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老人选配助听器
如何为老人选配助听器
许多老年人的听力都会有所下降,有的甚至要借且于助听器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需要,因此合适的助听器逐渐成为听力受损者重返有声世界的有利工具。为使配戴者都有自己满意的助听器,下面就助听器选配及相关的问题介绍如下。
第一步:耳聋者或其家人与耳鼻咽喉科医师或选配师进行交谈,了解病情、记录病因、倾听患者的要求等,此为接诊阶段。
第二步:进行听力测试和最大舒适阈测定。
第三步:进行助听器选配,首先根据患者的听力状况等因素选择助听器并与电脑相连,在软件的支持下调节助听器各项参数以适应患者的情况。
第四步:取印模做耳模,没有耳模的助听器是不完整的,耳模不仅能固定助听器并使配戴更舒适,还能修饰增益曲线以完善助听器的放大作用等。如果患者需要放在耳道内的隐蔽式助听器,则需要定做,先取耳印模,而后休整印模并据此制作耳壳,放入机芯粘好面板,再经打磨抛光等步骤完成。制作好的助听器需在专业检测设备上测试,以确认其性能参数是否合格。
助听器一般都有1或2年的免费保修期,并终身维护。所以,如果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请速与销售商或公司联系,以帮助您解决问题从而减少由此带来的工作或生活上的不便。
助听器有哪些
常用的助听器从形状上来看,分为挂线盒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等。挂线盒式助听器有一根细线与助听器盒相连,功率大,价格低,多适用于活动不大的重度聋老人(听力损失60分贝以上);耳背式助听器小巧袖珍,有各种功率,挂在耳背使用,使用时调节较为麻烦,但价格适中;耳内式助听器(CE)属微型的一种,外壳是根据患者耳样定制的,放入患者耳甲腔和外耳道内使用,容易产生反馈(啸叫),旁人可以看到;耳道式助听器(CC)更微型化,放入外耳道内,旁人不易看到,当然价格很贵;完全耳道式助听器(CIC)属隐形助听器,放入耳道内,十分隐蔽,但价格更高。耳内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助听器又称为定制机,是根据患者的耳道大小、形态打模而定制的,具有密封性好,配戴方便,声音清晰,没有杂音,不影响患者活动等优点。所以选配助听器,从经济上来看,耳背式最实惠;从声学效果来看,耳道式、耳内式最佳。再从助听器的技术上来看,随着助听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助听器的外观与内在质量都大大提高了。
理想的助听器配戴,是对不同频率的耳聋采用相应的选择性频率放大,而随着数字编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助听器的使用“个性化”成为可能。这种技术可根据每个人患耳的听力图曲线,调试好其所配戴的助听器,使其配戴效果更好,即每个患者都有适应于自己听力曲线的助听器。现代微处理器数字技术使数字式助听器又进入了新的时代,智能化电脑全数字式助听器的面市,使得助听器在环境改变时,可自动调节适应新环境,使声音更清晰、更自然、更逼真。这种智能化全电脑数字式芯片,又可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助听器,使助听器的选择,变得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应有尽有。
耳聋的注意问题
①及早检查耳聋的病因,尽可能应对因治疗。
②只要有残余听力,应尽早选配助听器,避免全聋。
③购置助听器,若不经过专业选配,随意在商店购买不仅达不到实用作用,还可因噪声输出加重而使听觉损害,因此,必须在专业助听器验配机构由专业验配技术人员,通过听力检查,根据听力曲线经过电脑软件选配最合适的助听器,就像配眼镜前要检查视力一样,这样才能选配好的助听器来获得良好的听力。
④助听器无效的,经济条件允许的可考虑电子耳蜗植入。
耳科医生、助听器验配师、聋校教师及家长互相合作,提高耳聋防治的水平及实际效果,达到聋儿“聋而不哑”,回归有声世界,恢复语言交往及社会交往能力。
老人戴助听器要注意的事项
佩戴助听器是改善耳聋老年人听力的重要手段。但助听器是不能随意购买和使用的,必须经过严格的验配才可以佩戴。老年人在验配助听器的过程中,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新近发生的老年性耳聋,不要急于佩戴助听器,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如仍不见改善,再考虑佩戴助听器。过早佩戴助听器可能会因接受强声刺激而加重耳聋。
(2)验配助听器前,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根据本人的听力损失程度,选择适合的助听器。千万不可自行选购,随意佩戴,以免损害残存的听力。
(3)老年性耳聋,双耳的耳聋程度常常不一致。一般情况下,助听器宜佩戴在听力较差的一侧,使另一只耳朵仍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以求双耳听觉尽可能和谐一致。若一耳为中度耳聋,另一耳已达重度
耳聋,则应佩戴在听力较好的一侧,这样可获得最佳的听音效果。而对于双耳耳聋程度一致的中重度耳聋,宜双耳轮替佩戴,以减轻疲劳。
(4)老年人佩戴助听器都有一个适应期,约三五个月。适应期内,助听器的音量应尽量开小,刚开始时,佩戴时间也不宜过长,每次几分钟即可,以后逐渐加长。
老年性耳聋患者如何选配助听器
老年性耳聋患者如何选配助听器?老年性耳聋通常表现为在噪声环境中语言辨别能力显著下降。一般来说,男性在45岁以后,女性较男性稍晚,开始出现听力衰老现象,因为这个年龄阶段是整个机体趋于衰老阶段,各组织器官开始老化,没有其他疾病者,45岁以后每年下降1.5分贝,都应属于正常现象。佩戴助听器是改善老年性耳聋患者听力的重要手段。
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助听器是不能随意购买和使用的,必须经过严格的验配才可以佩戴。一般推荐单侧耳聋配单耳助听器,双侧耳聋配双耳助听器,以便更清楚地辨别语音。
老年人在验配助听器的过程中,通常在验配助听器前,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是否应佩带助听器。千万不可自行选购,随意佩戴,以免损害残存的听力。
老年性耳聋,双耳的耳聋程度常常不一致。一般情况下,助听器宜佩戴在听力较差的一侧,使另一只耳朵仍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以求双耳听觉尽可能和谐一致。若一耳为中度耳聋,另一耳已达重度耳聋,则应佩戴在听力较好的一侧,这样可获得最佳的听音效果。而对于双耳耳聋程度一致的中重度耳聋,宜双耳轮替佩戴,以减轻疲劳。
老年性耳聋的老人在配戴助听器后一旦听到外界各种声音,可能暂时不能适应,因此不可立即接触声音嘈杂的环境,要先学会在安静的环境下使用助听器,适应后再接触噪声环境。老年性耳聋患者佩戴助听器都有一个适应期,约3个月。3个月内逐渐递增佩戴时间。从开始每次几分钟到几个小时,时间逐渐加长,直到整天戴用为止。
由于不同老年性耳聋患者对助听器的类型各有所好,对每个人来说适合的型号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找到专业的听力师让他们来推荐针对个人最适合的助听器,效果才能更好。
怎么预防宝宝听力障碍
小儿听力障碍的早期干预可概括为“三早”,即早期发现和诊断、早期验配助听器和早期进行听觉语言训练。
早期发现,在医疗机构方面,重要是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包括耳声发射测试和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等;在家长方面,主要是密切观察婴儿的听觉语言行为,如3个月以内会对突然出现的强声产生眨眼或全身抖动反应;4个月能把头转向声源方向;6个月可旋转头部寻找周围兴趣的发声物体;9个月开始学叫“妈妈”、“爸爸”:1周岁可独立站立,如果发现婴儿有异常表现应该立即去医院耳科检查。如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聋,应立即为孩子选配合适的助听器与耳模,借助手助听器,尽早开始听觉言语训练。
助听器的主要作用是把外界声音放大,从而使耳聋儿童听到原来听不到的声音。助听器按外型大致可分为盒式、耳背式和耳内式三大类;按电路主要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可编程式两大类。对小孩子而言,选模拟电路的耳背式助听器基本可满足需要。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不能在商店随便买一个助听器就用,而应当在医院或专门的听力学机构进行验配,道理与配眼镜的验光类似,否则花钱不少而效果不好。耳模是根据小儿外耳腔的形式取样定制的,其作用是稳固定助听器,防治助听器的反馈啸叫并根据听力损失特点来改善助听器的声学性质,为此,定制耳模应视为验配助听器的一个重要环节。言语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听觉言语训练包括听力训练、发音训练和言语练三个部分,为使耳聋孩子发准每个音,要分别对呼吸、舌唇运动、鼻音、声带振动、四声和拼音过程进行训练,最后过渡到词汇、词组和句子的训练、听觉言语训练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艰要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又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不少重度耳聋孩子,在助听器的帮助下,经过2-3年的听觉言语训练,得到了成功的康复,能在普通小学和听力正常的孩子一起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孩子刚一出生就能听到声音,那么新生儿是不是怕声音?这问题经常困扰着没有经验的年轻母亲。依照传统方法,老人们总是把坐月子的母亲和新生儿的房间搞得静悄悄的,连走路也要小心翼翼,生伯弄出一点声音吓着新生儿。这种古老的办法应该结束了。
孩子刚出生就可以听到声音,但他们不知道声音从何而来,也不能分辨不同的声音。这时他们的听觉反射是简单的“惊吓反射”。所以说,新生儿突然受惊哭将起来,完全不必紧张,这并不是孩子的异常行为,而是正常的神经反射。那种因此而让房间里静得没一点声音,唯恐声音吓着新生儿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耳聋的缓解办法会有哪些
1、有立体声效应,有利于声源定向,人耳具有极强的声源定位能力。但是,它的先决条件是双耳必须具备同等的听力阈值。声音在空气的传递过程中,会有能量和速度的变化,如果听力损失且阈值不对称,无论来自什么方向的声音大多数都会被听力阈值较好的一侧听到,这样就无法判定声源的方向。因此,双耳选配可更好的提高对声源的定位能力
2、有静噪效应,在噪音环境下,双耳配戴助听器比单耳配戴助选择听取能力强,言语识别率高。人耳的耳廓具有集音和降噪功能。对一个听力有缺陷的患者来说,提高信噪比是非常重要的。双耳佩戴则意味着二个耳廓同时具备集音和降噪能力,对提高语言分辨能力有极大的意义。
3、有心理声学效应,在音量相同的情况下,感觉双耳配戴助听器比单耳配戴助听器声音大。双耳听觉所接受的声音响度要比单耳高一些,在阈值水平,双耳阈值好于单耳阈值约3分贝。在阈上水平,双耳阈值好于单耳阈值约10分贝。因此,双耳佩戴助听器可以使每只助听器的整体增益略为降低,从而减少了声反馈的可能性,提高了电池的使用时间。同时对于重度聋患者来说,助听器进入饱和状态的机率降低,更有助于改善助听后的言语可懂度。
4、避免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一个存在有双侧听力障碍的患者如果只选择佩戴一个助听器的话,那没有戴用助听器耳朵的听觉中枢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听力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渐进(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时间越长越严重。产生听觉剥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戴助听器的耳朵向大脑输送了足够的信息,使得大脑不再去关注没有佩戴助听器的耳朵,大脑似乎放弃了对传送较弱信号耳的关注。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目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双耳同时选配助听器。
患上耳聋的缓解方法都有哪些
1、有立体声效应,有利于声源定向
人耳具有极强的声源定位能力。但是,它的先决条件是双耳必须具备同等的听力阈值。声音在空气的传递过程中,会有能量和速度的变化,如果听力损失且阈值不对称,无论来自什么方向的声音大多数都会被听力阈值较好的一侧听到,这样就无法判定声源的方向。因此,双耳选配可更好的提高对声源的定位能力
2、有静噪效应
在噪音环境下,双耳配戴助听器比单耳配戴助选择听取能力强,言语识别率高。人耳的耳廓具有集音和降噪功能。对一个听力有缺陷的患者来说,提高信噪比是非常重要的。双耳佩戴则意味着二个耳廓同时具备集音和降噪能力,对提高语言分辨能力有极大的意义。
3、有心理声学效应
在音量相同的情况下,感觉双耳配戴助听器比单耳配戴助听器声音大。双耳听觉所接受的声音响度要比单耳高一些,在阈值水平,双耳阈值好于单耳阈值约3分贝。在阈上水平,双耳阈值好于单耳阈值约10分贝。因此,双耳佩戴助听器可以使每只助听器的整体增益略为降低,从而减少了声反馈的可能性,提高了电池的使用时间。同时对于重度聋患者来说,助听器进入饱和状态的机率降低,更有助于改善助听后的言语可懂度。
4、避免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
一个存在有双侧听力障碍的患者如果只选择佩戴一个助听器的话,那没有戴用助听器耳朵的听觉中枢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听力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渐进(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时间越长越严重。产生听觉剥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戴助听器的耳朵向大脑输送了足够的信息,使得大脑不再去关注没有佩戴助听器的耳朵,大脑似乎放弃了对传送较弱信号耳的关注。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目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双耳同时选配助听器。
5、提高整体效果
大多数单侧使用助听器的患者,由于缺乏整合效果,降噪和定向感。往往为了想听到或听清某些声音而采取无限制的加大助听器音量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的听觉神经适应了大音量的声音,就会造成听力阈值加重。双耳佩戴由于能够提高整合效果、降噪和定向能力,会给耳朵提供比较高的舒适度和信噪比,就会避免经常单侧性的加大音量,防止听觉疲劳。
耳聋怎么办
1.助听器:
是聋人教育和提高聋人听觉的有效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患者对助听器的需求逐年提高,故正确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尤为重要。
助听器的选配对象
有残余听力的耳聋患者,在药物或手术治疗无效、病情稳定后均可选配助听器。理想的选配对象是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选配的一般原则是根据纯音听力(0.5~2.0kHz)的平均损失程度而定,听力损失愈重,所需的增益愈大。一般来说,中度听力损失者使用助听器后获益最大,而轻度及重度耳聋获益较少。选择助听器要考虑助听器的结构形式、功率、声增益大小及电声特性。
助听器选配原则
(1)单耳和双耳助听器选配原则:研究证实,双耳助听器具有克服头部的阴影效应,发挥双耳定向功能;并能使助听器的增益和输出降低5dB,噪音降低2~4dB,提高信噪比和语言清晰度。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配双耳助听器。不能配双耳助听器者可配单耳助听器。配单耳助听器的原则为:选择言语识别率较好的一耳;气骨导阈差大的一耳;动态听力范围较大的一耳;两耳听力曲线相似时,选听力曲线稍平坦的一耳。
(2)气导助听器与骨导助听器的选配原则:一般情况下,耳聋病人首选的助听器为气导助听器,有些传导性聋患者,需要配骨导助听器。骨导助听器放在乳突部,声波将通过乳突骨传导给内耳。需要配骨导助听器的病人有:外耳道闭锁、狭窄、长期流脓,不适宜用耳塞者;1000Hz和2000Hz听阈气导和骨导平均差距大于40dB者。
2.其他治疗:
改善耳蜗血循环及促进神经营养代谢,可用血管扩张剂、维生素B1、维生素B12、ATP、辅酶A等,亦可采用高压氧疗法。
噪声性耳聋治疗
就诊科室:五官科 耳鼻喉科治疗方式:早期可应用药物治疗,晚期验配助听器或进行听力康复治疗周期:1个月治愈率:多数可借助助听器获得实用听力常用药品: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片治疗费用:药物治疗花费3000元左右,验配助听器需根据听力情况确定
噪声性耳聋西医治疗
发病早期可以应用扩血管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及激素类药物治疗。
晚期病例需要验配助听器。
噪声性耳聋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