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秋季儿童传染病哪些比较危险

秋季儿童传染病哪些比较危险

1、甲型H1N1流感常见指数3,易感指数3,危险指数5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类似: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或呕吐等症状。潜伏期为一周,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该院的资料显示儿童患病率约为10%,比率还是相当高的,重症的患儿也较多,特别是存在基础疾病的儿童尤其要注意预防了。

因此,综合评价常见指数3,易感指数3,危险指数评分为5(最高级别)。

2、流感(流行性感冒)常见指数5,易感指数4,危险指数2

说起流感,大家一点都不陌生,每年自己或者家人都会得上几次,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秋季传染病了。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该病的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儿童尤其需要注意,但是其病情一般较轻,造成的危害不大。

因此,综合评价常见指数5,易感指数4,危险指数评分为2。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常见指数3,易感指数5,危险指数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在我们看来,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了,秋冬季节尤其需要注意,5岁以下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轻型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是暴发型流脑表现为休克型和脑膜脑炎型,病死率较高。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传染性较强,但由于该菌在外界生活力极弱,很少间接传播,但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奶等可传播,因此2岁以下的婴幼儿需要注意隔离保护。

小儿麻疹会传染吗

是会传染的。麻疹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在广泛接种麻疹疫苗前,麻疹是一种普遍的儿童传染病。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因其疹点高出皮肤,类似麻粒,故中医称之为麻疹。

炎炎夏日宝宝发烧怎么办

如何对付夏季儿童发烧

夏季儿童容易发烧,父母决不可掉以轻心。由于天气很热,许多儿童常常是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别以为都是暑热造成的。

只要孩子不想吃饭,懒得动弹,就要怀疑是否发烧,用体温计测一测,一旦发烧就应引起注意,及时查找原因。

临床表明,夏季儿童突然高烧应特别注意传染病的发生,并及时上医院诊断。

最常见的传染病有以下三种:

①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的,多为10岁以下儿童。

②急性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有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中有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小儿。

③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有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还有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玫瑰疹、腹胀腹泻等表现。夏秋季如发烧持续1周以上的儿童应请医生详细检查是否伤寒所致。

在39℃以下,家里就可以对付

不过,儿童夏季发烧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出现打喷嚏、怕冷、咳嗽、头痛等症状,如果热度不高,在39℃以下,家里就可以对付。

一旦发现小儿发热,只要明确了属外感发热,就没有必要频繁去医院。因为医院病人集中,很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使病情加重。在家中护理好发烧的孩子对疾病的康复既重要也十分必要。

家中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发热的小儿热量消耗大,水分丢失多,所以要适当休息,多饮水;出汗过多时,还要在水中加少许盐以补充电解质。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居室室温、湿度要适宜。

2。降体温:应用退烧药,四小时一次,服药后要喝温水。外感发热以发汗为主,尽量少用冰袋冷敷。

3。中药治疗: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一般夏季外感应用辛凉解表或清暑解表的中药,疗效甚佳。

4。食疗:中医历来注重饮食疗法,适当的饮食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正确洗手防病从口入

夏秋季儿童传染性疾病有哪些?家长应如何预防?近日,在厦门市图书馆举办的周末知识讲座中,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专家沈军主任为市民带来了《夏秋季儿童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讲解。

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活跃

沈军介绍,儿童疾病可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导致,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粪口、空气、接触、虫媒传播等,其中一部分的感染性疾病因为容易传播或者危害较大,被称为传染病。夏季的感染性疾病除了消化道感染及食物中毒外,也有呼吸道感染,包括一些传染性疾病;而非感染性疾病常见的有中暑、过敏、哮喘等。

肠道疾病是夏季的高发病,而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沈军介绍,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一般是通过饮用或食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水、食物传播,也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此外,轮状病毒在秋季也比较常见,它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途径主要为粪口。

正确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俗话说,病从口入。沈军说,手每天要接触很多东西,每次都会沾染上成千上万个细菌和病毒,所以不但要勤洗手,还要正确地洗手。

那么,如何正确洗手呢?首先,洗手应使用流动水;其次,双手要进行揉搓,时间应不少于15秒;洗完手后,不应用毛巾或纸巾擦手,应让手自然甩干。

沈军强调,下述情况更应及时洗手:手部接触眼、口、鼻之前;咳嗽或打喷嚏用手捂嘴后;进食及处理食物前;如厕后等。

保护自己外,也应注意避免自身的不恰当行为给他人带来健康隐患。随地吐痰或者打喷嚏、咳嗽时不用纸巾掩口鼻,这不仅仅是不礼貌的行为,而且会让带有致病菌的飞沫通过空气流动造成疾病的传播。

宝宝被蚊虫叮咬用什么好

恼人的蚊虫有时候让大家饱受痛苦。可别小看这些蚊虫,被叮后皮肤痛痒之外还可能引发别的疾病。做为抵抗能力弱的婴幼儿更是深受其害。怎样对付蚊虫的叮咬?要注意什么?

蚊虫叮咬对宝宝健康的威胁

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奇痒难忍,出现疱疖,严重的引发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传染性疾病,对小儿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婴儿体质较弱,抗病能力差,一旦染上传染病,发病急,病情重,可出现高热、抽搐,严重的会流下终身难以挽回的后遗症,影响了健康和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用婴儿防蚊露驱散蚊虫滋扰的烦恼

为了预防儿童传染病的发生,做好防蚊的工作和措施尤为重要,除了搞好环境卫生,灭蚊防蚊,注意个人卫生清洁,勤洗澡,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和减少 身体汗味吸引蚊虫。夏秋季节可在小儿身体暴露的部位,如四肢、躯干涂抹防蚊露都是极有效预防蚊虫的好方法。6个月以上的婴儿解决了蚊虫滋扰的烦恼,而且有 效防蚊的效果特别长,一次涂抹可有效防蚊长达6小时,特别适合小儿户内户外活动的需要。它清爽的配方加上清新的香味,让宝宝倍感清爽舒适,受到了家长和宝 宝的欢迎。

小提示:在宝宝被蚊虫叮咬后,应该及时做消炎去痒的处理。如果发现更严重应该去医院比较好。

孩子发烧是怎么造成的

引起婴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小儿体温 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2、生病、感冒 、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3、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而引起儿童突然高烧应特别注意传染病的发生,并及时上医院诊断。最常见的传染病有以下三种:

1、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的,多为10岁以下儿童。

2、急性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有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中有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小儿。

3、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有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还有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玫瑰疹、腹胀腹泻等表现。夏秋季如果持续2周以上的儿童应请医生详细检查是否伤寒所致。

流脑疫苗是什么

流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注射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有效手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流脑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者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也可引起败血症,皮肤出现紫色淤血、瘀斑,脑膜炎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病死率在5%—10%。

流脑冬春季节病例高发,一般11—12月份病例开始增多,第二年的2—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该病是发病率高,危险性大,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

A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6月龄—18月龄的儿童;A+C群流脑疫苗用于2周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在流行区的2岁以下儿童可进行应急接种。

秋冬交替需防的四种病

1 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多发季节在秋末初冬。感染对象以幼儿、学龄儿童和小学生为主,其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水源、食品传播感染,易在幼托、学校出现暴发。预防措施上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培养饭前饭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婴儿提倡母乳喂养。

2 流感和伤风

流感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痛、软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当前正值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最佳时期,建议患有慢性病、体弱者、老人和儿童等及时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进行预防。

3 流行性出血热

根据疾病流行规律,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季节主要在冬春季。在流行季节,如一旦发现有突然出现高热、“三红”(面红、颈红、胸部红)和“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及皮肤黏膜出血点等流行性出血热症状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4 甲、戊型病毒性肝炎

这两种病分别是由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痛、肝肿大,可伴有黄疸症状。各年龄组人群对甲、戊肝均易感,好发年龄主要为15岁以上的青壮年。甲、戊肝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水、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每年冬春季为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好发季节;居民食用生、半生海产品,食用无证食品,个人卫生习惯差等仍是感染甲、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夏季儿童发烧警惕哪些原因

以下几类发烧应该及时就诊:首先是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有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还有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玫瑰疹、腹胀腹泻等表现。夏秋季如发烧持续1周以上的儿童应请医生详细检查是否伤寒所致。

其次是: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的,多为10岁以下儿童。

最后是:急性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有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中有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小儿。

不过,儿童夏季发烧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出现打喷嚏、怕冷、咳嗽、头痛等症状,如果热度不高,在39℃以下,家里就可以对付。

学校有孩子得了水痘怎样防止被传染

水痘是冬季和春季多发,传染性极强,传染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肢体接触和人与人之间的呼吸道飞沫传播,儿童较容易被传染。如果学校这样的聚众场合有人感染了水痘应该及时隔离治疗,避免大面积的感染。我幼儿园的时候就被同班的孩子传染了水痘,回家休息治疗了很久才重返学校,除了对带病的患者进行隔离,未感染的还可以去医院注射疫苗来防止感染。

1水痘是由一种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类是这种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由于水痘较常见而且传染性强,学校这种群众接触较多的地方应该对水痘提高重视,平时注意卫生。一旦发现患者应该及时通知家长进行隔离。

2为了做好防止感染的工作,了解病症相当重要。水痘病发时会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以幼小儿童为易感人群,学校一旦发现患病儿童,应将带病儿童隔离,对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的孩子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患病儿童应该隔离到身上的水痘都结痂才能返校。

3被感染人群要提高警惕,可以注射疫苗,如果与患者有接触,可以使用丙种球蛋白。国外已经开始使用水痘减毒活疫苗,预防水痘的成效较好。另外,水痘就是一种病毒入侵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免疫力在传染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免疫力好的人被传染的几率较低,所以防止被感染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

水痘多发于免疫力低的儿童,传染性极强,家长和学校要引起一定的重视,平时注意卫生情况,发现患儿要及时作出隔离处理,家校应该密切合作。另外,还要通过饮食和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降低被传染的可能性。

夏季宝宝发烧的原因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有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还有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玫瑰疹、腹胀腹泻等表现。夏秋季如发烧持续1周以上的儿童应请医生详细检查是否伤寒所致。

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的,多为10岁以下儿童。

急性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有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中有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小儿。

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夏季发烧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出现打喷嚏、怕冷、咳嗽、头痛等症状,如果热度不高,在39℃以下,家里就可以对付。

宝宝出现腹泻严重会死吗

秋季腹泻是指秋、冬婴儿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导致的腹泻,也叫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腹泻多发生于秋冬季,最容易感染的人群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一般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和呼吸道传播。

宝宝秋季腹泻一般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有低热,很少高热;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发病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而且是先吐后泻。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用药效果不明显,一般5-7天后自愈,但营养不良、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会长一些。

虽然是一种儿童秋季的常见病,但是如果处理不善、医治不及时,严重者甚至可因脱水或病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哪些情况下宝宝容易患秋季腹泻?

一是6个月到2岁的儿童。6个月—2岁的宝宝具有个体的特殊性,此时胃肠功能较弱、胃液及消化液相对较少、胃肠道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轮状病毒。而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大一点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

二是因为轮状病毒引发的秋季腹泻。其有两个传播途径:一是由粪到口,即直接或间接接触患儿粪便后,将病毒由食物带入口中;二是空气传播,即患儿粪便中的病毒扩散到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如果接触的人中有秋季腹泻患者,或者到过人多的地方玩耍,就容易患秋季腹泻。

关于伤寒和副伤寒的小知识

1、什么是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和副伤寒由伤寒或副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多发于夏、秋季。儿童和青壮年发病较多。甲型副伤寒可以通过生活用水、食物、苍蝇、蟑螂接触等传播引起流行。其中通过水源传播的机会最大,是目前最重要的传播途径。该病菌可以随着病人或健康带菌者的粪便排出体外,生存能力很强,可在江、河、湖、塘水中存活1—3周,在粪坑或厕所中存活1—2个月,而且非常耐寒,在冰冻的环境可存活几个月或更久。

伤寒和副伤寒存在于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中,发病后第2—4周由于持续排菌,所以传染性最强。恢复期及恢复后仍可继续由粪便排出细菌。细菌通过水源、海产品、瓜果、蔬菜、食具或苍蝇、蟑螂感染健康人。

2、伤寒和副伤寒的症状

开始有全身不适。类似感冒症状,食欲不好,头痛等,发热,5—6日体温可达40℃,持续不退,表情淡漠,前胸和腹部上可有红色疹,肝脾肿大,有轻度压痛,重时可有肠出血、肠穿孔、心肌炎等合并症。有合并症者死亡率高。

宝宝发烧的原因

1、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的,多为10岁以下儿童。

2、急性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有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中有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小儿。

3、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有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还有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玫瑰疹、腹胀腹泻等表现。夏秋季如果持续2周以上的儿童应请医生详细检查是否伤寒所致。

秋季要注意预防病毒性腹泻

提问。专家指出,秋季仍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而且秋季多发的肠道传染病与夏季有所不同。秋季特别要注意预防病毒性腹泻,婴幼儿人群尤其要做好预防。

据介绍,夏季肠道传染病一般以细菌性肠道传染病为多见。在秋季,病毒性腹泻会逐渐增多,其中婴幼儿腹泻增加明显。目前我国秋季腹泻主要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秋季常见肠道传染病多为急性腹泻,其中引发肠道感染的病毒主要包括轮状病毒、Norwalk病毒、肠腺病毒等。有资料显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住院病人的诺如病毒检出率在15%左右。

专家说,肠道传染病是典型的粪─口传播的传染病。可以经水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及苍蝇传播等4种传播途径,最后都是由粪便污染外环境后,再辗转经口传入。

专家同时提醒,秋季随着气温逐渐变凉,胃肠道对冷热刺激敏感,很容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而导致非感染性腹泻。专家建议,患者多进食热的、易消化的食物,多补水。腹泻次数较多时,可以自己配制口服补液盐,盐、糖、开水。

相关推荐

得过秋季腹泻今年还得吗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是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引起腹泻的病源主要是病毒和细菌,有许多种病毒感染胃肠道以后都可以引起腹泻。例如,轮状病毒、肠腺病毒、诺瓦克病毒、星状病毒等;引起腹泻的细菌有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耶尔森菌等。夏季腹泻细菌感染相对多见,以大肠杆菌为主,其次是痢疾杆菌病毒感染。人类轮状病毒是引起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因此秋季腹泻专指的是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与地域无关,与卫生无关,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并无明显差距。轮状病毒型别多,各型别之间交叉免

手足口病有哪些病因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因此,家长应该明确关于手足口病的病因,便于更好的治疗与预防,下面是关于手足口病的病因介绍: 1、见托儿所或是公共场所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 2、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用被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小儿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5、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

春季水痘高发要注意什么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春季水痘高发要注意什么 1、水痘的传染性很强,孩子患病后,应尽量不要与其他儿童发生接触,避免传染给其他儿童,直至疱疹全部结痂脱落后。 2、谨防病儿用手抓破痘疹,特别是面部

秋季传染病有哪些 秋季传染病怎么预防

1、注意卫生,常洗手、不用手肉眼、不啃指甲、不共用毛巾等、餐具和玩具定期消毒,避免病毒传播。 2、接种疫苗,秋季腹泻的重症病例基本都是初次感染,接种疫苗后,即使再感染,症状往往也会比较轻微。目前也有疫苗可以预防手足口病。

牛皮癣患者秋季预防复发4个措施

1预防损伤 皮肤损伤和皮肤感染是牛皮癣复发的主要诱因,皮肤损伤容易发生牛皮癣同形反应,牛皮癣患者秋季尤其应注意日常生活中避免皮肤损伤,减少皮肤感染。 2预防感冒 感冒发烧是牛皮癣复发的重要诱因。秋季天气转冷,牛皮癣患者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增强机体对细菌、病毒的免疫力。儿童和老年牛皮癣患者体质比较弱,各方面发育还不健全,很容易受凉出现感冒、咽喉感染,从而引发牛皮藓,需要特别注意。 3情绪平和 秋季气候变化容易使人情绪产生波动,牛皮癣患者由于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较重,在生活中有不如意、不顺利的时候,容易丧失治

轮状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它特别喜欢在20℃左右气温下活跃。秋冬交接时期尤其要注意,儿童多集中在每年10月至12月期间感染轮状病毒,故又称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是导致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 我国每年有近4万名儿童因轮状病毒腹泻死亡,约占中国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人数的12%。我国各省、市均有暴发流行的记载。全年均可发生,秋冬为流行高峰。42%的轮状病毒感染者没有症状,但可传播病毒,腹泻患儿和无症状的带病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轮状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进行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水

牛皮癣患者秋季预防复发4个措施

1预防损伤:皮肤损伤和皮肤感染是牛皮癣复发的主要诱因,皮肤损伤容易发生牛皮癣同形反应,牛皮癣患者秋季尤其应注意日常生活中避免皮肤损伤,减少皮肤感染。 2预防感冒:感冒发烧是牛皮癣复发的重要诱因。秋季天气转冷,牛皮癣患者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增强机体对细菌、病毒的免疫力。儿童和老年牛皮癣患者体质比较弱,各方面发育还不健全,很容易受凉出现感冒、咽喉感染,从而引发牛皮藓,需要特别注意。 3情绪平和:秋季气候变化容易使人情绪产生波动,牛皮癣患者由于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较重,在生活中有不如意、不顺利的时候,容易丧失治

小儿痢疾如何预防

小儿痢疾 小儿痢疾多发于夏秋季,为腹痛、里急后重,排粘液或脓血便为主症的肠道传染病。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证分虚实,辨分湿热孰重。实证,治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等法;虚证,用补中益气、收涩固脱等法。热重于湿,宜清肠解毒,用白头翁汤,湿重于热,宜清肠化湿,用芍药汤。 注意卫生 痢疾多发生在夏秋两季。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以及由带菌的苍蝇污染日常用具、餐具、儿童玩具、饮料等传染他人。患菌痢的患儿轻者常以发热、腹痛、便后有下坠感及伴有粘液便或浓血便为主要症状。

什么是流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在2003年全国上半年按规定报告的27种法定管理传染病中占重要地位:死亡数、病死率均占第6位,仅次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流脑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发病率高,一般从每年1月份开始发病,三四月份是高峰期。据统计,每年的2到4月,“流脑”的发病率占全年的60%左右,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起病急骤凶险,若不及时抢救,常于24小时内危及生命。

流脑疫苗接种的作用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流脑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者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也可引起败血症,皮肤出现紫色淤血、瘀斑,脑膜炎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病死率在5%~10%。 流脑冬春季节病例高发,一般11~12月份病例开始增多,第二年的2~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该病是发病率高,危险性大,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