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动过缓的原因有哪些

心动过缓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心动过缓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为有不适症状的心跳慢。病因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或使用了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如倍他乐克、异搏定、洋地黄类药物、利血平等)。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为心跳有较长时间的停搏。引起这种情况的病因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先天性房室传导组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时间超过3秒是非常危险的,可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对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尤其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心跳停搏在3秒以上,或伴一过性眼黑、晕厥者应进行积极的治疗。

冠心病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每分钟慢于60次的窦性心率。一般来讲此种心动过缓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性)两种;一些健康老年人在休息和睡眠时可出现,通常无临床症状,我们称之为功能性的。器质性窦性心动过缓,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

冠心病病人何以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呢?这要从冠状动脉解剖部位说起。右冠状动脉有一重要分支为窦房结动脉,该动脉是供应窦房结营养的血管。窦房结是心脏内主管心律的“最高司令部”,一旦窦房结缺血,起搏功能低下则发生了窦性心动过缓。冠心病病人另一个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是由于心前区疼、精神不安等原因引起迷走神经亢进使心率减慢。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的早期),经常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如老年人发生剧烈心前区疼,同时伴有心动过缓,就应立即服用急救药物硝酸甘油等;吸氧或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此种心律失常在临床及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不齐而缓慢,当心率在50~60次/分时病人多无症状,在50次/分以下时心排血量锐减,所以病人可出现精神不安、头晕、血压下降等症状。窦性心动过缓另一方面的危险性在于易于诱发快速心律失常。

老年人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如何区分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的呢?如果在平静时出现心动过缓,通过运动可提高心律而不出现任何症状,一般来讲多是功能性的。反之,窦性心律持续显著过缓或出现临床症状者应去医院作系统全面检查,以利早期诊断治疗。有些病人需作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试验,以便确诊是否患有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冠心病病人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必须进行特殊治疗,主要是针对冠心病本身进行治疗,通常服用硝酸盐类药物及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等),调节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窦性心率很慢以致引起黑蒙和晕厥,则应考虑安装起搏器治疗。需要指出的是此类病人不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此类药物会使心律更减慢加重病情

关于老年人心动过缓的详细分析

病例

老人反复摔倒,原是心动过缓

李奶奶年近八旬,平时身体状况还算不错。可近几个月她在家多次摔倒,事后进行头颅CT等检查也没查出个究竟,家人只得作罢。不久前,她上街买菜时再次头晕,接着摔倒在地,把头都摔破了。家人赶忙将她送到医院就诊。

做心电图发现,李奶奶的心跳居然只有30余次每分钟,几乎刚达到正常水平的一半!最终她被确诊为心动过缓,而检查发现,罪魁祸首就是她的窦房结功能已明显减退。医生为李奶奶植入了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心跳随后恢复正常,目前她已康复出院。

原因

体内“天然电池”衰退所致

窦性心律的频率会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因此老年人出现心动过缓是很常见的现象。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律慢于60次/分钟,可见于健康的成人,但最多见于老人和运动员,可在睡眠时发生。出现不适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属于疾病高危人群,其中尤以有基础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的患者居多。

临床上,大多数老年人心动过缓是由于窦房结功能减退所引起。窦房结是我们心脏的‘天然电池’,是控制人体心脏跳动的总司令官,它的命令通过放电形式由心肌传导系统下达到整个心脏。当这个‘天然电池’不能稳定发出电刺激时,心脏就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跳减慢有时每分钟只有20~40次,甚至停跳。

此外,病理因素也可能带来心动过缓。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患者本身有冠心病或心肌病,从而引起的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缺血或退行性变,使窦房结功能减退,导致过缓心律。

老人出现心动过缓,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头晕、胸闷、乏力、昏厥,有极个别患者严重发病时或会导致突然死亡。

对于心动过缓既不能太过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分人群分症状对待。老人心动过缓如果只是“稍慢”,处在40~60次/分钟,只要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存在,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此种情况下不用太担心,一般不应认为是病理情况;如果心动过缓时的心率已经低于40次/分钟,则会出现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状。此时很容易有头晕、胸闷等征兆反复出现,必须就医处理。“如有心动过缓,并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易患因素,则要求此类患者应做进一步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排除冠心病、心肌病的可能。”

治疗

自行服药需谨慎

问诊发现,李奶奶曾在治疗心动过缓时步入了这些患者最常见的误区:由于头晕,她以为是低血糖、血运不足,连续几个月在家坚持吃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但是,头晕症状始终未见好转,发展到严重时就会突然晕倒。

如果经常头晕,要警惕心动过缓的可能性,而一旦确诊为心动过缓,患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买药服用,尤其要审慎对待减慢心率和心脏传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这类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避免过量和误用。否则轻则加重病情,重则可带来生命危险。虽然治疗心动过缓可采用药物治疗方法,但药物作用时间短,只限于紧急救护,而且具有副作用,疗效不稳定,不能长期进行。

对于心跳过缓明显的老年患者而言,目前被公认的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在其体内安装心脏起搏器。基于心跳过缓源头在于窦房结,即心脏的“天然电池”放电微弱或没电,所以应对措施可以是安装心脏起搏器,即增加一个人为“备用电池”在体内,它能替代心脏的起搏点发放电流,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起来。它的优点是使更多的心脏骤停患者、心衰患者得以挽救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没有副作用。

由此可得造成心动过缓的原因有很多,患者切记如果是正常原因导致的话,只要注意休息好了,对于由于疾病导致的也不要过于慌张,更不能随便吃药,而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治。

心动过缓的原因及治疗 什么是心动过缓

因为心脏正常的跳动速度就是窦性心律,所以一般称心动过缓为窦性心动过缓。健康成人的窦性心律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就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正常年轻人,尤其是运动员,也见于老年人。

心动过缓的症状

一、心动过缓有什么症状?

老人心动过缓十分常见。如果患者本身没有器质性心脏病,过缓也只是“稍缓”,可能老人平安无事,没有症状出现;但如果频率低于40次/分钟或老人有心脏病在身,情况就会变得凶险:轻则晕倒、重则威胁生命。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

心动过缓的症状包括眩晕、极度虚弱、气短或意识丧失。如果的心脏发生心动过缓,包含在ICD内的起搏器可以帮助的心脏恢复正常的电脉冲,使其泵出更多血液,以减轻症状。通常,心动过缓的原因是窦房结不能正常工作,或发生心脏内传导阻滞。

二、窦性心动过缓症状

多数窦性心动过缓,尤其是神经性因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者心率在40~60次/min,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大,所以可无症状.也无重要的临床意义。如果不是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则心动过缓另一方面的意义是可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休息时间,心室充盈良好,因此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可代偿心率减少,故每分钟的心排血量并无减少。但当心率持续而显著减慢,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又不能增大时,每分钟的心排血量即减少,冠状动脉、脑动脉及肾动脉的血流量减少,可表现气短、疲劳、头晕、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冠心病患者可出现心绞痛。这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心率持续而显著减慢还使室性异位节律易于产生,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发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时细胞外液的钾离子浓度增高,细胞膜电位负值减少,心室异位起搏点易于发生自动舒张期除极,易于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由于心动过缓心肌细胞复极的时间不一致,相邻细胞间电位不等而易产生电位差,这也可引发异位心律。

1.窦性P波频率<60次/min,一般不低于40次/min,24h动态心电图窦性心搏<8万次。

2.P-R间期0.12~0.25s。

3.QRS波正常。

心悸症状是怎么引起的

心悸的病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心脏器质性病变,有的是由于功能性的因素所致,临床上须加以鉴别,从而进行不同的诊治。常见的引起心悸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一、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 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

2、心动过速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补动等。

3、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心脏收缩增强

1、生理性 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

2、病理性 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

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四、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率异常变化相关因素

心率变化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如果心率超过160次/分钟,或低于40次/分钟,大多见于心脏病患者,如常伴有心悸、胸闷等不适感,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心动过速

成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一般不超过16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或见于感染、发热、休克、贫血、缺氧、甲亢、心力衰竭等病理状态下,或见于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物后。

2.心动过缓

成人安静时心率低于60次/分钟(一般在45次/分钟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健康人和运动员;或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如果心率低于40次/分钟,应考虑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如果脉搏强弱不等、不齐且脉率少于心率,应考虑心房纤颤。

3.正确看待窦性心动过缓

很多人都会有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对于多数人来说是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心。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的人,是否会出现此症状,与其心跳过缓的频率和引起心跳过缓的原因有关。在安静状态下,成年人的心率若在50~60次/分钟之间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尤其是一些训练有素的运动员以及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在安静状态下即使其心率在40次/分钟左右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是一般人的心率若在40~50次/分钟之间,就会出现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若其心率降至35~40次/分钟则会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脑器官的供血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胸部闷痛、头晕、晕厥甚至猝死。如果自我感觉没有任何不适,不用去理会心电图所说的“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但如果出现胸闷、乏力、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比如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了解心动过缓的病因,如果心跳过慢,可以通过安装心脏起搏器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

(四)甲状腺功能减低

1.症状及体征:无力、便秘、体重增加、不耐冷、皮肤干厚、头发干燥稀少、脱发、面部、眶周水肿、指甲增厚易碎、颈部水肿、突眼。

2.诊断:甲状腺检查、ECG。

3.治疗:甲状腺素替代。

4.随访:每4~6周随访一次直至甲状腺功能正常,然后每6个月一次。

(五)心肌梗死

1.症状及体征:胸腹痛、呼吸困难、咳嗽、眩晕、恶心、呕吐、发汗、焦虑。

2.诊断:实验室检查(LDH,同工酶,肌钙蛋白T、D,影像学(血管造影、心电图)、心导管。

3.治疗:用药史(阿司匹林、硝酸盐、镇痛剂、溶栓药、抗凝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加压素)。

4.随访:随访心血管病专家,出院后每3~6周,然后每3个月一次。

相关推荐

窦性心动过缓的人能否大量运动

窦性心动过缓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缓慢性心律失常,其发生原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那么,窦性心动过缓的人能否大量运动呢?带着这一问题,下面就请跟随中国医师协会心脏内科医师会员、心内科中心孟庆智主任来详细了解看看吧。 孟庆智主任指出,窦性心动过缓的人,考虑尽量避免参加比较剧烈、大量的体育运动,比如跑1000米 ,除非您本身是运动员或者是身体状况良好,不存在基础性病变,这类人群可能是可以耐受较剧烈运动的。因为经常参加运动的人,心率较正常人稍慢。 多数年轻人的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情况,心跳在 50-60次/分 之间

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原因

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及处于睡眠状态的人群,其原因包括颅内病变、严重的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 些窦房结病变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亦可发生窦性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原因是什么

不少人对心动过缓原因都一知半解,如果心跳的速度太慢,难免会让大家感到担心。一般来说只要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小于60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只是每个人的情况严重程度不同,具体的诱发因素也存在区别,要想效的防护和治疗,理应先搞清楚原因才可以,那么心动过缓原因是什么? 若是发现自己心动过缓先不要担心,一般来说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可能是受到了外界环境或是药物的影响,也可能是疾病所致,对此还是需要全面分析的。具体如下: 1、生理性:这种情况多见于一些运动员或是体力劳动者,长期处于锻炼和劳累的状态,就会让心率过缓

心动过缓的病因

1.心内因素 (1)迷走神经兴奋 大多通过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兴奋)、体液机制经心脏外神经而起作用,或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2)窦房结功能受损 指由窦房结受损(如炎症、缺血、中毒或退行性变的损害等)而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此外,可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硬化等。也可能为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 (3)急性心肌梗死 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20%~40%,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发生率最高(特别是下壁梗死) 2.心外因素 心外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绝大多数伴迷走

早产儿呼吸暂停是什么原因

上呼吸道梗阻(阻塞性呼吸暂停)是由下咽部软骨组织阻塞而引起呼吸气流阻断所导致。梗阻使婴儿费力呼吸但不能将空气吸入肺中,并很快出现低氧血症和心动过缓。因为胸壁运动的存在,梗阻性呼吸暂停不能被阻抗型呼吸暂停监测仪测出,但鼻部气流的监测就可发现无气流存在。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呼吸暂停的危险,需用呼吸和心率监护仪,用脉搏光电血氧仪监测婴儿的血氧饱和度,如呼吸暂停,心动过缓或血氧饱和度的下降,护士应立即采取措施。 治疗 婴儿应平卧,头置中线位,颈部取自然姿势或稍伸直以防止上呼吸道梗阻。如果呼吸暂停持续发作,特别是

心动过缓需要与哪些症状进行鉴别

心动过缓是指每分钟心率低于60次,常见于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动过缓的患者平时可以没任何症状,只是偶尔会感到头晕、乏力或心前区不适。特别是窦性心动过缓者,由于一般情况良好,所以不大引起人们的注意。心动过缓在诊断的时候除了依据该疾病的症状表现,以及常规的检查外,还需与下列相似的症状进行仔细鉴别。 心动过缓需要与下列症状进行鉴别诊断: 1、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于注射阿托品或运动后,心率可成倍增加,而窦性心动过缓逐渐加快。 2、胎儿心动过缓:见于阵发窦性心动过缓(迷走张力增强),持

心悸的原因哪些

(一)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 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 2、心动过速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补动等。 3、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心脏收缩增强 1、生理性 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 2、病理性 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 (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原因哪些

心外病因 1.大多通过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兴奋)、体液机制经心脏外神经而起作用,或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1)生理性:在正常睡眠时,例如:在午间及夜间睡眠时,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可在50次/min左右,个别可在40次 /min左右。运动员白昼可在50次/min左右,夜间个别可低至38次/min左右。体力劳动者也常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年轻人及老年人。 (2)迷走神经中枢兴奋性增高所致:如脑膜炎、脑出血、脑肿瘤、脑炎、脑外伤等引起的颅内压升高,黄疸、神经官能症、血

心跳快是什么原因

1、 心动过速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跑步、饮酒、重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时心律加快为生理性 心动过速; 高热、 贫血、 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 心肌病等疾病引起心动过速,称病理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不是病名,而是一个症状。病理性 心动过速又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窦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是 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窦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多为功能性的,也可见于 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外因素。其产生主要与 交感神经兴奋和 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关。 (1)生理性: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是很常见的,许

窦性心动过缓伴心率不齐原因是什么

窦性心律过缓指如果心电图是窦性,低于60次/分为心律过缓,而正常的窦性心律是60-100次/分。窦性心律过缓本身一般不需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律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律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正常人为窦性心律,心率为60~100次/分。 当心率在60次/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