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不爱吃饭推拿 捏脊5遍

小儿不爱吃饭推拿 捏脊5遍

位置:大椎至尾骨端呈一直线。

手法:捏法常用于脊背部,又称捏脊法,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拿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缓缓前移,

操作:从尾骨端一直捏到颈部大椎穴,每交替捻动3次便轻轻用力上提1次,有时可听到“叭,叭”的响声,捏3-5遍,至皮肤红润微充血而止,捏第一遍及最后一遍的时候不要做上提的动作。

要领:操作是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不可拧转,捏得太紧不容易向前捻动推进,捏少了则不易捏起皮肤,捻动向前时需做直线前进,不可歪斜。

小儿便秘试试按摩

第一步:清大肠200次

位置:食指桡侧(近拇指一侧),自指尖至虎口(食指与拇指在手掌部衔接处)成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为清,称清大肠;反之为补,称补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的方向是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这与补泻有关,方向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一定要看仔细哦!

第二步:捏脊5遍

位置: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手法:捏法——常用于脊背部,又称捏脊法。拇指在后,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拿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缓缓前移。

小儿不爱吃饭推拿 补脾经200次

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尖一直推到指根,称补脾经,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婴儿佝偻病推拿有用吗

婴儿佝偻病推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婴儿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为主的慢性营养缺乏疾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多见,防治佝偻病以补钙,补贴为主,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肾主骨,推拿相关穴位,可调补脾肾,缓解小儿佝偻病。婴儿佝偻病主要采用以下推拿手法。

补脾经100-300次

定位: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家长用拇指在孩子的拇指螺纹面旋推,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补肾经100-300次

定位:小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家长将孩子的小指伸直,由螺纹面向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揉小天心1-3分钟

定位: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家长用拇指或中指指腹置于孩子的小天心做环状旋转揉动1-3分钟。

捏脊5遍

定位: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揉足三里1-3分钟

定位:小腿外膝眼下四横指(孩子的手 ),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将孩子双腿微屈,家长用拇指指端在孩子足三里处按揉,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小儿不爱吃饭推拿 揉板门100次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拇指按揉,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揉100-2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小孩食积推拿图解 捏脊5遍

位置:大椎至尾骨端呈一直线。

推拿手法:捏法常用于脊背部,又称捏脊法。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拿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缓缓前移。注意在捏脊前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以接触孩子紧张的情绪,从尾骨端一直捏到颈部大椎,每交替捻动三次便轻轻用力上提1次,捏3-5遍。

推拿要领:操作时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不可拧转,捏得太紧不易向前捻动推进,捏少了则不易捏起皮肤,捻动向前时需做直线前进,不可歪斜。

好处:促进小儿脾胃消化,防治肠胃食积。

儿童泄泻怎么办 脾胃虚弱所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脾胃虚弱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别以为只是小问题很可能是缺什么 积食

如果宝宝头发竖着长,还伴有不爱吃饭,不思饮食的问题,那很有可能是宝宝积食导致的。

可采用小儿推拿:捏脊治疗。

做法:在宝宝脊椎从下往上用双手捏脊,每天睡前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每次捏3—5分钟为宜,可治疗宝宝积食问题。

宝宝头发竖着长是怎么回事 原因五:积食

如果宝宝头发竖着长,还伴有不爱吃饭,不思饮食的问题,那很有可能是宝宝积食导致的。 怎么办 可采用小儿推拿:捏脊治疗。

解决办法:

在宝宝脊椎从下往上用双手捏脊,每天睡前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每次捏3—5分钟为宜,可治疗宝宝积食问题。

相关推荐

拉肚子按摩手指可止泻 第7步:症状增加推拿手法

症状:宝宝会表现为腹痛胀满,一痛就泻,泻后腹痛减轻,大便量多、酸臭,伴有不消化的食物,有的会呕吐酸馊,口臭,口渴,吃东西少,舌苔很厚。推拿时增加清胃经150次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补胃经和清胃经统称为推胃经。此处为清胃经,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一300次。 (1)症状:宝宝会表现为大便清稀,有很多泡沫,腹痛肠鸣(能听见肚子咕咕响),小

宝宝便秘按摩哪里最快排便 体虚型便秘按摩

如果孩子的便秘是体虚所致,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清大肠,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按揉膊阳池,推三关,揉上马,揉肾俞,按揉足三里,揉脐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按摩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揉上马,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帮助补益脾肺肾,增强体质,补益气血,清大肠,按揉膊阳池,摩腹,揉脐帮助排便。

捏脊治婴幼儿腹泻的方法

小儿捏脊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描述,是目前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经后世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成为捏脊疗法。 小儿捏脊的操作方法 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

宝宝积食按摩治疗

一、按捏疗法:简单易学的消食推拿 当宝宝积食或消化不良时,妈妈可以给孩子捏捏积。捏积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因为捏的部位为脊椎,也被称为“捏脊”,可以治疗多种常见疾病,包括小孩厌食、腹痛、呕吐、便秘以及小孩脾气急躁、睡不踏实、爱哭闹等。以下是按捏疗法的步骤,妈妈们,赶紧动手学一学吧! 1、捏脊:让宝宝面孔朝下平卧,家长用两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3、摩涌

如何通过按摩足三里治疗小儿乳食积滞

通过按摩足三里治疗小儿乳食积滞:足三里穴是按摩腹部经常使用的一个穴位。当 胃肠不舒服时,需要按摩足三里穴。(1 )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清脾经、清大肠各100次,推四横纹100次;再 用拇指指腹面推六腑100次;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揉板门2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运水入土 50次。(2) 取仰卧位,用掌摩法摩腹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揉天枢穴2分钟。(3) 取俯卧位,用双手拇指、食指自下而上捏脊5遍,再用禅推法推两侧脾 腧、胃腧穴各1分钟。

宝宝腹泻按摩图解 脾胃虚弱型腹泻按摩

如果孩子是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按摩方解: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宝宝吃螃蟹拉肚子怎么办 小儿推拿止泻

如果是6岁以下的宝宝吃了螃蟹出现拉肚子的症状,可以采用小儿推拿的方式来辅助治疗,小儿推拿主要是通过对体表穴位的刺激,调整紊乱的胃肠功能。 具体做法是:先用手掌贴于患儿腹部,以脐为中心,按顺时钟方向,持续按摩10分钟左右,再用中指及拇指在患儿的尾部至腰部中线上一遍接一遍地从下至上直线推动2~3分钟;最后双手分别置于患儿脊柱两侧按捏脊柱3~5遍。为防止皮肤擦伤,可蘸些温水、润肤乳做润滑剂。

春季调理宝宝脾胃这样做

脾胃好才能长得好 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各种营养物质需求旺盛,可是眼看着宝宝不爱吃饭,没有食欲,或是吃的不少却不长肉,着实令很多妈妈伤脑筋。其实这种情况多与脾胃虚弱有关。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水谷都要靠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转化为供宝宝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脾胃虚弱则运化功能失调,表现为食欲不振,进食量少,吸收不良,大便偏干或偏稀,久之就会导致宝宝面色无华,形体瘦弱,不爱长个儿,看起来比同龄的小朋友小一圈儿。 此外,脾胃失和还可影响睡眠,古人云“胃不和则卧不安”,消化不良常常是导致宝宝睡眠不安稳

小儿腹泻推拿治疗

补脾经:小儿正坐或仰卧,用食、中指夹住小儿拇指,在拇指末节的螺纹面处进行环行推摩约300次。推动时,着力面呈螺旋形,动作要均匀,不要左右不稳; 补大肠:从小儿食指尖沿其食指桡侧向食指根直线推动约200次; 摩腹:用手掌或四指在小儿整个腹部做逆时针方向的环旋摩动5分钟。动作应和缓轻柔,协调放松,在体表着力; 揉龟尾:小儿俯卧,用一手中指指端着力,尾椎骨端斜向上方向揉200次。指甲应剪去,动作柔和,避开肛门; 推上七节骨:用拇指桡侧从小儿尾椎骨端沿脊柱向上直线推至第4腰椎下200次。推动时,着力面呈直线单方向

如何有效治疗小儿疳积

小儿疳积的临床表现 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 如果小朋友常出现烦躁不宁、咬牙嚼指、揉眉捋眼的现象,可能是小儿疳积的表现。小儿疳积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面色不华,有明显的脾胃症状。 捏脊疗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类病症。 方法:两手沿脊柱两旁,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由下而上,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