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脑脓肿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预防:脑脓肿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仍较高,在抗生素应用前,死亡率高达60~80%,40~70年代由于抗生素应用和诊治方法提高,死亡率降为25~40%。CT应用后,死亡率降低不显著,仍为15~30%,这与本病(特别血源性)早期难被发现,当病人来诊时,脓肿已属晚期,一般手术死亡率与术前病人意识有关,清醒者为10~20%,昏迷者为60~80%。各种疗法都有程度不等的后遗症,如偏瘫、癫痫、视野缺损、失语,精神意识改变,脑积水等。因此,脑脓肿的处理应防重于治,并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例如重视对中耳炎,肺部感染及其它原发病灶的根治,以期防患于未然。
盆腔脓肿治疗
一、一般治疗 患者卧床休息,床头抬高,使脓液沉积于子宫直肠陷凹注意营养给高蛋白半流食。
二、药物治疗 由于多种广谱抗生素的出现选用的药物应对厌氧菌(尤其是脆弱类杆菌)有效而且最好是广谱药。目前常用于治疗盆腔脓肿的药物是氯林可霉素,灭滴灵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如甲氧噻吩头孢菌素(cefoxitin)等,甲硝唑可给0.4g,3次/d,连服7~14天。甲氧噻吩头孢菌素2g,静注每6小时1次,然后再给强力霉素100mg,每12小时1次口服,症状缓解体温已下降至正常后,尚须继续用药1周以上以巩固疗效,也可免于手术治疗。氯林可霉素在脓肿内可达到较高的浓度这是由于多核白细胞可以将此药带入脓肿中,从而使其发挥疗效。衣原体感染用庆大霉素氯洁霉素,强力霉素治疗盆腔脓肿极有效,痊愈率可达90%以上。 药物的应用一般仅限于治疗较早期的输卵管卵巢脓肿。如经药物治疗,虽取得疗效,但所遗留的包块尚大时,常需再用手术将病灶切除。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必需随时警惕脓肿破裂的可能。如脓肿突然发生自发性破裂,脓液大量溢入腹腔中,可以危及生命此时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而不应消极等待。
三、手术治疗 多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者。
1、脓肿切开引流:对位置已达盆底的脓肿,常采用后穹窿切开引流方法予以治疗。可先自阴道后穹窿穿刺,如能顺利吸出大量脓液则自该穿刺部位作切开排脓后插入引流管如脓液已明显减少可在3天后取出引流管。脓液大量引流后,患者的症状可以迅速缓解。在应用引流法的同时应加用抗生素。
此种方法对治疗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所致的脓肿,尤其是子宫切除术后所形成的脓肿效果好,一旦脓液全部引流,患者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但如系腹腔内的脓肿,即使引流只能达到暂时缓解症状的目的,常需以后剖腹探查将病灶切除,其时盆腔组织的急性炎症阶段已过,手术较安全易行。
2、手术切除脓肿:不少人认为除可以很容易经阴道引流的盆腔脓肿外,其他各类腹膜腔内的脓肿,包括输卵管积脓、卵巢脓肿以及输卵管卵巢脓肿等,进行手术切除是最迅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入院经48~72h的抗生素治疗后即可进行手术。采用此种方法除可以迅速取得疗效外,尚可避免脓肿破裂所引起的严重后果。但即使在术前采用抗生素治疗2~3天,手术时仍应注意操作轻柔,避免伤及肠道,或使脓液溢入腹腔内。
单纯经腹引流脓液不是理想的处理方式,只有当病人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或技术因素等才考虑,因单纯经腹引流而不切除病灶,术后仍有感染灶存在,可形成残余或复发脓肿 手术范围应根据患者情况而定患者年轻、尚未生育者,应仅切除患侧病灶,保留对侧附件。如患者已有子女,且年龄较大,则应作双侧附件及全子宫切除术,使不再复发。如术时发现双侧附件均已严重破坏,则不论患者年龄大小均宜将双侧附件及全子宫切除。术后可用激素替代治疗。
脑脓肿该怎样治疗
(一)内科冶疗
对于多发性小脓肿、位于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的脓肿,或病人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或手术后均可用内科冶疗,包括应用抗生素及降颅内压药物。应选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毒联合用药,对严重感染看可同时行鞘内给药。内科治疗期间必须作CT随访。
(二)手术治疗
1.穿刺抽脓术:适用于单房单发大的脐脓肿。年幼或年老体弱者额顶颞叶的脑脓肿,如患儿囟门尚未闭合,可经前囟侧角对准脓腔穿刺抽脓。年龄较大的儿童,在局麻或全麻下,颅骨钻孔,插入脑针穿刺抽脓。插入脑针后,要用无菌纱布或棉片盖住切口,以防脓液外溢污染伤口。脑针以血管钳暂时固定在最适宜深度的位置上,要防止脱出脓腔或刺破对侧脓腔壁。直到冲洗液中无明显脓液为止。抽后注入抗生素,待15分钟后抽出多余的液体,再注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多余气体排出后拔出脑针,缝合切口。在无CT检查条件时,可摄取头颅正、侧位X线平片,可在平片上看清脓腔的位置及大小,为下次手术提供很好的参考资料。穿刺可隔一周进行一次,共进行2~3次,到治愈为止。只允许同一术者进行,中途不得换第二个术者。
2.导管引流:适用于小脑幕上表浅的脓肿。一般引流6~7天,脓液减少或不再有脓液流出时可拔管。
3.脓肿切除术:适用于多房或肉芽肿样的脑脓肿,经穿刺不能治愈的脑脓肿亦可手术切除。如遇脓肿较大,可先插入脑针将脓液大部抽出,小的脓肿也可以不抽脓直接将脓肿切除。要避免脓肿破裂和脓液外溢,否则术后脓肿将复发。
肺脓肿治疗偏方
偏方1
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各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肺脓肿初期。
偏方2
金银花15克,蒲公英30克,连翘、葛根各12克,前胡、桔梗、荆芥、枳壳、杏仁、贝母、薄荷各9克,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肺脓肿初期。
偏方3
生白茅根30克,藕节、生地炭各60克,阿胶15克。
【制用法】水煎过滤,加红糖30克饮服。
【适应证】肺脓肿大咯血。
偏方4
芦根30克、薏苡仁、冬瓜子各12克,桃仁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肺脓肿咳腥臭脓血。
脑脓肿术后抗感染多久
失,所以需要至少两周以上,在选择静滴抗生素之前,一定要先使用甘露醇静滴,能够开放脑部组织出现的屏障,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MRI来进行检测。
脑脓肿的治疗主要是选择抗感染的治疗,针对于不同类型的脑脓肿,我们所选择的方法也会不同,因为脑脓肿主要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所以我们主要是使用青霉素或者是氯霉素,就有着抗菌的作用。在治疗脑脓肿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要盲目,以免会给自己的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有些患者希望能够通过药物去治疗脑脓肿,脑脓肿——最好还是不建议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因为这种疾病主要是针对于我们脑部组织造成侵犯单靠药物治疗,还不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的效果,所以还是需要通过手术去进行治疗。手术在治疗之后,避免患者受到感染,所以就需要去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抗感染的过程。
脑脓肿抗生素治疗
脑脓肿的治疗原则,在化脓性脑炎的脓肿尚未完全局限以前,应进行抗炎和控制脑水肿治疗。脓肿形成后,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种类脑脓肿的致病菌,选择相对应的细菌敏感抗生素。原发灶细菌培养尚未检出或培养阴性者,则依据病情选用抗菌谱较广又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常用青霉素、氯霉素及庆大霉素等。
因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常采用甘露醇等高渗溶液快速、静脉滴注。急速应慎用,以免削弱机体免疫能力。
目前CT立体定向下穿刺抽脓或致导管引流更有其优越性。穿刺抽脓术:此法简单易行,损伤小。适用于脓肿较大、壁越薄、脓肿深或位于脑重要功能区,婴儿、年老体衰及病情危急者,穿刺抽弄作为紧急救治措施。
肺脓肿治疗药物
1.治疗应首选青霉素静脉滴注,同时可加用链霉素肌肉注射,也可加用氨S青霉素。当炎症病源基本吸收,脓腔明显缩小,体温恢复正常时,均可用肌注。疗程不少于8周,过早停药会留下支气管扩张并发症或导致慢性肺脓肿,应予注意。
2.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林可霉素静滴。疗程8-2周。
3.灭滴灵对厌氧菌有较好的疗效,故常与有效抗生素联合使用。
4.血源性肺脓肿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先选用苯唑青霉素及头孢菌素。
5.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亦可局部给药,如庆大酶素8万u,经环甲膜穿刺,鼻导管或纤维支气管镜滴入气管,宜取适当体位。
6.解热、止咳、祛痰等。痰浓稠者可用气道湿化,如蒸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等。此外,需供给足够热量和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等。
脑脓肿的治疗原则
脓肿是急性感染后,组织或器官内病变组织坏死、液化后,形成局限性脓液积聚,并有一完整脓壁者,称作脓肿。致病菌多为金葡菌。常继发于各种化脓性感染,也可发生在局部的血肿或异物存留处。此外,还可以从远处感染灶经血流转移而形成的脓肿。
治疗原则如下:
1.及时切开引流,切口应选在波动明显处并与皮纹平行,切口应够长,并选择低位,以利引流。深部脓肿,应先行穿刺定位,然后逐层切开。
2.术后及时更换数料。
3.全身应选用抗菌消炎药物治疗。伤口长期不愈者,应查明原因。
用药原则如下:
1.浅表,经切开引流后可选用肌注或静滴应用抗生素“A”+“B”。
2.深部伴有全身中毒症状者,可选用“C”类广谱高效抗生素和支援疗法。
脑脓肿的分类
根据细菌来源可将脑脓肿分为五大类:
耳源性脑脓肿
耳源性脑脓肿最多见,约占脑脓肿的2/3。继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感染系经过两种途径:①炎症侵蚀鼓室盖、鼓室壁,通过硬脑膜血管、导血管扩延至脑内,常发生在颞叶,少数发生在顶叶或枕叶;②炎症经乳突小房顶部,岩骨后侧壁,穿过硬脑膜或侧窦血管侵入小脑。
鼻源性脑脓肿
鼻源性脑脓肿由邻近副鼻窦化脓性感染侵入颅内所致。如额窦炎、筛窦炎、上颌窦炎或蝶窦炎,感染经颅底导血管蔓延颅内,脓肿多发生于额叶前部或底部。
隐源性脑脓肿
原发感染灶不明显或隐蔽,机体抵抗力弱时,脑实质内隐伏的细菌逐渐发展为脑脓肿。隐源性脑脓肿实质上是血源性脑脓肿的隐蔽型。
损伤性脑脓肿
多继发于开放性脑损伤,尤其战时的脑穿透性伤或清创手术不彻底者。致病菌经创口直接侵入或异物、碎骨片进入颅内而形成脑脓肿。可伤后早期发病,也可因致病菌毒力低,伤后数月、数年才出现脑脓肿的症状。
血源性脑脓肿
约占脑脓肿的1/4。多由于身体其它部位感染,细菌栓子经动脉血行播散到脑内而形成脑脓肿。原发感染灶常见于肺、胸膜、支气管化脓性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皮肤疖痈、骨髓炎、腹腔及盆腔脏器感染等。脑脓肿多分布于大脑中动脉供应区、额叶、顶叶,有的为多发性小脓肿。
脑脓肿的内外科治疗方法
内科治疗
(1)抗感染治疗:理想的药物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但脑脓肿成熟期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只能针对常见感染菌种选择药物;此外药物的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神经外科常用的药物有头孢菌素、氯霉素或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等,针对厌氧菌有时应用灭滴灵。
(2)抗脑水肿治疗:脑脓肿形成的各个时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或颅内压增高,后者是危及生命的直接原因,需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抗脑水肿治疗的内容包括,应用脱水药物如20%甘露醇静脉滴注,肌肉或静脉注射速尿;与此同时需限制液体入量,成人每天摄入量一般维持在1 500~2 500ml之间。 2、外科治疗
成熟期脑脓肿以外科治疗为主,方法包括穿刺、引流和手术切除。
(1)脓腔穿刺法:简单、易行、且较为安全,常用作急诊抢救措施。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用于部位深在及语言、运动等重要功能区脓肿的治疗;此外,老年体弱或病情危重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可采用这种治疗方法。脓腔穿刺需借助于CT、MRI等影像检查定位,采用徒手操作或立体定向方法引导,穿刺成功后尽量设法排净脓液,然后注入抗生素和造影剂,术毕立即拍头颅平片以备追踪观察时脓腔造影对比。穿刺疗法经常需要多次重复,潜在造成多房脓肿的危险,最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2)脓肿引流法:通过钻颅或锥颅穿刺排脓之后,于脓腔内留置引流管投药和反复冲洗的通道。这种方法同样简易、安全,没有手术禁忌证,只是应选择脓肿包膜已完整的病例,以免在冲洗过程中造成扩散。施行冲洗前应确保引流管端(侧孔)完全进入脓腔,一般在穿刺见到脓液后继续深入1~2cm即可;冲洗液使用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每次注入数量不超过排出脓液的体积,用注射器反复抽吸多次,然后换液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冲洗液不再浑浊为止。脓腔冲洗每日重复一次,期间引流管在无菌条件下保持开放。冲洗次数或引流期限依据CT检查结果和临床状况决定,通常约需要4~6次。
(3)脓肿切除法:通过开颅手术切除脓肿是神经外科经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优越性在于病灶清除彻底,复发率相对低,但需要对适应证加以选择。脑脓肿切除手术的最佳适应证是,已形成完整的包膜,炎症已基本得到控制,且部位不在重要功能区。开颅后首先用棉片覆盖周围术野,再切开表面的脑组织以接近病变。分离过程尽量勿使脓肿包膜破损,必要时先行细针头穿刺抽脓使张力降低,以便完整剔除脓肿。分离过程中一旦发生破溃,首先迅速吸净脓液,确认周围术野的保护无渗漏后再行冲洗。尽管成熟期脓肿周围的炎症可能已得到控制,术前和术后仍需要抗感染治疗;术中冲洗液亦需加进抗生素。
脑脓肿外科治疗期间除常规行全身抗感染外,还需对症实施脱水疗法;重笃病例尤应同时注意有无水、电解质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