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脂肪浸润和脂肪肝的区别

脂肪浸润和脂肪肝的区别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轻度脂肪肝的症状:有的仅有疲乏感,而多数脂肪肝患者较胖,故更难发现轻微的自觉症状。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平时要注意保养,少吃油腻油炸、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禁烟酒等,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确诊治疗为宜。脂肪肝主要是肝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主要是应该在饮食上多注意的,一定要以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为主,要清淡饮食.只是适量的体育锻炼就可以了,也不要过重的锻炼.同时还是要控制体重的.

CT扫描对脂肪肝的诊断和鉴别

脂肪肝系过量脂肪尤其是甘油三脂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所致,又称肝脏脂肪浸润。它的发病与慢性肝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以及酗酒、肥胖、营养不良、激素治疗等因素有关。

脂肪沉积或浸润在肝脏内的分布多种多样,可为局灶性或弥漫性,且程度不等。镜下见肝细胞肿大,内含大量脂肪球,周围血管和血窦变细。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其准确性优于b超,除了可用它对脂肪肝进行分型外,还可观察治疗前后肝脏体积的大小和密度变化,但价格昂贵及放射性是其不足之处。对于脂肪浸润的诊断ct虽然优于b超,但对直径小于2-3厘米的圆型或小片状脂肪浸润仍难与肝癌相区别。局限性脂肪肝外形不规则,不呈圆块状,无占位效应及血管绕行,密度较一致,注射造影剂后外形不变,范围不缩小。原发或转移癌为四块型,大时有占位效应,密度不均,中间有很低密度区,注射造影剂后范围略缩小,境界更清楚,有时病变中还可出现致密的条状影。

弥漫型脂肪肝的ct诊断

一、密度变化:肝脏密度普遍降低,严重病例肝ct值呈明显负值。ct诊断脂肪肝的标准,一般参照脾脏密度。如果肝脏ct值低于脾脏即可诊断为脂肪肝。

注:肝右叶见不规划块状低密度病灶,边缘比较清晰(密度低于脾脏)。

二、肝内血管阴影的改变,在正常肝脏的平扫ct图像上肝内血管呈负影。肝静脉及门静脉的主要分支清晰可见。在脂肪肝时,根据脂肪浸润程度的不同,肝内血管影变得模糊不清或血管呈相对高密度影,如同增强后的ct表现。

三、增强扫描的特征:与正常肝脏一致,但仍保持相对低密度,同样低于增强后的脾脏。但低密度区内血管影显示完整。

局灶型脂肪肝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局灶型脂肪肝的脂肪浸润情况多种多样。若发生在叶或段及亚段的均一脂肪浸润,ct诊断容易。但如果脂肪浸润发生在肝门附近或呈斑片状或小结节状时,就必须和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癌、肝脓肿等占位性病变相鉴别。这几种特殊类型的脂肪肝的ct表现有以下特征:(1)为非球形病灶,正常与病变组织之间分界不清,呈移行性改变。例如病灶在一个层面上有4 cm~5 cm大小,而以1 cm层厚和间隔连续扫描时,仅于1~2个层面上显示病灶。表明病灶呈片状。(2)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后可见血管影进入病灶内,而无血管推移受压和侵蚀等现象(见图2),肝脏边缘无膨出。(3)多数呈水样或脂肪密度。(4)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区ct值升高不及正常肝组织及脾脏,形成更明显的密度差异。 (5)如作动态扫描,其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肝组织类似。局灶型脂肪肝以右叶较左叶多见,或较严重。这与肠系膜上血管内含量较高的脂肪酸主要流入肝右叶有关。相反,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通常呈园形或卵园形低密度区,邻近的血管有推压移位。在与原发性肝癌鉴别时,需注意门脉改变,两者的判别很有帮助。后者可侵犯门脉或形成门脉内癌栓。延迟扫描更有助于和血管瘤鉴别。肝脓肿通常为边缘强化,密度不均等改变。而局灶型脂肪肝增强前后密度始终呈均匀改变。

注:肝右叶低密度灶稍有强化,但均匀,边缘模糊,见门静脉进入病灶内,无移位和侵蚀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正常肝岛。所谓正常肝岛是指在弥漫型脂肪肝中的正常肝组织,呈相对高密度改变。边缘清晰,形态各异,一般小而薄。ct值在正常范围内。常位于胆囊床附近、叶间裂附近及包膜下。根据其分布部位、病灶较薄、无占位效应,可见血管进入其内,可作出脂肪肝的诊断,尤其是动态ct显示与邻近脂肪肝一致的曲线等特点,更易作出诊断。并可与肝内占位性病变相鉴别。由此可见,增强扫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特殊表现的脂肪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脂肪肝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清酶学检查

(1)ALT、AST:一般为轻度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则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叶脂肪浸润明显,ALT持续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肿。

(2)γ-GT、ALP:酒精性脂肪肝时γ-GT升高较常见,ALP也可见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应激性肝损伤,较ALT更敏感。

(4)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DCT)。GDH为线粒体酶,主要在肝腺泡Ⅲ带富有活性,DCT为尿素合成酶,参与转甲基反应。脂肪肝时两酶都升高。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其GDH/OCT>0.6。

(5)胆碱酯酶(CHE)、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80%脂肪肝血清CHE和LCAH升高,但低营养状态的酒精性脂肪肝升高不明显。CHE对鉴别肥胖性脂肪肝有一定意义。

2.血浆蛋白变化

(1)β球蛋白,α1、α2、β脂蛋白多升高。

(2)白蛋白多正常。

(3)肥胖性脂肪肝时,LDL-C升高,HDL-C显著降低,Apo B,Apo E,Apo CⅡ和Ⅲ升高。

3.血浆脂类TG、FA、胆固醇、磷脂常升高,其中胆固醇升高显著,常>13mmol/L。

4.色素排泄试验BSP、ICG排泄减少。在肥胖性和酒精性脂肪肝时,因为脂肪贮积多在肝腺泡Ⅲ带,而色素处理也在此部位。肝脏脂肪贮积影响了肝细胞排泄色素的功能。排泄减少的程度与肝脏脂肪浸润程度有关。

5.胆红素严重脂肪肝时可有血胆红素升高,轻中度脂肪肝胆红素多正常。

6.凝血酶原时间(PT)非酒精性脂肪肝多正常,部分可延长。

7.血胰岛素水平呈高反应延迟型,糖耐量曲线高峰上升,下降延迟。

8.血尿素氮、尿酸偶见升高。

二、辅助检查

1.B超检查弥漫性脂肪肝的超声波图像主要表现为回声波衰减,按其衰减的程度,脂肪肝可分为3种:

(1)轻度脂肪肝:表现为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不明显,肝内管状结构仍可见。

(2)中度脂肪肝: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衰减,管状结构模糊。

(3)重度脂肪肝:近场回声显著增强,远场回声明显衰减,管状结构不清,无法辨认。超声对重度脂肪肝的灵敏度达95%。

2.CT检查脂肪肝CT图像与实时超声(US)图像表现不同。CT诊断的准确性优于B超,主要表现为肝密度普遍或局限性降低,甚至低于脾及肝内血管密度,而相比之下,门静脉内回声增强,密度降低与脂肪化严重程度相一致。动态的CT变化可反映肝内脂肪浸润的增减。弥漫性脂肪肝在CT上表现为肝的密度普遍低于脾脏和肝内血管密度;重度脂肪肝时,肝脏CT值可降至10Hu左右(正常肝的密度比脾脏高6~12Hu)。增强后CT扫描,脂肪肝的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有时血管可变细、变窄,但无推移、包绕现象,有助于鉴别肝癌与脂肪肝内的灶性非累及区(正常“肝岛”)。

3.MRI检查一般认为其价值较US和CT为小。脂肪肝的磁共振(MRI)表现为全肝、一叶或灶性脂肪浸润,自旋回波(SE)序列和反转恢复(IR) 脉动序列的T1加权信号正常。短的IR序列和SE的T2加权像信号可稍高,但只显示脂肪的质子像;脂肪浸润区为高信号,肝内血管位置正常。近年有人用 MRI测定肝组织脂肪含量。

4.肝活检是确诊脂肪肝的重要方法,尤其对局限性脂肪肝。在B超引导下抽吸肝组织活检远较过去盲目肝穿刺法准确、安全。活检的意义在于确定肝内是否存在脂肪浸润,有无纤维化以及排除非创伤性检查中难以鉴别的占位性病变,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亦有指导价值。

哪三种人不能吃南瓜子 肝病患者

南瓜子中脂肪含量非常高,油性比较大,因此对有慢性肝炎、脂肪肝的肝病患者来说要尽量少吃,否则可能会引起并加重肝内脂肪浸润,对健康非常不利。

非均匀性脂肪肝的症状是什么

非均匀性脂肪肝是根据脂肪在肝脏内的变性分布定义的,脂肪肝也称为肝脏脂肪变性或脂肪浸润,肝内病理改变多呈弥漫性。非均匀性脂肪肝也称局限性脂肪肝,对较弥漫性脂肪肝而言,两者可互相转化。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肥胖合并症、酒精性脂肪浸润、营养性载脂蛋白缺乏、糖尿病进食脂肪或糖类过多、化学性载脂蛋白合成受阻、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肝分为均匀性和非均匀性两种,前者在临床上多见,超声图像具有典型特征,可明确诊断。后者发病率较低,也称局灶性脂肪肝或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是脂肪肝的特殊类型,超声虽为这种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手段,但由于这类病变声像图特殊,超声检查常易误诊为肝血管瘤及肝内占位病变。

脂肪肝是怎么回事

1.肥胖性脂肪肝:脂肪肝和脂肪是成正比的。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性脂肪肝: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性脂肪肝: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脂肪肝的原因有 很多,一个就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蛋白质缺乏引起的脂肪肝,主要是因为肠胃不凉导致的,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脂肪肝的成因是什么

1.肥胖性脂肪肝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性脂肪肝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性脂肪肝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糖尿病性脂肪肝的诊断

糖尿病性脂肪肝是每个朋友担心的,那么,糖尿病性脂肪肝的诊断是怎样做的那,下面就让我们的专家为您简单介绍一下糖尿病性脂肪肝吧!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糖尿病性脂肪肝的诊断,专家为您介绍:

1、血液生化检查:中、重度脂肪肝由于脂肪囊肿的破裂及肥大的脂肪细胞压迫胆道,可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β球蛋白、铁蛋白、ApoA1 及胆汁酸常升高。临床研究发现,仅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

2、二维超声检查:由于肝细胞内脂肪沉着,对超声波能量吸收明显,并产生散射作用,故声能主要为肝前场所吸收,而后场声能明显衰减,肝内管道结构特别是静脉变细不清。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30%以上的脂肪肝,其对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

3、CT检查: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内密度普遍低于脾脏、肾脏和肝内血管,增强后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肝、脾CT值应小于0.85。CT所以能显示出肝脏的脂肪浸润,是因为脂肪密度低于所有软组织的密度。其机理可能是脂肪对X线的吸收量减少,显示低密度区,肝内血管状结构因X线量吸收多,便显示出“树枝状”的高密度区。对脂肪浸润的诊断,CT虽然优于B超,但对直径小于2cm的圆形或小片状脂肪浸润仍难与肝癌相区别。

4、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亦可用于脂肪肝的诊断,但缺少特异性。值得注意的是,肝内局灶性脂肪浸润,B超检查可表现为局限性占位,而放射性核素99mTc肝扫描可显示正常,有助于诊断。

5、肝活检: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组织细胞学检查是确诊脂肪肝的主要方法。在形态学检查时作必要的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组织生化测定及特殊细胞学检查等,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专家为您简单介绍的糖尿病性脂肪肝的诊断,相信您已经了解了吗,祝您早日康复!

局限性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肥胖合并症、酒精性脂肪浸润、营养性载脂蛋白缺乏、糖尿病进食脂肪或糖类过多、化学性载脂蛋白合成受阻、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肝分为均匀性和非均匀性两种,前者在临床上多见,超声图像具有典型特征,可明确诊断。后者发病率较低,也称局灶性脂肪肝或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是脂肪肝的特殊类型,超声虽为这种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手段,但由于这类病变声像图特殊,超声检查常易误诊为肝血管瘤及肝内占位病变。

脂肪肝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1、肝功能检查

轻度脂肪肝,肝功能基本正常。中、重度脂肪肝,表现为ALT、AST中、轻度升高,罕见高度升高。一般肥胖性脂肪肝ALT高于AST,反之,酒精性脂肪肝AST高于ALT;血清胆红素异常;80%以上血清胆碱酶升高。

2、肝活检

肝的活检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提倡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肝穿刺,以提高穿刺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肝脏损伤。但因其创伤性,有一定的危险性,较难为病者接受。目前多作鉴别诊断之用。脂肪肝活检标本可见:镜下可见肝细胞脂肪浸润,脂肪球大者可将细胞核推向一边,整个肝细胞裂可形成脂肪囊肿。肝细胞坏死及炎症反应轻微或无。

3、肝脏B超检查

肝脏B超检查,具有经济、迅速、准确、无创伤等优点,目前列为脂肪肝首选检查方法。

4、血清脂质分析

中性脂肪、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均可升高,尤其是中性脂肪(三酰甘油)升高,最有诊断价值。约54%病例胆固醇升高,但血清胆固醇浓度与肝组织活检肝内脂肪量无关。

脂肪肝ct检查表现是什么

一、局灶型脂肪肝的CT检查

局灶型脂肪肝的脂肪浸润情况多种多样。若发生在叶或段及亚段的均一脂肪浸润,CT诊断容易。但如果脂肪浸润发生在肝门附近或呈斑片状或小结节状时,就必须和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癌、肝脓肿等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二、弥漫型脂肪肝的CT检查

(一)肝内血管阴影的改变:在正常肝脏的平扫CT图像上肝内血管呈负影。肝静脉及门静脉的主要分支清晰可见。在脂肪肝时,根据脂肪浸润程度的不同,肝内血管影变得模糊不清或血管呈相对高密度影,如同增强后的CT表现。

(二)增强扫描的特征:与正常肝脏一致,但仍保持相对低密度,同样低于增强后的脾脏。但低密度区内血管影显示完整。

(三)密度变化:肝脏密度普遍降低,严重病例肝CT值呈明显负值。CT诊断脂肪肝的标准,一般参照脾脏密度。如果肝脏CT值低于脾脏即可诊断为脂肪肝。

总之,CT是可以查出脂肪肝的,患者在检查时,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便于在检查后,能够及早治疗脂肪肝,就应该到正规的肝病医院。

痛风症状的早期表现 痛风并发症

即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心脏所致,通常发生于有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同时有痛风结石出现和痛风性肾病时才有可能累及心脏。有资料显示,在心肌内,心脏的内外膜、主动脉瓣、三尖瓣和传导系统中发现尿酸结晶沉

积形成黄白色斑点,并在心肌纤维间质和结缔组织也可见到弥漫性尿酸盐沉积,甚至形成结石。临床可表现为心肌损害、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其而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是尿酸盐直接沉积于动脉内壁而损伤动脉壁,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或尿酸盐结晶激活血小板,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损伤。

尿酸结晶较少沉积于肝,其表现经常为肝脂肪浸润、脂肪肝、肝大、间质性炎症、肝细胞浑浊肿胀、小叶内脂肪沉积、周围毛细胆管纤维化。但这些变化无特异性,是痛风引起或其他因素引起很难识别亦无法定论。

相关推荐

脂肪肝是怎么引起的

1.肥胖性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性脂肪肝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性脂肪肝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

脂肪肝患者要做什么检查

1.血清酶学检查 (1)ALT、AST:一般为轻度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则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叶脂肪浸润明显,ALT持续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肿。 (2)γ-GT、ALP:酒精性脂肪肝时γ-GT升高较常见,ALP也可见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应激性肝损伤,较ALT更敏感。 (4)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DCT)。GDH为线粒

脂肪肝是怎么回事 脂肪肝的类型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

怎么预防脂肪肝方法

1.酗酒或过量饮酒所致的脂肪肝病人必须戒酒! ⒉ 营养过度性脂肪肝病人应节制饮食,每餐饮食量为原来的3/4,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食品﹙尤其是禽类肉食品﹚的摄入,改为低脂、低热量、且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 ⒊ 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之内。 ⒋ 药物性脂肪肝病人应严格控制相关药物的摄入,减少药物中有毒物质侵入机体。 ⒌ 对于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及糖尿病性脂肪肝,应采取相应﹙及相关﹚病症的防治方法。 ⒍ 凡体检查知肝脏脂肪浸润者,在防治上应采纳脂肪肝病人的健康处方。

肥胖与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

内脏脂肪堆积的个体中,首先受累的脏器是肝脏。过多游离脂肪酸输送至肝内,超过了肝脏的运转能力,就可导致其在肝内沉积成脂肪肝。脂肪肝可伴有肝细胞坏死,形成脂肪肝性肝炎,即使是某些非酗酒女性的病患,时间久了,也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肥胖程度高的,其脂肪肝性肝炎发生率较高。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吃高脂肪食物易得脂肪

1.高脂肪食物 过量食用高脂肪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脑、肠等),易使人肥胖和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这些都是脂肪肝发生的重要原因。 2.含亚硝酸盐的食物 主要包括泡菜、腌酸菜、变质的残剩菜,以及发酵的酸煎饼、咸鱼等。这些食品含硝酸盐较多,大量食用后,肠道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后者可在胃内合成亚硝胺,变成一种强烈的化学致癌物,可引发肝癌。 因此,在食用蔬菜时首先应注意保鲜,防止腐烂,如已腐烂变质不可再食用。刚腌制的蔬菜(如腌酸菜等)不宜大量食用,也不宜过早食用。因为细菌在一周内把菜中的硝酸盐

酒精肝对身体的影响 对肝脏的损害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如果不积极治疗,随着肝细胞的脂肪浸润、炎症、坏死,最终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进而演化为肝硬化,最后还可能导致原发性肝癌。

脂肪肝疾病有几项检查项目

1.血清酶学检查: (1)ALT,AST:一般为轻度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则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叶脂肪浸润明显,ALT持续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肿。 (2)Γ-GT,ALP:酒精性脂肪肝时Γ-GT升高较常见,ALP也可见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应激性肝损伤,较ALT更敏感。 (4)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DCT),GDH为线粒体酶

脂肪肝对人体危害有多大 导致肝代谢失常

当肝内细胞被大量脂肪浸润而成为脂肪肝时,必然会使肝脏的正常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人体的消化和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由此集体对脂类的吸收发生障碍,人体能量代谢发生紊乱,从而降低对病原菌、病毒极其其它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脂肪肝严重吗

脂肪肝严重。脂肪肝初起时,大致是脂肪浸润到肝组织中,肝功能还正常,症状也不明显,但一旦脂肪侵入到肝细胞的细胞液里去,患者转氨酶就会增高,肝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并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形成很多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