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那些对宝宝成长没帮助的事
细数那些对宝宝成长没帮助的事
一、0-2个月的时候没有多抱抱孩子。
有些长辈的观点是觉得孩子如果哭了不能马上去抱,这样会导致宝宝有依赖性,以后有事只会用哭来解决。这个时间段的宝宝虽然不会说话,凡事都只会用哭来表达,但是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有了视觉、听觉和触觉,如果在宝宝哭的时候只是把他扔在一边哭,那么会让宝宝没有安全感,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他 ,会对宝宝的心理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宝宝哭的时候不要让他自己哭到停,可以把他抱在怀里,这样亲密的接触会让宝宝感受到温暖,也就很快平静下来了。
二、3-5个月的时候没有和宝宝多多互动。
当宝宝在三个月到五个月的时候对语言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也是开始学说话的时候,特别是喜欢模仿大人,虽然不一样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在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应该在做事的时候多和宝宝沟通,可以跟宝宝说明现在在做什么等等,或者说正在用的什么东西,这样引导孩子去学习,了解事物。
三、6-8个月的时候没有让宝宝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的就是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一般八个月的宝宝已经越来越会玩耍了,和小伙伴一起会很开心,所以家长不要为了保护宝宝不受伤而把孩子关在家里。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通过与其他小朋友的交流来锻炼其交际能力,如果家长没让宝宝去接触新的伙伴就会变得内向,所以家长们应该给宝宝创造交朋友的机会,有空的时候多带宝宝到公园里玩耍,多和小朋友一起玩。
四、9-11个月的时候没有给宝宝爬行的空间。
到是一个月的时候宝宝应该已经会自己爬了,有些甚至已经想要站起来了,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常常摔跤,但是其实骨骼得到了很好的发育机会。有些家长为了保护宝宝,会把宝宝看得很紧,只允许宝宝在自己设定的区域里爬,时间长了宝宝就觉得很无趣,就不喜欢动了。这样宝宝就没有尝试新鲜食物的条件,不能更好的提高智力,所以家长应该放手,让宝宝尝试失败的滋味,还可以故意设些障碍锻炼宝宝想办法克服。
8件事对宝宝成长最没帮助
0~2个月:没有亲密接触
0-2个月的宝宝已经有了视觉、听觉,也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但是还对外界环节的认识和反应还处于萌芽阶段,所以无论是饿了还是想妈妈了,宝宝都只会用哭来表达。
有些家长觉得如果宝宝一哭就马上跑过去抱他,会让宝宝从小就娇生惯养,所以会故意把孩子扔在一边哭。但这样做,会让宝宝觉得没有安全感,感觉不到爸爸妈妈的关爱了,孩子长大后容易变得孤僻。
其实这个月龄的宝宝,大部分感觉器官都已基本发育完全,如果爸爸妈妈把他抱在怀里,抚摸他,他是可以感觉得到的,这样的亲密接触可以让宝宝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所以宝宝哭闹的时候,妈妈不妨把他抱起来,看着他跟他说说话,宝宝很快就会平静下来呢。
3~5个月:学习语言的时候没告诉他你在干什么
3-5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依依呀呀地学说话了,而宝宝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会先有模有样地学着爸爸妈妈的说话的发音,但很多时候,孩子会说不一定是懂了哦!
宝宝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如果少了父母的引导,是很难学会的。宝宝学会一个词语的发音之后,爸爸妈妈要告诉他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用这样词语,这样宝宝才会记住它。
跟宝宝在一起的时候,要多告诉他你在干什么。比如在喂宝宝吃饭的时候,可以告诉他:“妈妈在喂宝宝吃饭啦,这是饭饭,以后宝宝要是饿了,也可以跟妈妈说‘饭饭’哦!”在帮他穿衣服的时候,跟他说说话,告诉他袖子在哪里,口袋在哪里等等。
6~8个月:不给他找个朋友
宝宝成长的过程中,除了爸爸妈妈的陪伴,也需要有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哟!8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对外部环境有所反应了,这段时期,除了爸爸妈妈之外,宝宝需要通过与其他人交流来帮助他提高交际能力。
有时候,父母怕宝宝学坏或出现意外伤害,会避免他跟其他孩子玩耍,甚至很少带宝宝出门。宝宝没有机会接触新的伙伴,容易变得沉默寡言,而且长大后也不懂得怎么交朋友了。
所以,爸爸妈妈应该积极地想办法给宝宝创造交朋友的机会,比如周末可以带宝宝去公园玩,鼓励他跟同龄的小伙伴打招呼,一起玩游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也会慢慢懂得如何交朋友,如何跟小伙伴和平相处了。
新妈咪必知击溃疲劳的6个技巧
1.保持精神饱满
没有一个充足的睡眠作为支撑的爸爸妈妈足够的坚韧,但是当那些天由于太疲惫而无法洗澡或者无法脱下浴袍的时候,疲劳也会把整个人拖垮的。在早上的时候,尝试先打理好自己,即使只能洗一次简短的澡或画一下随意的妆--做完这些细微的但是很重要的步骤能让自己充满能量的开始愉快的一天。
2.限制来访客人
当明确的感受到了作为爸爸妈妈的自豪感并且想向整个世界炫耀自己的珍贵宝贝时,妥善解决访客,不能使自己在可能参加的一些娱乐活动中只有很少的精力去完全的燃烧自己的激情。当告诉自己最亲近的朋友和亲人自己想和小宝宝有几个星期的半常规的相处时,他们总是能理解的。
3.接受帮助
向其他的人请求帮助或者接受别人的帮助对于很多爸爸妈妈来说都不是容易的事。特别是当他们习惯了有组织的独立生活时。带新生宝宝的烦恼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是在最开始的几个星期里确实是不小的挑战。不要由于自己的骄傲而放不下姿态去请求或者接受别人的帮助。在这个时候,可以找自己的婆婆或岳母来帮忙洗衣服和照顾下宝宝,这样自己就可以抓紧时间休息几个小时,或者和邻居达成协议给自己家送几天晚上的晚餐。在第一个月里发挥那些友善的帮助的优势去应对每一天。除此之外,可以看精明的心理学家的专栏关于怎样去请求帮助。
4.团队合作
对所有爸爸妈妈来说,宝宝刚出生的那几个星期并不是仅有的烦恼所在。无论是否有小宝宝,都试着同意或者接受伙伴的帮助。进入有团队理念的父母社区,这样就可以借鉴别人的意见。如果采取的是母乳喂养宝宝的方法,那么伙伴同样可以是请求帮助的好对象,他们可以在半夜的时候起来帮忙给宝宝换尿片,把宝宝包在襁褓里,甚至是帮忙做一些令人讨厌的繁琐事情。做一些有意识的尝试去和别人相处舒适一点,不要去批判别人做日常事情的方法。在这累人的日子里去联系其他人像新家庭一样相处。
5.抓紧时间小憩
新成为爸爸妈妈的人可能多数时间都没法去睡一个充足的好觉。但是,仍然可以有时间去小憩一会儿,虽然可能仅仅15到20分钟。善于利用坐着照顾或者给孩子喂奶的安静时刻的休息。如果是初为人父母,那么就要抓住孩子睡觉的时候给自己时间休息。在小宝宝到来的前几个星期里,爸爸妈妈们就要开始着手了解一些随着宝宝成长要吃的东西和需要的睡眠。如果有可能,了解宝宝的作息时刻表然后抓紧一分一秒让自己得到休息。
6.降低生活标准
妈妈们可能总是使家里保持整洁并且很自豪在办公室工作10个小时后回家给丈夫做的美味佳肴。但是没有什么能和宝宝的需求相比较,无论之前妈妈们是怎么保持家里的整洁,现在都只能以宝宝的时间表为标准。即使是多么的希望做一份往常一样的饭后甜点,那么现在都没有时间去按常规标准要求。爸爸妈妈们在将来还有很多的时间去使自己的房间仅仅有条,但是现在,请享受宝宝刚出生的时光——因为它总是比想象的要快得多。
八件事对宝宝成长最没帮助
八件事对宝宝成长最没帮助
3岁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孩子慢慢地接触新鲜事物,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进步。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长中,爸爸妈妈可是重要角色呢,在宝宝懵懂的时候教他知识,陪伴他成长。
但是,您知道吗?爸爸妈妈为宝宝做的事情,可能出发点是好的,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有一些事情不仅对宝宝的成长没帮助,而且会害了孩子呢!小编为您精心总结对宝宝成长没帮助的八大事迹,快来看看吧!
0~2个月:没有亲密接触
0-2个月的宝宝已经有了视觉、听觉,也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但是还对外界环节的认识和反应还处于萌芽阶段,所以无论是饿了还是想妈妈了,宝宝都只会用哭来表达。
有些家长觉得如果宝宝一哭就马上跑过去抱他,会让宝宝从小就娇生惯养,所以会故意把孩子扔在一边哭。但这样做,会让宝宝觉得没有安全感,感觉不到爸爸妈妈的关爱了,孩子长大后容易变得孤僻。
其实这个月龄的宝宝,大部分感觉器官都已基本发育完全,如果爸爸妈妈把他抱在怀里,抚摸他,他是可以感觉得到的,这样的亲密接触可以让宝宝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所以宝宝哭闹的时候,妈妈不妨把他抱起来,看着他跟他说说话,宝宝很快就会平静下来呢。
3~5个月:学习语言的时候没告诉他你在干什么
3-5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依依呀呀地学说话了,而宝宝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会先有模有样地学着爸爸妈妈的说话的发音,但很多时候,孩子会说不一定是懂了哦!
宝宝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如果少了父母的引导,是很难学会的。宝宝学会一个词语的发音之后,爸爸妈妈要告诉他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用这样词语,这样宝宝才会记住它。
跟宝宝在一起的时候,要多告诉他你在干什么。比如在喂宝宝吃饭的时候,可以告诉他:“妈妈在喂宝宝吃饭啦,这是饭饭,以后宝宝要是饿了,也可以跟妈妈说‘饭饭’哦!”在帮他穿衣服的时候,跟他说说话,告诉他袖子在哪里,口袋在哪里等等。
6~8个月:不给他找个朋友
宝宝成长的过程中,除了爸爸妈妈的陪伴,也需要有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哟!8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对外部环境有所反应了,这段时期,除了爸爸妈妈之外,宝宝需要通过与其他人交流来帮助他提高交际能力。
有时候,父母怕宝宝学坏或出现意外伤害,会避免他跟其他孩子玩耍,甚至很少带宝宝出门。宝宝没有机会接触新的伙伴,容易变得沉默寡言,而且长大后也不懂得怎么交朋友了。
所以,爸爸妈妈应该积极地想办法给宝宝创造交朋友的机会,比如周末可以带宝宝去公园玩,鼓励他跟同龄的小伙伴打招呼,一起玩游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也会慢慢懂得如何交朋友,如何跟小伙伴和平相处了。
9~11个月:没提供爬行空间
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可以开始学习自己自由爬行了,甚至会调皮地想站起来走路,在这个过程中,宝宝虽然会经常摔跤,但是骨骼也得到了很好的发育。
爸爸妈妈们因为疼爱宝宝,舍不得他受伤,常常会紧张地看护宝宝,只允许宝宝在限定的区域爬来爬去,宝宝觉得没趣了,以后都不怎么喜欢爬行了。
其实,有时候父母应该“狠狠心”,给宝宝尝试新事物,感受成功和失败的滋味,这样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所以,给他一个自由爬行的空间是需要的,甚至可以给他设一些小障碍,比如拿枕头当“小台阶”,看宝宝怎么用小脑袋想出聪明的办法来克服障碍等等。
12~15个月:缩小了宝宝的视野
大部分的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们总认为,宝宝还小,抵抗力差,外出容易感染病菌生病等等,所以要时刻待在家里精心呵护,除非迫不得已,不然绝不出门。
这样的做法,看上去是在呵护宝宝,但其实是缩小了宝宝的视野。让宝宝长期呆在一个不变的环境里,接触不到新鲜事物的刺激,宝宝会以为家里就是整个世界,这样的想法可是会影响宝宝的发育进程哦!
12-15个月的宝宝,自身的抵抗力已经逐步增强了,外出是只要做好准备,比如给宝宝穿稍微厚一点的衣物,在婴儿车上加一层小薄纱等等,都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抵抗病菌。周末的时候要常带宝宝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让他认识小草小花、蓝天白云等新东西,这样才能扩大他的视野。
18个月大:不让宝宝帮做些家务
1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动手能力,更需要在生活中锻炼他各方面的技能。但有些父母对宝宝过于宠爱,只要宝宝有得吃有得玩高高兴兴的,什么家务都不让他干。
这样的宠爱方式,对宝宝的成长可是没有帮助的哦。如果宝宝从小就被爸爸妈妈好吃好喝地“供着”,什么事情都不用做,这样的“小皇帝”、“小公主”长大后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同龄人,变得什么都不会了。
提高宝宝各方面的技能,可以从让他帮忙做些家务开始。妈妈可以鼓励宝宝一起做家务,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比如擦桌子、收拾玩具等等,如果宝宝认真地完成了任务,也别忘了表扬他:“宝宝真棒,做得比妈妈都棒!”经常受到表扬,孩子也会更乐于动手了,生活自理能力也会慢慢地提高哟!
2~3岁:不教他如何照顾自己
3岁左右的宝宝,大多数都准备上幼儿园了。这时候,如果爸爸妈妈继续宠溺着他,为他安排好一切,宝宝在幼儿园突然少了周全的照顾,容易变得焦虑不安,甚至产生抵抗情绪。
所以,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爸爸妈妈应该有意识地开始教他如何照顾自己。比如可以尝试着让他自己穿衣服,整理东西,把手帕、水壶等日常用品放在小书包的固定袋子里等等,让宝宝学会独立,就算离开了父母,在幼儿园也能生活得很快乐。
3岁后:还让宝宝觉得你是超人妈妈
3岁前是宝宝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爸爸妈妈会帮他解决各种难题,慢慢地引导他,帮助他健康成长。所以,在宝宝眼里,爸爸妈妈就像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一样,只要爸爸妈妈在就什么都不怕。
但是3岁之后,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也要开始学会承受成功和失败的滋味。这时候爸爸妈妈要慢慢脱去“超人”的形象,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和宝宝一样,都是普通人,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但是做错事就要改正,不会的事情就要认真学习。”
有时候可以故意让宝宝犯一些小错误,吸取一些小教训,比如不吃饭就会挨饿,总是爬上爬下就容易摔倒等等,宝宝在生活中慢慢地懂得判断事情的好坏,更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细数那些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从保育到教育,济南的幼教在近30年的发展中,经历着层层蜕变。从操场上疯玩跳皮筋,到如今几乎个个孩子都要学才艺,济南的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幼儿教育越来越关注。从公立幼儿园的分级到私立幼儿园的兴起,幼教机构选择的丰富,反倒成了家长们择园的困扰。很多人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事实上,这个起跑线已经从小学延伸到了幼儿园,乃至更早。
当年在育红班里玩耍的那些孩子,现在也许已经在为自己的孩子择园而苦恼了。在回顾济南幼教的过程中,相信很多读者一不留神,就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记者:济南的幼儿园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发展的?
宗桂萍:建国前就有幼儿园,但快速发展应该是在1981年往后。在1981年之前,济南的幼儿园比较少,大多是企业办的职工福利性质的,主要以保育为主,主要任务是给家长照看孩子。1981年,《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颁布,幼儿园有了统编教材,而幼儿园的主要工作也由保育转向了教育,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初,幼儿教育还不能被家长普遍接受,那时候有些孩子是不上幼儿园的,只在5岁左右到小学里去读个“育红班”,相当于现在的幼小衔接班。
记者:那个年代的幼儿园教学跟现在的差别很大吗?
宗桂萍:其实,在教学内容上变化并不大,那时候实行语言、计算、美术、音乐等分科教学,现在实行五大领域的综合教学,但学习的知识差别并不大,都是让孩子掌握基本的语言、计算、音乐等能力。要说区别,最大的莫过于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了。
过去的幼儿园教学形式跟小学生上课差不多,老师在前面讲,孩子们把手放在膝盖上坐在小桌子前规规矩矩地听。整个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孩子接受起来比较被动,教学形式比较机械。现在是提倡游戏教学,孩子可以在玩中自由地、自主地学习,更强调师生的互动。
难忘的“小狗熊”照
一号代表:杨阳 生于1978年 1981年入园 现为三生石彩宝经理
我是济南人,不过幼儿园是在滕州度过的。妈妈在当地一家美术工艺品厂上班,厂里为了解决职工子女的看护问题,办了个幼儿园,我有幸成为这个幼儿园的第一批入托者。
记得有一次,我们正大口大口吃得正开心的时候,一个中年叔叔走了进来。我一下子被他挎在身上的一个黑黑的大家伙吸引了。
叔叔和阿姨聊了一会儿天,就从一个硬硬的黑包里取出东西,我一眼就认那是台照相机。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叔叔是来给我们拍照的,心想一定要表现得最好,这样才有照相的机会。那时,能照张照片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心里兴奋得不得了,等阿姨走到我们身边告诉大家厂里宣传部叔叔要给我们照张合影时,我已经抱着我的小狗熊拿好姿势了,哈哈。
从此幼儿园凡有抛头露面的活动我都成了首选。成了第一批入托小朋友里为幼儿园做“贡献”最多的。
老师办公室里的“撒谎机”
二号代表:董明明 1984年出生 1988年入园 现任猎头
我从小就泼辣,不到4岁,和一般大的男孩子见了我就绕道走。于是,爸妈决定取消“散养”,送我去幼儿园。姥姥给我手工缝制了一个可以斜挎的花布书包,书包很高级,里面还带夹层,夹层里每天放一个煮鸡蛋,雷打不动。
刚开始的幼儿园生活陌生又无助,我表现得很低调。很有耐心地折纸飞机,很有美德的没有破坏隔壁小男生搭起来的积木。做饭的大娘很慈祥,午饭时每次都会问我:“吃饱了吗?要不要再添点饭?”我不懂拒绝,总是点头,以至于每天饭后发的苹果我都吃不下。
上幼儿园的时候,班里还流传一个“撒谎机”的故事。有次,班上一个小朋友撒谎,老师说,办公室里有个机器很厉害,撒谎的小朋友走上去,机器就会响。自打那之后,我再也没有说过谎。每次去办公室都是一百个不情愿,怕不小心把机器惊动响了,老师以为我说谎。
奢侈的教具——— 小沙锤
三号代表:张晓章 1981年出生 1984年入园 现为公务员
我最初的记忆始于上幼儿园的第一天。那时我家住在未拓宽的经七纬一路口,顺着纬一路往南走大概三五分钟就到了南山上街幼儿园。
爸爸把我交给了幼儿园老师,老师让我选个玩具拿着,我这才发现先到的小朋友人人手中都抱着一个玩具,兔子、小狗什么的,我因为来得晚,已经没有什么可选的了,我就拿了一个小老虎,现在看来是那种做得很假的塑料玩具。第一天离开父母,我没有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哇哇大哭,因此成为唯一获得表扬的孩子。
当时虽然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但老师会亲手做一些道具,如用电光纸剪成小花朵、小红旗、大苹果,而最“奢侈”的要数“小沙锤”。我们到处找在那个年月并不常见的空易拉罐,然后把沙子灌进去,粘上黑色的胶布,外面再糊上我们认为最漂亮的纸板或布片,把做成的小沙锤在手中轻轻摇晃。沙子和金属撞击的声响,化作我们儿时动听的乐声。
捉迷藏:抓人的人蒙着眼睛对着墙从1数到10,其他人赶紧各自找地方躲起来,抓人的人数到数后便开始四处搜人。
斗鸡:两个人每人都把一条腿绕到另一条腿上,用手抱住,一条腿站立,然后互相碰撞,谁被撞倒就输了。
跳关:一个人蹲在地上把头低在胸前,一排人从他头上跳马一般地跳过去,每跳完一轮然便升高一点也就是站起一点,直到这个人完全站起来。
跳房子:在地上画一栋楼,中间分层,最下为一层,最上为天,拣个石头扔一层,单腿跳一层,再拣起来扔下一层,再跳……
跳皮筋:一副旧的黑胶皮手套当原料,那时几乎家家都有,玩游戏的基本都是女生。
过家家:这个也基本是小女生玩,小男生也有玩的,当个爷爷爸爸什么的,感觉跟演话剧差不多。
记者:这个阶段的幼儿园发生了什么变化?
宗桂萍:从80年代末开始,幼儿园开始分类升级,并且在1991年-1992年左右出现了省级示范园。省十佳、市十佳幼儿园评选在这十年间频繁推出。当然,这样的评选对幼儿园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不可否认过程曾有过造假的情况,还因为盲目上设备,出现了一些硬件条件超出当时国情的豪华园。
记者: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在这个阶段发生了什么变化?
宗桂萍:当时,有些知名大学设立了教育系,并有自己的附属幼儿园,作为教学试验基地。我们这边的幼儿园送老师过去学习,回来以后模仿别人上课,这叫模仿课。印象比较深的像音乐节奏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式。
当时,很鼓励老师自编教材,老师的积极性也都很高,还出了不少老师作家、科研人才,但由于整体水平不均,教材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些混乱。不过,老师的备课等教学行为都有了很大的规范性。
记者: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宗桂萍:80年代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管的比较少,有的家长还进修着课程,不注意和孩子交流。这锻炼了孩子的实践和自理能力,但口头表达的能力有所欠缺。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成为有耐心的人
一、培养宝宝耐心的关键方法
关注宝宝的情绪
培养宝宝学会有耐心要从关注他的情感情绪作为突破口入手,父母首先要接受宝宝的情感,然后和宝宝聊聊等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帮助宝宝在等待的烦恼或兴奋中学着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当父母和宝宝聊感受时,宝宝会学着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控制一时的冲动反应,包括暴力、无理取闹等。
家长先学会自控力和耐心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导师,孩子的行为常常是从父母身上模仿学习来的。因此,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不急不躁,保持平静的等待,并且多跟宝宝说:“为了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你必需要学会耐心的等待。”潜移默化的教给孩子自我控制的方法,让孩子越来越能耐心等待。
二、培养宝宝耐心的有趣小方法
想要增强孩子的耐心,学会自我控制其实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方法来实现,而且这种方法更能让孩子克服沮丧情绪。
自言自语
教宝宝小声的和自己说话可以帮助他记住既定的规则和目标。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这样做可以帮助调整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平静下来,变得有耐心。比如让宝宝不断的对自己说“数到10就轮到我了”、“做5个深呼吸就轮到我了”,帮助孩子提高调节情感,控制冲动自我调节能力。
先去玩其他玩具
借助玩玩具可以帮助宝宝消磨等待的时间,比如另一个小朋友正在玩娃娃,宝宝也想玩,那么父母可以提议宝宝先去玩其他玩具,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同等或者更高价值的玩具上。
让宝宝觉得他想要的东西其实没那么诱人
当宝宝在饭前想要吃零食时,父母可以说服宝宝把零食想象成不那么好的东西,比如吃了会感冒的冰激凌、有臭味的面包,帮助宝宝控制一时的冲动,还能让宝宝从不同角度看待一件事物,提高自制力。
及时给予鼓励
当宝宝对自己行为能进一步控制和变得更有耐心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哪怕是等着出去玩时也可以说“宝宝能等妈妈一起出去玩,真不容易,真有耐心!”
三、培养宝宝耐心的亲子游戏
日常生活中,随时准备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和宝宝一起玩,让宝宝觉得等待是有趣的事情
唱歌
当宝宝再等待时,鼓励宝宝唱一首喜欢的儿歌,妈妈也可以跟着一起唱,帮助宝宝把等待的注意力转移到唱歌的愉快时光中。
数数
鼓励宝宝在等待时数数,数到自己数不下去时,还可以数一数周围的东西,比如路边有几棵树,餐厅里有几张桌子等。在不同事物间转移宝宝注意力,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
玩猜猜看
父母随意拿周围的一件东西,描述它的样子,然后让宝宝猜猜是什么东西。也可以让宝宝描述一件东西,让爸爸妈妈猜猜看。
编故事
鼓励宝宝讲一个小故事给大人听。
五种方法帮助宝宝提升记忆力
1、提供形象具体的记忆对象
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他的无意记忆发挥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给宝宝提出明确的记忆要求,能促使宝宝从无意记忆过渡到有意记忆。
2、帮助宝宝理解
3岁以前宝宝,理解能力还不够,家长在给宝宝讲故事或者学儿歌的时候,应该多给宝宝讲解详细内容,帮助宝宝理解其中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3、多和宝宝一起回忆
也许宝宝并没有记住以前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父母多和宝宝一起谈论以前的事情,一起念以前学过的儿歌,能够帮助宝宝回忆,巩固他的记忆。而且,和宝宝一起谈论以前的事情,跟他一起分享生活,还能够帮助宝宝更深地了解自己。
4、循序渐进
宝宝记忆的过程,需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少数到多数。所以家长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先记住题目,然后再记住故事的人物,再让他记住其中的小内容,等到这些内容都记住了以后,再让他把整个故事连贯起来记住。
5、寻觅可以提高记忆力
面对着全新的环境,宝宝的探索求知欲十分强。此时,父母如在游戏中让宝宝寻找东西,可以锻炼宝宝的记忆力,丰富孩子解决问题的经验。
宝宝补钙 帮助宝宝成长补钙的食物
在宝宝快满1岁时,辅食逐渐替代了奶,直到青春期,爸妈要确信给宝宝吃的食物含有足够的钙,能满足宝宝身体发育的需求。当然,这是建立在提供丰富多样食物的基础上。
优良的钙来源
奶
奶是含钙丰富的一种食物,人终身都应该吃奶制品,但它并不是唯一的钙来源。奶中的钙容易被人体吸收,奶制品常常受到宝宝们的欢迎。对于少数不爱喝奶的宝宝,专家们建议可以在奶中加入少量糖或巧克力酱,以引发宝宝的食欲。
豆奶
一些对过奶敏的宝宝可以尝试喝豆奶。
奶酪
奶酪也是含钙丰富的食品,一般1岁以上宝宝可尝试在烹熟的蔬菜上撒些奶酪,味道不错的。此外,一些对奶过敏的人一般也能接受奶酪,因为在把鲜奶加工成奶酪之后,容易导致胃肠过敏的物质已经分解了。
酸奶
酸奶中的钙也容易被宝宝肠道吸收。酸奶对于一些敏感体质的宝宝也是比较安全的。现在酸奶的口味很丰富,妈妈可以选择宝宝喜爱的那种口味。
豆腐
使用石膏、盐卤(即卤水)做凝固剂的老豆腐,其含钙量较高。
豆腐干
豆腐干的含耗量远高于虾皮和豆腐。每100克虾皮含钙量为991毫克,100克豆腐含钙量为164毫克,而同等重量的豆腐干含钙量为1019~1739毫克。平时吃点豆腐干(每天100~150克),可促进骨骼发育。
学会5诀窍宝宝秒变故事大王
诀窍一:提前了解故事情节
有些家长喜欢拿起图画就有宝宝讲故事,这样并不科学。最好还是先读一遍,故事角色风格是怎么样的。这样在给宝宝讲的时候不会出现字音、断句、重音和连贯性上都会出现错误,影响宝宝对故事的理解。
诀窍二:带有感情的朗读
如果家长想要宝宝对阅读产生兴趣,那么家长首先要进入角色中。这样宝宝才会跟你学习,被你的情绪所感染,对故事情节有了兴趣,更加投入。这样能很好的激发宝宝的阅读兴趣。
诀窍三:用手指点画页内容
童话故事书不仅有图像、文字、还有图文结合。所以家长在讲故事的时候最好能够认真观察图画,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讲述,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理解图画内容还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领悟能力。家长在讲到认为重要的地方时可以用手指点,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图文,也更容易让孩子关注其中的小细节。
诀窍四:根据故事情节改变表情
有些家长把故事讲的生动有趣,孩子听得聚精会神。这主要是因为家长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可以配合着动作手势,当遇到高潮部分时可以提高音量,这样可以让故事更加生动,也更容易让宝宝保持注意力。家长在讲故事的时候最好能够控制速度,给孩子时间去理解吸收。
诀窍五:用口语解释
家长给孩子讲故事,主要是为了丰富宝宝的语言,但是理解书面语言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家长可以将书面语言转变成口语或是半书面的语言,这样能够让孩子更理解,也更容易了解故事所讲述的内容。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宝宝讲故事时可以用那些已经用过的书面词汇,这样在帮助宝宝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宝宝的记忆力。在朗读之后,家长可以跟宝宝一起说说读后感,对宝宝以后积累阅读经验也是非常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