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病毒潜伏期是多久啊
丙肝病毒潜伏期是多久啊
丙型肝炎是由HCV引起的,有I,II,III型,HCV是变异性很强的黄病毒,现已知这是一种单链DNA病毒,有脂膜,属被盖病毒或黄病毒,直径30-50nm。肝组织被损伤以细胞毒表现为主。感染HCV后形成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变成慢性肝炎的机率比乙肝更高,病程呈慢性化。
丙肝病毒潜伏期是多久呢?
丙肝一般不需要做两对半检查,若怀疑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时需做两对半。丙肝病毒潜伏期有多长?丙肝病毒潜伏期2—26周,平均7。8周,丙肝病毒潜伏期大多见于用第XIII因子的血友病患者,丙肝病毒潜伏期最短者4日至两周,但大多数1—4周,丙肝病毒潜伏期长短不一可能反映丙肝因子的不同或同一因子的不同剂量所致,
由于丙肝的发病日期大多不明其潜伏期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致使很多患者长期以来都被蒙在鼓里,或者犹如冰山深埋在各处。即使发现症状,就诊者也寥寥无几。尽管个性上“默默无闻”,丙肝的威力却更甚于乙肝。
久拖不治很容易发展为肝纤维化,致使肝硬化、肝癌接踵而至。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染,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施血源管理,对献血人员进行抗-HCV筛查,现通过血液途径感染已得到明显控制。
因此,现阶段预防丙肝病毒感染要从生活方式入手,避免高危行为,如同性性行为,吸毒,不符卫生条件的文身或牙科治疗,共用剃须刀,才能切实有效地切断感染途径,降低感染率。
丙型肝炎有什么症状
丙型肝炎是由于患者体内被感染了丙型病毒,主要由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以及生活中亲密接触传播病毒,潜伏期为2-26周,潜伏期比较长,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病。
丙型肝炎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丙肝,一种是慢性丙肝。
(一)急性丙肝的症状:
当患者被感染为丙肝时,会出现肝区不适、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腹痛、黄疸、关节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可能会持续2-12周,但是有大部分丙肝患者并没有任何症状表现,少数患者虽然出现了症状,但是往往都会被误诊,因而很多急性丙肝的患者在感染阶段都并不能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
(二)慢性丙肝的症状:
当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持续六个月以上,就是慢性丙肝,部分慢性丙肝患者会出现恶心、肝区不适、腹痛等症状,大部分患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到慢性丙肝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出现肝掌、蜘蛛痣等症状,当病情发展为肝硬化时,就会出现黄疸、脾大、腹水等。
丙肝病毒潜伏期
肝病一直是困扰大众的一大顽疾,传统的干扰素治疗法能治疗部分肝病,但是目前尚未有一种治疗方法能针对所有肝病。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有些人和丙肝患者有过亲密的接触但是不一定会被传染,其可能原因是,与患者接触时,患者处于丙肝潜伏期。
那么什么是丙肝潜伏期?丙肝潜伏期又有多久呢?丙肝潜伏期是指患者感染了丙肝病毒HCV,但是不表现病症的一段时期,这时候只能通过医院的套式PCR技术或更精确的检测方法检测到HCV的RNA。专家告诉我们,丙肝潜伏期的时间有长有短,一般为2天到6个月,平均40天。而由输VIII因子引起的丙肝比较特殊,丙肝潜伏期时短,只有7到33天,平均19天。丙肝潜伏期的长短能反映病毒的感染能力的强弱,感染能力越强,丙肝潜伏期越短。在丙肝潜伏期期间,病毒主要在人体内进行复制组装以及对宿主进行初步的侵染,为下一步病症的变现做好充分的准备。
丙肝潜伏期之后会有丙肝的早期症状,如食欲消失、呕吐、胃痛、疲乏、皮肤及巩膜发黄。疾病早期,病症比较像乙肝,如果感染超过6个月就称慢性丙肝。这个时候患者体内的病毒已达到一定数量,能仅用荧光PCR检出HCV的RNA。丙肝潜伏期直至丙肝发生痊愈都会有感染的危险,不过在丙肝潜伏期病毒的感染性较弱,一般身体比较健康的人群都能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抵抗。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丙肝潜伏期感染的概率较低,但是我们还是要做好充分的保护措施。防止接触可能为丙肝病毒污染的牙刷、剃刀、注射器和其他物品。
被检出是丙肝的患者也不要灰心,现在的医疗手段很发达,丙肝是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的,通过细胞疗法、干扰素疗法等都有许多成功的先例。患者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祖传秘方而费钱费力,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应当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患者还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乐观的看待自己的病情,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丙肝有潜伏期 怀孕期会传染孩子吗
专家表示:丙肝感染人体后,并不会马上发病,多会潜伏一段时间后,人体才会有所表现,故丙肝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丙肝易患人群,切勿以一次的检查结果,作为判断“有无感染丙肝”的主要依据,需注意定期检查。
一般来讲,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多会潜伏2-26周的时间,平均为7.4周;但因输Ⅷ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一般来讲潜伏期比较短一些,一般在7-33天左右,平均为19天,大家需注意鉴别。
专家告诉我们丙肝潜伏期约为2~26周,平均7.4周。输Ⅷ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7~33天,平均19天。丙肝潜伏期是多久了解之后还需要我们知道丙肝的早期会有食欲消失、呕吐、胃痛、疲乏、皮肤巩膜黄染。疾病早期,症状类似乙肝,但较轻,如感染超过6个月,称慢性丙肝,许多丙肝感染者并无症状。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肝损伤,一般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在潜伏期内,丙肝感染者没有什么症状,又由于丙肝感染的机率比乙肝小很多,一般的体检只会检验乙肝的抗体或抗原,而不会包括HIV丙型肝炎快速测试,所以使得丙肝很难被发现。
丙肝的预防尚无疫苗可用,这是因为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变异性较大,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难以应付不断出现的大量新病毒毒种。因此,目前丙肝的预防更加强调主观能动性,重点在于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经感染丙肝病毒的患者(传染源)。人们应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提高防范意识。,不能乱输血,不要随便扎耳朵眼、文身、文眉、文眼线等。
有一小部分孕妇,在怀孕期查出是丙型肝炎,在宝宝出生后,即使宝宝无异常表现,能吃能睡。可做为母亲还是担心宝宝是否是患上丙肝?宝宝的健康是否受到影响?以下几点也许会帮你摆脱这种苦闷的心境。
1 、在孩子饮食和玩耍方面,不要过多地限制。饮食中蛋白质和维生素应该充分。对于哺乳期的婴儿,虽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母亲乳汁中有病毒存在,但一般不认为乳汁是传播HCV的危险因素,因此,可经母乳喂养。过分油腻或高热量的食物要少给宝宝吃。
2 、注意孩子的饮食量和活动量,出现不愿玩耍,或稍加活动后便懒得动,饭量明显减少,应及时看医生。但要注意,不要把挑食当作饮食一少。当然,挑食也不利于孩子的均衡营养。同时,要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孩子外伤。
3 、在孩子出生后即给孩子采集血标本,观察是否有病毒存在或在抗体阳性,以使作为背景资料。如果在孩子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有可能在6月至2岁时可以检查一次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转氨酶)、丙型肝炎病毒和抗体。如果病毒仍然为阳性,特别是病毒阳性而转氨酶增高的孩子要看医生,以后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每1 年或每半年检查一次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孩子有黄疸、懒动、厌食等表现,要随时看医生。
4 、因为在幼年的丙型肝炎预后往往较好,今后的肝硬化发生率非常低,所以,家长尤其是做妈妈的不要太担心,保持良好的情绪。
奥密克戎早期症状潜伏期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是由新冠病毒变异而来的,具有传播性强、潜伏期短等特点,尽管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比德尔塔更快,但患者感染奥密克戎后的症状更加温和,和平时的感冒症状很相似,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如发热,以中度发热为主,另外伴有干咳、喉咙痛、头痛、乏力、鼻塞等,少部分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导致感染者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因此一旦发生可疑症状,应及时上报、隔离就诊,治疗越早,风险越小。
新冠病毒的潜伏期是指感染新冠病毒后,未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时间,之前新冠病毒潜伏期一般为7-14天,但目前发现的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毒株的潜伏期可能较短,平均出现症状的潜伏期为3天,而处于潜伏期也是有传染性的,因此对有可能是新冠病毒潜伏期的人员,需要进行集中隔离,例如密切接触了新冠肺炎的人员等,并进行多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检查,以明确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
丙肝病毒潜伏期
丙肝潜伏期一般为7周,起伏为2-24周。丙肝潜伏期在表现呈现前几周,在丙肝潜伏期至整个患病时间均有感染性。缓慢丙肝携带者的感染性仍不清晰。丙肝潜伏期是多久一起提示咱们防止触摸能够为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和其他体液。不共用能够被污染的牙刷、剃刀、注射器和其他物品。
要正视丙肝的存在,需求输血者应选用规范血站供给的血液和血制品,运用一次性注射器;承受牙科医治应到规范医院口腔科;丙肝病毒潜伏期要早发现,以便及时的防止丙肝,不要随意扎耳朵眼、文身;要远离毒品,根绝静脉吸毒;防止穿插运用注射器和针灸针;防止性乱和不洁性交,以防感染丙型肝炎。
丙肝病毒存活时间
丙肝病毒存活时间为多长时间,为什么丙肝会有很长的潜伏期呢,有的丙肝患者的潜伏期达到了20年。丙肝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所以在急性的患者一定要及时的治疗才不至于转化为慢性期。
据了解,丙肝是类似于乙肝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而且患者感染后都会存在一定的潜伏期,有的会被患者自身免疫给消灭,由于丙肝病毒有一个坚硬的外壳,而同样会有一些顽固性的丙肝病毒会在空气中长期生存,一般为7-33天,当遇到100℃高温的水时,即可在10分钟内灭亡,而60℃则可存活10个小时左右。
丙肝病毒存活时间是多长,专家给我们做了具体的介绍。但是专家说,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体质,丙肝病毒存活的时间是不同的。无论丙肝病毒可以存活多长时间,我们只要做到的就是对丙肝患者进行及时的有效的治疗,让患者能够早点康复。
丙肝的潜伏期是多长时间
丙肝的潜伏期是多长时间?
丙肝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所谓的丙肝潜伏期是从感染病毒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丙肝病毒的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可能反映丙肝因子的不同或同一因子的不同剂量。那么丙肝潜伏期是多久呢?济南协和肝病医院的专家介绍如下.
丙肝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26周,平均为7.8周,一般情况下,丙肝的得病患者在刚感染了丙肝病毒的这个阶段内是不会发现有任何异常的,这就是所谓的丙肝潜伏期。另外,还有一点大家需要注意是,丙肝的隐匿性很强,一般如果患者不细心的话,就算过了丙肝的潜伏期,也可能没有任何发现。而在发现之时,已经成了很严重的丙肝患者。而丙肝的危害性大,如果没有及时控制的话,癌变的几率很大。所以,生活中一定要多加小心留意才行,发现小异常,请一定要引起重视。丙肝病毒的潜伏期多见于第XIII因子的血友病患者,丙肝病毒的潜伏期最短者为4~14天,丙肝病毒的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可能反映丙肝因子的不同或同一因子的不同剂量。
另外,由于丙肝病毒跟其他病毒不同,急性感染后很少引发丙肝症状,仅只有疲倦,胃口差等轻微不适感,因此,很多人感染了丙肝病毒却不知道,等发现时已经得了慢性丙肝。对于丙肝病毒的潜伏期为15~20年的丙肝患者来说,也不会有明显症状,相对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后果更为严重,一般有明显症状已是肝病晚期,再想康复就很难了。
丙肝什么症状
很多的疾病在早期是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的,丙肝就是这样的一个疾病,因此很多丙肝患者都不知道怎么是什么时候患上丙肝的,同时也就很多人都特别厌烦丙肝这个疾病,那么丙肝这个疾病,它到底有哪些常见的症状呢?
1.丙肝较乙肝为轻,多为亚临床无黄疸型,转氨酶峰值较低,大多数患者不易被发现。
2.潜伏期约为2-26周,平均7.4周。输?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7-33天,平均19天。
3.丙肝常见单项转氨酶alt升高,且长期持续不降或反复波动。
4.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更易慢性化。据观察研究,约40%-50%发展成为慢性肝炎,25%发展成为肝硬化,余为自限性经过;从hcv发展成慢性肝炎平均约为10年,肝硬化平均约20年,少数患者恶变成为原发性肝细胞癌需30年。
5.虽然一般丙型肝炎经过较轻,但亦可见急性丙型肝炎暴发型与亚急性经过,或慢性迟发性肝功衰竭等严重表现,而丙型暴发肝炎时与乙型肝炎不同,hcv仍处于高度复制状态。
6.短潜伏期丙肝,病情较重,症状突出,常有黄疸,但较少发展为慢性化。长潜伏期和轻型或无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展成慢性。
现在我们知道丙肝这个疾病是有哪些常见的症状了吧,所以当我们人体出现以上六种症状的时候,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患上丙肝这个疾病了,就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然后在去询问医生的意见,那样才能让自己不受到严重的危害。
核酸检测假阳性会被隔离吗 新冠病毒潜伏期核酸检测是阴性还是阳性
都有可能。
新冠病毒潜伏期是指感染者从被感染到表现出相关的临床症状的时间,如果感染者是在潜伏期的话,此时进行的核酸检测结果可能是阳性也可能是阴性。
因为每个人感染的病毒数量以及个人免疫力都会有所不同,如果感染病毒数量较多,那核酸检测即使是在潜伏期也能被检测出来;但如果感染病毒数量较少,那此时可能会因为病毒载量过少而出现检测不到的情况,核酸检测显示假阴性,甚至可能被漏诊。
奥密克戎几天能查出来阳性 奥密克戎潜伏期会传染吗
可能会。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奥密克戎病毒潜伏期是比较短的,一般只需要2-3天左右就会检测出阳性,很多人认为奥密克戎病毒潜伏期是没有传染性的,但其实潜伏期的奥密克戎,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那么也是具有传染性的,因为病毒进入人体后,就会通过呼吸道以飞沫的形式进行传播。
如何远离传染病的窗口期
“窗口期”不是潜伏期
许多人把“窗口期”误认为是疾病的潜伏期。实际上,“窗口期”与潜伏期是完全不一样的。
“窗口期”是感染病毒后不能通过检测方法诊断的一段时间,而潜伏期是感染病毒后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一段时间。例如艾滋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很长,可以长达许多年,但“窗口期”仅仅只有14-21天。也就是说感染艾滋病毒后14-21天就能通过检测确诊,而感染者确诊后还会经过许多年才表现出临床症状。
疾病的潜伏期只会发生在疾病出现临床症状以前,而“窗口期”有时还会发生在疾病的恢复期。例如: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恢复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消失后到表面抗体出现需要经过一段“窗口期”;有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血液中的表面抗原下降到检测不到的水平,也会出现这样的“窗口期”。因此,“窗口期”与潜伏期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
现有手段无法检出“窗口期”
相关数据显示,“窗口期”血液的感染概率大约为五十万分之一,依靠现有的检验手段无法避免“窗口期”事件的发生。
经过对献血者的严密筛查,近年来因输血或血制品造成的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几乎见不到了。但是,如果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感染的“窗口期”去献血,由于目前的检测方法还不能从“窗口期”感染者的血液中检测到感染病毒的标志物,就有可能发生漏检,造成输血后的疾病传播。
1996年,瑞典曾报道1例“窗口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献血造成两人发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是,这种“窗口期”输血传播的几率极低。“窗口期”输血传播的几率:艾滋病为0.14/100万至1.1/100万(即每百万人输血感染的几率为0.14-1.1),丙型肝炎为0.1/100万至2.33 /100万,乙型肝炎为0.75/100万至8.7/100万。
安全献血是关键
如何避免或降低“窗口期”感染的概率,减轻输血风险带来的伤害?安全献血是关键。想降低“窗口期”感染风险,就要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
因此,在献血前不仅要对献血者进行血液的筛查,还要征询献血者健康状况,签发《献血者知情同意书》。我国2012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明确规定:具有易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有男男性行为和多个性伴侣者等)不应献血。高危献血者故意献血,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77条、《艾滋病防治条例》第38条和第62条规定,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献血者在发生可能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行为(不安全性行为、不安全注射等)以后去献血,属于高危献血者,不符合我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这种情况的发生有两种可能:采血医生没有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征询献血者献血前有无传播疾病的高危行为,二是献血者明知自己有高危行为仍去献血。
我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明确指出:“无偿献血是出于利他主义的动机,目的是帮助需要输血的患者。请不要为化验而献血。”
延伸阅读:手术前为何要查三种病毒
近年来,在医院进行手术、胃镜检查等介入性诊断治疗前都要常规进行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的检查。
这些检查项目曾被病人误解,认为医院乱做检查多收费。还有人误解为医院歧视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感染者,不愿意为这些患者做手术。
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都属于经血液传播。使用未经规范消毒的内镜、牙科器械、注射器、针头、血液透析机,以及医务人员在使用和处理医疗器械过程中导致的职业暴露,均为医院内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2012年发布的《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中要求:进行外科手术及侵入性诊疗操作(所有涉及外科操作的内科、内镜以及妇科、产科、牙科等的常规医疗操作)的患者,在进行操作前筛查丙肝病毒抗体;血液透析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前,应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丙肝病毒抗体阴性者在血透中建议定期(半年)进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筛查。
手术前和介入性诊断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的筛查有三个目的:一是发现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感染者。对于这些患者所使用的医疗器械要进行专门的消毒或单独使用,保护其他患者,防止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在医院内的传播。二是保护医务人员。在对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感染者进行手术等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防护,避免锐器刺伤皮肤,防止医护人员感染病毒。三是鉴定病人感染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的时间。如果病人在手术前检查未感染丙肝病毒,而手术后不久发现丙肝病毒感染,则感染可能与本次手术或术后治疗有关。
因此,为了防止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在医院内感染,手术前和介入性诊断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的筛查是很重要的。
丙肝潜伏期是多长
一般丙肝病毒的潜伏期2—26周,平均7.8周,丙肝的潜伏期大多见于用第XIII因子的血友病患者,丙肝的潜伏期最短者4日至两周,但大多数1—4周。丙肝病毒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可能反映丙肝因子的不同或同一因子的不同剂量所致。
如果输Ⅷ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丙肝潜伏期7~33天,平均19天。丙肝的早期会有食欲消失、呕吐、胃痛、疲乏、皮肤巩膜黄染。疾病早期,症状类似乙肝,但较轻,如感染超过6个月,称慢性丙肝,许多丙肝感染者并无症状。
丙肝潜伏期通常为7周,幅度为2-24周。丙肝潜伏期在症状出现前几周,在丙肝潜伏期至整个患病期间均有传染性。慢性丙肝携带者的传染性仍不明确。防止接触可能为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和其他体液。不共用可能被污染的牙刷、剃刀、注射器和其他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