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月经先后无定期艾灸治疗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月经先后无定期艾灸治疗
主要症状: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指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其中经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黯,经行不畅或有血块,胸肋,乳房,小腹胀痛,精神郁闷,喜叹息者为肝郁,量少色淡,精神不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多为肾虚。
艾灸疗法:患者仰卧,取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施灸。肾虚者于仰卧位加灸太溪,水泉穴,于俯卧位加灸命门,肾俞穴;肝郁者于仰卧位加灸期门,蠡沟,太冲穴,于俯卧位加灸肝俞穴,用艾条温和灸,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或用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
艾灸作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艾灸拉稀怎么回事 经期艾灸哪个部位更好
虽说艾灸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暖宫的功效,但要注意并不是所以经期的女性都适合进行艾灸的,对于那些月经正常,无痛经的女性不建议在经期艾灸,否则很有加大自身的月经量。
但对于痛经、月经量少的女性来说,经期艾灸时主要的艾灸部位在腹部,这样可以缓解经期带来的不适症状,建议请专业的医师进行艾灸,不能自行操作,以免对身体造成影响。
要是经期痛经以及经期量比较少,并且情况比较严重,那么这时候一般建议及时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较好。
月经不调怎么办 月经时前时后
最后看一下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多见于肝郁和肾虚两种情况。肝郁者表现为,经期时提前时错后、量多或量少、经色黯红、质稠有血块,及胸胁、乳房、少腹胀痛,精神郁闷,喜欢叹气等全身表现。调理方法与月经后期气滞血瘀型相同。
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者,多见经期时提前时错后、量时多时少、色淡、质稀薄,及头晕耳鸣,腰部酸痛,小便频数,夜尿频多等全身表现。调理原则为补肾益气调经,多选肾俞、关元、水泉、三阴交、太溪等穴位艾灸刮痧。
总之,当一个女性出现月事异常时,首先要看经期是提前、是错后、还是时提前时错后。提前者多为气虚或血热;错后者多为血虚、血寒或气滞血瘀;时提前时错后的一般为肝郁或肾虚。然后再对症调理就可以了。此外,对于月事正常的人,经常在肾俞、关元、归来、三阴交等穴进行保健灸可以预防月经不调。
女性经期艾灸好吗
女性经期是否可以艾灸? 经期可以做艾灸吗? 经期有的人血量很大,那么艾灸是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的,如果此时你在艾灸,也许会更加促进了活血化瘀的功能,而导致经血更多。如果你的经量很少,那么你经期艾灸正好趁艾灸的活血化瘀和舒经通络的功能来促使经量加大。排除体内的一些瘀阻,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经期艾灸一定要因人而异。
中医一般将月经失调称为月经不调,又将月经不调归纳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或月经过少。但临床上往往不是单纯一种症状出现,如月经过多常与月经先期并见,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
艾灸治疗各种月经不调的方法
1.血虚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艾灸治疗选穴: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可以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关元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各10分钟。
2.肾虚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艾灸选穴: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 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艾灸,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归来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3.血寒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乌鸡白凤丸的功效与作用
1治疗月经不调: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或过少。
2治疗痛经、闭经。
3治疗妇科病:道流出**白色和黄色等分泌物量多淋沥。
4治疗产后缺乳。
5治疗产后恶露不止:胎儿娩出后,胞宫内遗留的余血和浊液称为恶露。正常 情况下,在20天左右完全排净。如果淋沥日久不断,称为恶露不止。
月经不调的症状
月经不调的症状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等。
月经不调的症状1、经期提前 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这是典型的月经不调的症状,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O.5℃。
月经不调的症状2、经期延迟 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月经不调的症状3、经期延长 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月经不调的症状4、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月经不调艾灸有用吗
有一定的作用。
艾灸对于月经不调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艾灸的时候可以选择艾灸三阴交穴位,其治疗月经不调的作用会更好一些。
但是月经不调艾灸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建议是在来月经的前一周开始进行艾灸,一个穴位艾灸5-10分钟为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月经不调艾灸都是有用的,若是进行艾灸之后,月经还是没有好转迹象的话,建议就医诊断。
痛经量少吃什么调理 艾香蛋
艾叶9克,生姜15克,鸡蛋2个。
做法:将艾叶、生姜、鸡蛋(带壳)放人沙锅内煮熟,然后去壳取蛋,再放人煮片刻,去药渣,饮汤吃蛋。月经前7日,每日1次,连服数日。
功效:艾香蛋适用于肾虚型的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少,景色暗淡,痛经及头晕耳鸣,面色无华者。
艾灸对子宫肌瘤有用吗 子宫肌瘤艾灸哪个部位
主要症状: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较正常,有的人可能经量略多,经期延长,经血淋漓难以干净,乳房胀痛,苔薄白,脉玄涩。检查后发现子宫略大,肿瘤偏硬。
艾灸穴位:两个合谷穴,两个太冲穴,三阴交,足三里,中极,关元,神阙,子宫穴。
艾灸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主要症状:月经量多,色紫有血块,下腹有刺痛感,部分患者月经来潮持续时间长,难以干净,舌紫暗有瘀斑,经检查发现,子宫均匀,或不对称增大,质感较硬,能触及单个或多个突起,B超显示下瘤体较大或数目较多。
艾灸取穴: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命门穴,足三里,阿是穴,大椎穴。
艾灸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补气血。
主要症状:月经量多,经血颜色呈淡紫色,小腹有坠胀疼痛感,伴随头昏乏力,食欲不振的感觉,脸色少华,部分人有腹泻症状,舌体胖大,有紫气,苔薄白或腻,脉玄涩。
艾灸取穴:带脉,中脘,气海,足三里,阴陵泉穴。
艾灸功效:健脾益气,活血化瘀。
月经不调怎么艾灸图
调和气血靠艾灸——灸关元、血海、三阴交穴
月经不调是女性月经病的统称,它通常指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质所发生的病理变化,其中包括经期提前、经期延后、月经先后无定期,以及经期延长、崩漏、闭经、经量过多、经色紫黑等诸多病症。中医认为月经不调多因经期感受寒湿、过食辛辣寒凉食物、郁怒忧思等因素引起内脏功能失调引起的。
一穴见效:关元
【隔姜灸关元】
取穴原理:经血从胞宫而出,胞宫位于下腹部,受冲、任二脉所管,所以可取任脉关元穴,调整阴血源头。
艾灸方法:取仰卧位。选择新鲜的老姜,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在姜上扎小孔。把姜放在关元穴上,将艾炷放置姜上,点燃艾炷,每次灸5~10分钟,每日1次。
小小妙招见奇效
黑木耳红枣茶:调理气血
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每日1次,连服。可补中益气,养血止血。主治气虚型月经过多。
隔姜灸关元
配穴辅助:血海、三阴交【回旋灸血海】
取穴原理:月经不调的主要原因是气血不调,血海有调经统血、健脾化湿的功效。
艾灸方法:取仰卧位和坐位。点燃艾条,对准气海、血海穴,距离皮肤1.5~3厘米处,回旋施灸,每次每穴灸15~20分钟。
回旋灸血海
【温和灸三阴交】
取穴原理:三阴交是妇科病的首选穴,有健脾益胃、调肝补肾、调理经带的作用,主治月经过多、更年期综合征等问题。
艾灸方法:取坐位。点燃艾条,对准三阴交穴,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每次灸3~15分钟。
月经不调艾灸怎么调理 月经先期艾灸治疗
主要症状: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连续两个周期以上,甚至每月两次。行经先期,量多色紫,质稠而黏,且伴随面红心烦,舌红口干,尿黄便结,为实热;量少色红,五心烦热为虚热;量或多或少,色紫有块,胸肋乳房胀痛,则为肝郁;量多色淡,经质清稀,神疲肢软,心悸气短,为气虚。但如果提前仅3-5天,或偶尔提前一次,无其他明显症状,不做病论。
艾灸疗法:患者仰卧,取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用艾条温和灸,患者以感觉温热舒服,以至微有热痛感觉为度,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或用艾炷隔讲究,每穴灸3-5壮。气虚者加灸中皖,神厥,气海,足三里,隐白穴,俯卧加灸心俞,脾俞穴;肝郁者于仰卧位加灸期门, 内关,地机,太冲穴,于俯卧位加灸肝俞,次髎穴,灸法同上。
艾灸作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乌鸡白凤丸的功效 治疗月经不调
乌鸡白凤丸中的香附可以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当归可以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对于治疗月经不调有很好的作用。月经不调主要是指: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或过少等。
月经不调艾灸治疗方法 月经后期艾灸治疗
主要症状:月经后期又称:经迟。指的是月经周期延后7日以上,甚至40-50天一次,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若进行后期,量少色黯,小腹冷痛,喜暖畏寒,面白肢冷,苔薄白,脉沉紧,为血分实寒;若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腰酸乏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为血分虚寒;若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头晕眼花或心慌失眠,面色苍白,舌淡苔少,脉虚细,为血虚;若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块,小腹胀痛,胸肋乳房发胀,脉弦涩,为气滞。
艾灸疗法:患者仰卧,取气海,关元,子宫,气穴,血海,三阴交穴,用艾条温和灸,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或用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然后俯卧,取膈俞,肝俞,肾俞穴,灸法同上。血分实寒者,仰卧位加灸天枢,归来穴,俯卧位加灸次髎穴;血分虚寒者,于仰卧位加神阙,地机,太溪穴,俯卧位加灸命门穴;血虚者,仰卧位加灸神门,足三里穴,俯卧位加灸心俞,脾俞穴;气滞者,仰卧位加灸期门,四满,中极,蠡沟穴。灸法同上。
艾灸作用:疏肝解郁,益气活血。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
要了解月经不调,首先要了解月经周期,所谓的月经周期就是此次月经来时的第一天开始算起为周期的第一天,一直到下一次的月经来临前一天为止,称之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来说约在26-35天左右,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的,称为月经不调。
由于工作压力的加大、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无规律 ,外加许多白领过份要求自己苗条的身材 ,刻意节食 ,造成许多现代女性受月经不调的困扰。情绪异常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 ,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同时嗜好烟酒香烟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 ,引起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包括的范围很广 ,表现有经期紊乱 ,经血的色、量、质发生变化及经期出现其它症状。如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而且 ,有不少妇科病 ,中医均从调理月经入手 ,月经一调 ,诸疾皆愈。
在此提醒成年女性 ,特别是青春期少女 ,应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 ,注意修身养性 ,避免多愁善感和心情激动 ,以维持和稳定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保持月经周期的正常。
治疗月经不调及痛经是中医的特色 ,它以月经周期和出血量的改变为主 ,结合月经的周期、颜色、质地、数量及全身症状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辨证治疗 ,能收到极好效果。
中医辩证常规分为肾阴虚型,主要表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或多,色淡红、质偏稀,伴头昏,腰酸,小便频数,夜寐欠佳,舌质淡红或干裂,舌苔少,脉细数或沉弱无力。治宜养血补肾,兼以调经。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先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正常或暗红,质稀或粘,有小血块,行而不畅,小腹胀痛,胸闷不舒,两乳作胀,或时作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舌苔黄白而腻,脉弦细。治宜疏肝解郁,养血调经。气滞血瘀型,主要表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多少不定,经色紫暗,质粘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胸闷烦躁,口渴不喜饮,舌质淡紫,有瘀斑,脉象弦细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调经。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重在调和气血,疏肝理气。中医理论认为,经血为血所化。如果血液得到温煦,就能通畅自如;血液遇寒就会气血运行受到阻碍,发生月经停止、痛经、闭经;血液感受热邪就会肆行无忌,产生月经量多、月经提前等症。所以,调经重在调和气血,让气血运行舒顺。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运用“自拟复经汤”治疗月经不调、痛经数百余例,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复经汤介绍如下:
笔者自拟复经汤组成:党参15g,山萸15g,当归12g,山药12g,丹皮9g,川芎12g,白芍15g,益母草15g,桃仁9g,仙灵脾12g,生姜9g,香附9g,薄荷5g,元胡15g,青皮10g,,炙草6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