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穴位按摩操缓解痛经
经期穴位按摩操缓解痛经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有痛经问题的女性,可在平时轻轻用拇指揉按该穴,左右各指压3分钟;还可以用艾条灸疗。将从药店买回的艾条点燃放在靠近穴位处,以局部皮肤温热而不烫伤为度,每穴灸10分钟。要注意的是,月经来潮后不要强烈刺激该穴,否则可能引起经血增多。
经期穴位按摩操:
搓揉手掌:双手掌相对密合,用力搓揉49次,使双手掌温热,温暖手上三阴经。
按摩三阴交穴:翘起二郎腿,用姆指按摩三阴交穴49次,一般内分泌失调患者经常在本穴有明显压痛。三阴交穴位在足内踝尖直上三寸(约四横指),靠胫骨后缘处。
按摩血海穴:正坐屈膝,用拇指按摩同侧血海穴49次,血海穴位在股骨内髁上二寸。
按摩小腹:用手掌轻揉小腹49次,小腹部有任脉的关元、气海,关元穴位于脐正中直下三寸(约四横指)处;气海穴位在肚脐正中直下一寸五分。
按摩腰部肾俞穴:双手掌向后放在腰部,在肾俞穴上面来回按摩49次,肾俞穴位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一寸五分。
按摩4大穴位快速缓解痛经
按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
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痛经患者在治疗中,要注重保暖,忌食生冷;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适度参加锻炼。
太冲穴
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子宫穴
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穴位按摩可缓解三叉神经痛
1、预备式
坐位,双目微闭平视,放松心情,调匀呼吸,静息1~2分钟。
2、揉按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分别放在同侧颊车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功效:解痉止痛,消肿除烦。
3、揉按下关穴
按摩穴位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吗?用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放在同侧下关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4、推印堂穴
以一手拇指指腹放于印堂穴上,其余4指附于对侧目外,适当用力自印堂向上推至发际处,反复推20~30次。功效:祛风开窍,安神宁志。
5、合按内、外关穴
用一手中指和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外关穴和内关穴,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功效:和胃理气,安神镇痛。
按摩穴位缓解痛经
(1)、按摩足三里穴
用一只手的掌心按准膝盖的顶部,中指下伸的顶端,向外一横指即是三里穴。可以用针灸,也可以用拇指反复按压。
(2)、按摩上腹部
仰卧于床,先将两手搓热,然后将两手放在上腹部,先由上至下按摩60~100次,再从左至右按摩60~100次,最后转圆按摩60次,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3)、按摩血海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按摩方法是先搓热两手,然后按在血海穴上,按顺时针方向按摩五分钟。
(4)、按摩指压点
足部含有一些指压点,被认为与骨盆部位的气路相连。在脚踝双边的凹陷处,皆有指压点。轻轻地用拇指与其它指尖捏后,延着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脚作完,换左脚,各指压数分钟。
经常痛经有什么危害 痛经到底怎么办
第一、不要盲目等待结婚生育,要尽早到医院就诊,以排除诱发痛经的一些器质性病变,特别是疼痛的程度比平时加重时就要尽早就诊,以警惕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等急症。
第二、要注意经期保暖,避免剧烈运动,禁止经期性生活,禁食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第三、痛经时,可以用热敷缓解,多喝热水或在腹部放置热水袋,这样能有效缓解痛经,尽量保持下身温暖,避免受寒,盆腔充血导致痛经。
第四、点穴按摩:从中医的角度,人的穴位对应不同的症状,穴位按摩有助舒缓不适。痛经时,可试在关元穴和中极穴按摩。
女人如何缓解痛经
1、补充矿物质
女性在痛经的时候还应该要注意补充矿物质,如钙、镁、钾等,这些矿物质都可以有效的帮助女性缓解痛经的症状。
2、避免咖啡因
女性在月经期间一定要注意避免咖啡因,咖啡、浓茶、可乐等都是不可以喝的,这里面都含有咖啡因的成分,会使人神经紧张,加重痛经的症状。
3、注意做好保暖措施
女性在月经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暖,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是肌肉可以松弛,这样是有助于缓解痛经的症状的。在就是要多喝一些热水,这对于缓解痛经也有帮助。
4、注意避寒
女性要缓解痛经的症状就一定要注意避寒,比如说在月经期间不要碰凉水,也不要去游泳,另外也不要坐卧在比较湿的地面上等,这样才可以帮助缓解痛经的症状。
5、适当服用一些止痛药
如果实在是痛的很厉害的话那么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止痛药,比如说芬必得一类的,一般来说效果好的止痛药可以在半个小时左右缓解疼痛,但是不能依赖止痛药。
6、服用维生素
现在很多女性之所以在经期会有痛经的现象就是因为缺乏了维生素而导致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想要缓解痛经就必须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可以是平时的时候服用,也可以是在月经来时服用,一天可以吃数次。
7、点穴按摩
从中医的角度,人的穴位对应不同的症状,穴位按摩有助舒缓不适。痛经时,可试在以下穴位按摩:
关元穴:重要的保健穴位,具有补培元气的功效,可治带下、经痛、月经不调,正确位置是肚脐下三吋处。
中极穴:人体重要穴位之一,具有治疗月经不调、经痛、崩漏的功效,位于肚脐下四吋处。
方法:每个穴位按压两至三分钟,直至有局部酸胀的感觉即可。
8、改善不良姿态
站姿和坐姿不良也会引致痛经?事实是脊椎与子宫以韧带相互连结,姿势不正确会造成子宫颈口变窄及子宫倾斜等问题,经血不能顺利排出便会引致痛经。久坐对腹股沟会造成压迫,令子宫附近的肌肉血液循环不良,所以平日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坐久了更要不时走动。
中医怎样治疗痛经
中医穴位按摩
小腿部的三阴交是缓解痛经的常用穴位。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在足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左右各一。经本人临床实践,对缓解痛经效果比较明显。
取穴时用并拢的四指沿腿在足内踝向上量取,以用手可摸到一个痛点为宜。一般按压3—5分钟疼痛就会缓解。
功效: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安神助眠等保健功效。
关元穴
下腹部的关元穴、气海穴是治疗痛经等妇科病的有效穴位,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气海穴在肚脐下约1.5寸。痛经的时候可以用两手拇指点按这两个穴位,也可以用家里的备用热水袋或电热宝进行热敷来缓解疼痛。
合谷穴
手上的合谷穴是缓解痛经的有效穴位。特别适合在学习、开会和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使用。合谷穴是止痛第一穴位,痛经的时候这里按起来会痛。取穴时一手拇指和其它四指并拢,在大拇指和食指掌背部肌肉隆起的部位(轻按时会有痛感)。按摩时用另一手的拇指点按20下,左右手共40下,以感觉酸痛能难受为度。注意体质差者刺激不宜强,孕妇不宜按摩。
缓解痛经的穴位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每个穴位总是对身体的器官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通过穴位按摩或者是穴位针灸,总是能很好解决一些病症,只是每个穴位都有其针对性,那什么穴位能够很好的缓解痛经穴位呢?其实按照医学资料所示,能够缓解痛经的穴位主要是太冲穴、叩打腰骶部、擦小腹和揉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穴等。针对不同的穴位,按摩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每个穴位的具体按摩方法,我们接下来也会做出详细的介绍,而按摩穴位缓解病痛则是要求手法准确,不然的话也算是白费功夫。
痛经按摩哪里缓解 缓解痛经按摩这些穴位
地机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策踝下4横指的位置,这个穴位是是足太阴脾经的郄穴,中医学认为,脾有生血作用,直接为子宫行经提供物质基础,郄穴为气血深藏聚集处,能疏调脾经经期,有痛经毛病的女性,在月经前几天和经期自己按摩地机穴,可以达到调经止痛的功效。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的地方,在人体下肢有三条属阴的经脉,分别是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三阴交就是这3条经脉的交会,按揉这个部位对气血调节特别有帮助,有痛经苦恼的女性在每次月经前一周左右的时间点揉三阴交穴可以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
太冲穴位于大脚趾与第二个脚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以有酸胀感为宜,一分钟后再换右手膜质指腹揉左太冲穴一分钟,能起到明显的疏肝止痛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其他妇科疾病导致的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