚持不吃药。理由是吃上降压药就离不开了。有人误以为,老年人血压增高时生理现象,是药三分毒,不吃为好。
其实,确诊了高血压病,如果是轻型、低危者,一般可先行非药物疗法;如果血压不降,或降压不明显,就应该用药。中型、中危以上者,应及时选用降压药物。因为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有效地控制血压,能尽量减少靶器官的损害。年轻人来日方长,对高血压不能听之任之,应该实时治疗。不论你任何年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一样的。老年人高血压多,但那是病理而不是生理现象。老年人因为多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具有更多的风险。药有作用就有副作用,这是辩证法;临床用药就是充分发挥其作用,尽量避免其毒副作用。国药准字号的药,遵从医嘱服用一般都是安全的。
二、跟感觉走
头痛头晕就吃药,没感觉就不吃药,也不测血压,完全跟着感觉走。其实,高血压病人感觉的症状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不一定一致,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因为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一样。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测量血压,依据血压来调整降压药。
三、吃吃停停
血压高就吃,不高了就停;过几天又高再吃,血压降下来再停。或者有症状就吃,没症状就停。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波动。血压忽高忽低,难以稳定;也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说终身性疾病,基本上需要终生吃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也需要稳定一段时间,可减量或换用作用缓和、副作用小的中成药维持,但完全停药须慎重。
四、追风吃药
有人比着吃降压药,别的高血压病人吃卡托普利有效,我是高血压、老慢支也吃,结果咳嗽加重。别人吃倍他乐克有效,我是哮喘、心动过缓也吃,结果导致哮喘发作,心率严重缓慢。更有人听信广播、电视的夸大宣传,买保健品,降压表、降压帽、降压带、降压仪,。..。..,不一而足。殊不知降压治疗需要个体化,即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药物,血压水平、危险因素、伴发疾病不一样,用药也不一样,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更不可信,因此,追风吃药显然是错误的。
老年人应走出的用药误区
用药误区一 跟着“经验”走。
一些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往往凭着自己长期吃药的“老经验”,每当病情复发时,便自己去药店买药来吃。即使到医院也是不顾自身的具体情况,向医生点名要药,有时甚至责备医生给开的药“不管用”。在疾病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用药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病情复发时,最好是请医生检查后,根据处方用药。
用药误区二 跟着广告走。
有些老年人很迷信医药广告上介绍的新药和“特效药”,往往“慕名”用药。而医药广告多宣传药品的疗效,对于副作用和禁忌症则很少提,如果老人忽视了这些,用药时难保不出现问题。
用药误区三 认为用药品种越多效果越好。
有很多的老年人会身上患有很多的疾病,为了能够使身体能够恢复的更快一些,有时候会拜托医生开药的时候能够每个病都兼顾到,认为同时吃的药越多,治疗疾病的效果也就更好,而多种药物不适当地同时使用,有时不但不会增加治疗效果,反而有可能因药物之间的互相拮抗作用而降低疗效,有的还会因为违反配伍禁忌而出现副作用,增加药物的毒性。
用药误区四 崇拜“贵重药”。
有些老年人常把药物的价格和货物的价格相提并论,容易受“一分价格一分货”心态的误导。认为价格贵的药物疗效一定比价格低廉的药物“力量”大,见效快。实际上,药物的效果是不以价格而定的。无论价格高低,对症下药才是好药。
用药误区五 滋补药吃不坏身体。
不少老年人以为滋补药能强身健体,多吃有益无害。但是如果所患的疾病并非“虚症”,滥用补药反而会违背祖国医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用药原则。如血压偏高及血粘度高的老年人长期服用人参、鹿茸之类的补品,反而会引起血压升高,甚至鼻衄不止,无异于火上浇油。
用药误区六 认为只有靠药物才能战胜疾病。
其实,药物只是人体战胜疾病的一种武器,保持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当的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更为重要。
这些都是老年人应该走出的用药误区,所以一定不要自行用药,尽量在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使用药物,药不是最贵的就好,适合你的才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