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鉴别诊断分哪几步
小儿腹泻的鉴别诊断分哪几步
乙状结肠镜检查方便,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可以非常快速和直观地来观察肛门以上乙状结肠和直肠的炎症,以明确引起腹泻的原因。
乙状结肠镜检查的禁忌症如下:
(1)的绝对禁忌症:肛门,直肠或乙状结肠急性化脓性炎症,严重的痔疮,肛瘘,肛裂,肛窦炎,肛周脓肿,会阴感染,等;明显狭窄的管腔或疤痕;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等。
(2)的相对禁忌症:大量腹水或腹腔肿瘤,高血压和心脏病,孕妇及月经期,身体虚弱,等。
1.细菌性痢疾腹泻患儿表现更为典型的。常无脓血,临床表现,腹泻是比较难以辨认。应注意的流行,往往可以请联系。排便常哭过,里急后重。仔细观察可见孩子大便频繁,但每次的数量不多,有时混合的水样便的排泄物有脓血,镜下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部分和大肠杆菌肠炎各量多,时间可以达到超过20毫升,粪便中的粘液是常见的,但很少稠脓,偶尔有几只红细胞和白细胞,应制定一个微分。
2.婴儿出血性肠炎的发病和大肠杆菌,肠炎,腹泻的治疗比和恶化后,腹胀,高热,频繁呕吐,重者吐咖啡样。后早期是水样粪便隐血试验阴性,一个典型的红色的果酱粪便样本。脱水,早会休克。重者可昏迷,抽搐中毒症状。
3.生理性腹泻儿童渗出性宪法”可开始后不久,凯利便出世,大便次数多,但不吐,良好的食欲,体重增加是正常的。添加配菜,大便自然恢复正常。
温馨提示:当检查有的放矢地采取鸡蛋,原生动物,和脓液和粘液标本细菌学检查,并能对病理活检,也可以进行小息肉的结肠,燃烧后,涂药治疗等。
小腹疼的诊断鉴别
(一)病因治疗
根据病因作相应处理。如肠痉挛给予解痉剂。胆道蛔虫症或蛔虫性部分肠梗阻,可用解痉止痛药等治疗。炎性疾病应根据病因,选用有效抗生素(灭滴灵,克林霉素,利复星)治疗。外科急腹症应及时手术治疗。
(二)对症处理
病因诊断未明确前,禁用吗啡、度冷丁、阿托品等药物,以免延误诊断。疑有肠穿孔、肠梗阻或阑尾炎者,禁用泻剂或灌肠。止痛可用一般镇静剂,维生素K3或针刺治疗。
(三)痛点靶向疗法
痛点在中医又叫阿是穴、天应穴、不定穴、敏感点等。凡无固定的位置和名称,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治疗的方法就统称为痛点靶向疗法或穴位靶向疗法。阿是穴的主治病症多为痛症,其作用以近治作用为主,从古至今阿是穴应用广泛,其镇痛作用的主要机理是对痛点疏通瘀滞、调理气血,经络气血通畅,通则不痛。
腹部压痛由浅入深地按压腹部时出现的疼痛感。压痛的部位常为病变所在:
①右上腹压痛,见于肝、胆、结肠肝曲、升结肠及右肾病变。
②上腹部压痛,见于胃、十二指肠、肝、胆、胰及横结肠等病变。
③左上腹压痛,见于脾、胰尾、左肾、结肠脾曲和降结肠病变。
④右腰部压痛,多由于右肾及升结肠病变引起。
⑤脐部压痛,见于小肠病变,如肠炎、肠寄生虫病等。
⑥左腰部压痛,见于左肾及降结肠病变。
⑦右下腹压痛,多见于阑尾炎,也可由回盲部或右输卵管病变引起。
⑧下腹部压痛,见于膀胱及女性生殖器病变。
⑨左下腹压痛,见于乙状结肠和左输卵管病变。此外,腹外病变如肺炎、胸膜病变、心肌梗塞等也可产生腹部压痛,应予注意。
一侧性下腹剧烈疼痛:突发的一侧性下腹剧烈疼痛,常伴恶心呕吐。
持续性下腹疼痛:腹部剧烈疼痛持续一小时以上而没有缓解。
易与混淆的疾病
易与混淆的疾病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容易与下面疾病混淆:
新生儿:胎粪嵌顿综合征(无胎粪绞痛)和小左结肠综合征,这两个是由钡灌肠检查明确,并可自限的短暂性梗阻,还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肠梗阻,如低位小肠闭锁结肠闭锁胎便性便秘新生儿腹膜炎等鉴别
较大儿童:生理性梗阻其以直肠壶腹内粪便及粪块为特点,直肠测压和指肠活检可以是诊断性的,儿童应与直肠肛门狭窄,管腔内外肿瘤压迫,引起的继发性巨结肠结肠无力(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引起的便秘)习惯性便秘,以及儿童特发性巨结肠(多在2岁以后突然发病为内括约肌功能失调以综合怀保守治疗为主)等相鉴别
鉴别诊断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肠梗阻如低位小肠闭锁、结肠闭锁、胎便性便秘、新生儿腹膜炎等鉴别。
较大的婴幼儿、儿童应与直肠肛门狭窄、管腔内外肿瘤压迫引起的继发性巨结肠,结肠无力(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引起的便秘)、习惯性便秘以及儿童特发性巨结肠(多在2岁以后突然发病,为内括约肌功能失调,以综合怀保守治疗为主)等相鉴别。
并发小肠结肠炎时与病毒、细菌性肠炎或败血症肠麻痹鉴别。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鉴别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小儿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在鉴别诊断中,要特别注意与急性胃肠炎、肠蛔虫症、肠套叠、痢疾、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原发性腹膜炎和美克耳憩室炎等相鉴别。还应与其他急腹症鉴别:
与化脓坏疽及晚期阑尾炎相混淆的疾病
1、卵巢囊肿扭转
女患者右侧卵巢囊肿扭转引起右下腹阵发性剧烈绞痛,肿物可因血循环障碍出血坏死而引起有腹肌紧张压痛。辨别诊断为直肠指诊及双合诊触及盆腔内圆形肿物。
2、梅克尔憩室炎
憩室位于末端回肠距回盲部20~100cm以内,发炎时压痛和肌紧张部位比较靠近中线,如有便血史者,应考虑本病。术前检查一般不能辨别,手术时若阑尾正常则应探查回肠。
3、回盲部结核
患者全身消瘦,经常有低热,一般有慢性腹痛史,常可摸到肿物,身体其他部位也可有结核病灶。
4、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有腹泻便血史,入院时常有高热,严重的出现中毒或休克状态,右下腹或全腹压痛紧张。须开腹探查,明确诊断。
5、原发性腹膜炎
多见于4~7岁小儿。鉴别主要看腹穿脓液,稀而无臭味,镜检为球菌者,诊断后仍以及时行剖腹探查为宜。
与早期单纯性阑尾炎相混淆的疾病
1、急性胃肠炎
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腹部压痛部位不固定,腹肌紧张不明显。数小时后,出现腹泻、压痛消失。
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常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史。腹痛较广泛,右下腹痛也较其他部位明显。但压痛多不局限,也没有腹肌紧张。用抗生素治疗,并观察数小时,病情无进展,或有减轻。
3、肠蛔虫症
由于肠痉挛引起不规则性腹痛,腹部压痛不固定,无肌紧张。
4、右肺下叶肺炎或右侧胸膜炎
用手按住右肋缘处保护胸部,另一手逐渐持续压迫右下腹,腹肌紧张会逐渐消失。另外患者呼吸快鼻翼扇动。胸部听诊可有摩擦音、啰音及呼吸音减低。
5、过敏性紫癜
虽有腹痛和压痛,但无肌紧张。伴有皮下出血斑,关节肿胀和疼痛。
小儿腹泻的鉴别诊断方法
1、生理性腹泻
在儿科门诊中经常能遇见一些持续腹泻的宝宝,经多方治疗无效,而且在腹泻这段时间里,从不发烧,精神、食欲很好,生长发育也不受影响,检查大便常规正常,这种情况一般属于生理腹泻。这种腹泻多发生在出生后不久的小婴儿,表现为排便次数一直较多,大便的性质也总像消化不好,外观呈黄绿色稀糊便,混有未消化的食物或奶瓣,但是孩子的精神很好,没有呕吐,食欲始终很好,体重也逐日增加;因此不应认为是一种病态。这种腹泻一般不需要任何治疗,4-5个月时逐渐添加辅食后大便次数和性状就会转为正常了。有生理性腹泻的小儿,通常在摄取牛奶或鸡蛋等异性蛋白质后,甚至在日晒、风吹或衣服的摩擦后,易发生皮肤湿疹,体温升高等现象。
生理性腹泻多发生在6个月以内体型较胖的婴儿,常伴有湿疹。
2、导致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各种疾病,如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失氯性腹泻,原发性胆酸吸收不良,过敏性腹泻等,可根据各病特点进行粪便酸度、还原糖试验等检查方法加以鉴别。
(二)大便有较多的白细胞者。
表明结肠和回肠末端有侵袭性炎症病变,常由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所致,仅凭临床表现难以区别,必要时应进行大便细菌培养,细菌血清型和毒性检测,尚需与下列疾病区别:
1、细菌性痢疾:常有流行病学病史,起病急,全身症状重。便次多,量少,排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镜检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志贺痢疾杆菌生长可确诊。
2、坏死性肠炎:中毒症状较严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大便暗红色糊状、渐出现典型的赤豆汤样血便,常伴休克。腹部立、卧位X线摄片呈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等。
小儿腹泻怎样诊断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大便性状易于作出临床诊断。按照腹泻的病期和症状的轻重,作出分期、分型;并判断有无脱水及脱水的程度与性质、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注意寻找病因,如喂养不当、肠道内外感染等。
(一) 诊断依据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 根据病程分为1.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2.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个月。3.慢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
(三) 根据病情分为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2.中型 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3.重型 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
(四) 病因学诊断
1.感染性腹泻:
1) 急性肠炎可根据大便性状、粪便镜检、流行季节及发病年龄估计最可能的病原,以作为用药的参考。流行性腹泻水样便多为轮状病毒或产毒性细菌感染,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发生在秋冬季节,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较大;发生在夏季,以etec 肠炎可能性大。如粪便为粘液或脓血便,应考虑侵袭性细菌感染,如eiec 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或沙门菌肠炎等。
2) 有条件的单位应进行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学检查。大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者可做大便细菌培养;疑为病毒性肠炎者可取急性期( 发病3天以内) 大便滤液或离心上清液染色后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查;还可用免疫学的方法(如elisa,固相放射免疫法等)检测粪便中病毒抗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病毒rna凝胶电泳,可直接从粪便中提取rna,按特征性rna图谱进行轮状病毒电泳分型,有长型和短型之分。各种病原肠道感染患者的血清学检查虽对临床帮助不大,但对流行病学调查和回顾性诊断颇有意义。病原明确后可按病原学进行诊断,如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等。
小儿腹痛鉴别诊断
1.急性胃肠炎腹痛以上腹部与脐周部为主,常呈持续性急痛伴阵发性加剧。常伴恶心、呕吐、腹泻,亦可有发热。体格检查时可发现上腹部或及脐周部有压痛,多无肌紧张,更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结合发病前可有不洁饮食吏不难诊断。
2.胃、十二指肠溃汤好发于中青年,腹痛以中上腹部为主,大多为持续性陷痛,多在空腹时发作,进食或服制酸剂可以缓解为其特点。体格检查可有中上腹压痛,但无肌紧张亦无反跳痛。频繁发作时可伴粪便怨血试验阳性。胃肠钡餐检查或内镜检查可以确立诊断。
若原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或有类似症状,突然发生中上腹部烈痛、如刀割样,并迅速扩展至全腹,检查时全腹压痛,腹肌紧张,呈“板样强直”,有反跳痛、肠鸣消失,出现气腹和移植性浊音,肝浊音区缩小或消失则提示为胃、十二指肠穿孔。腹部X线平片证实膈下有游离气体、腹腔穿刺得炎性渗液诊断可以确定。
3.急性阑尾炎大多数患者起病时先感中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亦有少数患者起病时即感右下腹痛。中上腹隐痛经数小时后转右下腹痛为急性阑尾炎疼痛的特点。可伴发热与恶性。检查可在麦氏点有压痛,并可有肌紧张,是为阑尾炎的典型体征。结合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可以明确。若急性阑尾炎未获及时诊断、处理,1~2日后右下腹部呈持续性痛,麦氏点周围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明显,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显着增高,则可能已成坏疽性阑尾炎。若在右下腹扪及边缘模糊的肿块,则已形成阑尾包块。
4.胆囊炎、胆结石此病好发于中老年妇女。慢性胆囊炎者常感右上腹部隐痛、进食脂肪餐后加剧,并向右肩部放射。急性胆囊炎常在脂肪餐后发作,呈右上腹持续性剧痛、向右肩部放射,多伴有发热、恶性呕吐。患胆石症者多同伴有慢性胆囊炎。胆石进入胆囊管或在胆管中移动时可引起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亦向右肩背部放射。亦常伴恶性。体格检查时在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Murphy征阳性是囊炎的特征。若有黄疸出现说明胆道已有梗阻,如能扪及胆囊说明梗阻已较完全。急性胆囊炎发作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可以确诊。
5.急性胰腺炎多在饱餐后突然发作,中上腹持续性剧痛,常伴恶性呕吐及发热。上腹部深压痛、肌肾张及反跳痛不甚明显。血清淀粉酶明显增高可以确诊本病。不过血清淀粉酶的增高常在发病后6~8小时,故发病初期如若血清淀粉酶不高不能排队此病的可能。如若腹痛扩展至全腹,并迅速出现休克症状,检查发现满腹压痛,并有肌紧张及反跳痛,甚至发现腹水及脐周、腹侧皮肤斑,则提示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此时血甭淀粉酶或明显增高或反不增高。X线平片可见胃与小肠充分扩张而结肠多不含气而塌陷。CT检查可见胰腺肿大、周围脂肪层消失。
6.肠梗阻肠梗阻可见于各种年龄的中患者,儿童以蛔虫症、肠套叠等引起的为多。成人以疝或肠粘连引起的多,老人则可由结肠癌等引起。肠梗阻的疼痛多在脐周,呈阵发性绞痛,伴呕吐与停止排便排气。体征检查时可见肠型、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亢进,甚至可闻“气过水”声。如若腹痛呈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腹部压痛明显伴肌紧张及反跳痛,或更发现腹水,并迅速呈现休克者则提示为绞窄性肠梗阻。X线平片检查,若发现肠腔充气,并有多数液平时肠梗阻的诊断即可确立。
7.腹腔脏器破裂常见的有因外力导致的脾破裂,肝癌结节因外力作用或自发破裂,宫外孕的自发破裂等。发病突然,持续性剧痛涉及全腹,常伴休克。检查时多发现为满腹压痛,可有肌紧张,多有反跳痛。常可发现腹腔积血的体征。腹腔穿刺得积血即可证实为腹腔脏器破裂。宫外孕破裂出血如在腹腔未能穿刺到可穿刺后穹隆部位,常有阳性结果。实时超声检查、甲台蛋白化验、CT检查、妇科检查等可有助于常见脏器破裂的鉴别诊断。
8.输尿管结石腹痛常突然发生,多在左或右侧腹部呈阵发性绞痛,并向会阴部放射。腹部压痛不明显。疼痛发作扣可见血尿为本病的特征,作腹部X线摄片、静脉肾盂造影等可以明确诊断。
9.急性心肌梗塞见于中老年人,梗塞的部位如在膈面,尤其面积较大者多有上腹部痛。其痛多在劳累、紧张或饱餐后突然发作,呈持续性绞痛,并向左肩或双臂内侧部位放射。常伴恶心,可有休克。体征检查时上腹部或有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但心脏听诊多有心律紊乱。作心电图检查可以确诊本病。
10.铅中毒见于长期接触铅粉尘或烟尘的人,偶尔亦见由误服大量铅化合物起者。铅中毒有急性与慢性之分。但无论急性、慢性,阵发性腹绞痛则为其特征。其发作突然,多在脐周部。常伴腹胀、便秘及食欲不振等。检查时腹部体征有不明显,无固定压痛点,肠鸣音多减弱。此外,齿龈边缘可见铅线,为铅中毒特征性体征。周围血中可见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血铅和尿铅的增高可以确立诊断。
小儿腹泻的诊断
常见护理诊断
1.腹泻 与喂养不当、感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2.体液不足 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 与肠道感染有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营养有关等。
护理措施
1.严格消毒隔离,按肠道传染病隔离。
2.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体温变化、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低血钾表现、判断脱水程度、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察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做好动态比较,为输液方案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合理安排饮食:一般在补充累积损失阶段可暂禁食4~6小时(母乳喂养者除外),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少量多餐。
4.臀部护理:勤换尿布,勤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局部皮肤发红处涂以鞣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并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小儿腹泻如何诊断
新生儿腹泻如何诊断?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专家指出新生儿的消化功能不成熟,一旦喂养不当,非常容易发生腹泻。那么新生儿腹泻如何诊断呢?如下就是专家给出的具体建议。
小儿通过产道时,吞咽病原微生物或接触污染的手都可引起感染,尤其是在病毒流行期。医院的婴儿室过于拥挤可能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爆发。卫生条件差,居住条件太拥挤的贫穷家庭更容易发生婴儿腹泻,感染性腹泻在幼儿园也很常见。
症状和诊断
感染可引起突发的腹泻、呕吐、血便、发热、食欲不振和乏力,腹泻常伴脱水。轻度脱水,患儿仅有口唇干燥;中度脱水,患儿皮肤弹性差,眼眶和前囟凹陷;重度脱水,病情进展快,常出现血压明显降低休克,严重威胁生命。
腹泻导致水和电解质丢失,如钠和钾,患儿出现嗜睡、烦躁,甚至出现心律失常或颅内出血。
细菌性腹泻患儿血电解质水平和白细胞计数高。要确诊腹泻的病原体,可作大便镜检或大便标本培养。
宝宝出现腹泻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当宝宝出现腹泻的时候,本身身体就很难受,当出现并发症,就会雪上加霜的。可以说现在宝宝都是家里非常重要的一份子,为了宝宝的健康,也为了不要增加家庭的负担。
新生儿腹泻如何诊断?上述就是具体分析,专家表示,其实腹泻的病因很多,细菌和病毒感染是婴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因。而正确的治病,一定要先把握新生儿腹泻如何诊断。
婴幼儿腹泻的诊断鉴别
一、诊断
婴幼儿腹泻根据临床表现、检查可进行诊断。
二、鉴别诊断
1、杆菌痢疾
婴儿痢疾表现多不典型,常无脓血便,临床呈一般腹泻的表现,较难鉴别,应注意流行情况,常能问出接触史,排便前常哭闹,显示里急后重,仔细观察可见患儿大便频繁,但每次量不多,有时可见水样便粪质中混有脓血,镜下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而大肠杆菌肠炎每次便量多,一部分每次可达20ml以上,大便中粘液常见,但极少稠脓,偶有少数白细胞与红细胞,应培养鉴别。
2、婴儿出血性肠炎
起病与大肠杆菌肠炎无异,但治疗后腹泻不止且病情加重,腹胀较重,高热,频繁呕吐,重者吐咖啡样物,大便早期呈水样,潜血试验阴性,以后出现典型的暗红色果酱样大便,脱水重,可早期出现休克,中毒症状重者可昏迷,惊厥。
3、“生理性腹泻”
渗出性体质小儿可生后不久即开始排黄绿色稀便,大便次数多,但不吐,食欲好,体重增加正常,到添加辅食后,大便自然恢复正常。
腹泻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
1. 区别泄泻的虚实寒热发病急,病程短,泄泻而腹痛,多属实证。发病缓,病程长,腹痛不甚,虚证偏多。实证常有小便不利;虚证粪便清稀如水,腹痛喜温的多寒,粪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者多热。
2.明确久泻的脏腑病理久泻不愈。倦怠乏力,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而复发者,脾虚为主。泄泻反复与精神情绪有关者为肝脾同病,五更泄泻,完谷不化,腰酸畏寒多为命火不足、脾肾同病。
辨证论治
1.急性泄泻
(1)寒湿伤脾:
泄泻清稀,肠鸣腹痛,脘闷少食,或伴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身体困倦,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濡,此属寒湿困脾,脾失健运,气机受阻。
(2)湿热:
腹痛泄泻,大便急迫如水注,大便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属湿热内盛,下迫大肠。
(3)食滞胃肠:
泻下臭秽粘腻,夹杂不消化食物残渣,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嗳腐食臭,不思饮食,苔厚腻,脉滑数,此属食积滞中,传化失常,升降失调。
2.慢性泄泻:
(1)脾虚湿盛:
大便溏薄,每因饮食不慎而发作,身重体倦,腹胀肠鸣,纳呆食少,舌淡苔白腻,脉沉,此属脾虚湿阻,运化无权。
(2)肝脾失调:
情志抑郁寡欢,胸胁满闷,腹痛即泻,肠鸣矢气,嗳气叹息,纳差,舌淡苔薄白,脉弦,此属肝气失于条达,郁而乘脾,脾失健运。
(3)脾肾阳虚:
泄泻日久不愈,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黎明即泻,腹隐痛怕凉肠鸣,畏寒肢冷,腰膝酸困,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此属脾肾俱虚,火不暖土。
西医诊断依据:
1.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可伴腹胀、腹痛等症。
2.急性暴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恶寒、发热等症。
3.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4.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5.大便常规可见少许红细胞,大便培养致病菌阳性或阴性。
6.必要时作X线钡灌肠或纤维肠镜检查。
西医鉴别诊断:
1.急性腹泻
(1)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在夏秋季发病,可行成大,小流行,潜伏期多为1~2天,长可达7天,患者常以畏寒,发热和不适感急骤起病,有腹痛,腹泻,排便每天10余次至数十次,常伴里急后重,恶心,呕吐与脱水,粪便在病初可为水样,以后排出脓血便或黏液血便,镜检可见大量红,白细胞,粪便培养可培养出痢疾杆菌。
(2)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形式。
(3)病毒性胃肠炎: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表现为儿童或成人的夏季流行性,无菌性腹泻,临床特点是高度传染性和极低的病死率,有轻度的发热,不适感,恶心,呕吐与稀便等症状。
(4)霍乱与副霍乱:副霍乱系由Eltor弧菌引起,流行特点与霍乱不同,多为地方性流行,也可散发或呈跳跃式,此菌的培养特点,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均与霍乱弧菌相同。
(5)假膜性肠炎:假膜性肠炎是由肠道内顽固性梭状芽孢杆菌(C.difficile)异常增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从患者粪便中可检出假膜,假膜外观多呈半透明物质,蛋清样,肉眼较难辨认,将其放入10%甲醛溶液中,则外观较清楚。
(6)血吸虫病:早期血吸虫病中,84.6%有腹泻,可为单纯性腹泻,大便稀溏或水样,也有的为痢疾样腹泻,腹泻大多为持续性,少数为间歇性,病程长短不一。
2.慢性腹泻
(1)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菌痢)多由于急性菌痢治疗不当演变而成,细菌学分析,近10多年来国内志贺型菌痢逐渐减少,而弗氏型与宋氏型相对增多,弗氏型易于演变为慢性。
(2)溃疡型肠结核:肠结核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多数有肠外结核,以肺结核居多,可有消化不良症状,在急性进展期可有毒血症症状,如发热,盗汗,腹痛,腹泻,体力减退,消瘦等,排便每天3~4次,多在餐后发作,粪便呈糊状或水样便,一般无脓血便。
主要诊断依据:
①有结核中毒症状。
②肠镜活组织检查为干酪样坏死组织。
③抗结核治疗有效。
此外,肠外结核病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3)肠道菌群失调:在正常大便菌谱中,常住菌占90%以上,其中大肠埃希杆菌和肠球菌各占一半,过路菌不超过10%,芽孢菌与酵母菌虽也属常住菌,但数量不超过总菌数的10%,如过路菌繁殖显著超过正常值(40%以上),则引起菌群失调,临床上出现腹泻,双歧杆菌属的减少也是菌群失调的重要因素之一。
(4)大肠癌:大肠癌多在中年以上,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便血等。
(5)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在我国发病较低,临床症状一般较轻,有严重并发症者少见。
(6)克罗恩病:克罗恩(Crohn)病与溃疡性结肠炎同属非特异性炎性肠病,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主要侵犯回肠末端,青壮年好发,北京统计平均年龄为35岁,慢性发病,反复发作。
(7)胰源性吸收不良:胰源性吸收不良是指由于胰腺外分泌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肠消化和吸收不良所致,常表现为脂肪泻,多见于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晚期。
(8)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表现为结肠运动功能过度增强或蠕动波异常,临床上常有腹泻,便秘,腹痛等症状,发病多与精神因素有关。
小儿腹泻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易于做出临床诊断。必须判定有无脱水(性质和程度)、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注意寻找病因,肠道内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比较困难,从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考虑,可先根据大便常规有无白细胞将腹泻分为两组:
1.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者
为侵袭性以外的病因(如病毒、非侵袭性细菌、寄生虫等肠道内外感染或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泻,有时伴脱水症状,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多为母乳喂养,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发育。
(2)导致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各种疾病 如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失氯性腹泻,原发性胆酸吸收不良,过敏性腹泻等。
2.大便有较多的白细胞者
表明结肠和回肠末端有侵袭性炎症病变,常由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所致(细菌性痢疾、伤寒沙门菌肠炎、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等)。仅凭临床表现难以区别,必要时进行大便细菌培养,细菌血清型和毒性检测。还需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鉴别。该病中毒症状较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逐渐出现血便,常伴休克,腹部立、卧位X线摄片呈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等。若抗生素治疗无效,腹泻时间较长者,尚需与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息肉合并感染鉴别。
婴儿腹泻鉴定方法
如果小宝宝的大便出现了水状、妈妈自然以为宝宝是患上了腹泻。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妈妈们知道如何鉴定婴儿腹泻?婴儿腹泻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才算腹泻?
腹泻的定义是指大便的‘量’、‘次数’及其中的‘含水量’增加。其实婴儿每天排便的次数,随个人体质及喂养方式而有差别。一般说来,从三天一次到一天三次都可以是正常的。喂母奶的婴儿每天排便的次数会比喂配方奶粉的婴儿多;较小婴儿的排便次数会比较大婴儿多。所以,与其强制规定排几次便以上算是腹泻,不如与各个婴儿平日的排便‘习惯’作比较,只要排便的次数及量明显的比平日多,或含水量大增成为稀便或水便就可算是腹泻。
那些原因会引起婴儿腹泻?
我们可以依腹泻期间的长短,将之分为二周以内的急性腹泻及超过二周的慢性腹泻。因为两者的造成原因,及医师的处理原则并不相同。
急性腹泻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和食物过敏。感染性的腹泻可以是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腺病毒,肠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志贺氏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过敏性腹泻则导因于婴儿的特殊体质,或因副食品添加不当而造成。有时服用某些抗生素也可能因改变肠道正常菌种的生态,而引起腹泻。
慢性腹泻则常见于对牛奶蛋白过敏,或醣类耐受性不良的婴儿。有时婴儿在急性肠炎之后,因肠粘膜受损,也会引起暂时性的果醣或蔗糖耐受性不良,导致较长时间的腹泻。另有少数的婴儿因为消化道较敏感,容易在每次进食后不久排便,这种情形通常每次排的量不多,且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在鉴定了宝宝是急性腹泻还是慢性腹泻之后,妈妈们就可以找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让宝宝的身体重新恢复健康。
小儿腹泻如何鉴别诊断
1.杆菌痢疾 婴儿痢疾表现多不典型。常无脓血便,临床呈一般腹泻的表现,较难鉴别。应注意流行情况,常能问出接触史。排便前常哭闹,显示里急后重。仔细观察可见患儿大便频繁,但每次量不多,有时可见水样便粪质中混有脓血,镜下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而大肠杆菌肠炎每次便量多,一部分每次可达20ml以上,大便中粘液常见,但极少稠脓,偶有少数白细胞与红细胞,应培养鉴别。
2.婴儿出血性肠炎 起病与大肠杆菌肠炎无异,但治疗后腹泻不止且病情加重,腹胀较重,高热、频繁呕吐,重者吐咖啡样物。大便早期呈水样,潜血试验阴性,以后出现典型的暗红色果酱样大便。脱水重,可早期出现休克。中毒症状重者可昏迷、惊厥。
3.生理性腹泻 渗出性体质小儿可生后不久即开始排黄绿色稀便,大便次数多,但不吐,食欲好,体重增加正常。到添加辅食后,大便自然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