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宝宝冷还是热 多层次的洋葱穿法更合适
怎么判断宝宝冷还是热 多层次的洋葱穿法更合适
洋葱式穿搭法,顾名思义就像是洋葱一样穿着层层的衣物,内层可选择材质柔软、透气且排汗功能良好的纯棉衣物,中层衣物保暖,最外层防水防风,以应付天气变化。根据场合与温度,可以一层层加上或脱下。无论是室内、室外或是白天、夜晚,随着时间与地点的改变,气温总是在不断变化。然而宝宝对于温度调控能力较差,身为照顾者的我们应该配合当下的气候与温度状况,替宝宝及时增减衣物。建议以穿脱方便的洋葱式穿法为主,再搭配帽子、袜子、手套、围巾等小配件,达到既保暖又不厚重的舒适穿搭法。
判断宝宝冷热摸哪里 判断宝宝冷不冷到底该摸哪里
判断宝宝冷不冷,该不该添加衣物,许多家长的习惯是摸手。其实,这样的判断方法并不完全正确!
因为,婴幼儿的手脚末端的血液循环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有时候衣服虽然穿了很多,身体都冒汗了,但是手脚却是冰凉的!
冬天给宝宝穿好多衣服怎么手还是冰的,是穿不够还是什么?
孩子的心脏力量相对较弱,每次泵血后到达四肢末端的血量很少,我们就会感觉孩子的手脚比较冷。只要家长摸着孩子的颈部温暖,就不用担心。
孩子冷不冷不以手脚凉为标准,因为小儿心臓博出的力量较弱,未稍血循环较差,所以手脚发凉,其实中心温度并不低,家长盲目给孩子多穿衣服反而不利于孩子自身调节体温反而容易生病。
正确的判断方法应该是摸颈背部。
将手伸入宝宝的后衣领,摸一摸后颈和上背心处,左右横扫一下。如果:
皮肤温暖,那么表示穿衣合适;皮肤发烫有湿润感,那么表示穿多了;皮肤发凉,那么表示要加衣了!
秋冬季宝宝皮肤护理方法
在秋冬季节,给宝宝穿对衣服,也等于是做好了宝宝皮肤护理的第一步。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在比较冷的时候,给宝宝带上手套和能遮住的耳朵的帽子,这样是可以预防宝宝长冻疮的。
还有就是,很多家长觉的,冬天这么冷,可不能让宝宝给冻感冒了,所以给宝宝穿的非常厚,但是小编要跟你说的是,这样是会容易出现皮肤问题的,比如痱子。
所以冬天给宝宝穿衣服,并不是在于多,而最重要的是你们要懂得如果判断宝宝是冷还是热,合理的给宝宝增减衣服。
小儿穿衣应“三暖一凉”是指什么?
穿衣法则一:颈背温暖无汗刚刚好
很多家长都是根据宝宝的手脚冷暖来决定孩子的穿着,实际上,手脚是神经末梢,血液循环比较差,如果宝宝的手脚冰冷,不一定表示不够暖和。
确定宝宝是冷是暖,可以摸宝宝的后颈和背心。如果感觉皮肤温度干燥,就表示宝宝穿的合适;如果潮湿有汗,就说明穿多了,要减衣服;如果感觉寒凉,就要加衣服。
具体怎么穿:
1岁以内的宝宝,可以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
1-2岁的宝宝,体温调节能力基本和大人一样了,可以参照大人一样穿衣。
3岁以上的孩子,基本能自己表达冷暖了,可以根据孩子的感觉意愿来穿。
穿衣法则二:穿太多也容易生病
俗话说:“要得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但不少家长似乎对孩子穿衣服有强迫症,总是担心孩子冻着,把孩子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实际上,这样反而容易让孩子生病。
其实,宝宝就是“小暖炉”,他们的新陈代谢比大人的快,又好动。穿得太多,宝宝动一动就会热的难受,出汗受风后就更容易着凉。
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穿的太多,还容易发生捂热综合征。孩子的身体被限制在厚厚的衣服里,热量不能散发出来,衣被里的温度越来越高,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孩子高热,脱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
穿衣法则三:头凉、心胸凉、脚暖、肚暖、背暖
头凉:宝宝身上散发的热量,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头部散发,如果捂得过热,容易头晕心烦。不太冷的时候,不需要给宝宝戴帽子,这样更有利于宝宝保持神清气爽。如果天气较冷,给宝宝戴上一顶帽子就可以,不用把头捂得严严实实的。
心胸凉:宝宝上身穿的衣服不要过于厚重臃肿,免得胸部受压,影响正常的呼吸和心脏功能。
脚暖:“寒从脚起”,较低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也是对外界最敏感的地方。在夏天,不少宝宝都是光着脚,但天气渐凉的秋冬,就要注意宝宝足部的保暖,给宝宝穿上小棉袜、棉鞋。
肚暖:如果宝宝腹部受寒,就容易肚子痛,甚至是腹泻。妈妈可以给宝宝穿个小肚兜,也可以选择宽松稍长的上衣,把它扎进裤子里,护住宝宝的肚脐。背暖:可以给宝宝穿上马甲、小背心,时尚又保暖。
穿衣法则四:洋葱式穿衣法,宝宝更舒适
给宝宝穿衣服也可以像洋葱一样层层穿搭。最里层穿亲肤透气的内衣,中间衣服保暖,最外面的衣服防水防风,以应付天气变化,而且也方便穿脱。
怎么判断宝宝冷还是热 手脚凉不代表宝宝冷
宝宝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多时候我们会摸摸宝宝的掌心和脚心来判断他是热还是冷。当摸到宝宝小手凉凉、小脚冰冰的时候,赶紧套上厚外套、裹上棉被借以保暖,却往往把宝宝闷出满身汗,甚至发生捂热综合征的情况。
这是因为幼儿的末梢血液循环较不佳,有时候手冷脚冷,只是因为空气对流或低温,使得末梢温度较低,其实只要中央体温处于正常范围即可。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宝宝随着年龄成长,手心温度就会逐步“升温”;有些宝宝则一直都处于较低的温度。家长要多留意宝宝的生理变化,要感知其“核心温度”,可以把手掌平放在宝宝后背或胸口的皮肤上。
冬天给宝宝穿衣注意些什么 怪相2:穿厚衣、盖厚被
因为担心新生宝宝和小婴儿不够暖和,家里的老人和妈妈总要把宝宝用厚厚的衣服裹得严严实实,睡觉时还要盖上厚被子。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全身被裹在厚厚的衣服里,身体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衣被里的温度就越来越高,孩子又小,也不会诉说和挣扎,长久的高温导致孩子高热、脱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
要判断宝宝冷还是热,不能靠摸宝宝的手脚,因为幼儿的末梢血液循环较不佳,有时候手冷脚冷,只是因为空气对流或低温,使得末梢温度较低,其实只要中央体温处于正常范围即可。
第一,摸孩子的锁骨,如果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穿得刚刚好;
第二,摸后背,如果后背有汗,甚至衣服都已经湿了,说明衣服穿太多了,应该及时减衣。
此外,如果宝宝满头大汗也不一定代表宝宝热,还是建议爸爸妈妈将手伸进宝宝衣服里面,感觉肚子、背后或是脖子的温度。若宝宝满头大汗,身体温度摸起来较高,同时身上也出汗了,那应该就真的热了。
关于宝宝光脚,你误会了多少?后悔科普太晚了 穿不穿袜子因人而异
袜子这件事的争议,起因于孩子脚丫的温度。很多家长一摸脚丫子温凉,就觉得孩子冷,忍不住给他套双袜子。但是手脚凉就代表宝宝冷么?
不见得。宝宝的血液循环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手脚位于血液循环末端,距离心脏较远,再加上婴幼儿末稍部位血液循环较差、供血量少,以及皮肤较薄,所以根据手脚温度判断冷热是不准确的。
正确判断宝宝冷热的依据是摸颈后,最合适的温度是颈部温热,手脚温凉。
正常健康的宝宝,夏季一般是没必要穿袜子的,即便是在空调房,只要不是温度过低,或是空调口直吹宝宝,光脚是不会导致着凉的。
当然新生儿和早产宝宝除外,他们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自身产热不足,体表散热面积又大,需要格外注意保暖,这时候的小袜子还是很必要的。
对于部分体弱或是身体不适(腹泻或是感冒)的宝宝,也可以穿上薄棉袜。
判断宝宝冷热摸后脖子更准确
通常家长都会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来判断他们是冷还是热。其实要判断宝宝冷热,摸宝宝的后脖子会更准确。
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功能比大人差,所以怕孩子受凉就成了家长们的通病:冬天,怕风吹着,从头到脚捂起来;夏天,也怕肚子着凉,多热的天都把上衣掖到裤子里。其实,只要学会把握孩子的冷热指标,家长大可不必这样紧张:即判断冷热,摸后脖子!
通常家长都会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来判断他们是冷还是热,可是,手和脚反映的却不是准确数据。睡觉时,孩子的手脚不会老老实实呆在被子里,若在冬季,即便身上盖得再多,也会因室内温度低而有一丝微凉的感觉;而在夏季,则有可能因为温度高而显得有一些热乎乎的。若家长按这个感觉给孩子添加衣物,肯定就会出错。
而且,手脚属于循环的末端,反映的数据也会因为传输路程过长而导致一些信号损失。相对地,后脖子所反映的温度数据会更准确一些。因此,平时只要摸摸孩子的后脖子,即可判断出他们所穿衣物是否合适。当然,还要保证孩子露在外面的手脚不能是冰凉的。
一般来说,活动能力差一点的婴儿,只要比大人多穿一件就可以了;好动的大孩子,则要根据他们的活动量进行调整。此外,让孩子多吃富含蛋白质、脂肪的食物,通过饮食让他们自身产热,抵御寒冷;同时,让孩子多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温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