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揭底埃博拉病毒,增强预防病毒传染意识 如何传播的

揭底埃博拉病毒,增强预防病毒传染意识 如何传播的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仍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主要的感染途径是透过患者体液传染,如血液、汗、呕吐物、排泄物、尿液、唾液或精液等,目前并无飞沫感染的直接证据。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仍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严重吗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病毒疫情,截至2014年12月02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埃博拉疫情报告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马里、美国以及已结束疫情的尼日利亚、塞内加尔与西班牙累计出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7290例,其中6128人死亡。 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一万,死亡人数上升趋势正在减缓。数个援助机构及国际组织,包括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欧洲联盟委员会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单位正投入人力试图减缓疫情,另有无国界医生、红十字与红新月会、善普施等人道机构。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的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并仍处于恶化状态中。

2014年12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宣布,西班牙的埃博拉疫情于2日宣告结束,世卫组织对该国为防控埃博拉病毒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

截至2014年12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数据显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肆虐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等西非三国的感染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已达19031人,其中死亡人数达到7373人。

埃博拉如何侵入人体?埃博拉侵入人体机制大揭秘 蛋白酶抑制剂也用于癌症的治疗

这种蛋白酶抑制剂的做法在癌症中就处于研究阶段,现在在埃博拉病毒中又派上用场,如果能研制出有效地蛋白酶抑制剂,那么就可有效治疗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疾病。

探索埃博拉的感染细胞机制非常重要,如果能够成功,也将有利于癌症、艾滋病和出血热的治疗。

埃博拉病毒病的预防方法是什么

目前尚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病的特异性疫苗。医学专家正在对几种疫苗进行测试,但没有任何疫苗可用于临床。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大都是因为医院的环境,糟糕的公共卫生、随处弃置的针头、缺乏负压病房都对医护人员造成极大威胁。因为较好的设备及卫生,在现代化的医院中,埃博拉病毒几乎不可能爆发大规模流行。如果发现埃博拉病毒病患者,需严格隔离疑诊病例和病人,应收入负压病房隔离治疗,对其排泄物及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

一、在卫生保健机构控制感染

埃博拉病毒的人际间传播主要与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到血液和体液有关。在没有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时,已有卫生保健工作者受到传染的报告。

由于初期症状可能没有特异性,因此并不总是能够早期发现埃博拉病毒病人。因此,重要的是医务人员要确保针对所有病人和所有医护操作始终如一地采取标准防护措施,而无论其诊断情况如何。这些包括基本的手部卫生、呼吸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与感染物质存在溅污其它接触的风险情况)、安全注射做法和安全掩埋做法。

对埃博拉病毒疑似或者确诊病人进行医护的卫生保健工作者,除标准防护措施外,应采取感染控制措施,避免与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发生任何接触,以及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与可能受到感染的环境发生直接接触。当与埃博拉病毒病人密切接触(一米之内)时,卫生保健工作者应当佩戴面部保护用品(面罩或者医用口罩和防护眼镜)、干净但非无菌的长袖罩衣以及手套(有些操作程序需要无菌手套)。

实验室工作人员也面临风险。从埃博拉疑似人间和动物病例身上采集到的诊断标本,应由训练有素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且在有适当装备的实验室加以处理。

二、减少人感染埃博拉的风险

在非洲,发生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时,应将减少风险的公共卫生宣教内容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因接触受到感染的果蝠或者猴子/猩猩以及食用此类动物的生肉而带来的野生动物与人传播风险。处理动物时应当戴上手套并且穿上其他适当的防护服。这类动物产品(血和肉)应当在食用前彻底煮熟。

2、减少社会上因直接或者密切接触感染者而带来的人际间传播风险,尤其是与其体液的接触。应避免与埃博拉病人发生身体密切接触。在家照护病人时,应戴上手套和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探视住院病人以及在家照顾病人之后,要定时洗手。

3、受到埃博拉影响的社区应使民众了解疾病本质以及疫情控制措施,包括死者的埋葬问题。死于埃博拉的病人应当立刻并且安全地加以埋葬。

在处理染病动物或其组织以及宰杀动物时,应戴上手套和其他适当的防护服。在那些已经在猪群中报告了雷斯顿埃博拉病毒的地区,所有动物产品(血、肉和奶)应在食用前彻底煮熟。

温馨提示:目前对埃博拉病毒是否能诱导感染的个体产生保护性的中和抗体尚存在争议,预防主要是隔离患者,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和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医务人员需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埃博拉病毒由于自然选择的原因可能会出现新的,毒力更强的变种,并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引起全球大流行。为了获得高滴度抗病毒免疫血清,已从对埃博拉病毒不敏感的绵羊,山羊等动物中获得,对动物有保护作用。

埃博拉病毒是什么 感染方式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可以在人和牲畜之间传染的病毒,潜伏期最长可达20天,病程较短,病毒侵蚀人体的能力十分强,从染上病毒到病发死亡最短不过3~4天,传染性极强,与患者的呕吐物、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有过接触的人极易感染上该病毒 ,致死率超过90%。目前,生物医学界认为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原宿主,但目前还没有得到确切证实。

埃博拉病毒是什么 名称由来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也曾译作伊波拉病毒,因为在非洲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最早发现它的存在,由此得名。最近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严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埃博拉病毒并非一种新型病毒,早在1976年就已被发现。

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包括四种亚型:埃博拉-扎伊尔(Ebola-Zaïre)、埃博拉-苏丹(Ebola-Sudan)、埃博拉-科特迪瓦(Ebola-Côte d’Ivoire)和埃博拉-莱斯顿(Ebola-Reston)。发生在刚果(前扎伊尔)、苏丹和科特迪瓦的三种亚型埃博拉病毒已被证实能够致人类疾病。不同亚型毒力不同, Ebola-Zaïre毒力强,人感染病死率高, Ebola-Sudan次之, Ebola-Côte d’Ivoire对黑猩猩有致死性,对人的毒力较弱, Ebola-Reston在非人灵长类中有致死性,人感染不发病。

EBV形态多样:杆状、丝状、“L”形,毒粒长度平均1000 nm ,直径70-90 nm。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 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EBV病毒在60℃1小时大部分灭活,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消毒剂和脂溶剂均可灭活病毒。EBV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其中Vero-98、Vero-E6、Hela-229细胞最敏感。病毒接种后, 6-7小时出现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圆化、皱缩,细胞质内可见纤维状或颗粒状结构的包涵体。

埃博拉出血热主要在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南非等国家流行。

(一)传染源和宿主。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均可为本病传染源。

在非洲大陆,埃博拉病毒感染和雨林中死亡的黑猩猩、大猩猩、猴子等野生动物接触有关。

在三种非洲果蝠的血清中检测到埃博拉病毒IgG抗体,在肝和脾中检测到埃博拉病毒核酸。有实验证实蝙蝠感染博拉病毒后不会死亡。蝙蝠可能在维持埃博拉病毒在热带森林的存在中充当重要角色。

(二)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人和带病毒的亚临床感染者通过接触(特别是血液、排泄物及其他污染物)传播。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2.气溶胶传播:吸入感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等。

(三)人群易感性。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

病毒进入机体后,可能在局部淋巴结首先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单核吞噬系统的细胞(mononuclear phagocytic system,MPS)。一些感染的MPS细胞转移到其他组织,当病毒释放到淋巴或血液中,可以引起肝脏、脾脏以及全身固定的或移动的巨噬细胞感染。从MPS细胞释放的病毒可以感染相邻的细胞,包括肝细胞、肾上腺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感染的MPS细胞同时被激活,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这些细胞活性物质可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诱导表达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和促凝因子,以及组织破坏后血管壁胶原暴露,释放组织因子等,最终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在感染晚期可发生脾脏、胸腺和淋巴结等大量淋巴细胞凋亡。

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的出血,在很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但是以肝脏、淋巴组织最为严重。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最显著的特点,可见小包涵体和凋亡小体。

潜伏期2-21天,一般为5-12天。

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2-3天后可有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表现,半数患者有咽痛及咳嗽。病后4-5天进入极期,患者可出现神志的改变,如谵妄、嗜睡等,重症患者在发病数日可出现咯血,鼻、口腔、结膜下、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或血尿,第10病日为出血高峰,50%以上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可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而死亡。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亡(7-14天)。

病人最显著的表现为低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还可出现DIC、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失调等。

在病程第5-7日可出现麻疹样皮疹,数天后消退并脱屑,部分患者可较长期地留有皮肤的改变。非重症者,发病后两周内恢复。

(一)一般检查。

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第7病日后上升,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可减少。

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

生化检查:AST和ALT升高,且AST升高大于ALT。

(二)血清学检查。

1.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多采用IgM捕捉ELISA法检测。

2.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

(三)病原学检查。

1.病毒抗原检测: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病毒抗原。

2.核酸检测:采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一般发病后一周内的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

3.病毒分离: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标本,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埃博拉病毒高度危险,病毒相关实验必须在BSL-4实验室进行。

(一)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来自于疫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有与病人、感染动物接触史。

2.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牙龈出血、鼻出血、结膜充血、瘀点和紫斑、血便及其他出血症状;头疼、呕吐、恶心、腹泻、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等。

3. 实验室检查:(1)病毒抗原阳性;(2)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3)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4)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埃博拉病毒RNA;(5)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埃博拉病毒。

(二)诊断。

本病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1.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基础上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测阳性者。

(三)鉴别诊断。

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拉沙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病毒性出血热。

2.伤寒。

3.恶性疟疾。

4.其他: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无特效治疗措施,主要以对症和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控制继发感染,治疗肾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

一般支持对症治疗:首先需要隔离病人。卧床休息,少渣易消化半流质饮食,保证充分热量。

病原学治疗:抗病毒治疗尚无定论。

补液治疗:充分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使用平衡盐液,维持有效血容量,加强胶体液补充如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预防和治疗低血压休克。

保肝抗炎治疗:应用甘草酸制剂。

出血的治疗:止血和输血,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预防DIC。

控制感染:及时发现继发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

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及时行血液透析等。

本病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一)控制传染源。

严格隔离疑诊病例和病人,应收入负压病房隔离治疗。对其排泄物及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

(二)切断传播途径。

1.严格规范污染环境的消毒工作。

2.严格标本采集程序。

3.病毒的分离和培养应在P4级安全实验室中进行。

(三)保护易感人群 。

加强个人防护,使用防护装备。

资料来源:北京佑安医院2014版

埃博拉如何侵入人体?埃博拉侵入人体机制大揭秘 埃博拉病毒的抵抗

知道了埃博拉病毒的感染过程,就可以有效地进行治疗。埃博拉在侵入人体细胞的时候会借助组织蛋白酶B和组织蛋白酶L来破开自身的蛋白质外壳,我们就可以通过药物来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自然也就避免了埃博拉病毒的侵扰了。

用广泛的酶抑制剂处理哺乳动物,可以明显降低埃博拉病毒的感染能力,如果着重抑制组织蛋白酶B,埃博拉病毒的感染能力将会接近零。

揭底埃博拉病毒,增强预防病毒传染意识 如何预防

食用动物产品(血液和肉)前要彻底煮熟;

在疫情传播的雨林地区,减少与高危染病动物的接触;

避免直接接触被感染者或其尸体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可能被污染的环境。病患禁止性行为,直到确定精液无病毒为止。

医护人员需提高警觉并配戴防护配备,实施感染控制措施。

揭底埃博拉病毒,增强预防病毒传染意识 埃博拉可怕在哪儿?

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可以在血液样本或病尸中可存活数周。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时后便不治身亡,而且他们都“死得很难看”,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形、坏死,并慢慢被分解。

因为埃博拉的超强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病毒(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埃博拉是种什么样的病毒

埃博拉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它是可以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由于很多非洲国家贫穷落后,公共卫生系统落后,医疗软硬件设施不全,以及当地的一些陋习,比如吃野生动物,亲属不加任何防护,清理死者体内残留的尿液粪便的尸体处理方式,导致死亡率高达50%-90%,据目前的医学研究显示,埃博拉病毒极有可能是通过与动物的接触而传染给人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
1、 性接触传播。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精液中也可以检测到埃博拉病毒,所以通过性接触被感染的风险是很高的。
2、注射传播。在1976年,249例感染埃博拉患者中有80多人是因为使用了未经消毒的注射器而感染上的。
3、接触传播。人体直接接触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人或者动物的血、尿、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都有可能感染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在尸体里仍可以存活数日,所以,接触病人的尸体或血液被感染的风险也很高。
目前为止,埃博拉不存在特效的预防方法,但是,埃博拉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还没有直接通过空气传播的证据,民众也不用过度的恐慌。

揭底埃博拉病毒,增强预防病毒传染意识 症状

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此种病毒的早期症状类似于感冒。潜伏期2-21天。通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发热(高热)、乏力、肌肉痛、头痛和咽喉痛,接着可以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体内出血、体外出血等。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器官衰竭。

埃博拉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埃博拉是空气传播吗

一般人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群或牲畜接触后,就会感染疾病。现在尚没有通过空气传播埃博拉的先例,其主要是靠体液传播,只要健康的人群身上有破损的皮肤与感染人群的血液或分泌物(如,粪便、尿液、唾液和精子)相接触,就会感染埃博拉。

相关推荐

如何和孩子谈埃博拉病毒

因为孩子们以人际和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接收消息,他们的理解依附于自己有限的经验和自我想象。因此,你的孩子可能会感到特别脆弱,并受到来自未知领域的威胁。 幼儿用具体的方法认识事件。因此,如果你的孩子通过谣言或媒体听到可怕的信息,他/她可能会认为这些事件真实可信而产生担心或恐慌的情绪。如果焦虑增加,你的孩子可能会回到你身边并恐惧与你分开,而年长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更好斗或气愤。他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控制和稳定无助的感觉。 在这段困惑的时间,试着让你的孩子按正常作息生活。这将为他/她提供安全感。然后,当你准备和你的

医用口罩可以防病毒

有助于预防病毒传染。 医用口罩由口罩面体和拉紧带组成,其中口罩面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为亲肤材质(普通卫生纱布或无纺布),中层为隔离过滤层(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外层为特殊材料抑菌层(无纺布或超薄聚丙烯熔喷材料层),能有效预防由空气传播病毒 注意 大部分民用口罩没有防护功能,既不能阻隔血液等生物标本,也没有阻挡微生物作用,所以佩戴民用普通口罩大部分无法阻断病毒传播感染。

如何预防埃博拉病毒 保证睡眠

保证睡眠,注意加强身体营养。只有保证每天睡眠充足、精力旺盛,才能让身体有好的状态去抵抗病毒。当然在营养方面,可以多吃一些鸡汤、鱼汤来加强营养。

埃博拉病毒疫情 疫情爆发的国家有哪些?

2014年埃博拉病毒疫情暴发地点主要是西非国家,包括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还有后来发现情况的中非国家刚果民主共和国。

西非埃博拉病毒肆虐,国际上主要国家出台应对措施 英国应对措施

英国政府方面宣告设立几百万英镑的埃博拉专项基金,加速研发治疗埃博拉病毒的药品。

西非埃博拉病毒肆虐,国际上主要国家出台应对措施 警示

埃博拉病毒来势汹汹, 重灾区国家的疫情受到各国的关注,作为普通民众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

经空气传染呼吸道疾病最容易成为疫情

据香港《文汇报》2月16日报道,过去十多年,全球先后爆发多次大型疫情,先有2003年的非典,再有2009年甲型H1N1流感,以至近年的中东呼吸道综合症(MERS)和去年的西非埃博拉等。有专家指出,虽然很难阻止下一次大规模疫情爆发,但汲取多年经验后,国际社会已有能力更快地处理下一次疫情。 英国著名智库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环球卫生安全中心主管海曼表示,经空气传染的呼吸道疾病,爆发成为疫症的风险最大。伦敦帝国学院流感病学专家巴克莱指,相对于非典和埃博拉,流感爆发将更难控制。他指出,无论埃博拉抑或非典,病毒

西非埃博拉病毒肆虐,国际上主要国家出台应对措施 俄罗斯应对措施

俄罗斯的“今日俄罗斯”网站称,俄罗斯即将派遣病毒学家尽快前往几内亚,设立埃博拉病毒研究实验室。

西非埃博拉病毒肆虐,国际上主要国家出台应对措施 美国应对措施

美国承诺至少排出50名医务人员参与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援助。据美联社报道,8月21日,美国一所大学的医院召开发布会,公布两名医务人员在利比亚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后,通过注射从未在人身上测试的实验性药物ZMapp后,病情得到控制,并平安出院。

非洲出血热的治疗有哪些

1.现状 目前无有效疫苗,发现可疑患者应立即隔离,发现病猴应全部捕杀。死亡患者立即火化。 治疗手段只有对症支持治疗(静脉输液,血液和血小板输注)。 其他方法包括输注恢复健康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康复患者的血浆中含有救命的中和抗体。根据此次疫情期间的最新报道,这种试验性的治疗手段已经在临床运用,虽然该疗法的疗效未知。 2. 新药进展 两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患者已率先接受试验性新药治疗,他们原本病情严重,但在使用名为ZMapp的药物治疗后病情开始好转,其中第一个接受治疗的人甚至可以独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